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重点环节、重点部门、岗位和重点人群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重点部门的管理与监测控制措施与总结

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重点部门的管理与监测控制措施与总结

2021年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重点部门管理与监测控制措施与总结一、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重点部门的概念:重点环节:各种手术、注射、插管、镜诊疗操作、口腔科等有创操作、无菌技术、医疗用品的清洗消毒与灭菌、传染病与多重耐药的隔离等。

重点人群:外科手术、导尿管、血管导管、呼吸机使用、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患者;合并慢性根底疾病、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严重营养不良、长期卧床、频繁使用抗菌药物、住院时间长等患者。

高危险因素:手术、侵入性操作、入住重症监护室、频繁使用抗菌药物、免疫力低下。

重点部门:手术室,麻醉科,隔离病房,发热门诊,腹泻门诊,镜室,重症监护室,消毒供给中心,检验科,设备科,药剂科,总务科〔医疗废物,污水处理,环境卫生〕等。

二、医院感染常见的危险因素:1、病人自身因素:暴露人群的免疫功能差,住院时间长。

2、手术、侵入性操作为致病菌感染提供了侵入途径。

3、环境因素:根本卫生设施差、清洁卫生差,空气质量差,未认真执行终末消毒。

4、缺乏必要的设备:消毒设备等5、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合格。

6、重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配药。

7、临床无菌操作不规。

8、血液来源不平安。

9、医疗用水平安。

10、废弃物处理不规。

11、不重视手部卫生。

12、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13、生物媒介引起虫媒性传染病发生。

14、对消毒隔离重视不够,对传染病与多重耐药的隔离的隔离力度不够。

15、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较差。

16、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和技术。

17、医院的建筑不合理,布局不当。

18、科室控制医院感染风险的执行力差。

19、定期培训学习控制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局部医务人员自觉学习性差三、管理与监测方案〔一〕针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做好以下监测管理工作1、提高病人的免疫力,缩短住院时间。

2、侵入性治疗时做好无菌操作。

3、完善卫生设施、做好清洁卫生的管理,做好虫媒的消杀工作。

4、做好通风换气与通风设备的清洁,保证空气质量。

5、增设必要的消毒设备。

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重点部门的管理及监测计划

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重点部门的管理及监测计划

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重点部门的管理及监测计

一、重点环节
1、医疗卫生服务环节:对医疗服务质量进行精益求精,确保服务质量,提升就诊体验;及时响应医患关系投诉,保障患者权益;加强患者信息和健康档案管理,切实保障病情转归的合理处置;完善就近就医途径及就医程序,深入实施远程医疗服务;严格执行药品补录制度,提升患者的药品安全感;加强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及处置,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2、健康教育宣传环节:利用多种渠道,及时向社会发布健康宣传活动,普及健康知识;开展专题讲座、报告会和健康宣传活动,吸引民众参加;运用新媒体平台以及宣传中介社,联合社会组织和专家力量,抓紧组织形式多样化、针对性强、覆盖面广的健康宣传工作;开展多彩的健康活动,鼓励和吸引参与者参加健康宣传活动;推动专业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结合,开展有效的健康宣传活动。

二、重点人群。

医疗质量重点部门关键环节管理办法

医疗质量重点部门关键环节管理办法

医疗质量、重点部门、关键环节管理办法为加强医院质量管理,确保医院医疗安全。

特对院内重点环节(急诊绿色通道的管理;急危重症的管理;毒、麻、精药品管理;检验标本的采集及临床危急值报告登记管理;影像检查中患者防护管理和隐私管理;医疗、护理核心制度落实;患者安全目标的管理;围术期管理;入、出院(转科)管理;健康教育管理;各种管道的管理,如呼吸机管道、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引流管等;手卫生管理;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多重耐药菌管理;输血管理;有创诊疗操作管理;新开展的业务技术管理)、重点部门(麻醉科、手术室、重症医学科、急诊科、影像介入科、内镜室、血液净化、产房、新生儿监护室、消毒供应中心、发热门诊)、重点人员(新上岗和新调入人员、实习进修人员以及平时责任心差、技术水平低、医疗缺陷多的人员)进行重点监督管理。

一、管理措施(-)加强重点环节管理1急诊绿色通道的管理:严格按照《急诊患者入院制度及流程》《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范》,保证伤病员能接受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2.急危重症的管理:对急危重症患者施行《急危重患者救治工作管理规定》《急危重患者协调管理制度》《急危急重病员质量安全管理标准及措施》,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各科室成立抢救小组,科室内合理配备抢救药械,保证抢救器械运转正常;加强对危急重症患者的巡视,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3.毒、麻、精药品管理:严格按照《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特殊药品管理办法》,加强医疗用毒性药品、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防止中毒或死亡事故的发生,保证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合法、安全、合理使用,防止流入非法渠道。

4.检验标本的采集及临床危急值报告登记管理:按照我院《标本采集运送手册》执行标本采集,严格落实18项核心制度中的危急值报告制度。

5.影像检查中患者防护管理和隐私管理:准备足够充分的防护器材及设施以便保护患者。

落实〃一人一检查〃,检查室设有屏风,保护患者隐私。

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重点部门的管理与监测计划

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重点部门的管理与监测计划

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重点部门管理与监测计划一、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重点部门的概念:重点环节:各种手术、注射、插管、内镜诊疗操作、血液透析等有创操作、无菌技术、医疗用品的清洗消毒与灭菌、传染病与多重耐药的隔离等。

重点人群:外科手术、导尿管、血管导管、血液透析、呼吸机使用、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患者;合并慢性基础疾病、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严重营养不良、长期卧床、频繁使用抗菌药物、住院时间长等患者。

高危险因素:手术、侵入性操作、入住重症监护室、频繁使用抗菌药物、免疫力低下。

重点部门:手术室,麻醉科,隔离病房,发热门诊,腹泻门诊,内镜室,血透室,重症监护室,消毒供应中心,检验科,设备科,药剂科,总务科(医疗废物,污水处理,环境卫生)等。

二、医院感染常见的危险因素:1、病人自身因素:暴露人群的免疫功能差,住院时间长。

2、手术、侵入性操作为致病菌感染提供了侵入途径。

3、环境因素:基本卫生设施差、清洁卫生差,空气质量差,未认真执行终末消毒。

4、缺乏必要的设备:消毒设备等5、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不合格。

6、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医疗用品来源不规范。

7、临床操作不规范。

8、血液来源不安全。

9、医疗用水不安全。

10、废弃物处理不规范。

11、不重视手部卫生。

12、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13、生物媒介引起虫媒性传染病发生。

14、对消毒隔离重视不够,对传染病与多重耐药的隔离的隔离力度不够。

15、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较差。

16、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和技术。

17、医院的建筑不合理,布局不当。

18、科室控制医院感染风险的执行力差。

19、未定期培训学习控制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

三、管理与监测计划(一)针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做好以下监测管理工作1、提高病人的免疫力,缩短住院时间。

2、侵入性治疗时做好无菌操作。

3、完善卫生设施、做好清洁卫生的管理,做好虫媒的消杀工作。

4、做好通风换气与通风设备的清洁,保证空气质量。

5、增设必要的消毒设备。

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重点部门的管理与监测计划

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重点部门的管理与监测计划

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重点部门的管理与监测计划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和重点部门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概念。

重点环节包括各种手术、注射、插管、内镜诊疗等操作,需要无菌技术和医疗用品的清洗消毒与灭菌,以及传染病与多重耐药的隔离等。

重点人群包括外科手术、导尿管、血管导管、血液透析、呼吸机使用等患者,以及合并慢性基础疾病、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严重营养不良、长期卧床、频繁使用抗菌药物、住院时间长等患者。

高危险因素包括手术、侵入性操作、入住重症监护室、频繁使用抗菌药物和免疫力低下。

重点部门包括手术室、麻醉科、隔离病房、发热门诊、腹泻门诊、内镜室、血透室、重症监护室、消毒供应中心、检验科、设备科、药剂科和总务科等。

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病人自身因素、手术和侵入性操作、环境因素、缺乏必要的设备、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不合格、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医疗用品来源不规范、临床操作不规范、血液来源不安全、医疗用水不安全、废弃物处理不规范、不重视手部卫生、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生物媒介引起虫媒性传染病发生、对消毒隔离重视不够、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较差、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和技术、医院的建筑不合理和科室控制医院感染风险的执行力差等。

针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需要做好以下监测管理工作:提高病人的免疫力,缩短住院时间;侵入性治疗时做好无菌操作;完善卫生设施,做好清洁卫生的管理,做好虫媒的消杀工作;做好通风换气与通风设备的清洁,保证空气质量;增设必要的消毒设备;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送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消毒灭菌;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医疗用品来源规范;医务人员认真执行临床操作规范,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保证血液来源安全;保证医疗用水安全;保证废弃物处理规范;认真执行手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

14、加强传染病和多重耐药菌的隔离措施,严格消毒并做好医务人员自我防护,确保医院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15、加强消毒灭菌监测和感控人员的自查监测质量,认真做好终末消毒,改善或合理布局工作空间,定期培训研究控制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将控制医院感染风险的执行情况纳入科室绩效考核。

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的防控措施

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的防控措施

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的防控措施随着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各国纷纷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来应对疫情的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和重点人群的防控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展开,探讨如何针对这些重点领域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一、重点部门的防控措施1. 医疗卫生部门:医疗卫生部门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他们承担着最重要的任务。

为了保障医务人员的安全,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和技能。

同时,医疗机构应做好感染控制和医疗废物处理工作,确保医疗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2. 公共交通部门:公共交通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也是疫情传播的高风险区域。

为了减少人员聚集和交叉感染的风险,公共交通部门应加强车辆的消毒工作,提供充足的防护用品,并加强对乘客的健康检测和管理。

3. 教育部门:教育部门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场所,因此必须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

学校应加强师生的健康监测,定期进行体温检测,并提供充足的洗手设施和防护用品。

此外,学校还应加强课堂卫生管理,保持教室的通风和清洁。

二、重点环节的防控措施1. 社区防控: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止疫情的扩散。

社区应加强对居民的健康监测,定期进行体温检测,并及时隔离疑似病例。

此外,社区还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公共场所防控:公共场所是人们日常活动的重要场所,必须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

公共场所应加强通风换气,定期进行消毒,并提供充足的防护用品。

此外,公共场所还应加强人员管理,控制人流量,避免人员聚集。

3. 物流运输防控:物流运输是保障生活物资供应的重要环节,必须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

物流企业应加强员工的健康监测,提供充足的防护用品,并加强车辆和货物的消毒工作。

此外,物流企业还应加强与供应商和客户的沟通,确保物资的安全运输。

三、重点人群的防控措施1. 高风险人群:高风险人群包括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免疫力较弱的人群。

2023年医院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重点部门管理与监测控制措施

2023年医院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重点部门管理与监测控制措施

2023年医院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重点部门管理与监测控制措施一、重点环节管理1. 医疗安全:加强医疗安全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

建立医疗安全目标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要求。

加强医疗缺陷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医疗过程中的问题。

2. 感染控制: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加强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重点部门的消毒工作。

加强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3. 设备管理:加强医疗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建立设备档案,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加强设备的采购、使用和报废管理,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重点人群管理1. 老年人:加强老年人的健康监测和分级分类服务,做好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加强老年人的营养和康复指导,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2. 孕产妇:加强孕产妇的孕期保健和产前检查,提高孕产妇的健康水平和生育质量。

加强产后护理和康复指导,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3. 儿童:加强儿童的疫苗接种和计划免疫工作,提高儿童的免疫水平。

加强儿童的营养和生长发育监测,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4. 基础病患者:加强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患者的随访和管理,控制病情发展。

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和自我保健能力。

三、高危险因素管理1. 高风险科室:加强对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高风险科室的管理,确保医疗过程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加强高风险科室的设备管理和人员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急诊急救:加强急诊急救工作的管理,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加强急诊急救人员的培训和能力提升,提高救治成功率。

3. 医疗纠纷:加强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处理工作,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建立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及时处理纠纷并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四、重点部门管理与监测控制措施1. 医疗管理部门:加强对医疗质量的监控和管理,确保医疗行为和医疗效果符合规范和标准。

医院重点部门及重点人员监控制度

医院重点部门及重点人员监控制度

医院重点部门、重点人员监控制度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公共场所,不仅承载着为广大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承担着维护患者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责任。

医院的重点部门和重点人员是医院运营管理的关键环节,对于医院的形象和声誉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加强医院重点部门和重点人员的管理,确保医院正常秩序和患者安全,制定一套完善的《医院重点部门、重点人员监控制度》至关重要。

一、医院重点部门监控制度1. 急诊科急诊科是医院的首要关口,承担着对突发疾病和意外事故伤者的紧急救治任务。

应建立健全急诊科患者就诊、急救设备、药品管理等方面的制度,确保急诊科正常运转。

2. 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负责对病情危重患者进行集中监护和治疗。

要加强对重症患者的病情评估、设备管理、医护人员培训等方面的监控,提高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

3. 手术室手术室是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

应加强对手术室感染控制、手术安全、器械管理等方面的监控,确保手术质量和患者安全。

4. 药剂科药剂科是医院药品供应和管理的关键部门。

要加强对药品质量、药品储存、处方审核等方面的监控,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5. 医学影像科医学影像科负责为患者提供影像检查服务。

应加强对设备维护、检查质量、患者隐私保护等方面的监控,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病理科病理科是医院疾病诊断的重要环节。

要加强对病理切片、染色、诊断等方面的监控,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医院重点人员监控制度1. 医院领导医院领导是医院管理的核心,要加强对领导班子的监督,确保医院发展方向、重大决策、资金使用等方面合规合法。

2. 医护人员医护人员是医院提供医疗服务的主体,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考核、行为规范等方面的监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3. 药剂人员药剂人员负责药品的采购、储存、分发等工作,要加强对药剂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工作态度等方面的监控,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4. 后勤人员后勤人员负责医院基础设施和设备维护、环境卫生等工作,要加强对后勤人员的服务意识、工作质量、安全责任等方面的监控,保障医院正常运营。

医院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管理与监测计划

医院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管理与监测计划

医院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管理与监测计划一、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重点部门的概念:重点环节:各种手术、注射、插管、无菌技术、医疗用品的清洗消毒与灭菌、传染病与多重耐药的隔离等。

重点人群:外科手术、导尿管、气管插管、;合并慢性基础疾病、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严重营养不良、长期卧床、频繁使用抗菌药物、住院时间长等患者。

高危险因素:侵入性操作、频繁使用抗菌药物、免疫力低下。

重点部门:隔离病房,发热诊室,腹泻门诊,供应室,检验科,设备科,药剂科,总务科(医疗废物,污水处理,环境卫生)等。

二、医院感染常见的危险因素:1、病人自身因素:暴露人群的免疫功能差,住院时间长。

2、侵入性操作为致病菌感染提供了侵入途径。

3、环境因素:基本卫生设施差、清洁卫生差,空气质量差,未认真执行终末消毒。

4、缺乏必要的设备:消毒设备等5、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不合格。

6、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医疗用品来源不规范。

7、临床操作不规范。

8、医疗用水不安全。

9、废弃物处理不规范。

10、不重视手部卫生。

11、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12、生物媒介引起虫媒性传染病发生。

13、对消毒隔离重视不够,对传染病与多重耐药的隔离的隔离力度不够。

14、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较差。

15、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和技术。

16、医院的建筑不合理,布局不当。

17、科室控制医院感染风险的执行力差。

18、未定期培训学习控制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

三、管理与监测计划(一)针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做好以下监测管理工作1、提高病人的免疫力,缩短住院时间。

2、侵入性治疗时做好无菌操作。

3、完善卫生设施、做好清洁卫生的管理,做好虫媒的消杀工作。

4、做好通风换气与通风设备的清洁,保证空气质量。

5、增设必要的消毒设备。

6、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送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消毒灭菌。

7、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医疗用品来源规范。

8、医务人员认真执行临床操作规范,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9、保证医疗用水安全。

医院重点环节、重点部门、岗位和重点人群管理办法

医院重点环节、重点部门、岗位和重点人群管理办法

苍溪县第二人民医院重点环节、重点部门、岗位和重点人群管理办法临床各科室:为加强医院质量管理,确保医院医疗安全.特对院内重点环节(危急病人管理、围手术期管理、输血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创诊疗操作、新开展的业务技术管理)、重点部门及重点岗位(急诊、手术室、麻醉科、内镜室、产房及新生儿病房)、重点人员(新上岗和新调入人员、实习进修人员以及平时责任性差、技术水平低、医疗缺陷多的人员)进行重点监督管理。

一、管理措施(一)加强重点环节管理。

1、危急病人管理对危急重症患者施行《危重病人报告访视制度》,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各科室成立抢救小组,科室内合理配备抢救药械,保证抢救器械运转正常;加强对危急重症患者的巡视,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2、围手术期管理严格按照《围手术期管理制度》及时完成术前准备(病历书写、必须的检验、检查、术前讨论和手术审批等)加强对手术患者术前访视,做好医患沟通,做好术中监护和术后过程工作。

3、输血不良反应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认真落实临床用血申请及审批制度和查对制度,密切观察每一例输血患者,做好输血不良反应的诊治、抢救工作和认真填写输血反应回报单.4、药物不良反应按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做好报告监测和患者的诊治。

5、有创诊疗操作对于在诊疗活动中的各种有创操作必须执行医院《有创操作准入制度》,确保患者安全。

6、新开展的业务技术管理严格按照我院的《新技术、新项目管理规定》进行申报、审批和开展情况的评估工作.(二)重点部门及重点岗位1、急诊加强医务人员急诊急救工作能力培训,合理配置抢救药械,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实行24小时在岗制,认真做好院前、院内急救工作,认真按照急诊操作流程进行工作,保证危急病人得到及时、安全、便捷、有效的医疗服务。

2、手术室认真执行《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手术室管理制度》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做好手术安全管理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确保手术安全。

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重点部门的管理与监测计划

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重点部门的管理与监测计划

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重点部门的管理与监测计划针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需要做好以下监测管理工作:提高病人的免疫力,缩短住院时间;侵入性治疗时做好无菌操作;完善卫生设施、做好清洁卫生的管理,做好虫媒的消杀工作;做好通风换气与通风设备的清洁,保证空气质量;增设必要的消毒设备;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送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消毒灭菌;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医疗用品来源规范;医务人员认真执行临床操作规范,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保证血液来源安全;保证医疗用水安全;保证废弃物处理规范;认真执行手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

14、加强传染病和多重耐药菌的隔离措施,严格消毒隔离。

15、医务人员应加强自我防护。

16、感控人员应不断提高自查监测质量,加强消毒灭菌监测。

17、认真做好终末消毒,改善和合理布局工作空间。

18、定期培训医务人员控制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

重点人群和高危险因素的预防控制:1、下呼吸道感染防控措施:1.1、对于无禁忌证的病人,应将床头抬高30-45°,采用半卧位控制胃内容物的返流。

机械通气的病人也应采用此姿势,以减少胃内容物吸入下呼吸道。

1.2、加强口腔护理,每2-6小时进行一次。

鼓励、指导并协助术后病人勤咳、深咳、深呼吸,采取体位引流及叩背手法助病人排痰,控制影响病人术后咳嗽、深呼吸引起的疼痛。

1.3、尽量减少使用或尽早停用预防应激性溃疡的药物。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维持正常的菌群状态。

1.4、鼓励手术后患者(尤其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早期下床活动。

1.5、坚持病室通风换气,湿式清扫,不在室内及走廊内抖被单等。

1.6、有呼吸道感染的医护人员不应直接护理高危病人。

1.7、认真做好隔离工作:对传染病病人及病原体携带者应采取相适当的隔离措施,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及携带者进行接触隔离。

对高危病人如***、粒细胞缺乏症等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应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医务人员进入病室时须戴口罩、帽子,穿无菌隔离衣等。

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重点部门的管理与监测控制措施与总结

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重点部门的管理与监测控制措施与总结

2022年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重点部门治理与监测操纵措施与总结一、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重点部门的概念:重点环节:各种手术、注射、插管、内镜诊疗操作、口腔科等有创操作、无菌技术、诊治用品的清洗消毒与灭菌、传染病与多重耐药的隔离等。

重点人群:外科手术、导尿管、血管导管、呼吸机使用、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患者;合并慢性根底疾病、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严峻营养不良、长期卧床、一再使用抗菌药物、住院时间长等患者。

高危险因素:手术、侵入性操作、入住重症监护室、一再使用抗菌药物、免疫力低下。

重点部门:手术室,麻醉科,隔离病房,发热门诊,腹泻门诊,内镜室,重症监护室,消毒供给中心,检验科,设备科,药剂科,总务科〔诊治废物,污水处理,环境卫生〕等。

二、医院感染常见的危险因素:1、病人自身因素:暴露人群的免疫功能差,住院时间长。

2、手术、侵入性操作为致病菌感染提供了侵入途径。

3、环境因素:根本卫生设施差、清洁卫生差,空气质量差,未认真执行终末消毒。

4、缺少必要的设备:消毒设备等5、诊治器械的消毒灭菌合格。

6、重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配药。

7、临床无菌操作不标准。

8、血液X不平安。

9、诊治用水平安。

10、废弃物处理不标准。

11、不重视手部卫生。

12、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13、生物媒介引起虫媒性传染病发生。

14、对消毒隔离重视不够,对传染病与多重耐药的隔离的隔离力度不够。

15、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较差。

16、缺少有效的监测手段和技术。

17、医院的建筑不合理,布局不当。

18、科室操纵医院感染风险的执行力差。

19、定期培训学习操纵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局部医务人员自觉学习性差三、治理与监测方案〔一〕针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做好以下监测治理工作1、提高病人的免疫力,缩短住院时间。

2、侵入性医治时做好无菌操作。

3、完善卫生设施、做好清洁卫生的治理,做好虫媒的消杀工作。

4、做好通风换气与通风设备的清洁,保证空气质量。

5、增设必要的消毒设备。

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管理与监测计划

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管理与监测计划

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管理与监测方案为控制并降低医院感染风险,按照?医院感染监测标准?要求,应高度重视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强化平安意识,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方法?及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明确并落实各部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职责,并加强监管。

针对医院感染的易感特点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个环节,制定并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切实从管理及技术操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具体如下:1、对重症医学科〔ICU〕、手术室、新生儿室、、内镜室、消毒供给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的管理。

贯彻落实?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医院手术部〔室〕管理标准〔试行〕?、?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标准?、?医院消毒供给中心管理标准?等有关技术标准和标准,健全规章制度、细化工作标准、落实各项措施,如对ICU 和手术部位开展综合性目标性监测,重点关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导尿管、使用呼吸机和特殊手术的患者〔如:出血量多、污染伤口等〕的患者,对开展目标性监测的科室,院感专职人员定期下临床科室督查,进行现场指导,定期对重点部门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加强监督,要求重点部门的质控医生和质控护士明确各自职责,加强对本科室易感因素的监控,每月对全院所有科室进行巡查,发现问题,现场提出整改意见,下一月复查,每半年对感染较高风险的科室进行风险因素评估,制定针对性的控制因素并实施。

2、加强手术器械等医疗用品的消毒灭菌工作。

消毒灭菌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要按照?医院感染管理方法?、?消毒管理方法?等有关规定,切实做好手术器械、注射器具及其他侵入性医疗用品的消毒灭菌工作。

对耐高温、耐高湿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用品应当首选压力蒸汽灭菌,尽量防止使用液体化学消毒剂进行浸泡灭菌。

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器具和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医院重点环节重点部门岗位和重点人群管理规定

医院重点环节重点部门岗位和重点人群管理规定

医院重点环节重点部门岗位和重点人群管理规定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苍溪县第二人民医院重点环节、重点部门、岗位和重点人群管理办法临床各科室:为加强医院质量管理,确保医院医疗安全。

特对院内重点环节(危急病人管理、围手术期管理、输血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创诊疗操作、新开展的业务技术管理)、重点部门及重点岗位(急诊、手术室、麻醉科、内镜室、产房及新生儿病房)、重点人员(新上岗和新调入人员、实习进修人员以及平时责任性差、技术水平低、医疗缺陷多的人员)进行重点监督管理。

一、管理措施(一)加强重点环节管理。

1、危急病人管理对危急重症患者施行《危重病人报告访视制度》,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各科室成立抢救小组,科室内合理配备抢救药械,保证抢救器械运转正常;加强对危急重症患者的巡视,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2、围手术期管理严格按照《围手术期管理制度》及时完成术前准备(病历书写、必须的检验、检查、术前讨论和手术审批等)加强对手术患者术前访视,做好医患沟通,做好术中监护和术后过程工作。

3、输血不良反应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认真落实临床用血申请及审批制度和查对制度,密切观察每一例输血患者,做好输血不良反应的诊治、抢救工作和认真填写输血反应回报单。

4、药物不良反应按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做好报告监测和患者的诊治。

5、有创诊疗操作对于在诊疗活动中的各种有创操作必须执行医院《有创操作准入制度》,确保患者安全。

6、新开展的业务技术管理严格按照我院的《新技术、新项目管理规定》进行申报、审批和开展情况的评估工作。

(二)重点部门及重点岗位1、急诊加强医务人员急诊急救工作能力培训,合理配置抢救药械,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实行24小时在岗制,认真做好院前、院内急救工作,认真按照急诊操作流程进行工作,保证危急病人得到及时、安全、便捷、有效的医疗服务。

医院感染管理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因素清单

医院感染管理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因素清单

科室:
医院感染管理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因素清单
参考内容:
一、重点部门: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病房、感染性疾病科、手术室、内镜室、血液透析室、导管室、口腔科、产房、消毒供应室、检验科、器官移植病房、骨髓移植病房、烧伤病房、血液科、急诊科等.
二、重点环节:各种插管、注射、手术、血液净化、呼吸机治疗、内镜诊疗操作等。

三、重点人群:接受侵入性操作患者、老年人、婴幼儿、免疫力低下患者、
手术后患者、长期收治在ICU的患者、接受广谱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等。

四、高危因素:中心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使用呼吸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放射治疗、抗肿瘤化学治疗、使用免疫抑制剂等。

重点岗位监督机制

重点岗位监督机制

重点岗位人员监督机制按照卫计委有关纠风工作的要求,为了加强对医院重点岗位、重点环节、重点人员的监管,有效地强化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建设,现就重点岗位、重点环节、重点人群加强监管工作,制定本制度。

一、重点监管的对象涉及人、财、物的管理部门;涉及药剂、医用设备、医用耗材采购部门;基本建设的负责人。

二、监管的主要措施1选调重点岗位的任职人员,要注重德才兼备,尤其要注重思想政治方面的考核。

在干部考核中,要特别注重对任职人员的廉政考核,注重群众的公论,保证选用人员廉洁奉公,遵纪守法。

2、在重要岗位任职的人员上岗前,医疗单位要组织该同志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廉政承诺,本单位的主管领导要进行专题的岗前廉政谈话,进行岗前防范教育。

个人承诺和岗前谈话记录要存入个人廉政档案。

3、重点岗位的任职原则是在3—5年要进行轮岗交流,不得以任何理由连续任职,3—5年后可再次参与竞聘该岗位。

4、重点岗位任职期间,每年由医疗单位组织部门对其进行一次廉政考核,通过征求群众意见和审计,提出组织认定意见,存入个人廉政档案。

年度考核中发现问题,可随时调整任职人员岗位。

5、重点岗位任职离岗前,医疗单位的主管领导要组织该部门的同志,对离岗同志任职期间的表现做出称职、基本称职、一般、不称职的综合评价,评价意见存入个人廉政档案。

被评为一般和不称职的。

6、在重点岗位上由于不廉洁被追究刑事责任,受党政纪重处分的,不得再担任重要岗位职务;受党政纪轻处分的,表现特别突出的,按照党政纪处分的有关规定,医疗单位在严格考核以后,报上级纪检监察机关考察同意,方可任职。

7、对重点岗位的管理,医疗单位要实施逐级责任制管理,通过严格的制约性管理,防止个人说了算,避免监督失控等问题的发生。

&在涉及医疗单位的重大采购、回款、接待、维修等环节,各单位要监管到位,通过院务公开接受干部、群众的监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苍溪县第二人民医院
重点环节、重点部门、岗位和重点人群管理办法
临床各科室:
为加强医院质量管理,确保医院医疗安全。

特对院内重点环节(危急病人管理、围手术期管理、输血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创诊疗操作、新开展的业务技术管理)、重点部门及重点岗位(急诊、手术室、麻醉科、内镜室、产房及新生儿病房)、重点人员(新上岗和新调入人员、实习进修人员以及平时责任性差、技术水平低、医疗缺陷多的人员)进行重点监督管理。

一、管理措施
(一)加强重点环节管理。

1、危急病人管理
对危急重症患者施行《危重病人报告访视制度》,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各科室成立抢救小组,科室内合理配备抢救药械,保证抢救器械运转正常;加强对危急重症患者的巡视,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2、围手术期管理
严格按照《围手术期管理制度》及时完成术前准备(病历书写、必须的检验、检查、术前讨论和手术审批等)加强对手术患者术前访视,
做好医患沟通,做好术中监护和术后过程工作。

3、输血不良反应
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认真落实临床用血申请及审批制度和查对制度,密切观察每一例输血患者,做好输血不良反应的诊治、抢救工作和认真填写输血反应回报单。

4、药物不良反应
按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做好报告监测和患者的诊治。

5、有创诊疗操作
对于在诊疗活动中的各种有创操作必须执行医院《有创操作准入
制度》,确保患者安全。

6、新开展的业务技术管理
严格按照我院的《新技术、新项目管理规定》进行申报、审批和开展情况的评估工作。

(二)重点部门及重点岗位
1、急诊
加强医务人员急诊急救工作能力培训,合理配置抢救药械,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实行24小时在岗制,认真做好院前、院内急救工作,认真按照急诊操作流程进行工作,保证危急病人得到及时、安全、便捷、有效的医疗服务。

2、手术室
认真执行《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手术室管理制度》和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做好手术安全管理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确保手术安全。

3、麻醉科
认真执行严格执行《四川省综合医院麻醉科临床麻醉管理规范》、《麻醉科管理制度》和《麻醉科医疗事故预防及处置预案》,加强术前访视,正确评估病情,制定麻醉方案,做到麻醉工作程序规范,术前准备充分,做好各种麻醉意外的抢救准备,麻醉意外处理及时,麻醉复苏实施全程观察。

4、内镜室
内镜室布局合理,分工明确。

认真执行《内窥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和医院感染控制及管理制度,加强内镜清洗及个人防护培训,严防院内感染。

认真执行《内窥镜的操作规程》,确保受检者安全。

5、产房及新生儿病房
产房和新生儿病房必须布局合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认真做好病房的消毒隔离工作和医院医院感染监测,严防院内感染。

(三)重点人群
1、新上岗和新调入人员、实习进修人员
实行上岗前培训,熟悉院内的工作制度及各种职责以及各种操作规程。

2、平时责任心差、技术水平低、医疗缺陷多的人员
对其加强业务和法律法规的培训,科内应加强对其诊疗过程跟踪
和督促检查,并搞好传、帮、带,促进逐步改善。

二、监督检查
相关科室,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各科室要实施质量教育,开展小组或个人质量保证活动,科室主任必须经常监督、检查、评价。

职能部门要坚持深入科室,查诊疗过程,询问患者,了解医护人员执行法律法规、医疗制度、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的情况,及时纠正违规行为,并提出整改意见。

三、奖惩措施
如一经检查发现未按照相关规定执行,所发生的一切后果由发生的责任人及科室承担,科主任付连带责任。

将按照医院相关规定处罚,奖惩逗硬,实行责任追究制。

青年人首先要树雄心,立大志,其次就要决心作一个有用的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