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心理学(第五章 旅游兴趣与旅游态度)
旅游心理学 第五章 旅游者的态度
【过程】1930—1933年间,他们共住过67家旅舍、汽车旅 馆和“旅行者之家”,在184家饭店和咖啡馆用餐。拉皮 尔一直对旅馆接待员、男侍者、开电梯的工作人员以及女 服务员对中国夫妇的态度与行为,进行准确而详细的记录。 在251个他们曾光顾过的旅馆和餐馆中,他们只受到过一 例由于他的这对同伴是异族所带来的冷遇。拉皮尔对他与 中国夫妇所受到的服务进行了等级评定,除了极少的几个 地方,其他所有的地方接待与他们所预期的一样或更好。 如果他单独出去,情况也不过如此。 【结果】为了消除中国夫妇的影响,在时隔6个月后拉皮尔 才邮寄了调查问卷,询问:“你愿意在自己的旅馆或餐厅 接待中国客人吗?”几乎所有的拉皮尔与中国夫妇到过的 旅馆、餐馆、咖啡馆、旅行者之家(超过90%)都回答说他 们将不会接待中国人。
——人们常说:“怀有偏见的人往往是心理不健康的。”态 度有时也反映出一个人未澄清的人格问题,如不明说的侵 犯和生怕丧失身份等。 ——态度作为一种自卫机制,能让人从中受到贬抑时用来保 护他们自己。 • 比如一个知识分子看到商人赚很多钱并在生活中拥有许多 物质享受,为了恢复被损伤的自尊,他常会显示出自命清 高和鄙视“为富不仁”者的态度,以保持心理平衡。
三、态度的特性
1.态度具有对象性,态度是有对象的,它总是针对某种事物的;
2.态度具有评价性,它意味着是否赞同该事物;
3.态度相对于情绪具有稳定性,它是一种对事物比较持久的而 不是偶然的倾向;
4.态度是个体内在的心理状态,往往不能为别人所直接观察到, 但它最终会通过当事人的言行表现出来。
四、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A:在海边长大,对大海有天生的向往
B:书上说温和的气候、纯净的阳光、湿润的空气对 哮喘病人有利,而海南恰好满足这些条件
C:好多同事都到海南来旅游结婚啦
旅游心理学完整版课件
一、需要的单一性和复杂性
(三)需要的单一性和复杂性的平衡
知识点: 需要的单一性和复杂性是相互对立的一组矛盾, 但两者存在很大的互补性。 旅游活动实际上是起着“平衡剂”的作用。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 旅游者的心理研究与分析
二、人对高质量生活的需要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认为,亲切感、自豪感和新 鲜感是人生幸福的三大要素。 1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 旅游者的心理研究与分析
测一测
此图中,你能看到多少个人头?
0-4个:弱智;5-8个:一般人;9-11个:特别感性; 11-13个:精神分裂。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 旅游者的心理研究与分析
测一测
测试一下,你是纯正的男人(或女人)吗?凡 是第一眼看下图是鸭子的,就是男人特质多一 点,凡是第一眼看到是兔子的,就是女人特质 多一点。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 旅游者的心理研究与分析
亲切感
亲切感的最重要来源就是人与人之间真诚的爱, 这里的“爱”,是广义上的爱,指人与人之间的关 心爱护,真诚相待,相互理解,宽容和尊重,等等。
《旅游心理学》
旅 游 心 理 学
第1章 旅游心理学的探析与研究
第8章
饭店行业服务心理
第9章 旅行社行业服务心理 第10章 旅游交通运输行业 服务心理 第11章 旅游商品销售行业 服务心理
第12章 旅游投诉心理和危机 第2章 旅游者的心理研究与分析 处理对策 第3章 旅游者的行为意识 第13章 旅游企业服务的人 第4章 旅游者的情绪 际交往心理 第5章 旅游者的态度 第14章 旅游企业中的人力资 第6章 旅游者的人格 源管理 第7章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 第15章 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组 的心理需求 织心理
旅游心理学第五章旅游者的态度课件
通过研究旅游者的态度,可以开发新 的旅游线路和项目,开拓新的市场。
产品创新与改进
根据旅游者的态度反馈,可以对现有 产品进行创新或改进,提高产品的吸 引力。
在营销策略中的应用
目标市场选择
通过分析旅游者的态度,可以更 准确地选择目标市场,制定更有
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营销信息设计
根据旅游者的态度,可以设计更有 说服力的营销信息,提高营销效果。
缺点
观察法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且容易受到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难以保证观察结果的客观性和准 确性。此外,观察法只能观察到旅游者的表面行为,难以深入了解其内在心理活动。
实验法
定义
实验法是通过控制一定条件来观察旅游者反应的方法,通常在实验室或实地环境下进行。
优点
实验法具有较高的控制性和可重复性,能够较为准确地揭示旅游者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因 果关系。同时,实验法还可以通过模拟不同情境来研究旅游者的反应和行为变化。
评价与比较功能
影响旅游者的决策和行为
旅游者的态度包含了对旅游目的地的评价和比较,这种评价和比较会影 响其决策和行为。
旅游者会根据自己的态度选择旅游目的地,并决定在某个目的地停留的 时间和游览的景点。同时,旅游者的态度也会影响其对旅游目的地的满 意度和忠诚度。
决策与行为导向功能
决定旅游者的行为方向和行 为强度
利用社会压力
利用社会舆论和群体压力来影响旅游 者的态度。
引导思考
通过引导旅游者思考自己的态度和行 为,促使其自我改变态度。
05 旅游者态度的测量
问卷调查法
定义
问卷调查法是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以书面形式收集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旅 游服务等方面的态度和看法。
旅游心理学课件 第五章 需要、动机与旅游行为
活好: 活好:
物质上的活好 精神上的活好: 精神上的活好:实现生命价值 思维创造价值
(2)繁衍需要
食色,性也 食色,性也.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
2、安全需要
生命安全 心理安全 财产安全 职业安全 环境安全
3、爱和归属的需要
人希望生活在爱的阳光 之下, 之下,不愿意生存在缺 少爱的沙漠之中。 少爱的沙漠之中。 人需要三种爱:亲情、 人需要三种爱:亲情、 爱情、友情。 爱情、友情。第四种感 情。 感情来自于人际交往。 感情来自于人际交往。 与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
3. 分类 按动机性质分 生理性动机 心理性动机 按追求的对象 物质性动机 精神性动机 按动机作用分 主导动机 辅助性动机 按影响范围 一般的概括的动机 特殊的具体的动机
二、旅游动机的产生 1.旅游需要的强度达到某种水平以上 旅游需要的强度达到某种水平以上 2. 有诱因条件 一般旅游活动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一般旅游活动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时间 (闲)——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收入 (钱)——可自由支配的收入 可自由支配的收入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旅游设施 宏观社会环境
三、旅游者的三求心理与旅游需要 1.现代人的情感需要特点 . 2.求补偿 求补偿 3.求解脱 求解脱 4.求平衡 求平衡
追求心理平衡
现代人少了什么? 现代人少了什么? ——亲切感、自豪感、新鲜感 喜新厌旧 亲切感、 喜新厌旧) 亲切感 自豪感、新鲜感(喜新厌旧 现代人多了什么? 现代人多了什么? ——紧张感。 紧张感。 紧张感 多的要宣泄、少的要补偿。追求平衡。 多的要宣泄、少的要补偿。追求平衡。
降低旅游风险知觉,增强安全感和依赖感,稳定 降低旅游风险知觉,增强安全感和依赖感, 旅游者的决定 需要、 五、需要、动机与旅游决策的关系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案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旅游心理学》教材的第五章,主要内容包括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旅游者的心理特征、旅游活动中的心理效应以及旅游服务心理等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特征,掌握旅游活动中的心理效应,提高旅游服务的心理素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特征,掌握旅游活动中的心理效应。
2.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旅游活动中心理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旅游服务心理素质,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心理特征、旅游活动中的心理效应以及旅游服务心理。
难点: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特征的区分,旅游活动中的心理效应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一段旅游活动中的实际案例为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特征。
2. 教材内容讲解:讲解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心理特征、旅游活动中的心理效应以及旅游服务心理等内容。
3. 例题讲解:分析旅游活动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旅游心理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6. 旅游服务心理素质培养: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旅游服务心理素质。
六、板书设计旅游心理学旅游者的心理需求需求分类需求满足旅游者的心理特征特征分类特征表现旅游活动中的心理效应效应分类效应表现旅游服务心理服务心理素质服务心理技巧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特征。
2. 请举例说明旅游活动中的心理效应。
3. 请结合实例,分析旅游服务心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饱满,学生是否能跟上教学进度?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旅游心理学知识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是否清晰?拓展延伸:研究旅游心理学在旅游活动中的其他应用领域,如旅游营销、旅游规划等。
第五章 旅游者的态度
即一种新的态度取代旧的态度,改变了态度的性 质和方向。态度方向的改变实质上就是另一种态 度的形成过程。这又包括两种形式:一是积极的 态度改变成消极的态度;二是消极的态度转变为 积极的态度。
第二节 旅游者的态度
3、旅游者态度改变的方法。 (1)改变旅游产品 1)微笑服务与仪表 2)营业地点 3)营业时间 (2)转变旅游者的个体态度
旅游人人都爱男女态度可不同根据az旅游贰周刊的最新调查超过百分之三十的二十六至四十岁台北女性上班族倾向以旅游行程的主题吸引力决定是否旅游但超过半数以上的同年龄男性上班族则倾向于计划性旅对于一生中非去不可的三大地点除了伦敦巴黎京都等世界首善及文明古城也有不少名人们选择北极和南极显示这些名人与市井小民一样对于尚未到游的国度充满着无尽的梦想
问题: 问题: 1、台湾旅游团的态度为什么会转变? 2、怎样转变旅游者旅游态度,使他们偏好 我们的旅游产品?
台湾旅游团由于误机、误餐,客人怨声 载道。为了防止游客产生对旅游产品的不 满态度,旅行社派了一位有经验的导游去 接待。这名导游就想尽办法拉近与游客的 关系,努力满足人们的各种要求,化解了 游客的不满,赢得了人们的赞赏。要让游 客对旅游产品产生积极、肯定的态度,才 能使游客产生消费和继续消费的欲望和行 为。
一、态度的概述
(一)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 成的,是比较持久的个人内在心理结构。
一、态度的概述
认知成分
从态度的构成看,主 要包括三种成分,即 认知成分、情感成分、 意向成分。
情感成分
态度
意向成分
认知成分是指对人、对事物的认识、理解和评价, 即我们通常说的印象。它是态度形成的基础。 情感成分是指对人、对事物的情感判断,他是态 度的核心并和人们的行为紧密相联。 意向成分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即行 为的准备状态。
项目五旅游者的态度精品PPT课件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任务二
旅游态度与旅游行为
15
一、旅游态度
旅游态度是旅游者对旅游对象和活动做出行为反 应的心理倾向,预示着旅游者做出的行为反应的潜在 可能性。
同时,旅游态度是人们的一种内在的心理体验, 不能被直接观察到,只能通过人们的语言、表情、动 作等判断。
16
二、旅游偏好的形成
5
(三)弗里德曼的论述
里德曼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 分组成的心理倾向。他的定义强调了态度的组成及特性。
综上所述:
态度是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态度是学习而得 的,针对某一特定的事物,用赞成或不赞成的方式连续地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任何一种态度都 具有完成某一种行为的趋向,即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态度以人们的经验为基础,并且影响人们 未来的行为。
吸引力特定利益的相对重要性可感知到旅游目的地提供该利益的能力20三旅游态度对旅游决策形成的影响一旅游态度不旅游决策的关系态度对旅游行为的影响直接体现在对旅游决策的影响上态度对旅游行为的影响直接体现在对旅游决策的影响上
旅游心理学实务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项目五 旅游者的态度
任务一 态度概述 任务二 旅游态度与旅游行为
1
态度指向的目标和行为目标是否一致
2
态度内部认知与情感成分的一致性
3
态度的强度
4
单一行为与多重行为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任务三
旅游者态度的改变
27
一、态度改变理论
态度改变理论就是人们在不断研究态度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系 统的改变个体态度的理论体系,其中最著名的是:
旅游心理学5
第三节 改变旅游者的态度
三、引导人们积极参加旅游活动 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有助于人们改变态 度。
第二节 态度和旅游行为的关系
二、态度和旅游决策 旅游决策:旅游者作出有关旅游的决定。 旅游决策的三个特征: (1)决策者面临一个问题或有待解决的冲 突情境。 (2)决策者有想要达到的目标。 (3)决策者有几个选择。
第二节 态度和旅游行为的关系
信息
态度
社会因素
偏爱和意图
旅游决策
旅游行为
第二节 态度和旅游行为的关系
第一节 态度
二、态度的特征 4、稳定性与可变性 具体的态度一旦形成,可能在相当长时 间保持不变,具有稳定性。 5、广泛性 在相当广泛的范围内,态度与各种各样 的刺激相联系。
第一节 态度
三、态度的形成 1、态度形成的途径 (1)个体经验:由态度的习得性特征决 定,个体的直接或间接经验,是具体态 度形成的首要途径。 (2)极端深刻的事例:在人生经历中, 某些事件给人带来幸福体验,或及其深 刻的创伤,促使人形成针对特定对象的 强烈态度。
第三节 改变旅游者的态度
二、说服宣传 旅游者态度的转变主要和他们接受的信息 有关。所以旅游从业者要通过信息交流、 人际沟通,对人们进行说服宣传,改变旅 游者态度,促进销售。 “我们积100多年经营旅游业的经验,深 知宣传工作是带动旅游业前进的火车头“。
第三节 改变旅游者的态度
二、说服宣传 2、说服宣传的具体过程: 接触 注意 理解 认同 保持 回忆 决策 行为
旅游心理学主要内容
旅游心理学主要内容旅游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的一个分支,研究的是人们在旅行和旅游过程中的心理状态、行为和体验。
通过研究旅游者的心理,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从而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和体验。
以下是旅游心理学的主要内容:1. 旅游动机:旅游动机是人们选择旅行的原因和目的。
旅游者的动机可以有很多种,比如逃避现实、放松心情、寻求冒险和探索等。
了解旅游者的动机可以帮助旅游从业者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2. 旅游态度:旅游态度是指人们对旅游活动和目的地的看法和评价。
旅游者的态度可以受到个人经验、社会文化背景和媒体影响等因素的影响。
了解旅游者的态度有助于制定相关的旅游营销和宣传策略。
3. 旅游决策:旅游决策是指人们在选择旅游目的地、交通方式、住宿和活动等方面的决策过程。
旅游者的决策可以受到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影响。
了解旅游者的决策过程可以帮助旅游从业者提供更好的选择和建议。
4. 旅游体验:旅游体验是指人们在旅行和旅游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旅游者的体验可以受到目的地环境、服务质量和个人期望等因素的影响。
了解旅游者的体验可以帮助旅游从业者改善服务和提升客户满意度。
5. 旅游满意度:旅游满意度是指人们对旅游体验的满意程度。
旅游者的满意度可以受到旅游服务质量、价格、交通和住宿等方面的影响。
了解旅游者的满意度可以帮助旅游从业者改善服务和提升口碑。
6. 旅游心理健康:旅游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在旅行和旅游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健康程度。
旅游者的心理健康可以受到旅游活动、目的地环境和个人心理状态的影响。
了解旅游者的心理健康可以帮助旅游从业者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服务。
7. 旅游文化:旅游文化是指人们在旅行和旅游过程中接触和体验的文化元素。
旅游者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可以影响他们对旅游目的地和文化景点的理解和感受。
了解旅游文化可以帮助旅游从业者提供更具吸引力和独特性的旅游产品。
总结:旅游心理学研究的是人们在旅行和旅游过程中的心理状态、行为和体验。
第五章_旅游者的态度与情感
2、态度自身的的特点
(1)态度的强度 (2)态度的稳定性 (3)态度的价值性 (4)态度能满足需要的情况 (5)态度形成的因素 (6)态度要素的一致性
3、外界条件对态度改变的影响
(1)信息。 (2)旅游者间的态度 (3)群体的作用:如从众、服从
扩展阅读5-4 从众/阿希1955
阿希从众实验场景
态度的改变包括方向的改变和强度 的改变两个方面。
扩展阅读5-3:态度改变实验
实验目的:不同的活动方式对美国家庭主妇改变吃 动物内脏的态度的影响。
实验方法:勒温把被试分为两组。一组为控制组, 他对这一组被试采用讲演的方式,亲自讲解动物内脏 的营养价值、烹调方法、口味等,要求他们改变对动 物内脏的厌恶态度,把它作为日常食品。另一组为实 验组,组织他们讨论,共同议论动物内脏的营养价值、 烹调方法、口味等,并且分析使用动物内脏做菜可能 遇到的苦难,如丈夫不喜欢吃的问题,清洁问题等, 最后由营养专家指导每个人亲自实验烹煮。
态度与旅游决策的关系
信息 认识 情感 意向
态度
社会因素
偏爱或意向 行为
三、旅游者态度的改变
(一)态度改变的含义 (二)影响旅游者态度改变的因素 (三)态度改变的理论 (四)改变旅游者态度的策略和方法
(一)态度改变的含义
态度的改变是指一个人已经形成的 态度在接受了某一信息后所发生的相应 变化过程。
(山东教育学院精品课程《旅游心理学》课程网站:
http://123.232.45.189:8080/book-show/flex/book.html?courseNumber=68491
思考:
• 举例说明你最喜欢哪些旅游? • 对于你的家乡,你去过哪些地方?
(一)态度与旅游偏好
第5章 旅游服务的心理环境 《旅游心理学》PPT课件
3.如果说要为客人提供更好的功能服务是在专 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对服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要为客人提供更好的心理服务则主要是在 心理素质方面对服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调整情绪提供优质心理服务 四、服务人员是客人的“镜子”
二、旅游服务中客我交往的特点
1.短暂性 2.公务性 3.不对等性 4.个体与群体的兼顾性
三、旅游服务交往的沟通方式 1.言语沟通 2.非言语沟通
第二节 服务中的功能服务与心理服务
一、旅游服务中的双重服务
旅游服务包含着双重服务,双重服务是指服务所包括的两种内涵:功能服务与 心理服务。具体而言,旅游服务中的功能服务是指帮助客人解决食、宿、行、 游、购、娱等方面的种种实际问题,使客人感到安全、方便和舒适的服务。旅 游服务中的心理服务是指能让客人获得心理上的满足的服务,特别是要让他们 经历轻松愉快的人际交往,在人际交往中增加客人的亲切感和自豪感。
Ⅱ区表明该人情绪很好,但积极性不高。这时候 人一般比较沉静、自得其乐,有种沉浸其中的感觉。
Ⅲ区表明此人情绪不好,积极性也不高。这时人 看起来意志消沉、心灰意懒,有种暴风雨过后还没 缓过劲来的感觉。
Ⅳ区的人情绪不好而积极性却很高。此类人可能 刚刚遭遇挫折,心情焦虑愤懑无从发泄,此时他最 易寻衅滋事,与他人发生冲突。
二、心理服务的特点
1.在功能服务方面,客人对不同的旅游企业(如 旅行社、旅游饭店和旅游车船等)和旅游企业的不 同部门(如饭店的前厅部、客房部和餐饮部等)会 提出不同的要求,而在心理服务方面则并不存在这 样的区别。
2.心理服务不象功能服务那样受企业物质条件的 制约。物质条件稍差的旅游企业在为客人提供心理 服务方面,完全可以赶上甚至超过那些物质条件更 好的旅游企业。
《旅游心理学》旅游者的态度与个性PPT课件
本章小结
• 态度和个性的含义、特征、形成及与旅游 倾向的问题
• 气质和性格对旅游倾向的影响 • 个性结构中的三种自我状态及对旅游倾向
的影响。
*
案例分析与讨论
1、如何运用个性结构中的三种自我状态来应 对老先生的“过分”关爱?
在对应老先生的问题时,应提醒自己处于在 成人自我状态下,用不卑不亢的态度理智 地处理老先生的问题。不能回避,更不能 反感和无礼。
三十多加工企业,先进单位,优质产品 单位,先进职工之家,先进团支
部
管理 重视人才引进,重视产品质量,重视产 重视内部关系的处理,重视职工
特点 品广告,重视外部关系得结交
的思想工作,重视从内部培养人
才,重视产品质量,不重视广告
不足 骄傲自满,自以为是,性情急躁,内部 缺乏开拓精神,求稳怕变,不重 之处 关系处理不好,不善于做职工的思想工 视引进人才,不重视广告的效用
台湾的旅游团为什么
开始怒气冲冲,后来 却改变了态度?我们 怎样改变旅游者的不 良态度,让他们喜欢 我们的旅游产品呢?
*
• (二)态度的特征 • 1、态度的对象性 • 2、态度的习得性 • 3、态度的情感性与评价性 • 4、态度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 5、态度的内隐性
*
二、旅游者态度的形成和转变 (一)态度的形成 1、形成的途径 ☼个体经验 ☼极端深刻的事例 ☼群体的态度
在为大家服务时,应处于父母自我状态下, 注意关心和照顾大家,为大家提供优质服 务,以此体现自己是一个成熟的导游,从 侧面告诉老先生他的关心是多余的。
*
案例分析:谁当总经理最合适?
1、王厂长与李厂长个性差异对照
内容
李厂长
王厂长
气质 多血质活胆汁质,精力充沛,善言谈, 粘液质,脾气柔和,遇事谨慎,
旅游心理学 第五章-旅游者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气质的分类
♦
最著名的是希腊心理学家希波克拉底提出 “四种气质”。这种理论将气质分为胆汁质、 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四种。
♦
(一).胆汁质:黄胆汁多人易激动,好发怒,不 可抑制。 ♦ (二).多血质:血液多的人热情,活泼好动。 ♦ (三).黏液质:粘液多的人冷静,沉稳。 ♦ (四).抑郁质:黑胆汁多的人冷静,沉稳。
♦
胆汁质代表人物:
多血质代表人物:
黏液质代表人物:
抑郁质代表人物:
三.气质的特点
♦ 1.气质的先天性
2.气质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3.气质的两重性
主要心理特征 气质类型 胆汁质 多血质 黏液质 抑郁质 积极性 热情.果敢.精力充 沛等 活波.机敏.感情丰 富等 沉着.冷静.坚毅实 干等 情感.深刻.细心谨 慎等 消极性 急噪.易怒.难以自 制等 情感多变.轻率.浮 躁等 执拗.冷淡.动作迟 缓等 多疑孤僻.柔弱易 倦.缺乏自信心等
不同气质类型的神经系统特性
气质类型
强度 胆汁质 多血质 黏液质 抑郁质 强 强 强 弱 神经系统的特性 平衡性 不平衡(兴 奋站优势) 平衡 平衡 不平衡(抑 郁站优势) 灵活 不灵活 灵活性
前苏联科学家巴甫落夫通过实验发现神经系 具有强度(对刺激物产生兴奋强或弱)平衡性 (兴奋或抑制谁占优势)和灵活性(兴奋过程 和抑制过程的转换速度)
♦ ♦
一.气质的概念
1.气质是人的心理过程在强度、速度及其指 向性方面的动力特征的综合。 ♦ 2.心理过程的强度,是指情绪的强弱、情绪 发生时的外部表情是否明显和通过意志努力抑 制的程度。 ♦ 3.心理过程的速度,是指知觉、情感发生的 快慢和思维的灵活程度。 ♦ 4.心理过程的指向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 倾向性。
旅游心理学第五章(旅游者人格)课件
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也会对旅游者人格产生影响,例如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 旅游偏好和行为特征也会有所不同。
旅游者人格的自我调整与完善
旅游者人格的自我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与完善是个体 在旅游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 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的过程。
人格特质会影响旅游者的偏好,如内 向型旅游者可能更喜欢独自旅行,而 外向型旅游者则更喜欢结伴出游。
旅游者人格的分类与特点
冒险家型
这类旅游者喜欢追求刺激和新奇体验,富有冒险精神,勇 于挑战自我。他们在旅游中更倾向于选择具有挑战性和刺 激性的活动。
家庭型
这类旅游者以家庭为中心,注重家庭价值观和亲情关系。 他们在旅游中更倾向于选择适合家庭休闲和亲子互动的旅 游目的地和活动。
旅游者人格的自我调整与完善需要个 体不断反思、学习和实践,不断发现 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采取积极的措 施来改进和完善自己。
通过旅游,人们可以拓展自己的视野、 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调节能力等, 从而更好地适应旅游环境和生活方式, 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03 旅游者人格与旅游决策
旅游动机与旅游者人格
旅游动机:
旅游动机
不同人格类型的旅游者有不同的旅游动机。例如,成就型旅游者可能追求冒险 和挑战,而享乐型旅游者则更注重放松和享受。
旅游者人格对旅游行为的影响
旅游决策
旅游者人格会影响旅游决策。例如, 尽责型旅游者可能更倾向于制定详细 的旅行计划,而随和型旅游者则可能 更加灵活,更少制定计划。
旅游方式
旅游者人格也会影响旅游方式。例如 ,外向型旅游者可能更喜欢团队旅行 ,而内向型旅游者则可能更偏好独自 旅行。
旅游心理学之第五章 旅游态度与旅游行为
第二节 旅游态度与旅游行为
一、旅游态度与旅游决策
信 息 认 知 情 感 态 度 偏好或意图 行为
意 向
社会因素
图1
旅游态度与旅游行为之间的关系
二、旅游偏好的形成
旅游偏好:是指人们趋向于某一旅游目的地的心理倾向。 旅游偏好与旅游行为之间有着直接相关。
1.影响偏好的因素:
(1)旅游态度的突出属性
采取的表面顺从行为称为服从。 2、同化阶段:个体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 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的要求相一致。
3、内化阶段:内化阶段是指人们从内心深处真正相信并接
受他人的观点而彻底转变自己的态度,并自觉地指导自己的 思想和行动。
(二)形成因素
1、个人的知识经验 2、个人的深刻经验 3、个人需要的满足 4、群体态度
1.更新旅游产品
(1) 微笑服务与仪表
(2) 营业地点和服务网点
(3) 时间便利
(4) 有形商品与设备
2.重视旅游宣传
(1)要进行全方位宣传
(2)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宣传的内容 (3)要逐步提出要求
(1)要进行全方位宣传
① 广告、专栏报道 (电视广告 )
② 举办旅游讲座
2、认知失调理论
费斯汀格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人的认知是由认知要素构成的; 要素间的关系分为:协调、不相干、失调三
种; 失调产生减少不协调的力量,从而态度可能 发生改变。
3、自我审视理论(self-perception theory) 假定:人们审视自己的行为,来判断自己 到底持什么态度。 现象:习惯之外的购买行为事后产生正面 的态度。 4、勒温的参与改变理论 个体在群体中的活动性质决定其态度,也 会改变其态度。 主动型与被动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 论 旅游兴趣与旅游态度
要点二:旅游兴趣的特点与功能
旅游兴趣的功能
(3)旅游兴趣对旅游行为的优化调控功能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对旅游对象和活动方式的取舍、选择 和旅游行为的改变,都受旅游兴趣的调解。 (4)旅游兴趣的陶冶情操作用 《文心雕龙》中的名言:“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 海” (5)旅游兴趣对旅游活动的激励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兴趣,在没有激励的 情况下,人的兴趣只能发挥20-30%左右,而一旦受到激励, 则可以发挥80-90%左右,甚至更大。
问题
1、台湾旅游团的态度为什么会转变? 2、怎样转变旅游者旅游态度,使他们偏好我们的旅 游产品?
分析提示
否定的 心理倾向 原谅行为 的产生 肯定的 心理倾向 美好的 旅 游 心 理 学
情境情感
促成消费或 继续消费行为
思考:请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态度”。
分析
台湾旅游团由于误机、误餐,客人怨 声载道。为了防止游客产生对旅游产品的 不满态度,旅行社派了一位有经验的导游 去接待。这名导游就想尽办法拉近与游客 的关系,努力满足人们的各种要求,化解 了游客的不满,赢得了人们的赞赏。要让 游客对旅游产品产生积极、肯定的态度, 才能使游客产生消费和继续消费的欲望和 行为。
旅游兴趣的产生
(1)遗传素质是兴趣产生的生理前提。 (2)旅游兴趣的产生以及发展的程度,要靠后天 旅游环境的教育与影响,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的 影响和自我旅游实践的成功体验。
绪 论 旅游兴趣与旅游态度
旅游兴趣的界定(补充)
(1)旅游兴趣与旅游需要的关系 人的兴趣会随着需要的发展而逐渐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从物质 兴趣向精神兴趣发展。 在高级需要特别是精神和文化需要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发展旅 游兴趣。 (2)旅游兴趣与旅游动机的关系 旅游兴趣和旅游动机都源于旅游需要,都是旅游需要的表现形 式,都是旅游行为的动力因素。 旅游兴趣与旅游动机的区别是: 其一,旅游兴趣是旅游动机的深化。旅游动机引起旅游行为, 但这个旅游行为可能是偶尔的,并不就代表产生了旅游兴趣。 其二,旅游兴趣因旅游行为的结果获得满足而巩固加强。如果 第一次旅游行为挫败,可能影响和削弱旅游兴趣的形成与发展 。
21世纪全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系列实用规划教材
主编:邹本涛、赵恒德
旅游心理学
第 1章 第2 章 第3 章 第4 章 第5 章 第6 章 第7 章 第8 章 第9 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旅游心理学导论 旅游知觉 旅游者的情绪与情感 旅游需要与旅游动机 旅游兴趣与旅游态度 旅游者的气质与性格 旅游交通心理 旅游食宿心理 旅游者游览心理 旅游购物心理 旅游审美心理 旅游服务接受心理 旅游投诉与诉讼心理 旅游心理的影响因素 (板块一)
旅游兴趣与旅游态度
旅游兴趣的界定(补充)
(3)旅游兴趣与好奇心的关系 旅游兴趣与好奇心的区别在于: 其一,好奇心是人们对新事物积极探究的天性心理倾向, 源于先天的“探究反射”;旅游兴趣主要是后天获得的。 美国著名科普作家阿莫尔夫说过,“好奇的探究会引起某 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儿童的好奇心是“纯真的好奇心”。好奇 心是幼稚的,根本谈不上什么固定的深刻的兴趣。随着年 龄的增长,好奇心就成了求知的兴趣。 其二,好奇心比较广泛而无明确的方向,而旅游兴趣即使 很广泛也是有方向的。 其三,好奇心一般随着疑问的解决而容易满足或消失,而 旅游兴趣会随着疑问的解决而兴趣愈加强烈。
旅游兴趣与旅游态度
旅游兴趣的界定(补充)
(4)旅游兴趣与旅游爱好的关系 旅游兴趣与旅游爱好是紧密相联的,旅游爱好是 在旅游兴趣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生成的从事实际 旅游活动的倾向,旅游爱好是旅游兴趣的深化和 行为化。 旅游兴趣与旅游爱好的区别在于,旅游兴趣只是 一种认识倾向,偏重于思想,而旅游爱好是与行 动相连,偏重于行动。兴趣的行动化就成为爱好 。
绪 论 旅游兴趣与旅游态度
要点三:旅游兴趣的调节与疏导
3、培养 旅游兴趣的培养是指旅游者旅游兴趣的养成 过程。旅游兴趣主要靠后天培养,启迪、诱发、 引导、影响等等这些心理学中常用的培养兴趣的 方法,旅游心理学都可以借鉴和采用。 4、激励 激励是一种管理的职能,也是旅游心理学中 用来调节和疏导旅游兴趣的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手 段。如果说旅游兴趣的培养是指旅游者旅游兴趣 从无到有,旅游兴趣的激励便是使旅游兴趣从淡 到浓。 ▲
绪 论 旅游兴趣与旅游态度
要点二:旅游兴趣的特点与功能
旅游兴趣的功能
(1)兴趣对旅游行为具有动力功能 日本心理学家木村久一说过:“千万不要忘记,毅力、勤 奋、入迷和忘我的出发点在于兴趣。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 强的入迷。”
(2)兴趣对旅游行为具有定向与引导功能 当人们已经形成旅游动机的情况下,到底去哪里旅游,采 取什么旅游方式,或者是在产生了旅游动机冲突的情况下,旅 游兴趣就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第二节 旅游态度
讲授要点: 旅游态度的内涵与分类 旅游态度的特点与功能
旅游态度的影响因素与改变
绪 论 旅游需要与旅游动机
案例:台湾旅游团态度的转变
某旅行社接待了一个台湾旅游团,旅行团一路上误机、误 餐,客人怨声载道。于是旅行社派了一名经验丰富的导游接 待了这个团。这名导游看到客人们一个个怒气冲冲,就想办 法寻找话题,给客人一点心理上的满足。他走到一个中年妇 女面前,和气地说:“太太,您是从台湾什么地方来的?”女 士说:“小地方,说了你也不知道。”“你说说是哪里,也许 我 知道呢。”女士说出了她的家乡,果然是小地方。但是导游却 十分了解这个地方,还能背诵当地著名亭子上的一副对联。 于是客人们纷纷与这位导游攀谈起来,主客之间的关系融洽 了。在整个游览期间,这位导游尽职尽责,努力满足人们的 各种要求,不仅化解了人们的不满,还赢得了客人们的赞赏。
四、建议阅读的其他参考书目:
沈祖祥《旅游心理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 甘朝有《旅游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 刘 纯《旅游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孙喜林《旅游心理学》东北财大出版社2002年 戴彦臻《旅游心理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 薛群慧《旅游心理学》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 麻益军《旅游心理原理与实务》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郑 雪《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曾延忠《旅游心理学》(第二章)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
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向三个成分组成的。 旅 游 心 信念与见解——认知 理 学 情绪——情感 态 度 行 为
动机——意向
【案例】
甲认为北京是个好地方,名胜古迹很 多,去北京旅游会使人增长见识,在一个 假期非常高兴地赴北京旅游。 而乙虽然也认为北京是个好地方,游 览名胜古迹也会使他增长见识,但他无法 忍受北京拥塞的交通,他讨厌那里熙熙攘 攘的人群,结果后者没有利用同样的假期 去北京旅游。 问题:请分析态度构成成分与行为的关系。
旅游兴趣的调节和疏导
绪 论 旅游需要与旅游动机
要点一:旅游兴趣的内涵与分类
兴趣与旅游兴趣
兴趣是指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 倾向。
旅游兴趣是指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对旅游的喜欢和 积极认识与探究的心理倾向,它是人们从事旅游活 动的强有力的推动力之一。
绪 论 旅游兴趣与旅游态度
要点一:旅游兴趣的内涵与分类
案例:咬不动的牛排
某天晚上,一位外国客人到某酒店餐厅用 餐,他点了一个中式牛排,一个蛋汤,一碟 青菜。等菜上齐后,他就迫不及待地吃了起 来。只见他将一快牛排放进嘴里咬了几下, 就把牛排吐在骨碟上,接着又连试了几次, 都是如此。他无可奈何地擦擦嘴,招手示意 服务员过来。
旅游兴趣与旅游态度
当服务员走到他面前时,他幽默地说:“ 小伙子,你们这里的牛一定比我的爷爷还老 ,你看看我的嘴对它不高兴,能否来一点让 它高兴的牛排呢?”说完,他笑咪咪地望着 服务员,等候他的回答。服务员说了声对不 起,便马上去找主管。主管来了后,望望桌 上的菜,对客人说:“这个菜是本酒店奉送 的,免费。”说完就径直走开了。这位客人 无可奈何地摇摇头,买完单,失望地离开了 酒店。
绪 论 旅游兴趣与旅游态度
要点三:旅游兴趣的调节与疏导
1、引导 旅游兴趣的引导,是指针对旅游者旅游兴趣的差异进行必 要的思想教育以提高认识,从而达到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开 发智力、提高境界的目的,也即引导高尚兴趣,杜绝和抵制低 级兴趣。 2、优化 旅游兴趣的优化也即旅游兴趣从优选择。具体来说,就是 通过旅游兴趣结构的调节和优化,达到倡导健康兴趣、积极兴 趣、有益兴趣和高尚兴趣的目的,确保旅游者的旅游兴趣能够 按照健康有序的轨道发展。
旅游兴趣与旅游态度
要点一:旅游兴趣的内涵与分类
旅游兴趣的分类
如果按兴趣的指向(接触的方式),可以分为直接 兴趣和间接兴。 如果按兴趣对象的内容,可以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 兴趣。 如果按兴趣持续的时间,可以分为一时兴趣和持久 兴趣。 如果划分按旅游兴趣的广度划分可以分为广泛兴趣 和狭窄兴趣。 如果按兴趣的性质,则可以分为高雅兴趣和低俗兴 趣。 ▲
主要内容
(板块二)
(板块三)
第五章 旅游兴趣与旅游态度
6
本章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简介本章内容 本章从基本概念入手,分两节依次讨论旅游兴趣与旅游 态度的内涵、结构、类型、特点及影响因素,并提出调节旅 游兴趣与改变旅游态度的基本方法。 明确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兴趣与态度的内涵、结 构、特点,了解旅游兴趣的分类与差异,熟悉旅游兴趣与态 度的调节、疏导及改变方法,为进行旅游管理与服务的决策 提供心理依据。 提示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旅游兴趣、旅游态度的特征与改变 教学难点:旅游兴趣的功能、旅游态度的结构▲
旅游心理学
惠州学院旅游系 马踏飞燕 (马超龙雀 铜奔马 )
1983年 中国旅游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