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判断题、辨析题

自然辩证法判断题、辨析题
自然辩证法判断题、辨析题

判断题

1.因为科学和技术都可被看作知识系统,所以两者并无本质的差别。错

2. "古代社会只有科学成果而没有科学家",这句话是矛盾的。错

3. 科学的体制目标是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从而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错

4. 由于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总是处在匹配与失配的相互交替之中,所以经济发展呈现周期性是必然的。错

5. 承认是科学王国里的通货。对

6. 牛顿曾经说过:“如果我看得比笛卡儿远一点的话,那是因为我是站在巨人的肩上。”这句话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的社会规范中“无私利性”的内涵。对

7. 技术像人类一样古老。对

8. “发明是需求之母”的观点违背常识。对

9. 技术评估是对技术的评估,所以仅需技术专家参与。错

10. 由于技术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种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技术预测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偶然的巧合。错

11. 按照科学问题的定义,“脚气病的病因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严格来说不能作为科学问题。错

12. 科学事实就是排除了任何主观因素的客观事实。错

13. 在观察的领域里,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对

14. 逻辑思维必须遵守固定的逻辑规则,所以不含任何创造性。错

15.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对

16. 自然资源的供应是无限的,目前人类存在的资源短缺、土地、粮食、污染问题等全球性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技术的进步来解决。错

17. 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多样性源于其演化过程中的分叉现象。对

18. 只有不可逆的过程才能被称为演化的过程。对

19. 所谓演化就是具有时间方向性的运动变化。对

三、判断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正确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 )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 3.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完成的是恩格斯写的《反杜林论》。( ) 4.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的、最显著的特征是革命性.(实践性)。( )

5.哲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 ) 6.一部哲学史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对"并列对子"的相互交错,相互对立,相互影响的历史. ( )

7.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革命性和群众性的统一。( )

9.对哲学的研究,可以代替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 )

10.全部哲学最高最重要的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11.关于世界的本质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12.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德国辩证唯心主义的代表黑格尔和旧唯物主义代表费尔巴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 ) 1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使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起来的无产阶级哲学。( )

1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上两个并列的对子。( ) 三、1.√ 2.× 3.√ 4.× 5.× 6.× 7.√ 8.X 9.× 10.× 11.× 12.× 13.√ 14.×

1.科学理论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与自主性。()

2.科学仪器、思维方式、研究对象都是科学认识系统的中介要素。()3.发现新的自然过程,是自然科学的创造性的表现。()

4.知识经济是一种以自然资源占有量为核心、以人力资本、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的经济形态。()

5.“天鹅皆白”这一结论是由观察法和类比法得出的。()

6.技术发展的动力是技术目的与技术体系、技术结构与技术功能、技术实践与技术规范矛盾运动的结果。()

7.几种逻辑方法的创造性与可靠性之间通常有正比和反比关系。()8.爱因斯坦运用“火车实验”得出狭义相对论的有关原理和结论,研究用了观察方法和思想实验方法。()

9.生物学教科书按照由低级生物到高级生物的顺序排列各章内容。这个课程体系是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和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构建的。

10.观察方法中的观察和实验方法中的观察是一回事。()

11、技术创新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根本途径。()

12.科学抽象的结果往往以科学概念、定理和推论表现出来。()13.科学继承越多创新就越多。()

14.科学技术的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15.人和自然的矛盾,直接地是由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所引起的,因此它的解决,也有赖于对物质生产的调节。()

16.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内涵是完全一致的。()

17.科学继承越多创新就越多。()

18.科学实验和科学理论之间的矛盾是推动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根本内在动力。()

19.科学抽象的结果往往以科学概念、定理和推论表现出来。()20.环境资源等全球性社会问题是科学技术的社会后果。()

21.科学假说具有或然性的特性。()

22.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由自然界、科学技术以及人对自然界的认识与改造三大部分构成。()

23.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包括观察方法、实验方法和假说方法。()

24.海王星主要是运用了数学模型方法、因果关系类比、剩余法和观察法发现和确认的。()

25.科学理论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与自主性,所以国家对它宏观调控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

26.科学理论具有预见作用。()

27.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最主要得驱动力。()

28.类比方法的创造性强是源于在广泛范围内把不同事物联系起来的

《自然辩证法---在工程中的理论与应用》试卷(A)

《自然辩证法---在工程中的理论与应用》试卷(A) 一.辨析题(每一小题5分,共20分) 1.科学问题是因人而宜的,只要我自己认为是需要研究而又值得研究的问题,就可以构成科学问题,因此,自然界处处存在科学问题。 2.理想实验是一种有效的获取感性材料的实验方法。要使理想实验获得的材料真实可靠,关键在于必须使用先进的仪器。 3.神话是过去的科学,科学是今天的神话。 4.由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当一个科学理论被某个实验证实时,我们完全有理由说,这个理论是正确的。 二.问答题(每一小题10分,共40分) 1. 请简述科学、技术与工程的关系。

2.请简述人化自然、自在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关系。3.请简述工程创新的含义与特点。 4.请简述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三.名著阅读理解(共20分) 1.选自[希腊]亚里士多德著,《物理学》,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8 2.6 .1。 第二章第一节 凡存在的事物有的是由于自然而存在,有的则是由于别的原因而存在。“由于自然”而存在的有动物及其各部分、植物,还有简单的物体(土、火、气、水),因为这些事物以及诸如此类的事物,我们说它们的存在是由于自然的。所有上述事物都明显地在自身内有一个运动和静止(有的是空间方面的,有的是量的增减方面的,有的是性质变化方面的)的根源。反之,床、衣服或其他诸如此类的事物,在它们各自的名称规定范围内,亦即在它们是技术制品范围内说,都没有这样一个内在的变化的冲动力的。 但是如果它们碰巧是由石头或土或两者的混合构成的,那么在它们构成时它们就从原来这引起材料中偶然地得到了这种内在的变化的冲动力1,因此,“自然”是它原属的事物因本性(不是因偶性)而运动和静止的根源或原因。我之所以说“不是因偶性”,因为(譬如说)一个医生的人可能是他自己恢复健康的原因。但他毕竟不是在自己有病的时候才有医术的,医生和病人是同一个人这是偶然的。也正因为这个缘故,这两者经常是分离的。所有其它的人工产物情况也是这样。没有一个人工产物本身包含有制作它自己的根源。虽然人工产物(例如房屋和其他一切手工产物)的根源存在于该事物以外的别的事物内,但有一些人工产物自身内有这种根源,不过那不是因本性而如此的,只是由于偶性才成为该事物的原因的。2 “自然”的意思就如上述。凡在自身内有上述这种根源的事物就“具有自然”。所有这样的事物都是实体,因为它是一个主体,而自然总是依存于一个主体之中的。 其次,“按照自然”这一用语对于自然物,对于它们因本性而有的各种表现都是可用的。例如火向上运动,这不是“自然”,也不是“具有自然”,而是“由于自然”或“按照自然”。 什么是“自然”,什么是“由于自然”而存在的事物,什么是“按照自然”,都已经说过了。要想证明自然这东西的存在是幼稚可笑的。因为明摆着有许多这类的事物实际存在着,反而想用不明白的东西来证明已明白的,表明这种人不能辨别自明的东西和不自明的东西。(这种精神状态显然是可能的,一个生而盲目的人会去向人解释各种颜色。这种人在说出这些名词的时候,想必是没有任何相应的思想的。) 1例如一张由土或石构成的床,就有静止或向地上倒毁的冲动力。 2例如一个病人因自己是医生而在自身内有了一个恢复健康的原因。

马克思复习之判断题.doc

绪论 判断: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就是要懂得,当自己遇到问题吋,能像马克思那样去思考。 判断:凡是真理,凡是美好的事物,总会有人用持之以恒的努力把它实现出來。这同某个人、某些人相不相信它没有多大关系 判断: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真正意义在于“用之改变自身生活”。 判断:马克思主义就是成功学!更准确地说,马克思主义是全人类的成功学。 判断:一个人若公然处处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不可能有任何真正的成就的。 判断:“从大家对事物的肯定中找出否定的存在;从大家对事物的否定中找出肯定的存在。〃这是成就人生的重要法宝! 判断:英国广播公司《在我们这个时代》栏目主持人布拉格说,“马克思当选为最伟大哲学家有诸多因素,但是能够解释一切的理论是他夺冠的最重要原因这与“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的说法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判断:未來财富在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某个地方都埋藏着一个理想或者梦想,期盼着给世界带来更大的影响。我们和我们应得的财富Z间,只是距离我们双耳之间的六英寸!我们每个人都坐在一座金矿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过上更好的生活! 判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也是个人成就人生的重要法宝! 判断: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是“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是“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 判断:理想、信念,是人生不断进取的精神支柱和动力。历史上(现实中)的胜利与成功,永远属于具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人们。 判断:当今大学生真可谓“英雄无用武之地〃 第一章 判断:“所谓'成功学’、’激励科学',过分强调人的意识的作用,纯属主观唯心主义伪科学”。 判断: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们生活、实践中的基本问题。哲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哲学。判断:〃弱者等候机会,而强者创造它们〃。"懦弱动摇者常常用没有机会來原谅自己。其实,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机会!〃"学校的每一门课程,报纸的每一篇文章,每一个客人,每一次演说,每一项贸易,全都是机会。〃“这些机会带来教养,带来勇敢,培养品德,制造朋友。〃 判断:“做一件事情,如果时机成熟,那不只是一个人两个人能看到的,而是许多人都能看得到,大家-?拥而上,就会出现僧多粥少的局血。〃大家都以为是机会,实质可能是“陷阱〃判断:“敢为的人,总是善于抓住不成熟的时机。在机会不成熟的时候,他会先行一步,赢得主动,占据有利位置。只要时机成熟,就会先发制人,赢得全局。 判断:如果说"时间就是金钱”,那么“空间更加是金钱”。要学会拓展人际空间,最大限度实现人生价值。 判断:"未弄清事实而乱下结论〃的坏习惯对人生所造成的不幸,比其他坏习惯加起來的总和还要多、还要大! 判断: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是永恒发展的过程。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最基本的观点,其他规律、范畴都是其进一步的展开、深化。 判断:全见性思想方法是现代社会和现代人一个不可或缺的基本思维方法。缺少这个, 人们无法正确认识世界,也无法很好地改造世界。 判断:现代社会是网络?系统的时代,要★善于利用网络?系统打造人生的辉煌! 判断:把握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原理的重要意义是:大胆地站在新事物一边,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判断:投资明星企业不可能今天投下钱明天就能获得利润,我们应该看远一点,三年之后,或五年、

工程力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在括号中打“×”。) 1、加减平衡力系公理一般不适用于一个变形体。(√) 2、合力一定比分力大。(×) 3、物体相对于地球静止时,它一定平衡;物体相对于地球运动时,它一定不平衡。(×) 4、约束力的作用位置在约束与被约数物体的相互接触处。(√) 5、凡是只受到两个力作用的杆件都是二力杆件。(×) 6、汇交力系中各个力的作用点为同一点。(×) 7、力偶矩的单位与力矩的单位是相同的。(√) 8、力偶不能够合成为一个力,也不能用一个力来等效替代。(√) 9、平面一般力系的主矢与简化中心无关。(√) 10、平面力系与其作用面内的两个不同点简化,有可能得到主矩相等,但力系的主矢和主矩都不为零。(×) 11、平面汇交力系中各力在任意轴上投影的代数和分别等于零,则该力系平衡。(√) 12、一个汇交力系如果不是平衡力系,则必然有合力。(√) 13、在应用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解题时,所选取的两个投影轴必须相互垂直。(×) 14、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可以是三个彼此独立的投影式的平衡方程。(×) 15、材料力学的任务是尽可能保证构件的安全工作。(√) 16、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偶可以任意平移,而作用在变形固体上的力偶一般不能平移。(√) 17、线应变是构件中单位长度的变形量。(√) 18、若构件无位移,则其内部不会产生内力。(×) 19、用圆截面低碳钢试件做拉伸试验,试件在颈缩处被拉断,断口呈杯锥形。(√) 20、一般情况下,脆性材料的安全系数要比塑性材料取得小些。(×) 21、胡克定律只适用于弹性变形范围内。(√) 22、塑性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中,强化阶段的最高点所对应的应力为强度极限。(√) 23、发生剪切变形的构件都可以称为剪切构件。(×) 24、在剪切构件中,挤压变形也是一个次要的方面。(×) 25、构件的挤压面和剪切面一般是垂直的。(√) 26、针对剪切和挤压,工程中采用实用计算的方法,是为了简化计算。(×) 27、受扭杆件的扭矩,仅与杆件受到的外力偶矩有关,而与杆件的材料及其横截面的大小和形状无关。(√) 28、根据平面假设,圆轴扭转时,横截面变形后仍保持平面。(√) 29、轴的受力特点是受到一对大小相等、转向相同、作用面与杆的轴线垂直的力偶的作用。(×) 30、若两梁的跨度、承受载荷及支撑相同,但材料和横截面面积不同,则两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不一定相同。(×) 31、最大弯矩必然发生在剪力为零的横截面上。(×) 32、控制梁弯曲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最大弯矩值。(×) 33、在等截面梁中,正应力绝对值的最大值必然出现在弯矩值最大的截面上。(√) 34、力偶在任一轴上投影为零,故写投影平衡方程时不必考虑力偶。(√)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 2、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局限性? 3、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辨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5、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1、如何理解18、19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产生的关系? 2、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3、马克思、恩格斯和国外学者关于技术本质的分析有何主要差异? 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 5、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6、怎样认识技术发展的动力?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与科学研究中的具体方法的关系? 2、如何理解辩证思维渗透在科学研究的全部过程中? 3、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性? 4、数学方法的运用对于科学研究是否有创造性的作用? 5、注意多学科的交叉与融通有何方法论意义? 6、掌握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有何积极意义? 7、观察是否渗透信念? 8、实验有自己独立的生命,是否不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对实验如有指导,是否实验就没有自己独立的生命? 9、技术构思、技术设计和技术试验三者的关系如何?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1、为什么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2、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 3、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和组织机构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何意义? 4、为什么要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 5、如何保障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健康、持续地运行? 6、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 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 1、怎样认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的与时俱进? 2、如何理解胡锦涛“大力发展民生科技”的重要思想? 3、为什么说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一个科学、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 4、如何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理论精髓?

华南理工大学--自然辨证法-辨析题

华南理工大学自然辨证辨析题 1只要依靠科技进步就能限制或消除科技应用可能带来的负效应。 错!首先要看到,造成消极后果的主要原因不在科学技术本身,而是在于人类本身,是人类如何运用科学技术的问题。对于社会原因造成的消极后果,必须依靠社会进步来解决,而不能单纯依靠科学技术来解决。至于科学技术本身不够完善所带来的消极后果,那更是可以通过发展和完善相应的科学技术来克服。2科学与技术都是无禁区的。或者科学(技术)都是无禁区的 错!对科学有狭义和广义的理解。 *狭义的科学指纯粹的基础研究,它揭示自然界的性质及规律,即基础科学; *广义的科学包括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广义的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 狭义的科学,即进入应用研究之前的基础研究,一般来说无明显价值负荷,与应用关系密切的科学研究才会有较明显的价值负荷,但大多数科学研究,包括一些基础科学,一开始就又与应用密不可分。 科学技术研究的禁区,根据不同的划分有: 第一、康德意义上的禁区:科学技术与道德信仰被划分在不同的范畴中。科学技术并不能解决道德、信仰问题,科学有禁区。 第二、价值目的指向性意义上的禁区:虽然科学本身并无道德之分,但其存在和发展受到社会存在的制约和影响,与社会的价值观相关。这个禁区实质性规定是只能为善不能为恶。若科学研究成果会使对人类造成的灾难大于得益、或是挑战了现存道德规范,则应属于科学禁区。如克隆人的研究在现有的道德规范下还是属于科学的禁区。 第三、纯粹科学、技术意义上的禁区。纯粹科学技术意义上的禁区是指在纯粹的科学范围内,由于科学本身的不成熟性、局限性而直接规定的科学禁区,它只能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挑战禁区进而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得到解决。 3.8.14题讲的是一个事情:全球性问题的产生的实质。 3、工业化是全球性问题产生的根源。 错!1.具体阐述:人类面临的困境表面上看是工业化的产物,但是实质上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判断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判断题 1.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错误。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综合。错误。 3.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相加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错误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19世纪中叶创立的学说,今天早已过时。错误 5.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错误 6.哲学就是世界观。错误 7.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错误 8.世界统一性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石。错误。 9.意识是人脑自动产生的产物。错误。 10.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正确。 11.鬼神观念和错误的认识也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正确。 12.物质就是具体事物。错误 13.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错误 14.实践就是日常生活。错误 15.自在世界是第一性的,人类世界是第二性的。错误 16.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生事物 . 错误 17.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因而是事物发展的主要原因;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因而是事物发展的次要原因错误 1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只有认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才有条件做好工作。正确 19.辩证的否定即是全盘否定错误 20.假象造成错觉,因此是主观的错误 21.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错误 22.因果观念就是因果联系错误 23.逻辑与历史的进程是完全重合的。错误 24.量与事物是完全等同的错误 25.假象就是一种错觉。错误 26.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正确 27.27.有的真理是绝对真理,有的真理是相对真理。(错误:真理都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 28.绝对真理就是绝对不变的真理。(错误) 29.有用就是真理。(错误) 30.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是向统一的。(正确) 31.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意义更为重大的飞跃。正确 32.认识开始于经验。错误 55.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答案:正确 56.有些谬误不能转化成为真理。答案:错误 57.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答案:错误 58.唯物辩证法所讲的联系都是客观的联系。答案:正确 59.概念是理性认识的起点。答案:正确 60.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根本动力。答案:错误

自然辩证法答案

自然辩证法考试(终极版) 1、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系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1)系统的含义: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包含以下四个要义: ①、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要素是构成系统的组成部分或单元。 ②、系统在于“系”,即系统内诸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特定的结构; ③、系统还在于“统”,即要素彼此之间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④、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环境表现特定的功能,功能以结构为载体,并在系统内诸要素的功能耦合中突现出来。 (2)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方式: ①、不仅要把整个自然界看做一个系统,而且要认识到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客体都自成系统。 ②、自然界的一切物质客体不仅自成系统,而且又互成系统。 ③、系统与要素的规定是相对的。 (3)系统的特点:①、开放性;②、动态性;③、整体性;④、层次性。 2、怎样理解自然界循环发展的无限性? 答:(1)恩格斯关于物质永恒循环的思想:他指出除了永恒变化着和永恒运动着的物质及其运动和变化的规律以外,再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在自然界本身的发展过程中,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产生了无数的有机物抱括能思维的人类,当它在某个时候以一定铁的必然性被毁灭以后,在另外的时间和空间又一定会以铁的必然性把它重新产生出来。 这就是物质运动的一个永恒的循环。 (2)自组织理论和混沌理论:进化和退化的交替,自然界的演化,既不是单调地走向有序和进化,也不是单调的走向无序和退化。有序和无序的、进化与退化的不断交替、转化。使自然界处于永恒的物质循环之中。 ①、进化与退化是同存共生的;②、进化与退化是相互转化、交替的; ③、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也就是辩证法所理解的“否定之否定-发展的 螺旋形式”。 (3)现代宇宙学对于宇宙未来演化趋势的推断:宇宙未来演化的趋势取决于宇宙的质量密度 ①、小于临界密度,那么宇宙是开放的、无限的,就会一直膨胀下去; ②、等于临界密度,那么宇宙是平坦的、无限的,它也会永远膨胀下去; ③、大于临界密度,则宇宙是闭合的、有限的,引力吸引将最终使宇宙停止膨胀而转变为收缩。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发现了静止质量,可以使宇宙由膨胀转变为收缩,形成宇宙永远重复的连续更替。3、如何理解观察与实验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过程? 答:(1)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的利用自己的感官认识来描述各种自然现象,获取经验知识的基本手段,属于实践活动,观察是主体和客体相互统一,作用的过程,是主体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感官从被观察对象那里获得感觉映像,形成经验,最后得出观察陈述的过程。观察并非消极的被动的注视,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反映。 (2)科学实验:是人们根据研究的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排除干扰,突出主要因素,在有利的条件下获得科学事实的方法。科学实验可以简化复杂的现象,可以使实验对象处于强化的条件中。 因此,科学实验也体现了认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实验的客观性相统一的过程。 马克思的科学方法论指出观察与实验相互作用才是实践的真正过程。通过观察,发现自然现象,产生主观的感性认知;通过实验,发现自然规律,获得理性的客观认知,是实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过程。

自然辩证法大题

04 辨析题 1 只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就一定能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答:错。因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途径有3个。(1)提高认识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础。(2)发展科学技术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关键。(3)加强全球合作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保障。 2 科学研究是一项严谨的工作,所以需要的是严谨的逻辑思维,而不是非逻辑思维 3 科学事实就是排除任何主观因素的客观事实 不对。科学事实是指人们对所观察到的客观存在的事件、现象和过程做出的真实描述。它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因此,科学事实属于认识论的范畴,即经验事实,它体现的是客观事件在科学认识主体中的 记述和判断 4 因为科学和技术都可以被看做知识系统,所以两者并无本质差别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1)区别:a、目的任务不同b、表现形式不同c、活动过程不同d、管理方式不同(2)联系:a、科学与技术相互依赖相互转化 b、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互为动力 c、相互交织相互渗透 04材料题 1 圆珠笔滚珠磨小而漏油,怎么解决 2 机遇型方法 3 人睡觉时眼珠转,是在做梦,简单枚举法 4 人造丝的发明,通过桑叶与蚕丝元素构成的类比 04 论述题 1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饮酒)科技工作者的角度理解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00 辨析 1 协调人与自认关系的唯一途径是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1)可持续发展所包含的发展空间具有全球性(2)所包含的时间具有持久性(3)所包含的内容是指经济、生态、社会三大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4)所包含的一个全新的价值追求是实现社会的公平发展(5)可持续发展迫使当代人类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不仅要遵循人类已经发现的经济规律,更要遵循生态自然演化规律,重建人类与自然之间循环制衡生态经济和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 2 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恩格斯指出: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这句话如何理解?―――科学假说是通向科学理论的桥梁。科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自然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性,但客观事物的本质有一个暴露过程,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当客观事物的本质尚未充分暴露,人们掌握的科学资料不够完备,只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考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得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的斗争得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A)。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 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D、阶级和 阶级斗争学说 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 A、以实践性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4、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D)。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B、辩证思维的方法 C、实用主义的方法 D、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5、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C)。 A、只坚持不发展 B、只发展不坚持 C、既坚持又发展 D、要记住 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的每一句话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 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 盾运动D、阶级斗争 7、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C)。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与时俱进 8、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9、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 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 权 10、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 过(A)。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1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D)。 A、运动的绝对性 B、本 质的可知性 C、发展的规律性 D、客 观实在性 12、只承认绝对运动,不承认相对静止的观点 是(B)。 A、主观唯心主义 B、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C、形而上学 D、客观唯心主义 1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 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两种说法:(B)。 A、都是辩证法的观点 B、前 者是辩证法观点,后者是诡辩论观点 C、都是诡辩论观点 D、前 者是诡辩论观点,后者是辩证法观点 14、古诗“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 七日,世上几千年”,这是用神化形式说明时 间具有(D)。 A、客观性 B、有限性 C、可知性 D、相对性 15、把思维归结为只是人脑的生理过程的观点 是(A)。 A、庸俗唯物主义 B、二元论 C、客观唯心主义 D、相对 主义 16、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是(A)。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 D、普遍联系和永恒 发展 17、区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 志是(C)。 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B、事物 的变化过程是否有部分质变 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度的范围 D、 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18、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在于是

工程力学复习题5及答案

大作业(五) 一、填空题 1、某段梁的内力只有弯矩没有剪力时,该段梁的变形称为(纯弯曲)。如果它的内力既有剪力又有弯矩时称为(横力弯曲或剪切弯曲) 2、提高梁的弯曲强度的措施:(适当布置载荷和支座位置),(选用合理的截面),(采用变截面梁) 3、适当布置载荷和支座位置可以提高梁的弯曲强度,它的目的是(降低最大弯矩m ax M ) 4、合理设计截面形状可以提高梁的弯曲强度,它的目的是(用最小的截面面积A ,使其有更大的抗弯截面模量z W ) 5、为了使梁的中性轴上、下两侧的材料都能发挥作用,对于塑性材料,如果[][]c t σσ=,应选择(上、下对称的截面),这样抗弯更好,但是抗扭差。、对于脆性材料,如果[][]c t σσ<,所以(采用T 字型或上下不对称的工字型截面)。 6、截面的经济程度可用比值(A W z )来衡量。 7、在所有相互平行的坐标轴中,对(形心轴)的惯性矩为最小。 8、在平行移轴公式A a I I z z 21+=中,z 轴和z1轴互相平行,则z 轴通过(形心轴) 9、对于如图所示的简支梁,在弹性小挠度弯曲中,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式EI x M dx w d )(22=±左边的正负号为(负号)。 10、对于悬臂梁来说固定端的(挠度和转角)都等于零; 11、对于简支梁或外伸梁来说铰支座上(挠度)等于零,弯曲变形的(对称点)上的转角等于零。 12、只有在(小变形)和(材料服从虎克定律)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叠加原理求梁的挠度和转角 13、弯矩为正,挠曲线呈(凹形);弯矩为负,挠曲线呈(凸形);弯矩为零的梁,挠曲线呈(直线)。

14、梁的弯曲变形与梁的(受力)、(截面形状)及(截面刚度EI )有关。 二、选择题 1、矩形截面梁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值为平均切应力的(A )倍。 A 、1.5 B 、3 4 C 、2 D 、1 2、圆形截面梁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为平均切应力的(B )倍。 A 、1.5 B 、3 4 C 、2 D 、1 3、圆环形截面梁的最大切应力为平均切应力的(C )倍。 A 、1. 5 B 、3 4 C 、2 D 、1 4、工字形截面梁腹板上的最大切应力约为腹板上的平均切应力(D )倍 A 、1. 5 B 、 34 C 、2 D 、1 5、下列情况中不需要进行切应力的强度校核是( D ) A 、较短的梁(l /h <5) B 、工字型 C 、木梁 D 、较长的梁(l /h >5) 6、已知平面图形的形心为C ,面积为A ,对z 轴的惯性矩为I z ,则图形对z 1轴的惯性矩有四种答案, 正确答案是(D ) A 、A b I z 2+ B 、A b a I z 2)(++ C 、A b a I z )(22-+ D 、A a b I z )(22-+ z z C z 1 7、两根细长杆的直径、约束均相同,但材料不同,且212E E =则两杆临界 应力之间的关系为:(B ) A 、21)()(cr cr σσ= B 、21)(2)(cr cr σσ= C 、2 )()(21cr cr σσ= D 、21)(3)(cr cr σσ= 8、如图所示的简支梁,其截面形心为C ,I z =5.33×10-6m 4。材料的许用拉应力[σt ]=80 MPa ,许用压应力[σc ]=160 MPa ,则梁的最大许用载荷q max 为( A )

2017自然辩证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1.什么是技术创新?它有哪些机制?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不同于技术发明,它主要是指技术成果在商业上的首次成功应用。技术创新包含技术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它是技术进步的基本形式。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是当前我国科技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所在,国家创新系统是市场经济架构下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环境。 技术创新的机制 技术创新的机制分为两个层次:国家层次是指国家创新体系,它主要是从国家竞争力考虑;企业层次主要是指,企业在其内部和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通过创新建立相应的组织结构,并对社会经济发挥作用的机理和原理,它主要是从企业竞争力考虑。 2.怎样正确地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关系,谈谈你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的想法。 (1)人与自然的三重矛盾关系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关系;尊重自然的价值与尊重人类发展权利的矛盾关系;技术开发与自然保护的矛盾关系。 (2)人与自然的关系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与此同时,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 中国和世界正处在关键的十字路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耗以及随之产生的废物也大幅度增长,为了取得长期的经济增长,中国必须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的环境恶化很严重,加上庞大的人口和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这些都对中国走向可持续发展形成了重大障碍。这些都导致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一)人口方面的挑战(二)资源方面的挑战(三)生态环境方面的1、自然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峻2、自然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峻:(1)水污染严重2)大气污染严重(3)土地污染严重(4)固体废物问题严重(5)噪声污染(6)电磁污染(7)光污染(8)热污染 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要改变观念,科学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发展,科学地协调、改造自然,善待自然,改变过去那种“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其次要珍惜资源,节约资源;最后要唤起公众可持续发展意识,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但这条道路同时是十分艰难的,首先经济实力薄弱是一大障碍,其次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科学技术的支持,要达到这一点尚需长期努力,最后是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西部地区水土流失等生态恶化现象更加严重。虽然有上述不足,但我们同时要看到,只要中国政府坚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运用科技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公众参与,再加上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增长方式转变和科技进步的支持,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 3.什么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它的重要性。 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它是科学价值的核心。科学精神有广泛而深刻的涵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自然辩证法研究生一年级课程包括课件试题答案

1、什么叫自然辩证法?其性质和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对象: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自然辩证法仍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织部分。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体系: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2、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周期性(可能出辨析题) 答: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结构的层次是无限的,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非平衡态自组织理论证明,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从环境中获取负熵流来抵消系统内部的熵产生,就可能在一定条件下使系统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演化为一种稳定有序的结构。同样,混沌理论也揭示了通向混沌的道路,说明了系统从有序向无序的转化过程。在自然界的演化过程中,正是由于以上两个演化才使得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 自然界的系统演化,既不是单调地走向有序和进化,也不是单调地走向无序和退化。有序和无序的不断转化,进化与退化的不断交替,使自然界处于永恒的物质循环之中。 3、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自组织理论及其意义 答: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行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其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能够形成有序的结构,或从低序向高序的方向演化。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通过对自组织理论的认识,我们可以分析现在的各个国家甚至社会的发展。我们在对自组织理论有更深入了解的同时,还可以将得到的实际经验应用到社会中去,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4、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关系,有没有本质区别? 答:天然自然是大自然中已经存在的并且未经人类利用的自然。人工自然是人利用或改造天然自然,创造天然自然中所不存在的人类文明,可分为两类:①人工自然界,即人工生态系统;②人工自然物。 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关系:天然自然是“第一性客体”,人工自然属“第二性客体”;天然自然中存在的是“自发性作用”的规律,在人工自然过程中,则有“应用性作用”的规律;天然自然只有自然属性,而人工自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天然自然的演化节奏是缓慢的,人工自然的演化是快节奏的。人工自然是科学技术的物化,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中介。 5、混沌理论的定义 答:“混沌理论”是对确定性非线性动力系统中的不稳定非周期性行为的定性研究。在 没有变量的情况下,系统运动是一项有规律的重复行为,通过研究认识这一系统状态,非周期性行为就变成了可以观察的对象。不稳定非周期行为则复杂得多:它不做重复运动,不断展现出任何细微变化动乱对系统造成的影响。根据当代数学理论的定义,混沌系统就是对“对初始条件极度敏感”的系统。换句话说,为了精确预测系统的未来状态,需要知道它无限精确的初始状态,即便很小的误差,都将立刻导致预测错误。混沌理论:是系统从有序突然变为无序状态的一种演化理论,是对确定性系统中出现的内在“随机过程”形成的途径、机制的研讨。 6、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P70) 答: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有: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努力减少环境污染;树立生态自然观;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实现人类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世界各国即不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共同发展;实现人类世世代代的共同发展。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原则;发展的可持续性--可持续性原则;人类根本利益和行动的共同性--共同性原则;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公平性原则。 7、科学的本质是什么?(可能出辨析题) 答:马克思对科学本质的论述:(1)科学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2)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 (3)科学是生产力;(4)科学既是观念财富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_百度文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 30小题,每题 1分,共 30.0分 1. 循环论的错误在于 ( A 、夸大了事物发展的普遍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特殊性 B 、夸大了事物运动的绝对性,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C 、夸大了事物发展的反复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趋势 D 、夸大了新旧事物之间的连续性,否认了新旧事物之间的间断性【正确答案是】:C 2. 规律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 A 、主观性和个别性 B 、客观性和普遍性 C 、社会性和历史性 D 、稳定性和不变性 【正确答案是】:B 3. 认识的本质是 ( A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 、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 、主体头脑中固有的 D 、绝对观念在头脑中的显现

【正确答案是】:A 4. 有人认为,只有感性经验才是可靠的,抽象的理论是不可靠的,这在认识论上犯了 ( A 、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B 、形而上学的错误 C 、经验论的错误 D 、唯理论的错误 【正确答案是】:C 5. 下列各项正确说明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的标准的是 ( A 、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 、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C 、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 D 、以实践中是否达到预想目的定是非 【正确答案是】:D 6. 社会意识是 ( A 、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 B 、社会的教育活动过程 C 、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D 、社会的普遍交往过程

【正确答案是】:C 7.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 ( A 、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B 、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C 、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D 、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 【正确答案是】:A 8. 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是一种承认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的理论,它建立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础上,是能动的决定论。这说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 ( A 、排斥了主体选择的作用 B 、与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不矛盾 C 、把历史的发展看作自发的过程 D 、否认人的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正确答案是】:B 9. 从历史上看,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 ( A 、唯一形式 B 、辅助形式 C 、必要形式 D 、基本形式 【正确答案是】:D

工程力学判断题

二.判断题 1.受两个力作用的杆件一定是二力杆。() 2.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其作用线可在刚体上任意平移,其作用效果不变。() 3.合力的作用与它各分力同时作用的效果相同时,合力一定大于分力。() 4.平面上力对点之矩为代数量。() 5.力偶在任一轴上的投影等于零。() 6.力偶矩与矩心的位置有关。() 7.约束力的方向与物体被限制的运动方向相反。() 8.如果物体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则物体系统内的各物体也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9.作用于物体上的主动力合力,其作用线与接触面法线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摩擦角时物体就能平衡。() 10.对于空间力系,当力与某轴平行时,力对该轴之矩为零。() 11.拉伸变形时,杆的长度越大,变形越大。() 12.拉(压)杆的危险截面一定是横截面积最小的截面。() 13.对于塑性材料,常用抗拉(压)强度作为极限应力。() 14.正应力的受力面总是与内力垂直。() 15. 外力为正值时,梁横截面上弯矩为正。() 16.梁弯曲时,中性轴不发生变形。() 17.梁弯曲时,离中性轴越远,正应力越大。() 18.压杆的柔度值越大,其临界应力就越大。() 19.把柔度λ≤λp的压杆称为大柔度杆。() 20.在横截面积保持不变时,把实心截面改成空心截面,可提高压杆的稳定性。() =0。() 21.构件受冲击时,当h=0时,动荷系数K d 22.在冲击力的作用下,构件发生断裂的现象叫疲劳失效。() 表示是对称循环下的持久极限。() 23.σ -1 24.刚体做平动时,刚体上各点的速度相同。() 25.刚体定轴转动时,半径越大,速度越大。() 26.平面图形上任意两点的速度在这两点连线上的投影相等。() 27.刚体做平面运动时,速度瞬心的速度为零。() 28.刚体对任意轴的转动惯量,等于对质心轴的转动惯量再加上刚体的质量与这两轴间距离平方的乘积。() 29.当力矩为常量时,力矩对转动刚体所做的功等于该力矩与刚体相应转角的乘积。() 30.刚体平面运动时的动能等于刚体随质心平动的动能与刚体绕质心转动的动能之和。()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考4道,5分每题) 1、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 2、系统: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3、涨落:由大量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所构成的体系,总是经常不断地受到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扰动,扰动会使得系统在某个时刻,某个局部的空间范围内产生对客观状态的微小偏离,这种微小的偏离就叫做涨落。 4、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和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它是科学价值的核心。 5、科学事实: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主体关于客观存在的、个别的事物(事件、现象、过程、关系等)的真实描述或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单称命题。 6、科学语言:科学语言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从日常语言(自然语言——它一般地描述人们的感觉、经验和内心的感受)中提炼出来的,自然语言是它的基础。 7、科学问题:科学问题(Problem)是指科学认识过程中需要回答而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又无法解决的矛盾。科学问题的提出是有条件的,和它提出时的知识背景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它是时代的产物。 8、科学假说:科学假说是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的猜测性说明和尝试性解答。科学假说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9、科学共同体:所谓科学共同体是指某一特定研究领域中持有共同观点、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家集团。这一科学家集团的成员受到过大体相同的教育和训练,因而有共同的探索目标和评判标准。 10、类比:类比方法是指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系列性质、关系或功能方面的相似,从已知其中一个(或一类)对象具有其他的性质、关系或功能,推出另一个(或另一类)对象也具有同样的其他性质、关系或功能的方法。 11、灵感:灵感通常是指突然出现的一种具有创新性认识内容的模糊观念,它之所以令人感到神秘,主要是因为它的出现不是事先就意料到的,而是突然到来的。 12、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是长期的、全局的、支持全球人类持续进步的道路。 13、发散思维:所谓发散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时,思维能不拘一格地从已有的信息中尽可能扩展开去,朝着各种方向去探索各种不同的解决途径和答案。 14.对称性破缺:原来具有较高对称性的系统出现不对称因素,其对称程度自发降低,这种现象叫做对称性自发破缺。 二、简答题(考5道,8分每题,重点:2、4、6、7、10、11、16、17、18) 1、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和社会。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三种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科学的本质,科学认识的过程;形成科学理论的一般方法;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科学理论的发展。 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技术的本质和结构;技术认识和技术方法;技术价值和技术社会观;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 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及其和中国现代化的关系。 2、系统思维方式的含义及其基本思路 (1)定义所谓系统思维方式,是把对象当做一个系统的整体加以思考的思维方式,它根据系统的性质、关系、结构,把对象的各个组成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构成模型,研究系统的功能和行为,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定量化和精确化的特征。 (2)系统思维方式的思路这种思维方式认识对象的基本思路是: 第一,把对象作为其构成要素以一定的联系组成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整体(系统)来考察,从整体、部分、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中揭示对象的整体性质和运动规律。它首先从整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