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PPT课件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全套课件ppt课件ppt

初中数学全套课件ppt课件ppt
调递增。
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概念
二次函数是函数的一种,其解析式为 $y = ax^2 + bx + c$,其中 $a$、$b$ 和 $c$ 是 常数,且 $a neq 0$。
二次函数的图像
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个抛物线,其开口方向由系数 $a$ 决定,当 $a > 0$ 时,抛物线开 口向上;当 $a < 0$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分式
分式的概念
分式是两个整式的商,表 示为分数形式的代数式。
分式的性质
分式具有分子的性质和分 母的性质,如约分、通分 等。
分式的运算
分式的运算包括加法、减 法、乘法和除法等。
方程式
方程式的概念
方程式是用等号将两个代数式连接起 来的数学表达式。
方程式的解法
方程式的应用
方程式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 广泛的应用,如工程、物理、化学等 领域。
概率计算
通过长期实验或观察,可以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 。例如,抛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0.5。
3
概率性质
概率具有可加性和有限可加性,即对于互斥事件 ,其概率之和为1;对于任意事件,其概率不超 过1。
统计初步
统计定义
统计是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科学,目的是从数据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统计方法
常见的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描述性统计是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如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等;推断性统计则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如进行假设检验和回归分析。
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反比例函数是函数的一种,其解 析式为 $y = frac{k}{x}$,其中 $k$ 是常数,且 $k neq 0$。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

初中数学第一课-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共20张PPT)

初中数学第一课-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共20张PPT)

多年以后,你也许不会记住某 一道题怎么解,但在学习数学过程 中培养起来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 逻辑推理能力将会伴随,影响你一 生。
你的成功需要数学的相伴!
中学数学与小学数学的差异
学习方法
知识方面
课堂容量
抽象思维
小学数学的特点:模仿性
例如:计算 练习
初中数学的主要内容
用字母代替数
数的扩展
扩展到:有理数、 实数
代数式的运算
方程与不等式的 运算ຫໍສະໝຸດ 函数平面几何概率统计初步
每人任意选 一个比1大的
一位数;
将你的数减 去1,再乘以 5,再减去2,
再乘以2。
然后再在得 数上随意加 上一个一位
数。
说出你的结 果
每人任意选 一个一位数;
将你的数乘 以3,再加上 3,再乘以3;
然后再把得 数的个位和 十位数相加,
得到结果。
一、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 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 日用之繁,数学无处不在”。
二、数学教会我们思考
第九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中会议主
席海曼·巴斯说过:“在信息爆炸的当 今社会中,学习数学绝不仅仅是获取知 识和技能,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是通过 数学学习,成为能运用数学进行思考和 解决问题的适应未来生活的人”。
勤于动手 的习惯
规范的解 题习惯和 及时改错 的习惯。
解题后总 结反思的
习惯。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在一本书上曾说过:“数 学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公理?定理?证明?概 念?定义?公式?方法?诚然,没有这些组成部 分,数学就不存在,这些都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但是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都不是数学的心脏。”

初中数学课堂的基本要求 PPT课件 图文

初中数学课堂的基本要求 PPT课件 图文
• 第二,使问题保持一定的难度。问题可分为记忆型 的、理解型的和应用性的。
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 为引出单项式概念,教师在复习了代数式的概念后,要求学生讨论黑 板上的三个代数式7m,-a,xy的共同点,希望学生能回答出“都具 有数与字母的积或字母与字母的积的特点”.
• 生1:都是未知数. • 师:这里不叫未知数,叫字母. • 生2:都是两个字母的相乘,或数与字母想乘. • 师:对.还有呢? • 生3:都有很多字母. • 师:……(摇摇头) • 生4:都是整式. • 生5:字母取任意一个数都可以. • 生6:它们算起来比较简便. • …… • 学生的回答是非常踊跃的,思维是开放的,但对教师想得出的结论就
是“启而不发”.你觉得问题出在哪里?应怎样改进?
高效课堂教师基本要求
某天数学课上测量了所有学生的身高, 男生的平均身高是160cm,女生的平均身高 是150cm,王明是最高的,身高是180cm,李 丹最矮的,身高是130cm。那天的课两位同 学都缺席,但第二天的课他们俩都来了,测 了身高,然后重新计算了平均值。令人惊讶 的是男孩的平均身高和女孩的平均身高都没 有改变,从这条信息里能得出下面哪个结论? 判断下列结论正确与否。
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提问”和对提问的“回应” 让学生感到教师在倾听。教师的反馈行为会在很大 程度上鼓励或者妨碍学生的参与。教师在提问过 程中显示出对学生的关注、对学生的欣赏,能够 极大地激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教师提问学生的 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相信自己、展现自己、欣赏自 己的过程,这种提问方式带来的成就感和成功体 验是一种巨大的学习动力。面对那些回答问题有 困难的学生,面对错误答案时,教师不要打断学 生的回答,即使是错误的回答。
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初中数学课堂设计(专题) PPT课件 图文

初中数学课堂设计(专题) PPT课件 图文
分析教学内容的类型,确定内容的结构、范 围和深度。
把握好:教学的切入点、重点、训练点和延 伸点。
在设计教学时,可考虑到下列几个问题: (1)教材内容是不是达到课时教学目标的 必须,应删减或从略哪些学生已学过或已 经认识的内容?哪些数学知识的素材不够 充分需要补充?
(2)在校内外可利用哪些与教材内容关系密 切的课程资源?
要 求: 教学目标不能太模糊,要具体、 明确。确定学生知识学习的能力层次,对每 一学习能力层次的活动形式,定出具体的教 学目标,并用可以观测的外显行为方式描述 出来。
明确地指出学习的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 行为动词要明确、可测评。
比如”举例”“说出”“指出”“不是教师有没 有完成某项工作。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一、课堂教学设计
1、什么是教学设计? 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组成的教学设计是 指教学活动组织与开展的整体策划和 综合设计。 所谓整体策划是指教师要对一个 学年、一个学期、一个学段或一个教 学单元做出有目的和有计划的整体思 考,使每节课的教学设计既能体现长 远目标的追求又能体现近期目标的递 进要求;
▪ (1)有些教师在备课时“一心想让学生动起
来”,认为“课堂上热热闹闹”就是好课。
▪ (2)有的教师将课程改革单纯的理解为教学形 式的改革,因而将改革的重心放在教学手段和方 法的变化上。
▪ (3)缺乏教学思想的指导。新课程极力倡导探 究性学习,然而不少教师把探究仅仅看成是一种 教学活动,而不能把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理念、 一种思想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 。
(3)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从学 生的实际情况看怎样定位比较恰当准确, 适合学生实际水平。
▪ (4)结合哪些内容进行数学思考与问题解 决的教学?结合哪些内容培养学生积极的 情感态度?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达到学生 的数学体验性学习?

ppt 课件初中数学

ppt 课件初中数学

垂直线的性质和判 定
总结词:掌握基础 概念,理解性质和 判定
平行线的性质和判 定
对顶角、同位角、 内错角和同旁内角 的性质
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总结词:理解基本性质, 掌握基础定理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 、SAS、ASA、AAS和HL
三角形的分类:等边、等 腰、直角和斜边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
总结词
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详细描述
小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可以表示为十分之几、百 分之几或千分之几的形式。
总结词
分数和小数的运算规则
详细描述
分数和小数可以进行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 运算过程中要注意通分和约分。
代数式和方程
总结词
代数式的定义与表示方法
01
总结词
方程的定义与解法
03
总结词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详细描述
整数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 法,以及这些运算的交换律、结合律 和分配律。
总结词
整数的绝对值
详细描述
绝对值表示一个数距离0的距离,任 何非负数的绝对值都是它本身,负 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分数和小数
总结词
分数的定义与性质
详细描述
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具有加法、减法 、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性质。
ppt 课件初中数学
目 录
• 引言 • 代数基础 • 几何初步 • 函数初步 • 数学应用
01
பைடு நூலகம்引言
课程目标
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 识
提高数学成绩和信心
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学习方法
制定学习计划
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 天都有足够的时间用于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课堂PPT)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课堂PPT)
8
(二)做好课前预习,提高听课效率。 通过预习,了解要学习的课程的主要内容
和重、难点,预习的任务是通过初步阅读,先 理解感知新课的内容(如概念、定义、公式、 论证方法等),为顺利听懂新课扫除障碍。
9
课前预习: (1)先看书:读书先粗后细。粗读,先粗略浏览
教材的有关内容,了解本节知识的概貌也就是大 体内容。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 法则、定理 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该知识的形成过程, 了解课程的内容的重、难点,新旧知识的联系及 新知识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与意义,对难以理解 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而后再 做练习,通过练习来检查自己的预习时掌握的情 况,最后再带着自己不懂的问题去听课。
23
(五)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要注意劳逸结合,这也是保证时间利用
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建议在头脑最清醒的时 候学习数学,便于提高学习效率。
24
(六)作业要求
每次作业写上日期,字迹工整,页面整 洁,用黑色或蓝色笔写,画图时候用铅笔和 工具。
25
鼓足信心,调整方法,力争进步!
26
15
口到: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回答问题 或参加讨论,也可避免走神。同时有利于知识 的记忆。
16
手到: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就 是在听、看、想、的基础上划出课文的重点, 记下讲课的要点、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以 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思维的见解、课前疑点 的答、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的分析。
4
为什么要我们学不好数学?
导致数学成绩差的原因 1.基础知识薄弱 2.缺乏学习兴趣 3.学习方法不当
5
我们怎样学数学? 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温总理:“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6
我们怎样学数学?

初中数学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PPT课件

初中数学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PPT课件

3、化易为难,“教学”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
实例3: 在“有理数的乘法”一节课中,教师提出这样一
个问题:“有理数的乘法可以分几类?”而且是在感 性经验很不充分的情况下提出的。这个问题对于刚上 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而且与“课程标准”的 要求相悖,关键是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学生获 得知识的途径的理解有颇,把具体问题抽象化,简单 问题复杂化,给学生的学习人为的制造了难关,阻碍 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五、推导菱形面积公式:S菱形=

课件显示:
让学生观察图形,菱形对角线AC、BD
把菱形分成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即菱形的面积就是这四个全等的直角
三角形的面积总和,所以S菱形=
教师进一步说明
对于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如图,有S四=
1 BD • AC 2
D
A
C
B
,A
D B
C
六、例题教学
6、重教师牵引,“教学”一味跟着“预设 ”跑
1、课堂教学无目标,未掌握课标要求、把 握教学内容
2、无设计,“教学”一味照本宣科
实例2: 教师简单引入课题: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就抄 例题2(七年级下册P145例2),再让学生看课本,抄完 题,教师提出“不能完成任务”与“提前完成任务”如 何理解? 然后教师分析并板书解答过程,有时让学生叙述再 练习P148T4, 学生练习未做完,教师开始讲解, 讲解完后又让学 生练习P147T2。
试想,换一种思路:先利用教材中蜗牛爬 行的模型,再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活动,从运 动问题中抽象出数学关系——有理数乘法的运 算式,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同时也创设了一 个能推动学生自主探究的情景,在这个情景中 展开教学过程,学生的活动材料是丰富的,可 操作的,教师不需要声嘶力竭的启发,只需要 适时的提出问题,教师可以游刃有余的驾驭课 堂,学生的思维也不会被扭曲,可以按照本来 的规律发展。

初中数学优秀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优秀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优秀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展开,详细内容包括:5.1节“相交线”,5.2节“平行线”,5.3节“平行线的性质”,5.4节“平行线的判定”。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性质及其应用;2. 学会运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进行几何证明;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平行线的判定及运用。

教学重点: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性质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尺子、圆规;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校园内的建筑、道路等实际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平行线和相交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时间:5分钟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定义、性质,通过例题演示,使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

时间:15分钟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进行步骤讲解,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时间:15分钟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时间:10分钟时间:5分钟六、板书设计1.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2. 内容:5.1 相交线5.2 平行线5.3 平行线的性质5.4 平行线的判定3. 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已知: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且∠1=∠2,求证:a∥b。

(2)已知: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且∠A:∠B=3:4,求证:a∥b。

2. 答案(1)证明:∵直线a、b被直线c所截,∠1=∠2,∴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a∥b。

(2)证明:∵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且∠A:∠B=3:4,∴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a∥b。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对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性质及其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初中数学说课课件ppt

初中数学说课课件ppt

课程大纲
第一章:数与代数 数的概念及运算
代数式与方程
课程大纲
函数与图像 第二章:几何初步
线和角
课程大纲
三角形和四边形
第三章:概率与统计
圆和扇形
课程大纲
概率初步 统计初步 数据分析和表示
01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
总结词
传授数学基础知识
详细描述
通过讲解数学概念、定理和公式等,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 打下坚实基础。
考试反馈与指导
为学生提供考试反馈,指 出问题并给出建议,帮助 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 并调整学习策略。
课堂表现评价
课堂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 是否能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提出疑问等。
学习态度与习惯
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如是 否认真听讲、做笔记、积极与同学 合作等。
课堂表现反馈
及时给予学生课堂表现反馈,指出 问题并给出建议,帮助学生了解自 己的学习状况并调整学习策略。
学生参与度
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参 与度,使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课
堂中。
教学工具的使用
教学方法是否充分利用了各种教 学工具,如PPT、实物、软件等

学生反馈反思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如何,是否能够反映出学生 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学生课堂表现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何,是否能够反映出他们 对课堂内容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学生反馈意见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本次课程的看 法和建议,以便改进未来的教学。
01
教学展望
未来教学内容规划
代数部分
加强方程、不等式、函数等核心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代数思维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及经验介绍PPT课件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及经验介绍PPT课件

公式、定理都要弄清其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内在联系,以及蕴含于推导过程中的
数学思想和方法。

3学用结合,勤于实践
在学习过程中,要准确地掌握知识的本质含义,尽量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思维方
• •
法应用于实践。 4博观约取,由博返约
课本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但不是唯一的来源。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认真 研究课本外,还要阅读有关的课外资料,来扩大知识领域。
学习中的总结和评价,是学习的继续和提高,它有利于知识体系的建立、解题规律
的掌握、学习方法和态度的调整和评判能力的提高。
.
14
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

定理,然后独立完成作业。 课外练习也要常做。孔子曰:“学而时习之”。课后作业也是学习和巩固数 学的重要环节。要注意解题的精度和速度。精度就是准确度,专心致志地独 立完成作业,力求一次性准确,而一旦有了错,要及时改正。而速度是为了 锻炼自己注意力集中,有紧迫感。《教与学》中每课时的最后几题比较不错, 建议多动脑思考。同学们在开始做作业时可以定好闹钟,看自己做作业需要 多少时间,这样有助于提高作业速度。考试时,就不会紧张,也不会顾此失
每一课时的预习用5-10分钟左右,就可以梳理清 楚。还可以将一些概念性的知识提前背一下,方便 应用做题时理解。
返回
.
4
1
上课要注意观察,观察老师的板书的过程

看 内容、理解老师对新课的重点、难点的剖析


听解题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

3
要做学习的主人,对于老师的讲


解,不能只接受,而且要经常思考
所以要是想取得最后的难题分与别的同学拉以要是想取得最后的难题分与别的同学拉开差距就必须从现在开始多做课外题培开差距就必须从现在开始多做课外题培养题感为中考打下扎实基础

初一数学课件(共47张PPT)

初一数学课件(共47张PPT)

(4)比-3大2的数是(
)。
(2)(-7)+11+(-2)+3+2
(3)0-(-6)=___;
, 0 , +0. (1) 16+(-25)+24+(-32)
a – b = a + (-b)
(1) (-3)+(+4)+(-8)+(+7)
=-(3+9) =-12
1、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解(1) (-3)+(-9)
=- 9
2、( -6) + 2
(取相同的符号) (把绝对值相加)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 号两数相加)
=-(
) (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
符号)
=-(6 – 2 )
=- 4
(用较大的绝对值减 去较小的绝对值)
例二: 计算
(1) (-3)+(-9)
(2) (-
1 2
)+(+
1)
3
(3) 0 +( -0.1 )
解(1) (-3)+(-9) =-(3+9) =-12
}
}
}
}
}
2、既不是正数,又不是整数的有理数是( )
(A)负数和分数
(B)零、负数和分数
(C)负分数
(D)零和负分数
3、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2)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4、在数轴上,与原点距离为2个单位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示-4的点距离为5个单位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A)m<0
(B)m>1
(C)n>-1
(D)n<-1

如何学好初中数学ppt课件(共53张PPT)

如何学好初中数学ppt课件(共53张PPT)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人类从古代的结绳计数到如今的计算 机指挥神舟六号飞船的航行,任何时 候都受到数学的恩惠和影响.
1.0.1.2人类离不开数学:
• 高耸入云的建筑物 (东方明珠电视塔)、 海洋石油钻井平台、 青藏铁路、人造地 球卫星等等,都是人 类数学智慧的结晶.
• 同学们将第一次接触证明题,接触平面几何的逻 辑推导方式,这对同学们而言将是全新的,具有 相当难度的挑战。
• 要想学好初中数学,同学们必须在自己的学习方 法上有重要的改进,从被动式的接受知识变为主 动的寻找问题,学会总结各种题型的特点,这些 都需要同学们付出艰苦的努力。
• 总之,初中阶段是一个从小学到高中的过 渡过程,是学生成绩分化的最重要阶段。 在初中阶段只要能找到合适的方法,取得 优秀的成绩,高中的学习将变得极其轻松 而顺理成章。祝每一个同学都能迅速适应 新的环境,取得优异的成绩!
进入初中后需要注意的问题
• 很多同学学习非常用功,但成绩却一直上 不去。这是为什么啊?本来,有付出就应 该有回报,而且,付出的多就应该回报很 多,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实际的情况却 并非如此,这就存在一个效率的问题。效 率指什么呢?好比学一样东西,有人练十 次就会了,而有人则需要练一百次。学习 效率是决定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那么, 我们如何提高自己学习效率呢?
三、学习方法的改变
• 初中的课程更加对各位同学的学习方法和 学习习惯提出了新的要求。难度的加深, 课程的增多都要求各位同学提高自己的学 习的主观能动性。更重要的,很可能你原 来的学习方法已经不能适应课程的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
教学实践中产生 的困惑,为提 高教育教学质量, 采取的一些措施
一、背景及意义
有效 教学 的意 义
.
8/8/2020
有利于实现课程 改革的“三维目标”
有利于减轻学生 的课业负担
有利于教师职业 专业化的发展
4
有 效 教 学
8/8/2020
二、论文的展开思路及研究成果
有效教学 的内涵
有效教学的特征 及相关理论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欢迎大家前来参加我的硕士 学位论文答辩会
.
1
8/8/2020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 调查与实践研究
.
2
8/8/2020
答辩陈述条框
背景及意义 论文的展开思路及研究成果
研究的方法
研究的不足及未来展望


.
3
8/8/2020
基础教育课程标 准对数学课堂教 学的定位有新的 要求,提倡高效
8
实践案例探讨如何 解决教学实施过 程中出现的困难
营造情境策略 主体确证策略 组织者策略
问题策略 探究策略
把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带进课堂的教学案例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的能力的教学案例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 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的教学案例
初中数学课堂有 效教学的 实施策略
.
9
8/8/2020
国内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探索, 并重视起来
国外研 究现状
实地调查
实践经验同行学习来自现状分析.7
8/8/2020
数学课的教学现状及调查结果的思考
教师在课堂教学 中的教学理念
课堂教学中教 材使用的情况
教师的备课 情况
课堂教学的 形式与有效 性的情况
注重双基,夯实基础
注意知识体系的构建
练习要有针对性实效性
.
的科学评价
.
11
8/8/2020
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谢 谢!
.
12
8/8/2020
三、研究方法
提高课堂效率 进行有效教学
查阅资料 学习理论
8/8/2020
实践探索 寻求策略
.
相互交流 借鉴经验
10
四、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时间短,课业负担重,查阅的资料少 面对农村初中探索,有深度无广度 地域条件限制,调查结果有局限性
缺乏理论指导,知识面狭隘
进一步加强有 效教学方面的理论 学习,不断实践探 索有效教学的实施 策略,在实际教学 过程中如何实现对 有效教学成功与否
有利于减轻学生 的课业负担
有利于教师职业 专业化的发展
.
8/8/2020
数学课堂教学中 暴露出的问题
采取一些教学策略 实施有效教学
中学数学课堂 有效教学的意义
①以传授数学知识为主, 不注重提高数学能力 ②教学形式多样, 教学内容简化 ③重知识过程, 轻知识结果。
6
国内研 究现状
国外研究早于国内,并上升到 一定的理论水平。
有效教学是教师为了提高工作效益、强化 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
关注全体学生 关注教学效益 关注量化评价 实施反思教学
弗莱登塔尔的数学教育理论 波利亚的数学教学理论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
5
有效教学 问题的提出
新课改的要求 自己教学实践 中产生的困惑
有利于实现课程 改革的“三维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