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武商——控制权之争的经典案例
股权激励案例分析
![股权激励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aed2de8f8c75fbfc77db2fd.png)
对公司高管与员工的股权激励案例适用:其他支付计划与劳动效率;工资结构案例内容:1、宁波银行股权激励引争议1高比例的员工持股是宁波银行股权结构的一大特色,也正是宁波银行路演的“卖点”之一。
目前,宁波银行高管持股比例发行后达到1.88%;管理层和内部员工持股比例高达19.4%。
而与此同时,也有不少投资者及业界专家惊诧于宁波银行的造富光环,对其股权激励的过程等提出种种质疑。
公开披露的信息显示,宁波银行2001年至2006年间共进行了三次定向发行及股权转让。
2004年对本行员工以每股1元发行了3.6亿股;2006年管理层分别以每股1.15元和每股1元的价格增持了近3800万股。
目前,宁波银行董事长陆华裕持有700万股、行长俞凤英持有600万股、监事长张辉持有600.9万股、副行长洪立峰持有600万股、行长助理罗维开持有522.19万股、行长助理任智水持有537万股、行长助理陈雪峰持有520.36万股。
“贵行在申请上市前短时间内对高管层进行增资扩股的初衷是什么?如何看待投资者提出的‘高管层有利用其权利为自身谋利的嫌疑’?在金融领域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高管持有如此高比例的股份是否合适?”社会舆论一系列质疑萦绕着宁波银行股权激励的问题。
宁波银行财经公关——九富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负责宁波银行项目的包丽亚接受记者电话采访以及随后的正式回函中表示:“员工高比例持股的目的是希望银行的高管及其员工建立一种互信互利的关系,宁波银行的经营业绩也证明了当时的决策是有利的。
”回复结果与宁波银行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内容无异。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在宁波银行内部员工持股的几次变化中,宁波特克轴承有限公司扮演了一个很特殊的角色。
”另一位业内人士说:“宁波银行高管2006年增持股份的价格不仅低于净资产,也大大低于其战略投资者新加坡华侨银行购买宁波银行股权每股2.28元的价格。
当时宁波银行已基本确定上市计划,而公司高管却能得以用比较低的价格大量购买宁波银行股份,如此闪电增持让人生疑。
鄂武商——控制权之争的经典案例
![鄂武商——控制权之争的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e27de9b8e9951e79a892747.png)
鄂武商:控制权之争的经典案例一、股权之争,你来我往堪称经典8月3日,武汉武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鄂武商)的第一大股东武汉商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商联)公布了《武汉武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要约收购报告书摘要》,武商联和其一致行动人武汉经济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无条件向除收购人和武商联的其他一致行动人以外的鄂武商全体流通股股东发出的部分要约收购,拟收购鄂武商A合计不高于25,362,448股股份,占鄂武商全部股本5%。
若该要约收购完成,武商联和其一致行动人将持有鄂武商34.99%股权。
停牌多日的鄂武商股票也于当日复牌。
对于要约收购的目的,武商联对外宣称是“为进一步增强对公司的影响力,更好地促进公司发展,并看好公司未来的增长潜力”。
后两项理由虽然“冠冕堂皇”,但不过是陪衬而已,并非真正的目的。
而“为进一步增强对公司的影响力”,才是此次要约收购的真正目的。
所谓增强影响力,说白了就是与鄂武商的第二大股东浙江银泰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银投”)争夺第一大股东的地位。
这是中国证券市场上首例因股权之争而触发的要约收购事件,自然引人关注。
要约收购只不过是两个大股东经过多个回合的较量使“剧情”进入到另一个阶段而已。
而此前的“剧情”,可谓精彩纷呈,更加值得回味。
2011年3月28日,浙银投通知鄂武商,称其在二级市场增持公司 477,187 股股份,加上浙银投两家关联方已经持有公司的股份,三家合计持有的股权占公司总股本的22.71%,高出武商联0.02%,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然而仅仅过了一天,武商联就与与持有公司600,00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 0.12%的武汉经济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经发投”,经发投),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在鄂武商所有对董事会的安排和股东大会表决等决策方面保持一致,成为一致行动人。
如此一来,武商联及其关联方、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的股权占公司总股本的22.81%,以高出浙银投0.1%优势,重回公司第一大股东的位置。
公司治理课程思政建设与典型案例
![公司治理课程思政建设与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1873ad4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8b.png)
基金项目: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2002091)的支持;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11110026748)的阶段性成果㊂作者简介:罗肖依(1992-),女,河南开封人,管理学博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㊂心㊁爱心的职业素养㊂最后展示评价标准,师生评价,操作视频上传平台,企业评价,评出最佳表现者㊂然后播放疫情期间药店人员的工作情况视频,培养学生不忘初心㊁牢记使命,恪尽职守㊁爱岗敬业㊁任劳任怨㊁勇担责任㊁甘于奉献的职业素养㊂课后(线上):思维导图总结本次实训操作及店员㊁执业药师应具有的职业素质以及制定药店社区宣传活动策划方案,上传平台㊂加深学生树立 一名合格的药店人员必须坚守职业道德 的信念: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更需要具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不忘初心㊁牢记使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㊂4㊀药品营销实务课程教学效果与反思(1)利用学银在线㊁智慧营销等课程平台,线上线下结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对应,植入思政教育,既达到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特色的育人内涵,又包含着爱国情怀㊁法治意识㊁社会责任㊁人文精神等要素,乃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转化,起到 知识传递 和 思政教育 的双重功效㊂(2)素质培养贯穿始终,平台在线互动,引起学生知识㊁情感和价值共鸣,推动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相融通,突出重点,激发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㊂(3)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学生依赖性较强,在线互动讨论深度不够等,课前学生方案初设计㊁微课自学㊁在线测试等环节,个别学生参与热情不高,有点应付,作为一名合格的药店人员应具有的职业素养有待提升,后续课程改变考核与激励方式,应重点加强积极性不高的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抚慰,多设置药店人员职业素养相关素材和闯关游戏,激发学生积极性,提升职业素养㊂参考文献[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2016-12-09(1).[2]冮洁,陈晨,姜爱丽,等.食品营养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21,47(6):318-324.[3]陈健敏,章晓楠,陈秋芬,等.思政元素融入 药物分析 课程的研究[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1,(12):42-47.[4]舒朋华,孙娜,肖付刚,等.奥尔堡PBL 模式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 以药物分析课程为例[J ].中国药事,2021,35(11):1322-1326.[5]严交笋.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思政的实现策略[J ].职业技术教育,2018,39(35):69-71.[6]马丽,孙加燕,查元,等.将思政元素融入高职高专药物制剂技术教学的探索[J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132-135.公司治理课程思政建设与典型案例罗肖依(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商学院,北京100024)摘㊀要:公司治理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首先根据教师所授课的专业特色与公司治理课程特点,以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精神㊁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内容为指导㊂将 企业社会责任承担 诚信建设 高质量发展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激发企业家精神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观 ㊁胸怀 天下 的格局观㊁ 一带一路 倡议㊁ 中国式现代化 共同富裕 等内容有机融入到公司治理课程当中,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课堂主渠道作用,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政建设的有机结合统一㊂其次,努力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新模式㊁方法路径,通过案例导入㊁课堂讲授㊁案例分析㊁讨论互动㊁理论提升㊁总结延伸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公司治理课程的学习中㊂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公司治理;课程思政建设;思政元素;典型案例中图分类号:G4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oi:10.19311/ki.1672-3198.2024.09.0721㊀公司治理课程思政建设的设计思路依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政策指引,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学育人任务,公司治理课程思政建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围绕以下思路如进行设计:首先,将公司治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党的二十大精神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㊁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有机融合,充分挖掘公司治理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结合点㊂其次,坚持课程教学中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并重,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章节案例引入㊁知识讲解㊁理论提升㊁案例分析㊁讨论互动等教学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司治理课程教学内容与过程的有机融合㊂最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治理思维㊁治理能力,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的,具有全球视野㊁天下观㊁本土家国情怀㊁道德感及社会责任承担意识的,适应不同所有制类型㊁不同行业的公司㊁金融机构㊁事业单位㊁非营利组织等相关部门管理实际及治理实践的复合型㊁创新型高素质人才㊂2㊀思政元素与章节知识的有机融合结合公司治理课程中各章节的知识点分布(李维安,2020),有机融入思政要素,具体安排为:在第一章(公司治理导论)引入了 企业社会责任承担 和诚信建设的思政元素㊂第二章(公司治理的理论框架与机制设计)融入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两山论 )的理念,让学生思考利益相关者治理与自然环境保护㊁ 双碳 目标之间的关系㊂第三章(股权结构设计)结合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这一重大现实问题,融入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㊂在知识经济及VU-CA的时代背景下,双重股权制度设计对于如何保护和激发企业家精神,进而提高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的重要性㊂第四章(董事会治理)融入了 天下的格局观 一带一路 倡议理念,有利于促进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与包容性,实现与国内外各利益相关主体的共赢发展㊂第五章(独立董事)引入了独立董事履职所需的道德品质与正直的品格,引导学生培养和锤炼自身的品格㊂第六章(高层管理者激励与约束)融入了 中国式现代化 与 共同富裕 思政元素,让学生了解公司治理设计作为一项企业层面的制度设计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及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㊂通过 章节思政元素 专业前沿知识 经典案例 的 三位一体 融合设计,能够给同类相关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㊂3㊀公司治理课程思政典型案例3.1㊀典型案例1: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与高质量发展3.1.1㊀案例概述经济转型过程中国有企业同时承担着经济与非经济任务,在竞争性领域引入非国有资本有利于国企提高经营效率和经济绩效㊂本章通过鄂武商控制权之争的案例分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㊂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进一步指出,发展必须是高质量的发展,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新时代经济实际对我国未来发展作出的重大限定性要求(赵建英,2023)㊂深化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国企竞争力,有助于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㊂3.1.2㊀课程教学目标第三章为股权结构设计㊂该章将围绕股东的类型㊁股东的权利义务㊁股权结构设计㊁大股东控制下的股权结构安排,如金字塔结构㊁双重股权结构安排进行讲授㊂通过本章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公司的股权结构设计,如异质性股东的组合㊁持股比例的分配,能够影响公司的决策控制权,进而影响公司战略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㊂3.1.3㊀思政育人目标(1)设计思路㊂由于公司是一系列契约关系的集合,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㊁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股东的剩余收益权和剩余控制权是公司内部各项权力的源头㊂由公司不同股东所持股份比例的分布结构所形成的股权结构决定了公司内部权力的归属,公司股份的集中与分散一方面影响股东权力在股东之间如何配置,另一方面对于公司权力在股东和经理人㊁董事之间如何分配也有重要影响,因此,股权结构设计从根本上决定了公司内部利益冲突的类型,即公司面临怎样的代理问题㊂因此,在该知识点融入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即是优化国企的股权结构,对于提升国企经营效率㊁创新能力㊁竞争力,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㊂(2)思政育人目标㊂引导学生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㊂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㊂必须完整㊁准确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㊂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升国企的核心竞争力㊂因此,企业的所有权结构配置对提高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㊂3.1.4㊀教学实施过程秉承 立德树人 这一根本教学理念,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为主导思想,注重所教授内容的教学效益及学生的获得感㊂在讲授公司股权结构设计时,引入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这一股权结构优化设计安排对提升国有企业经营效率㊁竞争力的影响㊂让学生意识到公司内部治理中的股权结构设计对于提高企业的高质量发展㊁增强国家经济活力的重要意义㊂在教学方法上采取教授法㊁案例分析法㊁学生分组讨论法相结合的方法㊂3.1.5㊀案例反思带着 我的教学有效吗 这一问题,去反思该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学生认为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这一问题距离自己还较远,在后续教学中可以多引入有关股权结构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案例,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课上进行充分讨论,以增强对该问题的理解㊂3.2㊀典型案例2:利益相关者治理与环境保护3.2.1㊀案例概述根据本章中自然资源基础观及利益相关者分类中的利益相关者构成知识点,融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两山论 )的理念,解析利益相关者治理与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㊂培养学生形成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㊂3.2.2㊀课程教学目标第二章为公司治理理论框架与机制设计㊂该章的教学主题围绕科层契约与公司治理理论基础㊁公司治理的基本框架与公司治理边界展开㊂将重点讲述公司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交换关系㊁契约关系,以及公司开展经营活动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利益相关者作为资源提供者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支持和限制㊂通过本章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公司科层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掌握公司治理的基本问题和利益相关者构成,以及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中所处的地位和角色㊂3.2.3㊀思政育人目标(1)设计思路㊂公司治理既包括科层内部也涉及公司与市场之间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与公司有关的所有当事人(利益相关者)都希望从公司的经营中获得与他投入相匹配的收益㊂利益相关者分为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和次要的利益相关者,其中,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包含股东㊁顾客㊁供应商㊁员工㊁资本提供者㊂次要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含政府㊁媒体㊁竞争对手㊁自然环境㊂根据自然资源基础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会引致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恶化,自然环境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及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产生严重限制,战略和竞争优势需要扎根于有助于实施环境友好的可持续经济活动的能力中㊂因此,在该知识点引入利益相关者治理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㊂(2)思政育人目标引导学生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作为商学院的学生,要认识到商业存在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经济利润,在促进企业获取利润的同时,还要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需要注意培养三种关键的战略能力:污染防御㊁产品管家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经营理念㊂3.2.4㊀教学实施过程秉承 立德树人 这一根本教学理念,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为主导思想,注重所教授内容的教学效益及学生的获得感㊂在讲授公司科层和市场契约及公司治理边界知识点时,引入自然环境这一广义的利益相关者的概念,让学生意识到公司的经营活动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不可逆的影响,自然环境的恶化如全球气候变暖㊁水资源枯竭㊁海洋污染㊁空气污染等问题会反过来严重限制企业经营活动的开展㊂因此,公司治理主体需要采取有效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来促进自然环境的保护及企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㊂在教学方法上采取讲授法与学生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方法㊂3.2.5㊀案例反思带着 我的教学有效吗 这一问题,去反思该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学生对利益相关者治理与环境保护这一问题的理解没有那么深刻,在后续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阅读相关的学术文献,以增强对该问题的理解㊂3.3㊀典型案例3:董事的 天下 格局观与 一带一路 倡议3.3.1㊀案例概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必须坚持胸怀天下㊂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㊁为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㊁为世界谋大同的党 ㊂这就要求作为公司战略决策主体并决定公司战略发展方向的董事需要具备 天下 的格局观㊂可以积极发展与 一带一路 沿途国家建设经济合作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㊁经济融合㊁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㊁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㊂3.3.2㊀课程教学目标第四章为董事会治理㊂本章主要讲授董事会的产生㊁构成㊁职能(监督职能㊁资源供给职能㊁战略决策职能)㊁角色㊁卓越的董事会应具备的特征㊁董事的义务(勤勉义务㊁诚信义务)等知识点㊂通过本章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董事会的结构和职能定位,明晰董事的权利与义务,掌握董事会是如何做出战略决策的及董事会战略决策对企业的影响后果㊂3.3.3㊀思政育人目标(1)设计思路㊂董事会是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由业主制到合伙制,再到公司制演变的过程中,公司的规模出现了不断扩大的趋势,管理和业务日益复杂,股权日益分散㊂随着股权的分散,受股东的管理能力㊁管理经验与时间等因素的限制,不可能由所有股东共同参与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这就使得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发生分离,进而引发代理问题,董事会的产生就是为了应对两权分离的问题,董事会受托代表股东对公司的重要经营进行决策的批准与监督,参与公司重大战略决策的制定㊂如何保证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及公正性,这就需要董事会决策背后的主体即董事成员具备较高的 天下 格局观,拥有 天下 格局的董事在决策时更可能会关注弱小的边缘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罗肖依和孙黎,2019),增强决策的无外性,有利于增加对 一带一路 共建国家的战略投资㊂(2)思政育人目标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㊁为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㊁为世界谋大同的党㊂坚持胸怀天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和鲜明特质,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天下情怀㊁国际视野㊁世界使命㊂ 天下 观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礼记㊃礼运“中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的政治理想,‘大学“中 修身㊁齐家㊁治国㊁平天下 的价值追求均塑造了中华民族以天下为己任的民族精神与文化基因㊂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从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高度,创造性地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共建 一带一路 ,提出全球发展倡议㊁全球安全倡议,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㊂引导学生将 天下 这一政治哲学概念应用到管理思维中,注重 天下 的包容性和无外性㊂因此,拥有 天下思维 的董事不会一味地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而会同样地关注除股东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福祉,以及增强与 一带一路 沿途国家的战略合作㊁投资,有利于我们国家 一带一路 倡议的实施㊂3.3.4㊀教学实施过程秉承 立德树人 这一根本教学理念,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为主导思想,注重所教授内容的教学效益及学生的获得感㊂在讲授董事会的职能㊁权利义务知识点时,融入董事的 天下 格局观这一思政元素, 天下 的包容性,是指天下体系包容万邦,天下体系每个层次都是同构的,以此保证天地神圣秩序在政治秩序中的普遍传递性,如果处于公司最高决策层级的董事会具备包容性的思维,就会拥有坐观天下的神圣性㊂ 天下 的无外性,是指天下具有无外性质而与上天同构,足以 配天 ,实现天人合一㊂具备天下世界理念的董事将公司看作义 利 统一的公器,相应地会用一种世界性的尺度来衡量它,促进对 一带一路 共建国家的战略投资㊂在教学方法上采取讲授法㊁文献解读㊁学生分组讨论法相结合的方法㊂3.3.5㊀案例反思带着 这一案例有效吗 这一问题,去反思该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学生对董事的 天下 格局与 一带一路 倡议之间的关系比较有兴趣,但是由于课程时间的限制没有花更多的时间在课堂上围绕该主题展开深入讨论,在后续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针对该话题展开多种形式的讨论如线上和线下讨论㊁设计感兴趣的研究方案进而形成课题,以增强对该问题的理解㊂4 结束语公司治理课程思政建设将价值塑造㊁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旨在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㊁人生观㊁价值观㊂在课程教学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讲授公司治理专业知识的同时,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帮助学生了解公司治理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㊁法律和政策法规㊁企业治理实践,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本领,以及拥有诚信正直品格的㊁德法兼修的专业化高素质人才㊂参考文献[1]李维安.公司治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2]罗肖依,孙黎.生生不息:破解绩效导向的悖论[J].外国经济与理,2019,41(5):128-140.[3]赵建英.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逻辑结构及理路探析[J].管理学刊,2023,36(4):13-25.。
鄂武商与银泰
![鄂武商与银泰](https://img.taocdn.com/s3/m/3dbc94d1b9f3f90f76c61bc5.png)
1:什么是鄂武商 2:什么是银泰 3:武商与银泰的合作 4:武商与银泰股权分配 5:武商与银泰的股权之争 6:银泰的两线作战 7:第一股东几度易手 8:反思与总结
1.鄂武商
在上市后的前几年中,鄂武商的业 绩较好,在1994年度曾达到每股收 益0.54元的好成绩。公司从一个 “单体商场”发展成为集团化连锁 经营企业,虽然鄂武商占尽天时地 利,但近年来的业绩却不如人意。 在1997年最后一次配股后,自1998 年开始,公司告别了绩优股形象, 开始处于微利水平,2001年与2004 年甚至出现亏损。而这一切却无法 。 阻挡外来的越来越激烈的挑战。在 武汉,凭借旗下三家百货店--武汉 商场、武汉广场和世贸广场,雄霸 汉口解放大道商圈达10年之久的鄂 武商感到了பைடு நூலகம்重的压力。武汉商场, 。 这家对鄂武商的利润贡献率达70% 的老字号,已历经47年风雨,步入 年迈
2.银泰
银泰,即银 银泰, 泰百货集团, 泰百货集团, 是以百货零 售业为主营 业务的百货 零售集团。 零售集团。
集团以实现连锁经营、专业化、集约化为目标,结合银泰百货的优 集团以实现连锁经营、专业化、集约化为目标, 势实现管理创新、业态创新,实施品牌战略,形成具备银泰商业文 势实现管理创新、业态创新,实施品牌战略, 化特色的大型零售企业品牌。公司是一家外资企业,总部位于北京 化特色的大型零售企业品牌。公司是一家外资企业, 市建国门外大街2号北京银泰中心,公司董事长沈国军,为北京浙 市建国门外大街2号北京银泰中心,公司董事长沈国军, 商协会会长。总裁周明海,管理学博士。公司于2007年3月20日在 商协会会长。总裁周明海,管理学博士。公司于2007年 20日在 2007 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 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效果分析——以东航物流为例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效果分析——以东航物流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7ecb22ee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a8.png)
的企业,发现这五家企业在职能转换前投资过度的情况较多,职能转换后投资不足的情况较为普遍,但投资不足的幅度不高,可以看出在职能转换后,这些企业在做出投资决策时更加谨慎,相对投资效率提升较快。
排名后五位的企业投资不足程度普遍较高。
从整体来看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虽然已有显著提升,但投资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投资效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因此国有企业应认真分析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无论是在规模大小、组织管理还是技术的先进性方面均需要进一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调整,提高投资效率以优化资源配置效率,从而达到最好的投资状态,为国家和企业创造更多财富。
【主要参考文献】[1]黄毅.基于DEA 方法的小微企业融资效率分析[J ].财会通讯,2016,(08):43-45.[2]叶松勤,黄瑾.国有企业政策性负担对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J ].江西社会科学,2020,40(09):72-82.[3]李昊楠,郭彦男.国有资本改革能否提高国企投资效率?[J ].经济评论,2020,(10):1-14.[4]黄毅.山东省民营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效率影响因素研究[J ].华北金融,2016,(09):31-36.[5]许晨曦,金宇超,杜珂.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了企业投资效率吗?[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3):148-160.[6]宋凯艺,卞元超.银行业竞争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基于债务治理与融资约束的双重视角[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3):99-110.[7]黄辉,李宁宁.管资本视角的国有资产监管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 ].商业会计,2019,(14):94-97.[8]初海英.国有资本投资效率的增长效应分析[J ].统计与决策,2019,35(06):143-145.[9]薛贵.管资本背景下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J ].商业会计,2019,(23):4-11.[10]刘洁,毕秀玲.签字审计师搭档异质性特征与审计意见研究——基于媒体报道利用视角[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4(03):62-73.[11]Mercan M.The Effect of Scale and Mode of Ownership on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the Turkish Banking Sector :Results of a DEA-based Analysis [J ].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s ,2003,37(09):185-202.【作者简介】徐贵丽,山东英才学院商学院教授,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山东省高端会计人才、济南市会计领军人才。
全国首例市场化MBO案例
![全国首例市场化MBO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e71dbf34693daef5ef73dde.png)
全国首例市场化MBO案例2003年9月4日,湖北武汉市国资办宣布,武汉当地的著名大型国有企业武汉有机实业公司的全部国有股权由该公司管理层收购。
与以往国内众多的管理层收购案例显著不同的是,武汉有机的管理层的收购是在一次完全公开的激烈竞价之后完成的,因此被武汉市党委机关报《长江日报》誉为"全国首例市场化MBO案例"。
另外与众不同的是,武汉有机是武汉市效益最好的国有企业之一,早在2000年以董事长周鸿墩为首的管理层就提出改制要求,理由是国有一股独大的体制将会最终拖死企业。
但当时政府认为,既然效益这么好,没有必要急着改革。
然而到了2003年,武汉市政府态度大转,提出"靓女先嫁"的改革思路,决定对武汉有机进行改制。
武汉有机"秀色可餐",各路媒人立即踏破门槛,一场暗战异常激烈。
同样与众不同的是,与那些声名显赫的"外来户"相比,一开始以周鸿墩为首的管理层竟是一个被武汉当地国资管理部门忽视的竞争者。
但最后,却是这个被忽视的竞争者夺了标。
国企MBO曾因存在大量暗箱操作与合谋而广遭诟病,曾被指为"国有资产流失的主渠道"。
也正因此,财政部在2003年4月以"防止一些当事人利用新的交易形式谋取不当利益"为由,对管理层收购的行为暂停受理和审批。
在财政部"禁令"下达不到半年且未明确宣布解除的时候,武汉有机的MBO竟然成功!解剖这个"范例",对国内大量有待重组的国企及其管理者来说,饶有意味。
武汉有机MBO风云经过一番激烈的暗战,全国首例"市场化MBO"在武汉诞生,管理层以1.5亿元的最高价格竞标成功2003年9月1日,"火炉"武汉酷热依旧,一身白色工作服的周鸿墩焦灼地赶到位于汉口香港路的武汉市产权交易所。
这一天,武汉有机实业公司3037万股国有股在此挂牌竞价出让,周鸿墩代表武汉有机实业公司的管理层前来竞标。
鄂武商A(000501)研究报告
![鄂武商A(000501)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a34d373a417866fb84a8e25.png)
经济未明显好转以及政府未进行大规模福利性支出的情况下,未来我 国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幅有限。因此,从宏观经济层面,短期居民 消费动力不足,零售行业将不会出现整体的大幅增长。从实际数据来 看,2011年后,零售行业的增速持续下行,预计未来将会维持这一态 势。
四、零售行业及湖北区域经济分析
(一)大型连锁超市、购物中心成为主流消费方式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 的消费水平以及消费方式更加多样化。大型连锁超市、一体化的购物 中心逐渐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兴起并走向成熟,同时也迅速在新兴市场 国家兴起,成为社会消费零售行业的强劲增长点。 大 型 超 市 ( Hypermarket) 或 称 综 合 超 市 , 英 文 叫 General MerchandiseStore(简称 GMS),是采取自选销售方式,以销售大众 化实用品为主,并将超市和折扣店的经营优势结合为一体的,品种齐 全,满足顾客一次性购齐的零售业态。国际购物中心协会对购物中心 的解释是:购物中心是指一群建筑,是组合在一起的商业设施,按商 圈确定其位置、规模,将多种店铺作为一个整体来计划、开发和经营, 并且拥有一定规模的停车场。根据购物中心的建筑、设施和形态的不 同,国际购物中心协会又将购物中心细分为"摩尔"(Mall,停车场与 店铺间有一定的距离,通常在整体建筑的地下或外围,而店铺间有专 门的步行街连接,如区域型、超区域型购物中心)和带状中心(店铺前 各有停车场,店铺间通常没有专门的步道连接,如邻里型、社区型等)。
-2-
二、公司概况[1]
(一)公司简介
证券代码: 000501
鄂武商
武商集团股份有限
证券简称:
公司名称:
A
公司
公司英文名 Wuhan Department
改革开放及民主法制的倒退
![改革开放及民主法制的倒退](https://img.taocdn.com/s3/m/55210825376baf1ffd4fad0e.png)
请大家共同关注,制止改革开放及民主法制的倒退--致鄂武商全体股东之公开信刘江超权力有多大,他还能喝止什么2011年6月28日中午,随着一句“我主持会议,我说了算!”,鄂武商的年度股东大会被现任董事长刘江超粗暴的喝止了,同时被喝止的还有众多现场与会人员强烈要求给予的银泰作为公司股东的发言权,以及千里迢迢从外地专程赶来参会的中小股东及众多媒体的知情权。
这一次被众多媒体、中小股东期盼能了解到武商股权纠葛实际情况的机会就这样在现场股东、媒体的质疑、抱怨声中,在鄂武商特意安排的众多保安人员的包围中被强行结束了。
随之被喝止、被结束的是否还有一家号称“中国商业第一股”的公众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呢?随之被喝止、被结束的是否还有证券监督机构为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良苦初衷与雷霆措施呢?随之被喝止、被结束的是否还有武汉市政府招商引资、改善投资环境的不懈努力与坚定决心呢?随之被喝止、被结束的是否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鼓励外商投资、平等对待来华投资企业的国家政策呢?银泰遭受不公平待遇已非一日鄂武商是一家有着五十多年发展历史的企业,也是一个被刘董事长称之为“全国零售行业中排名前十”的优秀企业。
鄂武商去年国内口径营业额105亿人民币(下同)、上缴税收约5.7亿元、税后利润2.9亿元、近十年累计分红1.0亿元、目前市值88亿元。
银泰作为一个仅有十三年历程的年轻企业,顽强地走过了艰辛的历程,形成了以房地产、商业零售、产业投资等核心业务都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团,业务遍布全国四十余个城市。
仅旗下的银泰百货(香港主板上市公司,1833.HK)已从1998年的一家单店发展到目前遍布全国的23家门店、十余个筹建项目。
银泰百货去年国内口径营业额87亿元人民币、上缴税收6.5亿元、税后利润6.9亿元、近三年累计分红6.2亿元、目前市值210亿人民币。
银泰是在2004年应武汉市有关领导邀请而投资鄂武商的,投资后却“被要求”不许做第一大股东!投资鄂武商以来,银泰始终支持并充分尊重了武商联作为鄂武商第一大股东依法行使其权力。
控制权争夺的后果激烈的控制权争夺...
![控制权争夺的后果激烈的控制权争夺...](https://img.taocdn.com/s3/m/0ddf16a7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60.png)
目录0 引言 (1)0.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0.1.1 选题背景 (1)0.1.2 选题意义 (1)0.2 文献综述 (2)0.2.1 国外研究文献 (2)0.2.2 国内研究文献 (4)0.2.3 文献综述 (5)0.3 研究思路和方法 (6)0.3.1 研究思路 (6)0.3.2 研究方法 (6)0.4 本文框架 (7)1 公司控制权及控制权争夺概述 (8)1.1 公司控制权概述 (8)1.1.1 公司控制权的概念 (8)1.1.2 公司控制权的来源 (9)1.1.3 公司控制权的分类 (9)1.1.4 公司控制权的配置 (10)1.2 控制权争夺概述 (11)1.2.1 控制权争夺概念 (11)1.2.2 控制权争夺的方式方法 (11)2 鄂武商A 控制权争夺案例简介 (11)2.1 控制权争夺过程中所涉主体的基本情况介绍 (14)2.1.1 鄂武商A 情况简介 (14)2.1.2 银泰系情况简介 (16)2.1.3 武汉商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企业 (18)2.2 控制权争夺的过程 (20)2.2.1 控制权争夺的缘起 (20)2.2.2 控制权争夺的初始阶段——银泰系增持与武商联应对 (21)2.2.4 控制权争夺的进一步激化和了结阶段 (22)3 鄂武商A 控制权争夺的具体原因分析 (25)3.1 银泰系争夺鄂武商A 控制权的具体原因 (25)I3.1.1 争夺控制权的战略目的 (25)3.1.2 争夺控制权的经营管理目的 (28)3.2 武商联抵制银泰系争夺鄂武商A 控制权的具体原因 (29)3.2.1 保持控制权的历史性特殊意义 (29)3.2.2 保持控制权的战略目的 (30)4 鄂武商A 控制权争夺的后果 (32)4.1 银泰系争夺鄂武商A 控制权的后果 (32)4.1.1 控制权争夺中额外的资金投入 (32)4.1.2 控制权争夺的结果对其企业战略的影响 (33)4.1.3 控制权争夺过程中的公司股价影响 (34)4.2 武商联抵制银泰系争夺鄂武商A 控制权的后果 (35)4.2.1 保持控制权的资金投入 (35)4.2.2 保持控制权的潜在成本 (36)4.2.3 保持控制权的潜在风险 (37)4.3 控制权争夺对鄂武商A 造成的影响 (38)4.3.1 控制权争夺对鄂武商A 正常经营管理的影响 (39)4.3.2 控制权争夺对鄂武商A 融资扩张产生的影响 (39)4.3.3 控制权争夺使鄂武商A 面临的风险 (40)4.3.4 控制权争夺对鄂武商A 股价产生的影响 (40)5 鄂武商A 控制权争夺的经验及教训 (42)5.1 银泰系争夺控制权的教训 (42)5.1.1 尽量避免单一的控制权争夺方式增加对手的抵制难度 (42)5.1.2 事先必需充分计划积极应对对手的抵制 (42)5.1.3 若涉诉讼需加快诉讼进展以确保控制权争夺的领先地位 (43)5.1.4 必要时未果断进行要约收购把握控制权 (44)5.2 武商联保持控制权的经验 (44)5.2.1 迅速融资保证有充足资金应对控制权争夺 (44)5.2.2 凭借第一大股东优势掌控战机是赢得控制权的关键 (45)5.2.3 成功获取一致行动人是维护控制权的保障 (46)5.2.4 果断的溢价部分要约收购成功地保持了控制权 (46)主要参考资料 (48)IIContents0 Introduction (1)0.1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1)0.1.1 Research background (1)0.1.2 Research significance (1)0.2 Literature Review (2)0.2.1 Foreign documents (2)0.2.2 Domestic documents (4)0.2.3 Literature Review (5)0.3 Research mentality and methods (6)0.3.1 Research mentality (6)0.3.2 Research methods (6)0.4 Article framework (7)1 An ove rview of control right and control right contest (8)1.1 An overview of control right (8)1.1.1 The concept of control right (8)1.1.2 The source of control right (9)1.1.3 The category of control right (9)1.1.4 The configuration of control right (10)1.2 An overview of control right contest (11)1.2.1 The concept of control right contest (11)1.2.2 The method of control right contest (11)2 An introduction of the case of E Wushang A control right contest (11)2.1 An introduction of the parties that involved in control right contest (14)2.1.1 An introduction of E Wushang A (14)2.1.2 An introduction of Yintai (16)2.1.3 An introduction of Wushanglian and its related parties (18)2.2 The process of control right contest (20)2.2.1 The origin of control right contest (20)2.2.2 The initial stage of control right contest:Yintai increase holdings andresponse from Wushanglian (21)2.2.4 The further intensified stage and ending stage of control right contest (22)3 An analysis of the reason of E Wushang A control right contest (25)III3.1 The reason of Yintai to contest the control right of E Wushang A (25)3.1.1 The strategic purpose to contest the control right (25)3.1.2 The operational purpose to contest the control right (28)3.2 The reason of Wushanglian counteract Yintai in the E Wushang A control rightcontest (29)3.2.1 Historic significance to maintain the control right (29)3.2.2 Stratgic significance to maintain the control right (30)4 The consequence of E Wushang A control right contest (32)4.1 The consequence of Yintai to contest E Wushang A control right (32)4.1.1 The extra money input in the control right contest (32)4.1.2 Corporation strategy affacted by control right contest outcome (33)4.1.3 The influence of share price of Yintai during control right contest (34)4.2 The consequence of Wushanglian counteract Yintai in the E Wushang A controlright contest (35)4.2.1 The money input to maintain control right (35)4.2.2 The potential costs to maintain control right (36)4.2.3 The potential risks to maintain control right (37)4.3 The influence of control right contest to E Wushang A (38)4.3.1 The influence of control right contest to E Wushang A's operation (39)4.3.2 The influence of control right contest to E Wushang A's finance toexpansion (39)4.3.3 The risk brought by control right contest to E Wushang A (40)4.3.4 The influence of share price of E Wushang A during control right contest 405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es of E Wushang A control right contest (42)5.1 The lessones for Yintai from the control right contest (42)5.1.1 Avoid monotonous method to increase difficulty for others to counteract incontrol right contest (42)5.1.2 Comprehensive plan to response the counteract by others (42)5.1.3 Speed up the legal process to maintain the leading position (43)5.1.4 Not make a tender offer decisivily to acquire control right (44)5.2 The experience for Wushanglian to maintain the control right (44)5.2.1 Quick finance acquired sufficient fund to support the control right contest (44)5.2.2 Wisely use of the largest shareholder advantage to control the contest is theIVkey to win the control right contest (45)5.2.3 Successful acquire persons acting in concert ensure the control right (46)5.2.4 Decisive premium tender offer sucessfully maintain the control right (46)References (48)V摘要在现代公司中,公司所有者与公司经营者在权力上的分离是经济规律的必然选择,体现着现代公司的特色。
中百集团并购武汉中商失败的启示
![中百集团并购武汉中商失败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ded400a9a26925c52dc5bf45.png)
45金融观察与经济视野一、中百集团并购武汉中商一案历史回顾为响应我国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关联方规避同业竞争的要求,自2007年开始武汉市国资委着手推动鄂武商(000501)、中百集团(000759)、武汉中商 (000785)三家商业上市公司的商业重组计划。
2007年5月,武汉国资委以其拥有的这三家上市公司股权作为出资,组建了武汉商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武商联”),并宣称三年内要重组这三家公司并整体上市,从而拉开了武汉商业集团重组的帷幕。
2011年4月14日,三家上市公司同时停牌,宣布考虑重组。
但在同年6月,鄂武商由于第一大股东“武商联”与第二大股东“浙江银泰”的股权纷争,宣布退出重组,重组对象只剩下中百集团和武汉中商。
更令人惊讶的是,重组消息公布后,中百集团的股价一路下跌,从12.32/股(2011年9月29日)降至5.61/股(2012年12月28日)。
(一)重组第一阶段(2011年9月30日-2012年3月)鄂武商退出重组后,中百集团与武汉中商经过多次磋商与交流,2011年9月30日,中百集团与武汉中商公布重组方案,股票复牌。
重组方案中公布拟由中百集团新增股份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武汉中商,且重组后的新中百集团的连锁超市业务将以“中百”品牌为核心,百货业务以“中商”为基础,实现两种不同业态的双品牌战略。
但由于停牌期间A 股市场大幅下跌,上证指数也有所下降,中百集团和武汉中商股票复盘后亦大幅补跌,重组因此陷入停顿。
(二)重组第二阶段(2012年3月-2012年12月)2012年3月20日,中百集团与武汉中商发布公告称两家公司的吸收合并预案将调整,股票再次停牌。
两家公司在8月20日宣布调整后新的重组方案:换股价格根据双方审议本次交易的董事会决议公告前20个交易日的股票交易均价确定。
双方换股价格和换股比例再次调整,调整后武汉中商的比例与之前相比有所提高,但该合并案在中百集团、武汉中商同时进行的两场股东大会上双双高票被否。
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之社会责任理论——股东大会中心主义下对股东的支持与保护
![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之社会责任理论——股东大会中心主义下对股东的支持与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e9f4ceb7d0d233d4b14e699a.png)
上市公反收购措施一般是指ꎬ上市公司在应 对收购方的敌意收购时ꎬ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ꎬ 为了能够持续掌控公司的控制权ꎬ不至于因为收 购导致公司的控制权落入他人之手ꎬ损害公司的 利益ꎬ会采取相应的反收购措施ꎬ以挫败收购方ꎬ 使之放弃收购行为ꎮ 总的来说ꎬ全球各大上市公 司在应对恶意收购时ꎬ所采取的反收购措施主要 有毒丸计划、白衣骑士、“ 降落伞” 策略、帕克曼
为此ꎬ本 文 以 股 东 大 会 中 心 主 义 模 式 为 基 础ꎬ结合我国证券交易市场宏观监管制度体系ꎬ 力图穷尽我国上市公司在应对恶意收购时能够 采取的反收购措施ꎬ并对不同措施进行适用性分 析ꎬ进而突出社会责任理论在我国证券市场中应 有的功能和价值ꎬ并提出如何实现对股收购措施
党的十九大ꎬ深刻影响着中国政治、经济的 要的现实意义ꎮ
方方面面ꎬ对于企业最大的触动ꎬ无疑就是借学
公司作为商主体ꎬ其利益与公司股东密切相
习、实践十九大精神的过程中ꎬ重拾企业以竞争 关ꎬ但随着公司在社会中的不断发展与渗透ꎬ我
求共赢、以企业发展反哺社会进步的初心ꎮ 公司 们发现ꎬ公司利益不仅仅只与其股东密切联系ꎬ
铁( 未实现)
������������������������������������������������������������������������������������������������������������������������������������
1993 年延中实业应对宝安集团的收购
作为企业最主要的存在形式ꎬ更应积极响应号 还与“社会公共利益” “ 公司的非股东利益相关
召ꎬ在发展过程中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ꎬ“ 公 者” ①等紧密相关ꎮ 因公司外部利益群体与公司
司社会责任理论” 在中国的引进与完善已成为 自身发展存在利害关系ꎬ故公司对其利益负有维
并购与反并购实战案例盘点
![并购与反并购实战案例盘点](https://img.taocdn.com/s3/m/5bd48850852458fb770b561b.png)
并购与反并购实战案例盘点一解析并购与反并购的实践策略如果说资本市场是一个由各家上市公司群雄逐鹿的战场的话,那收购与反收购举牌与反举牌则是这个战场上进行的最激烈的战役早在几十年前,在恶意收购浪潮席卷中的美国华尔街精英们,在无数并购战役后便总结与发明了多项并购策略进行博弈而如今的国内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在收购与反收购中又是采取哪些方式争取公司的控制权,又运用了哪些策略?案例一 ST景谷(云投集团VS中泰担保)简介因为业绩不佳,ST景谷的原控股国有股股东景谷森达计划将其股权无偿划转给云投集团并由云投集团实施重组计划,二股东中泰担保认为此举会损害其大股东地位,因此先让自然人吴用(先前未持有公司股份)在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并在几日之内与其签署一致行动协议,合并计算持有股份后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并获得控制权分析本案中,为了防止云投集团通过受让划转股份取得控股股东资格,中泰担保通过与突击入股的公司股东签订一致行动协议而在股权划转审批完成前取得了公司的控股权,以此取得了日后重组谈判中更大的话语权在大股东股权优势不明显时,一致行动协议是短时间夺取控制权的有力武器案例二 ST九龙(海航集团等VS李勤夫)简介海航置业上海大新华实业海航集团三家企业(以下简称海航系)向上海九龙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龙山)原股东购买股份,合计占九龙山总股份的27.63%,并于2011年3月7日过户登记成为第一大股东但随后原股东平湖九龙山公司向海航系三家公司发出催款通知,以股权纠纷提起诉讼,申请冻结海航系所持九龙山股份(此后由法院完成诉前保全手续),海航系随后提起反诉,向法院请求原股东平湖九龙山支付违约金500万元,以及赔偿费2.3亿元人民币,法院对上述案件均做出判决2011年至2012年间海航系多次向九龙山董事会提起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均遭拒绝,遂于2012年12月5日公告由股东自行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提议罢免九龙山现任董事会并选举新一届董事会上述提案得到临时股东大会决议通过,罢免原董事会选举新一届董事会,但九龙山原董事会拒绝承认该项决议自此,九龙山出现双头董事会现象,并收到上海证监局监管措施决定书分析与其他案例不同,本案主要争夺的是实际控制权即董事席位由于股权价款存在争议,为了争夺实际控制权,由李勤夫控制的股东平湖九龙山公司向法院提请股权诉讼并要求诉前冻结争议股权由于争议股权被诉前程序冻结,尽管已登记为第一大股东,公司拒绝海航系改选董事会及监事会成员的要求,九龙山9位董事名额中,海航系只有一董事与独立董事,无法取得实际控制权,最终形成了双头董事会的局面(法律争议焦点:若股权被诉前冻结,股东财产权利被冻结,但其是否随之丧失选举董事的权利,法院对此尚未判决案例三鄂武商A(武商联VS银泰系)简介从2011年3月28日起至2011年4月13日,浙江银泰投资有限公司及关联方浙江银泰百货有限公司分别三次向鄂武商A增资,三次皆意图通过增资式成为鄂武商A第一大股东原控股股东武商联分别于收到上述三次增资通知后两日内与经发投开发投等公司原有股东签署了三份战略合作协议,与其成为一致行动人,三次皆保住了控股股东的地位后续,为了避免银泰系继续增持股份,武商联发出重大资产重组计划(重组计划于2011年6月9日终止),鄂武商A随之停牌(于2011年6月9日复牌)在停牌期间,股东开发投以银泰投资涉嫌违反我国外资收购上市公司的法律法规在二级市场违规增持公司股份为由,于2011年5月18日向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牌后,为了扩大武商联的控股权,武商联向除其以外的全体流通股股东发出部分要约收购(收购公司总股本的5%),并于2012年7月25日完成收购,稳固了其控股股东地位分析本案中,为了防止银泰通过增资方式获取控股权,武商联分别采取了四种不同的方法对恶意收购者进行反击并成功保住了自己控股股东的地位第一种方法是通过与关联方友好公司签署一致行动条款反击收购方起初的连续增资收购;第二种方法是大股东发布重大重组计划以使公司股价停牌停止流通,避免恶性竞价以争取时间;第三种方法是以收购主体违反相关法律为由提起诉讼;第四种方法则是通过部分要约收购巩固控股权案例四胜利股份(通百惠VS公司管理层)简介1999年12月10日,广州通百惠服务有限公司(通百惠)竞拍取得胜利股份13.77%的股票,成为其第一大股东面临被通百惠收购的危险,胜利股份的管理层利用关联企业山东胜邦企业有限公司(山东胜邦)先后购得胜利股份的股票并使持股上升至15.34%,超过通百惠成为第一大股东通百惠不甘落后,于2000年3月中旬再次以竞拍方式取得胜利股份的股票,使其持股跃升至16.67%,与此同时,山东胜邦继续受让胜利股份,持股达到17.35%,仍然保持领先地位在此后的委托书征集战中,通百惠最终落败,山东胜邦成功地挫败了通百惠的收购,保住了胜利股份管理层对公司的控制权分析本案中,为了防止通百惠恶意收购,胜利股份的管理层利用关联企业获取公司控股权,该战略属于白衣骑士策略,即当公司成为其他企业的并购目标后(一般为恶意收购),公司的管理层为阻碍恶意接管的发生,去寻找一家"友好"公司进行收购或合并,而这家友好公司被称为白衣骑士案例五广发证券(中信证券VS交叉持股企业)简介2004年9月2日,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面临中信证券的敌意收购在收购战中,广发证券的交叉持股方深圳吉富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敖东和辽宁成大三家公司迅速增持并控制了广发证券66.7%的股份,牢牢占据绝对控股的地位,成功地挫败了中信证券的敌意收购分析本案中,广发证券同样采取了白衣骑士策略,但与胜利股份不同的是,广发证券引入的是交叉持股公司进行控股而非关联企业,尽管引入主体不同,但同样达到了避免被恶意收购的目的案例六大商股份(茂业国际VS公司股东)简介截至2013年2月7日,茂业国际多次购入大商股份股票,占大商股份总股本的5%,并在简式权益变动书中表示在未来12个月内不排除继续增持为了防止茂业国际继续增持使原股东丧失控股权,大商股份于2月18日因筹划重大事项,发布停牌公告并于5月25日由董事会决议通过向特定对象(第一第二大股东)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等相关议案,增加第一第二大股东持股数额分析本案中,为了防止茂业国际通过持续增资获得公司控股权,原股东在仍掌握公司控制权时通过董事会决议采取定向增发购买资产方式增加原股东持股数额,从而避免恶意收购案例七大众公用(特殊回购条款与金色降落伞策略)简介大众公用在章程中第32条中规定,若发生单独或合并持有公司10%以上的股东继续收购公司股份的情况,公司可以立即收购本公司股份并将该收购股份定向转让给特定对象而无需另行取得许可或授权此外,该章程第37条对有关遣散费的条款做出相关规定,当发生单独或合并持有公司10%以上的股东继续收购公司股份并成为实际控制人情况,若因此导致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指公司部门经理助理及以上管理人员,包括在公司及控股子公司领取薪酬的本公司董事监事)主动或被动离职的,该股东应当向离职人员一次性支付额外遣散费用分析大众公用在公司章程中分别设置了特别回购条款与金色降落伞规则,前者规定了在遭受恶意收购时可由公司立即回购公司在市场上的流通股份并转让于特定对象,但该条是否与公司法第143条冲突存疑后者引入了金色降落伞规则,即在聘用合同或公司章程中规定公司控制权变动条款时对高层管理人员进行补偿,从而加大了敌意收购的成本案例八三特索道(孟凯/克州湘鄂情VS公司股东)简介湘鄂情控制人孟凯在今年2月分5次在二级市场买入三特索道603.91万股,占当时公司股份总数的5.03%,达到举牌红线,并在3月初公布的简式权益报告书中声明不排除将继续增持股份由于三特索道已于2月发现孟凯在市场上的操作,为了防止孟凯通过继续增持取得控股权,三特索道于2013年2月26日公布定向增发预案,计划向第二大股东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六大股东武汉恒健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公司董事高管等9名对象共计非公开发行股份3000万股,发行价格为13.99元/股,募集资金总额4.2亿元,主要用于投资旅游项目分析本案中,三特索道使用的策略是通过定向增发引入白衣护卫,在此次增发中,增发对象并不包括三特索道控股股东武汉东湖开发公司,而是其第二大股东与第六大股东白衣护卫是白衣骑士的修正形式,区别在于不允许其掌握控股权目标公司常采取向白衣护卫发行新股的方式,并使用优先股以限制其表决权,或限制其持股比例在这种方式中,因我国没有优先股与普通股之区别,所以只能以其它方式限制其持股比例二反并购理论策略实施案例公司并购是市场经济与资本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它具有优胜劣汰,加速资源优化配置的强大功能企业通过兼并竞争对手发展成为巨型企业,是现代经济一个突出的现象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斯蒂格勒就曾指出: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然而,伴随着公司并购的兴起,为牟取暴利和争夺企业控制权的恶意收购也应运而生面对形形色色的敌意收购,企业纷纷采取了强有力的维权行动反并购当新一轮收购狂潮席卷我国市场时,面对财大气粗的跨国公司的敌意收购,我国企业该如何展开有效的防守反击呢?反并购理论由于信息不完全,市场上的投资者无法对公司未来做出正确的判断,只好把公司经营好坏的标准放在较为实在的近期投资盈利上,这导致有好项目的公司股价被低估如果没有企业收购,公司股东将得到延后补偿但由于存在并购行为,目标公司股东就不得不接受一个低于实际价值的市场价格管理层短视理论认为,为了避免股东遭受这种潜在的财富损失,公司经理人不得不减少市场不能准确估价的长期投资,竭力增加公司的当前盈利当经理人把长期投资转向更容易被估价的短期项目时,虽然公司价值被低估的情况减少了,但同时公司有利可图的长期投资也牺牲了同样,市场短视理论也认为,由金融市场所驱使的又很活跃的公司控制权市场,很容易出现短期绩效被高估,有风险的长期投资被低估的现象在这样一个以短期盈利为中心的市场,如果经理人从事长期战略投资,就会让自己面临很大的就业风险因此,收购威胁会助长价值被低估的公司经理人的短视行为公司稳定发展理论认为:第一,随时可能发生的公司收购,使公司经营者实施的长期经营计划极有可能是为他人作嫁衣,因此会挫伤经营者对公司经营作长期规划的积极性此外,公司收购可能中断与其他企业(包括供应商,销售商)建立起来的信任关系,阻碍了企业的稳定发展第二,以追求短期暴利为目的的并购,并不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往往采取重组分拆的方式将企业出售,违背了企业发展的宗旨第三,公司收购给企业带来了巨额的高风险债务负担,最终导致企业破产或者面临严重的财务困难第四,难以调和的文化冲突,无法预料的业务整合障碍,以及规模不经济等问题,导致企业竞争能力下降因此,在信息不完全股价被低估的情况下,采取一些反收购措施为经理提供一些保护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因为:法律上的董事和管理层的受托责任以及业务判断标准,要求经理人履行勤勉责任,关注公司的稳定长远发展反收购措施一方面可以避免企业目前正常的经营活动遭到损害,另一方面又能够激励经理人放手从事那些既能产生未来收益又能提高公司竞争力的有风险的长期投资,即使这些投资活动会对短期盈利造成负面影响同时,反收购措施还有助于经理客观评估各种备选的要约投标书,增加股东的财富另外,大股东自卫理论认为,在股本十分庞大股权极其分散的情况下,如果股票价格被低估,目标公司股东可能会面临囚徒困境这样的收购局面即如果股东采取集体行动,会使所有股东的整体利益最大化,但每个人都有单独行动的动机一些不太关注企业长远发展的小股东,在经济人理性地驱使下,为了获得更大的个体利益,就会背离集体决策,最终导致整体利益遭受损害这时,注重长远发展的目标公司的大股东就会受到拖累如果采取反收购措施,赋予公司经理的附加否决权,就能避免这种情况,使经理人能为股东谋取更好的交易因此,大股东自卫理论认为,为了维护大股东自身的利益,需要采取一定的反并购措施反并购策略一般而言,反收购策略可以分为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以及其它手段经济手段主要通过提高收购者的收购成本减少收购者的收购收益反向收购收购者适时修改公司章程等措施来进行法律手段则主要通过提起诉讼的方式进行反收购在西方国家,除经济法律手段以外,还有政治等手段,如迁移注册地以增加收购难度等建立合理的股权结构上市公司为了避免被收购,应该重视建立合理的股权结构,让公司股权难以足量地转让到收购者的手上这里所谓合理持股结构的合理,是以反收购效果为参照标准的建立这种股权结构,主要有自我控股相互持股员工持股等方式自我控股,即公司的发起组建人或其后继大股东为了避免公司被他人收购,而掌握一定量的股票以达到对公司的控股地位自我控股又分为在设置公司股权时就让自己控有足量的公司股权和通过增持股份加大持股比例来达到控股地位这两种方式在股权分散的情况下,对一个公司持有25%左右的股权,甚至更少,就能控制该公司当然,在相对控股的情况下,要达到多大比例才是最佳的状态,还要视控股股东及目标公司的具体情况而定相互持股是指关联企业或关系友好企业之间相互持有对方一定比例的股份,当其中一方受到收购威胁时,另一方施以援手相互持股可以减少流通在外的股份,从而降低被收购的机会此外,相互持股除了能起到反收购效果外,还有助于双方公司形成稳定友好的商业合作伙伴关系当然,相互持股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首先,相互持股的实质上是相互出资,需要占用双方公司大量资金,影响流动资金的运用;其次,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相互持股的双方公司反而可能互相拖累,从而让收购者的收购达到一箭双雕的结果员工持股计划是基于分散股权的考虑而设计的,指目标公司将本公司股票出售给公司的员工,使他们持有大量股份,为反收购提供一道防线一旦发生敌意并购,并购者难以获得足够的控制权,提高了敌意并购者的并购难度设置反收购条款在公司章程中设置反收购条款,是公司对潜在收购者所采取的一种预防措施由于反收购条款的实施,会直接或间接地提高收购成本,甚至形成胜利者的诅咒那样的局面,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迫使收购方望而却步董事轮换制是指在公司章程中规定,每年只能更换1/3(或其他比例)的董事这意味着即使并购者拥有公司绝对多数的股权,也无法对董事会做出实质性改组,难以获得对董事会的控制权此外,由于原来的股东掌握着多数表决权控制着公司,即使公司被恶意收购,他们还可以决定采取增资扩股或其他办法来稀释收购者的股票份额来达到反收购的目的绝对多数条款是指在公司章程中规定,公司的合并需要获得绝对多数股东的赞成票,并且这一反并购条款的修改也需要绝对多数的股东同意才能生效超级多数条款一般规定,目标公司被并购必须取得2/3或80%以上的投票权,甚至高达90%以上因此,如果敌意并购者想要获得具有绝对多数条款公司的控制权,通常需要持有目标公司很大比例的股权,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并购成本和并购难度限制大股东表决权条款为了更好保护中小股东,也为了限制收购者拥有过多权力,可以在公司章程中加入限制股东表决权的条款限制表决权的办法通常有两种:一是直接限制大股东的表决权,如规定股东的股数超出一定数量时,就限制其表决权,或者合几股为一表决权,或者规定每个股东表决权不得超过全体股东表决权的一定比例数(如1/5)二是采取累计投票法,投票人可以投等于候选人人数的票,并可能将票全部投给一人,从而保证中小股东能选出自己的董事订立公正价格条款公司制定一些可以接受的购买价格,而且这些价格都要经过股东批准通常,这些价格都被限制在公司股票交易的历史水平上,也就是过去3~5年的平均价格水平许多公平价格条款规定,一旦报价低于该水平,收购就需要经过大部分股东(2/3或75%以上)的同意加入限制董事资格条款即在公司章程中规定公司董事的任职条件,非具备某些特定条件者不得担任公司董事,具备某些特定情节者也不得进入公司董事会,通过这些条款增加收购方选送合适人选出任公司董事的难度应该注意,以上一些反收购条款可能与我国法律制度相左,如限制大股东表决权条款订立公正价格条款限制董事资格条款股东持股时间条款积累股票条款等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相关的法规将不断完善普通股驱鲨普通股驱鲨是目标公司在资本结构之间**一些防御措施来抵制并购,通常包括多种普通股分段投票的普通股以及空白股等多种普通股许多西方反并购专家称只有那些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普通股,而每种又分别具有不同的投票特权的企业才能真正抵挡住袭击例如通常的普通股每股仅有一票投票权,但公司章程可规定另一种普通股可能达到每股十票投票权此外,如果附带投票权的多种普通股掌握在内部人员手中,就可以有效地抵制敌意的报价分段投票的普通股在公司的章程中规定:普通股票的投票权随着股东拥有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投资者在开始购买股票时,每股仅一票,但投票权可以随着拥有时间的增加而不断递增,每股最高可达到千票投票权空白股是企业领导者发行一种新的普通股,它的期限和投票权将在以后确定空白股可以保存下来,一旦需要的时候就可以充分发挥其威力,挫败收购者降落伞计划降落伞计划是通过提高企业员工的更换费用来实现的当目标企业被并购后,如果发生管理层更换和公司裁员等情况,恶意收购方将为目标公司员工支付巨额的解聘费用,达到增加恶意收购方重组目标公司的难度降落伞计划具体包括三种形式:金降落伞灰色降落伞和锡降落伞金降落伞是指目标企业董事会通过决议,由企业董事及高层管理人员与目标企业签订合同,规定在目标企业被并购之后,如果高层管理人员被解雇,企业必须为高层管理人员一次性支付巨额的退休金(解职费)股票选择权收入或额外津贴灰色降落伞主要是向中级管理人员提供较为逊色的同类保证锡降落伞是指,目标企业的普通员工若在企业并购后一段时间内被解雇,可领取一定的员工遣散费从反收购效果的角度来看,降落伞策略能够加大收购成本从而阻碍购并,有助于防止管理者从自己的后顾之忧出发,阻碍有利于公司和股东的合理并购但金降落伞策略也引起许多争议:其一,相对于购并的交易成本和费用,降落伞的支付款项所占比例较小,一般不到1%;其二,在中国全面实施MBO不太现实的情况下,当公司被并购时,给管理层以高额的离职金并不现实毒丸计划毒丸计划又称股权摊薄反并购策略,是一种提高并购成本,同时造成目标企业吸引力急速降低的反收购措施毒丸计划在平时不会生效,只有当企业面临被并购威胁时,毒丸计划才启动实践中主要有三种毒丸措施:负债毒丸计划优先股权毒丸计划和人员毒丸计划负债毒丸计划是指,目标企业在并购威胁下大量增加自身负债,降低企业被并购的吸引力负债毒丸计划主要通过企业在发行债券或借贷时订立的毒药条款来实现一旦企业遭到并购,债权人有权要求提前赎回债券清偿借贷或将债券转换成股票负债毒丸计划的反并购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权证持有人以优惠条件购买目标企业股票或合并后的新企业股票,以及债权人依毒药条款将债券换成股票,稀释并购者的持股比例;另一方面,权证持有人向企业售卖手中持股来换取现金,或者债权人依毒药条款立即要求兑付债券或偿还贷款,耗竭企业现金,恶化企业的财务结构,令并购者在接收目标企业后面临着巨额的现金支出优先股权毒丸计划是一种购股权计划,这种购股权通常发行给老股东,并且只有在某种事件发生时才能行使优先股权毒丸计划一般分为弹出计划和弹入计划弹出计划通常指履行购股权,购买优先股譬如,以100元购买的优先股可以转换成目标公司200元的股票弹出计划的影响是提高股东在并购中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如果目标公司的股价为50元,那么股东就不会接受低于150元的收购要约弹入计划是目标公司以很高的溢价购回其发行的购股权,通常溢价高达100%,即100元的优先股以200元的价格被购回,但敌意并购者或者触发这一事件的大股东不在回购之列这就稀释了并购者在目标公司的权益。
控制权争夺案例法律分析(3篇)
![控制权争夺案例法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d4b0266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7.png)
第1篇一、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并购、重组等行为日益增多,控制权争夺成为企业治理中的重要议题。
控制权争夺往往涉及多方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管理层、债权人等,因此往往伴随着复杂的法律问题。
本文将以一个具体的控制权争夺案例为切入点,分析相关法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法律建议。
二、案例背景甲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成立于2000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
公司股权结构较为分散,第一大股东持有20%的股份,第二大股东持有15%的股份,其余股东持股比例较低。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行情火爆,甲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然而,公司内部在发展战略、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分歧,导致控制权争夺日益激烈。
2019年,甲公司第二大股东乙公司提出收购甲公司第一大股东所持股份的提案。
乙公司认为,甲公司第一大股东的管理能力不足,导致公司发展缓慢,收购其股份可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甲公司第一大股东则认为,乙公司收购股份是为了夺取公司控制权,对公司发展不利。
双方因此展开了一场控制权争夺战。
三、法律分析1. 股东权利与义务根据《公司法》第三十二条规定,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
股东有权提出质询或者建议。
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在本案中,甲公司第二大股东乙公司有权提出收购甲公司第一大股东所持股份的提案,因为这是股东依法享有的权利。
然而,乙公司在行使权利时,也应履行相应的义务,如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公司和其他股东的利益等。
2. 公司收购法律制度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公司收购是指一个公司通过购买其他公司的股份或者资产,取得对该公司的控制权的行为。
公司收购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在本案中,乙公司提出收购甲公司第一大股东所持股份的提案,属于公司收购行为。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乙公司在收购过程中应遵守以下法律义务:(1)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收购信息,不得有虚假陈述、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2)按照规定披露收购信息,保证收购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3)不得利用收购行为损害公司和其他股东的利益;(4)在收购过程中,不得违反公司章程和法律法规。
19冯柳:谈谈鄂武商
![19冯柳:谈谈鄂武商](https://img.taocdn.com/s3/m/db27f2a1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70.png)
19冯柳:谈谈鄂武商19 冯柳:谈谈鄂武商2013-07-31前些日答应**编辑写点东西,今天得空便聊下我新开仓的鄂武商好了。
之前我简单介绍过部分思路,也遇到一些反对意见,比如电商对零售的颠覆、行业供应加剧、新经济机会性选择成本、还有估值意义等方面的分歧,下面我分段论述下自己的想法,由于是第一次进入这个领域,有的看法会比较肤浅,就当抛砖引玉吧。
1、我们谈电商要颠覆零售旧模式时,首先你得判断这个新模式目前是否真具有颠覆力量,如果已走向传统,连自己都要费力去寻找生存和经营控制点的时候,你再指望它来颠覆别人其实是比较难的,这种情况下更应该的是补充融合而非替代与颠覆。
那如何判断颠覆性呢,我觉得主要看其对旧模式的杀伤速度以及其自身是否有足够的经济效益,比方说汽车业在颠覆马车业的过程中,汽车业是有过全行业奇迹的,在马车业消亡之前汽车业内的大部分参与者都能迅速崛起,即便是经营不当成本控制不力的企业在旧模式被终结前都可以有个较轻松的发展期,爆发迅速、个体奇迹不断、以不可阻挡之力快速终结旧模式的我们才能说它是具有颠覆力量的新模式,这些我们在手机颠覆呼机的时候也都经历过,那也是众多小手机企业最滋润的时期。
而目前,在电商已发展十年的情况下,9成卖家仍不能形成经营利润、生态链各环节不能与平台同步前进,你指望它再有颠覆性力量实在很难具有说服力。
2、实体零售的经营品类并非是一个固定的标靶,它完全可以通过调整品类等方式来完成应对,像万达计划减少服装类增加生活服务类、最近银泰又搞都市农场等特色体验等都是体现了实体零售经营风格的易调整特点,零售的品类转型和其他行业不同,不需要付出很多代价,除了地理位置不好转移外,其他一切都可以转变,综合体类型的更可以有多方向结合点,零售业是最早放开竞争的领域,品类和风格的动态调整本来就是常态。
电商只能冲击个别品类,实体店的形式作为社会的必然是不可能动摇的,我认为未来电商和实体店应该是个分工、补充、配合协调以及共同提效的互动格局,新经济可以在与旧经济的结合中落地,旧模式可以在新模式的帮助下提效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的局面,像O2O业务就是这样一个很好的结合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武商:控制权之争的经典案例
一、股权之争,你来我往堪称经典
8月3日,武汉武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鄂武商)的第一大股东武汉商联(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商联)公布了《武汉武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要约收购报告书摘
要》,武商联和其一致行动人武汉经济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国有资产经营公司
无条件向除收购人和武商联的其他一致行动人以外的鄂武商全体流通股股东发出的部分要
Commented[SD1]:部分要约收购!约收购,拟收购鄂武商A合计不高于25,362,448股股份,占鄂武商全部股本5%。
若该要约
收购完成,武商联和其一致行动人将持有鄂武商34.99%股权。
停牌多日的鄂武商股票也于
当日复牌。
对于要约收购的目的,武商联对外宣称是“为进一步增强对公司的影响力,更好地促进
公司发展,并看好公司未来的增长潜力”。
后两项理由虽然“冠冕堂皇”,但不过是陪衬而
已,并非真正的目的。
而“为进一步增强对公司的影响力”,才是此次要约收购的真正目的。
所谓增强影响力,说白了就是与鄂武商的第二大股东浙江银泰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
银投”)争夺第一大股东的地位。
这是中国证券市场上首例因股权之争而触发的要约收购事件,自然引人关注。
要约收购
只不过是两个大股东经过多个回合的较量使“剧情”进入到另一个阶段而已。
而此前的“剧
情”,可谓精彩纷呈,更加值得回味。
2011年 3 月 28 日,浙银投通知鄂武商,称其在二级市场增持公司 477,187 股股份,加上
浙银投两家关联方已经持有公司的股份,三家合计持有的股权占公司总股本的 22.71%,高
出武商联0.02%,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然而仅仅过了一天,武商联就与与持有公司 600,000 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 0.12%的武
汉经济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经发投”,经发投),签署《战略合作协
议》,约定在鄂武商所有对董事会的安排和股东大会表决等决策方面保持一致,成为一致行
动人。
如此一来,武商联及其关联方、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的股权占公司总股本的22.81%,
以高出浙银投 0.1%优势,重回公司第一大股东的位置。
随后,浙银投继续在二级市场上增持鄂武商的股票,于2011 年 4 月 6 日通知上市公司,称其在二级市场增持公司5,663,433 股股份,加上其关联方已经持有的股份,三家合计持有
的股权占公司总股本的23.83%,再次跃升为第一大股东。
而武商联如法炮制,于4 月 8 日与与持有公司 6,005,234 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 1.18%
的武汉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发投”)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为一致行动人。
此役,武商联及其关联方、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的股权占公司总股本的 23.99%,以高出浙
银投0.16%的优势,再次保住公司第一大股东的位置。
浙银投不甘失败,三天之内增持公司3,312,085股股份,与其两家关联公司合计持有的
股权占公司总股本的24.48%,再次成为第一大股东,并于 4 月 13 日通知上市公司。
而武商
联依旧如法炮制,于4 月 13 日当日,与持有鄂武商股份的四家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为一致行动人,再次以持股 24.52%、高出浙银投0.04%的优势保住第一大股东的地位。
与前次一样,鄂武商于4月14日公告停牌。
其理由有两点:核实第一大股东是否变更;公司第一大股东武商联拟策划公司重大事项。
4月19日,鄂武商接到武商联的通知,公司
大股东武汉商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公司股票继续停牌。
此后,鄂武商每周公告一次重大重组进展情况,称“重组方案涉及重大无先例资产重组事项”,“重组的相关方案尚在论证中,重组方案尚存在不确定性”,为维护投资者利益,公司股票
继续停牌。
6月8日,公司还依旧继续以前述理由公告重组进展情况。
而6月9日,鄂武商却发布
公告,宣布“中止策划本次重大资产重组。
本公司股票将于2011年6月9日复牌”。
6月9日,武商联及其关联方、一致行动人通过证券交易所的集中交易和大宗交易方式,共计增持
公司股份25,362,506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至此,武商联集团及其关联方、一致行动人
累计持有公司150,499,26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9.67%。
7月15日,鄂武商再次发布停牌公告,宣布“截至2011年7月14日下午收市,本公
司第一大股东武汉商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一致行动人通过二级市场增持本公司股份后,持股总数已达到152,174,512股,占本公司总股本的29.99%,武汉商联(集团)股份有限Commented[SD2]:这有什么可核实的?Commented[SD3]:这又是虾米呢?
Commented[SD4]:很危险的数字了
公司及一致行动人拟继续增持本公司股份,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及相关法规,武 汉商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一致行动人应当采取要约方式进行增”。
公司股票因触发要
二、合规还是违法?
鄂武商两大股东的股权争夺战可谓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整个过程你来我往、十分激 烈。
但采用的方法却不新鲜,不外乎是浙银投通过二级市场增持股份、持股比例超过武商联, 武商联通过寻找一致行动人再夺回大股东的宝座,然后武商联再进行增持。
按理说这两种方 式均是在规则范围内实施的行为,各方均应不持异议。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5 月 18 日, 武商联的一致行动人武汉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以“以浙江银泰投资有限公司违反我国外资收购 上市公司的法律法规、在二级市场违规增持公司股份为由”,将浙银投告上法庭。
浙银投这 办法》的相关规定,无疑成为焦点。
目前该案正在审理之中,答案要等法院的判决来确定。
而浙银投对武商联更是提出了严厉的指责。
7 月 1 日,针对在 6 月 28 日股东大会上现 场被剥夺发言权,浙银投发表了一封公开信,信中的矛头直指武商联。
对于为了核实公司第 一大股东是否变更而一次次停牌和武商联的无先例重组而致公司股票长时间停牌,浙银投提 出了强烈的质疑。
与此同时,浙银投将鄂武商的董事长、武商联及其一致行动人、中介机构 告上法庭。
看来表面上在规则之内的较量实在是波谲云诡。
三、纷争的实质:控制权之争
无论是武商联还是浙银投,均不讳言其目的是为了扩大或者巩固在上市公司的表决权和 影响力,因此次股权之争在本质上是公司的控制权之争。
公司的控制权,首先体现在控制人 重要的因素。
武商联和浙银投股权的一次次此消彼长,就是为了实现此目的。
家企业类型为台港澳独资、行业为投资与资产管理的外商投资企业,属于不属于外国投资者? 其在二级市场购买 A 股股票,是否违反《证券法》和《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 对公司股东大会的控制,进而控制董事会的安排,从而控制公司的决策和经营管理。
在现代 公司制度下,由于实行资本多数决,因此,持股的多少,就成了能否对公司进行有控制至关 约收购于当日停牌。
Commented [SD5]: 这两种方式成本不一样的。
Commented [SD6]: 同上一批注 Commented [SD7]: 注册地为开曼群岛,也够憋屈的了 Commented [SD8]: 他们争夺控制权的目的是否一样
然而
不一定非要司控制权的解释是“把的目标完全绝非如此简
不断地管公司治理而是为了保合作,因而无法进行合作
私利而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