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如何进行专题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讲座

如何进行一个专题的学习

吴泓(深圳新安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简介及问题:从 2001 年春季学期开始到 2010 年春季学期结束,我一共在四届学生的高一高二学期做过“高中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2000 年第一届的学生在高二两学期完成 4 个专题的学习;2003 年第二届的学生在高一高二四学期完成 12 个专题的学习;2005 年第三届的学生在高一高二四学期完成 15 个专题的学习(含假期自主完成 4 个专题的学习);2008 年第四届的学生在高一高二四学期完成 10 个专题的学习。那么,一个专题的教学内容是怎么确定的?确定专题教学内容后怎样设定教学目标?围绕内容与目标选定哪些学习材料?为什么专题学习开始要设置“导读”这一环节?专题学习的具体流程包括哪几个阶段?在专题学习过程中,教师主要关注哪些问题?下面按顺序加以解说:

一、一个专题的教学内容是怎么确定的?

在学生学习的课程里,我一共选定了 28 个专题的学习内容(具体过程中会有增有减)。

首先,专题学习内容的选定要体现其经典性、现代性、整一性和开放性四大特征。

1 、经典性,就是所选定的专题学习内容是经典的和带有经典性的。

2 、现代性,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打开胸襟,放出眼光,广采博取,使学生能吸收多元文化的营养,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造就现代人的品质、人格。

3 、整一性,是指每个专题所选入的文本可以是整本的书(如《论语》专题),也可以是整本书中部分篇目的组合(如《诗经》专题),还可以是同一作家多篇作品的组合(如鲁迅专题),但不得有一字一句的删改,必须是整体中的有机部分,是一个适度的丰富而完整的世界,一个富有精神、言语张力的血脉贯通的生命体,能让学生从“一斑”、“数斑”窥见“全豹”。

4 、开放性,是指专题的设定并非一成不变,可以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为适当更换留下较大的余地,包括专题和专题内的文本。其依据只能是教师思想业务素质的提升和学生思想、学习状况的变化。

其次,专题学习内容分为教师选定的 16 个专题和学生自选的 12 个专题。教师选定的 16 个专题学习的内容会分别安排在:高一上学期:《诗经》、《边城》、海明威、中国当代诗歌( 79 年至 2009 年);高一下学期:《论语》、屈原、莎士比亚、《雷雨》;高二上学期: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呐喊》和《彷徨》、

苏轼、王安石;高二下学期:韩愈、伍尔芙、李白杜甫、加缪。(这个顺序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会有所调整和变化)学生自选的 12 个专题则在课外或假期完成。

第三,这样顺序的安排,其内在逻辑是遵循学生在高中阶段语言思维发展是由“感悟”上升到“思辨”,并以“思辨”为主逐步过渡到“研究”的规律。

以高二上学期“王安石”专题学习为例,我确定的理由如下:

1 、高二上学期的前半段,学生进行过“蒋廷黼《中国近代史》”专题学习,对洋务运动、康梁变法、慈禧新政等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一系列政治改革(改良)运动比较熟悉,对作为改革者所应具备的素质、改革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以及改革过程中会遭遇到的问题等有了较为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这为“王安石”专题学习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作出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2 、和历史上其他有争议的变法人物及变法(如商鞅变法)等不同的是,作为一位改革失败者,即王安石本人,其人格局限在后世饱受争议;而作为农耕专制社会由高峰走向衰颓的一次失败的变法,即王安石变法,其与中国近代史上一系列政治改革(改良)多有绾合、可比之处因而最具现代启示意味。而这人格的局限和现代启示意味等正是其研究价值所在。

3 、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蒋廷黼《中国近代史》”专题学习的“语言目标”的教学要求。(注:本专题“教学目标”第一条“语言目标”各小条中均有“进一步”的提示。为达成此项目标,从“蒋廷黼《中国近代史》”专题学习开始,学生就从网上购买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彭漪涟、余式厚著的《写给中学生的逻辑学》一书,作为课外阅读)

二、确定专题教学内容后,怎样设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主要是依据学生在“本阶段”需要发展哪些语言思维方面的能力来设定的,仍以高二上学期“王安石”专题学习为例,我设定如下教学目标:

1 、语言目标。

( 1 )进一步学习从纷繁复杂的阅读材料中提炼出各种不同的观点,在对各种不同观点的分析、比较中,概括、归纳出自己的观点;

( 2 )进一步学习从纷繁复杂的阅读材料中选定能够充分证明自己观点的事实材料,用事实说话,逻辑严密、条理清晰地去证明自己的观点;

( 3 )进一步学习运用准确、严谨、缜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 、思想目标。

( 1 )深刻性:认识历史事件“王安石变法”的本质,理解历史人物王安石性格的复杂性;

( 2 )独创性:充分地掌握王安石及“王安石变法”的事实材料,力图提出自己新颖、独特的观点;

( 3 )批判性: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推论等思维过程得出自己的结论。

3 、人格目标。

( 1 )核心价值观:学习王安石的无畏与坚韧;

( 2 )辅助价值观:了解并认识到王安石的偏执与自负与变法失败有着莫大关联,学会与不同的人打交道。

三、围绕内容与目标选定哪些学习材料?

必须明确,材料的选定有着“质”与“量”的要求,具体是由专题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力状况所决定。以我的学生为例,高一下半学期的“1979 年至 2009 年中国当代诗歌”专题学习与高一一开始的《诗经》专题学习就不一样。在选材“质”的要求上,《诗经》专题偏重于感悟性的学习材料;“当代诗歌”专题由感性更多地过渡到思辨性的学习材料。同时,“量”的要求《诗经》专题最多不超过十万字,“当代诗歌”专题在十五万字以上(这里不包括学生在定向、选题后自主选择的学习材料)。每个专题的学习材料大体从以下四个方面选定:

第一、背景阅读材料;

第二、核心阅读材料;

第三、具有思维挑战性的阅读材料;

第四、导写类阅读材料。

仍以高二上学期“王安石”专题学习为例:

选定的背景阅读材料是王安石生平事迹(含王安石变法内容)及创作。共 8555 字。设置这么大的阅读量,其目的是让学生对本专题学习内容的背景信息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而全面、深入地了解专题背景信息,对学生后边理解文本的内容和主题起到重要的作用。

选定的核心阅读材料是王安石的作品及赏析文章。具体篇目是诗歌《登飞来峰》(出自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游记《游褒禅山记》(出自粤教版高中必修 5 第四单元文言文),书信《答司马谏议书》(出自语文版九年级 < 初中 > 下册第七单元),策论《兴贤》(出自粤教版高中选修2“ 唐宋散文选读”第五单元),奏表《上时政疏》、《本朝百年无事札子》(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高克勤撰的《王安石诗文选评》)。共 12263 字。把初高中课本选入的王安石诗文拿来重读和把一些没有选入中学课本的文章拿来阅读,其目的是让学生对王安石本人及王安石变法有一个感性的、全面的认识,因为原作是进入作者内心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