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科岗前培训讲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处方管理办法》 处方权的获得: 处方的开具:医师应当根据医疗、预防、保健需要,按照诊疗规
范、药品说明书中的药品适应证、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 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开具处方。
(依据医保政策开具药量)
合理用药 合理治疗
来自百度文库
一、首诊负责制度 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三、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四、会诊制度 五、急诊会诊制度 六、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七、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
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 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第十九条 国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报告规范,建
立重大、紧急疫情信息报告系统。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
2015年12月4日
一、法律法规 二、核心制度 三、传染病工作 四、突发卫生应急工作 五、医患沟通与纠纷防范 六、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2、《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 4、《处方管理办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第三十三条:医疗机构施行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 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同意,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 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时,应当取得家属或者 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又无家属或者关系 人在场,或者遇到其他特殊情况时,经治医师应当提出医 疗处置方案,在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负责人员 的批准后实施。
办法》 8、《侵权责任法》
1、《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考试和注册: 执业规则:
第21条 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 第22条 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履行下列义务 第23条 医师实施医疗、预防、保健措施,签署有关医 学证明文件,必须亲自诊查、调查,并按照规定及时填写 医学文书,不得隐匿、伪造或者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 医师不得出具与自己执业范围无关或者与执业类别不相 符的医学证明文件。
报告
第十六条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 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 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必须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进 行疫情报告,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十七条 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 传染病报告卡。
传染病报告卡由录卡单位保留三年。
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 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 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 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 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 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第二十条 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 有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 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主 管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人 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 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现代医生的必具要素
精湛的医术; 高尚的医德; 良好的沟通能力; 熟悉法律、法规; 尊重患者的权利和隐私; 做到安全医疗。
《卫生部关于做好<侵权责任法>贯彻实施工作的通知》 (2010年6月): 医疗机构要按照《侵权责任法》的要求,健全医患沟 通告知制度,完善医患沟通内容,提高医务人员的医患沟 通能力;完善知情同意相关制度,切实履行说明义务,依 法及时、准确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病情、医疗措施。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第十八条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 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 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 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 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 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 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 告卡。
接到报告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一)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二)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三)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四)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
事件,应当立即向国务院报告。
八、术前讨论制度 九、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十、查对制度 十一、医生交接班制度 十二、新技术准入制度 十三、病历管理制度 十四、分级护理制度
《传染病防治法》
第三条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2种)。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
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 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 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 位应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无网络直报条件责任报告单位 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后,应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进行直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