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夺控制权5大模式

合集下载

如何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

如何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

如何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就像一场没有硝烟但激烈无比的战争。

咱先来说说啥叫上市公司控制权。

简单讲,就是谁能在公司里说了算,谁能决定公司的大方向、大决策。

比如说,公司要搞个大投资,是往东边走还是往西边走,控制权在谁手里,谁就有拍板的权力。

那怎么争夺这控制权呢?这里面的门道可多了去了。

第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增持股份。

比如说,你原来在公司的股份不多,说话不顶用。

那你就想法子多买公司的股票,买得多了,话语权自然就大了。

我就知道这么一个事儿,有个老板特别看好一家上市公司的前景,偷偷地在股市上一点点买股票,神不知鬼不觉的,等公司其他人反应过来,他已经成了大股东,一下就掌握了控制权。

不过这可不容易,得有大把的钱,还得瞅准时机,不然买贵了可就亏大了。

第二种方法是联合其他股东。

有时候单靠自己增持股份不太现实,那就得拉拢其他股东。

比如说,你跟几个大股东关系好,大家一起商量,达成共识,一致行动,这样力量就大了。

这就像拔河比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把控制权拉过来。

我还听说过一家公司,几个小股东本来没啥影响力,但是他们联合起来,组成了一个联盟,和原来的控股股东对着干,最后还真成功了。

还有一种办法是从公司管理层入手。

如果能把公司里那些关键的管理人员争取到自己这边,那也能增加争夺控制权的筹码。

比如说,你给那些高管更好的待遇、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让他们愿意跟着你干。

就像有个公司,新的争夺者给高管们承诺了高额的奖金和股权激励,不少高管就倒戈了,最后控制权就易主了。

但是争夺控制权可不是一帆风顺的,这里面的困难和挑战可多了。

首先,法律这道关你得过得去。

不能搞那些违法违规的手段,不然就算抢到了控制权,也得吐出来,还得吃官司。

其次,市场的反应也很重要。

要是争夺控制权的过程太激烈,公司的股价大起大落,投资者信心受损,那对公司的发展可不利。

而且,就算你成功争夺到了控制权,也不代表就万事大吉了。

掌握公司控制权的四种常见方法

掌握公司控制权的四种常见方法

掌握公司控制权的四种常见方法导语:创业维艰,每一个创始人都会竭尽所能来发展壮大企业,其中也包括借助外力——融资。

但是,创始人不得不承认的是,在企业进行融资时就意味着控制权的逐渐转让,当创始人的股权稀释到一定程度时,若无其他协议的特别规定,创始人的控制权就会受到威胁。

那些年,丢失公司控制权的创始人都怎么样了?2001年,新浪在美国上市的第二年,其创始人王志东被赶出董事会,失去对新浪的控制权;2010年,1号店以80%股权为代价从平安融资8000万元。

后来,平安又将1号店控股权转让给了沃尔玛,最终沃尔玛全资控股1号店,于刚离开;2015年,俏江南创始人张兰被扫地出门;2016年1月,去哪儿网创始人庄辰超因不敌拥有约68.7%投票权的百度,无力反对去哪儿网与携程的正式联姻,最终选择出走;2016上半年,万科股权大战炒得沸沸扬扬,其创始人王石早在1988年就放弃了个人股权,因此当宝能一举成为最大股东,王石面临出局万科的窘境,大家有目共睹。

1掌握控股权是王道谁拥有的股权越多,谁掌握的控制权就越牢固,这是每一位商界人士都深谙于心的常识。

那么,管理层的股权要把握到什么程度才能带来“安全感”呢?通常,我们把持有67%以上的股权称为“绝对控制权”,因为这代表着管理层拥有了三分之二的表决权。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过半数通过。

但是,股东大会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由此可见,“三分之二”的表决权,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比例,它代表着管理层难以撼动的决策地位。

2表决权带来控制权在法律层面上,我们可以给出的建议是——归集表决权。

归集表决权的方式有许多种,例如表决权委托、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构建持股实体等。

通过构建持股实体,以间接加强管理层的控制力,是三种方式中最为复杂但也更为稳定可靠的方式。

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分析

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分析

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分析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争夺是指不同股东之间为争夺公司的决策权、经营权和分配权而展开的一种斗争。

控制权争夺对于公司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控制权的变动将直接影响公司的发展方向和经营策略,进而影响公司的利益分配和股东权益。

控制权争夺常见的方式包括股权收购、股东大会投票、董事会选举等。

在股权收购方面,一些投资者或集团通过购买大量股票来获取公司的控制权;在股东大会投票方面,不同股东通过行使表决权来争夺公司的控制权;在董事会选举方面,股东通过选举自己支持的候选人来控制公司的决策权。

控制权争夺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一般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利益冲突是控制权争夺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同股东之间可能因为对公司利益的解读不同而产生冲突,进而争夺公司的控制权。

管理层的失误或不当行为可能导致控制权争夺。

如果管理层的决策或行为影响了公司的利益和股东权益,其他股东就有可能发起控制权争夺。

资本市场的变化也可能引发控制权争夺。

如果公司的市值大幅下跌,其他投资者就有可能在这个时机上涨控制权。

控制权争夺还可能受到行业竞争、政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控制权争夺对于公司来说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负面的一面。

从积极方面来看,控制权争夺可以促进公司的治理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在争夺过程中,不同股东可能会提出对公司发展的不同意见和建议,这有助于公司更好地认识和解决问题。

控制权争夺还可以增加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激发公司内部的创新活力,进而推动公司的发展。

控制权争夺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控制权争夺可能造成公司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

争夺过程中,公司可能会遭受一些短期的经营风险和损失,甚至可能导致公司的经营不能正常进行。

控制权争夺可能引发股价波动。

投资者对于控制权的变动可能会产生恐慌情绪,进而导致公司股价的剧烈波动。

控制权争夺还可能引发公司内部的纷争和矛盾,对公司的管理和运营产生负面影响。

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争夺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通过对控制权争夺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公司治理和经营决策的机制和规律,进而提出一些改进意见和建议,促进公司的健康发展。

争夺控制权5大模式

争夺控制权5大模式

争夺控制权5大模式灵活的收购和反收购企业发展之下争夺控制权不可避免,如何在公司治理的框架下,以最小的成本,最巧妙的方法,来夺取或保护企业控制权?模式一:管理层收购(MBO)股权过于分散的企业,极有可能被管理层收购股权。

施行MBO之前,新浪的股权相当分散,由于股权分散性企业注重短期收益,无人敢对长期收益负责。

2009年底,新浪CFO余正均、COO杜红、总编辑陈彤、无线业务总经理王高飞、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彭少彬以及CEO 曹国伟,共同出资在英属维尔金群岛注册了新浪投资控股公司,以1.8亿美元的价格,购买新浪约560万普通股,由此在新浪持股比例达到9.41%,成为新浪第一大股东。

“增持的目的是彻底解决新浪股权分散的历史问题,加强管理层对于公司的控制权。

”曹国伟的观点说明了管理层收购带来的好处。

融资设计是MBO中最重要的环节,在目前国内的融资市场远未成熟和规范的前提下,国内的融资设计和国外差别很大。

目前国内MBO的融资方式主要有3种,见下页图1—图3。

然而,通过MBO进行恶意收购,往往会以失败告终,如1988 年美国RJR Nabisco 公司收购案。

当时,以CEO罗斯•约翰逊(Ross Johnson)为首的管理层看到公司被市场严重低估,出现投机机会,希望通过收购获得潜在的收益空间。

当妄图通过收购侵占股东和员工利益时,罗斯•约翰MBO 计划的失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模式二:引入外来资本引入外来资本争夺控制权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外来资本直接购买股份,如VC/PE,欧肯资本副总裁范卫强透露了一个业内知名的案例:2007年,某跨国公司的中国业务部分要分拆一部分股份,这部分业务属于机器零部件,在中国属于细分行业前三名,经营状况良好,现金流非常稳定。

由于不是公司主业,公司希望让出控股权,于是找来一个财务公司作为中介,财务公司的总经理认为价格很便宜,虽然他不是管理层,但是看到有利可图,与跨国公司签署了一份协议,约定在某个期限之前,只要融到资金,就由该财务公司独立购买40%的股份,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管理层掌握公司控制权的4个方法

管理层掌握公司控制权的4个方法

管理层掌握公司控制权的4个方法1.收购控制权:管理层可以通过股份收购来获得公司的控制权。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增持已有的股份、购买其他股东的股份或者发起全面的收购来实现。

当管理层拥有超过50%的股份时,他们就可以通过掌控公司董事会的选举和政策决策来实际掌握公司的控制权。

2.财务杠杆:管理层可以利用财务杠杆来增加自己的股份。

财务杠杆是指通过借债来进行投资,并使用所购买的资产作为抵押来获取利润。

如果管理层使用财务杠杆来购买公司的股份,他们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增加公司的控制权。

然而,这种方法也存在风险,如果借款无法偿还,可能会导致公司财务危机。

3.股权激励计划:管理层可以通过股权激励计划来获得公司的控制权。

股权激励计划是指向管理层提供股份或股票期权作为激励的计划。

当管理层获得股份或股票期权时,他们将有动力提升公司的绩效,从而获得更多的控制权。

这种方法可以激励管理层为公司的长期发展贡献更多。

4.兼并重组:管理层可以通过兼并重组来获得控制权。

兼并重组是指将两个或多个公司合并为一个新的实体,或者将两个或多个公司的资产和负债重组。

通过兼并重组,管理层可以以各种方式扩大自己的控制权,例如通过并购扩大公司规模、通过合并创造更多的竞争优势等。

然而,兼并重组可能面临法律、财务和管理等方面的挑战,因此需要仔细规划和评估。

以上是管理层掌握公司控制权的四种方法。

每种方法都有其优劣和风险,管理层在选择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公司目标、资金状况和市场状况等因素,并确保能够取得股东的支持和合法的监管审核。

同时,管理层在获取控制权后,应该以公司整体利益为导向,合理运用控制权,推动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5种方法,牢牢掌握公司控制权

5种方法,牢牢掌握公司控制权

5种方法,牢牢掌握公司控制权为了发展壮大,公司的历次融资势必让创始人的股权不断被稀释,很难一直保持股权占比上的绝对地位。

为了维持对公司的控股权,可以将其他部分股东的股权与投票权相分离,从而达到创始人股东控制公司的目的。

常见的几种股权与投票权分离的方法有如下5种:1.投票权委托(表决权代理)公司部分股东通过协议约定,将其投票权委托给其他特定股东来形式。

如京东在上市前,11家投资方将其投票权委托给刘强东形式,使得持股20%的刘强东通过委托投票权掌控京东上市前过半数的投票权。

2.一致行动人协议通过协议约定,某些股东就特定事项采取一致行动。

意见不一致时,某些股东跟随一致行动人投票。

一致行动人与投票权委托的区别在于投票权委托可以是全权代理;而一致行动人指的是针对特定事项的部分代理。

3.有限合伙持股可以让股东不直接持有股权,而是把股东都放在一个有限合伙企业里面。

让这个有限合伙企业来持股。

创始人担任有限合伙的普通合伙人(GP),其他股东为有限合伙人(LP),按照法律规定,有限合伙企业的LP不参与企业管理,从而达到创始人控制合伙企业、进而扩至公司的目的。

4.境外架构中的'AB股计划'如果公司使用境外架构,可以用AB股计划,及实行'同股不同权'制度。

主要内容包括:公司股票区分为A序列普通股与B序列普通股,其中A股由机构投资人与公众股东持有,B股由创业团队持有,两者设立不同的投票权。

仍以京东举例,刘强东等管理团队的股份每股代表20份投票权,其他股东持有的股份只能代表一个投票权。

5.创始人一票否决权这是一种消极防御性策略。

当创始人的股权低于50%时,股东会层面决定会给创始人一些否定权,主要针对一些重大事项而设置,如合并、分立、解散、融资或上市。

如何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

如何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

如何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如何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一:引言在商业世界,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是一项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控制权的获得和保持对于投资者和管理层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决定了公司的决策和发展方向。

本文档将为你提供详细的步骤和策略,以帮助你成功争夺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二:调查研究在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之前,你需要进行详尽的调查研究,以了解该公司的经营情况、股东结构、管理层情况以及潜在的合作机会和威胁。

以下是你需要进行的调查研究步骤:1. 公司背景调查:了解公司的业务模式、销售额、市场份额、竞争情况等。

2. 股东结构调查:查找公司的股东名册,并了解每个股东的持股比例、投票权和涉及公司决策的重要角色。

3. 管理层调查:研究公司的高层管理团队,包括董事会成员、高级执行官和关键管理人员的履历、背景和业绩。

4. 合作机会调查:了解公司是否有可能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以增加市场份额、提高业绩和实现战略目标。

5. 威胁调查:评估可能阻碍你争夺控制权的因素,包括竞争对手、行业趋势和政策变化等。

三:策略制定基于调查研究的结果,制定一个针对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的策略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键策略的细化:1. 股权收购:购买公司的股票以增加你在公司的股权比例。

可以通过公开市场购买、私下交易或收购其他股东的股权来实现。

2. 改变董事会:争取在公司董事会中获得席位,以便对公司决策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可以寻求与其他股东联盟,共同推选自己的代表进入董事会。

3. 投票权整合:与其他股东合并或达成协议,以整合投票权,并在关键决策上形成联盟,以增加对公司的影响力。

4. 与管理层合作:与公司管理层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共同的利益,确保他们的支持和配合。

可以与管理层一起制定战略计划,实现共同的目标。

5. 法律手段:如果必要,可以采取法律手段来争夺控制权。

例如,通过诉讼或取得临时禁令来阻止公司进行某些决策。

四:行动计划将策略转化为实际行动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如何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

如何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

如何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如何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上市公司控制权是指某个股东或一组股东对公司的决策和管理权力。

争夺上市公司的控制权需要经过复杂的程序和策略,下面将介绍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的一般步骤和一些常用策略。

一、确定争夺目标首先,需要确定争夺的上市公司目标。

此目标应该是一个有潜力且价值较高的公司,具有良好的经营状况和市场前景,以及稳定的股东结构。

同时,还需要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股东背景、管理层实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二、购买股份一般情况下,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需要购买该公司的股份,以提高自己的持股比例。

购买股份的途径可以是公开市场交易、私下协商以及通过达成股份收购协议等。

购买股份需要具备足够的资金实力,并要根据市场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点和方式。

三、与其他股东协商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的另一个重要步骤是与其他股东展开协商和合作。

可以根据自身利益与其他股东形成利益共享或利益分割的关系,以增加自己在公司中的影响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增持其他股东的股权来争取他们的支持。

四、发起股东提案股东提案是一种通过股东大会投票来影响公司决策的方式。

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的一种常见策略是通过发起股东提案来引导公司发生变革。

在发起股东提案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并争取其他股东的支持。

五、动用法律手段在一些情况下,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可能需要动用法律手段。

比如,可以通过诉讼等方式追究公司违法违规行为,并通过法律程序保护自己的利益。

在使用法律手段时,需要明确法律规则和程序,并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

六、收购公司股权如果购买公司部分股权无法实现控制权的转变,可以考虑收购整个公司。

通过收购公司股权,可以直接掌握公司的决策和管理权力。

收购整个公司需要谨慎考虑经济实力和市场风险,并制定详细的收购计划和策略。

七、争取监管部门支持在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的过程中,如果可以争取监管部门的支持,将对成功争夺控制权起到积极作用。

可以通过合规运作、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为自己提供合法合规的基础,争取监管部门的认可和支持。

公司控制权的5种方法

公司控制权的5种方法

公司控制权的5种方法
1.股权控制法:这种方法是通过购买公司的股票来获得公司的控制权。

当一个人或一家公司拥有超过50%的股份时,他们就可以控制公司的决策
和管理。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上市公司。

2.合同控制法:这种方法是通过签
订合同来获得公司的控制权。

例如,当一个公司与另一个公司签订合同时,合同中可能包含一些条款,使得其中一方可以控制公司的决策和管理。

3.
债权控制法:这种方法是通过购买公司的债券来获得公司的控制权。

当一
个人或一家公司拥有大量的债券时,他们可以通过对公司的债务进行控制
来影响公司的决策和管理。

4.管理控制法:这种方法是通过拥有公司的管
理权来获得公司的控制权。

当一个人或一家公司拥有公司的管理权时,他
们可以通过管理公司的运营来影响公司的决策和管理。

5.技术控制法:这
种方法是通过拥有公司的核心技术来获得公司的控制权。

当一个人或一家
公司拥有公司的核心技术时,他们可以通过控制公司的技术来影响公司的
决策和管理。

如何争夺公司“控制权”(最后一点最关键)

如何争夺公司“控制权”(最后一点最关键)

如何争夺公司“控制权”(最后一点最关键)要争夺一个公司的控制权,需要一系列策略和行动。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您实现这一目标。

1.研究目标公司:首先,需要对目标公司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掌握公司的历史、财务状况、产业地位、股东结构等信息。

了解公司的运营模式、战略计划和关键决策,以及任何潜在弱点和机会。

2.民意调查:了解公司的股东情况非常重要。

通过民意调查或与股东交谈,了解他们对公司的看法和愿望。

这有助于确定能够赢得股东支持的策略和行动计划。

3.股权收购:通过购买大量股票来增加对公司的控制权。

这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交易或与大股东私下交易来实现。

如果您计划收购控制权,确保您的收购计划符合当地法规,并充分评估收购的成本和风险。

4.联合行动:与其他对目标公司有兴趣的股东合作,共同争夺控制权。

建立联合工作小组,共同讨论和制定策略,增加争夺成功的机会。

但同时要注意确保联合行动的稳定性和共同利益。

5.提议新管理团队:提出一支由您信任的管理团队组成的新管理层。

通过强调他们的专业知识、经验和执行能力,突出团队的能力来说服股东支持您的提案。

6.行为干预:如果需要,可以采取行动干预公司的运营,以争取更大的控制权。

这可能包括参与公司的决策过程、提议重要决策、提名自己或支持者担任公司董事等。

7.证券法律合规:在整个争夺控制权的过程中,必须始终遵守当地和国际的证券法规。

确保所有行为符合法律要求,避免面临法律责任和不良后果。

最后,争夺公司的控制权是一个复杂和艰巨的任务,需要充分的计划和准备。

成功将取决于您对市场和公司特点的准确了解,以及与股东、合作伙伴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良好合作关系。

股东掌握公司控制权的方式

股东掌握公司控制权的方式

股东掌握控制权的方式1.一致行动协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股东共同签订的以承诺对外行使权利时采取一致行动为内容,达到共同控制公司目的的协议。

公司股东可以通过签订协议,共同成为公司的控制人;主要创始人可以与新股东签订协议,要求新股东与其保持一致行动。

2.委托投票权部分股东通过协议约定,将其投票权委托给代理人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表决权,保持权利一致。

3.AB股同股不同权。

将股票分为A股和B股两个层次,对外部投资者发行的A股只有1票投票权,而管理层持有的B股每股有N票投票权。

4.工会持股内部员工统一持有由员工持股会管理的特定股份,持股会是员工持股的内部管理组织,其负责人由持股员工民主选举产生。

创始人拥有其余股份,并在工会里也有间接持股,创始人可根据公司章程拥有一票否决权。

5.有限合伙平台模式通过有限合伙企业作为持股平台,利用普通合伙人的身份,通过执行合伙事务实现对持股平台的控制,并由此间接对公示形成控制。

6.多层企业架构模式创始人通过个人持股和其他公司持股的双重形式,掌握公司控制权的模式。

有些企业不愿以有限合伙的模式,则可选择此方法。

7.阿里合伙人模式合伙人通过控制董事会而控制公司,合伙人机构对抗其他股东的权利并稳定创始人和管理层现有的控制权。

8.合伙企业模式管理层组建有限合伙企业,用有限合伙企业作为持股平台,管理层控制了持股平台就掌握了控制权。

9.优先股在一般规定的普通种类股份之外,另行规定其他种类的股份,其股份持有人优先于普通股股东分配公司利润和剩余财产,但参与公司决策管理等权利受到限制。

优先股股东以放弃部分表决权为代价,换取了优于普通股股东分配公司利润和剩余财产的权利。

争夺控制权5大模式

争夺控制权5大模式

争夺控制权5大模式1. 勾心斗角模式勾心斗角模式是一种通过争夺控制权的方式,通过各种手段和技巧,来获取对公司或组织中心决策者的掌控。

这种模式通常是由一些聪明、狡猾的人采用的,他们善于利用别人的弱点,对他们进行操纵。

勾心斗角模式常常以制造苗头开始,诱导某些人发起攻击,挑拨他们之间的矛盾,使得团队内部出现分裂。

在这个时候,聪明的人会趁机出现,向着团队的一个方向引导思路,来获取更多的权力和控制权。

但这种方式并不是长久之计,容易引起众怒、招致反感,从而失去其他团队成员的支持,最终导致自己被孤立。

2. 统领一体模式统领一体模式就是将控制全面集中在一个人的手里,这个人负责公司的全部决策。

这种模式通常被用来应对团队中的管理混乱和调动不利等问题,使得团队中的决策可以更加专业化、高效化。

然而,由于权力高度集中,经常造成团队中的其他成员没有太多的发言权,导致团队中的人力资源浪费、心理不平衡等问题。

同时,如果这个统领决策失误,也会导致团队的不顺利,甚至是失败。

3. 协作共赢模式协作共赢模式重视团队中每一个成员的思维和贡献,了解他们的能力和长处,并将这些能力和长处合理地分配在团队中。

每个人的决策有一定的权重,任何一个人在决策上的发言都很有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协作共赢模式下,团队成员不会以个人的利益为重,而是视整个团队为一个整体,共同努力,以实现整个团队的目标。

这种模式能够增加团队凝聚力,提高团队的效率和创造力。

4. 分权模式分权模式是在管理上让团队成员拥有一定程度的权力和职权,让他们能够更灵活地行动和决策。

这种模式减少了公司中的决策瓶颈,且能够激发每个成员的工作热情。

在分权模式下,每一个成员负有一定的职责和责任,并能够自由地做出决策,从而更好地完成公司的任务。

这种模式还可以激励成员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自主创新,提高工作效率。

5. 竞争合作模式竞争合作模式是在团队中互相竞争、互相协作的状态。

每个成员都必须拼尽全力发挥自己的长处为团队贡献,同时竞争需要是健康、公平的,不能采用不道德的手段进行竞争。

如何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

如何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

如何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成为了许多投资者和企业家关注的重要话题。

掌握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不仅可以对企业进行战略调整和决策的方向,还可以获得丰厚的经济利益。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争夺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呢?本文将从投资者角度出发,探讨一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1. 收购股权收购股权是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的一种常见方式。

投资者可以通过向股东发起公开或私人收购的方式,逐步积累股份,直至掌握足够的股权比例。

为此,投资者需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了解上市公司的发展潜力和估值状况,选择具有增长潜力的公司进行收购。

同时,还需要制定详细的投资计划和策略,合理安排资金和时间,在市场中稳步推进。

2. 联合行动在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的过程中,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通过联合行动,投资者可以集中力量,共同合作,实现更大规模的控制权争夺。

联合行动需要建立起有效的合作机制和沟通渠道,确保各方的利益能够得到平衡和保障。

此外,联合行动还需要达成一致的目标和战略,确保在争夺过程中发挥协同效应。

3. 强力介入当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愈发激烈时,投资者可能需要采取更加强力的介入方式。

强力介入主要包括通过发起举报、投诉或提起诉讼等手段,揭示上市公司内部存在的问题和不公平行为,引起社会和监管部门的关注。

这种方式虽然风险较大,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为投资者争取更多的利益,并改变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格局。

4. 打造强大团队要想争夺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团队。

这个团队应该包括具有丰富经验的投资者、律师、财务顾问、行业专家等,各方合作共同实现目标。

团队的成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敏锐的分析能力,能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建议。

5. 策略布局争夺上市公司的控制权需要有明确的战略布局。

投资者应该从公司的治理结构、股东构成、业务发展等多个角度入手,分析目标公司的弱点和潜在机会,并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策略。

在布局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时间、资源和风险的因素,确保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战略目标。

争夺控制权5大模式

争夺控制权5大模式

争夺控制权5大模式
1.经济控制模式
经济控制模式是最常见的争夺控制权的模式之一、在这种模式中,争
夺双方通常会通过经济手段来争夺对资源、市场或产业的控制权。

这可能
包括收购、兼并、竞争等各种经济手段。

有时,争夺双方也会通过更具侵
略性的方式,如掠夺、抢劫等来获取对方的财富,从而实现对对方的控制。

2.政治控制模式
政治控制模式是指争夺控制权的争斗发生在政治领域的模式。

这可能
包括选举、政党竞争、政治暴力等。

在这种模式中,争夺双方会利用政治
手段来争夺对政府机构、政策制定等方面的控制权。

3.军事控制模式
4.社会控制模式
社会控制模式是指争夺控制权的争斗发生在社会和文化领域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争夺双方通常会利用媒体、宣传、文化等手段来争夺对公
众舆论、社会价值观、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控制。

这可能包括宣传战、文化
战等手段。

5.技术控制模式
技术控制模式是指争夺控制权的争斗发生在科技和信息领域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争夺双方通常会利用技术手段来争夺对科技创新、信息传
播等方面的控制。

例如,通过控制关键技术、掌握大数据等手段来实现对
方的控制。

这五大模式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它们的边界常常会有所重叠。

在实际的情况中,往往会有多种模式同时进行,相互影响和作用。

此外,不同的争夺控制权的模式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会有不同的效果和结果,因此,理解这些模式并将其运用到实际情况中,对于个人、组织或国家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股权收购企业扩张和控制权争夺的手段

股权收购企业扩张和控制权争夺的手段

股权收购企业扩张和控制权争夺的手段股权收购是企业之间进行战略性合作和扩张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购买目标公司的股权,收购方可以获取更多的投票权,并以此来影响目标公司的经营决策和管理层构成。

同时,股权收购也常常伴随着对控制权的争夺,因为掌握了大量股权的企业往往能够对目标公司进行更加深入的干预。

一、直接收购股权最直接、常见的手段是通过直接收购目标公司的股权来实现企业扩张和控制权的争夺。

这种方式包括公开收购、私人协议、竞标等多种方式。

公开收购是指通过公开发出要约,向目标公司的股东出售收购方自愿出售股权,并以此来增加自身在目标公司的持股比例。

私人协议则是通过私下达成协议,双方商议收购事宜。

竞标则是通过参与竞拍,竞争目标公司的股权。

二、并购重组除了直接收购股权,企业还常常通过并购重组的形式实现企业扩张和控制权的争夺。

并购重组是指通过合并、收购或重组等方式,将目标公司与收购方进行整合,从而形成规模更大、实力更强的企业。

这种方式通常涉及到更加复杂的协议和交易结构,需要考虑法律、财务和市场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三、资本市场操作股权收购企业扩张和控制权争夺的手段之一是通过资本市场的操作。

这包括购买目标公司的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以及参与股权交易市场的投机活动。

通过在资本市场上积极操作,企业可以实现对目标公司的影响和控制,进而达到企业扩张和控制权争夺的目标。

四、政策和法律手段另外,一些企业通过政策和法律手段来实现企业扩张和控制权争夺。

这包括利用政府的支持、政策的引导,以及法律的规定等手段。

一些企业可以通过政策的支持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机会,从而实现企业的扩张和控制目标。

同时,法律的规定也可以在企业收购和控制权争夺中发挥重要作用,保护企业的权益并提供合法的手段。

总之,股权收购是企业扩张和控制权争夺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直接收购股权、并购重组、资本市场操作以及政策和法律手段,企业可以实现对目标公司的影响和控制,从而达成企业扩张和控制权争夺的目标。

上市公司管理层掌控公司控制权的五大方法

上市公司管理层掌控公司控制权的五大方法

上市公司管理层掌控公司控制权的五大方法九条股权警示线第一、绝对控制权67%,相当于100%的权力,修改公司章程/分立、合并、变更主营项目、重大决策第二、相对控制权51%,控制线,绝对控制公司第三、安全控制权34%,一票否决权第四、30%上市公司要约收购线第五、20%重大同业竞争警示线第六、临时会议权10%,可提出质询/调查/起诉/清算/解散公司第七、5%重大股权变动警示线第八、临时提案权3%,提前开小会第九、代位诉讼权1%,亦称派生诉讼权,可以间接的调查和起诉权(提起监事会或董事会调查)在最近落下帷幕的宝万之争、与董明珠相关的收购事件都引起政商两界的轰动,有关管理层和股东之间的纠纷被热烈讨论;股东和管理者之间的关系纷争频繁发生,投资圈与创业圈议论万分。

在万众创新创业的时代,管理层如何保持其对公司的控制力异常重要。

上市公司管理层与其控制力01资产重组资产重组是通过收购其他公司资产及股权或者出售自身资产,或者通过资产置换的形式,从而获得外生式的发展机会。

资产重组很大一部分是兼并收购。

公司管理层通过资产重组来加强对公司的控制权是一种较为间接的方法。

举例来说,当管理层在A公司所掌握的股权较低时,可以与另一家自己控制的B公司进行资产重组,即对B公司发行股份,由B公司持有A公司的股份,由于管理层本身持有一定的A公司股份,同时也是B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那么管理层便增强了对A公司的控制权。

02增资扩股扩股系指企业通过发行股票,使新股东投资入股或原股东增资扩股,从而增加企业的资本金,管理层有机会扩大持股比例。

扩股的具体方式有多种,主要包括:(1)通过二级市场增持股份;(2)通过定向增发进行扩股;(3)与其他股东达成股份转让协议,受让其他股东的股权。

就定向增发而言,对管理层而言,他们最常通过MBO程序取得公司的控制权。

MBO程序(Management Buy-Outs,“管理层收购”)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或股权交易收购本公司,从而引起公司所有权、控制权等变化,以改变公司股权结构的一种行为。

如何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

如何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

如何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如何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引言上市公司控制权的争夺是企业界的一场高风险高回报的战斗。

掌握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可以拥有公司的决策权和财务权,从而影响公司的发展方向和盈利能力。

这篇文档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和策略,以帮助您在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的过程中取得成功。

第一步:分析目标公司在开始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之前,首先需要对目标公司进行仔细的分析。

以下是一些需要考虑的因素:1. 公司治理结构:了解公司的董事会组成和决策过程,确定潜在的支持者和对手。

2. 股权结构:研究公司的股权结构,确定控股股东和其他大股东。

3. 公司业绩:评估公司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市场地位。

4. 行业前景:分析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竞争态势。

通过对目标公司的深入了解,可以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战略和策略。

第二步:构建强大的联盟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和人力,单打独斗往往难以成功。

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一个强大的联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建立联盟的方法:1. 吸引金融机构:与私募股权基金、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以获得更多的资金和专业支持。

2. 吸引其他大股东:与其他大股东合作,共同推动控制权争夺计划。

3. 寻找合适的法律团队:与具有丰富经验的律师事务所合作,以处理法律程序和纠纷。

第三步:制定策略和计划制定明确的策略和计划对于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策略:1. 收购股份:通过市场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逐渐增加自己的持股比例,以获取控制权。

2. 发起并购:与其他公司合并或收购目标公司,以整合资源和提高市场竞争力。

3. 筹码结构调整:与其他大股东合作,调整股权结构,以达到控制目标公司的目的。

4. 发起投票:利用股东大会的投票权,争取支持者的投票,从而改变公司的管理层和决策。

制定合适的策略和计划需要综合考虑目标公司的特点、市场环境和资源情况。

第四步:实施和评估一旦制定了策略和计划,就需要开始实施并及时进行评估。

干货: 企业股权控制权的5种设计策略

干货: 企业股权控制权的5种设计策略

干货:企业股权控制权的5种设计策略
企业股权控制权的5种设计策略包括:
1. 股权比例控制:通过设置不同的股权比例来分配控制权,一般来说,持有股份比例越高,控制权越大。

2. 股权链控制:通过股权链的方式,将企业的股权链与控制链对接,实现对企业控制权的掌握。

3. 表决权委托控制:通过表决权委托的方式,将委托方的表决权授予受托方,从而实现控制权的转移和集中。

4. 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通过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协议各方同意在股东会、董事会等公司治理机构中采取相同的投票表决,从而实现对公司的控制。

5. 设立持股平台:通过设立持股平台的方式,将企业的股权分散到多个平台公司或自然人手中,从而实现对企业实际控制权的隐蔽控制。

以上策略各有特点,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控制权设计策略。

公司控制权争夺及内容研究

公司控制权争夺及内容研究

THANKS
感谢观看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维护市场公平和秩序。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风险识别与评估
公司应建立风险识别和 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 评估潜在的风险因素。
预警指标体系
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 建立预警指标体系,对 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 警。
风险应对措施
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 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降低风险对公司的影响 。
决策流程
02
03
关键职位
详细描述公司决策的流程,包括 决策权的分配、审批程序等,以 明确控制权的分配。
分析公司关键职位的权力和职责 ,了解控制权在组织中的实际分 布情况。
控制权的股权结构
股权链分析
通过股权链分析,了解公司股东的持股比例和股权链结构,识别 控制链。
股权集中度
分析公司股权的集中度,了解大股东对公司的控制力。
03
法律法规的利用
法律法规的利用是指通过合法 手段,利用法律法规的规定来 获得或维护公司控制权。
法律法规的利用可能涉及公司 章程、股权转让规则、信息披 露规则等。
合法利用法律法规可以保护股 东权益,防止恶意收购和内部 人控制等问题。
04
CATALOGUE
公司控制权争夺的后果与影响
对公司经营的影响
3
强化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部门应保持独立性,对公司内部控制进 行全面审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强化信息披露制度
规范信息披露内容
公司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及时、准确、完整地披露相 关信息,避免信息不对称。
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公司应加强信息披露的规范性和专业性,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和可 读性。

如何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

如何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

如何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11 合同主体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 合同标的本协议旨在规范和明确双方在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过程中的各项具体内容和要求。

控制权争夺的目标上市公司:明确上市公司名称控制权争夺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收购股份、股东投票权委托、管理层改组、关联交易等合法手段,以实现对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

112 双方权利义务甲方权利义务1121 有权按照本协议约定的方式和步骤参与上市公司控制权的争夺。

1122 负责筹备所需资金,并确保资金来源合法合规。

1123 对所提供的信息和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1124 积极配合乙方开展各项工作,共同推进控制权争夺的进程。

乙方权利义务1125 有权获得甲方提供的必要资金和资源支持,以开展相关工作。

1126 负责制定具体的争夺策略和方案,并报甲方审核批准。

1127 及时向甲方汇报工作进展和重要情况,接受甲方的监督和指导。

1128 保守在控制权争夺过程中所知悉的商业秘密和内幕信息。

12 违约责任121 若甲方未能按照本协议约定提供资金或资源支持,导致控制权争夺工作无法顺利进行,甲方应承担违约责任,向乙方支付违约金,并赔偿乙方因此所遭受的损失。

122 若乙方未能按照本协议约定制定和执行有效的争夺策略,导致控制权争夺失败,乙方应承担违约责任,退还甲方已支付的费用,并赔偿甲方因此所遭受的损失。

123 若双方违反本协议约定泄露商业秘密或内幕信息,应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向对方支付违约金,同时赔偿对方因此所遭受的全部损失。

124 若一方违反本协议的其他约定,应承担违约责任,向对方支付违约金,并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对方的损失。

13 争议解决方式131 本协议的解释和执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双方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132 若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有权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发展之下争夺控制权不可避免,如何在公司治理的框架下,以最小的成本,最巧妙的方法,来夺取或保护企业控制权?
模式一:管理层收购(MBO)
股权过于分散的企业,极有可能被管理层收购股权。

施行MBO之前,新浪的股权相当分散,由于股权分散性企业注重短期收益,无人敢对长期收益负责。

2009年底,新浪CFO余正均、COO杜红、总编辑彤、无线业务总经理王高飞、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少彬以及CEO国伟,共同出资在英属维尔金群岛注册了新浪投资控股公司,以1.8亿美元的价格,购买新浪约560万普通股,由此在新浪持股比例达到9.41%,成为新浪第一大股东。

“增持的目的是彻底解决新浪股权分散的历史问题,加强管理层对于公司的控制权。

”国伟的观点说明了管理层收购带来的好处。

融资设计是MBO中最重要的环节,在目前国的融资市场远未成熟和规的前提下,国的融资设计和国外差别很大。

目前国MBO的融资方式主要有3种,见下页图1—图3。

然而,通过MBO进行恶意收购,往往会以失败告终,如1988 年美国RJR Nabisco 公司收购案。

当时,以CEO罗斯•约翰逊(Ross Johnson)为首的管理层看到公司被市场严重低估,出现投机机会,希望通过收购获得潜在的收益空间。

当妄图通过收购侵占股东和员工利益时,罗斯•约翰MBO 计划的失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模式二:引入外来资本
引入外来资本争夺控制权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外来资本直接购买股份,如VC/PE,欧肯资本副总裁卫强透露了一个业知名的案例:2007年,某跨国公司的中国业务部分要分拆一部分股份,这部分业务属于机器零部件,在中国属于细分行业前三名,经营状况良好,现金流非常稳定。

由于不是公司主业,公司希望让出控股权,于是找来一个财务公司作为中介,财务公司的总经理认为价格很便宜,虽然他不是管理层,但是看到有利可图,与跨国公司签署了一份协议,约定在某个期限之前,只要融到资金,就由该财务公司独立购买40%的股份,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他在海外成立了一家公司,做了一个商业计划书,计划吸引VC、PE投资,海外VC、PE对这个公司非常感兴趣,如果不是因为该财务顾问公司要价太高,差点就达成交易。

这个案例充分说明,即使没有资金,借助外来资本,亦可空买空卖,完成购买股权所需的融资。

另一种模式是管理层与外来资本联合,一起进行的管理层收购(Investor-led Buy-out,简称IBO)。

收购完成后原企业管理者取得企业控制权,外部投资者在适当的时候通过向管理者或其他投资者转让股权退出企业。

这是最为常见的管理层收购形式,因为管理层如果发动收购,往往需要外部投资者提供资金和收购策划支持。

如果是外部投资者发动收购,则需要利用管理层对企业的信息优势,借助于管理层的能力实现投资回报。

模式三:第二大股东“篡权”
同样是在股权分散型企业,第二大股东PK第一大股东取得控制权的情况非常多。

美国出现这样的案例:第一大股东持股7%~8%,这时候突然会出现一个新的公司,和过去目标公司没有任何关联,它在市场上收购目标公司的股份,收购到5%的时候,变成第二大股东,它就开始向散户提出,我希望你们把投票权给我,在下一次股东大会干掉老大,因为老大现在做得不好,我的人能够把公司的整个业绩改善。

这样的例子很 多。

上市公司景谷林业第一、二大股东股权争夺由来已久。

公司第一大股东为景谷森达国有资产经营,二股东为中泰信用担保公司。

历史上第一大股东景谷森达曾跳过董事会直接提请召开股东大会,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改选,夺回对上市公司董事会的控制权;其次,在二级市场上不断增持,也是大股东间争夺控制权的手段。

资料显示,景谷森达通过去年底的大量增持,其持股比例升至24.42%,取代中泰担保成为景谷林业的第一大股东。

当时景谷森达便明确提出,“将委派董事”,改变公司董事会结构。

三个月后,中泰担保开始反击。

2009年3月2周三至4周三,中泰担保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买入逾50万股,合计持股比例升至24.5%,重新夺回大股东地位。

而到2009年9月30日资料显示,景谷森达增持后合计持股25.57%,再度夺回大股东地位。

模式四:限制性条款
限制性条款对争夺控制权有附加和约束作用。

一半PE的入股计划书,适合采用限制性条款,一旦上市,作用即中止。

限制性条款分为两类,一类是一票否决权,如限定重大事项的决定,或是某个交易的规模、商标适用的限制,全部董事通过才可执行,99%都不行。

另一种限制性条款存在于公司章程。

我国的股份公司控制权争夺,几乎都是股权争夺,公司法规定,有一些特殊地带可适用公司章程,例如黄光裕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只要投票数目达到标准,即可修改公司章程。

其他公司章程里的限制性条款还包括对董事资格的认定,投票权的认定等等。

模式五:反击性的反收购
此措施是针对已经发起的敌意收购而采取的反收购措施,主要通过降低自身公司的吸引力,或增大对方收购成本等方式达到阻碍收购的目的。

白衣骑士(white knight)。

所谓“白衣骑士”,是指遭遇敌意收购的目标公司邀请友好公司对自己进行收购,从而挫败敌意收购行为或者迫使敌意收购方提高收购价格。

“全流通并购第一案”的G武商(000501)控制权之争。

G武商在面临持股20.24%的第二大股东银泰系收购威胁时,即与庄胜集团董事长周建和多次沟通,希望庄胜集团必要时担当“白衣骑士”的角色进行反收购。

白衣护卫(white squire)。

“白衣护卫”是一种与“白衣骑士”类似的反收购措施,二者的区别在于“白衣骑士”谋求对目标公司的控制权,而“白衣护卫”则否。

1999年12月10
日,通百惠服务(“通百惠”)竞拍取得胜利股份13.77%的股票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面临被通百惠收购的危险,胜利股份的管理层利用关联企业胜邦企业(“胜邦”)充当“白衣护卫”,先后购得胜利股份的股票并使持股上升至15.34%,超过通百惠成为第一大股东。

最终胜邦作为“白衣护卫”,成功地挫败了通百惠的收购。

交叉持股。

所谓交叉持股指的是关联公司或者友好公司之间互相持有对方股份,一旦其中一方遭到敌意收购威胁时,另一方即施以援手。

2004年9月2日,依靠收购兼并而迅速成长起来的广发证券股份,自身面临证券的敌意收购。

在收购战中,广发证券的交叉持股方吉富创业投资股份、敖东(000623)和成大(600739)三家公司迅速增持并控制了广发证券66.7%的股份,牢牢地占据着绝对控股的地位,成功地挫败了证券的敌意收购。

焦土战术。

焦土战术是一种两败俱伤的反并购策略,目标企业可以将企业最有价值、最具并购吸引力的部分(如专利、商标、某项业务或某个子公司等)出售或者抵押,从而降低敌意并购者的并购兴趣。

管理层收购
管理层收购后,粤美的的总股本没有变,各类股份的比重也没有变,没有涉及控制权稀释、收益摊薄等问题,只是股权在两个法人实体之间的交换,这种转变的好处:这里面的“法人股”非别样的“法人股”可比,它们中的很大部分是由粤美的管理层控制的,这标志着政府淡出粤美的,经营者成为企业真正的主人。

管理层在实质上成为粤美的的第一大股东。

两次收购之后,尽管从表面上看股权转让的结果只是股权在两法人实体之间的变换,尽管看起来美托投资是作为一个法人实体成为粤美的的第一大股东的,但美托投资实际上是由粤美的的管理层和工会控制的,所以最终管理层确立了对粤美的的所有权。

粤美的管理层通过美托投资间接持有了粤美的17.3%(78%×22.19%)的法人股,粤美的的工会则间接持有粤美的4.88%(22%×22.19%)的法人股。

这时的法人股已经从简单的为一个经济实体所控制的股份,变为控制在管理层人员的手中。

在粤美的的管理层中,法人代表何享健通过美托持有了粤美的5.5%的股权(25%×22.19%),持股2690万股,按照2001年1月1日到6月30日期间每星期五的收盘价的算术平均值(13.02元)来计,市值达到3.5亿余元。

虽然目前我国的法人股不允许上市流通,但同股同权、同股同利必然是一个发展趋势。

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减少了代理成本。

管理层收购实现以后,以何享健为代表的粤美的管理层具有了双重角色:从性质上来说变原来的代理人为现在的委托人,但同时他们又在充分了解企业部的各类信息。

虽然其他中小股东对粤美的的一些
信息不是十分了解,从这个角度来说信息不对称依然存在,但第一大股东能够获得充分的信息对整个股东集体来说已经比原来进步了。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在很大程度上重合了,代理成本自然也就降低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