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学课件-孙茂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七版)-第8章课件
合集下载
教学课件管理会计学
三、成本按其抵消收入的时间分 类
成本按其抵消收入的时间分为产品成本 和期间成本
产品成本
产品成本是指与生产过程相联系并且由 某种产品负担的成本。
期间成本
期间成本是指按会计期间发生的,并随 着时间的消逝而逐渐丧失的成本。期间 成本与产品生产没有直接联系,它是在 时间消逝的基础上与期间收入相联系, 抵消当期收入。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和联系 第三节 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 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第五节 建立和发展中国管理会计的思考
第一节 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 展
从英国产业革命开始,资本主义经济有 了较快的发展,原有的单凭经验管理企 业的方法,已不能适应经济的迅速发展。
固定成本(Fixed Cost)
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 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的 影响而相对保持不变的成本。
包括生产成本中的固定资产折旧费、保 险费、财产税、工厂照明费等固定制造 费用,这些可归类为固定生产成本。
非生产成本中的大多数项目都是固定的, 如广告费、管理与行政人员工资、办公 费等,这些可归类为固定非生产成本。
一、混合成本的种类
混合成本一般可分为三类:半变动成本、 阶梯式成本和延期变动成本。
(一)半变动成本
此类成本由固定与变动两部分组成,它 通常有一个初始量,作为基数保持不变, 类似于固定成本;在这个基数以上,成 本则随业务的增加而成正比例增加,这 部分类似于变动成本。
(二)阶梯式成本
此类成本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发生额 是固定的;当业务量增长超过这个范围, 其发生额会突然跳跃上升;然后在业务 量增长后的一定范围内,其发生额又保 持不变,直到下次跳跃为止。
管理会计学课件-孙茂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七版)-第8章
直接材料成本是变动成本,其成 本差异形成的原因包括价格差异和数 量差异。
价格差异是实际价格脱离标准价格所产生 的差异,其计算公式如下: 材料价格差异 =(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产量
×材料单位实际耗用量
数量差异是单位实际材料耗用量脱离单 位标准材料耗用量所产生的差异,其计 算公式如下: 材料数量差异 =材料单位实际耗用量 -材料单位标准耗用量)×标准价格
标准成本与定额成本有何 异同? 标准成本管理能否与责任 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 本、作业成本等相结合? 成本差异是越大越好还是 越小越好?
思考
8.2
变动成本差异 的计算、分析和控制
直接材料 成本差异
直接材料成本差 异是指一定产量产品 的直接材料实际成本 与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之间的差异。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直接材料实际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直接处理法
直接处理法是指将本期发生的各种 成本差异全部转入“产品销售成本”账 户,由本期的销售产品负担,并全部从 损益表的销售收入项下扣减,不再分配 给期末在产品和期末库存产成品。 这时,期末资产负债表的在产品和产 成品项目只反映标准成本。
这种方法可以避免期末繁杂的成 本差异分配工作,同时本期发生的成本 差异全部反映在本期的利润上,使利润 指标能如实地反映本期生产经营工作和 成本控制的全部成效,符合权责发生制 的要求。
则上述几笔分录如下:
递延法
递延法是将本期的各种成本差异, 按标准成本的比例分配给期末在产品、 期末产成品和本期已销售产品。 这样分配后,期末资产负债表的 在产品和产成品项目反映的都是实际 成本,损益表的产品销售成本反映的 也是本期已销售产品的实际成本。
人大第五版管理会计学课件(孙茂竹)第8章
要求:试用数据说明7年后利民工 厂能否用这笔款项的本利和购买设备。
复利现值
由:
S P(1 i)n
变型,得:
P
S (1 i)n
P S (P / S,i, n)
复利现值系数 , 查阅复利现值系数表
(本书附录二)
复利终值与复利现值的 比较结果:复利终值系 数与复利现值系数互为 倒数关系。两者只要知 其一,就可以推算其二。
F A (1 i)n 1 (1 i) A [(F / A,i, n 1) 1] i
你们发现了吗?n 期即付年金终值系数就 是在n期普通年金终值系数的基础上“期数 加1,系数减1”. ➢ 预付年金的现值
P A 1 (1 in)n期 (即1付i) 年 A金现[(P值/ A系,i,数n 是1) 在1]n期普通年金现 i 值系数的基础上“期数减1,系数加1”。
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2)时间价值产生于资金运动之中, 只有运动着的资金才能产生时间价值, 凡处于停顿状态的资金(从资金增值的 自然属性讲己不是资金)不会产生时间 价值,因此企业应尽量减少资金的停顿 时间和数量。
问题:必要停顿的资金会不会有 时间价值的问题?
(3)时间价值的大小取决于资金周 转速度的快慢,时间价值与资金周转速 度成正比,因此企业应采取各种有效措 施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可见,资金在周转使用中由于时 间因素而形成的差额价值,即资金在 生产经营中带来的增值额,称为资金 的时间价值。
资金在周转使用中为什么会产生 时间价值呢?
任何资金使用者把资金投入生产 经营以后,劳动者借以生产新的产品, 创造新价值,都会带来利润,实现增 值。周转使用的时间越长,所获得的 利润越多,实现的增值额越大。
假定该企业目前已筹集到40万元 资金,暂不付款,存入银行,按单利 计算,五年后的本利和为40万元 ×(1+10%×5年)=60万元,同52万 元比较,企业尚可得到8万元(60万元 -52万元)的利益。
复利现值
由:
S P(1 i)n
变型,得:
P
S (1 i)n
P S (P / S,i, n)
复利现值系数 , 查阅复利现值系数表
(本书附录二)
复利终值与复利现值的 比较结果:复利终值系 数与复利现值系数互为 倒数关系。两者只要知 其一,就可以推算其二。
F A (1 i)n 1 (1 i) A [(F / A,i, n 1) 1] i
你们发现了吗?n 期即付年金终值系数就 是在n期普通年金终值系数的基础上“期数 加1,系数减1”. ➢ 预付年金的现值
P A 1 (1 in)n期 (即1付i) 年 A金现[(P值/ A系,i,数n 是1) 在1]n期普通年金现 i 值系数的基础上“期数减1,系数加1”。
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2)时间价值产生于资金运动之中, 只有运动着的资金才能产生时间价值, 凡处于停顿状态的资金(从资金增值的 自然属性讲己不是资金)不会产生时间 价值,因此企业应尽量减少资金的停顿 时间和数量。
问题:必要停顿的资金会不会有 时间价值的问题?
(3)时间价值的大小取决于资金周 转速度的快慢,时间价值与资金周转速 度成正比,因此企业应采取各种有效措 施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可见,资金在周转使用中由于时 间因素而形成的差额价值,即资金在 生产经营中带来的增值额,称为资金 的时间价值。
资金在周转使用中为什么会产生 时间价值呢?
任何资金使用者把资金投入生产 经营以后,劳动者借以生产新的产品, 创造新价值,都会带来利润,实现增 值。周转使用的时间越长,所获得的 利润越多,实现的增值额越大。
假定该企业目前已筹集到40万元 资金,暂不付款,存入银行,按单利 计算,五年后的本利和为40万元 ×(1+10%×5年)=60万元,同52万 元比较,企业尚可得到8万元(60万元 -52万元)的利益。
管理会计学(全套298P) ppt课件
59
三、变动成本法理论依据
1、产品成本是随着产量增减而增减的变动成本。 2、固定性制造费用只能作为期间成本,从当期的销售 收入中一次性扣除。
60
第二节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1、完全成本法(全部成本法) 是一种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全部的制造费用作
为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 2、变动成本法
是一种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作 为产品成本,将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期间成本计算方法。
2、变动成本法:有其严格的应用前提,必须把全部成 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63
三、 产品成本、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一)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主要区别在于如何处理固定性制造费用。
(二)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完全成本法将非生产成本——推销成本和管理成本,
y
y=a0+b0(x-x0)
y=a0
x0
x
41
2、混合成本的分类
(4)曲线式混合成本 曲线式混合成本有两种类别: 递减型混合成本、递增型混合成本
42
①递减型混合成本模型
y
x
43
②递增型混合成本模型
y
x
44
第三节 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
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主要有三种: 合同确认法、技术测定法和数学分析法。
61
一、理论依据不同
变动成本法:固定制造费用主要是企业提供一定的生产经 营条件而发生的,这些生产经营条件一旦形成,不管其实 际利用程度如何,有关费用照样发生,他们与产品的实际 产量没有直接联系。 完全成本法:只要与产品的生产有关的成本都应该作为产 品成本
62
二、应用的前提条件与成本构成内容不同
1、完全成本法:不需要划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 的界限。
三、变动成本法理论依据
1、产品成本是随着产量增减而增减的变动成本。 2、固定性制造费用只能作为期间成本,从当期的销售 收入中一次性扣除。
60
第二节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1、完全成本法(全部成本法) 是一种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全部的制造费用作
为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 2、变动成本法
是一种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作 为产品成本,将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期间成本计算方法。
2、变动成本法:有其严格的应用前提,必须把全部成 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63
三、 产品成本、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一)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主要区别在于如何处理固定性制造费用。
(二)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完全成本法将非生产成本——推销成本和管理成本,
y
y=a0+b0(x-x0)
y=a0
x0
x
41
2、混合成本的分类
(4)曲线式混合成本 曲线式混合成本有两种类别: 递减型混合成本、递增型混合成本
42
①递减型混合成本模型
y
x
43
②递增型混合成本模型
y
x
44
第三节 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
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主要有三种: 合同确认法、技术测定法和数学分析法。
61
一、理论依据不同
变动成本法:固定制造费用主要是企业提供一定的生产经 营条件而发生的,这些生产经营条件一旦形成,不管其实 际利用程度如何,有关费用照样发生,他们与产品的实际 产量没有直接联系。 完全成本法:只要与产品的生产有关的成本都应该作为产 品成本
62
二、应用的前提条件与成本构成内容不同
1、完全成本法:不需要划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 的界限。
管理会计第八章ppt课件
举例:作业26页
公司某利润中心的有关数据如下:
部门销售收入
80000元
部门销售产品变动成本和变动性销售费用 30000元
部门可控固定成本
5000元
部门不可控固定成本
6000元
要求:计算该责任中心的各级利润考核指标
解:部门贡献边际=部门销售收入总额-部门变动成本总额 =80000-30000=50000元
可控性原则、统一性原则、激励原则、反馈原则。
第八章 责任会计
二、责任中心 责任中心是具有一定的管理权限,并承担相应的
经济责任的企业内部责任单位。 责任中心按其责任权限范围及业务活动的特点不
同,可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三大 类。
第八章 责任会计
成本中心 利润中心 投资中心
剩余收益=利润-投资额×预期最低投资报酬率
举例:(作业27页、4) 某投资中心投资额为100000元,年净利润为20000元,公司为投 资中心规定的最低投资报酬率为15%。请计算该投资报酬率和剩余 收益。
解:投资报酬率=(利润÷投资额)×100% =(20000÷100000)×100) =20%
余收益。 (1)投资报酬率,是投资中心所获得的利润占到投资
额的百分比,它可以反映投资中心的总和盈利能力。计 算公式为: 投资报酬率= 利润/投资额*பைடு நூலகம்00%
3.投资中心的考核指标
(2)剩余收益是投资中心获得的利润减去其投 资额按预期最低投资报酬率计算的投资报酬后的 余额。其计算公式为:
剩余收益=利润-投资额×预期最低投资报酬率 =20000-100000×15* =5000元
第八章 责任会计
四、内部转移价格 (一)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 内部转移价格是指企业办理内部交易结算和内部
管理会计学课件-孙茂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七版)-第1章
研究成果:
(1)以企业为主体展开其管理活动;
(2)既为企业管理当局的管理目标 服务,同时也为股东、债权人、规章制 度制定机构及税务当局等非管理集团服 务;
(3)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提供用来解 释实际和计划所必需的货币性和非货币 性信息;
(4)从内容看,既包括财务会计,又 包括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
我国学者
标准成本的制定,使成本计算 由事后的计算和利用转为事前的计算 和利用,是现代会计管理职能的重大 体现。
2、预算控制
是指将标准人工成本标准、标准材料 标准、标准制造费用标准以预算形式表现 出来,并据以控制料、工、费的发生,使 之符合预算的要求。
3、差异分析
即在一定期间终了时,对料、工、 费脱离标准的差异进行计算和分析,查 明差异形成的原因和责任,借以评价和 考核各有关方面的工作业绩,促使其改 进工作。
了解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正确处理管理会计与相关课程如财务会 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的关系,在实 务上协调企业管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1 管理会计的定义
狭义管理会计
从20世纪二十年代 到20世纪七十年代,认 为管理会计只是为企业 内部管理者提供计划与 控制所需信息的内部会 计。
定有序状态。
系统理论
系统理论将组织作一个开放的系统, 强调:
组织对其所处环境的依赖性;
对组织的研究不是组织的目的,而 是帮助织织适应环境的手段;
由于环境影响所产生的组织业绩水 平的不规则性是组织实现其功能不可分 割的因素,应认真研究。
总之,对于不同 的环境而言,没有一 个最佳的组织结构可 以被通用。
行为科学
每一个成员只有在组织整体目 标实现的同时,才能最大限度地实 现个人目标;
管理会计总论PPT(共 42张)
①价值链分析 ②SWOT分析 ③战略成本管理 ④人力资源管理 ⑤战略性绩效评价
12/42
13/42
14/42
15/42
16/42
第二节 管理会计的定义
一、国外会计学界对管理会计的定义 1、狭义管理会计阶段
20世纪20-70年代,管理会计只是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计 划与控制所需信息的内部会计。核心内容:(1)管理会计以企 业为主体展开其管理活动;(2)管理会计是为企业管理者的管 理目标服务的;(3)管理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 2、广义管理会计阶段
7/42
8/42
第一阶段:成本控制为中心
时间:20世纪初-50年代 特征:1.目的:降低成本、费用,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
2.古典组织理论对管理会计形成的影响最大。 ①官僚学派②科学管理学派③行政管理学派
3.主要内容:①标准成本②预算控制③差异分析
9/42
第二阶段:以预测、决策为中心 时间:20世纪50-80年代 特征:1. 企业生产经营出现以下变化:①广泛推行职能管 理。②从重视单一品种大批量生产转向多品种的小批量生 产。③开始重视市场的调查研究。④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 展为量化管理提供了保障。 2.经济理论有了迅速发展:1)行为科学2)系统理论3)决 策理论 3.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逐渐完善,形成了预测、决策、预 算、控制、考核、评价的管理会计体系。
19/42
2、价值差量论:价值差量是基本方法;价值差量 的综合性 差量成本(Differential Cost):两个方案的预 计成本差异,是进行成本决策的重要依据。
20/42
3、资金总运动论:空间和时间范围
21/42
第三节 管理会计的对象、职能和目标
二、管理会计的职能
(一)为决策提 供客观可靠的信 息。 (二)制定计划, 编制预算。 (三)指导经营, 实施控制。 (四)成本确定 和成本计算。
12/42
13/42
14/42
15/42
16/42
第二节 管理会计的定义
一、国外会计学界对管理会计的定义 1、狭义管理会计阶段
20世纪20-70年代,管理会计只是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计 划与控制所需信息的内部会计。核心内容:(1)管理会计以企 业为主体展开其管理活动;(2)管理会计是为企业管理者的管 理目标服务的;(3)管理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 2、广义管理会计阶段
7/42
8/42
第一阶段:成本控制为中心
时间:20世纪初-50年代 特征:1.目的:降低成本、费用,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
2.古典组织理论对管理会计形成的影响最大。 ①官僚学派②科学管理学派③行政管理学派
3.主要内容:①标准成本②预算控制③差异分析
9/42
第二阶段:以预测、决策为中心 时间:20世纪50-80年代 特征:1. 企业生产经营出现以下变化:①广泛推行职能管 理。②从重视单一品种大批量生产转向多品种的小批量生 产。③开始重视市场的调查研究。④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 展为量化管理提供了保障。 2.经济理论有了迅速发展:1)行为科学2)系统理论3)决 策理论 3.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逐渐完善,形成了预测、决策、预 算、控制、考核、评价的管理会计体系。
19/42
2、价值差量论:价值差量是基本方法;价值差量 的综合性 差量成本(Differential Cost):两个方案的预 计成本差异,是进行成本决策的重要依据。
20/42
3、资金总运动论:空间和时间范围
21/42
第三节 管理会计的对象、职能和目标
二、管理会计的职能
(一)为决策提 供客观可靠的信 息。 (二)制定计划, 编制预算。 (三)指导经营, 实施控制。 (四)成本确定 和成本计算。
管理会计学课件-孙茂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七版)-第1章
我国学者通常是从 狭义上来研究管理会 计的。
“管理会计是企业会计的一个分支。它运 用一系列专门的方式方法,收集、 分类、 汇总、分析和报告各种经济信息,借以进 行预测和决策,制定计划,对经营业务进 行 控制,并对业绩进行评价,以保证企 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温坤教授 1989年
管理会计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 目的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它运用 一系列专门的方式方法,通过确认、 计量、归集、分析、编制与解释、 传递等一系列工作,为管理和决策 提供信息,并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近代会计的形成。 2、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仅仅取决于 产量的增长,更取决于成本的高低。 3、为在激烈的竞争中战胜对手,必 须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以降低 成本、费用,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
经济理论的发展
强调企业是一个正式的、机械性 的组织结构,并由组织中的统治集团通 过以下四个方面实行控制:
管理会计学
(第七版)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孙茂竹 文光伟 杨万贵
推荐书目
•《高级管理会计》 罗伯特.S.卡普兰 安东尼.A.阿特金森,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成本与管理会计》 查尔斯.T.亨格瑞、 斯坎特.M.达塔、乔治.福斯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管理会计的理论思考与架构》 孙茂竹,
“所谓管理会计,就是运用适当的技 术和概念,对经济主体的实际经济数 据和预计的经济数据进行处理,以帮 助管理人员制定合理的经济目标,并 为实现该目标而进行合理决策。”
美国会计学会 1966年
“管理会计是一种收集、分类、总结、 分析和报告信息的系统,它有助于管理 者进行决策和控制。”
罗伯特 1982年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5
直接人工工时耗用量差异是指单位实际人 工工时耗用量脱离单位标准人工工时耗用 量所产生的差异,计算公式如下: 直接人工工时耗用量差异 =(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
36
直接人工差异综合计算公式 .
37
例2
中盛公司本期生产甲 产品200件,实际耗用人工 8000小时,实际工资总额 80 000元,平均每工时10 元。假设标准工资率9元, 单位产品的工时耗用标准 为28小时。
. 29
.
30
直接人工 成本差异
直接人工成本差 异是指一定产量产品 的直接人工实际成本 与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之间的差额。
.
31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直接人工实际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
32
直接人工实际成本等于直接人工工 资率乘以直接人工工时耗用量,属于变 动成本,其成本差异包括直接人工工资 率差异和直接人工工时耗用量差异。
.
4
8.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标准成本及成本差异
.
5
标准成本法是指通过制定标准成本, 将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获得成 本差异,并对成本差异进行因素分析, 据以加强成本控制的一种会计信息系统 和成本控制系统。
.
6
便于企业编制预算和进行预 算控制。
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支出。
可以为企业的例外管理提供 数据。 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产品的价 格决策和预测。 可以简化存货的计价以及成 本核算的账务处理工作。
那么,直接人工成本 差异分析如下:
. 38
.
39
变动制造费用 成本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 成本差异是指一定 产量产品的实际变 动制造费用与标准 变动制造费用之间 的差额。
.
40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实际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变动制造费用
.
41
变动制造费用是变动制造费用 分配率与直接人工工时相乘之积, 因此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包括变动制 造费用分配率差异和变动制造费用 效率差异。
.
22
直接材料 成本差异
直接材料成本差 异是指一定产量产品 的直接材料实际成本 与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之间的差异。
.
23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直接材料实际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
24
直接材料成本是变动成本,其成 本差异形成的原因包括价格差异和数 量差异。
.
25
价格差异是实际价格脱离标准价格所产生 的差异,其计算公式如下: 材料价格差异 =(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产量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成 本差异和变动制造费用差异都属于变 动成本,决定变动成本数额的因素是 价格和耗用数量。
.
20
标准成本与定额成本有何 异同? 标准成本管理能否与责任 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 本、作业成本等相结合? 成本差异是越大越好还是 越小越好?
思考
.
21
8.2
变动成本差异 的计算、分析和控制
.
33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也称直接人工 价格差异,类似材料价格差异;直接人 工工时耗用量差异类似材料数量差异。 所以,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分析方法类 似材料成本差异的分析方法。
.
34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是指实际工资率脱离 标准工资率所产生的差异,计算公式如下: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
管理会计学
(第七版)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孙茂竹
文光伟
杨万贵
.
1
第八章 标准成本法
.
2
8.1
8.2
标准成本及成本差异
变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和控制
8.3
8.4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
3
学习目标
掌握各种成本差异的计算,重点掌握成本 差异的账务处理。
理解标准成本法的基本原理,着重理解成 本差异的计算以及成本差异在成本控制 中的意义。 了解标准成本法的发展及优缺点。
.
14
现实标准成本
.
15
现实标准成本是在现有的生产条 件下应该达到的成本水平,它是根据 现在所采用的价格水平、生产耗用量 以及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而制定的 标准成本。
.
16
这种标准成本最接近实际成本, 最切实可行,通常认为它能激励工人努 力达到所制定的标准并为管理层提供衡 量的标准。
它与正常标准成本不同的是,需 要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不断进行修改, 而正常标准成本则可以保持一段较长时 间固定不变。
.
17
成本差异 的种类
成本差异是指实际 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 差额,也称标准差异。
.
18
成本差异按成本的构成可以分为: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制造费用差异
.
19
制造费用差异(即间接制造费用 差异)按其形成的原因和分析方法的 不同又可分为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和固 定制造费用差异两部分。
. 7
标准成本 的作用
标准成本 的种类
标准成本是在正常 生产经营条件下应该实 现的,可以作为控制成 本开支,评价实际成本、 衡量工作效率的依据和 尺度的一种目标成本。
.
8
理想标准成本
.
9
理想标准成本是最佳工作状态下可 以达到的成本水平,它排除了一切失误、 浪费、机器的闲置等因素,根据理论上 的耗用量、价格以及最高的生产能力制 定的标准成本。
.
10
这种标准成本要求太高,通常 会因达不到而影响工人的积极性,同 时让管理层感到在任何时候都没有改 进的余地。
.
11
正常标准成本
.
12
正常标准成本是在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 应该达到的成本水平,它是根据正常的耗 用水平、正常的价格和正常的生产经营能 力利用程度制定的标准成本。
.
13
这种标准成本通常反映了过去一段时 期实际成本水平的平均值,反映该行业价 格的平均水平、平均的生产能力和技术能 力,在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条件变动不大 的情况下,它是一种可以较长时间采用的 标准成本。
.
42
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类似 于材料价格差异和直接人工工资率差 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类似于材 料用量差异和直接人工效率差异,所 以其计算公式如下:
×材料单位实际耗用量
.
26
数量差异是单位实际材料耗用量脱离单 位标准材料耗用量所产生的差异,其计 算公式如下: 材料数量差异 =材料单位实际耗用量 -材料单位标准耗用量)×标准价格
.
27
材料差异综合计算公式 .
28
例1
中盛公司本期生产甲产 品200件,耗用A材料 900千 克,A材料的实际价格为每千 克100元。假设A材料的标准 价格为每千克110元,单位甲 产品的标准用量为5千克A材 料。 那么,A材料的成本差 异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