云南省2018届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综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8届云南省高三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2018届云南省高三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能力生物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生产措施与预期结果的对应,错误的是A.用秸秆发酵制沼气――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B.稻田定期排水—-有利于避免水稻幼根变黑、腐烂C.提高蔬菜大棚中C02的浓度—-增加蔬菜光合作用强度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2.右图表示同一个体的5种细胞中5种基因的表达情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此图能说明细胞分化的实质B.基因B可能控制RNA聚合酶的合成C.细胞中mA差异最大的是细胞2和4D.一般来说,这5种细胞的核遗传物质相同3.下列有关吞噬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生活的内环境都是淋巴B.与浆细胞相比,吞噬细胞含有较多的溶酶体C.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D.吞噬细胞是一种淋巴细胞,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4.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A.遗传信息从RNA→DNA,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B.遗传信息从RNA→蛋白质,实现了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C.遗传信息从DNA→RNA,只存在A与U、G与C的碱基配对D.遗传信息从DNA→DNA、从RNA→RNA,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5.下列有关植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的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B.植物的生长发育只受激素调节C.乙烯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能催熟凤梨D.喷洒赤霉素使健康水稻幼苗明显增高,能证明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6.下列有关实验材料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黑藻叶观察线粒体B.用马蛔虫的受精卵观察动物细胞的减数分裂C.用新鲜的肝脏研磨液与H2O2溶液为材料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血液中加适量生理盐水制成红细胞稀释液,用于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29.(10分)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细胞内的许多生物化学反应都需要水的参与,在光照等条件适宜时,水在光下被分解成氧和,O2的去向是,被传递到叶绿体的(场所)中;水还参与有氧呼吸的第阶段。

云南省2018年高考[理综]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云南省2018年高考[理综]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云南省2018年高考[理科综合]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N14O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r 52 Zn 65I 127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2.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B.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C.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3.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4.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5.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6.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云南省保山市2018届高三普通高中毕业生第二次市级统测理综物理试题 含答案

云南省保山市2018届高三普通高中毕业生第二次市级统测理综物理试题 含答案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汤姆孙发现了中子,被称为“中子之父”B.玻尔理论指出原子可以处于连续的能量状态中C.普朗克的α粒子散射实验,奠定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D.康普顿研究石墨对X 射线的散射,证实了光子有动量,进一步揭示了光的粒子性15.如图2所示,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上,现对斜面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 ,使物体与斜面一起以加速度a 水平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A.cos mg αB.cos mg αC.sin ma αD.sin F α16.如图3所示,两个带正电的粒子P 、Q (重力不计)以相同的速度v 垂直匀强磁场方向射入等腰直角三角形区域,其中粒子P 从A 点沿AB 边射入磁场,粒子Q 从AC 边的中点D 射入磁场。

若两粒子都从C 点离开磁场,则A. P 、Q 两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半径之比为3:1B. P 、Q 两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1C. P 、Q 两粒子的比荷之比为1:2D. P 、Q 两粒子的比荷之比为2:117.2017年底,中国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中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的首批探测成果,获得了世界上最精确的高能电子宇宙射线能谱,有可能为暗物质的存在提供新的证据。

已知“悟空”在高度约为500km 的圆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时间t (小于运行周期),运动的弧长为s ,卫星与地球中心连线扫过的角度为θ(弧度),引力常量为G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的轨道半径为t θB.卫星的周期为2t πθC.卫星的线速度为2s t πD.地球的质量为22s G t θ 18.如图4所示,A 、B 为竖直墙面上等高的两点,AO 、BO 为长度相等的两根轻绳,AOB 在同一水平面内,初始时90AOB ∠<︒,CO 为一根轻杆,可绕C 点在空间无摩擦转动,转轴C 在AB 中点D 的正下方,在O 点处悬挂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云南省2018届高三毕业生统测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含答案

云南省2018届高三毕业生统测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含答案

2018年云南省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14至18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9至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 一物体做加速度为—1m/s2的直线运动,t=0时速度为—5m/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初速度为—5m/s说明物体在做减速运动B. 加速度为—1m/s2说明物体在做减速运动C. t=ls时物体的速度为一4m/sD初速度和加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在做加速运动15. 如图所示,细线一端固定,另一端栓一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

现用一始终与细线垂直的力F缓慢拉着小球沿圆弧运动,直到细线水平。

在小球运动的整个过程中,F和细线拉力的变化情况为A. F先增大后减小B. F不断增大C细线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D细线的拉力不断增大16.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的物体A、B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现用水平外力F拉物体A,要将A拉离物体B,则F至少大于A. 0.5mgB. i mgC. 21 mgD. 31 mg17. 一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从圆周上P点向纸面内各方向发射质量、电量、速率均相同的带电粒子,这些粒子均从四分之一圆周磁场边界PQ上射出,忽略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则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为1A.a 、O 、c 三点的电势关系为 ':a^: O > -:c18. 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由一个原线圈和两个副线圈组成,匝数比n i : n 2: n 3=3: 2: 1, a 、b 端接正弦交流电,电路中电阻 R i =R 2=R 3,其余电阻均不计。

若 R 3消耗的功率为P,则 R i 消耗的功率为 A. 9P 25B.—— 9P 5 C. -P 1 D.- P 3 919. 原子核的比结合能随质量数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

云南省2018届高三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

云南省2018届高三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

云南省2018届高三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综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一物体做加速度为-1 m/s 2的直线运动,t =0时速度为-5 m/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初速度为-5 m/s 说明物体在做减速运动 B. 加速度-1 m/s 2说明物体在做减速运动C. t =1 s 时物体的速度为-4 m/sD. 初速度和加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在做加速运动 【答案】D 【解析】当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根据速度公式0v v at =+,得5v t =--,经过1 s ,速度为15m/s 1m/s 6m/s v =--=-,故ABC 错误,D 正确,故选D 。

2.如图所示,细线一端固定,另一端栓一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

现用一始终与细线垂直的力F 缓慢拉着小球沿圆弧运动,直到细线水平,在小球运动的整个过程中,F 和细线拉力的变化情况为:A. F 先增大后减小B. F 不断增大C. 细线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D. 细线的拉力不断增大【答案】B 【解析】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上图可知,F 和T 的合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可以将这三个力放在一个闭合的矢量三角形内进行分析,如图所示:在缓慢变化的过程,重力保持不变,F 与T 的方向始终垂直,且三个力始终构成一个闭合的矢量三角形,故由图可知,F 的大小不断增大,拉力T 的大小不断减小,故ACD 错误,B 正确,故选B.3.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 的物体A 、B 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 与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外力F 拉物体A ,要将A 拉离物体B ,则F 至少大于( )A. 0.5μmgB. μmgC. 2μmgD. 3μmg【答案】C 【解析】拉力F 作用在A 上,B 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m a g μ=,对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 F mg ma μ-=,解得:2F mg μ=,故选C.4.一半径为R 的圆形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从圆周上P 点向纸面内各方向发射质量、电量、速率均相同的带电粒子,这些粒子均从四分之一圆周磁场边界PQ 上射出,忽略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2018届云南省高中毕业生高三复习统一检测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8届云南省高中毕业生高三复习统一检测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云南省高中毕业生2018年高三复习统一检测理综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事实不能支持“结构与功能相统一”观点的是A. 太阳能的固定离不开有机物的合成B. 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C. 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都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永久失活D. 线粒体能定向地运动到细胞代谢旺盛的部位,有利于细胞的能量供应【答案】A【解析】太阳能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在糖类等有机物中,没有涉及到相关的“结构”,因此不能体现“结构与功能相统一”观点,A错误;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B正确;根据题意分析,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导致酶永久失活,说明酶的结构决定了其功能,C正确;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可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因此线粒体能定向地运动到细胞代谢旺盛的部位,有利于细胞的能量供应,D正确。

2. 在健康人体的条件反射活动中会出现A.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B. 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的分级调节C. 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抑制时,突触后膜的膜电位无变化D. 神经元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主要原因是K+内流【答案】B【解析】在完整的反射弧中,兴奋在只能由感受器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再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因此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A错误;在神经调节过程中,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调控,B 正确;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抑制时,突触后膜的膜电位是有变化的,使得膜电位外正内负的绝对值增大,C 错误;神经元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主要原因是Na+内流,D错误。

3. 2011〜2015年,我国15〜24岁大、中学生艾滋病感染者净年均增长率达35%,且仅有54%的感染者知晓其感染情况。

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条途径传播B. 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HIV与人的关系是寄生C. HIV最初入侵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D. 艾滋病病人死亡均是由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丧失引起的【答案】D【解析】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A正确;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混合免疫缺陷病,由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其只能寄生于活细胞中,B正确;艾滋病病毒(HIV)最初侵入人体时,人体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期可发展成为艾滋病,C正确;HIV病毒使T淋巴细胞大量死亡,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最终病人大多死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恶性肿瘤,D错误。

云南省保山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市级统测(期末)理科综合答案

云南省保山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市级统测(期末)理科综合答案
理科综合参考答案·第 2 页(共 14 页)
9.酒精灯上加热铝箔,铝箔熔化但不滴落,证明氧化铝熔点高于铝,故 A 正确。氯水具有强 氧化性,用 pH 试纸无法测定氯水的 pH 值,故 B 错误。水浴加热后需要加碱中和酸使溶 液成碱性后再加入银氨溶液,故 C 错误。若烘干时间过长,铁被氧化导致剩余物质质量偏 大,测量结果偏小,故 D 错误。 10.氖为单原子分子,20g 氖气为 1mol,故原子数为 NA,故 A 错误。NO2 和 N2O4 的混合气体 则 46g 混合气体中所含有的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1mol, 可以看作由基本结构单元 NO2 组成, 含有 NA 个氮原子,故 B 正确。当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多种氧化物时,钠作还原剂,化合价 由 0 价→+1 价,所以 11.5g 钠(0.5mol)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 0.5NA,故 C 错误。分子 数为 NA 的 CO、C2H4 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 22.4L,未注明混合气体的状态,故 D 错误。 11.硫化钠的电子式为 ,故 A 错误。乙烯的最简式是 CH2=CH2,故 B 正确。HF
保山市 2018 届普通高中毕业生市级统测 理科综合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 题号 答案 1 C 2 C 3 A 4 D 5 B 6 C 7 D 8 A 9 A 10 B 11 B 12 D 13 D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给 6 分,选对但不全的给 3 分,有选错的给 0 分。 题号 答案 【解析】 1.物质以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方式进出细胞都需要膜蛋白的参与,但自由扩散不需要,A 错 误。植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不一定需要受体的参与,B 错误。具膜 细胞器的膜成分中一定有蛋白质,不具膜的核糖体、中心体都具有蛋白质,故组成细胞器 的成分中都有蛋白质的参与,C 正确。在产生动作电位或静息电位时 Na+内流和 K+外流不 消耗能量,D 错误。 2.纺锤丝只起牵引染色体运动的作用,不导致着丝点断裂,着丝点断裂是在酶催化下完成的, A 正确。分化后的细胞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完全相同,故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都 会发生差异,B 正确。衰老细胞核膜内折,细胞核体积变大,不是变小,染色质收缩,染 色加深,C 错误。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环境影响可能诱发细胞凋亡, D 正确。 3.正常情况下,人体内高度分化的细胞丧失分裂能力,DNA 不复制,不能发生①过程,A 错 误。中心法则中的五个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碱基配对的方式不完全相同,如 DNA 复制时 A 与 T 配对,但转录时 A 与 U 配对,B 正确。中心法则中的五个过程的发生 均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C 正确。一个 DNA 分子可能含有多个基因,而基因的表 14 D 15 D 16 C 17 A 18 B 19 A(共 14 页)

云南省曲靖市曲靖一中2018届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六)理综试卷答案

云南省曲靖市曲靖一中2018届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六)理综试卷答案

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结构相同时,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阴离子的
离子半径:S2−>N3−>O2−>H−,正确。B 项,形成的 NH4NO3 为离子化合物,强酸弱碱盐水
解显酸性,正确。C 项,S 的氧化物 SO2 为 H2SO3 的酸性氧化物,SO3 为 H2SO4 的酸性氧
化物,故两者都是酸性氧化物,正确。D 项,H 与 N、O 形成的 10 电子的粒子有:NH3、
曲靖一中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六 理科综合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D A C B D D B D D D D B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给 6 分,选对但不全的给 3 分,有选错的给 0 分。
铁块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所需的时间
t1

v a1
1s
,此段时间内小铁块经过的位移
x1

1 2
a1t 2
化关系知,电源的输出功率先减小后增大。将 R2 r 视为电源内阻,R1 消耗的功率即为等
效电源的输出功率,当外电阻先增大后减小,R1 消耗的功率先增大再减小,然后再增大 再减小,故 D 正确。
19.天然放射性元素才能发生衰变,故 A 错误。衰变与外界条件无关,故 B 错误。
20.电场力与重力形成合外力对小球做功为小球动能变化量,故 A 错误。小球机械能减少量
NH
2
、NH
4
、H2O、OH−、H3O+共有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云南省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Fe:56 Ba:137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事实不能支持“结构与功能相统一”观点的是A.太阳能的固定离不开有机物的合成B.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C.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都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永久失活D.线粒体能定向地运动到细胞代谢旺盛的部位,有利于细胞的能量供应2.在健康人体的条件反射活动中会出现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B.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的分级调节C.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抑制时,突触后膜的膜电位无变化D.神经元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主要原因是K+内流3.20l1~2015年,我国15~24岁大、中学生艾滋病感染者净年均增长率达35%,且仅有54%的感染者知晓其感染情况。

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条途径传播B.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HIV与人的关系是寄生C.HIV最初入侵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D.艾滋病病人死亡均是由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丧失引起的4.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容易成活,主要是因为芽和幼叶能迅速生长B.外界环境因素会引起植物激素合成、分布等方面的变化C.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在对细胞分裂的影响中存在拮抗作用D.激素调节在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5.下列关于提出假说的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在对豌豆杂交实验结果的观察和统计分析基础上,提出有关遗传因子的假说B.萨顿通过对基因与染色体行为的类比推理,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C.欧文顿在实验中发现脂溶性物质更易进入细胞,提出膜由脂质组成的假说D.格里菲思发现S型死菌使R型活菌转化为S型活菌,提出DNA是遗传物质的假说6.滇池沿湖滨浅水区种植了香浦、水竹、水葱、芦苇等植物。

人工湿地的建立,既美化了沿湖景观,又改善了湖泊水质,调节了气候。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湖滨浅水区的各种植物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B.流经人工湿地的能量是生产者体内储存的能量C.人类的生产活动可改变湿地中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D.人工湿地能调节气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7.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到“生态文明”,下列做法不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是A.发展新能源汽车,实现低碳出行B.用氯乙烯生产快餐盒,降低白色污染C.用地沟油制生物柴油,回收利用资源D.科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8.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C(CH3)4的名称为新戊烷B.CH3-CH=C H-C≡CH分子中最多有9个原子共面C.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是高分子化合物生成小分子化合物的过程D.甲苯分子中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一C2H4Cl取代后可得6种同分异构体9.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4gC2H4、C3H6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总数为0.lN AB.在0.1 mo l·L Na2S溶液中,S2-、HS-、H2S微粒总数为0.1N AC.标准状况下,22.4LC2H6中所含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7N AD.50mL l2mo l·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转移电子总数为0.3N A10.实验是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有关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I可用于探究NaHCO3固体的热稳定性B.图Ⅱ用于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晶体C.图III中b口进气可收集Cl2、CO2等气体D.图Ⅳ中若X为NaOH溶液,则可完成SO2的喷泉实验11.短周期元素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其中W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B.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YC.元素W与元素Y形成的化合物Y3W4是一种新型有机材料D.X的单质能与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反应产生氢气12.科学家研发出了一种新材料,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在外接电源作用下,材料内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颜色变化,从而实现对光的透过率进行可逆性调节。

已知WO3和Li4Fe4[Fe(CN6]3均为无色透明,LiWO3和Fe4[Fe(CN6]3均有颜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M 外接电源正极时,该材料颜色变深使光的透过率降低B.该材料在使用较长时间后,离子导电层中L +的量变小C.当M 外接电源负极时,离子导电层中的L +向变色导电层定向迁移D.当N 外接电源正极时,离子储存层的电极反应式为Fe 4[Fe(CN 6]3+4Li ++4e ˉ = Li 4Fe 4[Fe(CN 6]313.常温下,向浓度均为01mo l ·L -1、体积均为100mL 的两种一元酸HX 、HY 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的稀溶液,lg )()(-+OH c H c 随加入NaOH 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点溶液的ph=2B.水的电离程度:a<b<cC.b 点溶液中:c(Y ˉ)+c(HY)=c(Na +)D. c 点溶液中:c(Y ˉ)>C(Na +)>c(HY)>c(H +)>c(O H ˉ)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14至18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9至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一物体做加速度为-1m/s 2的直线运动,t=0时速度为-5m/s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初速度为-5m/s 说明物体在做减速运动B.加速度为-1m/s 2说明物体在做减速运动C.t=ls 时物体的速度为-4m/sD.初速度和加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在做加速运动15.如图所示,细线一端固定,另一端栓一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

现用一始终与细线垂直的力F 缓慢拉着小球沿圆弧运动,直到细线水平。

在小球运动的整个过程中,F 和细线拉力的变化情况为A.F 先增大后减小B.F 不断增大C.细线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D.细线的拉力不断增大16.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 的物体A 、B 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 与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现用水平外力F 拉物体A ,要将A 拉离物体B ,则F 至少大于A. 0.5μmgB. μmgC. 2μmgD. 3μmg17.一半径为R 的圆形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从圆周上P 点向纸面内各方向发射质量、电量、速率均相同的带电粒子,这些粒子均从四分之一圆周磁场边界PQ 上射出,忽略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则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为A.21RB.22RC. 23RD. 43R 18.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由一个原线圈和两个副线圈组成,匝数比n 1:n 2:n 3=3:2:1,a 、b 端接正弦交流电,电路中电阻R 1=R 2=R 3,其余电阻均不计。

若R 3消耗的功率为P ,则R 1消耗的功率为A. 9PB.925PC. 35PD. 91P 19.原子核的比结合能随质量数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该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中等质量核的比结合能大,这些核较稳定B.21H 核比63Li 核更稳定C.23592U核裂变成两个中等质量的核时释放能量 D.8936Kr 核的结合能比23592U 核的大20.如图所示,a 、b 、c 、d 是正方形的四个顶点,O 是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

ad 边和bc 边中点处放有等量异种点电荷+Q 、-Q ,关于图中各点电势和电场强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O 、c 三点的电势关系为ϕa >ϕO >ϕcB.a 、b 、c 、d 四个顶点处的电场强度相等C.在两点电荷连线上,O 点处的电场强度最大D.a 、b 、c 、d 、O 五个点中o 点处的电场强度最大21.一质量为m 、电阻为R 、边长为L 的正方形导线框静止在光滑绝缘水平桌面上,桌面上直线PQ 左侧有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I ,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PQ 右侧有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Ⅱ,磁感应强度大小为2B ,俯视图如图所示。

现使线框以垂直PQ 的初速度v 向磁场Ⅱ运动,当线框的三分之一进入磁场Ⅱ时,线框速度为2v ,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线框速度为2v 时,线框中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B.线框速度为2v 时,线框的加速度大小为mR L vB 223 C.线框中产生的焦耳热为283mv D.流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为RBL 2第II 卷(非选择题,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22.(6分)为了测量小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某同学从实验室找到如下器材:桌面水平的桌子、不计厚度的长木板、天平、小滑块(带遮光片)、光电门计十时器、刻度尺、游标卡尺等。

他将长木板的一端垫高,另一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并在木板上适当位置固定光电门,将物块从木板顶端由静止释放。

①实验中,他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A.小滑块的质量mB.遮光片的宽度d ;C.木板的长度L :D.木板顶端距水平桌面的高度h ;E.木板顶端到光电门的距离x ;F.滑块通过光电门时遮光片的遮光时间t ;G.水平桌面的高度H②测遮光片宽度时游标卡尺的读数如图所示,d=____________mm 。

③用①问中所选物理量表示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_。

23.(9分)现要测定一个自感系数很大的线圈L的直流电阻,实验室提供如下表1的器材。

表1器材规格待测线圈L 阻值约为2Ω~3Ω,允许最大电流为2A电流表A1量程为0.6A,内阻为2Ω电流表A2量程为3A,内阻约为0.4Ω滑动变阻器R0阻值为0~5Ω定值电阻R1R1=8Ω定值电阻R2R2=160Ω电池组E 电动势E=9V,内阻很小(1)实验时,要求通过两个电表的电流范围尽可能大,请将图甲中的电路图补充完整;(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电路图中的电阻R应选择定值电阻_________(选填“R1”或R2”)(3)选择合适的电阻后,电流表A1和A2的读数分别为I1、I2,多次测量结果记录在上表2中,在图乙中描绘出I1-I2图像,利用图像可求出线圈的直流电阻R L=_________Ω(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4)测量结束后,应先断开开关_______(选填“S1”或“S2”)24.(12分)如图所示,匝数为N、电阻为r、面积为S的圆形线圈P放置于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线圈平面垂直,线圈P通过导线与阻值为R的电阻和两平行金属板相连,两金属板之间的距离为d,两板间有垂直纸面的恒定匀强磁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