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三针和臀三针治疗颈腰疾病 (中+英)
针灸治疗颈腰膝病
❖ (4)仰卧起坐法:仰卧位两手向上逐渐坐起,两 手向前触摸足尖,反复练习5到10次。
❖ (5)俯卧后伸法:俯卧位两腿伸直,两手贴在身 体两侧,抬头,两臂及双下肢伸直抬起,使腰部尽 量后伸。动作要领是头、上肢和下肢同时进行,要 有节奏,反复数次,由少到多,由慢到快,幅度由 小到大。这些方法在腰痛的急性期不宜使用或在医 生指导下进行。
整理课件
42
3、 腰痛的自我康复:
❖ 腰痛除接受正确的治疗外,应配合自我康复 锻炼,以巩固疗效。常用的方 法有如下几种。 (1)腰部屈伸法:两足微开直立,两手上举 伸腰,然后腰部屈曲双手触摸足尖,如此反 复十次
整理课件
43
❖ 。(2)腰部侧屈法:两足微开,两手叉腰,做躯 干左右侧屈活动,活动幅度由小到大,至最大限度 为止,活动时腰部放松,反得十次。
• 二是因年老体弱,肝肾亏损,气血不足而 致,肝虚无以养筋,肾虚无以濡骨,而使 筋骨疲软,步行不便。
整理课件
56
病因病理
主要与膝关节积累性机械性损伤和膝关节退行性改 变有关。
1.损伤:膝关节超负荷→关节软骨面、相邻软组织 积累性损伤→关节腔变窄→关节内容物相互摩擦 →炎症→关节腔内压力↑→刺激血管和神经,使之 反射性地调节减弱,形成作用于关节的应力和对 抗应力的组织性能失调。
肝肾亏虚 加肝俞、肾俞、 魄户、膏肓
整理课件
活血化瘀、 通络止痛
疏通经络、 调理气血
祛风醒脑、 明目止痛
补益肝肾、 生血养筋 27
针灸治疗老年骨关节系统
整理课件
28
针灸治疗老年骨关节系统
入针即效,拨针即愈,运用手三针、足三针、肩三针治疗颈肩腰腿痛~
入针即效,拨针即愈,运用手三针、足三针、肩三针治疗颈肩腰腿痛~运用手三针、足三针治疗颈肩腰腿和三叉神经痛等疑难痛症近30年,其收效之神速,效果之确切,可谓是:入针即效,拨针即愈。
从众多的颈肩腰腿痛、三叉神经痛、顽固性头痛、牙痛等症的治疗观察中,大多能1~2分钟之内收到显效或治愈。
一、手三针、足三针、肩三针(四肢组合穴)各是哪几个穴位01、手三针是:后溪、中渚、间谷(笔者发现的一个新穴)02、足三针是:太冲、内庭、足临泣03、肩三针是:肩髃、肩髎、肩前。
二、手三针、足三针的适应症任何一种治疗方法都有其一定适应症范围,手三针、足三针也是这样。
颈肩腰腿痛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有的也查不出发病原因,甚至用CT、核磁共振等先进的检查手段也查不出病因。
找不出原因不等于没有病。
笔者认为,只要是人休自身感到疼痛或不适,即是身体发生了疾病。
中医是辨证施治,找不出原因不等于不能治。
就笔者的体会,手三针、足三针对90%以上的颈肩腰腿痛有突出的疗效,对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头痛、牙痛的疗效尤为突出。
不过有一小部分的颈肩腰腿痛用手三针、足三针治疗效果却并不确切,这里所说的疗效确切是指治愈或基本上治愈,效果不确切,不等于没有疗效。
比如服止痛药,痛了就吃,药力散去又痛,能说止痛药无效?可以说止痛药有效,只能止止痛,而消除不了病因。
手三针、足三针对颈肩腰腿痛止痛效果是理想的,应当说这也是疗效。
三、手三针、足三针治疗颈肩腰痛的作用机理手三针、足三针的作用是通过经络传感的了解其作用机理首先应了解手足三针的6个穴位所在经脉之循行路线。
手、足三针的6个穴,手三针位于手的三条阳经线上,足三针只有太冲位于足厥阴经线上,其他两个穴位均位于足之阳经线上。
手三阳经的走向是从手指手背前臂大臂肩颈头面,与足之三阳经相接续。
足之三阳从头到足,阳明行于前,少阳行于侧,太阳行于后。
足三阴从足到腹,手三阴从胸到手,这样循环无端,息息相通,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身体各部组织器官的通路,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靳三针疗法介绍
04
耳三针治疗详解
耳三针穴位定位及功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穴位定位
耳三针是指听宫、听会、完骨三个穴位,均位于耳部附近。 听宫位于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 陷处;听会位于耳屏间切迹与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之间;完 骨位于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处。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靳三针疗法适用于多种疾病,如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脊柱相关疾病等。同时,它也可用于 保健养生和预防疾病。
禁忌症
虽然靳三针疗法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接受该治疗。例如,孕妇、严重心脏病患者、凝血功 能障碍患者等应谨慎选择或避免接受靳三针疗法。此外,对于某些特殊穴位或敏感部位,也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 导下进行操作。
02
鼻三针治疗详解
鼻三针穴位定位及功能
01
迎香穴
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间。此穴为治疗鼻炎、鼻塞等重要穴
位,具有疏散风热、通利鼻窍的功效。
02 03
上迎香穴
位于面部,当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近鼻唇沟上端处。此穴可治疗 过敏性鼻炎、肥大性鼻炎、萎缩性鼻炎等,具有清热散风、宣通鼻窍的 作用。
VS
注意事项
严格消毒,防止感染;患者过于饥饿、疲 劳、精神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有 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 宜针刺;孕妇慎用;针刺过程中,患者如 出现晕针、滞针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 操作,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耳三针组方与主治
医学知识之颈针疗法
颈针疗法颈针疗法,是指针刺颈部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颈部与十二经脉有密切联系,《灵枢》经脉、经筋、经别及《难经》中均有论述,如“膀胱足太阳之脉……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足阳明之别……上络头项”;足太阳经别“从膂上出于项”;手太阳之筋,其支者“循颈”;手阳明之筋,直者,“从肩髑上项”;足少阳“循颈”;足少阴经别“系舌本,复出于项”;“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下至风府,入于脑”。
通过这些经脉联系,使颈部与脏腑密切联系起来,针刺其穴位可以调节脏腑及经络的功能活动,取得治疗效果。
《灵枢•本输》载有针刺颈部的人迎、扶突、天窗、天牖、天柱、风府等穴以治病。
晋代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中载有针刺扶突、人迎以治咳嗽气喘,针刺廉泉以治音哑等。
【操作方法】一、穴位定位取颈部正中3个穴:哑门、风府、下脑户(在枕骨粗隆下方取之,约风府上1寸),并自风府穴旁开至完骨,沿颅骨下缘分6个等份,每相隔1个等分距离为1个穴位,左右两侧各取6个。
颈部共15个穴。
二、取穴原则颈针是一种多针刺疗法,一般15个穴位全部针刺。
三、操作用5cm(1.5寸)长,28号或30号的不锈钢毫针,针刺方向除下脑户一穴稍偏下斜刺外,其余诸穴均与皮肤垂直为度。
多采用提插捻转行针,针深1寸左右。
行针达酸麻胀为度,留针20~30分钟。
【主治病症】主治脑血管意外后遗症、震颤麻痹、癫痫、高血压病、神经官能症、偏头痛、失眠、感冒、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病症。
用颈针疗法。
取全部15个穴。
【注意事项】因颈部穴位与延髓贴近,故操作当慎,切忌深刺。
颈椎病三棱针疗法
颈椎病三棱针疗法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及椎间关节退变,引起颈椎管或椎间孔变形、狭窄,刺激、压迫颈部脊简、神经根、血管及交感神经,并引起头、颈、肩、上肢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
(1)风寒湿痹、经络受阻:由于风、寒、湿三种外邪侵人身体,流注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上肢疼痛、酸麻、重着及屈伸不利等症状。
(2)外伤:颈椎病的病因是指跌仆、闪挫、动作失度等对筋、骨、皮肉的损伤,可使项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故颈部疼痛、僵硬、酸胀。
(3)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久病体弱,肝血不足,肾精亏损,可致肢体筋膜弛缓,手足痿软无力,不能随意运动。
或督脉空虚,筋骨失养,气血不能濡养脑窍,而出现头痛、头晕、耳鸣、耳聋。
颈椎病三棱针疗法一取穴:大椎、肩井、昆仑。
操作规程: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法。
穴位常规消毒后,右手持三棱针迅速剌入皮内0.5~1分深,随即将针迅速退出,使出血3~5滴。
疗程:隔日1次。
主治:颈椎病。
颈椎病三棱针疗法二取穴:百会、大椎、头维。
操作规程:患者取坐位,用三棱针点刺法,上述穴位常规消毒后,右手持三棱针迅速刺入皮内0.5~1分深,随即将针迅速退出,挤压穴区皮肤,使出血3~5滴。
大椎穴针后加拔罐,使出血3~5滴。
疗程:2~3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7次。
主治:椎动脉型颈椎病,以眩晕为主要表现,其伴随症状有颈痛、头痛、头昏、耳鸣、恶心、呕吐、视力障碍、平衡障碍等。
颈椎病三棱针疗法三取穴:大椎。
操作规程:患者取坐位,用三棱针点刺加拔罐法,穴位常规消毒后,右手持三棱针迅速刺入皮内0.5~l分深,随即将针迅速退出,挤压穴区皮肤,使出血3~5滴。
大椎穴针后加拔罐,留罐5分钟。
疗程: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主治:颈椎病。
颈椎病三棱针疗法四取穴:大杅(或压痛最明显处为刺激区域)。
操作规程:患者取坐位,用三棱针点刺加拔罐法,穴位常规消毒后,右手持三棱针迅速刺入皮内0.5~1分深,随即将针迅速退出,挤压穴区皮肤,使出血3~5滴。
针灸精华——三针疗法
针灸精华——三针疗法针灸精华——三针疗法“三针”的定义是:一、某些病症针刺三次即控制症状。
二、某种疾病用三个特定的穴位治疗。
如腰痛取腰针三针,肩周炎取肩三针等。
有些是三个穴位的组合,如手三针是曲池、外关、合谷,主治腰疼病和上肢瘫痪等。
“三”是单数,属阳。
“三是少阳,阳气初生,朝气蓬勃,渐而隆盛;“三”谐音“生”,生生不息,无限扩展之意。
因此,三针不但是一个人,而且是一个疗法,即三针疗法。
三针疗法如下:一、四神针位置: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5。
主治:智力低下、痴呆、头痛,头晕。
针法:针尖向外方斜刺0.8-1寸.二、智三针穴组:神庭穴为第一针,左右两本穴神为第二、第三针。
部位:神庭,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本神,在头部,当前发际上0.5寸的神庭与头维穴连线的内三分之二与外三分之一的交点处。
主治:智力低下,精神障碍。
针法:针尖向下或向上平刺0.8-1寸深,捻转针法。
三、脑三针穴组:脑户穴和左右脑空穴共三穴。
位置:脑户穴在后头部,当枕外粗隆上凹陷处。
脑空:在脑户穴左右各旁1.5寸处。
主治:肢体活动障碍,躯体不平衡,后头痛。
针法:针尖向下沿皮刺0.8-1寸。
四、舌三针位置:以拇指一、二指骨间横纹平贴于下颌前缘,拇指尖处为第一针,其左右各旁1寸处为第二、第三针。
主治:语言障碍、发音不清、哑不能言。
流涎、吞咽障碍。
五、颞三针位置:耳尖直上发际上二寸为第一针,在第一针水平向前后各旁开一寸为第二、第三针。
主治: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脑外伤所致的半身不遂、口眼、窝斜,脑动脉硬化,耳鸣、耳聋,偏头痛,帕金森氏病、脑萎缩。
老年性痴呆。
针法:针尖向下沿皮下平刺1.2-1.5寸。
六、定神针穴组:印堂上0.5寸为定神1针,左阳白上0.5寸为定神Ⅱ针右阳白上0.5寸为定神Ⅲ针.位置:印堂,两眉间中点。
阳白,眉上1寸直对瞳孔。
主治:注意力不集中、斜视、前额头痛、眼球震颤,眩晕,视力下降。
针法:沿皮下,向下直刺0.5~0.8寸出针时用棉球压针口、以防出血。
颈三针和臀三针治疗颈腰疾病 (中+英)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为痹证 (Bi syndrome)。
者均有这种表现。其疼痛范围主 要是在下腰部及腰骶部,以持久 性的钝痛最为常见。平卧位时疼 痛可减轻,站立位及坐位时,这 种疼痛可以加重。 2)下肢放射痛症状:可以 沿着下腰部、臀部、大腿后侧、 小腿前或后外侧至足跟。疼痛性 质以放射性刺痛为主。下肢放射 痛可以先于腰痛发生,亦可能在 腰痛症状出现后出现,这两种情 况因人而异。
2014-1-24
6
天柱
tiānzhù;B10;BL10
足太阳膀胱经穴。在项部,大筋
(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 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
Foot taiyang bladder channel point.
On the neck, in the depression lateral to
针具
直径0.25-0.30mm;长40—50mm毫针。
Filiform needles of diameter 0.25-0.30mm, length 40-50mm.
2014-1-24 10
臀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using Hip Three Needles
御之,气至而去之⋯⋯。刺之而气不至,无 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
《灵枢· 终始》:“针刺之道,气调而止”。
2014-1-24
5
颈三针
Neck Three Needles
主穴 (Main acupoints)
天柱 (BL10 tiān zhù) 、 颈百劳 (EX-HN15 jĭng băi láo) 、肩中俞 (SI 15 jiān zhōng shù)
【新提醒】浅谈岐黄轩针刺疗法颈三针在临床中的应用
【新提醒】浅谈岐黄轩针刺疗法颈三针在临床中的应用岐黄轩针刺疗法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一个碰撞,用现代医学的可见性来指导临床操作,但其核心仍然是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临床操作工具为乐灸牌0.4X40 75两种型号,每一针都扎的位置都可在解剖学上找到。
那么我们先来了解岐黄轩针刺疗法颈三针的进针位置,第一针为项韧带,针从C7棘突上向上平刺,由于颈椎的生理曲度的关系一般只能穿透三个椎体间距离,所以一般项韧带这里会有两次进针。
第二针是下项线两乳突连线中点向枕后腱弓平刺,刺激的是斜方肌在枕外隆突的附着点。
第三针是在C3-C7棘突边找挛缩点。
垂直进针体会针下感觉,这是在检查挛缩的层次,为什么呢?因为皮肉筋脉,各有不同,针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为刺之要。
这就是岐黄轩针刺疗法的三维立体思维。
一般初学者基本都是守其形,看看我进针的方向。
但是有时效果不好因为守不了神。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得很清楚。
病在变针也变不能粗守其形要上守其神。
下面是三针的粗形图临床中岐黄轩针刺疗法颈三针怎么用,首先岐黄轩针刺疗法是针对慢性软组织损伤引起的颈部僵硬不适、左右侧弯、左右旋转引起的疼痛,可放射到肩背疼痛(肩峰和肩胛骨内上角,T2-T4棘突)这就是岐黄轩针刺疗法颈三针的适应症。
上面这个症状在临床当中非常普遍,所以颈三针非常容易复制和模仿。
三针的操作是在辨证上进行论治的,应用要遵循以下三点原则。
一、适应范围,临床中颈椎病这个词语太广义了,所以要针对性的治疗三针的神奇效果才能体现出来。
二、心手相应,慢性软组织损伤后都会出现病理改变,治疗的时候注意手感,比如说项韧带损伤那么你手下触摸到的是否是紧张挛缩的感觉。
如果有你就进针这样就针到病除,如果没有你进针那么就针到痛生。
触摸到相应的紧张挛缩你进针之后,针感是什么样的是否是直达病所。
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气至速则效速,气至慢则效慢,气无至则效罔。
心手针三者合一方能体会。
三、针针检验,比如患者C7-T4处疼痛不适低头加重,那么你第一针就在项韧带行针,针毕就应该检验疗效。
颈肩腰腿痛,简单几针止痛
颈肩腰腿痛,简单几针止痛小编导读居家办公期间,很多人过起了天天电脑前面坐、没事低头玩手机、累了直接“葛优躺”的日子,久而久之,颈肩腰腿每个部位都像错位了一样,酸痛不适,实在难受。
今天带来专治颈肩腰腿痛的针方,简单几针就能止痛。
颈椎痛针(困龙脱缰)针方:大拇指双侧颈椎对应段横向三针,顺颈侧左右各一针。
方解:大拇指全息对应人体整个后背,第一指间关节对应颈椎,横向三针,加强了颈椎局部的疏通。
操作说明:均用0.5寸毫针;横向针贴骨平刺,2~3针均可;左右大拇指外侧紧贴第一掌骨进针(扎同侧);寸脉不足时可加开天门。
来源:《阴阳九针针法集》肩痛针(之一)针方:双侧眉上,顺抬头纹平刺(左侧肩膀疼针尖方向朝左,右侧疼针尖朝右)。
方解:眉心深层有松果体,是人体能量的聚集点,此针意在调动人体深层的能量,治疗上肢不适。
此处也可作人体的全息取象,源头活水对应人体躯干,横向两针对应人体上肢。
操作说明:在印堂上1寸处进针,配合活动上肢。
来源:《阴阳九针针法集》肩痛针(之二)针方:同侧手腕尺骨茎突或对侧桡骨茎突。
方解:手腕处尺骨茎突和桡骨茎突全息对应肩关节。
左手尺骨茎突对应左侧肩周,左手桡骨茎突对应右侧肩周。
中间一针对应督脉。
操作说明:斜45°平刺进针。
备注:亦可以左右尺骨茎突分别全息对应左右肩膀。
若肩胛骨处疼痛,可采用针平扫皮下,即以尺骨茎突为原点,以针身为半径往不同方向提插。
来源:《阴阳九针针法集》上肢痛针针方:天门+合门+上肢对应点。
方解:天门、合门能调动上肢能量,上肢对应点进针加强疏通局部。
特征性脉象:双寸不足。
操作说明:先开天门、合门,注意贴骨进针,可行针。
肢体对应处予以类飞龙接力针。
来源:《阴阳九针针法集》。
中医康复小结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1.中医康复学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针对病残、伤残诸证和老年、慢性病证等的病理特点,进行辨证康复的综合应用学科。
2.最早使用康复一词的是明代龚廷贤的《万病回春》3.中医康复学的学科特点:①预防与康复结合②长于功能康复③注重利用自然④外治与内治结合⑤药疗与食疗并举⑥提倡形神共养⑦强调动静结合4.整体康复观:是建立在中医学整体观基础之上,是中医康复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其基本观念包括人与自然一体观,人自身的形神一体观,人与社会一体观三方面的内容。
简答………………..5.“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整体康复观→人与自然一体观→因时间而异的康复变化。
人体的功能与自然界气候的变化相适应,随着四时之阴阳之气的升降和寒热温凉的一个变化,脏腑功能,气血运化,精神活动等都随之做出适应性的调节,而“春。
阴”指的是对慢性阳虚患者,当借助春夏自然界阳气升发之际以培抚阳气,对慢性阴虚患者,应借秋冬阴气敛藏之际而滋养阴精。
6.人自身的形神一体观:人体的形与神在生理状态下的相互资生,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以维持正常而协调的生理活动,形体与精神康复相统一是中医康复整体观的又一体现,称。
7.功能康复观:基本观点包括恢复脏腑组织功能,恢复生活及职业能力,功能补偿。
8.综合康复观:以中医整体观,辨证论治为基础,是中医康复学独其特色而历经实践检验的重要康复观点之一,其基本观点包括综合康复的优选原则,综合康复的重要意义。
9.综合康复的优选原则:①标本结合②动静五涵③内外兼治④医患配合。
10.康复预防观: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祛邪务尽、防止复发、和谐体用)11.情志疗法:中医心理康复法,统称为情志疗法,是康复工作者运用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语言因素,影响或改善伤残病给患者带来的不良认知和情志、行为异常反应,使形神调和,以减轻功能障碍,促进患者全面康复的一类康复方法。
_温针灸颈三针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 / D . O I 1 0. 1 1 9 5 4 t c t 2 0 1 6 0 6 0 5 5 y y y
主 要 由 颈 椎 退 变、 劳损引 颈 型 颈 椎 病 为 临 床 常 见 病 , , , 。 , 致 多见于 3 5 岁以上患者 男 女 均 可 发 生 目 前 随 着 工 作 方式的改变 , 伏案工作者越来 越 多 , 颈型颈椎病呈年轻化的 趋势 ,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 常 生 活 与 工 作 。 近 年 来 , 我院采 , 用温针灸颈三针治疗颈型颈 椎 病 患 者 3 0例 取得了良好的 效果 , 现具体报道如下 。 ) 平均年龄 ( 岁, 病程 1~1 平均病 3 8岁, 7. 9±3. 5 2年, 3 2 ~5 ( ) 。 程 5. 9±1. 7 年 按照治疗 方 式 的 不 同 将 所 有 患 者 分 为 温 两 组 患 者 的 年 龄、 性 别、 针灸组与对照组各 3 病程等基 0例, , ) 具有可比性 。 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0 5 P>0. 2 入选标准 1. 中颈型颈椎 诊断标准均符合 《 中医病证诊 断 疗 效 标 准 》 , 病相关内容 : 颈 枕 部 疼 痛 活 动 受 限 且 颈 肌 僵 硬; ① ②于颈 椎斜方肌 、 旁肌 、 胸 锁 乳 突 肌 位 置 存 在 压 痛 点; ③前屈旋颈 试验结果为阳性 , C T、 MR I或 X 线 显 示 患 者 颈 椎 生 理 弧 度 在病变位置有轻度或中度颈椎退变表现 。 大量临床实践表明 , 中医方法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明显 。 本研究采用胃 苓 汤 加 减 治 疗 带 状 疱 疹 , 方中马齿苋具 有解毒清热的效 果 , 龙 胆 草、 黄 芩 具 有 燥 湿 的 效 果, 紫草具 有通利二便的效 果 , 其功效主要为改善患者心肝火盛及湿 。 热等症状 红光照射治疗带状 疱 疹 主 要 利 用 其 穿 透 性 较 强 的特点 , 降低末梢神经兴奋性 和 减 少 炎 症 递 质 释 放 , 促进炎 症吸收和消散 。 结 果 表 明 , 中药汤剂联合红光照射治疗带 状疱疹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 , 且 不 会 导 致 患 者 出 现 后 遗 症, 安全性高 ,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参考文献 :
手足三针治疗颈肩腰腿痛30年不传之针灸绝技_白桦林
手足三针治疗颈肩腰腿痛30年不传之针灸绝技_白桦林一、手三针、足三针的来历手三针、足三针,是笔者近30年的针灸临床工作中,根据其对颈肩腰腿痛等痛症的确切疗效而提出命名的。
二、手三针、足三针各是哪几个穴位手三针是:后溪、中渚、间谷(笔者发现的一个新穴)。
足三针是:太冲、内庭、足临泣。
手三针各穴的适应症简述于下:间谷穴:这是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的一个新穴,位于手阳明大肠经之三间与合谷两穴连线之中点。
它的适应症是,凡三间、合谷两穴的适应症均是其适应症。
尤其对颈肩肘臂指部的疼痛麻木,疗效甚为突出。
现将《针灸聚英》关于三间、合谷两穴的主治范围摘引如下:三间:主治喉痹,咽中如梗,下齿龋痛,嗜卧,胸腹满,肠鸣洞泄,寒热症,唇口干,气喘,目眦急痛,吐舌,戾颈,喜惊,多唾,急食不通,伤寒气热,身寒结水等17种病症。
合谷:主治伤寒大渴,脉浮在表,发热恶寒,头痛脊强无汗,寒热症,鼻衄不止,热病汗不出,目视不明,生血翳,头痛,下齿龋,耳聋,喉痹,面肿,唇吻不收,喑不能言,口噤不开,偏风,风疹痂疥,偏正头痛,腰脊内引痛,小片单乳蛾等22种病症。
间谷穴之所以能治上述两穴之病症,是因为其穴在两穴连线之中点,其敏感度较另外两穴高得多。
用指甲或其他小棒如火柴杆、圆珠笔头去按压该点,即会感酸胀,用同样的方法去按压合谷其酸胀度就会感到差一些,三间就更差了。
敏感度高的穴,得气快,疗效速,似乎无需争议的。
中渚:位于手少阳三焦经的循行线上,在手背第四、五掌指关节间后方凹陷处。
其主治,《针灸聚英》谓:“热病汗不出、目眩头痛,耳聋,目生翳膜,久疟,咽肿,肘臂痛,五指不得伸屈”等,《医宗金鉴》谓:“四肢麻木,战振,蜷挛无力,肘臂连肩红肿疼痛,手背痈毒。
”后溪:位于手太阳小肠经的循行线上,第五掌骨小头后方尺侧,手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
其主治,《针灸聚英》谓:“疟寒热,目赤生翳,鼻衄,耳聋,胸满,头项强不得回顾,癫疾,臂肘拘急,痴疥。
”《医宗金鉴》谓:“手足拘挛,手足颤摇不能握,中风卒然昏仆,不能言语,癫痫不省人事,瘈疭抽掣,头痛及暴发火眼,热泪常流,行痹,腿膝腰背历节周身疼痛,项强,伤寒感冒,汗不出,不能解,牙齿腮龈及咽喉肿疼,手足麻痹,破伤受风,寝汗。
密集型银质针针刺疗法
耳穴:颈穴与口穴之间。
偏头穴:耳穴与口穴水平,耳穴直下二分处。
肩穴:耳穴直上,颈肺二交叉处。
肘穴:口穴直上,平肺穴。
手穴:肘穴直上,平肝穴。
胆穴:肩穴直上,平肝穴。
胃穴:胆穴直上,平脾穴。
小肠穴:胃穴直上,脾肾二穴交叉处。
大肠穴:小肠穴直上,腰臀穴交叉处。
膀胱穴:大肠穴直上,腰臀穴交叉处。
颈三针
治疗颈椎病
天柱,百劳,大杼。天柱:在项部,大筋(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百劳:在项部,当大椎穴直上2寸,后正中线旁开1寸;大杼: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常规针法
背三针
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大杼,风门,肺俞。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风门: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杼: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踝三针
治疗踝关节疾病,水肿,肾脏疾病
解溪,昆仑,太溪。解溪: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当(圹)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太溪: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昆仑: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足智针
治疗弱智
涌泉,泉中,泉中内外。涌泉: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上;泉中:涌泉下足正中心凹陷处;泉中内:泉中内8分---1寸;泉中外:泉中外8分---1寸。
肩三针
治疗肩关节病
肩ⅠⅡⅢ针肩髎穴:肩峰下凹陷处;ⅡⅢ针:肩髎穴前后各2寸处
自然取穴,不用举胳膊
手三针
治疗上肢运动障碍
肩三针、膝三针、腰三针、颈三针、背三针、踝三针、坐骨针
肩三针、膝三针、腰三针、颈三针、背三针、踝三针、坐骨针肩三针肩髃穴为第一针,同水平前方二寸为第二针,同水平后方二寸为第三针。
主治:肩周炎,肩关节炎,上肢瘫痪,肩不能举。
针法:针尖与穴位成90°角、直刺0.8—1寸。
注意不要过深以免刺中胸腔。
膝三针膝眼、梁丘、血海。
主治:膝关节肿痛或无力、膝骨质增生。
针法:直刺0.8—1.2寸。
可加电针连续波,红外线,多罐法。
腰三针肾俞、大肠俞、委中。
主治:腰痛、腰椎增生、腰肌劳损、性功能障碍、遗精、阳痿、月经不调。
针法:均直刺1.2—1.5寸深。
(余同膝三针)颈三针天柱、百劳、大杼。
主治:颈椎病、颈项强痛。
针法:三穴均直针0.8—1寸深。
不宜过深免伤内脏。
余同膝三针。
背三针大杼、风门、肺俞。
主治:支气管炎、哮喘、背痛。
针法:向脊柱方向斜刺0.5—0.7寸。
不能深刺,防伤内脏。
踝三针解溪、太溪、昆仑。
主治:踝关节肿痛、活动障碍、足跟痛。
针法:均直刺0.8—1寸深坐骨针坐骨点、委中、昆仑。
坐骨点俯卧位,在病者臀沟尽头部,以2、3、4、5指拼拢平放,在小指旁与臀沟尽头平高是穴。
主治:坐骨神经痛。
针法:坐骨点,用挟持进针法,以酒精棉球包裹3—4寸长针的针体下段,露出针尖,垂直插入皮肤,过皮后,以左手指挟棉球、扶针体,左手捻针柄,边捻边进约2寸深自有麻痹感向足趾传导时可停止进针。
委中、昆仑直针0.8—1.2寸。
用电针接连坐骨点与委中,连续波,以病者能耐受强度为准,留针30分钟,每5~10分钟调大电针强度一次,可调2—3次。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针灸方法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靳三针疗法
配合呼吸补泻
【定位】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内关: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8、肠三针(天枢、关元、上巨虚)
【主治】
腹痛、肠炎、便秘 【操作】 天枢、关元舒张进针法
【定位】 天枢:在腹中部,平脐左右各旁开2寸。
关元:在腹部,当脐中下3寸。
上巨虚:在小腿前外侧,当膝下6寸,距胫骨前嵴外开一横指(中指)。
9、尿三针(关元、中极、三阴交)
【主治】
泌尿疾病,腹痛 关元 【操作】 常规针刺
【定位】 关元:仰卧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
中极:仰卧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4寸。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听会:在面部,当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完骨:在后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处。
2、颈三针(天柱、百劳、大杼)
【主治】
颈椎病
【操作】 天柱、百劳直刺 大杼向内斜刺 0.8-1寸
【定位】 天柱:在颈部,平哑门,斜方肌外侧缘凹陷中
百劳:在大椎直上二寸左右各旁开1寸。
大杼: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6、踝三针(解溪、太溪、昆仑)
【定位】 解溪:在足背横纹中央凹陷中,当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太溪:在足内侧,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昆仑: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 踝关节肿痛、足跟痛
【操作】直刺0.8-1寸
7、胃三针(中脘、内关、足三里)
【主治】 胃脘痛 【操作】 常规针刺
大肠俞:在腰部,当第四腰椎棘突下,左右各旁开1.5寸。
【专科技术】:杨氏3A,治疗颈椎病
【专科技术】:杨氏3A,治疗颈椎病颈椎病的病因病机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
主要由于风寒湿邪侵袭、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颈椎病的典型症状1、颈椎关节周围组织受压症状:颈部紧绷、僵硬、活动受限甚至疼痛。
2、颈神经根压迫症状:转动头部或头部负重时,出现颈部疼痛或一侧上肢放射性疼痛,并出现单侧或双侧上肢皮肤感觉异常和无力。
3、椎动脉压迫症状:头部向一侧转动时出现头晕、恶心甚至猝倒。
平时有单侧上肢麻木或头痛。
4、交感神经刺激症状: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下陷,心律异常,肢端发凉,面部潮红,多汗或无汗,或恶心呕吐。
5、脊髓压迫型:首先出现下肢行走不利,轻则出现上下肢行动不便,步态不稳,并伴有感觉障碍及肌肉萎缩,重则出现瘫痪以及感觉消失。
颈椎病的治疗——杨氏3A+【杨氏3A+】是北京中针埋线医学研究院推出的一套针对颈肩腰腿痛病症治疗的全方位解决方案,本方案使用由杨才德教授发明的埋线针刀专利针具(它是一个集小针刀、水针刀、线针刀于一体的可松解、可埋线、可注射的微创针具,针具简称“3A针”,意为具备三种以上功能的针具)治疗颈肩腰腿痛。
其治疗颈椎病有四大套餐:1、枕五针:上下项线之间,正中线一点;“项A点”、“项B 点”左右各2点。
共5点。
主治:头痛头晕。
2、椎五针:“项A点”左右各一,枢椎棘突中间、左右各一点。
主治:椎动脉型颈椎病。
3、项五针:上下项线之间,正中线一点;枢椎棘突左右各一,肩胛骨内上角左右各一。
主治:颈型颈椎病,项韧带钙化。
4、颈五针:第四、第五颈椎棘突旁开2cm各一点,正中线第四五颈椎棘突之间一点。
主治:神经根型颈椎病。
病案举例患者:女年龄:48 病症:颈椎病主诉:颈部僵硬,低头、仰头,颈部有牵拉痛,左右转颈不灵活且伴有疼痛,症状持续25年有余,且伴有头疼头晕症状,多年多方治疗,效果不明显,经医生用杨氏3A+技术治疗后颈部僵硬症状明显改善,低头、仰头角度增大,左右转颈时疼痛消失,后配合药物联合治疗2个疗程后,僵硬完全感、头痛头晕症状完全消失。
靳三针
常见病
中风 颈肩腰腿疼痛 其他内科病 先天发育不良
The 3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 Univ.
常见病之中风 、脑瘫篇
颞三针 脑三针 四神针 手三针 足三针 痿三针 舌三针 手智针 足智针
The 3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 Univ.
The 3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 Univ.
The 3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 Univ.
组方原理
其用为三,其化无穷 近治作用,经络循行 融合合疗法优点
The 3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 Univ.
胃三针 脂三针 晕痛针 面瘫针 耳三针 眼三针 突三针 阳三针 阴三针
The 3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 Univ.
案例
中风
颞三针 四神针 手三针 足三针 舌三针 痿三针 手知针 足知针
The 3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 Univ.
练习
腰部疾病
肾俞
腰三针 大肠俞
委中
The 3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 Univ.
怎么学
多练
The 3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 Univ.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三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using Neck Three Needles
神经根型颈椎病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
头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电脑者,往往 呈慢性发病。通过我们临床的多年观察,本病的 发病率有上升之趋势,而且患者的患病年龄也逐 渐年轻化。该病日渐成为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
the trapezius muscle, approximately 1.3 cun lateral to the posterior hair midline.
2014-1-24 7
颈百劳 jǐngbǎiláo;EX-HN15 经外穴。在项部,当大椎直
上2寸,后正中线旁开1寸。
Extra point. On the neck, 2 cun directly
2014-1-24
1)腰痛症状 :90%以上的患 1) Lower back pain: Seen in more
than 90% of patients, usually presents as a chronic dull pain in the lower back and lumbosacral region. The pain usually improves in the supine position and is aggravated by standing or extended sitting. 2) Pain radiating to the lower limbs: Pain from the lower back to the buttocks, lateral thigh, anterior calf and bottom of the foot, often characterized as a sharp radiating pain. 11
3
颈椎X线示: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明显,
椎间隙变窄,锥间孔变小,生理曲度消失等。
MRI\CT可见:椎体后赘生物及神经根管变窄
椎间盘突出等。
Neck (cervical vertebrae) X-ray: vertebral body hypertrophy,
uncovertebral joint hypertrophy, disk-space narrowing, intervertebral foramen narrowing, loss of cervical lordosis.
2
2014-1-24
颈三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其主要临床症状是
(Main clinical symptoms):
1)颈痛伴上肢放射痛; 2)颈后伸时加重; 3)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 布区感觉减弱; 4)上肢腱反射异常; 5)伴有肌萎缩,肌力减退; 6)颈活动受限,牵拉试验、 压头试验阳性。
2014-1-24
lateral one third and medial two thirds of the line connecting the prominence of the greater trochanter with the sacral hiatus. Unique location method: prone position, superomedial to the greater trochanter. 14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为痹证 (Bi syndrome)。
者均有这种表现。其疼痛范围主 要是在下腰部及腰骶部,以持久 性的钝痛最为常见。平卧位时疼 痛可减轻,站立位及坐位时,这 种疼痛可以加重。 2)下肢放射痛症状:可以 沿着下腰部、臀部、大腿后侧、 小腿前或后外侧至足跟。疼痛性 质以放射性刺痛为主。下肢放射 痛可以先于腰痛发生,亦可能在 腰痛症状出现后出现,这两种情 况因人而异。
针具
直径0.25-0.30mm;长40—50mm毫针。
Filiform needles of diameter 0.25-0.30mm, length 40-50mm.
2014-1-24 10
臀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using Hip Three Needles
3)下肢感觉及运动功 能减弱症状:由于神经根 的损害,导致了其支配的 体感区的感觉及运动功能 减弱甚至丧失。常见表现 有:皮肤麻木、发凉、皮 温下降等等,严重时出现 肌肉萎缩甚至肌肉瘫痪。 马尾神经症状症状:这类 症状表现为会阴部麻木刺 痛,排尿无力,排便失禁 等。 4)手术治疗后复发等
2014-1-24
superior to DU14 (dà zhuī) and 1 cun lateral to the posterior midline.
2014-1-24
8
肩中俞 jiānzhōngshù;SI15 手太阳小肠经穴。在背部,
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
Hand taiyang small intestine channel point. On the upper back, at the same level as the spinous process of C7, 2 cun lateral to the posterior midline.
2014-1-24 9
配穴 (Point combination)
颈肩强痛配 (severe neck and shoulder pain): 肩井 (GB21) 秉风 (SI12) 天宗 (SI11) 合谷(LI4) 头晕重加 (severe vertigo): 天窗 (SI16) 后溪 (SI3) 可以配电热砭
居髎
jū liáo ; G29 ; GB29 在髋部,当髂前上棘与股
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 点处。
Foot shaoyang gallbladder
2014-1-24
channel point. In the buttocks region, at the midpoint of the line connecting the anterior superior iliac spine and the prominence of the greater trochanter.
3) Paresthesia and motor dysfunction of the lower limbs: Due to injuries to the nerve root. Presents as numbness, lower skin temperature, or when severe, muscle atrophy or paralysis. Cauda equina syndrome: Numbness and tingling around the genitals, weak bladder function, difficulty controlling bowel movements.
谷氏颈三针和臀三针技法演示
Demonstration of Gu’s Technique of Neck and Hip Three Needles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谷世喆
Schoo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and Tuina, BUCM
Gu Shize
2014-1-24 1
环跳
huántiào;G30;GB30 足少阳胆经穴。在股外侧部,侧卧
屈股,当肌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 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 一交点处。 特色取法:俯卧大转子内上方
Foot shaoyang gallbladder channel point. In the buttocks region, at the junction of the
2014-1-24
1)Neck pain accompanied with radiating pain in the upper limb; 2)Worsens during neck extension; 3)Decreased sensations of the dermatomes supplied by the nerve being compressed; 4)Abnormal upper limb tendon reflexes; 5)Accompanied with muscle atrophy or muscle weakness; 6)Limited neck movements, positive stretch or neck compression tests.
2014-1-24
6
天柱
tiānzhù;B10;BL10
足太阳膀胱经穴。在项部,大筋
(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 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
Foot taiyang bladder channel point.
On the neck, in the depression lateral to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the nerve-root type is a common clinical
condition often seen in middle-aged people above the age of 40, whose jobs require prolonged forward bending of the head or extensive computer usage. The symptoms develop slowly over time. There is an upward trend in the incidence of this disease and in recent years, patients are getting you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