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周围炎诊疗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肩关节周围炎诊疗规范

一. 诊断标准

1诊断依据

1.1慢性劳损,外伤筋骨,气血不足复感受风寒湿邪所致。

1.2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右肩多于左

肩,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多为慢性发病。

1.3肩周疼痛,以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肩关

节活动功能障碍。

1.4肩部肌肉萎缩,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外展功能受限明

显,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

1.5 X线检查多为阴性,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

2证候分类

2.1风寒湿型:肩部串痛,遇风寒痛增,得温痛缓,畏风恶寒,

或肩部有沉重感。舌质淡,苔薄白或腻,脉弦滑或弦紧。

2.2瘀滞型:肩部肿胀,疼痛拒按,以夜间为甚。舌质暗或有瘀

斑,舌苔白或薄黄,脉弦或细涩。

2.3气血虚型:肩部酸痛,劳累后疼痛加重,伴头晕目眩,气短

懒言,心悸失眠,四肢乏力。舌质淡,苔少或白,脉细弱或沉。二.治疗方案

1、针灸治疗

1.1.毫针刺法

1.1.1.选穴处方

主穴:肩髃、肩贞、肩前、天宗。配穴:气血亏虚型配足三里、脾俞。肝肾亏虚型配阴谷、三阴交、肝俞。寒湿阻络型配清冷渊、阴陵泉。气滞血瘀型:配膈俞、血海。

1.1.2.方法及针刺手法:肝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针刺用补法,其余各穴用平补平泻手法。每隔5分钟行针一次,留针20分钟。隔日一次。

1.2.穴位注射疗法

1.2.1.选穴同针刺选穴法。

1.2.2.药物:普鲁卡因2ml、当归注射液4ml、维生素B12500ug、安痛定4ml、胎盘组织液4ml、野木瓜注射液4ml。

1.2.3. 方法:将上述药物吸入20ml一次性注射器内摇匀后,换上一次性5号牙科穿刺针,穴位常规消毒,在针刺得气后将药物注入腧穴中,每穴注射药物2ml。隔日一次。

1.3平衡针疗法

选肩痛穴,针刺入穴位后强刺激可留针或不留针。

1.4腹针疗法

主穴(君、臣)中脘、商曲(健侧)。辅穴(佐、使)滑肉门(患侧)。

2、小针刀治疗

于压痛明显之滑囊、肌腱、肌肉紧张及肌筋膜粘连等处,施以切开剥离、纵行疏通、通透剥离等法治疗,以改善粘连。

3、物理疗法

根据病情可选用中频电疗、激光、红外线、超短波、离子导入、蜡疗等方法,此类方法可松弛肩部肌痉挛,改善血液循环。

4、推拿治疗

用法,揉捏法将肩背及上臂部肌肉行放松推拿约5分钟,弹拨手法对痛点及冈上肌等处给予弹拨3~5次,继之患肩对牵拉抖动旋转活动,最后帮助患肢做外展上举内收前屈后伸等动作。

5、关节松动术

5.1. 分离牵引:病人体位:仰卧位,上肢外展约50度.术者站于病人躯干与外展上肢之间.外侧手托住上臂远端及肘部,内侧手四指放在腋窝下肱骨头内侧,拇指在腋前.内侧手向外侧持续推肱骨约10秒,然后放松,重复3~5次.

5.2. 长轴牵引:患者体位:仰卧位,上肢稍外展.术者体位:站在病人躯干及外展上肢之间,外侧手握住肱骨远端,内侧手放在腋窝,拇指在腋前.外侧手向足的方向持续牵拉肱骨约10秒,然后放松,重复3~5次.

5.3. 向头侧滑动:患者体位:仰卧位,上肢稍外展.术者体位:站在躯干一侧,双手分别握住肱骨近端的内外侧.内侧手稍向外作分离牵引,同时,外侧手将肱骨向头的方向上下推动.

5.4. 前屈向足侧滑动:患者体位:仰卧位,上肢前屈90度,屈肘,前臂自然下垂.术者体位:站在躯干一侧,双手分别从内侧和外侧握住肱骨近端,双手五指交叉.双手同时向足的方向牵拉.

5.5. 外展向足侧滑动:患者体位:仰卧位,上肢外展90度,屈肘约70

度,前臂旋前放在治疗者前臂内侧.术者:站在患者体侧,外侧手握住肘关节内侧,内侧手虎口放在肱骨近端外侧,四指向下.外侧手稍向外牵引,内侧手向足的方向推动肱骨.

5.6. 前后向滑动;患者体位;仰卧,上肢休息位,术者:站在患肩外侧,上方手放在肱骨头上,下方手放在肱骨远端内侧,将肱骨托起.下方手固定,上方手将肱骨向后推动.

5.7. 后前向滑动:患者体位:仰卧,上肢放在体侧,屈肘,前臂旋前放在胸前.术者体位:站在患肩外侧,双手拇指放在肱骨头后方,其余四指放在肩部及肱骨前方.双手拇指同时将肱骨头向前推动.

5.8. 外展摆动;患者体位:仰卧位,肩外展至活动受限处,屈肘90度,前臂旋前.术者体位:站在外展上肢与躯干之间,内侧手从肩背部后方穿过,固定肩胛骨,手指放在肩上,以防止耸肩的代偿作用.外侧手托住肘部,并使肩稍外展和后伸.外侧手将肱骨在外展终点范围内摆动.

5.9. 侧方滑动:患者体位:仰卧位,上肢前屈90度,屈肘,前臂自然下垂.术者:站在躯干一侧,内侧手握住肱骨近端内侧,外侧手握住肱骨远端及肘部.外侧手固定,内侧手向外侧推动肱骨.

5.10. 水平内收摆动:患者坐位,肩前屈90度,屈肘,前臂旋前,手搭在对侧肩上.术者:站在患肩后方,同侧手托住患侧肘部,另一侧手握住搭在对侧肩部的手.双手同时将患侧上肢作水平内收摆动.

5.11. 后前向转动:健侧卧位,患侧在上,肩稍内旋,稍屈肘,前臂放在身后.术者:站在病人身后,双手拇指放在巩固头后面,其余四指放在肩部及肱骨近端前面.双手拇指同时由后向前转动肱骨.

5.12. 内旋摆动:患者体位:仰卧位,肩外展90度,屈肘90度,前臂旋前.术者:站在患肩外侧,上方手握住肘窝部,下方手握住前臂远端及腕部.上方手固定,下方手将前臂向床面运动,使肩内旋.

5.13. 外旋摆动:患者体位,仰卧位,肩外展90度,曲肘90度.术者:站在患肩外侧,上方手握住前臂远端及腕部,下方手放在肱骨头前面.下方手固定肩部并稍向下加压,上方将前臂向床面运动,使肩外旋.

6、药物治疗

6.1阻滞疗法

用1%的利多卡因或0.25%-0.375%的布比卡因,加入一种皮质类固醇药物行肩关节周围压痛点阻滞或腋神经阻滞、肩胛上神经阻滞。

6.2口服药物治疗

6.2.1口服西药治疗

口服非甾体消炎止痛药,如芬必得,布洛芬,尼美舒利等,以消炎止痛,缓解肌肉痉挛。

6.2.2 中药汤剂治疗

(1)风寒湿滞、经脉不通: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

(2)血瘀气滞、脉络瘀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用化瘀通痹汤加味。

(3)气血虚弱、经脉失养:益气养血,通络止痛。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

7、练功疗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