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课平分生命教案(1)
《平分生命》教案
![《平分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4cb049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88.png)
《平分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平等和尊重,认识到每个人都有权利享有生命。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平分生命的理念。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平等:让学生了解每个生命都是宝贵的,无论年龄、性别、种族、贫富,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平等的尊重和关爱。
2. 关爱他人: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意识,学会在生活中关爱他人。
3. 实践平分生命: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平等待人,关爱他人,实现生命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平等,学会关爱他人。
2. 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平分生命的理念。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生命的平等和关爱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平分生命的理念。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平等和关爱他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短片,引起学生对生命平等的关注。
2. 新课导入:介绍生命的平等,每个人都有权利享有生命。
3. 情景模拟:设定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生命的平等和关爱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平分生命的理念。
5.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平等和关爱他人。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生命的平等和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实践平分生命的作文。
六、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公益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关爱弱势群体的活动中,如探望孤寡老人、帮助残障人士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关爱他人的快乐。
2. 开展生命教育主题活动:通过举办生命教育主题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生命的价值,培养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意识。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他们对生命平等和关爱他人的理解程度。
新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案第十三课 平分生命
![新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案第十三课 平分生命](https://img.taocdn.com/s3/m/fd87f75efe4733687e21aaac.png)
第十三课平分生命(1)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课文一词语,初步理解词语大意,并能用简单词语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引导,根据学生以往的经验,让学生识记本课词语。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教育学生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教学重点:识记本课词语教学难点:理解词语大意,并能用简单词语造句教具:课件挂图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游戏法教学方式:实验课()演示课()多媒体课()教学过程设计:前提测评及导入新课听写词语泥潭草地魁梧小鬼枪毙搂着情报草屋板书课题:平分生命词语学习一看拼音,学习词语。
1 孤儿释义:1)死了父亲的儿童(孤儿寡母)2)失去父母的儿童(孤儿院)2 胜过释义:超过,优于例:在技巧上他胜过所有人。
3 血型释义:基于红细胞表面有无某种抗原可将人的血划分为某一类型,标准的血型为:O型、A型、B型、AB型。
二从汉字的意义与组合方式学习词语1 救护释义:援助有生命危险的人。
(救护车救护队救护组)例:马路上,一辆救护车疾驰而过。
例:我参加了这支救护队。
例:救护组的组员十分辛苦。
2 相依为命释义:互相作为依靠而生活在一起。
例:古丽没有父母,她和奶奶相依为命。
3 无私释义:没有私心无私(反义词)自私4 深思熟虑释义:周密的思考,再三的考虑例:这是爸爸深思熟虑后做得决定三通过词语解释或学过的词语学习新词语1 逝释义:a死b 过去例:我们的青春岁月就这样一去不复返了。
2 开刀释义:做手术例:我的姐姐开刀了,现在躺在床上睡着了。
3 确认释义:确定承认(确认关系指纹确认现场确认)例:他们俩已经确定了关系。
4 纯真释义:纯洁真诚(纯真的友谊纯真的童声)5 是否释义:是不是6 注入释义:灌入、加入例:我们要在池子里注入10立方米的水例:我们要在这只瓶子中注入针头。
7 坦诚释义:坦率诚恳(坦诚相待十分坦诚)例:我们应该坦诚相待。
8 番释义:a种例:别有一番天地b 回、次例:思考一番、翻了一番四词语例释1 相符释义:彼此一致(基本相符完全相符与此相符)例:他说的与实际情况相符。
初中《平分生命》教案设计
![初中《平分生命》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26d8075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f8.png)
初中《平分生命》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平等和尊重,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命的品质。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平分生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平等和尊重2. 关爱他人,关爱生命3. 平分生命的思考与实践三、教学重点1. 生命的平等和尊重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命的意识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平分生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平等和尊重2. 如何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命的品质3. 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平分生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的平等和尊重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有关关爱他人,关爱生命的案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关爱生命的意义。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平分生命,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践行平分生命的理念。
教案内容请参阅下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平等和尊重,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命的品质。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平分生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平等和尊重2. 关爱他人,关爱生命3. 平分生命的思考与实践三、教学重点1. 生命的平等和尊重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命的意识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平分生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平等和尊重2. 如何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命的品质3. 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平分生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的平等和尊重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有关关爱他人,关爱生命的案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关爱生命的意义。
初中《平分生命》教案设计
![初中《平分生命》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d8ffd0f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9a.png)
初中《平分生命》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平等和珍贵,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关爱他人的情感。
2.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对课文《平分生命》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和发展,认识生命的多样性和脆弱性。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平分生命》的内容简介和主旨。
2. 生命的平等和珍贵。
3. 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三、教学重点1. 课文《平分生命》的阅读和理解。
2. 生命的平等和珍贵的理念的认同和实践。
四、教学难点1. 对生命的多样性和脆弱性的认识和理解。
2. 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思考和探讨。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平分生命》的内容和主旨,传授生命的平等和珍贵的理念。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使学生了解生命的多样性和脆弱性,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平分生命》的内容和主旨。
2.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平等和珍贵。
二、阅读理解(10分钟)1. 学生阅读课文《平分生命》。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
三、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呈现具体的案例,使学生了解生命的多样性和脆弱性。
2. 学生分析案例,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六、教学准备1. 教材:《平分生命》课文及相关案例。
2.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3. 课前准备:教师事先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准备相关问题。
七、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以生动的故事或现实案例引入课文《平分生命》,激发学生对生命话题的兴趣。
2. 阅读理解(10分钟)a. 学生自读课文《平分生命》。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23680c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ce.png)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平分”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母对子女的关爱。
(2)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关爱他人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父母平等对待子女的重要性,懂得孝敬父母,珍惜亲情。
二、教学重点: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母对子女的关爱。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 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关爱他人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3. 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平分生命》,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发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组词、造句。
(3)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4)讨论课文内容,理解父母平分生命的重要性。
3. 体会感情(1)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课文中的孩子,体会父母的关爱。
(2)分享自己与父母之间的亲情故事。
4. 拓展延伸(1)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2)讨论如何回报父母的关爱,培养孝敬父母的意识。
5. 小结作业(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父母平等对待子女的重要性。
(2)布置作业:熟读课文,学会生字,用“平分”造句。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关爱意识的培养。
教师也应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方式和教学方法,是否存在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七、评价建议: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注意语气、节奏的准确性。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能否正确组词、造句。
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否体会到父母对子女的关爱。
《平分生命》公开课教案
![《平分生命》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f13e4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4e.png)
《平分生命》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平等性,认识到每个人都有权利享有生命。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1.2 教学内容介绍生命的定义和特点。
探讨生命的平等性及其重要性。
1.3 教学过程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学生分享对生命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平等性,举例说明不平等现象。
学生讨论并分享对生命平等性的看法。
第二章:生命的平等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不论种族、性别、年龄、身份等都应该享有平等的生命权利。
引导学生思考并反思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生命不平等现象。
2.2 教学内容介绍生命平等性的概念和原则。
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生命不平等现象,如歧视、暴力等。
2.3 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平等性,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学生分享对生命平等性的理解和看法。
教师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生命不平等现象,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学生讨论并分享对解决生命不平等问题的想法和建议。
第三章:珍爱生命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学会珍惜和保护自己的生命。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关爱他人生命,培养同情心和责任感。
3.2 教学内容介绍生命的宝贵性和珍爱生命的重要性。
探讨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如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等。
思考如何关爱他人生命,如帮助他人、尊重他人等。
3.3 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宝贵性,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学生分享对珍爱生命的理解和看法。
教师提供例子,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
学生讨论并分享如何关爱他人生命,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第四章:生命的价值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学会珍惜和发挥自己的潜力。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和价值。
4.2 教学内容介绍生命价值的概念和意义。
探讨如何发挥自己的潜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思考如何为社会做出贡献,创造积极的影响。
4.3 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平分生命》教案1
![《平分生命》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cc79276eff00bed5b8f31d13.png)
《平分生命》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平分生命》一文记叙了一个年仅10岁的男孩当得知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妹妹急需输血而医院却缺少血液时勇敢地献出了自已的鲜血并要与妹妹平分生命的感人故事,赞扬了男孩的勇敢,表达了浓浓的兄妹亲情。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感受亲情的可贵与伟大。
`二、学情分析新课程改革下的三年级小学生问题意识很强,教师要充分为学生创设提问题的情境,使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解决问题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或许比解决问题还重要。
此外,学生还喜欢表达自己的意见,彰显个性,教师要有意识地给予学生关注与关怀,给学生充分地鼓励和引导。
三、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唤起学生对亲情的向往,能在生活中用心体会亲情。
2、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结合“日积月累”中的读一读,初步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文章中心意思时的作用。
3、本文要重视朗读指导,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疑问,读出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四、课前准备查找现实生活中与本文类似的事例,课上交流。
五、教学流程师:同学们好!现在我们先聊一个数学话题,能告诉老师什么叫平分吗?(板书平分)。
生:平分就是分成相等的两份。
师:世界上哪些事物可以平分?(生略)(再板书生命)看了“平分生命”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生:生命怎么可能平分呢?生:“平分生命”一定含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师:说得好,那我们赶快来读读课文吧,没读通顺、没读过瘾,别停下来。
(学生读书)。
[ 评:导入富有新意,以聊天的形式将学生轻松的带入文本,以疑促读,激发了学生的读书欲望。
]师:读了这个故事,我给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猜猜老师想提的问题是什么?再读读书,猜一猜,看看谁是今天的问题专家。
生1:老师,您也许会问“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生2:“平分生命”赞扬了一种什么精神?生3:文中小男孩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学生都想猜出正确问题,老师微笑不语)师:你们的问题提得都很好,看来刚才大家读书的时候都思考了。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a43924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a.png)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分析人物情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生命的平等和珍贵,学会关爱他人。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付出与回报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分析,感受生命的平等和珍贵。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通过课文内容,分析人物情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升课堂参与度。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带。
2. 生字词卡片。
3. 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教师总结并引导students to discuss the meaning of the "平分生命".2.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并记忆。
(2)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用生字词造句,教师进行反馈。
3. 分析课文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主人公为什么要把生命平分给他人?(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并强调生命的平等和珍贵。
4.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关爱他人,如何付出与回报。
(2)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教师进行反馈并总结。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命的平等和珍贵,鼓励学生关爱他人,付出与回报。
6. 课后作业(1)回家后,跟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故事。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71b77b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af.png)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主人公的情感变化,理解课文所传达的主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学会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 分析主人公情感变化,理解课文主题。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如“平分生命”。
3. 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情感变化,培养同理心。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平分生命》。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4. 角色扮演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如:“你们认为生命是什么?”2. 朗读课文:(1)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2)教师辅导学生正确朗读生字词,注意发音和声调。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
(2)举例说明生字词的意思,并进行组词练习。
4. 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主题“平分生命”。
(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5. 分析主人公情感变化:(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原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2)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6. 小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课文主题,强调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布置课后作业,如:写一篇关于“平分生命”的小作文。
《平分生命》教案
![《平分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849a2a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d0.png)
《平分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平等和尊重,认识到每个人都有权利享有生命。
2.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对生命困境的关爱和同情心,提高学生的生命伦理素养。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平等:介绍生命平等的概念,分析生命平等的重要性。
2. 尊重生命:讲解尊重生命的含义,探讨尊重生命的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生命困境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和关爱这些人群。
4. 关爱他人:探讨如何关爱他人,分享关爱他人的经验和感悟。
5. 生命伦理:引导学生思考生命伦理问题,提高学生的生命伦理素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平等和尊重生命的概念,阐述案例分析和生命伦理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生命困境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关爱他人,分享关爱他人的经验和感悟。
4. 学生汇报法:邀请学生汇报他们对生命伦理的思考和体会。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材料,以便进行案例分析。
2. 准备投影仪,以便展示案例和图片。
3. 准备汇报台,以便学生汇报。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生命的平等和尊重,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2. 讲解生命平等和尊重生命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每个人都有权利享有生命。
3. 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生命困境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和关爱这些人群。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关爱他人,分享关爱他人的经验和感悟。
5. 学生汇报:邀请学生汇报他们对生命伦理的思考和体会。
6. 总结: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生命平等和尊重生命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情况,了解他们对生命平等和尊重生命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汇报:评估学生在汇报中对关爱他人的思考和体会的深度和广度。
七、教学反思:1. 学生对生命平等和尊重生命的理解程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 案例分析是否有效地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和讨论?3. 学生汇报是否展示了他们对关爱他人的理解和实践?4.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能力?八、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如探访孤寡老人、帮助残障人士等,让学生将关爱他人的理念付诸实践。
平分生命教案范文
![平分生命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9ffde92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78.png)
平分生命教案范文教案:平分生命目标:1.了解“平分生命”的概念和重要性;2.培养学生积极平衡生活的能力。
关键概念:1.平分生命-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达到平衡;2.自我关怀-照顾自己的身体和情绪健康;3.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习惯;4.适度运动-增强体质,保持身体健康;5.人际关系-维护健康的人际关系;6.兴趣爱好-追求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步骤:一、导入(10分钟)1.介绍这节课的主题:“平分生命”。
2.提问:你们对“平分生命”有什么了解?为什么我们需要平分生命?二、概念讲解(15分钟)1.讲解“平分生命”的概念和重要性。
2.解释每个关键概念,并讨论它们的作用。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分发案例分析材料,要求学生小组讨论给出解决方案。
2.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并讨论其中的平分生命的原则。
四、活动安排(15分钟)1.要求学生画出一个平分生命的计划表,将自我关怀、健康饮食、适度运动、人际关系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考虑进去。
2.学生互相分享他们的计划表,并给予反馈和建议。
五、总结(10分钟)1.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和观点。
2.与学生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平分生命的理念。
六、延伸活动(自由发挥时间)1.学生可以自由发挥,选择一个关键概念进行深入研究,并展示给全班。
2.鼓励学生将平分生命的理念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记录并分享他们的体验和收获。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用一篇文章总结自己对“平分生命”的理解,包括自我关怀、健康饮食、适度运动、人际关系和兴趣爱好等方面,并谈论自己的个人体验和计划。
参考资料:1.“平分生命的重要性”文章摘录;2.“如何实践平分生命”指南。
评价与反馈:-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对平分生命的理解和应用;课堂反馈:-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和参与度;-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的评估。
教师反思:-教学流程的合理性和实际操作性;-学生的反馈是否符合预期目标;-改进措施和建议。
《平分生命》教学设计13篇
![《平分生命》教学设计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161573c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91.png)
《平分生命》教学设计13篇《平分生命》教学设计13篇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平分生命》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平分生命》教学设计1一、导入新课:1、上节课,由奶奶送给“我”的小鸡中让我们知道了生命的重要,今天老师也给大家来了一个与生命有关的故事,你们想听吗?2、放音乐讲故事。
3、故事后来发展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
②不明白地方画下来。
三、检查自读情况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词血液抽血颤抖惟一渗出一瞬间挽起(1)自由读生词 (2)开火车读生词 (3)齐读生词2、学生质疑三、学习课文1、指名读课文,思考:男孩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默读课文,画出表现男孩勇敢的句子,想想为什么?3、小组讨论。
4、集体交流,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
(1)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邻床上的妹妹微笑。
(男孩不想让妹妹为自己紧张、担心,所以抽血时,男孩很安静,并微笑着,安慰邻床上的妹妹。
)(2)当抽血完毕后,男孩立刻停止了微笑,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声音地问:“医生叔叔,我还能活多久?” (“立刻停止”“一动不动”“颤抖”从这些词中此时男孩心里非常害怕,认为自己就要死了。
) 指名朗读(3)医生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这个男孩只有呀!他以为输血就会失去生命,当他决定给妹妹输血的那一瞬间,他一定是下了,这是多么大的勇气啊! (医生没有想到一个十岁的孩子以为输血就会死,但为了救自己的妹妹他却下定死亡的决心。
他被男孩的这种做法打动了。
)A、理解“震撼”的意思。
B、结合课文体会“震撼”的意思。
C、指导朗读。
当男孩从医生嘴中得知自己不会死,还能活到100岁时,他又是怎样的呢? (4)男孩从床上跳到地上,高兴得又蹦又跳,他在地上转了几个圈,确认真的没事,就又一次伸出胳膊,挽起袖子,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请您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俩各活50年!”A、你认为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段话。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平分生命》教学设计之一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平分生命》教学设计之一](https://img.taocdn.com/s3/m/767dc84e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f8.png)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平分生命》教学设计之一教学背景《平分生命》是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其中一篇阅读文章。
该篇文章主要讲述了荒漠中的动物为了生存,不惜平分仅有的水源,以及因此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通过生动的情节向学生们介绍了平分、均分这一数学概念,使学生们在阅读中收获了知识的同时,也领悟到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平分和均分的概念;2.熟练掌握本篇文章的阅读技巧;3.熟练朗读并理解本篇文章内容。
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灵活运用平分和均分概念;2.能够通过阅读完整文章,掌握整体理解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学会将学过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2.培养学生的分享、爱心和公平意识;3.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阅读技巧的掌握;2.平分和均分概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1.通过阅读文章,掌握平分和均分概念的应用;2.学生们如何在生活中较好地运用所掌握的知识。
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节课的教学采用情境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在课堂前,老师需要将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进行描绘,让学生们形成预期的情境;然后,在课堂中,老师需要准备精心的问题,鼓励学生们发问和探究,并帮助学生们解决问题。
此外,在讲解本篇文章时,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点,编写一些有趣的故事情节来引导学生幸福快乐学习。
课前准备1.教材: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2.材料:本篇文章《平分生命》,讲解PPT。
3.工具:黑板、彩笔、投影仪等。
4.玩具塑料水杯,随时准备上课用。
教学流程Step 1 课前准备(5分钟)1.用黑板引导学生猜想本篇文章的主题;2.寻找与平分和均分概念相关的事例,鼓励学生们在班上分享。
Step 2 学习方法提示(10分钟)1.老师利用PPT,提示并解释本节课的学习方法:在团队合作和讨论中学习;2.学生们分组,课堂上解答几道相关问题。
平分生命_教案1
![平分生命_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5d8be02b3968011ca30091d1.png)
平分生命【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唤起学生对亲情的向往,能在生活中用心体会亲情。
2.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初步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文章中心意思时的作用。
3.本文要重视朗读指导,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教学重难点】1.读懂课文、体会男孩的勇敢。
2.感受兄妹深情,唤起学生对亲情的向往,能在生活中用心体会亲情。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好!首先我们来聊一个数学话题,能告诉老师什么叫平分吗?(板书平分)世界上哪些事物可以平分?同学们对生命了解多少?师:(板书生命)是呀!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或许能够你一半我一半地平分,就像这个苹果。
但人的生命如此宝贵,看不见也摸不着,又怎能平分呢?那今天就让我们带着疑惑一起来继续学习《平分生命》。
课前,我们已经对课文进行了预习,读过课文后,你们知道了什么?真好,你们都是会读书的孩子,想更多的了解这个感人的故事吗?(幻灯出示)那就带着这个问题放声朗读课文吧!注意把字音读正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老师非常想知道你们读了课文,心里是什么滋味?谁来说说。
2.师:如果要用文中的词来填空,你们觉得什么词最合适?看来刚才大家读书的时候都思考了,老师真高兴,我们就应该这样读课文!这就是含有这两个词的一段话,谁来读读?(幻灯)3.文中的“震撼”是什么意思呢?老师这儿有一组图片,不知能否让你们震撼,来,感受一下。
(幻灯)看完图片,震撼吗?谁能用“震撼”说一句话?4.老师通过查找资料,发现“震撼”有两种解释(幻灯)你觉得文中的“震撼”应选哪一种解释?文中指谁被谁感动了?他为什么被男孩感动?(因为男孩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他爱妹妹胜过爱他自己。
)是呀,真是个勇敢的男孩!5.师:老师这儿还有两组句子,请男女生对比读,说说你比较后有什么发现?(幻灯)师:说得好,如果能把你们的理解读出来就更好了。
《平分生命》课堂教案(精选15篇)
![《平分生命》课堂教案(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6c40fba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70.png)
《平分生命》课堂教案(精选15篇)《平分生命》课堂教案篇1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唤起学生对亲情的向往,能在生活中用心体会亲情。
2、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初步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文章中心意思时的作用。
3、重视朗读指导,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疑问,读出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教学重点: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男孩的勇敢与对妹妹深深的爱。
教学难点:透过文本,感受亲情的伟大与无私。
教学准备:投影仪、小黑板教学流程:一、复习引入1、本文讲的是谁和谁平分生命的故事?2、你觉得文中的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男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到文中,感受男孩的勇敢与无私,品味亲情的伟大与可贵。
二、品读感悟1、自由轻声读课文的3、4自然段,画出你认为能体现男孩勇敢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说说你从中又体会到了什么?重点体会:(1)男孩梢一犹豫……这是医生要求男孩抽血时男孩的表现,说说你从哪个词体会到了男孩的勇敢?男孩为什么会犹豫,在他犹豫时,他想了些什么?(2)抽血时,(出示:读男孩安静地不发出………)望着殷红的鲜血一滴一滴的流入妹妹的血管里,此时,男孩在想些什么呢?你从哪能体会到他的勇敢、坚强和对妹妹深深的爱?结合两个“微笑”、“不发出一丝声响”等来体会。
2、小结写法上的特点:注重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来描写。
3、当医生告诉他还能活100岁时,男孩有什么的反应?(1)自由读文,汇报。
第一次抽血时,男孩是犹豫的,而现在男孩却是……(2)指导朗读勇敢的男孩们,站起来,挽起你们的手臂,挺起你的胸膛,读:“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把,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4、激发情感(1)面对这一切,医生震撼了……齐读: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爱的诺言!面对这一切,我们震撼了……齐读: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爱的诺言!面对这一切,所有的人震惊了……齐读: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爱的诺言!三、升华情感1、如果此时此刻,这个男孩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对他说点什么?2、妹妹做完了手术,知道哥哥为她做的一切,她会怎样?引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的情感在此时得到共鸣。
平分生命教学设计(精选5篇)
![平分生命教学设计(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0d47e46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7d.png)
平分生命教学设计(精选5篇)平分生命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习生字新词,感知课文内容,积累语言。
2、过程与方法:读懂课文,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情深,产生对亲情的向往,感悟亲情的可贵与伟大。
3、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赞美亲情伟大。
【教学重点】在朗读中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进而感受文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质疑激趣为什么平分生命?怎么平分?(板书:平分生命)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初读正音,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圈画生字,想办法读准字音。
2、指名分自然段读文,集体正音。
3、读词正音,词语质疑。
(出示生字词)(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交流汇报:课文记叙了一个年仅10岁的男孩,当得知与自己相依为命的惟一亲人妹妹急需输血而医院缺血液时,勇敢地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并要与妹妹平分生命。
(板书:男孩、妹妹)3、理解词语:相依为命、惟一。
(三)概括人物形象男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能找出文中一个词来概括吗?(勇敢)三、抓住重点,深入领悟(一)重点学习第3、5自然段,抓住男孩和医生的表现,感受男孩的勇敢。
1、默读课文,画出最能表现男孩勇敢的句子,想想你怎么感受到他的勇敢的?2、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汇报,师相机指导理解感悟。
(1)医生征求他愿不愿意为妹妹输血,“男孩犹豫了一会儿,最后点了点头。
”(2)医生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这个男孩只有十岁呀!他以为输血就失去生命。
当他决定给妹妹输血的那一瞬间,他一定是下了死亡的决心,这是多么大的勇气啊!“理解感悟:“犹豫”指拿不定主意,但时间非常短,只一“瞬间”。
之所以犹豫,是因为他以为输血就会失去生命,而对妹妹的爱促使他下定死亡的决心,决心用自己的生命去换惟一亲人的生命,因而在犹豫了一瞬间后“点了点头”。
为了妹妹,他竟然不怕失掉生命,真是太勇敢了!(3)“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邻床上的妹妹微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 6年级1班授课人:阿不来提·吾舒尔备课时间:2015年11月20 日上课时间:第十三课平分生命词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词语的音、形、意,并正确的书写词语及运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讲解词语,讨论方式学生掌握本课词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际生活中通过已学过的内容基础下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重点:掌握词语的音、形、意。
掌握方法:领读、跟读、齐读、个别读。
难点:正确的书写词语并运用。
解决方法:讲解演示、讨论。
教具:课件词语卡片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听写词语)胜过、相依为命、无私、深思熟虑、确认、纯真、坦诚、相符、郑重其事、心甘情愿等。
新课内容孤儿没有父母的儿子他是一个孤儿。
孤儿院胜过胜过他血型我的血型是A救护援助生命危险的人救护病人救护车来了。
相依为命依靠我们要相依为命。
无私没有私心反义词:自私他是一个无私的人。
逝死逝世去世用于伟大的人士开刀做手术医生说对他的病必须开刀。
确认确定我确认他还没来。
纯真纯洁真诚他是一个纯真的孩子。
是否是不是这里是否安全?注入灌入加入注入体内注入输液坦诚坦率诚恳番量词种样回次思考一番番茄相符彼此一致与要求相符与水平相符完全相符郑重其事形容说话、做事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郑重其事地说,郑重其事的讨论心甘情愿完全自于自愿我心甘情愿地跟他走。
巩固练习:把词语再复习一遍小结本节课学生学会了词语的音、形、意,并掌握了词语的用处。
板书设计胜过、相依为命、无私、深思熟虑、确认、纯真、坦诚、相符、郑重其事、心甘情愿等作业设计作业内容:词语作业要求:抄写词语目的:通过抄写词语提高学生对词语的记忆。
班级: 6年级1班授课人:阿不来提·吾舒尔备课时间:2015年11月20 日上课时间:第十三课平分生命(课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句型。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讲解讨论课文,给学生掌握本课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讲授课文,是学生养成珍惜生命,深刻认识生命的意义。
教学重点: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方法:领读、跟读、齐读、个别读。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重点句型。
解决方法:讲解演示、讨论。
教具: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听写上节课地词语)给学生讲关于生命意义和珍惜生命的故事来导入新课。
新课内容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期?战争时期2.两名儿童怎么了?被炸死了3.抽血前男孩的表现怎么样?男孩犹豫了一会儿,最后点了点头。
4. “犹豫”什么意思?拿不定主意5.他为什么犹豫?你从哪里看出来?男孩犹豫了一会儿,最后点了点头。
你从“点了点头”又读懂了什么?(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决定为妹妹输血。
)6. 你从这一举动感受到什么?还是哥哥对妹妹浓浓的亲情战胜了他对死亡的恐惧,毕竟在这个世界上他是妹妹唯一的亲人,挽救妹妹的生命是他意不容辞的责任,既是搭上自已的生命也再所不惜。
7. 抽血时男孩又是什么表现呢?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点声响,只是向邻床上的妹妹微笑。
8. 受伤的小姑娘不开刀就怎么了?不开刀就会因失血过多而死去。
9. 你觉得这是个什么样的男孩?勇敢、善良小结同学们,亲情是无私而伟大的,我们平时在父母亲人的关爱和呵护中成长,要懂得回报亲情,维系亲情。
板书设计:平分生命男孩——亲情——妹妹——脱离危险——平分生命练习设计:熟读课文目的: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班级:6年级1班授课人:阿不来提·吾舒尔备课时间: 2015年11月20 日上课时间:第十三课平分生命(课文一练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读下面的短文思考问题,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过程与方法:做同步训练的方式让学生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学过的内容。
教学重点:读下面的短文思考问题。
掌握方法:讲解讨论。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解决方法:引导讲解。
教学过程先复习上节课内容。
新课内容一、用指定的词语回答问题1)他们的关心胜过亲人。
2)他的全身颤抖了。
3)他说的话鱼行为相符。
4)因为他遇到了不幸。
二、用带点的词语模仿造句1)是否···这里是否安全?他是否回家?2)不是···是他不是坏人,是好人。
我不是今天回家,是明天回家。
小结通过做本课练习,巩固课文内容。
练习设计练习内容写在黑板上,学生上黑板做练习题,最后我来改正学生做错的内容。
班级:6年级1班授课人:阿不来提·吾舒尔备课时间: 2015年11月20 日上课时间:第十三课平分生命(课文一练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读下面的短文思考问题,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过程与方法:做同步训练的方式让学生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学过的内容。
教学重点:读下面的短文思考问题。
掌握方法:讲解讨论。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解决方法:引导讲解。
教学过程先复习上节课内容。
新课内容4. 读下面的短文思考问题。
1)男孩“深思熟虑”的是什么问题?他的勇气和责任是什么?深刻考虑,他的勇气和责任是,对救妹妹的命大胆的献血和救妹妹的命。
2)男孩为什么向妹妹微笑?因为他给妹妹安慰就她的命。
3)当输液完了以后,男孩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因为他担心献血对身体有没有影响。
4)大家为什么十分敬佩男孩?因为他是勇敢、善良、无私的一个孩子。
5.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1)妹妹被炸弹炸受伤的,因为妹妹过多失血的。
2)妹妹的生命危险时,给妹妹献血救了她的命。
3)男孩在妹妹的生命危险时,勇敢、无私的献血救了妹妹的命。
6.1)男孩的哪些优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勇敢、善良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男孩是怎么样履行哥哥的责任?妹妹的生命危险时,哥哥献血救了妹妹的命。
3)男孩的什么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震感?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这句话。
小结通过做本课练习,巩固课文内容。
练习设计练习内容写在黑板上,学生上黑板做练习题,最后我来改正学生做错的内容。
班级: 6年级1班授课人:阿不来提·吾舒尔备课时间:2015年11月20 日上课时间:第十三课街头见闻课文二词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词语的音、形、意,并正确的书写词语及运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讲解词语,讨论方式学生掌握本课词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际生活中通过已学过的内容基础下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重点:掌握词语的音、形、意。
掌握方法:领读、跟读、齐读、个别读。
难点:正确的书写词语并运用。
解决方法:讲解演示、讨论。
教具:课件词语卡片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上节课内容新课内容警察执行法律,维护社会平安、人民的人人民警察交警巡警药方药药物治病的化学物病人吃药病就好。
储蓄节约下来积存起来储蓄钱邮政储蓄踏踩踏步走捏用手夹住捏东西捏耳朵急促快而短促呼吸急促时间很急促,不能再等了。
哭啼哭孩子哭哭啼啼地说:他打了我。
复发再次发作他的病复发了。
不由分说不容许辩解他把我不由分说的送上车了。
巩固练习:把词语再复习一遍小结本节课学生学会了词语的音、形、意,并掌握了词语的用处。
板书设计警察药方储蓄踏捏急促哭啼复发不要分说作业设计作业内容:词语作业要求:抄写词语目的:通过抄写词语提高学生对词语的记忆。
班级: 6年级1班授课人:阿不来提·吾舒尔备课时间:2015年11月20 日上课时间:第十三课街头见闻(课文二及练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正确、流利、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句型。
独立做练习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讲解讨论课文,给学生掌握本课课文内容,我带领学生,学生自己做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讲授课文,是学生养成珍惜生命,深刻认识生命的意义。
教学重点: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方法:领读、跟读、齐读、个别读。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重点句型。
解决方法:讲解演示、讨论。
教具: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街头遇到过什么突发事件,说说当时的情景。
新课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我”在街头看见什么事故?我在街头看见一个小姑娘倒在卡车前。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姑娘害怕?他的脸色苍白,手脚颤抖。
(3)大家是怎么批评小姑娘的?因为那位小姑娘给奶奶买药,过马路时不小心。
(4)姑娘把买药的钱怎么了?买药的钱丢掉了。
(5)小姑娘谁给钱?周围的人和警察叔叔。
巩固练习一、在正确答案后面的括号里画上“√”1)X 2)√ 3)√ 4) X 5) √ 6) √ 7) √ 8) √小结并布置作业:准备复述课文。
六、板书设计:课文二:街头见闻着急——摔倒——围观——感动——帮助小结同学们,亲情是无私而伟大的,我们平时在父母亲人的关爱和呵护中成长,要懂得回报亲情,维系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