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在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扰素在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1-02-14T16:28:40.3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35期供稿作者:卢毅蒋冬红肖向前[导读] 自觉症状减轻,角膜基质浸润减少;无效:角膜病变2周无好转或者恶化者。

卢毅蒋冬红肖向前(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泰兴 225411)

【中图分类号】R77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35-0066-01

【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应用于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72只眼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用稀释后的干扰素局部滴眼另加结膜下注射。结果所有病例用药后效果明显,病程缩短。结论干扰素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具有治愈率高和病程缩短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干扰素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病程疗效

单疱病毒引起的角膜感染,称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简称单疱角膜炎,是一种严重的世界性致盲眼病,其发病率和致盲率均占角膜病的首位[1]。我院自2004年12月~2009年12月,予干扰素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60例(72只眼),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04年12月至2009年12月单疱病毒性角膜炎60例72只眼,男32例(38只眼),女28例(34只眼),年龄17~61岁,平均39.2岁。临床诊断: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分为原发和复发两种类型,其中原发感染42例(47只眼),继发感染18例(25只眼),分为阿昔洛韦干扰素治疗组60例(72只眼),对照组58例(65只眼)。

1.2 治疗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二组,A组60例(72只眼),不同的病变阶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在角膜疱疹或浅层炎症早期阶段,应迅速控制炎症,防止病变扩展到实质深层。常规消毒术眼,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倍诺喜)结膜表面麻醉, 100万单位干扰素(安徽安科生物工程公司生产、规格100万IU、批号080612)加生理盐水5ml稀释,取0.3~0.5ml作患眼结膜下注射,隔日一次,最多注射5次,最少3次,剩下的干扰素溶液加生理盐水至10ml注入无菌眼药水瓶中,冰箱冷藏用于滴眼,每2小时滴眼一次,并发色素膜炎者给予1%阿托品散瞳、同时予阿昔洛韦滴眼液(安徽三超药业生产、规格8ml:8mg、批号080401)、金霉素眼膏滴眼及阿昔洛韦+维生素C静脉滴注,深层炎症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局部滴眼。刺激症状较重者给予消炎痛25mg口服,每日3次。B组58例(65只眼),予阿昔洛韦滴眼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深圳市华生元基因工程公司生产、规格1ml:5000IU、批号080605),4~6次/天。余治疗同A组。 1.3 疗效标准治愈:角膜刺激症状消失,溃疡处上皮愈合,基质浸润和水肿消退,KP(-),Tyn(-),荧光素钠染色(-);好转:自觉症状减轻,角膜基质浸润减少;无效:角膜病变2周无好转或者恶化者。

1.4 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A组72眼中,治愈54眼,好转15眼,无效3眼,有效率95.9%;B组65眼中治愈43眼,好转14眼,无效8眼,有效率87.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平均治愈时间A组21天,B组39天,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严重的感染性眼病之一,发病率占角膜病的首位[1]。其是眼科常见的致盲性疾病,它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眼部感染所致,虽然目前治疗方法、药物较多,但它仍然是目前眼科学的难题之一[2]。其特点是多类型、易复发、疗法较多,其发病机制与免疫状态有关。由于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的广泛应用,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往往因反复发作而严重危害视功能,临床尚无有效控制复发的药物,因而成为一种世界性的重要致盲原因。

干扰素是由病毒进入机体后诱生宿主细胞产生的一种低分子细胞信息蛋白,它在细胞内能抑制病毒的繁殖,故称干扰素[3]。当病毒侵入细胞后,一方面进行复制,另一方面与宿主细胞DNA内的干扰素基因抑制物结合,解除抑制物对干扰素细胞的抑制作用,从而产生特异性mRNA。在tRNA上合成干扰素[4]。干扰素a-2b已在临床上被用于抗多种细胞增殖,抗肝肺纤维化[5]。熊新春等[6]应用干扰素a-2b作为青光眼滤过术后辅助用药的实验研究证实干扰素a-2b能减少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受体的表达,减少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的刺激,使细胞分裂减少或停止,且能降低瘢痕中胶原含量达1/2[7]。干扰素能与敏感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而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阻止病毒的繁殖,保护靶细胞,临床观察表明干扰素不产生耐药性[7]。

阿昔洛韦是一种高效低毒、选择性抗病毒的药物,它既是病毒DNA聚合酶的抑制剂,又是病毒DNA合成终止剂,与干扰素联合使用能双重阻碍病毒的生长繁殖,有效达到抗病毒的作用,其作用强于单独使用其他抗病毒药物如:碘苷、利巴韦林等。全身应用对眼球组织有较强的穿透力,可以减少深层单疱病毒的复制,提高干扰素的抗病毒疗效,缩短病程,尤其对深层单疱性角膜炎,全身应用阿昔洛韦联合局部应用干扰素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可使疗程缩短。本组资料观察表明,干扰素联合全身应用阿昔洛韦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能使临床疗效明显提高,病程缩短,是目前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风鸣,眼科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379.

[2]罗荣帮,吴志群,张建东.鱼腥草联合贝复舒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J].实用医学杂志,2006,22(5):594-595.

[3]李风鸣,眼科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649.

[4]周卫民,张庆平,苓志敏,等. 针刺分离术球结膜下注射干扰素治疗的滤过泡[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6,28(6):410-412.

[5]熊新春,杜蜀华. 干扰素a-2b对结膜下成纤维生长形态的影响,眼科,1998,8(4):233-234.

[6]张秀兰,彭大伟,曾淑君,等.干扰素a-2b与实验性的滤过手术,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0,18(1):26-28.

[7]蔡明全,干扰素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5,13(9):5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