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融合文献综述Word版
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_文献述评
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_文献述评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 文献述评引言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城市中的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这些流动人口指的是来自农村和其他城市的外来人口,他们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条件而选择迁居到城市中。
然而,这一人口流动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
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了述评,旨在探讨城市流动人口在社会中的融合情况,并提出解决途径。
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现状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流动人口往往在就业、医疗、教育等方面面临诸多困难。
他们由于缺乏稳定的工作机会和社会福利保障,往往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待遇。
其次,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之间的文化差异也成为了融入的一大阻碍。
由于流动人口从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而来,城市居民对他们的接纳和认同程度较低。
再者,流动人口由于不熟悉城市的规则和制度,容易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解决途径与办法面对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途径与办法。
首先,改善流动人口的就业条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政府可以增加对流动人口的劳动权益保护力度,推动企业为流动人口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薪酬待遇。
其次,加大对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力度也是至关重要的。
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流动人口提供基本的医疗、住房和教育等方面的保障,使他们能够获得与城市居民相当的待遇。
此外,增加对流动人口的社会文化教育也是促进融合的有效途径。
通过宣传和教育,增强城市居民对流动人口的理解和认同,减少对他们的歧视和偏见。
最后,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法律与制度保护也是非常必要的。
政府可以加大对流动人口的法律援助力度,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结论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涉及到诸多方面的问题。
只有通过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推动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
政府应该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为流动人口提供更多的保障和帮助;社会应该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理解和接纳,减少对他们的歧视和偏见;个人应该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增强自身的社会融入能力。
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研究综述
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研究综述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研究综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城市外来人口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城市外来人口指的是从农村地区迁徙至城市并在城市中长期或短期居住的人群。
在中国这个人口大国中,城市外来人口数量庞大,其社会融合问题成为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合问题是指外来人口在城市生活、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与当地居民之间的交流和融合程度。
社会融合的程度直接关系到外来人口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因此,对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合问题开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面临诸多障碍。
由于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习俗习惯等原因,城市外来人口往往与当地居民之间存在着隔阂和观念不同。
此外,在城市生活中,外来人口还面临着较高的就业压力、住房困难、子女教育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对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合程度造成影响。
其次,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需要多方合作。
要解决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合问题,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
政府应制定有关政策,提供就业援助、住房保障等支持措施,改善外来人口的生活条件。
社会组织可以提供法律咨询、培训等服务,帮助外来人口适应城市生活。
企业可以提供岗位机会,给予外来人口平等的舞台。
而个人也要增强外来人口的认同感,鼓励和支持他们融入城市社会。
再次,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需要关注教育、文化和就业等方面。
在教育方面,应加强对外来子女的教育管理,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并设立相关的教育支持政策。
在文化方面,要促进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加强文化教育和传承,让外来人口了解并适应当地文化。
在就业方面,要鼓励企业开展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外来人口的就业能力,促进他们就业稳定。
最后,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应关注公平和包容。
尽管城市外来人口在城市中具有一定的劳动力和消费能力,但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不能忽视。
因此,应强调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的原则,保障外来人口享有公平的社会资源分配和机会,鼓励社会各界采取包容的态度,构建和谐的城市社会。
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_文献述评
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_文献述评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 文献述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城市流动人口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城市流动人口是指人们由于各种原因,如工作、学习、婚姻等而迁往他乡定居的人口。
他们在新生活环境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找工作、融入社会等。
因此,如何促进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本文将就相关文献对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进行述评。
首先,社会融合是指城市流动人口在新的社会环境中逐渐与当地居民融为一体,实现相互理解、和谐共处的过程。
许多研究表明,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与其自身素质和家庭背景密切相关。
例如,一项调查发现,教育程度较高的城市流动人口更容易融入当地社区,与当地居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另一项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家庭的社会支持与他们的社会融入程度密切相关。
因此,提高城市流动人口的教育水平和家庭社会支持是促进他们的社会融合的重要途径。
其次,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还与当地居民的接纳程度密切相关。
一些研究显示,当地居民对城市流动人口的态度和行为对他们的融入程度有着重要影响。
研究表明,当地居民的友好态度和支持可以增加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交资本,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因此,政府和社会各界应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促进当地居民对城市流动人口的理解和接纳。
另外,城市流动人口在社会融合过程中还面临一系列制度性障碍。
例如,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城市流动人口在享受公共服务、就业、教育等方面受到不公平待遇。
一些研究指出,解决这些制度性障碍对于推进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至关重要。
政府需要加大改革力度,逐步打破户籍制度的限制,为城市流动人口提供公平的机会和资源。
此外,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是促进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重要举措之一。
城市流动人口普遍面临着住房、医疗保障、养老金等问题,而这些都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融合程度。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投入,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与当地居民相当的福利待遇。
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研究综述
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研究综述一、内容概述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加快,流动人口数量逐年增加,关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研究也成为了学术界和实践领域关注的热点。
本文旨在对近年来关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能够全面地了解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趋势。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流动人口作为社会发展中的特殊群体,其行为和地位受到广泛关注。
学术界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现状与问题。
研究者们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流动人口在社会融入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如语言沟通、文化适应等困难。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模式及影响因素。
有学者从宏观角度出发,探讨了政策制度、经济因素、社会网络等因素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影响;也有学者从微观视角入手,研究了个体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对社会融合的作用。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对策建议。
基于对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学者们提出了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对策,如加强政策支持、优化社会环境等。
社会融合的理论框架。
国外的研究者建立了许多关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理论模型,如社会资本理论、生态系统理论等,为我们深入了解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撑。
文化适应与融合。
研究者关注流动人口在新环境中的文化适应过程,以及如何通过跨文化交流、教育等方式提高他们的社会融合能力。
社会排斥与包容性。
国外学者还关注流动人口在社会融合过程中遭受的社会排斥现象,以及如何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支持提高社会包容性,促进流动人口更好地融入社会。
《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研究综述》一文有必要对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梳理、分析和比较,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城市化进程中的流动人口城市化的浪潮席卷全球,推动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变革。
在这一进程中,数以亿计的流动人口应运而生,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主力军。
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文献综述与思考
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文献综述与思考王雪202100010003【摘要】本文从社会融入概念入手,通过文献综述,对我国已有的社会融入问题研究进行三方面梳理:社会融入的相关理论、测量指标和内容和影响社会融入的因素。
通过梳理发现:国外社会融入相关理论主要有融合论、多元文化论和区隔融合论,我国社会融入理论研究相对缺乏,有再社会化理论、融合递进说、互动论和新二元论;社会融入的测量指标尚未统一,但经济整合、文化接纳、行为适应、身份认同四个方面为多数学者接受,而研究集中在经济文化层面,身份认同研究增多;制度排斥、居民文化排斥、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等因素是阻碍社会融入的主要原因。
【关键字】流动人口;社会融入;融入指标;融入阻碍前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我国经济快速开展,全球化进程推进,原有制度限制打破,人们的经济生活行为和思想价值观念发生转变,促成了我国乡城流动人口大潮的出现。
近三十年来,流动人口呈现急剧增长的态势。
虽然,因对流动人口尚无统一定义,不同调查数据所得到流动人扩数量存有差异,但流动人口数量巨大已是不争的事实。
【1】规模巨大的乡城人口流动问题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王桂新等〔2021〕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跨库高级检索,将我国流动人口问题研究大致划分为总体描述和专题研究两大阶段。
研究设计流动过程中的众多方面,从研究重点来看,现有研究主要关注流动人口从流出地到流入地的原因、过程、机制及效果和政策研究,而对这个群体进入城市后如何沉淀与融合的专题性研究积累还不算多,但近年来开展很快,研究增多。
【2】本文尝试从“融入〞概念入手,拟系统考察和评述乡城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相关研究文献,从三个角度:现有社会融入理论、社会融入指标、社会融入的阻碍因素和政策进行文献研究,以期在梳理现有研究成果的根底上,为后续的研究理清思路。
1.社会融入的相关理论1.1社会融入与社会融合概念界定社会问题的分析和讨论首先必须对概念做出清晰的界定。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移民社会融合研究进展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移民社会融合研究进展移民社会融合是当前社会研究的热点之一,涉及到移民群体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如何融入主流社会,以及移民与当地居民之间的互动与融合。
本文将从文献综述的角度,探讨毕业论文中关于移民社会融合研究的进展,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移民社会融合概念及意义移民社会融合是指移民群体在新的社会环境中逐渐融入主流社会的过程,包括文化、经济、政治等多个方面。
移民社会融合的成功与否,不仅关乎移民个体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研究移民社会融合的意义重大,可以促进社会的多元共融,减少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移民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1. 文化因素移民社会融合过程中,文化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移民群体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与主流社会的文化差异,是影响融合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文化认同感的建立对于移民社会融合至关重要,需要主流社会和移民群体之间相互尊重、包容与理解。
2. 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也是影响移民社会融合的重要因素之一。
移民群体的经济地位、就业机会、收入水平等,直接影响着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认同感。
研究表明,经济融合是移民社会融合的基础,需要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经济环境,才能促进移民群体的融入。
3. 政治因素政治因素也对移民社会融合起着重要作用。
移民群体的政治参与度、政治权利的保障等,直接影响着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研究表明,政治融合是移民社会融合的重要保障,需要建立包容性的政治制度和政策,保障移民群体的政治权利和参与度。
三、国内外移民社会融合研究现状1. 国外研究在国外,移民社会融合研究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学术体系,涉及到文化认同、社会关系、政治参与等多个方面。
例如,美国的多元文化融合模式、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政策等,为移民社会融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2. 国内研究在国内,移民社会融合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涉及到城市化进程、社会政策、文化认同等多个方面。
社会融合理论研究综述
社会融合理论研究综述作者:黄匡时嘎日达更新时间:2011-3-9 来源:学说连线【字号: 大中小】浏览292次摘要: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社会融合”概念逐渐取代“平等”概念成为社会政策实践和研究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社会融合理论可以划分为一个基础和三个层次。
一个基础,即社会融合的基础理论,包括脆弱群体理论、社会分化理论、社会距离理论和社会排斥理论。
三个层次,即社会融合理论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理论:一是社会融合的宏大叙事,这部分起源于迪尔凯姆的社会团结理论和马克思的社会共产思想,后被帕森斯、洛克伍德、哈贝马斯和吉登斯等演化为社会整合理论;二是社会融合的族群模式,这是社会融合概念较早使用的研究领域,主要用来研究外来群体与流入地当地居民之间的社会关系,包括克雷夫科尔的熔炉论、帕克的族群关系循环论和戈登的同化过程理论以及多元化模式;三是社会融合的心理建构,主要从微观个体的心理层面研究社会融入和社会接纳,包括社会认同理论、自我认同理论和社会接纳理论。
关键词:社会融合;社会排斥;社会整合;社会团结综观国内外研究,社会融合理论可以划分为一个基础和三个层次。
一个基础,即社会融合的基础理论,包括脆弱群体理论、社会分化理论、社会距离理论和社会排斥理论。
三个层次,即社会融合理论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理论:一是社会融合的宏大叙事,这部分起源于迪尔凯姆的社会团结理论和马克思的社会共产思想,后被帕森斯、洛克伍德、哈贝马斯和吉登斯等演化为社会整合理论;二是社会融合的族群模式,这是社会融合概念较早使用的研究领域,主要用来研究外来群体与流入地当地居民之间的社会关系,包括克雷夫科尔的熔炉论、帕克的族群关系循环论和戈登的同化过程理论以及多元化模式;三是社会融合的心理建构,主要从微观个体的心理层面研究社会融入和社会接纳,包括社会认同理论、自我认同理论和社会接纳理论。
一、社会融合的理论依据社会融合作为一个社会政策概念起源于欧洲学者对社会排斥的研究。
社会融合
为“城市-城市流动儿童”。
他们属于流动儿童,但不是农村流动人口子女。
另一类是指从农村迁移到城市,但是其户口保留在农村的儿童,这一类儿童构成了城市流动儿童的主体,我们称之为“乡村-城市流动儿童”,他们属于农村流动子女的一部分。
农村流动人口子女除了这部分流动儿童,还包括留在原居驻地的“留守儿童”(佘凌 罗国芬, 2003)。
但这部分儿童则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之内。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较为清楚地为本文需要研究的“流动儿童”这一对象进行界定:系指在随父母亲从乡村迁移到城市,并且在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但户籍并未随之改变的6—14周岁之间的少年儿童人口。
1.2.2 社会融合社会融合(social integration/ social adaptation)是我们生活中一个非常熟悉的词汇。
不过,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界定社会融合的概念,使得目前社会融合概念繁多。
欲全面理解社会融合的概念,有必要综合考察下这些概念的界定。
社会融合的一种定义是从social integration衍生而来,从社会功能性角度展来讨论的,很多学者称之为社会融合。
杜尔克姆、帕森斯等人首先对社会融合进行了理论阐述,强调的内容是社会团结。
后来学者根据这些理论,在实证研究中将社会融合的定义进行操作化。
Scott M.Myers在《童年移民和成年后的社会融合》一文中沿用Phyllis Moen,Donna Dempster-McClain,Robin M.Williams, Jr (1989)对于社会融合的定义。
Scott对移民的结构整合和社会心理整合都做了详细的操作化。
结构整合包括团体或组织的具体参与,即在组织中担任的具体角色、角色的数量、和其他成员的关系等。
而社会-心理整合/情感整合是指内向的社会生活体验或者说个体所能感觉到的与社会的整合深度。
进而,Scott用个体对于社区的情感体验标志社会心理整合纬度,用个体所具有的亲密朋友和亲属的个数标志结构整合纬度。
《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500字》
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文献评述由于国外没有户籍制度,因而没有流动人口这一说,主要研究移民,针对国外现存的有关社会融合理论和移民人口社会融合相关文献进行整理。
1.1社会融合理论社会融合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是同化论、多元文化论、区隔融合论。
最早提出同化论的为芝加哥学派,帕克将融合的形式分为经济竞争、政治冲突、社会调节、文化融合,是个体或者群体相互渗透与融合的过程;多元文化论(20世纪40-50年代)认为在移入地具有较大包容性的前提下,移民会在保存自身文化的同时,在移入地重新构建自己的价值观与身份认同,形成多样性的经济、文化与社会;Porles&Zhou提出的区隔融合理论认为传统的融合理论不适合解释当代移民的融合路径,认为移民有多种融合模式,第一种是平行融入中产阶级生活,前提为适应新环境;第二种则是融入底层社会,陷入永久贫穷,为反方向融;第三种则是在经济上得到改善,但保留自己的文化传统,形成移民文化[3]。
1.2社会排斥“社会排斥”最早是由法国学者勒纳(Lenoir)提出,以新贫困现象为研究起点,用来指长期被排斥在劳动力市场之外的人(20世纪70年代),现在该理论已经融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4]。
布尔査德、勒·格兰和皮尔查德曾经指出,“社会排斥是一个人生活居住在一个社会中却没有以这个社会的公民身份参与正常活动的状态”[5]。
布尔査德认为如果一个人是被社会所排斥的,那就必须满足三个条件:首先,他必须居住在排斥他的社会里;其次,他没能参加作为社会公民正常参加的活动;最后,他因为被不能控制的因素阻止而不能参加他愿意参加的活动[6]。
1.3推-拉理论列文斯担(1889年)是最早对人口迁移规律做全面总结的社会李家,他在《人口迁移规律》中提出人口迁移的11条规律:(1)大多数迁移者只做短距离迁移;(2)迁移过程是分步前进的;(3)长距离迁移者大多数意愿去向某个大型商业中心;(4)每一个迁移流产生一个补偿性逆流;(5)农民比生长于城市的居民易迁移;(6)在出生地附近的小范围内,女性比男性更易迁移,但远出闯荡者多为男性;(7)多数迁移者为成人,未成年家属很少迁出县;(8)大城市的人口增长成分中,迁移超出自然增长;(9)人口迁移量随工商业的发展和交通设施的改善而增长;(10)迁移的主要方向是自农业地区向工商业中心;(11)主要的迁移动机来自经济因素。
社会融合理论研究综述
一
争能力 以及 暴露在 自然灾害 面前并缺 系特征 的理解和 亲密的等级 与程度 ” , 乏应对 能力 ,而这些 因素几乎都 是 由 而且设计 了一种 测量这些等级 和程度 他 们 自身不可控制 的原 因造成 的 ,而 的社会距 离量表 ,为 社会融合理 论的 19 9 5年欧盟基金 会将 “ 社会排斥”
1782年克雷夫的方法围绕劳动力市场研究失业特斯宾塞通过对社会的生长过科尔发表了由12篇文章组成的文章集贫困与社会排斥的关系突出强调了程结构进化功能分化和一个美国农民的信提出了美国非经济性因素或社会机制的动因从相互依赖的分析提出了社会整合作为许多国家人民的熔炉这一概念而深化与拓展了传统贫困理论的内容socialintegration的概念
关键词 :社会 融合 ;社会排 斥 ;社会整合 ;社会 团结 中图分类号:D6; 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8 00 6 08— : 27 D5 6 03( ) — 06 0 0 1 21 0 5
综观 国内外研究 ,社 会融合理 论 会排斥 常常表 现为不 同阶层 之间的排 阶层 之间 的社 会融合 ,而且要求 人们
合的族群模 式 ,这是社 会融合概 念较 为 ,脆 弱群体 的脆 弱性是我 们对他们 离是存在于集 团与个人 之间 的亲 近程 早 使 用 的研 究 领 域 ,主 要 用 来 研 究 外 特 别责任 的来源 …。脆 弱性来 自于生 度 ,是一种可以测量表现个人和一般社 来群体与流入地 当地居 民之 间的社会 命 中不可避免 的一部分 ,或 者来 自于 会关系的理解和亲密 的程度和等级。 关系 ,包括克 雷夫科尔 的熔炉论 、帕 社 会安 排。我们不 仅要承认对 脆弱性 而最 终使得社 会距离概 念成为社 会学 克 的 族 群 关 系 循 环 论 和 戈 登 的 同 化 过 的 家 人 和 朋 友 负 有 特 殊 的 责 任 ,而 且 中普遍 适用概 念的则是美 国社会学 家
社会融合理论研究综述
社会融合理论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社会融合理论作为社会学领域的重要理论框架,旨在解析和阐述个体、群体以及文化如何在社会系统中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并最终形成和谐共处的社会状态。
本综述文章将系统地梳理社会融合理论的发展历程、主要观点及其应用领域,以期为社会融合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策略指导。
文章首先将对社会融合理论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阐述其研究背景和意义。
接着,文章将回顾社会融合理论的主要发展历程,包括其起源、演变以及当前的研究热点。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重点介绍几种代表性的社会融合理论模型,如多元文化融合模型、结构融合模型、心理融合模型等,并分析这些模型的优点与局限性。
文章将探讨社会融合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如社区建设、移民融入、社会政策制定等领域,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期望能够为推动社会融合理论的发展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社会融合理论的历史发展社会融合理论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历史演变过程。
这一理论的发展脉络,可以大致划分为几个关键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理论观点和贡献。
早期的社会融合理论主要关注社会团结与社会整合,强调的是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共同价值观的形成。
涂尔干(Durkheim)和滕尼斯(Tönnies)等社会学家,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社区、共同体和团结等概念,为社会融合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随着社会的变迁,社会融合理论逐渐关注到社会不平等和社会排斥问题。
帕森斯(Parsons)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以及默顿(Merton)的角色冲突理论,开始关注社会结构和角色对个体融合的影响。
他们指出,社会融合不仅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到社会结构、文化、经济等多个方面。
进入20世纪后期,社会融合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开始关注到不同文化、不同族群之间的融合问题。
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同化论和区隔融合论等理论观点纷纷涌现。
这些理论不仅关注社会结构和经济因素,还重视文化、心理和认同等因素在融合过程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适应与社会工作介入问题的文献综述
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适应与社会工作介入问题的文献综述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选择进入高职院校接受专业教育。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面对新的社会环境和学习压力时,往往会面临社会适应问题。
由于其少数民族身份的特殊性,他们在面对社会工作方面也会遇到一些挑战。
探讨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适应与社会工作介入问题,对于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和顺利完成学业具有重要意义。
1.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适应问题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适应问题是指少数民族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后,面对新的社会环境和学习生活时,出现的适应困难和心理压力。
研究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适应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差异与语言障碍。
少数民族学生通常来自较为闭塞的地区,他们的文化习惯和语言习惯与大城市的生活环境存在较大差异,这使得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较大的适应困难。
(2) 学业压力与人际关系。
少数民族大学生通常在接受高职教育时会面临较为严峻的学业压力,他们还需要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对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少数民族歧视与自我认同困惑。
在校园生活中,少数民族学生可能会面临来自同学或老师的歧视和偏见,这种情况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自我认同和自尊心,从而导致社会适应困难。
面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适应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社会工作介入。
在社会工作介入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文化教育与心理辅导。
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需要进行相应的文化教育和语言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还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心态和面对困难的能力。
(2) 学业辅导与人际关系建设。
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困难,需要提供相应的学业辅导和人际关系建设的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业并融入校园生活。
(3) 歧视问题的解决与自我认同的建立。
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近期研究文献综述
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近期研究文献综述李晓莹,李强(烟台大学,山东烟台264005)[摘要]基于中国知网2018年以来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研究文献,从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及内在机理、水平测度、影响因素及对策等四个方面对这些文献进行梳理。
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质是自然和人类的和谐发展,人的自我完善,是实现经济、空间、文化、社会、生态、产业的融合。
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机制包括政策牵引与市场调控协同、城乡要素对流、城乡功能互补三个方面。
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化水平和城市人口数量是衡量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
城乡收入差距、乡村经济和产业发展、宏观调控和政府政策引导是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因素。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对策包括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乡村经济和产业的发展、制定有利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法规等。
[关键词]城乡融合发展;内在机理;水平测度;文献综述[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43(2021)11-0019-04[作者简介]李晓莹(1996-),女,山东烟台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经济。
[通讯作者]李强(1968-),吉林白城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制度经济学,农村经济。
现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
基于此,我国自2017年起提出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旨在我国实际发展过程中,走农村城市协调发展道路,创新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机制。
将城乡关系发展界定为“城乡融合发展”,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必然选择,既符合理论逻辑,又符合历史逻辑。
本文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研究文献综述从四个方面展开:一是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和内在机理的研究;二是关于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的研究;三是关于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因素和对策的研究;四是对研究文献的简要述评和总结。
由于城乡融合发展战略于2017年正式确立,因此文中所涉及的文献主要是2018年以来的最新文献,不包括2018年以前关于城乡一体化的相关研究文献。
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研究综述
“ 社会融合” 的内在涵义有所差异 , 但从早期学者对农 民 工城市居 留意愿 、 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到后来针对农 民工社
会支持 、 社会融合现状的分析 , 可以看 出针对城市流动人
口社会融合的研究过程 , “ 也是 社会融合” 本身作 为一个
概念范畴逐渐被学界认同和接受的过程 。 ( 社会融合问题的概念建构 一)
人 口的社会融合问题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 , 也得出了 许多颇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文旨在通过对 目前国内学
涂尔干在 19 87年发表的《 自杀论》 通过对 自杀现 中, 象的研究 , 首次提出了“ 社会融合” 的概念 , 并认为它是导 致 自杀的重要社会原因之一。 但是迪 尔凯姆所谓的社 …
探索。 早期研究流动人 I城市融合问题的学者运用了“ 3 城 市适应性” 这一术语对社会融合问题进行了研究尝试。田 凯认为外来农 民要适应城市生活 , 融人城市文化, 必须具
“ 社会融合” s i c sn 概念是一个舶来 品, (o ai l i ) c ln uo 中 国学界对此问题 的关注也是从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 的。
社会 融合 是 一个与社 会 结构 密切相 关 的问题 , 因此 , 具体 的研 究 中要 注 意运 用社会 结 构的视 角 予 在
以分析 。
关键 词 : 流动人 口; 社会 融合 ;影响 因素 ;解 决措 施 ; 会结 构 社
中图分类 号 : 2 C9 C9 ; 1
文献标 识码 : A
层次作 了划分之外 , 也有学者 对“ 社会融合 ” 了概念 上 作 的界定 , 王桂新提出“ 社会融合度” 的概念 , 认为这是指外
来人 口在 城市 生 活 各个 方 面 融入 城 市居 民社会 的程
社会融合情况汇报
社会融合情况汇报社会融合是指不同文化、民族、宗教、地域、职业等各种社会因素之间的融合与交融。
在当今社会,社会融合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各国都在不断探索和推进社会融合的路径和方式。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社会融合问题更是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就我所在地区的社会融合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所在地区的社会融合情况总体来说是比较良好的。
不同民族、宗教的人们在这里和睦相处,相互尊重,共同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各民族之间的婚姻、商业往来、文化交流等现象比较普遍,各种文化活动也得到了充分展示和交流。
可以说,不同文化在这里得到了有效的融合和传承。
其次,政府在推动社会融合方面也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保障少数民族的权益,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平等交流和发展。
同时,政府还鼓励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合作,推动多元文化的共存共荣。
这些举措为社会融合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
然而,也要看到社会融合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一些地方存在着民族、宗教歧视现象,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受到排斥和边缘化。
其次,一些地区的社会融合进程相对滞后,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程度不够高,导致了社会发展不够均衡。
再次,一些地区存在着文化冲突和矛盾,需要更多的沟通和协调来化解。
为了更好地推动社会融合,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对社会融合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各民族之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其次,建立更加完善的政策法规,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共存。
再次,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文化的交融和共同发展。
最后,加强社会组织和公益机构的参与,发挥他们在社会融合中的积极作用。
总的来说,社会融合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我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所在地区的社会融合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推动社会融合事业,为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社会融合
为“城市-城市流动儿童”。
他们属于流动儿童,但不是农村流动人口子女。
另一类是指从农村迁移到城市,但是其户口保留在农村的儿童,这一类儿童构成了城市流动儿童的主体,我们称之为“乡村-城市流动儿童”,他们属于农村流动子女的一部分。
农村流动人口子女除了这部分流动儿童,还包括留在原居驻地的“留守儿童”(佘凌 罗国芬, 2003)。
但这部分儿童则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之内。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较为清楚地为本文需要研究的“流动儿童”这一对象进行界定:系指在随父母亲从乡村迁移到城市,并且在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但户籍并未随之改变的6—14周岁之间的少年儿童人口。
1.2.2 社会融合社会融合(social integration/ social adaptation)是我们生活中一个非常熟悉的词汇。
不过,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界定社会融合的概念,使得目前社会融合概念繁多。
欲全面理解社会融合的概念,有必要综合考察下这些概念的界定。
社会融合的一种定义是从social integration衍生而来,从社会功能性角度展来讨论的,很多学者称之为社会融合。
杜尔克姆、帕森斯等人首先对社会融合进行了理论阐述,强调的内容是社会团结。
后来学者根据这些理论,在实证研究中将社会融合的定义进行操作化。
Scott M.Myers在《童年移民和成年后的社会融合》一文中沿用Phyllis Moen,Donna Dempster-McClain,Robin M.Williams, Jr (1989)对于社会融合的定义。
Scott对移民的结构整合和社会心理整合都做了详细的操作化。
结构整合包括团体或组织的具体参与,即在组织中担任的具体角色、角色的数量、和其他成员的关系等。
而社会-心理整合/情感整合是指内向的社会生活体验或者说个体所能感觉到的与社会的整合深度。
进而,Scott用个体对于社区的情感体验标志社会心理整合纬度,用个体所具有的亲密朋友和亲属的个数标志结构整合纬度。
家园社协同开展的美育文献综述
家园社协同开展的美育文献综述(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家园社协同开展美育文献的概述1.美育的定义和重要性2.家园社协同开展美育的意义三、美育文献综述的内容和方法1.文献收集和筛选2.文献综述的方法四、家园社协同开展美育的实践案例1.具体实施方式2.成果展示五、家园社协同开展美育的挑战和展望1.面临的问题和挑战2.对未来的展望正文美育,即美感教育,是指通过各种美的活动,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美的情感、美的意识、美的品德和美的能力等方面的教育。
在我国,美育被视为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全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家园社协同开展美育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美育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实践。
家园社协同开展美育文献的概述主要包括美育的定义和重要性以及家园社协同开展美育的意义两个方面。
美育的定义和重要性主要从美育的定义、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强调了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家园社协同开展美育的意义则主要从家园社协同开展美育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指出了家园社协同开展美育对于提高美育效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美育文献综述的内容和方法主要包括文献收集和筛选、文献综述的方法两个方面。
文献收集和筛选主要是通过查阅各种文献资料,收集和筛选出与家园社协同开展美育相关的文献。
文献综述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分析、比较和综合,提炼出家园社协同开展美育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家园社协同开展美育的实践案例主要包括具体实施方式和成果展示两个方面。
具体实施方式主要是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和总结家园社协同开展美育的具体方式和方法。
成果展示主要是通过分析和评价,展示家园社协同开展美育的成果和效果。
家园社协同开展美育的挑战和展望主要包括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对未来的展望两个方面。
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主要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和探讨家园社协同开展美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深度融合文献综述3
第一篇2个关键词的文献综述以“信息技术”和“教学深度融合”为关键词,搜索知网,研究时间从2020年到2023年,符合条件的一共找到893篇,其中2022年发表263篇。
经筛选后,我们发现主题主要分布在深度融合,研究方向以学科教育为主。
从中,我们选择了15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
他们的主要观点是:教学融合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师生互动,而是教师、学生以及媒体技术三者间的深度融合,深度融合主要包括从教学主体、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三个方面。
例如:李凤飘(2023)《浅议信息技术与小学体育教学深度融合策略探究》认为:信息化教学是通过信息化手段,把教育活动的组织、思想、内容、模式等要素进行信息化、数字化的教学。
通过信息化教学,可以创造出生动、逼真、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这对优化教学活动有着积极的作用。
因此,必须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把它运用到小学体育教学中去,从而保证其教学质量。
田利娜(2023)《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探究——以“推荐一个好地方”习作教学为例》认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弊端,为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注入了活力。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深度融合,丰富了习作教学资源,促进了习作教学互动,提升了习作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有巧创习作教学情境、激发习作兴趣、营造习作氛围、优化习作评价方式等。
陈恋(202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基本教学模式》认为: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以信息技术为载体构建教学模式,是新时代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十项重点任务之一。
本文主要结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内涵展开分析,探讨运用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课堂教学的“三主”结构,由此探索出加速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三种基本教学模式。
刘建芬(2022)《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探索实践》认为:小学阶段的学习是为学生今后发展打基础的,这个阶段对于学生的以后发展至关重要,某些习惯及能力将伴随学生一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融合文献综述
一、如何理解社会融合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社会融合”概念逐渐取代“平等”概念成为社会政策实践和研究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社会融合理论可以划分为一个基础和三个层次。
一个基础,即社会融合的基础理论,包括脆弱群体理论、社会分化理论、社会距离理论和社会排斥理论。
“社会融合”是一个动态的、渐进式的、多维度的、互动的概念( 杨菊华,2009),是“一个综合而有挑战性的概念,而不仅仅具有一个维度或意义”( 张文宏、雷开春, 2008) 。
社会融合是迁入人口在迁入地逐步接受与适应迁入地的社会文化,并以此构建良性的互动交往,最终形成相互认可,相互“渗透、交融、互惠、互补”(周皓,2012)。
二、社会融合相关的国内外理论
许多研究在归纳总结“社会融合”理论渊源时认为,在众多流派中,“融合论”( Assimilation) ( 也称“同化论”) 、“多元文化论”( Pluralism or Multiculturalism) 和“区隔融合论”( Segmented Assimilation) 是最为重要的三个理论( 张文宏、雷开春, 2008; 杨菊华, 2009) 。
西方关于社会融合的理论主要分为“同化论”、“多元论”和“区隔融合论”三种。
“同化论”的代表人物有克雷夫科尔、特纳、帕克以及戈登(黄匡时,2010;Park,1924;马戎,2004)。
①它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针对特定对象提出来的。
这是一个族群内部传统文化逐渐消失,外部主流文化不断侵入的过程(Simons,1901;Leonard & Kitsuse,1955;Spiro,1955)。
②但事实上,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其它地方,真正意义上的同化始终没有出现。
“多元论”是相对于“同化论”提出的。
它主张各群体内部应该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认同,保存原有的种族和族群文化(Berbrier,2004)。
③经验研究中,多元融合原本以种族移民为研究对象,之后扩展到妇女、同性恋、残疾人等弱势群体(Berbrier,2002)。
④其最初是一种政治主张,目的是对抗具有明显种族歧视的同化论。
它强调当移入地文化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时,新移民会倾向于维持原有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多元化的社会和经济秩序(Portes,1980)。
⑤“区隔融合论”主要是针对移民二代的融合而提出。
它认为,移民的人力资本(教育、技术、文化)及他们在流入地最早遭受的待遇与社会融合模式之间存在互动(Portes,1995)。
三、社会融合的相关测量维度
Milton Gordon 在研究美国的族群融合问题时,所提出的社会融合是理解与描述个体与族群、不同的代际在融入主流社会过程中的最佳途径。
他提出7 个层面来综合测量移民的文化适应与社会融合: ( 1) 文化或行为的同化;事实上,文化同化并不仅仅是语言的问题,而且还包括情绪表达与个人的价值观。
( 2) 社会结构的相互渗入或融合;(指与本地小圈子之间的交往);如果结构融合了,那么同化自然就形成了。
结构融合是融合进程成熟度的重要指标。
( 3) 族群间通婚。
( 4) 族群意识或身份认同的融合。
( 5) 意识中族群偏见的消除。
( 6) 族群间经济、就业、教育等领域歧视行为的消除。
( 7) 公共事务的融合。
目前国内社会融合的理论研究主要仍然是参考国外的理论体系,既有参考美国社会学的理论框架( 如: 任远、邬民乐,2006; 张文宏、雷开春, 2008; 杨菊华,2009; 悦中山等, 2009) ,也有借鉴欧洲社会学分析框架,特别是从社会融入或隔离( social inclusion /exclusion) 的角度来展开的( 嘎日达、黄匡时,2009) 。
在不同的理论框架下,对社会融合的定义等不尽相同。
相对来说,国内在理论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薄弱。
国内学者社会融合测量维度
社会融合的测量指标体系
四、针对我国国情的社会融合相关思考
其一,我国迁移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最终方向问题。
经典的社会融合理论以及其他相关理论都认为“向中产阶级或主流社会的融合”;而区隔融合理论则提出了区隔化、分层化、有条件地保留了原迁出地文化的融合。
那么对于中国社会而言,其社会融合的最终方向是什么? 从某种意义上看,区隔化融合是必然的,因为社会本身就是阶级化分层的,不可能一致地要求所有流动人口都向着一个方向集聚、发展和融合。
但区隔化社会融合的极端结果却是可能产生移民的贫民窟( 在北京等主要迁入地出现的流动人口聚居区可以被认为是雏形)。
但不管其方向如何,至少有两点是可以作为判断性指标: 从社会融合状况来看,结构融合与身份认同是最为关键的。
从社会融合的结果来看,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应该是有益于流动人口发展的融合,即迁移与流动人口的个人发展、各项社会福祉与政治权利都得以充分保障。
其二、社会融合的心理建构主要围绕认同和接纳展开。
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接纳理论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社会融合的心理建构进行阐述,而自我认同或自我接纳理论则成为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接纳理论的基础,因为自我认同或自我接纳不仅影响个体对群体或社会的认同,而且影响个体对他人的接纳。
多元共生认知
“多元共生”,是指一种合作共存、互惠互利的状态。
要求设计必须与环境、产品共生,符合生态规律,有益于环境与人的健康发展。
设计系统从构思、材料、实施、使用到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处于共生的状态。
1、对环境的尊重
2、对人的关爱
3、对产品的投入
4、人与环境的互动
5、可持续性的设计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低碳生态城市应该是多元共生的,即人类(城市)、科技、经济、文化等多元要素和谐共生的城市。
多元共生城市的共生领域: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低碳产业、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设施、生态社区、能源利用。
1、集约土地策略——多元混合,集约高效
2、紧凑空间策略——划定边界,集聚复合
3、低碳产业策略——产业转型,低碳排放
4、绿色交通策略——公交优先,慢行接驳
5、生态社区策略——绿色生活,公众参与
6、
7、
8、
9、(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10、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