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诊断标准
![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8458959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1d.png)
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诊断标准:
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临床特征: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的主要临床特征包括反复发作、多次缓解及复发。
这些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异。
2.影像学检查:通过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到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的异常病变,
特别是脑白质或脊髓白质区域。
3.血液检查:血液中可能存在的相关抗体,如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髓鞘碱
性蛋白抗体等,可以帮助诊断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
4.脑脊液检查:脑脊液中的寡克隆带阳性、白细胞增多等异常指标,也可以作为中枢
神经脱髓鞘疾病的诊断依据。
5.病理学检查: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怀疑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可能需要进行脑活检
或脊髓活检,通过病理学检查来明确诊断。
中枢脱髓鞘疾病
![中枢脱髓鞘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d3c05c110c22590103029d96.png)
脊髓病灶分布特点
女,23岁,急性起病。该患
A
者已于今年元月初八死
亡。
A、B、C图 第一次急性发病
时脊髓病灶表现。
D、E图 治疗后2月病灶缓解 时复查病灶明显缓解。
F图 6月后病灶复发,脊髓病
D
灶向延髓延伸。
B
C
E
F
GD+
6月后 复发
与前同一患者
G
H
视神经明显肿胀
I
J
颅内病灶
T1WI
女,29岁,NMO,呈多 相型,矢状位T1WI、 T2WI和GD增强显示患 者第一次发作时MRI表 现,病灶累及整个颈髓。
低信号环为脱髓鞘区,等信号环为正常髓鞘区,以前认为 是致死性疾病,对激素治疗效果好,目前认为是呈良性过 程。
四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为广泛累及脑和脊髓白质的急性炎症性脱髓鞘疾病, 也称感染后、出疹后或疫苗接种后脑脊髓炎。
可单相或多相性疾病。 大多数病例为儿童和青壮年。 脑炎型以头痛、发热及意识模糊、昏迷,可有脑膜
病灶结节状,斑片状强化,最典型为环形强化。
慢性病灶
病灶呈均匀低信号有明显收缩感,周围无晕环 征象,增强后无强化.
最典型慢性病灶呈“黑洞”样低信号无强化。 有关MS的脑萎缩
据脑部和脊髓影像受累-MRI分类
国内的研究分类:
单纯脑部受累最多。 其次是单纯脊髓受累。 脑和脊髓均有受累。
脑脊髓均受累
幕上近皮质、皮质下和深部白质点状病灶最多,但这些病灶均为非特异性病灶。
NMO脑内病灶分布特点
脑干是一个容易受累的部位,特别是延髓。
D
E
F
男,39岁,NMO,脊髓纵向长度 ≥3个,显示桥脑病灶。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概述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87102e10ba0d4a7303763ae3.png)
诊断分类
诊断标准(符合其中1条)
临床可能MS(Clinical probable MS,CPMS)
1病程中两次发作,一处病变临床证据
2病程中一次发作,两个分离部位病灶 的临床证据
3病程中一次发作,一处病变临床证据 和另一处病变亚临床证据。
实验室检查支持可能
病程中两次发作, CSF-OB/IgG,两次
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标准 (Poser1983)
诊断分类
诊断标准(符合其中1条)
临床确诊MS(Clinical definite MS,CDMS)
1病程中两次发作和两个分离病灶的临床 证据
2病程中两次发作,一处病变临床证据和 另一处病变亚临床证据。
实验室检查支持确诊
1病程中两次发作,一处临床或亚临床证
临床表现
感觉异常 — 浅感觉 定位不明确
— 深感觉 — Lhermitte征
共济失调 — 我国 30%-40%,西方 70%-80%
— Charcot 三主征 部分晚期MS患者 眼球震颤、意向性震颤、吟诗样语言
临床表现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直肠、膀胱、性功能障碍 不单独出现
精神症状和认知功能障碍 — 精神症状:抑郁、暴躁、兴奋等
1次发作
MRI显示病灶在时间上的多发性
临床证据提示2个以上不同 (增强后)
部位病灶
鉴别标准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病变,患者多有前驱感染 或疫苗接种史 — 好发于儿童 — 起病急且凶险,可有发热、脑膜炎、意识障碍 — 球后视神经炎少见 — 无缓解复发
鉴别标准
系统性红斑狼疮 —神经系统可损害脑、脊髓、周围神经 —有神经系统以外表现,发热、关节痛,面部蝶 形红斑,心脏、肺、肾脏、血液、消化系统多系统 损害 — 血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抗 体等阳性,血清总补体及C3、C4降低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https://img.taocdn.com/s3/m/78e1c44d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1f.png)
临床表现
不对称性痉挛性轻截瘫
01
添加标题
视力下降: 视神经可与脊髓先后或同时受累
02
添加标题
眼肌麻痹:特别是核间性眼肌麻痹
03
添加标题
眼球震颤
04
添加标题
感觉障碍:不对称性或杂乱性
05
添加标题
束带感,Lhermitte征,痛性肌痉挛
06
添加标题
共济失调
07
添加标题
Charcot三联征
08
添加标题
MS特征性症状&体征(8点)
(4) 半数患者感觉障碍, 包括深感觉障碍&
02
临床表现
3. 常见的症状体征
临床表现
失语症 偏盲 锥体外系运动障碍 严重肌萎缩&肌束颤动
MS极罕见的症状, 可作为除外标准
临床表现
MS发作性症状 Lhermitte征 颈部过度前屈, 异常针刺样疼痛自颈部沿脊柱 放散→大腿&足(颈髓受累征象) 年轻患者典型三叉神经痛, 双侧应高度怀疑 球后视神经炎&横贯性脊髓炎通常可视为MS发作表现 常见单肢痛性痉挛发作\眼前闪光\强直性发作\阵发性瘙痒\广泛面肌痉挛\构音障碍&共济失调等, 但极少以首发症状出现
3.常见的症状体征
临床表现
眼震多水平或水平+旋转, 复视约占1/3 病变侵犯内侧纵束→核间性眼肌麻痹 脑桥旁正中网状结构(PPRF)→一个半综合征 少见: 中枢性&周围性面瘫\耳聋\耳鸣\眩晕 \构音障碍\吞咽困难 常见不对称痉挛性轻截瘫, 下肢无力&沉重感 视力障碍自一侧, 再侵犯另侧; 或两眼先后受累 发病较急, 常缓解-复发, 数周后可恢复
临床表现
脱髓鞘疾病
![脱髓鞘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d073d9918762caaedc33d416.png)
Benign:首次发作缓解后无复发
Malignant:病情进展迅速
Relapsing-remitting
Secondary-progressive
Primary-progressive
Progressive-relapsing
Benign
Malignant
诊断
发病年龄10~50岁;
中枢神经系统存在2个以上独立病灶;
病程中2次以上发作,或缓解-复发交替;
辅助检查发现亚临床病灶
脑脊液IgG合成增加,或出现寡克隆带
排除其它疾病。
临床确诊MS:
◆2次发作+2个临床病灶 ◆2次发作+1个临床病灶+1个亚临床病灶 实验室支持确诊MS: ◆2次发作+1个临床(或亚临床)病灶+CSF OB / IgG ◆1次发作+2个临床病灶+CSF OB / IgG ◆1次发作+ 1个临床病灶+ 1个亚临床病灶+CSF OB / IgG 临床可能MS ◆2次发作+1个临床病灶 ◆1次发作+2个临床病灶 ◆1次发作+1个临床病灶+ 1个亚临床病灶 实验室支持可能MS: ◆2次发作+CSF OB / IgG
Common Symptoms and Signs of MS
Symptoms Numbness, tingling, pain Signs Action tremor
Weakness
Visual impairment(monocular or diplopia) Urinary bladder dysfunction Dizziness or vertigo Depression Fatigue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概述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e61cd98f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4d.png)
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提高生活 自理能力。
05
预防与日常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
式
保持适度的运动、均衡的饮食、 充足的睡眠和减少压力,有助于 增强身体免疫力和预防疾病。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过度劳累、精神压力过大、 感染、免疫系统疾病等诱发因素 ,以降低脱髓鞘疾病的风险。
定期进行体检
适度的运动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和预防疾病,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 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等。
保持良好的心态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减轻精神压力和焦虑情绪,有助于预防中枢神 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06
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研究现状
诊断技术
随着影像学和病理学技术的发展,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得到提高。MRI、CT等影像学检查手段能够 清晰显示病灶位置和范围,为诊断提供有力支持。
早期诊断 进一步研究疾病的早期诊断方法 ,提高早期诊断率,有助于患者 尽早接受治疗,改善预后。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享 研究成果和经验,推动中枢神经 系统脱髓鞘疾病研究的快速发展 。
精准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和病情的脱髓鞘疾 病,制定个性化的精准治疗方案 ,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 。
分类
根据病因分类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脱髓鞘疾病是脑和脊髓的髓鞘自身发生 破坏或髓鞘代谢异常引起的;继发性脱髓鞘疾病则是由于其他疾病或因素导致的脑和脊髓的髓鞘破坏 。
根据病变部位分类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可以发生在脑白质、脑干、小脑等部位,不同部位的病变会导致不同的症状 和体征。例如,脑白质脱髓鞘会影响神经信号的传递,导致运动、感觉和认知等功能障碍;脑干和小 脑脱髓鞘则可能导致共济失调、眩晕和眼球震颤等症状。
神经病学: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神经病学: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613fc96810661ed9ad51f375.png)
X染色体连锁遗传(如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常染色体隐形遗传(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 遗传方式不明(亚历山大病)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遗传性髓鞘发育异常--脑白质营养不良
常于婴儿期和儿童期起病 病程进行性进展:智能迟滞、惊厥或肌阵挛、共济失调
、瘫痪、皮质盲、视神经萎缩、感音性耳聋等 遗传性神经鞘磷脂代谢过程中某些酶缺陷或缺乏所致 神经影像学有助于诊断 确诊有赖于病理或酶学检查 病理特点:大脑白质对称性弥漫性髓鞘缺失; 神经元及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病毒感染:如麻疹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 牛痘苗病毒、EB病毒、冠状病毒等
分子模拟学说:某些病原体(如病毒)的分子结构或肽 段的氨基酸序列,与神经髓鞘组分的多肽或氨基酸序 列相同或相近,体内T细胞激活并产生相应抗体,与 神经髓鞘多肽片段发生交叉反应引起炎性脱髓鞘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MS研究史
1421年荷兰人最早描述了一例可能的MS病例 1824年医学文献上首次MS病例 1849年德国首次诊断了第一例脊髓硬化,首次指出病情
自然缓解是MS重要的临床特点 1947年研究证明MS患者CSF中的γ-球蛋白增高,并发
展为CSF免疫球蛋白检查作为MS的诊断指标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多发性硬化
(Multiple Sclerosis, MS)
Definition
是一种常见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为 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特点在于病情的缓解复发(时间上的多发性) 和病灶的多部位(空间上的多发性)
年轻人多见,发病高峰20-40岁 <10岁和>60岁少见。据报道最小3岁,最大67 岁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改版)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b2bcfce6d5bbfd0a7956739a.png)
②CSF-IgG寡克隆带(OB) (IgG鞘内合成定性指标):
OB阳性率达95%↑
CSF-OB并非MS特有
Lyme 病、神经梅毒、SSPE、HIV感染及多种结缔
组 织病CSF也可检出
2. 诱发电位
* MS脱髓鞘病变使 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潜伏期延长, 波幅降低
3. MRI检查
大小不一类圆形 T1WI低信号\T2WI 高信号 多位于侧脑室体部 \前角及后角周围 \半卵圆中心\胼胝体, 或为融合斑 可有强化
继发进展型MS
治疗方法尚不成熟, 皮质类固醇无效 (1) 氨甲蝶呤(methotrexate, MTX)
可抑制细胞及体液免疫, 具有抗炎作用
慢性进展型+中-重度残疾MS患者
MTX 7.5mg/w, p口服, 治疗2年
可显著减轻病情恶化, 继发进展型疗效尤佳
临床中等疗效时毒性很小
(2) 抗肿瘤药
3. 临床特征 绝大多数患者在临床上表现为空间和时间多 发性 空间多发性是指病变部位的多发,时间多发 是指缓解-复发的病程 4. 临床症状和体征 (1)肢体无力:最多见,50%的患者首发症 状包括一个或多个肢体无力,一般下肢比上 肢明显,腹壁反射消失,病理反射+
(2 ) 感觉异常:肢体、躯体或面部针刺麻木感,
(2) b-干扰素疗法
免疫调节作用,抑制细胞免疫 IFN- b1a 或 IFN- b1b重组制剂已作为RR-MS推荐 用药批准在美国及欧洲上市 IFN- b1a与人类生理性IFN-b结构基本无差异 IFN-b1b缺少一个糖基, 17位由丝氨酸取代半胱氨 酸 IFN-b1b &或IFN-b1a对急性恶化效果明显 IFN-b1a对维持病情稳定有效
周围神经疾病、脊髓疾病、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癫痫、运动性障碍等神经科疾病名称及英文缩写
![周围神经疾病、脊髓疾病、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癫痫、运动性障碍等神经科疾病名称及英文缩写](https://img.taocdn.com/s3/m/2d24aab0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1d.png)
周围神经疾病、脊髓疾病、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癫痫、运动性障碍等神经科疾病名称及英文缩写周围神经疾病Peripheral neuropathy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颞颌关节综合征Coston syndromeBell 麻痹Bell palsy亨特综合征Hunt syndrome面肌痉挛Facial spasm前庭神经元炎Vestibular neuronitis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舌咽神经痛Glosspharyngeal neuralgia肘管综合征 Cubital tunnel syndrome坐骨神经痛Sciatica股外侧皮神经炎Lateral femoral cutaneous neuritis臂丛神经痛Brachial neuralgia特发性臂丛神经痛Parsonage-Turner 综合征多数性单神经病Mononeuropathy multiplex多发性神经病Polyneuropathy遗传性共济失调性周围神经病Refsum 病Churg-Strauss 综合征Churg-Strauss syndrome,CSS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cute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AIDP吉兰-巴雷Guillain Barre syndrome,GBS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Acute motor axonal neuropathy,AMAN 急性运动感觉轴索性神经病Acute motor-sensory axonal neuropathy,AMSANMiller-Fisher 综合征 Miller-Fisher syndrome,MFS急性泛自主神经病Acute panautonomic neuropathy急性感觉神经病Acute neuropathy,ASN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radiculoneuritis,CIDP感觉运动神经病Sensory motor neuropathy,SMNP脊髓疾病脊髓半切综合征 Brown-Sequard syndrome脊髓炎Myelitis脊髓病Myelopathy急性脊髓炎 Acute myelitis人类T 淋巴细胞病毒 1 型相关脊髓病HTLV-1 associated myelopathy,HAM亚急性坏死性脊髓炎Subacute necrotizing myelitis压迫性脊髓病Compressive myelopathy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 of spinal cord,SCD非恶性贫血型联合系统变性Combined systemic degeneration of non-pernicious anemia type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延髓空洞症Syringobulbia脊髓血管病Vasular disease of the spinal cord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脊髓间歇性跛行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 of the spinal cord 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Venous hypertensive myelopathy,VHM 纤维软骨性栓塞Fibrocartilaginous embolism脑血管疾病 Cerebrovascular disease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短暂性全面遗忘症Transient global amnesia,TGA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 syndrome闭锁综合征Locked-in syndrome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TOBS脑栓塞Cerebral embolism心源性脑栓塞Cardiogenic cerebral embolism出血性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HI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脑分水岭梗死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CWSI边缘带梗死Border zone infarction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hthy,CAA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海绵窦血栓形成Cavernous sinus thrombosis上矢状窦血栓形成Superior sagittal sinus thrombosis侧窦血栓形成Lateral sinus thrombosis烟雾病Moyamoya脑盗血综合征Steal syndrome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颈动脉盗血综合征Carotid steal syndrome椎基底动脉盗血综合征Vertebrobasilar steal syndrome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erebral autosomal recessive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RASIL)动脉夹层Artery dissection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rimary angitis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PACNS中枢神经系统肉芽肿性血管炎Gramulomatous angitis of the CNS,GACNS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多梗死性痴呆Multi-infarct dementia,MID皮质下血管性痴呆Subcortical vascular dementia关键部位梗死性痴呆Strategic infarct dementia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erpes simplex virus encephalitis,HSE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巨细胞病毒性脑炎Cytomegalovirus encephalitis,CMVE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病毒性脑炎 Virus encephalitis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ubacute sclerosing panencephalitis,SSPE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rogressive multifocal leukoencephalopathy,PML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al meningitis朊蛋白病Prion disease朊蛋白PrionCreutzfeldt-Jakob 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Corticostriatal-spinal degeneration 亚急性海绵状脑病Subacut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新变异型Creutzfeldt-Jakob 病New variance of Creutzfeldt-Jakob disease,nvCJDGerstmann-Straussler-Scheinker 病Gerstmann-Straussler-Scheinker,GSSKuru 病Kuru disease家族性致死性失眠症Fatal familial insomnia,FFI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感染Central nervous system parasitic infection脑囊虫病Cerebral cysticercosis脑型血吸虫病Brain schistosomiasis脑型肺吸虫病Cerebral paragonimiasis脑型疟疾Cerebral malaria神经梅毒Neurosyphilis神经莱姆病Lyme disease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s长节段横断性脊髓炎Longitudinally extensive transverse myelitis,LETM复发性孤立性视神经炎Recurrent isolated opticneuritis,RION 双侧视神经炎Bilateraloptic neuritis,BON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cute disseminated encephalomyelitis,ADEM急性出血性白质脑炎Acute hemorrhagic leucoencephalitis,AHLE同心圆性硬化Concentric sclerosis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Osmotic demyelination syndrome,ODS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entral pontine myelinolysis,CPM脑桥外髓鞘溶解症Extrapontine myelinolysis,EPM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drenoleukodystrophy,ALD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Metachromatic leukodystrophy,MLD 运动障碍性疾病Movement disorders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震颤麻痹Paralysis agitans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威尔逊病Wilson’s disease,WD小舞蹈病Chorea minorSydenham 舞蹈病 Sydenham chorea亨廷顿病Huntington disease,HD肌张力障碍Dystonia原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扭转痉挛Torsion spasm眼睑痉挛Blepharospasm口-下颌肌张力障碍Oromandibular dystonia痉挛性斜颈Spasmodic torticollis手足徐动症Athetosis书写痉挛Writer’s cramp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opa-responsive dystonia,DRD发作性运动障碍Paroxysmal dyskinesias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TD僵人综合征Stiff-person syndrome抽动秽语综合征Multiple tics-coprolalia syndrome癫痫癫痫Epilepsy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不典型失神发作Atypical absences肌阵挛Myoclonus自动症Automatism痴笑性发作Gelastic seizure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额叶癫痫Frontal lobe epilepsy枕叶癫痫Occipital lobe epilepsy顶叶癫痫Parietal lobe epilepsy症状性癫痫Secondary epilepsy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偏侧惊厥-偏瘫-癫痫综合征Hemiconvulsion-hemiplegia-epilepsy syndrome,HHE 假性发作Pseudoseizures惊厥性晕厥Syncope连续部分性癫痫持续状态Epilepsia partialia continua,EPC边缘性癫痫持续状态Limbic status epilepticus头痛Headache偏头痛Migraine紧张型头痛Tension-type headache,TTH丛集性头痛Cluster headache三叉自主神经性头痛Trigeminal autonomic cephalalgias,TACs 药物滥用性头痛Medication-overuse headache,MOH低颅压性头痛Headache attributed to low cerebrospinal fluid pressure脑脊液漏头痛CSF fistula headache腰穿后头痛Post-dural puncture headache9、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进行性肌萎缩Progressive muscular atrophy,PMA进行性延髓麻痹Progressive bulbar palsy,PBP原发性侧索硬化Primary lateral sclerosis,PLS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ultifocal motor neuropathy,MMN 脊肌萎缩症Spinal muscle atrophy,SMA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路易体痴呆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DLB额颞叶变性Frontotemporal lobar degeneration,FTLD 额颞叶痴呆Frontotemporal dementia,FTD语义性痴呆Semantic dementia,SD帕金森病痴呆Parkinson disease with dementia,PDD 帕金森综合征Parkinsonism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纹状体黑质变性Striatonigral degeneration,SND橄榄脑桥小脑萎缩Olivopontocerebellar atrophy,OPCA 小脑性共济失调Cerebellar ataxia皮质基底节变性Corticobasal degeneration,CBD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P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遗传性共济失调Hereditary ataxia,HA常染色体显性小脑共济失调Autosomal dominant cerebella ataxia,ADCAFriedreich 共济失调Friedreich ataxia,FRDA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pinocerebellar ataxia,SCA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HSP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NF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TS神经皮肤综合征Neurocutaeous syndrome脑面血管瘤病Encephalo-facial angiomatosis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MG周期性瘫痪Periodic paralysis低钾型周期性瘫痪Hypo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高钾型周期性瘫痪Hyper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正常钾型周期性瘫痪Normo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Progressive muscular dystrophy,PMD强直性肌营养不良 Myotonic muscular dystrophy,DM先天性肌强直Myotonia congenita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 with lactic acidosis and stroke-like episodes,MELAS脂质沉积性肌病Lipid storage myopathy,LSM糖原贮积病Glucogen storage disease,GSD自主神经系统疾病雷诺病Reynaud’s disease红斑肢痛症Erythromelagia面偏侧萎缩症Hemifacial atrophy全身自主神经功能不全Pandysautonomia自发性多汗症Spontaneous hyperhidrosis进行性脂肪营养不良Progressive lipodystrophy副肿瘤神经综合征Paraneoplastic neurologicalsyndromes,PNSLambert-Eaton 肌无力综合征LEMS副肿瘤性小脑变性Paraneoplastic cerebellar degeneration,PCD副肿瘤性脑脊髓炎Paraneoplastic encephalomyelitis,PEM副肿瘤性感觉神经元病Paraneoplastic sensory neuronopathy,PSN边缘叶脑炎Limbic encephalitis,LE抗NMDA 受体脑炎Anti-NMDA receptor encephalitis亚急性运动神经元病Subacute motor neuronopathy,SMN。
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a76124cea8114431b80dd847.png)
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IIDDs)是一组病因上与自身免疫有关,在病理上与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炎症为主的疾病。
它主要包括多发性硬化(MS)、视神经脊髓炎(NMO)、临床孤立综合症(CIS)、急性脊髓炎(Acute transverse myelitis,ATM)、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等。
这些疾病具有相似的诱因、病理因素,但在组织学、影像学、临床表现以及治疗上均有一定的差异。
有很多方面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是近年来且国内外学者感兴趣和研究的热点。
标签: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临床孤立综合征1 概念及定义1.1多发性硬化(MS)与视神经脊髓炎(NMO)MS是临床上较为常见脱髓鞘性疾病,一般发病年龄在20~40岁,欧美人多见,发病率>30~60/10万人,亚洲少见,亚洲发病率<5/10万人[1-2]。
最常累及的部位为:脑室周围白质、视神经、脊髓、脑干和小脑,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神经功能障碍,多次缓解复发,主要临床特点为症状体征的空间多发性和病程体征的时间多发性。
NMO是1894年由Devic首次描述。
亚洲人易感、是一种损伤视神经及脊髓为主的急性或亚急性的脱髓鞘疾病,视力和脊髓损害可以相继发生、也可以同时发生。
2004年Lennon等先后发现并证实NMO患者的血清中特异性靶点是AQP4(NMO-IgG就是AQP4-Ab)。
NMO-IgG抗体的发现表明NMO是一种自身免疫性通道病。
NMO-IgG诊断NMO患者敏感度和特异性都明显提高。
目前诊断上以2007年Wingerchuk诊断标准。
NMO与MS不同点一般归纳见于下表,但MS与NMO内在关系、以及疾病的转归仍有待于进一步阐明。
1.2临床孤立综合症(CIS)急性或亚急性发作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累及视神经、脑干、小脑或脊髓,或上述多个部位,并除外其他疾病[3-5]。
它可以是多种脱髓鞘疾病的首发表现,有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脊髓炎及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等多种转归。
[指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指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https://img.taocdn.com/s3/m/9850499e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11.png)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包括脑膜炎(脑膜或脊膜的炎症),大脑炎(中枢神经系统受到细菌侵犯出现的脑部临床表现),脑炎(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引起的脑部临床表现),脓肿以及蠕虫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对各种病原体的侵犯有较强的抵抗力,但是脑和脊髓一旦受到感染则后果非常严重。
简介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性疾病,按病因分有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对各种病原体的侵犯有较强的抵抗力,但是脑和脊髓一旦受到感染则后果非常严重。
如脑(脊)膜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
无菌性脑膜炎有时用来指病毒引起的脑膜炎症,但也可由自身免疫反应(如发生多发性硬化)、药物副作用(如布洛芬)或骨髓腔注入化学物质引起。
脑炎是脑组织的炎症,常由病毒感染引起,也可以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
脓肿是局限的感染,可在身体各部位形成,包括脑。
细菌和其他感染源可通过多种途径感染中枢神经系统。
可由血行感染或直接感染通过穿通性外伤、手术或邻近组织感染蔓延入颅。
病理由于个体免疫反应的差异,同一病原体可以引起轻的、反复的甚至致死的疾病,也可以不引起疾病。
血液中的蛋白不能轻易地弥散进入CNS,因此不利于抗体的产生。
脑脊液(CSF)正常时可见到IgG及IgA但无IgM,因为IgM分子量要大些。
体液免疫反应,往往形成抗原抗体复合体。
这种反应常在血管内进行,导致神经组织内或邻近组织的严重的血管炎性反应。
炎性反应CNS感染引起的炎性反应:由于病原体的毒力及机体的反应可表现(1)化脓性炎性反应,常由于化脓性细菌引起;(2)非化脓性炎性反应,如由于斑疹伤寒;(3)出血性反应,见于炭疽及某些病毒感染时;(4)组织细胞及肉芽肿性反应,见于慢性炎症过程。
髓鞘破坏CNS感染时常有髓鞘的破坏:髓鞘的破坏可继发于神经元的受损,即神经元溶解性脱髓鞘(neuronolyticdemyelination),另外一种称为轴周脱髓鞘(periaxialdemylination)。
第11章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第11章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9dfe28b052ea551811a6879b.png)
PPT文档演模板
第11章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辅助检查
•1. 脑脊液(CSF)检查
•(2) IgG鞘内合成检测
•②CSF-IgG寡克隆带(OB) (IgG鞘内合成定性指标) 琼脂糖等电聚焦&免疫印迹(immunoblot)技术 OB阳性率达95%↑
CSF-OB并非MS特有 Lyme 病\神经梅毒\SSPE\HIV感染&多种结缔组 织病CSF也可检出
•病因&发病机制
•3. 环境因素
MS发病率随纬度增高而呈增加趋势
MS在高社会经济地位群体较常见 • 提示与贫穷无关
•发病率: 北欧\北美\澳洲温带约100:10万(1:1000), •亚洲&非洲约5:10万
•中国预测为2:10万, 面对较大的人口基数, MS仍是 严峻问题
PPT文档演模板
第11章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PPT文档演模板
第11章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辅助检查
•3. MRI检查
大小不一类圆形 T1WI低信号
\T2WI 高信号 多位于侧脑室体部 \前角&后角周围 \半卵圆中心\胼胝 体, 或为融合斑
PPT文档演模板
•图10-1 MS患者MRI显示脑
•室周围白质多发斑块并强化
第11章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2) 视力障碍自一侧, 再侵犯另侧; 或两眼先后受
累
• •
(3发) 眼病震较多急水, 常平缓或解水-复平发+旋, 数转周, 复后视可约恢占复1/3
➢ 病变侵犯内侧纵束→核间性眼肌麻痹
➢ 脑桥旁正中网状结构(PPRF)→一个半综合征
➢ 少见: 中枢性&周围性面瘫\耳聋\耳鸣\眩晕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ppt课件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54c12679563c1ec4da711e.png)
◆将MBP多肽致敏的细胞系转输给正常大鼠, 也引起EAE
病因&发病机制
2、分感染病毒可能与CNS髓鞘蛋白&少突胶质细胞存在共同抗原
◆病毒氨基酸序列与MBP等髓鞘组分某段多肽氨基酸序列相同
或极相近 ◆ T细胞激活并生成抗病毒抗体与髓鞘多肽片段发生交叉反 应→脱髓鞘病变
流行病学
■MS流行病学受人种遗传影响
■爱斯基摩人\西伯利亚雅库特人\非洲班图人\吉普赛人,
不罹患MS ■ MS与6号染色体组织相容性抗原HLA-DR 位点相关 ■表达最强的是HLA-DR2
病
理
◆脑&脊髓冠状切面: 粉灰色分散的形
大脑白质\脊髓\脑干\小脑\视神经&视交叉
态各异脱髓鞘病灶, 直径1~20mm, 半卵
圆中心&脑室周围, 侧脑室前角最多见
◆早期: 缺乏炎性细胞反应,病灶色淡\ 边界不清, 称影斑(shadowplaque) 晚期:轴突崩解,胶质细胞形成硬化斑 ◆我国急性病例多见软化坏死灶,呈海绵
状空洞, 与欧美典型硬化斑不同
病
理
局灶性\散在髓鞘脱失, 伴淋巴细胞等炎细胞浸润, 反应性少突胶质细胞增生, 轴突相对完好
肌痉挛\构音障碍&共济失调等, 但极少以首发症状出现
■ 年轻患者典型三叉神经痛, 双侧应高度怀疑MS.
髓鞘脱失 淋巴细胞套 胶质细胞增生
临床表现
临床特点
◆MS亚急性起病多见
◆急性\隐匿起病少见
MS临床表现复杂
临床表现
1. 首发症状
◆≥1个肢体无力\麻木\刺痛感
◆单眼突发视力丧失\视物模糊&复视, 平衡障碍
◆膀胱功能障碍(尿急或不畅)
◆急性&逐渐进展痉挛性轻截瘫&感觉缺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脑实质损害
4.脑神经损害
5.老年人TBM的特点
头痛、呕吐较轻,颅内压增高症状不明显,约半数患者脑脊液改变不典型,但在动脉硬化基础上发生结核性动脉内膜炎而引起脑梗死的较多。
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大多正常,部分患者血沉可增高,伴有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得患者可出现低钠和低氯血症。
1.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的临床特点?
2.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细菌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的鉴别要点?
3.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
十、教研室审查意见
主任签字
新乡医学院神经病学教研室2010年10月18日
基本内容
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
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概述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病原微生物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实质、被膜及血管等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或非炎症性)疾病。
2.脑膜有炎性细胞浸润,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则以淋巴细胞、浆细胞为主,成纤维细胞明显增多;
3.蛛网膜下腔出现大量多形核细胞及纤维蛋白渗出物,蛛网膜纤维化,渗出物被局部包裹;
4.室管膜和脉络膜有炎性细胞浸润,血管充血,严重者有静脉血栓形成;
5.脑实质中偶有局灶性脓肿存在。
临床表现
1. 感染症状:发热、寒战、上呼吸道感染
诊断
结核病病史或接触史
出现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
CSF淋巴细胞增多及糖含量降低等特征性改变
CSF抗酸涂片、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和PCR检查
鉴别诊断
隐球菌脑膜炎
脑膜癌病
治疗
原则:早期给药、合理选药、联合用药、系统治疗
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高度提示本病,即使抗酸染色阴性亦应立即开始抗结核治疗。
预后
与患者的年龄、病情、治疗是否及时有关,发病时昏迷是预后不良的重要指征;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脑脊液的细胞数、蛋白、糖和氯化物恢复正常提示预后良好。即使经过适当的治疗,仍有1/3的TBM患者死亡。
2.激素治疗
激素可以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稳定血脑屏障。对病情较重且没有明显激素禁忌的患者可考虑应用。通常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连用3~5天。
3.对症支持治疗
颅压高者可脱水降颅压。高热者使用物理降温或使用退热剂。癫痫发作者给予抗癫痫药物已终止发作。
预后
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预后与病原菌、机体情况和是否及早有效抗生素治疗密切相关。少数患者可遗留智力障碍、癫痫、脑积水等后遗症。
结核杆菌经血播散后在软脑膜下种植,形成结核结节,结节破溃后大量结核菌进入蛛网膜下腔引起TBM。
病理
脑底处破裂的结核结节周围结核性渗出物在蛛网膜下腔中扩散,至基底池和外侧裂。
光镜:渗出物由纤维蛋白网络中带有不同数量细菌的多形核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组成。随着疾病的进展,淋巴细胞和结缔组织占优势。
临床表现
1.年龄和性别:多在20~40岁,男女患重比例约为1:2.
2.起病形式:亚急性起病,急性、隐匿起病少见。
3.临床特征:空间和时间多样性。
空间多样性:病变部位的多发
时间多发性:缓解-复发的病程
4.临床症状和体征
(1)肢体无力
最常见,约50%的患者首发症状包括一个或多个肢体无力。
HSV-2大多数有原发感染引起。
约90%HSE由HSV-1引起。
10%由HSV-2感染所致。
病理
病理改变:脑组织水肿、软化、出血、坏死。
部位:双侧大脑半球均可弥漫性受累,呈不对称分布,以颞叶内侧、边缘系统和额叶眶面最为明显,枕叶也可累及。
病理特征:脑实质中出血坏死
镜下:血管周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形成袖套状,小胶质细胞增生,神经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核内可见嗜酸性包涵体,包涵体内含有疱疹病毒的颗粒和抗原,是其最有特征性的病理改变。
2. 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Kernig征和Brudzinski征阳性。新生儿、老年人或昏迷患者常不明显。
3. 颅内压增高: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腰穿检测颅内压明显升高,有的形成脑疝。
4. 局灶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损害的症状,如偏瘫、失语等。
5.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有比较特殊的临床特征,如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又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菌血症时出现的皮疹,开始为弥漫性红色斑丘疹,迅速转变成皮肤瘀点,主要见于躯干、下肢、黏膜以及结膜,偶见于手掌及足底。
约半数患者皮肤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或胸部X线片可见活动性或陈旧性结核感染证据。
CSF压力增高可达400mmH2O或以上,无色透明或微黄,静置后可有薄膜形成;淋巴细胞显著增多;蛋白增高,糖及氯化物降低,典型CSF改变可高度提示诊断。
CSF抗酸染色仅少数为阳性,CSF培养出结核菌可确诊。
CT可显示基底池和皮质脑膜对比增强和脑积水
辅助检查
血常规、脑脊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其他
诊断
急性起病的发热、头痛、呕吐,查体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压力升高、白细胞明显升高,即应考虑本病。
确诊须有病原学证据,包括脑脊液细菌涂片检出病原菌、血细菌培养阳性等。
鉴别诊断
-病毒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隐球菌性脑膜炎
治疗
1.抗菌治疗
原则:及早使用抗生素,通常在确定病原菌之前使用广谱抗生素,若明确病原菌则应选用抗生素。
结核性脑膜炎
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和脊膜的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
在肺外结核中大约有5%~15%的患者累及神经系统,其中又以结核性脑膜炎最为常见,约占神经系统结核的70%左右。
近年来,因结核杆菌的基因突变、抗结核药物研制相对滞后和AIDS病患者的增多,国内外结核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逐渐增高。
病因及发病机制
TBM约占全身性结核病的6%。
如发病前几日内及时给予足量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或病情较轻,多数患者可治愈。约10%患者可遗留不同程度的瘫痪、智能下降等后遗症。
细菌性脑膜炎
由细菌感染所致的脑脊膜炎症,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
急性起病
好发于婴幼儿、儿童和年人
病因
最常见的致病菌: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B型
其次: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厌氧杆菌、沙门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等。
7.视神经脊髓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机预后(15分钟)
8.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临床分型、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机预后(10分钟)
四、授课重点
1.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细菌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
2. 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概念及临床特点
新乡医学院理论课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神经病学授课教师姓名及职称: 马世江 助教
一、题目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与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二、对象
2007级三全本科、2007级普本
三、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分配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概述(5分钟)
2.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机预后(20分钟)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毒感染与自身免疫反应
分子模拟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病理
特征性病理改变: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内多发性脱髓鞘斑块,多位于侧脑室周围,伴反应性胶质增生,也可有轴突损伤。
病变可累及大脑白质、脊髓、脑干、小脑和视神经。
肉眼可见:较多粉灰色分散的形状各异的脱髓鞘病灶,大小不一。
镜下:急性期髓鞘崩解和脱失,轴突相对完好,少突胶质细胞轻度变性和增生。
发病机制
感染的来源可因心、肺以及其他脏器感染波及到脑室和蛛网膜下腔系统,或由颅骨、椎骨或脑实质感染病灶直接蔓延引起,部分也可以通过颅骨、鼻窦或乳突骨折或神经外科手术侵入蛛网膜下腔引起感染,由腰椎穿刺引起者罕见。
病理
基本改变:软脑膜炎、脑膜血管充血、炎性细胞浸润。
表现:
1.软脑膜及大脑浅表血管充血,脑表面被蛛网膜下腔的大量脓性渗出物所覆盖,脑沟及脑基底池脓性分泌物沉积;
6.脑活检
诊断
临床诊断依据
口唇或生殖道疱疹史,或本次发病有皮肤、黏膜疱疹;
起病急,病情重,有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
明显精神行为异常、抽搐、意识障碍及早期出现的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体征;
CSF红、白细胞数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
EEG以颞、额区损害为主的脑弥漫性异常;
头颅CT或MRI发现颞叶局灶性出血性脑软化灶;
渗出物经过的小动脉和中动脉,以及其他一些血管可被感染,形成结核性血管炎,导致血管堵塞,引起脑梗死。慢性感染时,结核性渗出物可使基底池、第四脑室流出通路阻塞,引起脑积水。
临床表现
起病隐匿,慢性病程,也可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可缺乏结核接触史,症状往往轻重不一,其自然病程发展一般表现为:
1. 结核中毒症状:低热、盗汗、食欲减退、全身倦怠无力、精神萎靡不振。
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治疗有效可间接支持诊断。
鉴别诊断
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
肠道病毒性脑炎
巨细胞病毒性脑炎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治疗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关键,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辅以免疫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
预后
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是否及时。
如未经抗病毒治疗、治疗不及时或不充分,病情严重则预后不良,死亡率可高达60%~80%。
病原微生物有:病毒、细菌、真菌、螺旋体、寄生虫、立克次体和朊蛋白等。
1.脑炎、脊髓炎或脑脊髓炎:主要侵犯脑和(或)脊髓实质;
2.脑膜炎、脊膜炎或脑脊膜炎:主要侵犯脑和(或)脊髓软膜;
3.脑膜脑炎:脑实质和脑膜合并受累。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erpes simplex virus encephalitis,HSE)是由单纯疱疹病毒( herpes simplex virus,HSV)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CNS感染性疾病,又称为急性坏死性脑炎,是CNS最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