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怎样带领学生解读文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应怎样带领学生解读文本
内容摘要:文本(主要指教材)解读能力是语文学科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必备能力,也是学生自我发展的一种关键能力。语文课程文本包括:教材、教参的教师用书、学生作业,以及其他相关的师生用书。师生首先接触、最直观的文本是教材,教材包含了子目标题、图片素材、辅助资料、课前导语,以及相关的图文信息和探究练习等内容。
2011年版课标将目光更多地聚焦在语言文字运用上,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指向语用的教学理念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一、指向语用的文本解读
《火烧云》一文中,没有人能够像作者萧红这样把云霞描绘得如此精彩。萧红是个十分高明的画家。她用丰富而诗意的笔触,在读者面前描画了一幅绚烂至极的巨幅图画。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色彩不同,却是一样的美丽。萧红是个运用语言的高手。比如,她在展现火烧云上来时天地万物色彩发生变化的场景时,用了一连串相同形式的陈述句: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这些陈述句构成了一个并列句群,准确逼真地抓住了火烧云上来的那一瞬间天地万物所发生的迷人的变化。她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引发读者展开想象。以往人们描写色彩,为更好地表现不同色彩的感觉以及不同色彩的层次变化,往往采取比喻、拟人、夸张等艺术手法,或者直接用“火红”“淡绿”“金黄”等词语,往往比较单一,表现力不强,也不够准确,但萧红却使用了比较丰富的词语来表现火烧云绚丽的色彩。文本最后一个自然段写的是火烧云下去时的那一瞬间:“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读完了文本,我们不由得感叹:美的东西总是短暂的,这美丽的火烧云就像作者萧红本人短促的人生一样,绚烂至极,转瞬即逝。
基于以上解读,这个文本就有两个主要目标: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想
象画面,感受萧红语言文字的魅力;二是通过研读语言文字的极其丰富而富有变化的表达手法,感受萧红语言文字的魅力。围绕这样的教学目标,下面我仅就“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这一点谈谈设计思路:
1.关于火烧云的色彩
(1)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2)作者描绘的这幅画面美吗?通过你的朗读把这种美表现出来。
(3)如果请你用画笔描绘这幅画面,你会用什么颜色?在萧红描绘的这幅画面中,有哪些美丽的色彩?
(4)将表现色彩的词语分类,说明自己分类的理由;同时补充各类表现色彩的词语。
(5)将自己补充的词语放到课文中,读一读,给你什么感受?
2.关于火烧云的形状及其变化
(1)读课文后半部分,继续想象这幅画面,你除了看到美丽丰富的色彩,还看到了什么?
(2)你认为是哪些词语让这幅画面动起来、活起来了?
(3)尝试使用这些词语,描述这幅充满动感的、不断变化的画面,要通过对“马”“狗”“狮子”的描绘,让这幅画面动起来,活起来。
(4)再读这部分课文,交流:你认为火烧云还会像什么?用自己的话做出描述,也要让自己的画面动起来,活起来。
(5)将自己描写的这段话与课文中的描写连起来读一读。
3.自由表达与语言积累
如果请你用摄像机给火烧云摄像,你会拍出怎样的画面?可以使用文章中描写色彩与形状变化的词语,借鉴文章的表达方法,写一两段话,描绘自己拍摄的画面。
二、关注语用,解读精彩语言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是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关注语用,已经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特级教师闫学老师认为,“设计源于解读”,有什么样的解读就有什么样的教学。四年级
下册第22课《牧场之国》,从语言与写法两方面谈谈基于语用的文本解读体会。解读精彩语言:
《牧场之国》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是捷克作家卡尔·恰彼克的作品,文质兼美。因此,可作为“定篇”来教。细读文本,你会发现值得学习和实践的写法很多。40分钟的时间里,我们不可能全部引导学生去关注,这时就应该选择最具有文本特色的“语用点”下手,而语用点的选择会直接影响你的教学设计。
文章没有华丽词藻的修饰,没有长串的比喻及排比,但是却给读者营造了一个安静、甜美的氛围,读来身临其境、心神安宁。这是为什么呢?笔者以为这源于语言的朴素,那魅力就在“低头吃草”的牛群身上。它们在广阔的草原上,清澈的运河纵横间悠闲地吃草。它们那么专注,不必担心牧人的吆喝,不必担心敌人的袭击,不必担心同伴的争食。无论是仪态端庄的“贵妇人”,还是无比威严的“家长”,在丝绒般碧绿草原的映衬下,享受着自由王国带来的独有的“幸福”。整段文字没有“静”与“祥和”之类的字眼,却给人一种难以抗拒的静心之感。尤其是“低头”一词,看似多余,但在笔者看来,却给这种意境做了最好、最朴实的诠释。基于这样的解读,我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
a、默读课文第二段,如果将这段读成一个字或者一个词,你会读成什么?体会安静与安详。
b、细读课文会发现,文中一个“静”字都没有,那么是哪些文字给你“静”的感觉?再次默读,将这些字词圈画下来,并用你的朗读来体现。
c、分散朗读体会四句话的“静”,以读代讲。引导体会:真正的语言大师就是这样,不一定要华丽词藻的修饰,有时一个普普通通的词,一个我们平时看起来不起眼的词,却能对气氛的营造起到很好的效果,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架设阅读与写作之桥
三年级是习作教学的起始年级,从第一学段的写话到第二学段的习作,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如何架设桥梁,帮助学生过渡?这对作文刚起步的孩子,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我结合《陶罐与铁罐》的教学来谈谈自己的实践过程。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寓言故事,课文通过生动活泼的语言,告诉我们人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就自以为是,骄傲自满,看不起别人。课文内容简略易懂,对话活泼有趣,学生乐于去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