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分段计费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解决问题—分段计费︳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解决问题—分段计费︳西师大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解决问题—分段计费。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是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本节课主要讲解的是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即分段计费问题。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段计费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运用分段计费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分段计费的含义,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费方式。
2. 能够运用分段计费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段计费的方法,能够运用分段计费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在于学生对于分段计费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费方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PPT、电脑、投影仪、计费实例资料、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将以一个实际生活中的计费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打车计费。
让学生思考,如果打车行驶了10公里,应该如何计算费用?2. 新课导入:介绍分段计费的概念和方法。
通过PPT展示分段计费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段计费的基本方法。
3. 实例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计费实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分段计费解决问题。
在讨论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段计费的方法。
4. 随堂练习:我会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分段计费的方法解决问题。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和解决。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段计费1. 定义:根据实际情况,将计费过程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采用不同的计费方式。
2. 方法:a. 确定计费阶段b. 选择合适的计费方式c. 计算总费用3. 应用:解决实际计费问题七、作业设计1. 计算打车行驶10公里的费用,假设起步价为14元,之后每公里2元。
分段计费问题教案初中
分段计费问题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理解分段计费问题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分段计费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3. 能够应用分段计费问题的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分段计费问题的定义和例子;2. 分段计费问题的解题步骤;3. 分段计费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生活中的一些计费问题是按照固定的标准进行的,比如出租车费用、电费、水费等。
2.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其他分段计费的问题吗?二、新课讲解(20分钟)1. 讲解分段计费问题的定义:分段计费问题是指将计费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几个段,每个段的计费标准不同,需要分别计算价格。
2. 举例说明:电费的计费标准是峰电价和谷电价,水费的计费标准是按照用水量超过一定的标准后单价增加,出租车费用是起步价加上按千米计价。
3. 讲解分段计费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首先要明确计费标准,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分段计算,最后将各段的结果汇总。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出示练习题目:某市出租车的计费标准是起步价(3千米以内,包括3千米)14元,以后每超过1千米(不足1千米的按1千米计算)另加价3元。
如果小明身上只有35元,他最多可以乘车走多少千米?2. 学生独立解答,老师巡回指导。
四、总结讲解(10分钟)1. 总结分段计费问题的解题步骤:明确计费标准,分段计算,汇总结果。
2. 强调分段计费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和理解生活中的计费问题。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找出一个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并尝试解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了解了分段计费问题的概念和解题方法,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生活中的计费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也要注意让学生掌握分段计费问题的解题步骤,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
小数乘法 解决问题 分段计费(教案)2023-2024学年 数学 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小数乘法解决问题分段计费(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分段计费的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2. 小数乘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3. 分段计费问题的解决方法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分段计费问题的解决方法。
2.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分段计费问题的解决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小数乘法计算器3. 分段计费问题实例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小数乘法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1)引导学生回顾整数乘法的意义,类比到小数乘法,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通过实例,让学生观察小数乘法的特点,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3. 小数乘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引导学生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分段计费问题的解决方法(1)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分段计费的概念。
(2)引导学生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分段计费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5. 总结与反思(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解决问题中的不足,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六、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 收集生活中的分段计费问题,运用小数乘法解决,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分段计费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年级第一单元解决问题分段计费例9教案
五年级第一单元解决问题分段计费例9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分段计费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方法。
2.经历自主探究分段计费问题的过程,进一步提升思辨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方法。
难点:理解分段计费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李叔叔今天乘坐出租车去上班,他要行驶6.3千米的路程,应该付多少钱呢?你知道出租车是怎样计算车费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段计费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例9)二、探索新知课件出示教材P16例9。
1.阅读与理解。
师:仔细观察,然后说一说从题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知道了收费标准:出租车3 km及以内收费7元,超过3 km的部分,每千米1.5元(不足1 km按1 km计算)。
求出租车行驶6.3km要付多少钱。
师:怎么理解不足1 km按1 km计算,是什么意思?生:行驶的6.3km,要按7km计算。
2.分析与解答。
(1)自主尝试。
师: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解答。
(2)交流分析。
指名学生汇报,教师板演。
方法1:分段计费。
前面3 km应付7元,后面4 km按每千米1.5元计算。
1.5×4=6元。
7+6=13元。
也可以列综合算式:7+1.5×4=7+6=13(元)方法2:先假设再调整。
可以先把7km按每千米1.5元计算,再加上前3km少算的。
第一步按1.5算:1.5×7=10.5(元)第二步前3 km少算:7-1.5×3=2.5(元)再算一共应付:10.5+2.5=13(元)3.回顾与反思。
师:完成教材P16“回顾与反思”的表格。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讨论,全班集体订正。
师:回顾这一题的解题过程,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师小结:解决生活中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时,先要弄清分界点,明确每一段的收费标准,再用乘加或乘减分段计算。
初中 分段计费问题教案
初中分段计费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分段计费的概念和原理;2. 学会分析分段计费问题,并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段计费的定义和例子;2. 分段计费问题的解决步骤;3. 实际问题的分段计费解决方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讨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计费问题,如打车、用电、水费等;2.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计费问题是怎样计算的吗?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分段计费的定义:分段计费是一种根据不同区间或数量采用不同费率的计费方式;2. 举例说明:以打车计费为例,起步价为5元,超过3公里后,每公里加收一定的费用;3. 讲解分段计费问题的解决步骤:a. 确定分段计费的标准和区间;b. 分析问题,找出等量关系;c. 列出方程,求解问题。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给出一个实际的分段计费问题,如打车问题;2.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等量关系,如起步价、超过3公里的费用等;3. 引导学生列出方程,求解问题,得出答案。
四、练习与讨论(15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分段计费问题的练习题;2. 引导学生讨论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3. 教师进行点评和解答疑问。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段计费的解决步骤和注意事项;2. 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分段计费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3. 学习效果:通过学生的练习成果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分段计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 分段计费问题的案例和练习题;2. 教学课件和教案。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了分段计费的定义和原理,并学会了如何解决分段计费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等量关系,并能够列出方程求解。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段计费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段计费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分段计费问题》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段计费问题的解题方法。
本章内容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分段计费的概念,学会如何根据不同的单价和数量进行计算。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分段计费问题的引入、实例分析、方法总结和练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于分段计费问题可能还比较陌生。
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时,需要将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相结合,理解并掌握分段计费的解题方法。
在学情分析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解答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段计费问题的概念,知道分段计费的基本解题方法。
2.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段计费问题的解题方法。
2.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灵活运用解题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分段计费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2.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相关的实物模型或图片,如购物小票、电话费账单等。
3.练习题和测试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小票、电话费账单等,引导学生发现分段计费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分段计费问题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分析问题的特点,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汇报解题过程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解题方法。
5.拓展(10分钟)提供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 解决问题 (二)分段计费︳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 解决问题 (二)分段计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段计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段计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分段计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运用分段计费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段计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分段计费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分段计费的概念。
2. 讲解分段计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掌握分段计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操练与巩固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解决实际问题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段计费的方法进行解决。
5.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适当的拓展。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收集生活中分段计费的实例,与同学分享。
六、板书设计1. 分段计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分段计费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教师应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八、课后评价1. 评价学生对分段计费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运用分段计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九、教学资源1. 教材。
2. 练习题。
3. 实际问题案例。
十、教学建议1. 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本教案适用于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分段计费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教学过程是教案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解决问题:分段计费 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解决问题《分段计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分段计费问题的解决方法并能正确解答这类实际问题。
2、在理解收费标准的基础上,建立解决分段计费问题方法的模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分段计费问题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解答。
2、引导学生建立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1、掌握分段计费问题的方法。
2、熟练计算,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对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坐过出租车吗?你们知道出租车是怎样收费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王叔叔乘出租车遇到了什么问题。
(出示课本主题图)二、问题探究。
(1)整理信息,理解标准问题:仔细观察,你知道了什么?你能不能把这些信息稍加整理,让别人一眼就看得非常清楚呢?学生自主整理成表格后汇报:学生疑问1:怎么理解“3km以内7元”呢?思考后学生汇报。
小结:出租车行驶的路程无论是0.5千米,还是1千米,2.3千米,或者3千米收费都是7元,也就是从出租车开始行驶一直行驶到3千米,包括3千米,都是7元。
学生疑问2:超过3km后就要按每千米1.5元的标准收费,并且不足1km按1km计算。
这里“不足1km按1km计算”又是什么意思呢?你能举例说明吗?学生小结:出租车行驶的路程不一定都是整千米数,例如行驶3.1千米或者3.9千米都要按4千米的路程来收费。
王叔叔乘坐的出租车行驶路程是6.3千米,按收费标准,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算,应该按7千米的路程计算。
(2)自主探索,尝试解决根据我们对王叔叔乘坐出租车收费标准的理解,我们来看一下出租车收费的特点,我们用线段图直观表示收费标准,首先我们画一条线段平均分成7份,表示7千米,前面3千米以内7元,后面超过3千米部分,每千米收费1.5元。
现在让我们一起帮王叔叔解决问题吧!请先独立尝试解决问题,再在小组内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一:分段计算(前面3km应收7元,后面4km按每千米1.5元计算。
)7+1.5×4=7+6=13(元)答:要付13元。
解决分段计费问题_教案
解决分段计费问题_教案第一篇:解决分段计费问题_教案解决分段计费问题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6页例9,练习四第6~9题。
教学目标:1.经历分段计费问题的解决过程,自主探究分段计费问题的数量关系,能运用分段计算的方法正确解答这类实际问题,在解决有关小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小数乘法的应用价值。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解决乘加、乘减实际问题的方法,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准确地进行计算。
3.通过回顾与反思,积累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初步体会函数思想。
教学重点:运用分段计算的方法正确解答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探究分段计费问题的数量关系,初步体会函数思想。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提出问题1.同学们,你们都乘坐过出租车吧!你知道出租车是怎样收费的吗?(PPT课件演示。
)2.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采用分段计费的,像出租车这样的计费方式,不同的行程,用不同的价钱算法,我们称之为“分段计费”,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分段计费”问题。
3.板书课题:解决分段计费问题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一)阅读与理解 1.结合情境,获取信息。
(1)出示例9的问题情境。
(PPT课件演示,暂不出示收费标准。
)(2)提问:这一情境中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知道什么信息?(出租车的收费标准。
)出示收费标准(PPT 课件演示)。
(学生观察后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交流汇报信息)2.集体交流,理解标准。
(教师逐步板书或PPT课件适时演示。
)(1)谁来说说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什么样的?你是怎样理解的?(出租车行驶的距离在3 km以内就付7元;出租车从起步到行驶3 km里程,应付的车费都是7元。
如果超过了3 km,那么除了要付7元之外,超出的每千米还要加付1.5元,不足1 km也按1 km计算)(2)“不足1 km按1 km计算”又是什么意思?王叔叔的乘车里程是6.3 km,应该按多少千米计算呢?(学生根据收费标准明确用“进一法”取整数,应该按7 km计算)3.教师归纳,概括要点。
分段计费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1)我们刚才解决的实际问题都具有什么特点? 特点:分段计费
(2)这些问题我们是怎样解决的? 方法一:分段计算 1.弄清分段计算标准。 2.分别算出每段应付的钱数,再把它们合起来。 方法二:先假设再调整 1.弄清分段计算标准。 2.通过假设求出全程费用,再加上前段整合的
费用。
三、实践应用,内化提升
9﹡. 邮局邮寄信函的收费标准如下表。
计费单位
100 g及以内的,每20 g (不足20 g,按20 g计算) 100 g以上部分,每增加100 g加收 (不足100 g,按.20 2.00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1)小云家上个月用水量为11吨,应缴水费多少 元?
(2)小可家上个月的用水量为17吨,应缴水费多 少元?
三、实践应用,内化提升
7.五(1)班35名师生照相合影。每人一张照片,一 共需付多少钱?
三、实践应用,内化提升
8﹡. 某地打固定电话每次前3分钟内收费0.22元,超 过3分钟每分钟收费0.11元(不足1分钟按1分钟计 算)。妈妈一次通话时间是8分29秒,她这一次通 话的费用是多少?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分段计费 解决问题 (第2课时)
黑龙江省铁力市第一小学 邵桂芳
一、联系生活,提出问题
我市出租车收费标准
3km以内5元,超过3km每千米1.5元(不足1千 米,按1千米计算。)
1.老师今天来上班,乘出租车行驶2.7km, 我要付多少钱?
2.我的同事今天来上班,乘出租车行驶 6.3km,她要付多少钱?
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拓展: 你能完成下面的出租车价格表吗?
7 7 7 8.5 10 11.5 13 14.5 16 17.5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3 解决问题—分段计费 ︳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3 解决问题—分段计费︳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了解分段计费的概念;2.能够应用分段计费的算法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分段计费的概念;2.掌握分段计费的算法;3.学会应用分段计费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1.学生对分段计费概念的理解;2.学生在实际应用分段计费算法时的运用。
教学内容及步骤1. 导入(5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内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解决问题—分段计费”;2.抛出一个问题:“小明在超市买了一些东西,第一段50元以内按7折,第二段超过50元的按9折,那么小明买了80元的东西,需要付多少钱?”要求学生思考。
2. 讲解及练习(35分钟)1.讲解分段计费的概念(10分钟):1.什么是分段计费?2.分段计费的目的是什么?3.如何对分段计费进行计算?2.讲解分段计费的算法(10分钟):1.分段计费的公式是什么?2.如何应用分段计费的算法进行计算?3.算法练习(15分钟):1.举例说明分段计费的应用;2.让学生编写程序实现分段计费;3.随机出一道分段计费的题目,让学生上台解答并讲解解题思路。
3. 总结(5分钟)1.请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教师再次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3.教师鼓励学生多加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估1.以小组形式,让学生完成一项关于分段计费的小实验,并共享实验结果及经验;2.以分数形式进行检测,测试学生对分段计费概念和算法的掌握程度。
教学建议1.对于概念和算法不太明确的学生,可以单独进行辅导;2.可以编写一些实际问题,请学生应用分段计费的算法解决;3.鼓励学生多进行实际计算,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分段计费)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分段计费)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段计费的概念,掌握分段计费的计算方法,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分段计费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分段计费的概念2. 分段计费的计算方法3. 分段计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分段计费的计算方法,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分段计费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分段计费的概念,将分段计费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自主发现分段计费的计算方法。
2.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分段计费的应用。
3. 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份水电费缴费通知单,引导学生观察。
(2)学生分享观察到的信息,如:水电费的计算方式、阶梯价格等。
(3)教师总结:在生活中,很多费用都是按照分段计费的方式进行计算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解决分段计费问题。
2. 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2)学生尝试解决例题,教师巡回指导。
(3)师生共同总结分段计费的计算方法。
3. 实践应用(1)教师出示生活中的分段计费问题,如:出租车计费、电话费等。
(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3)教师点评,总结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方法。
4. 巩固拓展(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师生共同讨论解题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3)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拓展思维。
5.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总结分段计费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3)教师强调重点,解答学生疑问。
6. 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分段计费》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分段计费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16页例9——分段计费。
教学目标:1.能够结合生活情景,能够正确理解分段计费的收费标准,并解决关于分段计费的简单实际问题。
2.经历分析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正确解答分段计费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分段计费问题的计费方法,并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分段计费的生活问题。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情分析: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掌握了单价、数量、总结的数量关系。
能力基础:五年级少部分学生已具备了初步的概括能力、推理能力,但还有一部分学生这两项重要的数学能力有待提升,在遇到问题解决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
活动经验: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有足够的乘坐出租车的生活经验,对出租车收费有初步的认识,但缺乏策略性的思考和分析。
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激活生活经验1.直接引入课题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来解决生活中大家经常会遇见而且又非常熟悉的一些生活问题。
(板书:解决问题)2.情景导入问题(1)引出问题情景师:出租车,你们做过吗?我们先来看一下王叔叔乘坐出租车遇到的问题。
课件出示情景:(以下红色字体在课件上用图配情景表示出来)王叔叔从重庆出差到北京,从机场到酒店6.3公里付费23.2元。
王叔叔想:从我家到公司是6.5公里,可在重庆只需要花18元,在北京却花了23.2元,我是被敲诈了吗?(2)分析问题情景师:王叔叔遇到了什么问题?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师:对呀,同样6.5公里,在重庆只付18元,而在北京却付了23.2元。
王叔叔在北京真的被敲诈了吗?师:分析很有道理,我们来看看北京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什么,然后帮王叔叔算一算,看他究竟有没有被敲诈。
二、借助生活经验,分析并解决问题1.理解题意课件出示北京出租车收费标准。
师:自己看一下这个收费标准,有不理解的吗?引导学生理解几个个问题:(1)起价10元行驶的范围是多少?(2)出租车3 km以内(含3 km)收费10元是什么意思?我们通常把这个叫做起步价。
初中_分段计费问题教案
教案:初中数学分段计费问题教学目标:1. 理解分段计费问题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分段计费问题的解决方法;3. 能够应用分段计费问题的解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分段计费问题的概念和特点;2. 分段计费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1. 分段计费问题的解决方法的应用。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教学案例和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分段计费问题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分段计费问题。
2. 举例说明分段计费问题的实际应用,如打车计费、水费、电费等。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分段计费问题的特点,如自变量的定义域被分成若干个子区间,每个子区间内函数的表达式不同等。
2. 引导学生理解分段计费问题的解决方法,即在每个子区间内分别建立函数关系,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段计算。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给出一个分段计费问题的案例,如打车计费问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
2.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关键信息,如起步价、超过一定的距离后的计费标准等。
3. 指导学生运用分段计费问题的解决方法,如建立函数关系、分段计算等,解决问题。
四、练习巩固(10分钟)1. 给出一些分段计费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老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分段计费问题的概念、特点和解决方法。
2. 强调分段计费问题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分段计费问题的意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分段计费问题的概念、特点和解决方法,让学生初步掌握了分段计费问题的解决方法,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建立函数关系、分段计算等,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同时,要注重分段计费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数学人教五年级上册-《分段计费问题》教案
教学过程(2)你怎么理解“超过3km的部分,每千米1.5元”的呢?(课件圈出)追问:这里的7元、1.5元都表示价格,它们有区别吗?(3)“超过3km的部分,每千米1.5元(不足1km按1km计算)。
”又是什么意思呢?(课件圈出)追问:你能举例说明吗?大家是否留意这里的小括号,它在此处有何作用呢?(小括号的内容旨在对前面内容的补充说明。
也就是说超过3km的部分,不足1km要按1km计算。
)超过3km的部分,每千米1.5元,不足1km要按1km计算,要用“进一法”取整千米数。
根据“进一法”,你觉得6.3km应按几千米来算?(二)分析与解答感谢同学们帮助王老师解决了收费标准的疑惑,那王老师到底要付多少钱呢?1.自主探究(1)根据刚才的理解,请将出租车的收费标准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开始吧!(3分钟)(师巡视,找出不同的表示方法。
先展示其他形式,再展示线段图,线段图由2人展示:1人展台展示,1人黑板展示,完善线段图并板书)刚才老师收集了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①这是第一种(其他形式),请说说你是怎么表示的?②这是第二种(线段图),请说说你是怎么表示的?(2)将学生的作图投影到展台,学生一边汇报,老师适时提问。
(3)老师也准备了一条线段图,谁愿意上来把收费情况表示在黑板上?(学生未表示清楚时,老师可适时提问。
并将分段里程、收费、要求的问题表示在线段图上。
)学生自由回答。
生:7元表示3km以内共付的车费,是总价。
而1.5元则表示超过3km的部分每千米1.5元,是单价。
学生举例说明。
生:用“进一法”取整千米数,按7km收费。
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租车的收费标准。
学生展示汇报。
学生上台一边表示收费标准,一边说明分段理由、步骤。
谁来汇报你填写表格的数据?汇报4km时,提问:你是怎么计算的?(前3km收费7元,4km超过3km的部分是1km,付费1.5元,合起来是8.5元。
)2.观察并思考表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前3km都是7元,(课件合并单元格)收费不变。
1.5 解决问题-分段计费(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 人教版
1.5 解决问题-分段计费(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段计费的概念和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分段计费的概念2. 分段计费的算法3. 分段计费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段计费的概念和算法2. 教学难点:分段计费的应用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出分段计费的概念。
如:同学们,你们坐过公交车吗?你们知道公交车是如何收费的吗?公交车是根据路程来收费的,不同的路程有不同的收费标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段计费。
2. 新课:讲解分段计费的概念和算法。
分段计费是指根据不同的标准,将费用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收费标准不同。
分段计费的算法就是根据不同的阶段,计算出每个阶段的费用,然后将这些费用相加,得到总费用。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分段计费的应用。
如:某市出租车收费标准如下:起步价:3公里内10元超过3公里后,每公里收费2元小明乘坐出租车行驶了8公里,请计算他需要支付多少费用。
解答:首先,我们需要计算起步价内的费用,即3公里内的费用,为10元。
然后,我们需要计算超过起步价后的费用,即5公里的费用,为5×2=10元。
最后,我们将起步价内的费用和超过起步价后的费用相加,得到总费用,即1010=20元。
4.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分段计费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分段计费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段计费的概念和算法。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一些分段计费的练习题。
2. 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分段计费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点关注的细节:分段计费的应用分段计费的应用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分段计费)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分段计费)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段计费问题的解题方法,能够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关于分段计费问题的相关内容。
2. 生活中的分段计费实例,如出租车计费、水电费计费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分段计费问题的解题方法,能够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的关键信息,运用分段计费方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出租车计费、水电费计费等,引出分段计费问题。
-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分段计费的问题吗?能举例说明吗?2. 学习新知- 讲解分段计费问题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分段计费的含义。
- 通过例题,让学生了解分段计费问题的解题方法。
-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的关键信息,学会运用分段计费方法解决问题。
3. 巩固练习- 设计一些关于分段计费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 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及时纠正错误,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小组合作-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生活中的分段计费实例,共同分析并解决问题。
- 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分享。
5. 总结提升-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分段计费问题的解题方法。
-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分段计费问题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完成教材中关于分段计费问题的练习题。
2.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分段计费的现象,并尝试运用分段计费方法解决问题。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提高教学效果。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解决问题 分段计费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分段计费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段计费的概念和原理,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段计费的概念和原理。
2. 分段计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分段计费的概念和原理。
2. 分段计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分段计费的计算方法。
2. 分段计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分段计费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分段计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分段计费?它有什么优点?二、新课讲解1. 讲解分段计费的概念和原理。
2. 通过实例讲解分段计费的计算方法。
3. 分析分段计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案例分析1. 给学生发放案例材料,让学生独立分析案例。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各小组汇报解题过程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明确分段计费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2. 强调分段计费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编制一道关于分段计费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2. 请学生收集生活中关于分段计费的实例,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分段计费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拓展阅读:1. 分段计费在其他行业中的应用,如通信、交通等。
2. 分段计费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3. 分段计费与其他计费方式的比较和优缺点分析。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分段计费的概念、原理和应用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段计费解决问题教学设计黑龙江省铁力市第一小学邵桂芳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6页例9,练习四第6~9题。
教学目标:1.经历分段计费问题的解决过程,自主探究分段计费问题的数量关系,能运用分段计算的方法正确解答这类实际问题,进一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摘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信息,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3.通过回顾与反思,积累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初步体会函数思想。
教学重点:运用分段计算的方法正确解答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探究分段计费问题的数量关系,初步体会函数思想。
教学准备:将例题与相关习题制成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提出问题1. 同学们,希望你们今天乘出租车来上学,并向司机师傅了解我市出租车收费标准。
请说一说。
我今天和同事也是乘出租车上班的,课件出示付费情况。
2. 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采用分段计费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解决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
3.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2)。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发现、提炼具体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广泛应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一)阅读与理解1. 呈现情境,明确问题。
(1)出示例9的问题情境。
(PPT课件演示,暂不出示收费标准。
)(2)提问:这一情境中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知道什么信息?(出租车的收费标准。
)(3)出示收费标准(PPT课件演示)。
2. 读懂图文,摘录信息。
(教师逐步板书或PPT课件适时演示。
)(1)收费标准:3 km以内: 7元;超过3 km:每千米1.5元(不足1 km按1 km计算)。
(2)行驶里程:6.3 km。
3. 集体交流,理解标准。
(PPT课件突出显示。
)(1)“3 km以内7元”是什么意思?(出租车从起步到行驶3 km里程,应付的车费都是7元。
)(2)你为什么认为“3 km以内7元”包括3 km呢?(因为“超过”3 km,每千米就要按1.5元收费。
)(3)超过3 km后就要按每千米1.5元的标准收费,并且不足1 km按1 km 计算。
这里“不足1 km按1 km计算”又是什么意思呢?你能举例说明吗?(4)问题中行驶里程是6.3 km,根据收费标准,应按多少千米收费呢?(用“进一法”取整数,按7 km收费。
)4. 教师归纳,概括要点。
(PPT课件演示。
)(1)问题中的收费标准是分两段计费的,3 km以内是一个收费标准,为一段;超过3 km又是一个收费标准,又为一段。
(2)超过3 km部分,不足1 km要按1 km计算,也就是要用“进一法”取整千米数。
【设计意图】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尤其是理解计费标准。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问题中的收费标准,教师采用条件摘录的方式收集信息,引导学生逐条逐句地解释含义,并结合具体数据(学生的举例的和题中的6.3 km)帮助学生切实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对收费标准的两个要点进行明确的归纳和概括,既促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又有效地突破了分段计费问题的教学关键和难点。
(二)分析与解答1. 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尝试解答。
(1)教师启发引导:我们已经理解了题意,也理解了这个问题中的收费标准是分两段计费的,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解答?(2)学生尝试解答。
预设一:7+1.5×4=7+6=13(元);预设二:1.5×7=10.5(元),7-1.5×3=2.5(元),10.5+2.5=13(元)。
2. 组织、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不同的解答方法。
(PPT课件适时演示解答过程。
)(1)预设一(分段计算):生:我是分两段计算的,前面3 km为一段,应付车费7元;后面4 km为一段,每千米1.5元,应付车费是1.5×4=6(元);再把两段应付的车费合起来就是13元。
师(质疑):后面一段里程为什么是4 km,计算后面一段车费为什么用“1.5×4”?生:根据收费标准,6.3 km按7 km计算,前面一段是3 km,后面一段就是4 km,所以计算后面一段的车费就应该用“1.5×4”。
(2)预设二(先假设再调整):生:我是用“先假设再调整”的方法解答的,先假设总里程7 km都按每千米1.5元计算,结果是10.5元;而这样前面3 km的费用少算了7-1.5×3=2.5(元);再来调整,用10.5元加上少算的2.5元,所以应付车费13元。
【学情预设】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大多数学生容易想到用第一种解答方法解答。
但第二种解答方法学生不容易想到,因此,在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引导。
如:如果把前面一段3 km也按每千米1.5元收费,车费是少算了还是多算了?3. 引导学生积累解决分段计费实际问题的经验。
(1)变换例题条件:如果行驶里程是8.4 km,你还能用刚才的方法计算出车费吗?如果行驶里程是9.8 km呢?(PPT课件演示。
)(2)学生自主解答,教师巡视。
(3)集体交流订正。
(教师板书或PPT课件呈现解答过程。
)【设计意图】沿用例题情境,变换问题条件,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解决变换后的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也有利于学生在对比中发现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规律,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促进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的发展。
(三)回顾与反思1. 回顾。
(1)我们刚才解决的实际问题都具有什么特点?(2)这些问题我们是怎样解决的?2. 反思用“分段计算”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1)呈现例题及变式题的解答过程。
(PPT课件呈现。
)(2)提问:观察、比较上面的解答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3)揭示规律(PPT课件演示):应付车费=7+1.5×(总里程-3)。
(4)质疑:为什么总是用7元去加后段里程的车费?(引导学生说出:根据收费标准,前段里程3 km的车费7元是固定不变的。
所以,只需要计算出后段里程的车费,再和7元相加,就求出了应付的车费。
)3. 反思用“先假设再调整”方法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1)呈现例题及变式题的解答过程。
(PPT课件呈现。
)(2)提问:观察、比较上面的解答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3)揭示规律(PPT课件演示):应付车费=1.5×总里程+2.5。
(4)质疑:为什么总是用假设车费再加上2.5元?(引导学生说出:如果把所有里程都假设为每千米1.5元,那么前段里程3 km的车费就只算了4.5元,少算了2.5元。
所以,算出假设车费后,再加上2.5元才是应付的车费。
)4. 教师归纳。
(1)通过同学们刚才的讨论和交流,我们发现了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规律,找到了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两种一般方法。
(PPT课件演示。
)(2)在解决问题时,我们都应该像这样对解答的过程与方法进行回顾与反思,从中发现所蕴含的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拓展(制作、应用出租车价格表)。
(1)这节课,我们用两种方法解决了乘出租车付费的实际问题。
其实,我们还可以用制作价格表的方法来解决乘出租车付费的问题。
(2)你能完成下面的出租车价格表吗? (PPT课件出示价格表。
)(3)学生完成出租车价格表。
(教材第16页。
)行驶的里程12345678910 /km出租车费/元(4)思考:观察表中的数据,你发现行驶里程与出租车费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之间的变化情况又是怎样的?(PPT课件呈现。
)(5)应用出租车价格表解决问题。
(PPT课件呈现。
)①妈妈坐出租车行驶了7.2 km,应付车费多少钱?②王叔叔乘坐出租车,下车后付了16元车费,他至少乘坐了多少千米?至多呢?【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与反思”,引导学生分别反思用“分段计算”和“先假设再调整”的方法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解决这类问题的两种一般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完成出租车价格表,并观察、思考表中行驶里程与出租车费之间的关系及变化情况,感受分段计费的特点和规律,让学生初步体会函数思想。
三、实践应用,内化提升(一)基本应用学生独立完成新课前教师乘车付费问题。
练习四第6题6.某市自来水公司为鼓励节约用水,采取按月分段计费的方法收取水费。
12吨以内的每吨2.5元;超过12吨的部分,每吨3.8元。
(1)小云家上个月用水量为11吨,应缴水费多少元?(2)小可家上个月的用水量为17吨,应缴水费多少元(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集体交流: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练习四第7题。
(1)理解题意:你怎样理解“合影价格表”中的信息?问题“一共需付多少钱”是分哪两段计费?(2)学生独立完成。
(3)全班集体交流: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二)拓展应用1. 练习四第8题。
(1)理解题意:这道题是实际生活中的一个什么问题?它的收费标准是怎样的?(2)学生独立完成。
(3)全班集体交流:通话时间8分29秒应该按几分钟计算?你是怎样解答的?2. 练习四第9题。
(1)理解题意:这道题里有几种收费标准?解答这道题除了考虑分段计费外,还要区分什么?(2)学生独立完成。
(3)全班集体交流:你是怎样解答第(1)问的?第(2)问呢?(4)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设计意图】直接选用教材提供的练习,让学生充分感受分段计费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练习根据问题的复杂程度分了“基本应用”和“拓展应用”两个层次,在练习中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理解问题中的计费标准,这既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础,又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解答时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并通过交流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1. 说一说,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练习(1)调查你喜欢的3个城市的出租车收费标准。
(2) 算一算你家9月1日——9月15日的用水量是多少?应付水费多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