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设计弯矩放大系数的合理使用

合集下载

PKPM参数说明

PKPM参数说明

一.总信息1.混凝土容重取25kN/m3,(美国规范取24 kN/m3),取27 kN/m3是不合理的。

2.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一般取2m;但在计算转换梁时,可取为1m,目的是细化剪力墙在转换梁上的内力出口,减少转换梁内力。

3.在考察结构的刚度比、位移比、周期比、最大位移时,选择“刚性楼板”选项。

4.对于10层以下的结构,选择一次性加载;对于10层及以上的结构,选择模拟施工1;对于带加强层或40层以上的结构,宜选择模拟施工3,但相应计算时间较长。

二.风荷载信息1.地面粗糙程度:乡镇选B,中小城市选C,大城市中心区选D。

2.高度小于等于60m的风压按50年一遇选取;高度大于60m的风压按100年一遇选取。

3.结构基本周期按结构试算后的第一周期填写,在施工图配筋前再按计算第一周期填写。

三.地震信息1.考察位移比时,在刚性楼板前提下,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分别计算,取不利情况。

2.考察周期比、侧向刚度比时,在刚性楼板前提下计算,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对上述参数没有影响。

3.考察结构最大位移角时,在非刚性楼板前提下,仅考虑双向地震作用。

4.根据省《高规》补充规定,考察结构构件配筋时,在非刚性楼板前提下,仅考虑双向地震作用。

但根据国标《抗震规范》和《高规》,当结构刚度和质量分布明显不对称时、不均匀时,需要分别考虑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的不利情况;当结构刚度和质量分布均匀时,仅考虑偶然偏心。

为简单及偏于安全起见,统一为:考察结构构件配筋时,分别考虑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

5.当结构有较多斜向剪力墙时,应附加相应的地震作用输入角度。

6.周期折减系数:(1) 框架办公楼、公共建筑、课室:0.7,0.75(2) 框架酒店、住宅:0.6,0.65(3) 短肢剪力墙小高层:30~40米:0.7,0.7545~60米:0.75,0.8(4) 框架-剪力墙办公楼:0.85(5) 剪力墙高层住宅:100米以下:0.9100米以上:0.95(6) 大跨度剧院、体育场馆:0.8,0.85,0.9四.活载信息1.柱墙设计时活荷载:折减2.传给基础的活荷载:折减3.根据省高规补充规定第1.0.2,4.1.7条,除活荷载较大的厂房、仓库、车库或消防车道外,民用高层建筑楼盖的内力计算一般不考虑楼面活荷载不利布置的影响。

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规范

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规范

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规范篇一:弯矩调幅小论《弯矩调幅——塑性内力重分布》小论《弯矩调幅——塑性内力重分布》首先,我们对结构进行分析时,会根据结构类型,构件布置,材料性能,受力特点以及破坏机理等选择合适的结构分析方法,不同的分析方法有不同的假设,因此也会对应不同的适用范围。

结构分析方法一般主要有以下几种:——线弹性分析方法,——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塑性极限分析方法——非线性分析方法——实验分析方法弯矩调幅是建立在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的实际计算理论,是对超静定结构内力自平衡的一种预先判断,是“弹性内力,塑性设计”理论的实际应用。

在理想的线弹性模型中梁柱的连接为刚接,即假设梁柱在受力变形前后保持不变。

然而由于实际结构在受力过程中与理想模型有一定的差别,比如存在严重的应力集中,材料缺陷等,都会使节点处产生裂缝,以致刚度有所下降,。

从而使梁端实际弯矩值降低,跨中弯矩值增大,梁内力出现重新分布现象。

进行弯矩调幅的具体意义:(1)追求与实际相符的受力(2)减小梁端负弯矩,可减小支座处负弯矩钢筋,改善结点区钢筋过于密集的状况,便于混凝土浇注,保证结点区的强度。

原则:按某一比例减小梁端弯矩;再按平衡条件求出增加后的跨中弯矩。

弯矩调幅系数:对于现浇式框架取0.8~0.9;对于装配式框架取0.7~0.8;注意:(1)先对竖线荷载作用下的梁端弯矩进行调幅,然后再与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梁端弯矩值进行组合;(2)跨中截面弯矩设计值不应小于竖向荷载作用下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设计值的一半;(3)弯矩调幅概念区别于“强柱弱梁”概念,强柱弱梁是基于塑性极限分析方法对结构延性储备的一种考虑,属于抗震概念设计的内容;(4)对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以及要求不出现裂缝或处于侵蚀环境下的结构,不得采用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5)对于钢结构,不需进行弯矩调幅,因为钢结构设计分析一般采用塑性。

篇二:结构设计各种调整系数程序总信息中各种调整系数取值《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选自《建筑结构设计新规范综合应用手册》朱炳寅编。

朱炳寅听课笔记重点

朱炳寅听课笔记重点

朱炳寅老师的听课笔记(规范重点)所谓总量控制,就是在进行梁配筋设计时,不要拘泥于计算出来的数值,非要配的比它大,在梁支座负筋处,可以适当配小点(有利于实现强柱弱梁),但是跨中一定要配够(配大百利而无一害),跨中与支座的总量要与计算的总量相当(支座减少时,跨中要放大)。

所谓包络设计,就是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如果有不确定因素,应按各种情况分别计算,取结果的最大值进行包络设计。

另外,“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强柱根”也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则。

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各种措施,一定要保证实现这几强几弱的原则。

1、荷载规范1)第4.1.1条汽车通道及停车库荷载,它是直接作用在楼面上的等效荷载,仅可用于楼面板设计计算,用于楼面梁、柱、墙及基础计算时应按第4.1.2条要求折减。

对双向板楼盖其板跨在不小6mx6m时才可以按规范取值。

当板跨小于规范的规定时,应按荷载效应相等的原则等效,不可以直接取用规范数值(当板跨与规范限定数值差别不大时,当进行近似计算时也可取规范数值)。

用PKPM计算基础时,同样按规范的规定对等效荷载进行折减。

2)对消防车荷载,若不考虑板顶的覆土厚度对消防车轮压的影响而统一取用表中数值,当地下室顶板面覆土厚度较厚时,显然是不合适的。

在覆土厚度足够时,可以降低表中消防车荷载(见表4.1.1-3)。

(足够的覆土层厚度是指汽车轮压通过土层的扩散,交替和重叠,达到在某一平面近似均匀分布时的覆土层厚度。

足够的覆土厚度数值应根据工程经验确定,当无可靠设计经验时,可按后轴轮压的扩散面积不小于按荷重比例划分的汽车投影面积确定(一般大于2.5m即可认为足够)。

)3)活荷载的折减与荷载类型、从属面积和构件类型有关。

承担的面积越大,其活荷载同时出现的概率就越小,一般说来次梁的从属面积较小而主梁的从属面积较大,且传力途径一般为板到次梁再到主梁。

所以主梁的折减系数比次梁小。

目前我们所用的大部分程序(如PKPM),没有对活荷载分类的功能,也就不可能按规范要求折减。

弯矩增大系数

弯矩增大系数

弯矩增大系数一、理论背景在工程力学中,弯矩增大系数(Moment Amplification Factor)是指在梁的抗弯设计中,由于不同截面形状、材料和加载方式的影响,梁的弯矩与作用力之间存在的倍增关系。

在梁的受力分析中,弯矩是指梁截面上各点的力矩之和。

具体而言,弯矩增大系数是通过比较梁在不同设计方案下的弯矩大小来确定的。

通过选择适当的截面形状、支座条件和材料性质等因素,可以有效地增大梁的弯矩,以提高梁的承载能力和结构安全性。

二、计算方法弯矩增大系数的计算方法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截面形状截面形状是影响梁弯矩增大系数的重要因素之一。

常见的截面形状有矩形、圆形、T 形等。

通常情况下,截面越大,弯矩增大系数越大。

然而,在特定的应用中,如果要求减小截面的高度或宽度,可以通过具体的计算方法来确定合适的弯矩增大系数。

2. 材料性质梁的材料性质直接影响梁的弯矩增大系数。

常见的材料性质包括弹性模量、抗弯强度、剪切强度等。

根据材料的强度和刚度,可以计算出适当的弯矩增大系数,以确保梁在受力时不会产生过大的变形或破坏。

3. 支座条件梁的支座条件也是影响弯矩增大系数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支座条件包括自由端支座、固定端支座和滑动端支座等。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改变支座的类型和位置来调整梁的受力情况,从而影响弯矩增大系数。

4. 加载条件梁的加载方式也会对弯矩增大系数产生一定的影响。

常见的加载方式有集中力、均布力和弯矩加载等。

在不同的加载条件下,可以通过计算和分析来确定合适的弯矩增大系数,以满足设计要求。

三、实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弯矩增大系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实例来进行具体分析。

假设有一个悬臂梁,长为L,宽为b,高为h,杨氏模量为E,受力情况如下:在悬臂端施加一个集中力P,作用点到悬臂端的距离为a。

根据上述受力情况,我们可以计算出梁的弯矩增大系数。

具体步骤如下:1.计算集中力在悬臂端产生的弯矩M1。

钢结构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

钢结构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

钢结构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钢结构梁在工程应用中常常承受负弯矩荷载,而为了确保梁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设计中必须考虑负弯矩调幅系数。

本文将从负弯矩的概念、设计原理、影响因素及计算方法等方面对钢结构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负弯矩的概念。

在钢结构梁的受力分析中,当梁的上表面受到压力作用,下表面受到拉力作用时,梁端会产生负弯矩,即形成弯曲的边缘向下偏移。

负弯矩是梁的一种受力状态,也是其耐久性和破坏形态的重要指标。

负弯矩调幅系数就是为了使梁在受负弯矩作用下更加安全可靠,而在设计中引入的一个系数。

这个系数是根据负弯矩产生的原因、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以及材料特性等因素综合考虑而得出的。

负弯矩调幅系数的计算过程是在设计中根据实际情况及规范提供的公式进行计算的。

一般而言,负弯矩调幅系数的大小与相关参数有关,如结构的材料、尺寸、受力情况以及使用条件等。

影响负弯矩调幅系数大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特性:负弯矩调幅系数与钢材的强度、韧性等材料特性有关。

一般来说,强度越高、韧性越好的材料,负弯矩调幅系数越大。

2.结构尺寸和形状:梁的尺寸和形状对负弯矩调幅系数有显著影响。

一般情况下,截面尺寸越大的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越小。

3.受力形式和弯矩大小:负弯矩调幅系数与受力形式和弯矩大小有关。

一般而言,受作用力越大、弯矩越大的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越小。

4.使用条件和环境因素:负弯矩调幅系数还受到使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例如,在海洋环境中使用的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要比一般环境中的要小。

负弯矩调幅系数的计算方法一般遵循相关规范中的公式。

例如,在中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规定了不同类型钢结构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弯矩容许值与弯矩短期容许值的比值。

在实际工程中,设计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负弯矩调幅系数。

一般情况下,为了确保梁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设计师会选择较为保守的负弯矩调幅系数。

中梁刚度放大系数规范

中梁刚度放大系数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梁刚度放大系数规范篇一:结构计算中的梁刚度放大系数结构计算中的梁刚度放大系数王军在混凝土>中,第5.2.2条明确提出楼板作为梁的有效翼缘形成t形截面,提高了楼面梁的刚度,结构计算时应将梁刚度放大1.3~2.0倍;在>中,第7.2.3条对t形截面翼缘宽度的选取做了规定。

据此,目前结构设计中对框架结构或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架梁,均对其刚度进行放大。

对框架梁刚度统一进行放大计算,是一种简化的、方便适用的、符合结构实际情况的结构计算方法。

但放大系数的选取是不能随意的,应根据框架梁截面大小、板的厚度经计算后确定。

梁刚度放大系数的大小,直接影响结构的整体刚度,进而影响地震力的大小。

如果取值偏小,会造成地震作用下结构体系的不安全;如果取值偏大,会造成结构配筋的浪费。

pkpm新天地20xx年第3期中有文章讨论梁刚度放大系数对梁弯矩的影响,得出的结论为:1.(竖向荷载作用下),随着梁刚度系数的增大,梁的跨中弯矩不断增大,支座负弯矩逐渐减小;2.(在地震力作用下),梁的刚度越大,梁刚度放大系数对其内力的影响越大;3.(在地震力作用下),梁的刚度放大系数对梁支座负弯矩影响大于对跨中弯矩的影响。

可见,较准确的选取梁刚度放大系数是十分重要的。

为便于设计人员准确选取梁刚度放大系数,笔者制作了“常用中梁刚度放大系数表”,方便实用。

从列表中可总结出,对剪力墙住宅结构,由于常用梁及板厚比较固定,中梁刚度放大系数可采用2.0;对普通框架结构,可采用1.7~1.9;对宽扁梁结构,可采用1.3~1.6。

同时,笔者编写了excel放大系数计算小程序,可供大家使用。

篇二:关于中梁刚度放大系数关于中梁刚度放大系数20xx-10-2809:26:33|分类:pkpm|字号订阅《高规》第5.2.2条规定:在结构内力和位移计算中,现浇楼板和装配整体式楼面中梁的刚度可考虑翼缘的作用予以放大。

其建议中梁该系数取2,边梁可取1.5,一般而言,填入此系数后,梁的刚度增大,内力也会相应的增大。

梁刚度放大系数

梁刚度放大系数

梁刚度放大系数梁刚度放大系数: 中梁2.0,边梁1.5 我一般这样取。

但一直不太清楚:梁刚度放大系数到底对计算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是不是结构整体刚度大了,就具体构件而言,梁分配的弯矩是不是大了,个人理解多多指正!==========梁刚度放大系数是对现浇楼板而言的,其意义考虑楼板作为梁的翼缘,是梁的一部分。

你的取法是正确的,因为中梁两侧都有翼缘,而边梁单侧才有。

按我的理解,设置这一参数并不存在人为地去将梁端弯矩放大,而是还其本来面目。

换句话说,如果你不考虑翼缘的作用,那么你考虑计算用的梁的刚度比实际取小了。

设置了这个系数,你的计算模型与实际结构就更吻合了。

==========对楼上的回答补充三点:1、梁刚度放大系数并不只对现浇楼板而言,对有现浇面层的装配式楼面梁,也可考虑,不过放大系数应适当减小罢了。

对无现浇面层的装配式楼面梁可不考虑。

2、梁刚度放大实际上是适当考虑了楼板平面外的刚度。

计算模型往往假定楼板平面内无穷刚,而面外刚度为0,这与实际结构并不完全符合。

另外,计算中若将楼板设成弹性板,则梁刚度便不能放大,因为程序已自动计算了板的平面外刚度。

所以梁刚度放大只适用于楼板平面内无穷刚假定的情况。

3、梁刚度放大系数与梁截面及板厚有关,使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能否详细说明一下梁的刚度放大系数和楼板厚度及梁截面的关系比如有什么数字关系==========我想profhxf 兄的说法是对的,那么对单根梁的计算来说应该就是按矩形梁还是T型梁的差异,那么梁的刚度放大系数取值大,梁配筋就应该小.可我比较过一个工程,梁的刚度放大系数为2时,satwe的配筋结果比梁的刚度放大系数为1的配筋结果大.是不是梁的刚度放大系数取值大,分配的弯矩就大?不知有哪位大侠能指点一二,是不是梁的刚度放大系数取值大,分配的弯矩就大==========谈一谈自己的看法:bozhou兄所说:“梁刚度放大实际上是适当考虑了楼板平面外的刚度。

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验算与控制

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验算与控制

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验算与控制裂缝产生的形式和种类很多,有设计方面的原因,也有施工方面的原因,以及塑性收缩、基础沉降、温度差异等等这些可控与不可控的各种因素产生的。

各种因素导致混凝土结构不可避免地存在裂缝,而裂缝又是混凝土结构承载能力、耐久性及防水性降低的主要原因。

正确判断和分析混凝土裂缝的成因是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最有效的途径。

标签: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裂缝控制验算1、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环境类别与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1.1结构构件的环境类别结构所处环境是影响其耐久性的外因。

环境类别是指混凝土暴露表面所处的环境条件,设计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适当的环境类别。

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要根据构件所处环境,指定环境类别采用不同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如地下室外墙设计,室外迎水面属于二类环境,按《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第4.117条规定,防水混凝土结构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ram。

对于一般的民用建筑工程(结构或构件有疲劳问题或混凝土环境类别为三、四、五类时除外)可参考《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第4.11.5条规定的一般情况下可取地下室外墙迎土面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为40mm。

但在海水环境或其他腐蚀介质等特殊环境中,可参照有关规范规定适当提高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

对于地下室外墙内表面,可考虑建筑外防水对混凝土环境类别的影响,按一类环境确定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裂缝控制宽度。

对于所处环境受腐蚀性介质作用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构件,可参考《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采取相关技术措施。

1.2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取值与裂缝的宽度直接相关。

当混凝土保护层较大时,虽然裂缝宽度计算值也较大,但较大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对防止钢筋锈蚀是有利的。

因此,对混凝土保护层较大的构件,当在外观的要求上允许时,可根据实践经验,对《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表3.4.5中规定的裂缝宽度允许值作适当放大。

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

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

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是指在梁端产生负弯矩情况下,由于施工工艺等原因引起的实际强度降低,在设计时为考虑这种强度降低而设置的一个修正系数。

该系数一般用于规定段长跨度比较大的大跨径钢结构梁和悬臂式梁的端部。

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的计算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例如施工误差、温度影响、设计、制造和安装的各种偏差等。

这些因素对于结构的强度定值产生了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修正。

公式:Cm = ( 1 + R1 + R2 + R3 ) × ( 1 - R4 - R5 - R6 - R7 - R8 ) × ( 1 - δ )其中,Cm是修正系数;R1、R2、R3分别是由梁底板误差、构件制造误差、支承误差引起的梁端实际强度相对于理论强度的修正系数;R4、R5、R6、R7、R8分别是由钢梁段接头的制造和连接、施工中的支撑和变形、温度影响、梁端受力影响以及钢筋混凝土单元相互作用等因素引起的强度降低系数;δ为梁端转角度数。

分析:拿到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发现计算方法非常复杂。

具体来说,需要对各种因素进行考虑和计算,包括制造偏差、构件制造误差、支承误差、温度、接头制造和连接、施工中的支撑和变形、受力影响以及钢筋混凝土单元相互作用等方面。

这些因素的影响都需要进行纠正,最终计算出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以保证钢结构梁的安全和稳定。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个公式中包含了很多数值,而这些数值的准确度对于最终结果的准确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计算时需要谨慎地进行各项数值的选择和计算,以确保计算出的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结论: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是钢结构梁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用于修正设计时钢结构梁端强度降低的情况。

其计算方法非常复杂,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并选取准确的数值进行计算。

作为结构工程师,我们需要掌握这一参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规范,以确保设计出的钢结构梁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gb51022-2015

gb51022-2015

7.1.2本规范引用了cecs102:2002规范,但对剪切屈曲稳定系数的计算公式进行了连续处理。

7.1.3本条修改了cecs102:2002的规定,轴力和弯矩采用同一截面,即较大的端部截面,从而退化为均匀截面构件;此外,弯矩放大系数来自7.1.3.jpg由于前者大大减小了弯矩放大,不安全。

7.1.4本条文是为计算房屋柱上托梁的稳定性而专门制定的(图4),也可用于类似情况。

如果顶梁没有节点板,则有明显的横向支撑点。

横向支承点之间的截面稳定性按本条规定计算。

对于变截面梁的稳定性,弯扭失稳的二阶效应只与弯矩有关,因此km是一个重要参数。

但在弹塑性阶段,应力比Kσ更为重要,因此采用应力比Kσ作为参数。

λ0为初始长细比,小于长细比,稳定系数为1。

结果表明,长细比为0.4时,稳定系数为1.0。

焊接构件的稳定系数低于热轧构件,故1.0的终点为0.3。

对于变截面的锥形构件,λB0略有减小。

发现公式(7.1.4-2)中的指标与截面高宽比有关,与欧洲钢结构设计规范(EC3)相似,但更为详细。

EC3规定纵横比以2为界。

小于2的稳定系数较高,大于2的稳定系数较小。

图4.jpg图4变截面托梁稳定性计算(系船柱引起)7.1.5本条考虑以下因素:轴力项也取自较大的一端,很容易退化为一个常截面公式。

2cecs102:2002的等弯矩系数βt为1.0或与平面欧拉临界荷载有关,接近于1。

这是不合理的,所以做了很多改变。

等效力矩系数βTX为0.1.jpg由于实际框架柱两端弯矩常产生双曲线弯曲,且βTX小于0.65,弯矩大大减小,在某些地区不安全。

根据本文所用的相关公式,弯矩项的指标在1.0~1.6之间变化,曲线呈凸形。

相关曲线的凸性相当于考虑了弯矩符号变化对稳定性的有利影响,避免了特定区域的不安全性。

弯曲杆的有效面外长度通常是横向支撑点之间的距离。

当确定各节段之间的有效刚度条件相差较大时,可考虑各节段间的有效刚度。

7.1.6屋面斜梁计算出的面外长度为檩条间距的两倍似乎是默认选择。

关于结构优化设计的一些方法和建议

关于结构优化设计的一些方法和建议

结构优化设计的一些方法和建议【摘要】总结了以往的设计经验提出了结构优化设计的步骤和一些具体措施,供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结构设计优化造价含钢量料性能、合理节约造价的设计方法。

结构优化设计,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设计市场成为大势所趋。

如何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前提下,保证结构安全并控制含钢量,成为摆在结构设计工程师面前的现实课题。

本文总结了以往的设计经验,同时参考了相关文献给出了结构优化设计的步骤和一些具体措施供设计人员参考。

1.结构布置的基本要求:结构优化设计是在满足规范要求、保证结构安全和建筑产品品质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结构布置、科学的计算论证、适度的构造措施,充分发挥材结构优化设计的步骤。

结构优化设计的合理步骤应该是:1.1在方案阶段,通过与建筑专业的充分沟通,对建筑的平面布置、立面造型、柱网布置等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要求,使结构的高度、复杂程度、不规则程度等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抗震审查,为降低含钢量争取主动权。

1.2在初步设计阶段,通过对结构体系、结构布置、建筑材料、设计参数、基础型式等内容的多方案技术经济性比较,选出最优方案,整体控制含钢量。

1.3在具体计算过程中,通过精确的荷载计算、细致的模型调整,使结构达到最优受力状态,进一步降低用钢量。

1.4在施工图阶段通过精细的配筋设计抠出多余钢筋,彻底降低含钢量。

在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性比较时,应综合考虑材料费、模板费、基坑开挖降水支护费用、措施费、施工难易、工期长短等因素,与甲方协商后择优选用。

结构体系与布置优化结构体系和布置对造价影响很大,应予重视。

应根据建筑布置、高度和使用功能要求选择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

比如,异形柱框架比普通框架用钢量大,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前者短肢剪力墙比普通剪力墙含钢量高,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后者。

应选择比较规则的平面方案和立面方案。

尽量避免平面凸凹不规则或楼板开大洞,控制平面长宽比,合理设缝,使结构刚度中心与质量中心尽量靠近。

gb51022-2015

gb51022-2015

7.1.2本规范引用了cecs102:2002规范,但剪切屈曲稳定系数的计算公式一直在不断处理。

7.1.3本条文修改了cecs102:2002的规定,轴力和弯矩采用同一截面,即较大的端部截面,以便退化为均匀截面构件;此外,弯矩放大系数来自7.1.3.jpg因为前者使弯矩的放大幅度变小,不安全。

7.1.4本条是为计算房屋柱上加托梁的稳定性而专门制定的(图4),也可用于类似情况。

如果顶梁没有节点板,则有明显的横向支撑点。

横向支承点之间的截面稳定性按本条规定计算。

对于变截面梁的稳定性,弯扭失稳的二阶效应只与弯矩有关,因此km是一个重要参数。

但在弹塑性阶段,应力比Kσ更为重要,因此采用应力比Kσ作为参数。

λ0为初始长细比,小于长细比,稳定系数为1。

结果表明,当长细比为0.4时,稳定系数为1.0。

焊接构件的稳定系数低于热轧构件的稳定系数,故取1.0的终点为0.3。

对于变截面的锥形构件,λB0略有减小。

发现公式(7.1.4-2)中的指标与截面高宽比有关,与欧洲钢结构设计规范(EC3)相似,但更为详细。

EC3规定纵横比以2为界。

小于2的稳定系数较高,大于2的稳定系数较小。

图4.jpg图4变截面托梁稳定计算(系柱引起)7.1.5本条考虑如下:轴力项也取自较大的一端,很容易退化为一个常截面公式。

2cecs102:2002的等弯矩系数βt为1.0或与平面欧拉临界荷载有关,接近1。

这是不合理的,所以已经做了很大的修改。

等效力矩系数βTX为0.1.jpg由于实际框架柱两端弯矩经常引起双曲线弯曲,βTX小于0.65,因此弯矩折减幅度很大,在某些区域不安全。

根据本文所用的相关公式,弯矩项的指标在1.0~1.6之间变化,曲线呈凸形。

相关曲线的凸性相当于考虑了弯矩符号变化对稳定性的有利影响,避免了特定区域的不安全性。

压弯杆的有效面外长度通常是横向支承点之间的距离。

当各节段刚度相差较大时,在确定有效长度时可考虑各节段之间的约束条件。

中梁刚度放大系数,规范

中梁刚度放大系数,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梁刚度放大系数,规范篇一:结构计算中的梁刚度放大系数结构计算中的梁刚度放大系数王军在混凝土>中,第5.2.2条明确提出楼板作为梁的有效翼缘形成t形截面,提高了楼面梁的刚度,结构计算时应将梁刚度放大1.3~2.0倍;在>中,第7.2.3条对t形截面翼缘宽度的选取做了规定。

据此,目前结构设计中对框架结构或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架梁,均对其刚度进行放大。

对框架梁刚度统一进行放大计算,是一种简化的、方便适用的、符合结构实际情况的结构计算方法。

但放大系数的选取是不能随意的,应根据框架梁截面大小、板的厚度经计算后确定。

梁刚度放大系数的大小,直接影响结构的整体刚度,进而影响地震力的大小。

如果取值偏小,会造成地震作用下结构体系的不安全;如果取值偏大,会造成结构配筋的浪费。

pkpm新天地20xx年第3期中有文章讨论梁刚度放大系数对梁弯矩的影响,得出的结论为:1.(竖向荷载作用下),随着梁刚度系数的增大,梁的跨中弯矩不断增大,支座负弯矩逐渐减小;2.(在地震力作用下),梁的刚度越大,梁刚度放大系数对其内力的影响越大;3.(在地震力作用下),梁的刚度放大系数对梁支座负弯矩影响大于对跨中弯矩的影响。

可见,较准确的选取梁刚度放大系数是十分重要的。

为便于设计人员准确选取梁刚度放大系数,笔者制作了“常用中梁刚度放大系数表”,方便实用。

从列表中可总结出,对剪力墙住宅结构,由于常用梁及板厚比较固定,中梁刚度放大系数可采用2.0;对普通框架结构,可采用1.7~1.9;对宽扁梁结构,可采用1.3~1.6。

同时,笔者编写了excel放大系数计算小程序,可供大家使用。

篇二:关于中梁刚度放大系数关于中梁刚度放大系数20xx-10-2809:26:33|分类:pkpm|字号订阅《高规》第5.2.2条规定:在结构内力和位移计算中,现浇楼板和装配整体式楼面中梁的刚度可考虑翼缘的作用予以放楼板对梁的刚度有放大的作用,考虑楼板的作用可以提高梁的承载力,而且这个数值并不小,但不好计。

梁端弯矩调幅

梁端弯矩调幅

进行梁端弯矩调幅时,需满足下列条件:1、所取的弯矩分布从静力学的角度考虑应该是可以接受的,也就是说不论对于整体结构或者任何构件,所选的弯矩图都要满足平衡条件;(平衡)2、塑性铰区的转动能力足以使这一假定的弯矩分布在极限荷载下能够形成;(转角相容)3、在使用荷载的开裂和挠度要能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相关规定;(适用性)进行弯矩调幅的原因:1、目前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内力分析采用的是弹性分析方法,但在进行混凝土构件截面承载力计算却考虑了混凝土塑性变形的影响(如在混凝土受压区采用了等效矩形应力图形;在受拉区则由于混凝土抗拉强度很低而过早出现裂缝,忽略了混凝土的抗拉作用)。

工程实践和大量的试验都证实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实际承载力比按弹性设计计算的结构要大,这是由于按弹性设计理论得出的结果,只要构件的一个截面达到承载能力的极限就标志着整个结构的破坏;但是由于钢筋混凝土是一种弹塑性材料,某个截面达到极限承载力,结构承载力并不一定完全丧失,只有当达到极限承载力的截面足够多而是整个结构体系成为几何可变体系时,整体结构才宣告破坏。

所以工程中,我们可以充满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此种特性,考虑其塑性性能,在设计中对梁端进行弯矩调幅,从而能够正确的评估结果的承载力,同时在结构破坏时有较多的截面达到极限承载力,从而从分的发挥结构的潜力,有效地节约材料;(进行弯矩调幅,表示考虑结构的内力重分布,一定程度上利用了结构的塑性性能(弹塑性设计))2、对梁端进行弯矩调幅,可以加大梁的弯曲变形,提高了结构的延性;3、其也能够做到合理的调整钢筋的位置,减少梁端钢筋的数量,简化配筋构造,有利于施工,保证工程质量;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1、调幅不宜过大,要保证结构的适用性;2、由于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内力重分布过程中形成的塑性铰为单向铰,所以在承受动力荷载与重复荷载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反向弯矩,故不宜采用;对此,规范规定,调幅只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进行调幅,在有地震组合的情况下,先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框架梁的弯矩进行调幅,再与水平作用的弯矩进行组合。

框架梁刚度放大系数对结构的影响及合理取值

框架梁刚度放大系数对结构的影响及合理取值

框架梁刚度放大系数对结构的影响及合理取值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框架梁刚度放大系数对结构的影响及合理取值1. 引言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节点处往往存在刚度放大现象,即节点处的刚度大于梁单独自身的刚度。

PKPM结合新规范讲义之梁刚度放大系数

PKPM结合新规范讲义之梁刚度放大系数

PKPM结合新规范讲义之梁刚度放大系数篇一:PKPM梁刚度放大系数讨论引述:问题的提出对于抗震区普通楼房的计算模型,分二次计算,即刚度模型、内力配筋模型:1、在刚度模型里,选择“刚性楼板假定+梁刚度放大系数按2010规范取值”计算结构的位移、周期等整体信息,以满足规范要求。

2、在内力配筋模型里,选择“去掉刚性楼板假定+梁刚度放大系数按1.5取值”计算结构的内力、配筋,以满足规范要求。

最后的模型是内力配筋模型,而此模型中的位移角稍微不满足规范,需要替换为刚度模型的内容。

个人认为这样计算“取两个模型各自符合设计概念的结果”是科学的,是符合规范要求的、也是安全的。

而有同事坚持认为“两个模型中,梁的刚度系数不能取不同,例如要么均取2,例如要么均取1。

”坚持说这样的计算书替换,不符合规范精神、不严谨、有安全隐患。

这问题直接牵涉到楼板刚度的贡献、平时工况的弹性及大震工况下的弹塑性、强柱弱梁的实现、计算的实现。

下面就从规范的规定、规范的理解、计算的实现、公司内外各专家的看法,分别展开介绍。

主要内容:一、相关规范的规定二、关于梁刚度放大系数,专家们的论述三、对于结构侧移刚度、弹性与弹塑性,傅学怡的论述四、结构计算框图五、对于二次计算、梁刚度系数取值不同,公司内的初步讨论六、对于二次计算、梁刚度系数取值不同,计算专家们的论述七、三个案例:结构整体信息前后比较主要内容:一、相关规范的规定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应考虑楼板对梁刚度系数的贡献)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给出参考范围值)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梁刚度增大系数无规定,但提高了框架结构的框架柱端弯矩增大系数;)(抗震设防三个水准;二阶段设计方法) =》分两次计算二、关于梁刚度放大系数,专家们的论述1、张维斌:(应考虑楼板的刚度贡献,与砼规、高规对应)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主编王亚勇的论述(梁刚度系数不宜取大,与抗规对应)3、对于楼板影响,清华大学博导叶列平的进一步论述(梁刚度系数不宜取大)三、对于结构侧移刚度、弹性与弹塑性,傅学怡的论述(弹性:合适的抗侧刚度;弹塑性:延性与安全度)(梁刚度系数取大值;取小值)四、结构计算框图五、对于二次计算、梁刚度系数取值不同,公司内的初步讨论(有不同的观点,或者有疑虑)六、对于二次计算、梁刚度系数取值不同,计算专家们的论述(基本赞同,或者很肯定)1、PKPM未名技术人员(约五十岁左右):(应该可以)2、PKPM软件技术负责人:(主动打来两个电话,热情洋溢)(基本赞同)3、MIDAS BUILDING上海公司技术主管(基本一致)4、广厦软件技术总监:(非常肯定)七、三个案例抚顺7度剪力墙结构整体信息前后比较江苏7度多层各结构整体信息前后比较阳光6度小高层框剪结构整体信息前后比较一、相关规范的表述: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应考虑楼板对梁刚度系数的贡献)5.2.4 对现浇楼盖和装配整体式楼盖,宜考虑楼板作为翼缘对梁刚度和承载力的影响。

对梁刚度调整的一点建议

对梁刚度调整的一点建议

对梁刚度调整的一点建议针对《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有关梁和楼板连成一体的T形梁的刚度调整的规定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并通过程序设计应用、手算举例分析了如何调整,目的是使设计合理、施工符合要求。

标签T形梁;刚度调整;设计合理1 引言[1]中5.2.2条规定:在结构内力与位移计算中,现浇楼面和装配整体式楼面中梁的刚度可考虑翼缘的作用予以增大。

楼面梁增大系数可根据翼缘情况取为1.3~2.0。

对于无现浇面层的装配式结构,可不考虑楼面翼缘的作用。

由于[1]中没有给出具体的量划值,所以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 设计分析高层建筑一般采用现浇楼面和装配式楼面,楼板作为梁的有效翼缘形成T 形等截面梁,提高了楼面梁的刚度,从而也提高了结构整体的侧向刚度,因此结构整体计算时应予考虑。

作为梁翼缘的楼板宽度取值和楼板的厚度、跨度、边界条件以及配筋构造有关,一般梁每侧翼缘宽度可取为楼板厚度的6倍左右。

当近似以梁刚度增大系数考虑时,应根据梁翼缘尺寸与梁截面尺寸的比例予以确定。

一般情况下,现浇楼板作为楼面梁的有效翼缘,仅在结构整体计算时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时考虑,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往往不予考虑,而作为结构的安全储备。

一般高层建筑结构的计算往往不必整体考虑楼板的面外刚度,避免过高的估计了结构的整体刚度。

一般结构的楼板厚度相对于楼面梁是比较小的,其面外刚度对结构的整体刚度贡献不能估计过高。

当结构整体计算模型中考虑了现浇楼板的面外刚度时,梁单元计算中不应再考虑额外的刚度增大系数。

对于无现浇面层的装配式结构,虽然有现浇板缝等构造做法,一定程度上也起到梁的翼缘作用,但作用有限,且不同的构造做法差异较大,因此整体计算时可不考虑楼面翼缘的刚度贡献。

3 调整方法考虑梁的刚度放大系数→梁端弯矩设计值增大→配筋增大→梁端截面强度增大→强柱弱梁关系偏于不满足。

抗震规范上(6.2.2条)写得很清楚:在梁柱交接处,柱端弯矩设计值>1.1~1.4。

关于弯矩调幅的规范规定

关于弯矩调幅的规范规定

关于弯矩调幅的规定《高规》5.2.3及其条文说明5.2.3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考虑框架梁端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对梁端负弯矩乘以调幅系数进行调幅,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装配整体式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可取为0.7~0.8;现浇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可取为0.8~0.9;2 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后,梁跨中弯矩应按平衡条件相应增大;3 应先对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梁的弯矩进行调幅,再与水平作用产生的框架梁弯矩进行组合;4 截面设计时,框架梁跨中截面正弯矩设计值不应小于竖向荷载作用下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设计值的50%。

5.2.4 高层建筑结构楼面梁受扭计算中应考虑楼盖对梁的约束作用。

当计算中未考虑楼盖对梁扭转的约束作用时,可对梁的计算扭矩乘以折减系数予以折减。

梁扭矩折减系数应根据梁周围楼盖的情况确定。

《高规》条文说明:5.2.3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梁端负弯矩很大,配筋困难,不便于施工。

因此允许考虑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对梁端负弯矩进行适当调幅。

钢筋混凝土的塑性变形能力有限,调幅的幅度必须加以限制。

框架梁端负弯矩减小后,梁跨中弯矩应按平衡条件相应增大。

截面设计时,为保证框架梁跨中截面底钢筋不至于过少,其正弯矩设计值不应小于竖向荷载作用下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之半。

《砼规范》第5.3.1条房屋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连续单向板,宜采用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其内力值可由弯矩调幅法确定。

框架、框架-剪力墙结构以及双向板等,经过弹性分析求得内力后,也可对支座或节点弯矩进行调幅,并确定相应的跨中弯矩。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设计的结构和构件,尚应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或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

对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构件,以及要求不出现裂缝或处于侵蚀环境等情况下的结构,不应采用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

条文说明:5.3.1 弯矩调幅法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分析方法中的一种。

该方法计算简便,已在我国广为应用多年。

梁设计弯矩放大系数

梁设计弯矩放大系数

梁设计弯矩放大系数的合理使用
梁弯矩放大系数起源于梁的活荷载不利布置,当不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时,梁活荷载弯矩偏小,程序试图通过这个参数来调整梁的弯矩。

过去这个参数只乘在梁的跨中正弯矩上,但是实际上活荷载不利布置不但对梁的正弯矩有影响,对负弯矩也有影响,所以,目前这个参数在梁正负弯矩上都乘。

当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时,梁弯矩放大系数宜取1.0。

如果活荷载较小,则即使不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该系数也不要取得过大,宜取1.1以下。

只有当活荷载较大时,该系数需要取得大些。

梁弯矩放大系数是最后乘在组合设计弯矩上(弯矩包络图上),所以它把恒、活、地震、风的荷载都放大了。

梁活荷载折减是根据梁的承受荷载面积而确定的,这样就会造成比较复杂的折减方式,且可能每根梁不同。

PMCAD在处理这个问题时,采用了折减楼面荷载的方式,这样就把搂面的外荷载折减了,同时,它也就把结构的整体质量、地震作用、所有构件的内力都折减了。

鉴于这样的处理方式,建议在选择梁活荷载折减时,应慎重考虑。

所以,在使用PKPM系列的软件中,活荷载折减最好不要重复使用,如考虑了梁的活荷载折减,则在SA TWE、TA T中最好不要选择“柱墙活荷载折减”,以避免活荷载折减过多。

反之亦然。

当结构设计为9度,或1级框架结构时,程序根据“超配系数”来计算“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的内力调整系数。

在验算楼层抗剪承载力时,程序用超配系数乘以计算配筋作为截面的配筋面积。

中梁刚度放大系数规范

中梁刚度放大系数规范

中梁刚度放大系数规范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梁刚度放大系数规范篇一:结构计算中的梁刚度放大系数结构计算中的梁刚度放大系数王军在混凝土>中,第5.2.2条明确提出楼板作为梁的有效翼缘形成t 形截面,提高了楼面梁的刚度,结构计算时应将梁刚度放大1.3~2.0倍;在>中,第7.2.3条对t形截面翼缘宽度的选取做了规定。

据此,目前结构设计中对框架结构或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架梁,均对其刚度进行放大。

对框架梁刚度统一进行放大计算,是一种简化的、方便适用的、符合结构实际情况的结构计算方法。

但放大系数的选取是不能随意的,应根据框架梁截面大小、板的厚度经计算后确定。

梁刚度放大系数的大小,直接影响结构的整体刚度,进而影响地震力的大小。

如果取值偏小,会造成地震作用下结构体系的不安全;如果取值偏大,会造成结构配筋的浪费。

pkpm新天地20xx年第3期中有文章讨论梁刚度放大系数对梁弯矩的影响,得出的结论为:1.(竖向荷载作用下),随着梁刚度系数的增大,梁的跨中弯矩不断增大,支座负弯矩逐渐减小;2.(在地震力作用下),梁的刚度越大,梁刚度放大系数对其内力的影响越大;3.(在地震力作用下),梁的刚度放大系数对梁支座负弯矩影响大于对跨中弯矩的影响。

可见,较准确的选取梁刚度放大系数是十分重要的。

为便于设计人员准确选取梁刚度放大系数,笔者制作了“常用中梁刚度放大系数表”,方便实用。

从列表中可总结出,对剪力墙住宅结构,由于常用梁及板厚比较固定,中梁刚度放大系数可采用2.0;对普通框架结构,可采用1.7~1.9;对宽扁梁结构,可采用1.3~1.6。

同时,笔者编写了excel放大系数计算小程序,可供大家使用。

篇二:关于中梁刚度放大系数关于中梁刚度放大系数20xx-10-2809:26:33|分类:pkpm|字号订阅《高规》第5.2.2条规定:在结构内力和位移计算中,现浇楼板和装配整体式楼面中梁的刚度可考虑翼缘的作用予以放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设计弯矩放大系数的合理使用
梁弯矩放大系数起源于梁的活荷载不利布置,当不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时,梁活荷载弯矩偏小,程序试图通过这个参数来调整梁的弯矩。

过去这个参数只乘在梁的跨中正弯矩上,但是实际上活荷载不利布置不但对梁的正弯矩有影响,对负弯矩也有影响,所以,目前这个参数在梁正负弯矩上都乘。

当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时,梁弯矩放大系数宜取1.0。

如果活荷载较小,则即使不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该系数也不要取得过大,宜取1.1以下。

只有当活荷载较大时,该系数需要取得大些。

梁弯矩放大系数是最后乘在组合设计弯矩上(弯矩包络图上),所以它把恒、活、地震、风的荷载都放大了。

梁活荷载折减是根据梁的承受荷载面积而确定的,这样就会造成比较复杂的折减方式,且可能每根梁不同。

PMCAD在处理这个问题时,采用了折减楼面荷载的方式,这样就把搂面的外荷载折减了,同时,它也就把结构的整体质量、地震作用、所有构件的内力都折减了。

鉴于这样的处理方式,建议在选择梁活荷载折减时,应慎重考虑。

所以,在使用PKPM系列的软件中,活荷载折减最好不要重复使用,如考虑了梁的活荷载折减,则在SA TWE、TA T中最好不要选择“柱墙活荷载折减”,以避免活荷载折减过多。

反之亦然。

当结构设计为9度,或1级框架结构时,程序根据“超配系数”来计算“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的内力调整系数。

在验算楼层抗剪承载力时,程序用超配系数乘以计算配筋作为截面的配筋面积。

新版pkpm2006年12月以后版本已经将梁弯矩放大系数改为梁活荷载内力放大系数.
注:在发表评论时能不能去掉验证码,真麻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