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性硬化名词解释
动脉粥样性硬化名词解释动脉粥样硬化通常是指脂质成分和炎性物质沉积在动脉血管内壁,形成外观像小米粥样的斑块,使动脉变窄变硬,阻碍血流的情况。
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通常会出现头晕、头痛等不良症状,严重时还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器官缺血的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当患者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时,可以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非诺贝特、苯扎贝特等调整血脂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
当患者使用以上药物治疗之后病情没有得到改善时,还可以及时使用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使患者的身体保持健康。
另外,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还应注意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冠心病、脑梗死、外周血管病的主要原因。
脂质代谢障碍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基础,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病变从内膜开始,一般先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及血栓形成,进而纤维组织增生及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蜕变和钙化,导致动脉壁增厚变硬、血管腔狭窄。
病变常累及大中肌性动脉,一旦发展到足以阻塞动脉腔,则该动脉所供应的组织或器官将缺血或坏死。
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病因动脉粥样硬化是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
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和大量吸烟,还有糖尿病、肥胖和遗传因素等。
1.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明显增高。
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互为因果,二者常同时存在。
2.高血脂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致病性因素。
3.吸烟吸烟明显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且与每日吸烟数量成正比。
4.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较无糖尿病者高两倍。
5.肥胖中心性肥胖者、体重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者,更易患本病。
6.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年轻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近亲发病率明显增高。
7.其他年龄、性别、C反应蛋白增高、从事脑力劳动、进食高热量食物等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相关。
大脑动脉粥样硬化诊断标准
大脑动脉粥样硬化诊断标准嘿,咱今天就来说说大脑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标准。
这大脑动脉粥样硬化啊,可不是个小问题。
我有个邻居大爷,有一段时间就老是觉得头晕。
一开始他也没当回事儿,以为就是没休息好。
可是后来,头晕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了,有时候还会头疼。
大爷这才觉得不对劲,赶紧去医院检查。
医生一检查,就说大爷可能是大脑动脉粥样硬化。
这可把大爷给吓坏了。
医生就给他解释了一下这个病的诊断标准。
首先呢,医生会问一些问题。
比如说,有没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这些病啊?大爷就说他有高血压,一直在吃药控制呢。
医生说,这些病都是大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然后呢,医生会给大爷做一些检查。
比如说,做个头颅CT 或者磁共振,看看大脑里面有没有什么问题。
大爷做磁共振的时候,可紧张了。
他躺在那个机器里面,一动也不敢动。
等检查完了,大爷赶紧问医生结果怎么样。
医生说,从片子上看,大爷的大脑动脉有一些狭窄,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
还有啊,医生会给大爷做一些血液检查。
看看血脂、血糖、血粘度这些指标正不正常。
大爷的血脂有点高,医生说这也可能是导致大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之一。
最后,医生综合了这些检查结果,确定大爷确实是大脑动脉粥样硬化。
大爷就问医生,这病该怎么治啊?医生说,首先要控制好高血压、高血脂这些病,按时吃药。
然后要注意饮食,少吃油腻的东西,多吃蔬菜水果。
还要适当运动,保持心情舒畅。
大爷听了医生的话,回家就开始按照医生说的做。
他每天都按时吃药,还经常去公园散步。
现在,大爷的头晕头疼的症状已经好多了。
这大脑动脉粥样硬化啊,可得早发现早治疗。
要是你也有头晕头疼这些症状,可别不当回事儿,赶紧去医院检查检查。
嘿嘿。
脑动脉粥样硬化日常护理及饮食
2023脑动脉粥样硬化日常护理及饮食•脑动脉粥样硬化概述•日常护理措施•饮食建议与注意事项目录•其他注意事项01脑动脉粥样硬化概述脑动脉粥样硬化是指脑动脉壁发生脂质、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增生的病理过程,是导致脑缺血、出血和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
定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饮食等因素可促进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病因定义与病因分类根据病变部位和程度不同,脑动脉粥样硬化可分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和颅外动脉粥样硬化。
症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等。
分类与症状诊断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方法进行诊断。
治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等。
诊断与治疗02日常护理措施采用低脂、低盐、低糖的饮食方式,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和蛋白质的摄入。
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均衡的饮食维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过度肥胖。
控制体重戒烟,限制酒精摄入量,避免酗酒。
戒烟限酒1合理的运动锻炼23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可改善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有氧运动如举重、俯卧撑等,可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力量训练如瑜伽等,可增加关节灵活性,缓解压力。
柔韧性训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减轻精神压力,可进行一些放松活动,如冥想、深呼吸等。
心理护理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表。
睡眠管理心理调适与睡眠管理定期复查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压、血脂、血糖等。
自我监测学会自我监测身体状况,如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时及时就医。
定期的复查与监测03饮食建议与注意事项合理的营养搭配保持营养均衡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需要摄取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以维持身体健康。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适当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避免血糖波动。
注意食物纤维的摄取食物纤维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可适量增加摄入。
控制热量与脂肪摄入控制热量摄入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以避免体重过度增加。
减少饱和脂肪摄入饱和脂肪可增加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应尽量减少摄入。
脑动脉粥样硬化怎样治疗
脑动脉粥样硬化怎样治疗文章目录*一、脑动脉粥样硬化怎样治疗*二、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有哪些*三、粥样动脉硬化吃什么好呢脑动脉粥样硬化怎样治疗1、脑动脉粥样硬化怎样治疗药物治疗,降血脂药物他汀类;贝特类;烟酸;消胆胺;安妥明;不饱和脂肪酸如益寿宁、血脂平及心脉乐等;藻酸双酯钠。
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潘生丁;氯吡格雷;西洛他。
另有水蛭素具有抗血小板作用血小板聚集,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血管内皮功能减退是引起血小板激活的第一步。
以上情况使内皮下胶原组织暴露,天然水蛭素通过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激活,具有明确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2、脑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表现早期由于大脑的功能减低,可产生类似神经衰弱的临床表现,出现高级神经活动障碍、大脑机能失调等一系列症状。
常主诉头痛(60%——90%)、头沉、头晕(55%——70%)、耳鸣、眼花、肢麻、震颤、失眠、遗忘,并有思维迟钝,理解、判断、分析、计算能力均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差,情绪不稳,抑郁烦躁,易急易怒,哭笑无常。
少数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如多诉心悸,手足发凉,皮脂分泌多,记忆减退,失眠等。
3、脑动脉粥样硬化的鉴别诊断神经衰弱,早期应与神经衰弱(包括神经衰弱综合征及更年期综合征)相鉴别。
这类患者出现头痛、头沉、耳鸣、眼花、肢体麻木、失眠、遗忘、注意力不集中等一系列大脑失调的症状,但无以上动脉硬化的体征及辅助检查的阳性资料。
颅内占位病变,伴有痴呆者应与颅内占位病变相鉴别,特别是发展缓慢的颅内肿瘤及慢性硬膜下血肿等,均可出现精神症状及器质性痴呆征群,但这类患者年龄较轻,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及体征,无其他动脉硬化的改变。
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有哪些1、地域我国的症状性脑动脉粥样硬化存在地理分布差异和性别差异。
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北方人所占的比例显着高于南方人。
原因可能是北方人饮酒更多、抽烟也更多,有糖尿病、卒中史、脑梗死史、心脏病的比例更高,体块指数更大。
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加味黄芪生脉饮对老年高脂血症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引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饮食习惯的改变,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逐渐上升。
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加重,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
所以在培养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及饮食习惯外积极的寻找有效的治疗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已成为当务之急。
结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机理,目前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主要是西药他汀类药物,其现代药理研究及大规模的临床跟踪试验已经证实其有效性。
但由于老年患者群体的特殊性,使其在具体应用时存在诸多的问题,由于老年人机体衰弱,特别是肝肾功能不全,使其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加之老年患者往往一身多病,服用多种药物,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在此种情况下,开发中医药的宝库,从中寻求有效地治疗方法,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
中医药是个巨大的宝库,发挥中医优势,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针对老年病的特点,系统研究老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发掘出有效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法,实现在预防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同时对多种相关疾病的预防治疗保健作用,将成为中医界下一步的努力方向之一。
研究目的发挥中医的优势,运用中医理论系统研究阐述老年动脉粥样硬化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观察选取切中老年动脉粥样硬化病机的方药,用实验及临床观察的方法,验证加味黄芪生脉饮治疗预防老年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性,从而进一步验证所阐述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的正确性,最终将有效方药作为有效方法在临床上加以应用,达到预防治疗保健的综合作用。
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针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发生过程中的主要危险因素血脂的异常,通过临床观察研究加味黄芪生脉饮对老年高脂血症的影响。
2通过实验研究,观察加味黄芪生脉饮对动脉粥样硬化兔动脉粥样板块的影响,研究其对粥样斑块的直接影响。
3通过临床观察,观察加味黄芪生脉饮对人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治疗效果,研究其对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疗效。
大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健康宣教
大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健康宣教大脑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血管疾病,它是由于动脉中的胆固醇和脂肪在动脉壁上沉积形成斑块,导致动脉狭窄和硬化。
这种病症会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导致各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如脑梗死或脑出血。
为了预防和控制这种疾病,我们需要加强对大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健康宣教。
1.了解高危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和酗酒是导致大脑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
了解自己是否患有这些高危因素,定期检测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保持良好的体重控制和戒烟酒,有助于预防疾病的发生。
2.健康饮食:均衡的饮食对于预防大脑动脉粥样硬化至关重要。
适量的摄入富含纤维的水果、蔬菜和全谷物,减少高盐、高脂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
此外,多摄入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和坚果,也有助于改善血脂水平和心脑血管健康。
3.定期运动:适量的运动对于预防大脑动脉粥样硬化非常重要。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跳绳、自行车骑行等,以增强心肺功能和降低血压。
另外,一些力量训练和伸展操也有助于保持肌肉健康和关节灵活性。
4.控制体重:肥胖是大脑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因此,保持适宜的体重对于预防或减轻病情至关重要。
通过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来控制体重,可以降低患病的风险。
5.心理健康:长时间的精神紧张和压力也会对大脑动脉粥样硬化产生负面影响。
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学会应对压力和焦虑,有助于减少对血管造成的损害。
6.预防并发症:如果已经被诊断出大脑动脉粥样硬化,需要积极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如定期服用降压药物、降脂药物和控制血糖水平;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体检和检测,以及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总之,大脑动脉粥样硬化对于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
通过加强对于这种疾病的健康宣教,人们可以提高对风险因素的认识和了解,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同时,定期进行体检和检测,及时治疗和控制疾病的进展,有助于维持大脑和心脑血管的健康。
动脉粥样硬化PPT医学课件
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控制血糖和血脂
保持低脂、低盐、高纤维的饮食 ,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
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以减少对 血管的损害。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
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可以防止血小板聚集, 预防血栓形成。
降血脂药物
如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 血脂水平,减少血管内的 炎症反应。
降压药物
动脉粥样硬化ppt医学课件
2023-11-11
目录
• 动脉粥样硬化概述 •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学 • 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 • 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和治疗 • 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疾病 • 动脉粥样硬化与脑血管疾病 • 动脉粥样硬化与外周血管疾病
01
动脉粥样硬化概述
Chapter
定义和分类
治疗
血运重建治疗(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溶栓治疗等)、抗血小板 治疗等。
06
动脉粥样硬化与脑血管疾病
Chapter
脑梗死
定义
脑梗死是指由于脑部血管堵塞, 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脑细胞 死亡的疾病。
症状
脑梗死的症状包括头痛、眩晕、 肢体麻木、无力、口齿不清等。
01 02 03 04
原因
脑梗死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 化,其他原因包括血栓形成、栓 塞等。
07
动脉粥样硬化与外周血管疾病
Chapter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1 2
症状
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后出现间歇性跛行,随着 病情进展可出现静息痛、溃疡、坏疽等症状。
诊断
通过体格检查、超声、CTA等检查手段进行诊断 。
3
治疗
以手术治疗为主,包括内膜剥脱术、搭桥手术等 。
肾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并发症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动脉粥样硬化并发症有哪些
导语:饮食结构的不合理,过多的摄入甘油三酯、脂肪等物质将会导致患者出现高血脂的症状,造成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害是很大的,当血管
饮食结构的不合理,过多的摄入甘油三酯、脂肪等物质将会导致患者出现高血脂的症状,造成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害是很大的,当血管中的脂肪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患者就会出现血流速度减慢,血管变窄甚至被堵塞的情况,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动脉硬化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有以下几种: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者,若管径狭窄达75%以上,则可发生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2、脑动脉硬化,可引起脑缺血(包括暂时性缺血性发作)、脑萎缩,或造成脑血管破裂出血。
脑动脉硬化的早期阶段:神经衰弱(常有头晕,头昏,头痛,耳鸣,嗜睡,记忆力减退,易疲劳),情感异常(情绪易激动,缺乏自制力,随着病情的加重,会逐渐变得表情淡漠,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判断能力低下(表现为不能持及地集中注意力,想象力降低,处理问题要靠别人协助)。
脑动脉硬化达到中后期时可出现步态僵硬或行走不稳,痴呆,癫痫样痉挛发作,脑中风。
3、肾动脉粥样硬化,常引起夜尿多、顽固性高血压、严重者可有肾功能不全。
4、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可表现为饱餐后腹痛便血等症状。
5、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休息时也发生疼痛则是下肢严重缺血的表现,常伴有肢端麻木,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等。
晚期还可发生肢端溃疡和坏疽。
动脉粥样硬化 诊断标准
动脉粥样硬化诊断标准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动脉疾病,其主要特点是血管内脂质沉积、纤维化和钙化,导致动脉管腔狭窄和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因此,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一、临床表现。
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病变的部位和程度。
一般来说,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脑出血等症状。
部分患者可出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状,如间歇性跛行等。
此外,动脉粥样硬化还可引起肾动脉狭窄,导致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脂测定,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
异常的血脂代谢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
2. C反应蛋白(CRP)测定,CRP是一种急性期蛋白,其水平升高提示机体存在炎症反应,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3. 血糖测定,糖尿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糖测定对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三、影像学检查。
1. 超声检查,包括颈动脉超声、冠状动脉超声、腹部动脉超声等,可直接显示动脉粥样硬化的部位、程度和病变特点。
2. CT血管造影(CTA),CTA能够清晰显示血管腔的狭窄程度和形态,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和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3. 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RA),MRA对于脑血管和下肢血管的检查有很好的分辨率,可帮助诊断和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四、其他辅助检查。
1. 心电图(ECG),ECG对于评估心脏功能和诊断心脏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2. 血管内镜检查,如冠状动脉造影、脑血管造影等,可直接观察血管腔的狭窄情况,对于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3. 血压测定,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定期测量血压对于患者的管理和治疗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
脑动脉硬化的治疗方法
脑动脉硬化的治疗方法脑动脉硬化,也被称为脑血管硬化或动脉粥样硬化,是指脑动脉血管壁发生变硬、变厚、弹性减退和纤维化,造成脑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从而导致脑血液供应不足的一种疾病。
脑动脉硬化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多种方法,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脑动脉硬化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嘧达莫等,可抑制血小板凝聚,预防血栓形成,减少血管狭窄和闭塞的发生。
b. 控制血脂和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脂肪含量,减少动脉内脂质沉积和血管炎症反应,从而减缓病变进程。
c. 控制高血压药物:高血压是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降低血压能够减少心脑血管系统的负担,保护脑动脉的正常功能。
d. 控制血糖药物:对于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糖水平,避免高血糖对动脉壁的损伤。
2. 介入治疗:介入治疗主要通过经皮血管介入技术,通过导管在血管内进行操作,修复或改善血管的狭窄情况。
常用的介入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a. 动脉成形术(PTA):通过导管将血管内的狭窄或闭塞段扩张开,恢复血流通畅。
b. 血管内支架(Stent)植入:在狭窄或闭塞段的血管内植入支架,保持血管通畅。
c. 血管内血栓抽吸/机械取栓术:对于血栓阻塞的情况,通过导管将血栓取出,恢复血液流通。
3.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病变严重、介入治疗无效或无法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a. 血管旁路手术:将狭窄或闭塞的血管旁边的健康血管与脑动脉相连,实现血流供应的恢复。
b. 血管搭桥术:通过取一段健康的血管,将其移植到狭窄或闭塞的脑动脉上,恢复血流通畅。
c. 动脉内膜切除术:将硬化的动脉内膜切除,恢复血管的平滑和弹性。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患者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a. 避免吸烟和限制酒精摄入:吸烟和酗酒会加重动脉硬化病变,应尽量避免。
b. 控制体重和饮食: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控制体重,减轻心脑血管负担。
肾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粥样硬化
硬化主要累及脑动脉,导致脑缺血和脑梗塞。
02
症状表现
肾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症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可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状;脑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头痛、眩晕、
肢体麻木等症状。
03
诊断方法
肾动脉粥样硬化可通过肾动脉造影确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通过冠状
动脉造影确诊;脑动脉粥样硬化可通过脑动脉造影或CTA确诊。
受损。
肾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与评估
肾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主要依靠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血管造
影等。
这些检查方法可显示肾动脉狭窄 程度、斑块形态及分布情况。
评估肾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 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和预测预后具 有重要意义。评估指标包括狭窄
程度、肾功能、高血压等。
0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定义与概述
血脂异常
炎症反应
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 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的主要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内的炎症反应可以促进斑块的形 成和进展。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血小板聚集
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可以促进斑块的形 成和进展。
血小板聚集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处, 可以促进血栓的形成,从而引起心肌梗死 等心血管事件。
概述
脑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多见于中老年人,常引起脑供 血不足、脑梗塞等严重后果。
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机制
血管壁损伤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 疾病长期作用下,血管壁受损, 胆固醇、脂质等物质沉积在血管
壁,形成粥样硬化斑块。
血栓形成
粥样硬化斑块可导致血管腔狭窄, 影响脑部供血,同时斑块易脱落形 成栓子,堵塞脑部血管,引发脑梗 塞。
脑动脉粥样硬化负荷分级标准
脑动脉粥样硬化负荷分级标准
脑动脉粥样硬化负荷分级标准是一种基于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学特征的分类系统,用于评估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
该分类系统旨在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疾病状态,以便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和预后判断。
本标准是根据多国综合研究和个体资料分析的结果构建而成,它包括五个分级,分别是影像学防御和内镜病理学防御、轻度粥样斑块、中度粥样斑块、重度粥样斑块和血栓形成。
影像学防御和内镜病理学防御:没有明显的粥样斑块或血栓的证据,脑动脉内管壁光滑,没有狭窄或扭曲,这个等级通常属于健康人群或脑动脉硬化的早期阶段。
轻度粥样斑块:脑动脉内管壁上显示有小的沉积物,但通常不足于引起显著的管腔狭窄或血流阻碍,它通常被认为是早期脑动脉硬化的典型表现。
中度粥样斑块:脑动脉内管壁上显示有中等大小的沉积物,在影像学上通常表现为轻度的腔狭窄或局部血流障碍,但并未出现严重的血流受阻或缺血症状,它可能需要更严格的治疗措施以预防进一步病情恶化。
重度粥样斑块:脑动脉内管壁上显示有大量的粥样斑块,引起较明显的管腔狭窄或局部缺血,需要更积极的治疗来减少进一步病情恶化和缓解临床症状。
血栓形成:当脑动脉的管腔几乎完全阻塞,并发生明显的缺血或脑梗死时,即形成血栓,这种情况需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血栓的预防是脑动脉粥样硬化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
总之,脑动脉粥样硬化负荷分级标准主要是在临床实践中用于评估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和进展情况,这有助于医生制定更合理、科学的治疗方案,并预测疾病的预后,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健康生活。
脑血栓形成的原因
(五)注意病人的情绪变化
患者从正常人突然丧失活动能力及语言能力,以至丧失生活自理及工作能力,在感情上难以承受,故常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变化,喜怒无常,甚至人格改变。家属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安慰鼓励病人配合治疗及康复锻炼。尽量避免让病人情绪激动。
脑血栓形成恢复期的家庭护理及治疗
脑细胞在血管闭塞时由于缺血缺氧而死亡,治疗开始愈晚、堵塞的血管愈大、脑细胞死亡的数量愈多,而且脑细胞死亡后是不能再生的。因此,尽管医生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但病人仍不可避免地要留下不同程度的残疾,也叫“后遗症”。这些后遗症是不可能在医院内尤其是以挽救生命为主要目的的综合性医院得到解决的,需要在康复医院,在我国目前还主要是回家进一步疗养及康复。
2.少吃或不吃动物脂肪和动物内脏,如肥肉、肥肠、肚,因这些食品含有很高的胆固醇及饱和的脂肪酸,容易加重动脉硬化。
3.多吃优质蛋白质,如牛奶、鸡鸭(最好是野生的柴鸡)、鱼类、蛋类(蛋黄应少吃)、豆制品,少吃猪、牛、羊肉,且以瘦肉为好。
4.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如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西红柿、山楂等;富含维生素B6的豆制品、乳类、蛋类;富含维生素E的绿叶蔬菜、豆类等。
脑动脉硬化的治疗方法
脑动脉硬化的治疗方法首先,药物治疗是治疗脑动脉硬化的常规方法之一。
通过使用降血脂药物、抗凝血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等,可以有效地控制血液中脂质和凝血因子的水平,减少动脉壁的损伤和硬化,从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进展,减少脑梗死、脑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药物治疗还可以通过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等作用,改善脑部血液供应,缓解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次,手术治疗是对于一些严重的脑动脉硬化病例而言的重要手段。
包括血管成形术、血管搭桥术、脑动脉旁路术等,这些手术可以通过扩张狭窄的血管、修复受损的血管、改善血流供应等方式,从根本上解决动脉硬化导致的脑部血液供应不足的问题。
手术治疗通常适用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存在严重并发症的患者,虽然手术治疗风险较大,但对于一些需要立即解决的紧急情况来说,手术治疗是必不可少的选择。
最后,介入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它通过在血管内部植入支架、球囊等器械,通过扩张血管、改善血流,从而达到治疗脑动脉硬化的目的。
介入治疗相比传统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适用于一些轻度和中度的脑动脉硬化患者。
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可以减少手术风险和患者的痛苦,但同时也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操作技术,以免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后果。
总的来说,脑动脉硬化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也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希望通过不断的科研和临床实践,能够找到更多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和预后效果。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中最常和最重要的类型。
主要发生于大中动脉,如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和肾动脉等,其特点是粥样化。
由于一系列的原因引起动脉内膜脂类(主要是胆固醇及其酯)和其他成分的灶性堆积,肉眼观察常呈灰白色的隆起,形如粥状,故称动脉粥样硬化。
脑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形成脑动脉供血不足、脑出血、脑血栓、脑梗塞等。
发展下去,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形成冠心病,会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及猝死发生。
此病的发生与一系列因素有关,这些因素称为易患因素:1、年龄:一般说来,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率均有随年龄而增加的趋势,中老年比较多见。
我国人较西方人发病年龄推迟,病变程度也相对较轻。
2、性别:男性发病率离高于女性,但女性在绝经期后则有所增高,这与雌激素分泌的改变有关。
3脂质和脂蛋白代谢异常:大量资料表明,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脂蛋白血症是本病的主要易患因素之一。
4、高血压:也是主要的易患因素之一。
5、吸烟6、糖尿病:最常合并有心血管病变7、肥胖:肥胖者冠心病患病率高8、其他因素:缺少体力活动、精神过分紧张、家族史、高尿酸血症(痛风)、凝血机制、免疫功能以及其他环境因素(包括微量元素)等均与本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膳食调整和控制原则①控制总热能摄入,保持理想体重。
②限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③多吃植物性蛋白质,少吃甜食。
④保证充足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摄入。
⑤饮食易清淡、少盐。
⑥适当多吃保护性食品(如洋葱、大蒜、紫花苜蓿、香菇、木耳、海带、紫菜等)。
适量饮茶、少饮酒。
营养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措施。
无论是轻型的还是重型的,无论是用胰岛素的还是用口服药的,都必须通过饮食控制以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改善症状。
30年代,胰岛素问世前后,营养治疗的原则是半饥饿疗法,治疗初期碳水化物量为60~100g·d-1,占总热能的20%;脂肪量为100g左右,占总热能的60%,病情好转后碳水化物不超过240g·d-1,纯属低热能、低碳水化物、高脂肪饮食。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硬化(arteriosclerosis)是指一组以动脉壁增厚、变硬和弹性减退为特征的动脉硬化性疾病,包括以下三种类型: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最常见的和最具有危害性的疾病②动脉中层钙化(M nckeberg medial calcification)较少见,好发于老年人的中等肌型动脉,表现为中膜的钙盐沉积,并可发生骨化;③细动脉硬化症(arteriolosclerosis,arteriolar sclerosis)常与高血压和糖尿病有关,其基本病变主要是细小动脉的玻璃样变(详见高血压病)。
AS是一种与血脂异常及血管壁成分改变有关的动脉疾病,主要累及大动脉(弹力型—主动脉及其一级分支)、中动脉(弹力肌型—冠状动脉、脑动脉等),病变特征是血中脂质在动脉内膜沉积、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 SMC)和结缔组织增生,引起内膜灶性纤维性增厚及粥样斑块形成,使动脉壁变硬,管腔狭窄。
一、病因(一)危险因素AS病因至今仍不十分清楚,下列因素被视为危险因素(risk factor s)。
1.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是AS的最主要危险因素。
血脂以脂蛋白(lipoprotein,LP)的形式在血液循环中进行转运,因此高脂血症实际上是高脂蛋白血症。
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 oprotein,LDL)是AS和CHD的主要致病因素。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乳糜微粒(CM)也与AS发生有密切关系。
高密度脂蛋白(HDL)有抗氧化作用,防止LDL氧化,并可通过竞争机制抑制LDL与血管内皮细胞受体结合而减少其摄取,因此,HDL具有抗AS和CHD发病作用。
2.高血压高血压时血流对血管壁的机械性压力和冲击作用较强;血压能直接影响动脉壁结缔组织代谢;高血压可引起内皮损伤和(或)功能障碍,使内膜对脂质的通透性增加;与高血压发病有关的肾素、儿茶酚胺和血管紧张素等也可改变动脉壁代谢,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从而造成脂蛋白渗入内膜增多、血小板和单核细胞粘附、中膜SMC迁入内膜等变化,促进AS发生和发展。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危害及干预措施
CATALOGUE目录•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危害•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措施•总结与展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高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种“好”胆固醇,它可以将血液中的胆固醇转运回肝脏进行代谢,从而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胆固醇当血液中胆固醇水平过高时,胆固醇会沉积在血管内壁,形成斑块,进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甘油三酯甘油三酯水平过高也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因为它可以增加血液粘稠度,使血液流动性降低。
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一种“坏”胆固醇,它可以穿过血管内皮细胞进入血管壁内,与血管壁上的蛋白质结合形成斑块,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血脂异常吸烟会释放大量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一氧化碳等,这些物质可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吸烟高血压会使血管承受较大的压力,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进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高血压糖尿病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葡萄糖代谢异常,使内皮细胞受损,进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糖尿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白细胞在血管内皮细胞上黏附并迁移进入内膜下区域,释放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白细胞炎症介质如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氧化应激产物等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它们可以促进白细胞和内皮细胞的黏附和迁移,并诱导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至内膜下区域。
炎症介质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活性氧可以在体内产生并攻击细胞成分,导致细胞损伤和死亡。
它们还可以促进细胞增殖和炎症反应,从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抗氧化系统抗氧化系统包括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和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和谷胱甘肽等)。
它们可以清除活性氧和其他氧化物,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损伤。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害脑卒中脑部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严重时可导致瘫痪或死亡。
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重要病因之一,斑块形成导致血管狭窄,影响心肌供血,严重时可引发心肌梗死。
脑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理与防治综述
脑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理与防治综述摘要:近年来,我国脑血管疾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多,通过对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多半与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有关。
若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便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从众多报道上来看,有关AS发病机制的研究,纷纷指向了血管壁损伤与脂代谢异常两方面的内容。
其中,构成AS的独立危险因子,主要与脂蛋白(a)升高有关,加上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病变的复合体不断的发展。
为了提高AS患者的生存率,需要对该疾病的发病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在全面了解患者疾病情况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挽救患者的生命。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病因;动脉粥样硬化;治疗前言:与南方人相比较,北方人患有脑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概率相对较高,构成疾病的危险因素较多,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症以及吸烟、肥胖、不良饮食习惯等,均有可能会诱发脑动脉粥样硬化。
在疾病早期,患者的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遗忘、肢麻、眼花、头晕等,部分患者还会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
伴随着病情的逐渐恶化,患者会存在脑器质性精神症状,甚至发展为老年痴呆,严重影响到了老年患者正常的生活。
一、流行病学调查近年来,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不断升高,且发生人群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主,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成为危害中老年人生命安全的隐形杀手。
通过调查发现,与农村相比,城市居民患有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相对较高,并且多数患者处于郊区地段。
经过分析,怀疑可能与气象、地理环境等因素有关。
另外,从我国脑中风患病人群所处区域上来看,北方居民的患病率要高于南方。
尤其是在冬天,天气较为寒冷,脑中风的发生率要高于中秋夏季。
从性别的划分上来看,男性患者数量较多,发病概率也要高于女性,尤其是存在高血压、动脉硬化等脑卒中的患者,也存在着较高的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1]。
二、AS发病机理在脑血管疾病病因的分析中,脑动脉粥样硬化是一大构成要素,也是医学者所研究的主要内容。
对于40岁以下的AS患者,通常会存在较多的脂肪斑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Thromboembolized blood vessel with recanalization (PICA)
拴塞和低灌流
• Emboli
• Hypoperfusion
–
与颈动脉病变的关系
• 栓塞原因
– 发现颈动脉远端视网膜栓子 – TCD发现栓子 (Molloy 1995) – 许多病人血管造影发现多发动脉栓子
脑血管狭窄的诊断
TCD
临床表现 临床血管检查
颈部Dupplex
MRA/CTA
DSA
• 发病时间 • 发病体位 • 诱发因素 • 时间概况
病史询问
脑血管狭窄的诊断
TCD
临床表现 临床血管检查
颈部Dupplex
MRA/CTA
DSA
• 颈动脉 • 桡动脉
触诊
• 搏动强度 • 对称性 • 异常搏动感
III型病变
IV-V型病变
VI型病变
VII型病变
VIII型病变
脑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分期 (天坛医院)
1. IMT增厚 2. 斑块形成 3. 血管重构 4. 血管狭窄 5. 完全闭塞
动脉血管重构的类型
阳性重构
Proximal Reference
Culprit Lesion
Positive Remodeling
MES 诊断标准
embolus
Artery
probe
15dB
1.持续时间 <300 ms
2.强度比背景信号 >=3dB
3.单方向出现在频谱 中
4.伴随高调的“噼啪” 或 “啾” 的声音
MES
Multiple Acute Ischemic Lesions in Different Vascular Territories on DWI
T2
DWI
ADC
“Embolic Pattern” on DWI
CTA
CTA
CTA
MRA
脑血管狭窄的诊断
TCD
临床表现 临床血管检查
颈部Dupplex
MRA/CTA
DSA
DSA
DSA
男性,42岁,左肢麻木、无 力入院
脑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
• 危险因素调控 • 药物治疗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 脑动脉支架
• 双侧血压
血压测量
脑供血动脉听诊
• 合适的听诊器 • 准确的体表标志 • 杂音的最强部位 • 适当加压
脑供血动脉听诊区
脑血管狭窄的诊断
TCD
临床表现 临床血管检查
颈部Dupplex
MRA/CTA
DSA
颈动脉双功能超声(Dupplex)
颈动脉二维超声成像
正常CCA, ICA, ECA 血流图
•血栓前状态 •夹层 •动脉炎 •偏头痛/血管痉挛 •药物滥用 •其他
低灌注
动脉源性 栓塞
卒中的分类
卒中
15%
85%
原发性出血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缺血性卒中
20%
25%
20%
30%
5%
动脉粥样硬化 性脑血管病
穿支动脉病
(腔隙性)
心源性栓塞
•心房纤颤 •瓣膜病 •心室血栓 •其他
隐匿性卒中 其他不常见原因
空腹血糖控制在126mg/dl(7mmol/L)
高脂血症 LDL控制在100mg/dl(2.6umol/L)以下
吸烟
停止吸烟
饮酒
限制过量饮酒
体力活动 每周至少3次30-60分钟的活动
注释
根据需要使用饮食治疗、口服 降糖药物和胰岛素 推荐AHA饮食方案(总脂肪低于 30%,饱和脂肪酸低于7%,每 天胆固醇低于200mg) 健康教育、尼古丁替代治疗
周围动脉病变:
• 间歇性跛行 • 静息疼痛 • 坏疽 • 坏死
Adapted from: Drouet L. Cerebrovasc Dis 2002; 13(suppl 1): 1–6.
卒中:多严重的问题
• 全国病例700万 • 每年新发病历250万 • 每年死于卒中150万 • 2/3留下残疾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局部因素: • 促凝因子升高:纤维蛋白原, CRP, PAI-1 • 血流类型, 管径,动脉结构
全身疾病 • 肥胖 • 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系统情况
• 血管病史 • 高血压 • 高脂血症 • 高凝状态 • 高同型半胱氨酸
遗传
• 遗传易感性 • 性别 • 年龄
生活方式
• 吸烟 • 饮食 • 缺乏锻炼
EEM Contour Schoenhagen et al. Circulation 2000; 101:598-603
阳性重构
Proximal Reference
Lesion
EEM = 14.9 mm2
EEM = 18.9 mm2
18.9mm2 RemodelingIndex = 14.9mm2 =1.27
•血栓前状态 •夹层 •动脉炎 •偏头痛/血管痉挛 •药物滥用 •其他
低灌注
动脉源性 栓塞
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脑缺血的 机制
Athrosclerotic
Embolus
plaque
Thrombus
Occlusive thrombus
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血栓前状态 •夹层 •动脉炎 •偏头痛/血管痉挛 •药物滥用 •其他
低灌注
动脉源性 栓塞
卒中的分类
卒中
15%
85%
原发性出血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缺血性卒中
20%
25%
20%
30%
5%
动脉粥样硬化 性脑血管病
穿支动脉病
(腔隙性)
心源性栓塞
•心房纤颤 •瓣膜病 •心室血栓 •其他
隐匿性卒中 其他不常见原因
5%
其他不常见原因
•血栓前状态 •夹层 •动脉炎 •偏头痛/血管痉挛 •药物滥用 •其他
卒中的分类
卒中
15%
85%
原发性出血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缺血性卒中
20%
25%
20%
30%
5%
动脉粥样硬化 性脑血管病
穿支动脉病
(腔隙性)
心源性栓塞
•心房纤颤 •瓣膜病 •心室血栓 •其他
隐匿性卒中 其他不常见原因
1. Yusuf S et al. Circulation 2001; 104: 2746–53. 2. Drouet L. Cerebrovasc Dis 2002; 13(suppl 1): 1–6.
危险因素治疗调控
危险因素
治疗目标
高血压 糖尿病
收缩压降低至140mmHg以下,舒张压降低至 90mmHg以下(对有糖尿病的隔天收缩压控制在 130mmHg以下,舒张压控制在85mmHg以下)
RR > 1.05
EEM Contour
Remodeling Ratio (RR) = EEM area lesion / EEM area proximal reference
阴性重构
Proximal Reference
Culprit Lesion
Negative Remodeling
RR < 0.95
•血栓前状态 •夹层 •动脉炎 •偏头痛/血管痉挛 •药物滥用 •其他
低灌注
动脉源性 栓塞
卒中的分类
卒中
15%
85%
原发性出血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缺血性卒中
20%
25%
20%
30%
5%
动脉粥样硬化 性脑血管病
穿支动脉病
(腔隙性)
心源性栓塞
•心房纤颤 •瓣膜病 •心室血栓 •其他ຫໍສະໝຸດ 隐匿性卒中 其他不常见原因
阴性重构
Proximal Reference
Lesion
EEM = 16.0 mm2
EEM = 11.5 mm2
11.5mm2
RemodelingIndex =
=0.72
16.0mm2
动脉狭窄期
动 脉 闭 塞
期
脑血管狭窄的诊断
TCD
临床表现 临床血管检查
颈部Dupplex
MRA/CTA
DSA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MCA
栓子监测方法
• TC 2020, 2 MHz 双深度 探头
• Marc 500 头架 (Spencer Technologies)
• 监测狭窄或狭窄远端 • 双深度间距离8-10 mm • 每次30分钟 • 取样容积6mm • FFT 覆盖率 61% - 66%
14 dB
脑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与治疗策略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erebral Atherosclerosis
王拥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北京市脑血管病抢救治疗中心
中国卒中培训中心
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临床表现
缺血性卒中 心肌梗死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心绞痛:
• 稳定性 • 不稳定性
对人性的剥夺
• 偏瘫 • 失语 • 麻木 • 偏盲 • 忽视 • 情感异常 • 吞咽困难 • 卧床 • 痴呆
人的本性在于脑 的功能,失去了脑的 功能便失去了人的本 性,只有恢复脑的功 能才能才能恢复人的 本性。
乔治布什
脑的十年(Decade of Brain) 1990
全国第二位死亡原因 1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