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意识与注意--学习辅导
心理学第二章意识与注意88页PPT
全国2019年7月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 共15分)
3.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刻所处状
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全国2009年10月自学考试 全国2019年4月自学考试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 共12分)
注意 定义 特点 功能
第二节 注意
注意与意识 的关系
区别
联系
注意的种类
不随意 注意
随意 注意
随意后 注意
考点(识记)
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
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 向与集中。
考点(识记)
注意的特点
1、指向性 2、集中性
考点(识记)
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 2、维持功能 3、调节功能
考点(领会)
注意与意识的关系:
1、注意与意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2、首先,注意不等于意识。一般来说, 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 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
3、其次,注意又和意识密不可分。注意 的分配和紧张程度的不同,显示了个体处在 什么样的意识状态。
考点(领会)
意识的状态与注意的参与(注意与意识的关系补充)
什么是注意
注意 ☞ 心理活动 或意识→在某一刻 所处状态→表现为 对一定对象的指向 与集中。
注意的特点
一、指向性 选择某个对象→
忽略其余的
二、集中性 意识活动的强度
和紧张程度
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 选择→反应;排除干扰
2、维持功能: 心理活动或意识→持续紧张
3、调节功能: 注意的转变→活动的转变
心理学(教师证考试教程)第二章-意识和注意
梦的特征——霍尔
一
梦境主要和自己有关。自我中心是
梦境的第一个重要特征。梦境倾向于来自
个体的内部冲突。
二
梦境受生活环境影响,与当前的生活
事件有关是梦的第二个重要特征。梦的内
容具有一定的性别差异。
三
睡眠中的外在或内在刺激可以影响梦
的内容。
第四节 意识的特殊现象
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这种恍 惚的意识状态,是在一种特殊情境下,由催眠师诱导形成的。
基本问题 1、意识的状态 2、注意与意识的关系 3、生物节律的特点 4、睡眠与催眠 5、失眠的种类 6、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 7、意识活动的主要内容 练习册P36
谢 谢!
意识的状态
1可控制的 意识状态
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地去完成一件 事情。即在行为过程中,能够觉知到自己正在做这件事,并 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控。
2自动化的 意识状态 3白日梦状态
4 睡眠状态
人对自己的行为似乎有所意识,但又不太清晰。 它本身要求很少注意,并且不妨碍同时进行的其他活动。
第二章 生物节律、睡眠与梦 意识的特殊现象
第一节 意识的性质
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 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 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 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具体来说,意识活动的内容包括: 1、对外部事物的觉知; 2、对内部刺激的觉知; 3、对自身的觉知。
只包含很低水平意识努力的意识状态,它介于主动的意识 状态与睡眠中做梦二者之间,似乎是一方面清醒着一方面 做梦,通常在不需要集中注意的情况下自发产生。
人在睡眠时意识并没有完全停止活动。
第二节 注意
心理学第二章意识与注意 电子教案精选全文
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对评价结果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其主要包括自爱、自尊、自信、自卑、羞耻感、责任感、义务感、优越感等。自我体验主要涉及“对自己是否满意”“是否悦纳自己”等问题。
3. 自我调节
自我调节是指个体在自我评价的指导和自我体验的推动下,对自己心理行为的自觉和有目的的调节、控制,以达到理想自我的目标。其集中体现自我意识在改造主体和主客体相互关系中的主观能动作用。
2. 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3. 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二)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 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无意注意是由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和人的主体状态所引起的。刺激物的特点和人的主体状态既可以引起学生注意的分散,也可以借助它顺利地进行教学,使学生轻松地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那些分散学生注意的因素,同时紧紧把握住那些吸引学生注意的因素,要做到以下几点:
(1)对外部事物的觉知。其是指个体觉察到外部发生的事情。例如,一个人觉察到门
外有人走动。
(2)对内部刺激的觉知。其是指个体感觉到自身内部发生的事情。例如,一个人吃了
不卫生的食品,感到肚子不舒服。
(3)对自身的觉知。其是指个体觉知自己是各种体验的主体,这时个体把自己当成一个客体来认识,是对由这些体验所引起的思维活动的觉知。
二、意识的特点
1. 自觉性和主动性
意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是指意识能够借助语言实现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和认识。
2. 抽象性和概括性
意识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是指意识能够借助语言实现对事物内在本质属性的认识和反映,进而认识事物的规律性和各类事物之间的关系,显示出了较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心理学概论第2章意识和注意
睡眠、白日梦、做梦; 冥想、催眠引起的意识改变; 由药物、酒精引起的意识改变。
整理课件
第一节 意识的一般问题
一、意识的内涵
意识是一个古老而难解的迷。迄今为止,对 意识尚无令人满意的定义。 从心理状态看——意识意味着清醒、警觉、 注意集中。 从心理内容看——意识包括可用语言报告 出的一些东西,如对周围环境的觉知,对 往事的回忆…… 从行为水平上——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 的动作或活动,与自动化的动作相反。
产生: 麦斯麦, 动物磁性(1774) 布雷德, hypnosis 或hypnotism (1842)
整理课件
二、催眠
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 ①主动性反应降低; ②注意窄化; ③旧记忆还原; ④错觉与幻觉; ⑤暗示接受性增高; ⑥角色扮演; ⑦催眠中经验失忆。
整理课件
二、催眠
催眠感受性(易受催眠者特征): ①平时喜欢沉思幻想,经常做情节生动的 白日梦; ②想象力丰富; ③容易沉浸于眼前或想象中的场景,不易 为外界刺激分心; ④依赖性强,经常寻求他人的指点; ⑤对催眠的作用深信不疑,希望从催眠中 获得新鲜的意识经验; ⑥有过意识分离的经历。
能动性 人们看到的东西不限于外界刺激,有时候人们可 以看到、听到、触摸到和意识到事实上并不存在的 东西,产生幻听、幻视等幻觉(幻觉——对不存在 事物的知觉)。
整理课件
第一节 意识的一般问题
总之,意识不是被动地反映世界,人们可以 有限度地超越外部信息的内容,在其范围之 外建构他们的意识内容。但不可过分强调意 识的这一特性。
整理课件
心理学-第二章意识与注意
02
创造适宜环境
减少干扰和刺激,如降低噪音 、减少视觉干扰等,有助于提 高注意力和意识水平。
03
分解任务
将复杂的任务分解成简单的步 骤,逐一完成,有助于保持注 意力和意识。
04
定期休息
短暂的休息有助于恢复注意力 和意识,提高后续任务的完成 效率。
避免注意分散和意识模糊的策略
减少多任务处理
尽量避免同时处理多个任务,以免分散注意 力和降低意识水平。
02
03
选择性注意
人们往往只能同时注意有 限的信息,注意的选择性 使得意识能够聚焦于特定 的刺激或任务。
注意的分配
在多项任务中,注意资源 的分配决定了哪些任务能 够进入意识层面,得到优 先处理。
注意的持续性
注意的持续性影响意识对 刺激的持续关注和深入加 工,有助于形成清晰的意 识体验。
意识对注意的调控
间窗口。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1
注意的选择性
实验结果表明,注意具有选择性,即在 同一时间内我们只能注意到有限的信息 。这种选择性受到刺激的物理特征、语 义特征以及任务要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
2
意识的有限性
双任务范式的研究结果表明,意识加工 具有有限性。当两个任务都需要意识加 工时,被试者的表现会受到显著影响。 这表明意识加工是一种有限的资源,需 要在不同任务之间进行分配。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案例二
一位企业家在创业初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他通过保持冷静、专注 和意识清晰,逐一解决了问题,并成功地将企业带向了成功之路。
03
案例三
一位运动员在比赛中需要时刻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意识,以便迅速做出
反应和调整。他通过长期的训练和锻炼,成功地在比赛中发挥出了自己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二章 意识与注意
一、意识的性质
【领会】意识的四种不同状态、注意与意识状态的 关系(P22) 1、意识的四种不同状态(P22) (1) 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2) 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3) 白日梦状态 (4) 睡眠状态 *特殊意识状态
学习,是一种信仰!
意识的状态:可控制的意识状态、自动化的意识状态、白日梦
学习,是一种信仰!
二、生物节律
【领会】生物节律与睡眠(P30) 睡与醒是受内部节律调节的,如果不顾生物钟 ,而是在非正常时间睡眠,最常出现的情况是睡眠 质量受损,如飞行时差。
学习,是一种信仰!
三、睡眠与失眠
【领会】脑电波与睡眠的阶段,失眠的种类(P31) 1、脑电波与睡眠的阶段
▲第一阶段——过渡期——α波(持续1~7 分钟;脑电波为α波(12cps), 频率较慢,但振幅较大) ▲第二阶段-轻睡期——θ波(持续10~25 分钟;脑电波为θ波(4~7cps)) ▲第三、四阶段——沉睡期——δ波(脑电波以δ波(4cps 以下)为主,而振 幅极大) ▲REM 阶段——快速眼动睡眠(做梦;年龄越小,所占比例越高) 轻睡期~REM 循环约4~6 次循环;第一次循环中,REM 持续约10 分钟, 最后一次循环,REM 可持续到一小时
可控制意识状态 自动化意识状态 注意集中 注意很少 白日梦状态 注意极少 睡眠状态 注意基本停止
-6-
二、生物节律
【识记】生物节律、日节律(P29) 1、生物节律: 人的心理活动体现出的周期性变化称为生物节 律,是有机体生理功能周期性变化的结果,它们的 存在表明有机体内部存在一个“生物钟”,随时监 视着时间的进程。 2、日节律: 在人和动物身上都存在。它的主要表现为睡与 醒的周期性循环,此外,还有一些生理方面的节律 变化。人的日周期实际是25 小时。
心理学《意识和注意》课件
抑制机制:负启动、注意瞬脱、返回抑制
(二)持续性注意—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一 定对象或活动上。
注意动摇—注意在短时间内的起伏波动。 解释:感觉器官的局部适应;
节律性
2024年3月16日星期六
快速动眼睡眠 有梦(REM)
20分钟
越来越长( 10分钟到1小 时) 5
2、 睡眠的功能
功能恢复理论:使身体和大脑得到休息,保持身 心健康。 生态学理论:减少能量消耗和避免危险。
3、睡眠障碍
失眠——入睡困难、睡眠不好 梦游(阶段3或4---NREM阶段) 睡眠窒息(窒息长达10秒,经常醒来;肥胖者) 突发性睡眠症(在活动中进入REM睡眠:梦境和幻觉) 日间嗜睡(过度睡眠)
24
(三)分配性注意—个体在同一时间对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 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
方法:双作业操作
注意分配的条件
(1) 同时认识或进行的两种以上的对象、活动 ,其中必有一种是熟练的、自动化了的;
(2) 与活动的性质有关:分配在动作技能上容 易,在智力活动上难。
2024年3月16日星期六
2024年3月16日星期六
12
3、催眠过程
(1)准备工作 双方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 测试人的受暗示性程度 嗅觉灵敏度、平衡能力、记忆能力、视觉分辨能力
(2)治疗过程 催眠诱导 言语暗示+视觉刺激(听觉刺激,皮肤觉刺激);药物 催眠
2024年3月16日星期六
13
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
感觉麻痹 感觉扭曲和幻觉 解除抑制 对催眠经验的记忆消失
1、催眠与疼痛感
《意识与注意》课件
04
意识与注意的关系
意识对注意的影响
意识是注意的前提和基础 注意是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 意识对注意的引导和控制 注意对意识的强化和深化
注意对意识的作用
注意可以提高意识的效率, 使意识更加集中和专注
注意是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 是意识的一种功能
注意可以调节意识的内容, 使意识更加有序和稳定
注意可以增强意识的深度和 广度,使意识更加深入和全
面
意识与注意的相互作用
意识是注意的基 础,注意是意识 的表现
注意是意识的选 择,意识是注意 的引导
注意是意识的聚 焦,意识是注意 的扩展
注意是意识的集 中,意识是注意 的扩散
05意识Biblioteka 注意在工作 中的应用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
设定明确的目标:明确工作目 标,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制定工作计划:制定合理的工 作计划,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集中注意力:集中注意力,避 免分心,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学会时间管理:学会时间管理, 合理安排时间,有助于提高工 作效率
增强记忆的技巧
重复记忆:通过多次重复来加强记忆 联想记忆:将新信息与已知信息联系起来记忆 视觉记忆:利用图像、颜色等视觉元素来增强记忆 听觉记忆:通过声音、音乐等听觉元素来增强记忆 身体记忆:通过身体动作、手势等身体元素来增强记忆 情绪记忆:通过情绪、情感等心理元素来增强记忆
意识的分类
意识可以分为无意识和有意识两种类型
无意识是指个体没有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如本能、习惯等
有意识是指个体能够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如思考、决策等 意识还可以分为初级意识和高级意识,初级意识是指对事物的基本感知,高级意识是指对 事物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心理学意识与注意》课件
自由注意和受限注意
自由注意是自主选择关注的信 息,而受限注意是受外界任务 和目标的制约。
主动注意和被动注意
主动注意是自发地选择关注的 信息,而被动注意是被迫关注 的信息。
注意的机制
注意的生理基础
注意过程涉及大脑中的多个区域,包括前脑皮层、杏仁核和脑干。
视觉注意的神经机制
视觉注意涉及前顶叶、顶叶和枕叶等大脑区域的协同活动。
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指一种有选择性地将心理资源集中在特定信息上的心理过程。
注意的本质
注意是大脑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一种方式,它决定了我们对信息的感知和处理。
注意的作用
注意能够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与记散注意是同时处理多个任务, 而集中注意是将注意力集中在 单个任务上。
《心理学意识与注意》 PPT课件
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将探讨心理学中意识与注意的重要性,其定义、结构、 类型、机制,以及在学习中的作用和注意力缺陷症的关系。
意识的定义
意识的概念
意识是指人们对自己和周围 环境的主观体验和感知。
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由神经活动产生的一 种心理现象,感知、思维和 情感都与意识紧密相关。
注意的神经调节
多巴胺和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对注意的控制有重要影响。
注意与学习
1
注意在学习中的作用
注意是学习过程中获取信息和记忆的关键,良好的注意力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2
如何提高注意力
通过良好的时间管理、规律的作息和专注训练等方式可以提高注意力。
3
注意和注意力缺陷症的关系
注意力缺陷症是一种注意力障碍的心理疾病,需要专业的治疗和干预。
结论
1 意识和注意在心理学中的重要性
《意识和注意》课件
展望
意识与人工智能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实现人工智能的自我 意识和情感成为未来的研究重点,这将对人类与机器的交 互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跨学科研究
未来意识的心理学、神经科学、哲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 的交叉研究将更加深入,有助于形成对意识本质的更全面 认识。
神经影像技术的应用
未来神经影像技术将更加精细和无创,能够更深入地揭示 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为意识的神经机制研究提供更多 线索。
《意识和注意》课件
$number {01}
目录
• 意识的定义与特性 • 注意的机制与类型 • 意识与注意的关系 • 意识与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提升意识与注意的方法 • 总结与展望
01
意识的定义与特性
意识的定义
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指个体对周围 环境及自身状态的感知能力,以及通 过语言、思维和情感等方式表达这种 感知的能力。
04
意识与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的 应用
学习与意识
总结词
意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详细描述
意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集中注 意力,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能 帮助学生发现和纠正学习中的错 误,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工作与意识
总结词
在工作环境中,意识能够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工作内容和要 求,提高工作效率。
详细描述
根据注意的功能,可以将注意分为定向注意和集中注意;根据有无意识参与,可以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 意;根据注意的客体,可以将注意分为内注意和外注意。不同类型的注意在功能、特点和应用上存在差异,了解 不同类型注意的特点有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03
意识与注意的关系
意识与注意 心理咨询师培训课件
注意的外部表现:
1.适应性运动。 “双目凝视”、 “侧耳倾听”、 “呆视着” ,这些现象就 是注意时的适应性活动。
2.无关动作的停止。有人看电视看得入迷时,呆若木鸡地注 意电视屏幕。
3.呼吸运动的变化。所谓“屏息”现象。
4.心脏活动的变化。当紧张注意时,还会出现心跳加快,牙 关紧闭,握紧头等现象。
1. 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1)刺激物的强度。 (2)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例如,大街上闪动的霓虹灯, 很容易引起行人的注意。教师在讲课时突然的停顿,也会 马上引起“分心”学生的注意。 (3)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例如,“万绿丛中一点红”、“鹤立鸡群”,就是对 比的作用。马路上的交通标志,采用红白、黑白相间;都 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4)刺激物的新异性。
意识不同状态下的脑电波形
频率(cps),幅度
典型的意识状态
14-30Hz,幅度为5~20μV
正常清醒的状态,思考,灵敏地解决问题
8-13Hz,幅度为20~100μV
深度放松,脑内空白,冥想状态
4-7Hz,幅度为100~150μV
轻度睡眠
1-3Hz,幅度为20~200μV
深度睡眠
整个睡眠过程的四个阶段
梦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和生理现象,是意识的一个层面活 动的结果。
每人每夜都做梦。
慢波睡眠时的梦:概念性强,内容涉及到 最近生活中所发生的事。
快波睡眠时的梦:知觉性(特别是视知觉) 较强,内容生动、古怪。
睡眠剥夺两天后,很难集中注意力,会出现幻觉和错觉。 梦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实验证明)。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比作一座冰山,人的意识是冰山露出 水面的一角,无意识则是水面之下的部分。人的无意识中 的内容虽然无法意识到,但可以一定的途径泄露出来。
第二章 意识与注意--学习辅导
第二章意识和注意――学习辅导第一节意识一、什么是意识意识在心理学的概念系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由于意识概念本身很复杂。
可以从以下角度来理解“意识”的概念:1.意识是一种觉知。
意识意味着“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既可以觉察到外部事物的存在,如阳光的温暖,夜晚的寂静;也可以觉察到某些内部状态,如疲劳、眩晕、焦虑、舒服或饥饿等等);还可以觉察到时间的延续性和空间布局……。
2.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机能。
从这个意义上,意识对个体的身心系统起统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
这种控制和调节可以保证自身系统的正常运行,这就像在机器人或人工智能这样复杂的信息加工系统,通常需要一些特定的功能对系统进行控制和调节。
这种控制和调节对系统的正常运行与保持一定的功效有重要作用。
此外意识不只是对信息的被动觉察和感知,也可以规范个体本身的言行举止,它具有能动性和调节作用。
3.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
意识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或水平。
从无意识到意识再到注意,是一个连续体。
另外,意识还存在一般性变化。
如觉醒、惊奇、警觉等。
二、什么是无意识如果把人的心理比作一座冰山的话,那么人的意识便是露出水面的冰山的顶端,它只占人的心理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心理活动或过程是无意识的。
无意识是相对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三、常见的无意识现象常见的无意识现象包括:1.无意识行为(下意识行为)。
有时人的行为,特别是那些已经自动化了的行为,不受意识的控制。
例如熟练打字时不必注意每个字母键的位置;又如打毛衣熟练的人可以专注看电视,而不耽误手头正在编织的毛衣。
2.对刺激的无意识。
人在活动时,有时没有觉察到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影响的事件,而实际上,这些事件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
比如,一个正在专心读书的人,有人喊他的名字,他没有听到;一个专心关注足球比赛的人,即便有人在的旁边对着他吹气,他也没有感觉到。
声音虽然传入他的耳朵,气也吹到他的肌肤,可就是因为太专注而察觉不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意识和注意――学习辅导第一节意识一、什么是意识意识在心理学的概念系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由于意识概念本身很复杂。
可以从以下角度来理解“意识”的概念:1.意识是一种觉知。
意识意味着“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既可以觉察到外部事物的存在,如阳光的温暖,夜晚的寂静;也可以觉察到某些内部状态,如疲劳、眩晕、焦虑、舒服或饥饿等等);还可以觉察到时间的延续性和空间布局……。
2.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机能。
从这个意义上,意识对个体的身心系统起统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
这种控制和调节可以保证自身系统的正常运行,这就像在机器人或人工智能这样复杂的信息加工系统,通常需要一些特定的功能对系统进行控制和调节。
这种控制和调节对系统的正常运行与保持一定的功效有重要作用。
此外意识不只是对信息的被动觉察和感知,也可以规范个体本身的言行举止,它具有能动性和调节作用。
3.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
意识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或水平。
从无意识到意识再到注意,是一个连续体。
另外,意识还存在一般性变化。
如觉醒、惊奇、警觉等。
二、什么是无意识如果把人的心理比作一座冰山的话,那么人的意识便是露出水面的冰山的顶端,它只占人的心理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心理活动或过程是无意识的。
无意识是相对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三、常见的无意识现象常见的无意识现象包括:1.无意识行为(下意识行为)。
有时人的行为,特别是那些已经自动化了的行为,不受意识的控制。
例如熟练打字时不必注意每个字母键的位置;又如打毛衣熟练的人可以专注看电视,而不耽误手头正在编织的毛衣。
2.对刺激的无意识。
人在活动时,有时没有觉察到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影响的事件,而实际上,这些事件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
比如,一个正在专心读书的人,有人喊他的名字,他没有听到;一个专心关注足球比赛的人,即便有人在的旁边对着他吹气,他也没有感觉到。
声音虽然传入他的耳朵,气也吹到他的肌肤,可就是因为太专注而察觉不到。
又如小时候家长送孩子上学,总会耐心地教他如何记住家里往返学校的路,记住沿途的一些标志性的东西,如电线杆,商店,招牌,十字路口的样子等.可是等到你稍大一点的时候,不论是去学校还是回家,你再也不会边走边用心去记沿途的标志,两条腿仿佛长上了眼睛似的,到了该拐弯时便拐弯,不知不觉就到了学校或家里。
电线杆,商店,招牌,十字路口等刺激物还是原来的,只是孩子已对刺激无意识了。
3.盲视。
还有一部分对刺激的无意识是由于脑损伤引起的。
韦斯克朗兹曾报道一个这样的案例:一个大脑视觉皮层(17区)受损的病人,其视野的绝大部分变成了一个大的黑点。
他无法觉察到,也报告不出呈现于这个大黑点的刺激。
但他可以对呈现于这个黑点内的不同刺激进行区分,超过几率水平。
这说明,尽管病人“看”不到刺激,却可以对刺激进行一定程度的信息加工。
四、意识的状态意识状态的变化与个体身体功能的周期性变化密切相关,如荷尔蒙的分泌、体温、血压等的变化。
人体的基本生理活动、过程和心理状态的周期性自然变化,就叫做生物节律。
以下是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1.睡眠与梦睡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活动之一。
人的一生中大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
梦是睡眠期间某一阶段意识状态下所产生的一种自发性心理活动。
人睡觉的时候都会做梦。
一个人一夜会做4-6次梦,大约占据1-2小时的时间,但是人们却觉察不到。
梦频繁地进入到睡眠中,使得睡眠的过程变得丰富多彩、妙趣横生。
睡眠与梦的个体差异在于:睡眠时间长短不同;何时睡眠不同。
而共同点在于:都遵循“睡眠-清醒”这样的模式,并与昼夜交替相吻合。
2.催眠整个心理学领域中最神秘怪异的莫过于催眠术,也称催眠。
由于个体在被催眠之后的特殊表现,更让人觉得这个领域深不可测,甚至有些地方把催眠看作是巫术。
根据心理学家对催眠状态下脑电波的研究结果,证实了催眠的确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
催眠一词是从希腊神话中睡眠之神“许普诺斯”的名字中得来的,人们在催眠的时候会出现深度放松的、类似睡眠的状态。
但是,它和睡眠是不一样的。
对催眠的一个广义界定是一些对暗示有特殊反应能力的人在知觉、记忆、动机和自我控制感方面发生变化的一种觉知状态。
对于睡眠与梦、催眠这两部分内容将在本章的第三节和第四节进行详细的阐述。
3.白日梦和幻想白日梦与幻想是意识的自发漂移,通常表现为漫无边际的遐想,比如:正在一个学生做物理作业,突然走神了,想起看过的西游记,情不自禁想象自己像孙悟空那样一个筋斗十万八里,腾云驾雾,水帘洞,花果山……,美啊!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白日梦程度严重时,称为幻想。
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过白日梦的经历。
4.特殊药物下的意识状态目前,已经发现很多能改变人意识状态的药物。
持续服用某种药物就会产生耐受性,与耐受性密切联系的是生理依赖,耐受性和生理依赖的后果是成瘾。
成瘾的人中断药物后需要忍受痛苦的戒断症状(颤抖、出汗、恶心,甚至死亡)。
因此,长期使用药物作为改变意识状态的方法,例如,酒精、鸦片类镇静药,通过抑制功能,使服用者产生快感,但是这些快感的获得是以记忆和自我意识或其他生理机能受损为代价;而咖啡因、尼古丁、可卡因、摇头丸等兴奋剂通过刺激神经功能起作用,使服用者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下改变自我意识状态,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
五、意识的作用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它本身具有的功能,对提高人类的适应能力,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意识对人所觉察的和注意的范围进行限制,从而减少刺激输入的流量。
意识的这种功能限制了无关信息的输入,无关信息被过滤掉或成为背景噪音,因此,人可以将心理活动集中在即刻目标信息上。
2.意识使人们依据知觉的组织规律,把连续不断的经验划分为客体和事件,比如人们依据过去的经验,可以区分出听到的声音(客体)是亲切的交谈声,而不是还是愤怒的吵架声(事件);可以区分出笑(客体)是会心的微笑,而不是轻蔑的冷笑(事件)。
3.意识使人们能利用过去的记忆对现时输入信息作出最佳的判断和行为。
通过意识,人们分析因果关系,想象当时不存在的情景和可能性,计划未来的行动,用人们的预期目标来指引行为。
4.意识的能动性使人们可以有限度地超越外部的信息内容,在其范围之外建构它们的意识内容。
例如,有时人们还可以看到、听到、触摸到和意识到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东西,产生“幻听”、“幻视”等幻觉;人眼中的“盲点”等。
当然,意识也有局限性。
在大多数条件下,外部世界仍限制着意识经验的内容范围,而且意识经验并非外部世界的镜像,有许多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事物或刺激,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例如,波长超过一定范围的光,频率低于特定范围的声音等。
这种局限性通常由感官的特性决定。
此外,还存在另外一种局限,比如当人们专注于一件事情时,通常对其他事情会视而不见,因为在同一时间内可以进入意识的信息量是有限的,意识很难在同一时间内容纳过多的东西。
第二节注意一、什么是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的两个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1.注意的指向性注意的指向性指人在每一瞬间,他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
如一个人在剧院里看戏时的注意指向舞台上演员的台词、动作、表情、服饰,而忽略了剧场里的观众。
2.注意的集中性。
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度。
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即全神贯注起来。
例如,医生做外科手术时,注意集中于病人的病患部位和自己的手术动作上,与手术无关的便排除在他的意识中心之外。
心理活动或意识的强度越大,紧张度越高,注意也就越集中。
二、注意的外部表现注意是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可以通过人的外部行为表现出来。
1.适应性运动。
人在注意时,有关的感觉器官朝向所注意的对象,以便得到最清晰的印象。
如“侧耳倾听”、“举目凝视”等。
2.生理变化。
集中注意时,呼吸会变得轻微而缓慢,甚至可能暂时停止。
而紧张注意时,心跳则会加快,拳头握紧。
3.无关动作停止。
高度集中注意时,无关动作会暂时停止。
注意作为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它和外部行为表现之间,并不总是一一对应的。
三、注意的种类根据注意产生有无目的性及所需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可以把注意分为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
1.不随意注意又叫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一种初级表现形式。
通常具有以下特点的事物都容易引起我们的无意注意。
(1)相对强烈的刺激:例如一声巨响、一道强光、一种鲜艳的颜色,都会立刻引起我们的注意。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刺激的绝对强度,而是刺激的相对强度(即一种刺激与其他刺激互相比较的力量)。
例如在屋里安静的时候,很小的脚步声也能引起注意,而在很喧闹时,这种脚步声就不起作用了。
(2)突然发生变化的刺激:例如在听报告时,如果报告人的声音突然停止了,马上就会引起听众的注意。
(3)不断变化的刺激:例如霓虹灯的一闪一熄的刺激,特别容易引起行人的注意。
(4) 刺激物与周围事物的反差。
例如,我们在嫩绿的草原上很容易发现白羊一样,“万绿丛中一点红”,“鹤立鸡群”,在许多小孩中有一个大人,就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
由于不随意注意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不需要付出过多的脑力活动和意志努力,不致产生身心疲劳,因此,在人的实践活动,特别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利用这种注意形式。
不随意注意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注意,在这种注意活动中,人的积极性水平较低,动物也有不随意注意,这种注意缺乏预定的目的,又容易受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受客观刺激物的特点的影响,单凭这种注意是不可能进行系统学习和艰苦工作的。
所以只有把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结合起来,才能发展注意,提高工作效率。
2.随意注意又叫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它是注意的一种高级形式,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
是在不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
如果说直接兴趣是引起不随意注意的条件,那么间接兴趣则对随意注意有巨大影响。
间接兴趣越稳定,就越能排除各种干扰,对活动对象保持随意注意。
例如,一个人刚开始学外语时,常常觉得背单词、学语法很枯燥乏味,但一想到学好外语就能直接阅读国外的第一手资料,有了这种间接兴趣,在学习时,就能克服困难,刻苦攻读外语了。
在明确活动的目的、任务的前提下,合理地组织活动,利用积累的丰富的经验有助于集中随意注意。
此外,人们为了集中注意,除了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排除干扰之外,有时还要用坚强的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这些干扰可能是外界的刺激物,也可能是集体的某些状态(如疲劳、疾病和一些无关的思想和情绪)。
3.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
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在特征上,随意后注意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