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单元复习02 中国的自然环境 八年级地理上册单元复习课件(人教版)
![单元复习02 中国的自然环境 八年级地理上册单元复习课件(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0a06a6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9f.png)
②: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②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季风 冬季风
夏季风
发源地
风向
西伯利亚、蒙 西北风
古一带 东北风
太平洋、印度 东南风
洋的热带海面 西南风
性质
影响范围(地区)
寒冷干燥 我国东部广大地区(除青藏高原、云贵
高原、海南、台湾等)
温暖湿润 东南季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西南季
阿尔泰山 15 7
1
天山山脉 16
3
阴山山2 脉
17
8
4
5
1横4 断
秦岭 巫9 10 山
12
山 脉
6 南岭
长 11 白
山 脉 13
内蒙古高原
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四大高原
A. 青藏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C. 黄土高原 D. 云贵高原
四大 高原
青藏高原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世界最高的高原 世界屋脊,雪峰连绵
柴达木盆地
四川盆地
四大盆地
A. 准噶尔盆地 B. 塔里木盆地 C. 柴达木盆地 D. 四川盆地
阿尔泰山
三
准噶尔盆地
山
天山山脉
夹
两
塔里木盆地
盆
昆仑山脉
四大 塔里木盆地
盆地
天山 \ 塔里木盆地 阿尔金山 昆仑山
• 我国最大盆地 • 有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 边缘有绿洲分布,种植棉花和葡萄等。
时空变化:
夏秋季降水多,冬春季降水少
季节变化
降水集中在_4__~_1_0____月 南方雨季开始__早__,结束__晚__,雨季__长___
②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季风 冬季风
夏季风
发源地
风向
西伯利亚、蒙 西北风
古一带 东北风
太平洋、印度 东南风
洋的热带海面 西南风
性质
影响范围(地区)
寒冷干燥 我国东部广大地区(除青藏高原、云贵
高原、海南、台湾等)
温暖湿润 东南季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西南季
阿尔泰山 15 7
1
天山山脉 16
3
阴山山2 脉
17
8
4
5
1横4 断
秦岭 巫9 10 山
12
山 脉
6 南岭
长 11 白
山 脉 13
内蒙古高原
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四大高原
A. 青藏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C. 黄土高原 D. 云贵高原
四大 高原
青藏高原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世界最高的高原 世界屋脊,雪峰连绵
柴达木盆地
四川盆地
四大盆地
A. 准噶尔盆地 B. 塔里木盆地 C. 柴达木盆地 D. 四川盆地
阿尔泰山
三
准噶尔盆地
山
天山山脉
夹
两
塔里木盆地
盆
昆仑山脉
四大 塔里木盆地
盆地
天山 \ 塔里木盆地 阿尔金山 昆仑山
• 我国最大盆地 • 有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 边缘有绿洲分布,种植棉花和葡萄等。
时空变化:
夏秋季降水多,冬春季降水少
季节变化
降水集中在_4__~_1_0____月 南方雨季开始__早__,结束__晚__,雨季__长___
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课件
![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642816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27.png)
1、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2、8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3、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4、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5、北方温带季风气候与南方亚热带季风 气候的分界线。 6、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7、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 8、北方旱地和南方水田的分界线; 9、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南方亚热带常 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西起太行山,东濒临渤 海和黄海。
由黄河、淮河、海河 的泥沙冲积而成,也称 黄淮海平原,其中黄河 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
2)特征: 我国第二大平原,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三大平原
3.长江中下游平原
西起巫山、雪峰山,东 至海滨, 淮河以南,南 岭以北的长江及其支流冲 积而成的平原
自古农业发达,是我国 著名的“鱼米之乡”。
四川盆地
我国笫二大 地面坦荡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地势西高东低 石灰岩广布
地面崎岖,有许多“坝子 ”
四大盆地
1.塔里木盆地
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 地;周围高山环绕, 内部平坦,沙漠广布, 有我国最大的塔克拉 玛干沙漠;边缘有绿 洲分布。盆地内油气 资源丰富。
吐鲁番盆地是我国海 拔最低点
天山
昆仑山
四大盆地
三、四大高原
2.内蒙古高原
我国第二大高原; 长期遭受风力作用, 地势坦荡;沙漠广 布。
祁连山
大兴安岭 长城
三、四大高原
3.黄土高原
古长城
世界上面积最大 的黄土分布区; 水土流失严重, 表面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
祁连山东端
太行山 秦岭
三、四大高原
4.云贵高原
横断山
地势西高东低,从海拔 2000米下降到1000米; 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 形典型,地表崎岖,峰 岭众多;有许多“坝 子”(小盆地)。
西起太行山,东濒临渤 海和黄海。
由黄河、淮河、海河 的泥沙冲积而成,也称 黄淮海平原,其中黄河 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
2)特征: 我国第二大平原,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三大平原
3.长江中下游平原
西起巫山、雪峰山,东 至海滨, 淮河以南,南 岭以北的长江及其支流冲 积而成的平原
自古农业发达,是我国 著名的“鱼米之乡”。
四川盆地
我国笫二大 地面坦荡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地势西高东低 石灰岩广布
地面崎岖,有许多“坝子 ”
四大盆地
1.塔里木盆地
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 地;周围高山环绕, 内部平坦,沙漠广布, 有我国最大的塔克拉 玛干沙漠;边缘有绿 洲分布。盆地内油气 资源丰富。
吐鲁番盆地是我国海 拔最低点
天山
昆仑山
四大盆地
三、四大高原
2.内蒙古高原
我国第二大高原; 长期遭受风力作用, 地势坦荡;沙漠广 布。
祁连山
大兴安岭 长城
三、四大高原
3.黄土高原
古长城
世界上面积最大 的黄土分布区; 水土流失严重, 表面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
祁连山东端
太行山 秦岭
三、四大高原
4.云贵高原
横断山
地势西高东低,从海拔 2000米下降到1000米; 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 形典型,地表崎岖,峰 岭众多;有许多“坝 子”(小盆地)。
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 PPT课件
![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436ed3965ce0508763213d8.png)
(2)A、B两个地区大体以 800 mm等降水量线为界,B、C 两个地区以 400 mm等降水量线为界,C、D两个地区以 200 mm等降水量线为界。 (3)我国的长白山、小兴安岭地区属于 湿润 区。
3、读我国气候分布图
(1)气候类型 A__温__带__季__风_气__候_ B__亚__热_带__季__风__气_候 C__热__带_季__风__气__候_ D__温__带_大__陆__性__气_候 E__高__原_山__地__气__候_
3—燕—山——4—昆—仑—山
1
5_秦__岭____ 6大__别__山__
南岭 7_______
8大__兴__安__岭
4
9_太__行_山___ 10_巫_山____
20
雪峰山 长白山 11______ 12______
13_武_夷__山__ 14_台_湾__山__脉
15阿__尔__泰__山_ 16祁__连__山__
小兴安岭 贺兰山 17_______ 18______
19横__断__山__脉_ 20喜__马__拉__雅_山脉
15
17
16 2
8 12
3
18
9
56
10
19 11 7 13
14
13、填出下列各字母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A. 青藏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C. 黄土高原 , D.云贵高原 E.柴达木盆地 F. 塔里木盆地, G. 准噶尔盆地 H. 四川盆地 I. 东北平原 , J. 华北平原 K. 长江中下游平原,
10.我国地势的影响: ①我国西__高__东__低__的地势便于海上的湿__润__气__流__深入内陆,形成 _降__水___,有利于__农__业__生产。
②顺着地势,我国众多大河自__西__向__东__流,便利_东__西__交通。 ③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__水__能____ 资源极为丰富。所以我国大型水电站主要分布_阶__梯__交__界__处____。
3、读我国气候分布图
(1)气候类型 A__温__带__季__风_气__候_ B__亚__热_带__季__风__气_候 C__热__带_季__风__气__候_ D__温__带_大__陆__性__气_候 E__高__原_山__地__气__候_
3—燕—山——4—昆—仑—山
1
5_秦__岭____ 6大__别__山__
南岭 7_______
8大__兴__安__岭
4
9_太__行_山___ 10_巫_山____
20
雪峰山 长白山 11______ 12______
13_武_夷__山__ 14_台_湾__山__脉
15阿__尔__泰__山_ 16祁__连__山__
小兴安岭 贺兰山 17_______ 18______
19横__断__山__脉_ 20喜__马__拉__雅_山脉
15
17
16 2
8 12
3
18
9
56
10
19 11 7 13
14
13、填出下列各字母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A. 青藏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C. 黄土高原 , D.云贵高原 E.柴达木盆地 F. 塔里木盆地, G. 准噶尔盆地 H. 四川盆地 I. 东北平原 , J. 华北平原 K. 长江中下游平原,
10.我国地势的影响: ①我国西__高__东__低__的地势便于海上的湿__润__气__流__深入内陆,形成 _降__水___,有利于__农__业__生产。
②顺着地势,我国众多大河自__西__向__东__流,便利_东__西__交通。 ③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__水__能____ 资源极为丰富。所以我国大型水电站主要分布_阶__梯__交__界__处____。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共29张PPT)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c11c2195acfa1c7aa00ccc3.png)
1、原因: 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
复杂多样性。
2、气温特征:冬夏季季: :南 南北 北气 普温 遍差 高异 温大 。,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
3、中国的温度带:
4、降水特征: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多,越往西北内
陆,降水就越小。 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季节降水多,冬春季节降水少。
南北走向
阴山山脉 秦岭
南岭
天山山脉 昆仑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
阴山山脉 秦岭
南岭
天山山脉 昆仑山脉
弧形山脉
阴山山脉 秦岭 南岭
中华五岳
恒山
华山
泰山 嵩山
衡山
三、地形复杂多样
天山山脉
昆仑山脉
青藏高原
四大高原
阴山山脉
黄土高原 秦岭
南岭
四大盆地
天山山脉
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脉
柴达木盆地
青藏高原
阴山山脉
黄土高原 秦岭
5、气候类型: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二、季风气候显著
——位于地球上最大的大陆, 临地球上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差异大。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二、季风气候显著
——位于地球上最大的大陆, 临地球上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差异大。
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
三、大陆性气候显著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四、多特殊天气 1、寒潮
3、中国的温度带:
4、降水特征: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多,越往西北内
陆,降水就越小。 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季节降水多,冬春季节降水少。
5、气候类型: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一、复杂多样
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
复杂多样性。
2、气温特征:冬夏季季: :南 南北 北气 普温 遍差 高异 温大 。,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
3、中国的温度带:
4、降水特征: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多,越往西北内
陆,降水就越小。 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季节降水多,冬春季节降水少。
南北走向
阴山山脉 秦岭
南岭
天山山脉 昆仑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
阴山山脉 秦岭
南岭
天山山脉 昆仑山脉
弧形山脉
阴山山脉 秦岭 南岭
中华五岳
恒山
华山
泰山 嵩山
衡山
三、地形复杂多样
天山山脉
昆仑山脉
青藏高原
四大高原
阴山山脉
黄土高原 秦岭
南岭
四大盆地
天山山脉
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脉
柴达木盆地
青藏高原
阴山山脉
黄土高原 秦岭
5、气候类型: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二、季风气候显著
——位于地球上最大的大陆, 临地球上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差异大。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二、季风气候显著
——位于地球上最大的大陆, 临地球上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差异大。
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
三、大陆性气候显著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四、多特殊天气 1、寒潮
3、中国的温度带:
4、降水特征: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多,越往西北内
陆,降水就越小。 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季节降水多,冬春季节降水少。
5、气候类型: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一、复杂多样
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
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课件
![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376204e336c1eb91a375d17.png)
1 黄河概况
(1)发源地:巴颜喀拉山 (2)注入的海洋:渤海 (3)全长:5500千米
渤 海
(4)流经的省级行政区:(9个) 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和山东。 (5)说出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内蒙古高原
宁 夏 回 族 自 治
山 西 陕 西
青海
华 北 平 原
青藏高原
四川
河 南
(6)找出主要支流: 渭河.汾河 中 下 上 河口--------(7) 河段的划分: 源地----------桃花峪 ---------渤 游 游 游 海 上游:水能丰富 (8)黄河各河段的特征: 中游:水土流失严重 上游,多峡谷,水 下游:“地上河” 中游,流经土质 能丰富。黄河出青铜 疏松的黄土高原 河 口 峡后,冲积形成了宁 ,水沙俱下,水土 夏平原、河套平原 流失严重。
源地 长 江
注入 海洋
长度
主要支流
水能集中 地区
河段划分点
岷江、嘉陵江 青藏高 原的唐 古拉山 青藏高 原的巴 颜喀拉 山 东海 6300 千米 乌江、湘江、 赣江 渤海 5464 千米 汾河、渭河 上中游 上游 湖北宜昌、 江西湖口
黄 河
内蒙古河口、 河南桃花峪
3. 黄河的治理
(1)治黄的关键:治沙 治黄的根本: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2)主要措施: 植树种草 水土保持 修建电站 修筑梯田
分段治理黄河
上游:保护植被,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中游:植树造林,修筑梯田,兴修水利。 下游:加固堤坝,分洪蓄洪。
第四节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列表比较长江、黄河:
三、温度带 人们根据各地热量状况的总体差异,
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760f9b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88.png)
活动3: 长江主要支流示意图
湘江 岷江
重庆 宜宾
上海
宜昌
武汉 湖口
洞庭湖
鄱阳湖
第34页
支流: A—G 都市: 1—8
A B C2 1E
D
5
7 6
34 FG
8
4.城陵矶
第35页
活动4: 指图说出长江自西向东流经地 形区名称 .
青 藏高 原
四川盆地
第36页
水能宝库 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1/3
昆仑山
横断山
第8页
阶梯名称
海拔 主要地形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 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分界线 西起 昆仑山脉, 向东至 祁连 山脉, 向东南到横断 山脉东部边沿
1000—
第二级阶梯
米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高原、盆地 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
分界线 从东北向西南依次为大兴安岭、太行山、 巫山、 雪峰山
气候类型名称。
E
第19页
四、我国气候特点
1、我国气候复杂多样 有助于发展各种经营
2.季风气候明显
雨热同期,有助于发展农业
五、我国灾害性天气
寒潮 梅雨
发生时 天气特点 间
• 影响地域 主要危害
• 冬 产生急剧降温、霜 • 长江中下 • 是农作物、牲
六
冻、大风,有时伴 有雨雪天气
游及以北
畜受不同样程
个
山脉 东侧或南侧省区
西2 侧或北侧省区
武夷山
太行山
巫山
祁连山
昆仑山
南岭
第26页
A C HG
a b
F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复习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复习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4c9e0c0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4c.png)
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C 1.从图1可推断,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规律为( ) A.内陆多,沿海少B.北方
多,南方少C.东南多,西北少 D.西部多,东部少2.从图2可看出,我国大部分地
区降水主要集中在( ) A.3、4、5月
B B.6、7、8月
C.9、10、11月
D.12、1、2月
中国的自然环境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形地势》
中国的山脉
A 大兴安岭 C 太行山脉 E 雪峰山 G 台湾山脉 H 横断山脉
B 长白山脉 D 巫山 F 武夷山脉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形地势》
中国的山脉
I 天山山脉 J 阴山山脉
K 昆仑山脉
L 秦岭
M 南岭
N 阿尔泰山脉 O 祁连山脉
P 喜马拉雅山脉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形地势》
中国的地形区 写出下列序号代表的地形区的名称:
①____东_北__平__原___②___华__北__平_原____ ③_长__江_中__下__游_平__原_④__内__蒙_古__高__原___ ⑤__黄__土__高_原_____⑥___四_川__盆__地____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形地势》
E__长__江__三__峡_____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4.长江__中__下_____游航运便利,被称为“黄金水道”。
加固堤坝、
5.长江上游的开发过程中应注意__退__耕__还__林__还__草__,中下游应注意__退__田__还__湖_______。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河流》
黄河
1.黄河发源于_巴__颜__喀__拉__山,注入__渤_____海。 2.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为内蒙古的① ____河__口___和河南郑州的② ___桃__花__峪__。 3.写出黄河中游的两条支流:a_____渭____河,b____汾_____河 。 4.黄河中游流经B___黄__土__高__原___(填地形区), 水土流失严重,黄河从此处带走大量 泥沙,使下游地区成为举世闻名的“___地__上__河_____”。 5.治理黄河洪涝的措施:中游_植__树__造__林__/_修__建__梯__田___ ,下游_加__固__堤__坝_____。
课题12 中国的自然环境(中考复习课件)-备战2024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优质课件
![课题12 中国的自然环境(中考复习课件)-备战2024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1be359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3d.png)
面积的2/3)。
一.地形特征
2.主要的地形区 (1)四大高原的特点: ①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冰川广布、雪山连绵(远 看是山,近看成川)。 ④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垠。 ③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②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不平。
(2)三大平原特点: ⑨东北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黑土广布。 ⑩华北平原:第二大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 ⑪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最低平的平原,河湖密布, 著名的“鱼米之乡”。
3.主要的山脉:山脉是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
走向 东西
东北-西南 西北-东南 南北走向 弧形山脉
山脉名称
天山、阴山 昆仑山、秦岭
南岭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武夷山 台湾山脉
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 贺兰山、横断山 喜马拉雅山脉
一.地形特征
4.熟悉山脉两侧的地形区。
山脉
横断山脉 巫山
太行山脉 大兴安岭
春小麦、大豆、玉米 马铃薯 青稞
一.气温和降水
3.我国的降水差异 (1)降水的空间分布趋势: •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 • 时间分配也不均匀,集中在夏秋季节。
(3)我国降水最多地方—台湾省的火烧寮;最少地 方—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800MM年降水量大 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A.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B.使各阶梯内部地势高差大
C.使许多大河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D.使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大
3.三级阶梯中降水量最丰富的是( D )
A.第一级阶梯中部 B.第二级阶梯中部 C.第二级阶梯北部 D.第三级阶梯南部
(2022·北京·中考真题)重庆市有上万座桥。图为小明的手绘地图“重庆的桥”。读图,完成问题。4
一.地形特征
2.主要的地形区 (1)四大高原的特点: ①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冰川广布、雪山连绵(远 看是山,近看成川)。 ④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垠。 ③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②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不平。
(2)三大平原特点: ⑨东北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黑土广布。 ⑩华北平原:第二大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 ⑪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最低平的平原,河湖密布, 著名的“鱼米之乡”。
3.主要的山脉:山脉是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
走向 东西
东北-西南 西北-东南 南北走向 弧形山脉
山脉名称
天山、阴山 昆仑山、秦岭
南岭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武夷山 台湾山脉
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 贺兰山、横断山 喜马拉雅山脉
一.地形特征
4.熟悉山脉两侧的地形区。
山脉
横断山脉 巫山
太行山脉 大兴安岭
春小麦、大豆、玉米 马铃薯 青稞
一.气温和降水
3.我国的降水差异 (1)降水的空间分布趋势: •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 • 时间分配也不均匀,集中在夏秋季节。
(3)我国降水最多地方—台湾省的火烧寮;最少地 方—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800MM年降水量大 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A.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B.使各阶梯内部地势高差大
C.使许多大河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D.使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大
3.三级阶梯中降水量最丰富的是( D )
A.第一级阶梯中部 B.第二级阶梯中部 C.第二级阶梯北部 D.第三级阶梯南部
(2022·北京·中考真题)重庆市有上万座桥。图为小明的手绘地图“重庆的桥”。读图,完成问题。4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课件(共38张PPT)(优质推荐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课件(共38张PPT)(优质推荐版)](https://img.taocdn.com/s3/m/dd50fe9ba8114431b90dd8db.png)
程。在此处建立水利工程的有利条件位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是
。
(7)请地在列势交举西界我高处国东河地低流势,落特使差征许大对多 ,我大水国河能河滚资流滚源的东丰影流富响,。(便一利条东即西可交)通;
专题四 长江和黄河的对比
项目
长江
黄河
发源地 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 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
例② (2017·甘肃武威中考)我国山脉纵横交织,构成了大 地的“骨架”,山脉与山脉之间镶嵌着高原、盆地和平原, 共同构成祖国的大好河山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考点二 我国的地势 我国地势特征及其对 气候、河流、交通的 影响是中考考查的重 点,多结合图示以选 择题形式出现。
(3)第二级阶梯内既有我国最大的盆地——
开发水利
在干支流已建和正在修建多座 水电站和水利枢纽工程,如葛 洲坝、三峡等水利枢纽工程; 大规模开发长江航运,充分发 挥“黄金水道”的作用
已建成龙羊峡、刘家峡、小 浪底等水利枢纽工程
专题四 长江和黄河的对比
项目 主要危害
治理措施
长江
黄河
洪水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造成危害
上游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 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形 成“地上河
查。该考点主要从长江的源流概况(发源地、注入海洋、流经地形区、流经省级行政区域、
流经温度带和干湿地区、主要支流和湖泊)、河段划分和特征、长江的开发与治理等方面
进行考查。
例⑦ (2018:山东菜中考)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以“水” 为主题开展长江流域的研究性学习,并选取了四个研究方 向:水能、水运、水乡、水患。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A、A位于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上 B、B是晋、鲁两省的界山 C、C为天山山脉,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D为昆仑山脉,为东西走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仑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阴山山脉
贺 兰 祁连山脉 山
太 行 山
秦岭
脉
巫 山
雪
横 断
峰 山 南岭
山
脉
你能说出每种颜色的山脉的走向吗?
大
兴
安 岭
长 白
山
脉
武 夷 山台 脉湾
山 脉
东西走向
北 天山——阴山山脉 中 昆仑山——秦岭 南 南岭
西:大兴安岭—太行山—
山
主要山脉
东北—西南
巫山— 雪峰山
脉 纵
中:长白山—武夷山
横 交
东:台湾山脉
织
阿尔泰山
其它山脉
西北—东南 祁连山
南北:横断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东 北 平 原 华 北 平 原
小结
青藏高原 ——雪山连绵
塔里木盆地
—最大
四 大
内蒙古高原 ——地势平坦
四 大
高
盆
原
黄土高原 ——千沟万壑
地
云贵高原
——地面崎岖, 石灰岩分布广
准噶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
—纬度最高
西藏自治区 四 川
云南
重庆
江
安苏 湖北 徽
上海
湖南
江 西
东 海
长江干流流经地形区
青藏高原 横断山脉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巫山 云贵高原
内蒙古高原
青藏高原
华 黄土高原 北
平 原
甘
青 海
宁 夏
山 陕西
山东
肃 西 河南
四川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 山
2、第二、第三阶梯以 哪些山脉为分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 山—雪峰山
我国地势特征对气候的影响
海平面
西高东低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海平面
这样的地势对我国还有什么好处?
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 便了沿海和内地经济联系。
中国的地形特点
—山区面积广大
8000 6000 4000
2000 0
100o
沿320N线中国地势剖面图
A图
B图
中国地势变化示意图
大 兴
安
1000-2000米
高
昆 仑山 脉
祁
原
连山
脉
4000米以上
高原 山地
盆
岭
平
太
行
山 脉
原
500米以下
巫
丘
山
地
雪
峰陵
山
大陆架
第一级阶梯 第一级阶梯 第一级阶梯
0
360千米
1、读图,观察说出我 国地势第一、第二阶 梯以哪些山脉为分界 线?
-28℃ 相差约44℃
16℃
20℃ 相差约8℃
28℃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四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共同点夏秋季降水多 、 冬春季降水少 ; 明显的差异是。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我国一些高大山地 气候的垂直变化
寒带
温带
热带
青海
唐古拉山
—最高 聚宝盆
四川盆地
—“紫色盆地” “天府之国”
东北平原
——最大平原(肥沃的黑土)
三 华北平原
主
大 (黄淮海平原)
要
平 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第二大,发育完整
丘 陵
—“鱼米之乡”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东南丘陵
地势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特点
返回
横断山
西
阶
梯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级阶梯
四川盆地
东
(米)
襄樊
东西走向—— 昆仑山—秦岭
天山—阴山 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 长白山—武夷山 台湾山脉
东北西南走向——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武夷山 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 阿尔泰山 祁连山 南北走向—— 横断山脉 贺兰山 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
中 国 的
主 要 山 脉
天山山脉
12%
10%
山地 丘陵 崎岖的高原
19%
山区
33%
占我国陆地
26%
面积的2/3
丘陵 山地 高原 盆地 平原
中国地形特点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
有利:1、地形复杂多样,利于多种经营 2、山区面积广大,在发展旅游、采矿和农业的多种经营等方
面优势较大。
不利: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容易 发生 自然灾害,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我国有2/3以上的 贫困县分布在 中西部的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