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

合集下载

辨证在中医的名词解释是

辨证在中医的名词解释是

辨证在中医的名词解释是辨证在中医的名词解释是什么?辨证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中医师在诊断和治疗疾病过程中的核心思维方法。

辨证的意思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通过对疾病的全面观察、分析和判断,以确定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案的过程。

而辩证则是指在辨证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病因病机辩证,以明确不同疾病的特点和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人体的疾病是由于人体内外的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的,即致病因素与正常生理状况的相互制约。

因此,辨证的过程就是通过观察和分析患者的不同症状和体征,找出致病因素和病机,以确定病症的特点和治疗方法。

在辨证过程中,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主观症状和客观体征,结合患者的疾病史、生活习惯、体质等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判断。

中医师会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搏等多个方面的变化,从中寻找疾病的线索。

例如,面色苍白、唇色淡白可能表示气血不足,脉搏细弱可能表示阳气虚弱等。

辨证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治疗策略。

根据辨证的结果,中医师可以判断出病症的性质和阶段,并进一步确定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强调个体化,即针对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因此,在辨证的基础上,中医师会制定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中药的选择、针灸的穴位和手法等。

辨证是中医学的核心,也是中医师的基本功。

通过辨证,中医师可以了解患者的疾病特点,把握病情发展的规律,从而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此外,辨证还可以帮助中医师判断疾病的预后,了解治疗效果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辨证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是中医师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核心思维方法。

通过对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观察、分析和判断,中医师能够确定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案,提供个体化的中医治疗。

辨证作为中医学的独特理论和实践方法,为中医学的发展和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中医中辨证的名词解释

在中医中辨证的名词解释

在中医中辨证的名词解释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之处在于辨证施治。

辨证是中医的核心理论,也是中医临床思维的基石。

在中医中,辨证可以理解为根据患者的病症、体征、脉象等方面的信息,综合分析患者的体质、气血、脏腑等方面的病理变化,进而确定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的过程。

一、辨证的含义辨证一词由辨和证两个字组成。

辨,是辨别、识别的意思,即通过仔细观察、辨别出病情的本质;证,是指疾病的症状、体征等表现形式。

因此,辨证即辨别疾病的真实面貌、判断病机的过程。

二、辨证的目的辨证的目的在于确定疾病的病因病机,并据此制定治疗方案。

在中医理论中,病因病机的认识与西医的病因病理机制存在差别。

中医认为,疾病的产生与体质失调、气滞、湿热等因素有关,治疗则是通过调理气血、清除湿热等方式来达到疾病的防治目的。

三、辨证的方法辨证的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

望即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表面的表现;闻即倾听患者的声音、呼吸等其他方面的信息;问即询问患者病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伴随症状等;切即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如脉诊等。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可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辨证分析。

四、辨证的分类在中医中,辨证可以分为病位辨证、病机辨证、病因辨证等。

病位辨证是指确定病变发生的部位,如肺热证、胃寒证等;病机辨证是指辨别疾病的发展过程和病理机制,如湿热痰阻证、气滞血瘀证等;病因辨证是指明确病因的来源,如外感风寒证、内伤情志证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辨证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能够使临床医生对患者的病情有更全面的认识。

五、辨证的意义辨证是中医的核心,其意义在于明确病因病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相比于西医的病理分析,辨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包括精神状况、舌苔变化、脉象特点等。

通过辨证施治,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使用。

六、辨证在中医传承中的重要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在某种程度上遭受到了质疑。

为了使中医得以传承,辨证在中医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中医辨证的具体内容

中医辨证的具体内容

中医辨证的具体内容中医辨证的具体内容1. 什么是中医辨证•中医辨证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它是通过观察、询问、闻问切诊等方式,分析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得出病因病机以及辨识疾病的方法。

2. 中医辨证的基本内容•四诊:1.望诊: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目光等,来辨别患者的疾病情况。

2.闻诊:通过闻听患者的气息、声音等,来了解患者的疾病特征。

3.问诊: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疼痛的部位、发作频率等,来了解患者的病情。

4.切诊:通过按压患者的经络、腧穴等,来探测患者的体质和病机。

•四诊合参:根据四诊所获得的信息,综合分析来判断疾病的原因、性质、轻重、适应症等。

•辨证施治:根据辨证结果,从整体上治疗疾病,包括采取药物治疗、针灸、推拿按摩、中药煎煮等手段。

3. 中医辨证的特点•整体观念:中医辨证是从整体上观察人体,将疾病看作一个系统,不仅关注症状,还注重人体的气血平衡、脏腑功能等因素。

•个体化治疗:中医辨证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个体化的治疗,针对病因病机进行辨别,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动态观察:中医辨证强调对疾病发展过程的观察,关注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综合疗法:中医辨证施治采用综合疗法,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推拿按摩、中药煎煮等手段,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4.中医辨证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中医辨证是中医学的独特之处,通过辨证施治可以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治疗。

•中医辨证对于判断疾病的轻重、治疗的方向以及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辨证在平衡患者的气血平衡、调整脏腑功能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

总结起来,中医辨证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通过四诊合参、辨证施治等方式,从整体观念、个体化治疗、动态观察以及综合疗法等方面来辨别和治疗疾病。

它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

5. 中医辨证的步骤中医辨证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望诊–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目光等,以及部位、形状、颜色等特征,判断患者的病情。

中医学课件:第六章 辨证

中医学课件:第六章 辨证
治法:和里。
第六章辨证.八纲辨证
三)、表证与里证的关系:
1、表里同病: ①表未解、邪入里 ②病邪同犯表里 ③旧病未愈、复感外邪。
2、表里转化 由表入里 由里出表
第六章辨证.八纲辨证
四)、表证与里证的区别:
1、疾病特点 新病、外感、病程短、病情 轻、病位浅—— 表证
久病、外感 、内伤、病程长、 病情重、病位深---里证
表里辨证是辨别疾病病位的纲领
(病位深浅、病情轻重病势趋向)
第六章辨证.八纲辨证
一)表证
原因:六淫 皮毛 口 机体、外感病 初期。 特点为:起病急、病位浅、病程短。 临床表现:恶(风)寒、发热、舌苔薄 白、脉浮为主。兼头身痛、鼻塞、流涕、 咽痛、咳嗽等症状。 病机:外邪袭表、卫阳被遏、正邪相争 治法:宜肺解表 辛温——麻黄汤
第六章辨证.八纲辨证
2、临床表现 恶寒、发热并见、苔薄白、 脉浮 ——表证
只寒不热或只热不寒、舌 质、 舌苔改变、脉不浮、 脏腑 病变为主、涉及范围广、 症状复杂、变化多端 ----里证
第六章辨证.八纲辨证
二、寒 热
寒热辨证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寒为阴邪、主指疾病的阴寒的性质。 热为阳邪、主指疾病的阳热性质。 寒热是阴阳偏盛 “阳盛则热”“阴虚则热” 偏衰的病理表现 “阴盛则寒”“阳虚则寒” 寒证:阴盛或阳虚的表现 热证:阳盛或阴虚的表现
第六章 辨证
学习 目的
1、基本掌握证、辨证、 八纲的基本概念;八纲证 侯及鉴别要点。
2、初步熟悉脏腑辨证的含义及脏病辨证、 腑病辨证、脏腑兼病辨证的部分内容(心 气、血、阴、阳虚证、心火亢盛证,风热 犯肺、肺阴虚证,中气下陷证,肝气郁结 证,肾虚水泛证,心脾两虚、肝肾阴虚证。
3、了解八纲各证间的关系及其他内容。

中医辨证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中医辨证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中医辨证的基本内容和步骤中医辨证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其基本内容和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辨证的基本内容:1.望: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眼底、目光等,来了解患者的病情,比如面色苍白可见气血不足,舌苔有黄色时可见湿热等。

2.闻:通过听患者的声音、呼吸声、咳嗽声等,来了解患者的病情,比如咳嗽音响亮可见肺气通畅,声音嘶哑可见声音困难等。

3.问:通过询问患者身体状况、病史、病情变化等,来了解患者的病情,包括询问病因、病程、症状变化、舌苔、排泄情况等。

4.切: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肌肉、骨头等来了解患者的病情,包括检查舌脉、脉象、脉率、脉力等。

二、辨证的基本步骤:1.整体观察:首先需要整体观察患者的外貌、面色、神色、言谈举止等,以了解患者的整体状况。

2.面诊:观察患者的面部状况,包括面色苍白、发黄、发红等情况,面部有无斑点、瘀点等。

3.舌诊:观察患者的舌质、舌苔、舌体等状况,包括舌体颜色、形态、舌苔颜色、厚薄等。

4.询问:通过与患者详细询问病情、症状、病因等,了解患者的主观感受与疾病的发展情况。

5.闻诊: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呼吸声、咳嗽声等,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气机运行情况。

6.触诊: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肌肉、骨头等,以了解患者的脉象、脉力、脉率等。

7.辨证归纳:根据患者的整体观察、面诊、舌诊、询问、闻诊和触诊的结果,进行辨证归纳,看出患者的病机、病因等。

8.诊断:根据辨证归纳的结果,进行疾病的诊断,包括疾病的名称、病机、病因等。

9.治疗:根据患者的辨证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按摩等。

10.随访: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随访和调整治疗方案。

总结起来,中医辨证的基本内容包括望、闻、问、切四个方面,通过整体观察、面诊、舌诊、询问、闻诊和触诊等步骤,了解患者的症状、病情和病因,从而进行辨证归纳和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制定治疗方案。

这一辨证的过程是中医学治疗疾病的重要环节,有助于从整体和个体的角度把握患者的病情,实现个性化的治疗方法。

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名词解释

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名词解释

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名词解释中医学是中国传统的医学体系,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基础。

其中,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指的是通过辨识疾病的特点和病情变化,进行全面的辨证分析,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下面将从辨证和论治两个方面,对中医学辨证论治进行解释说明。

辨证。

辨证是指中医师通过观察和与患者交流,准确地辨别疾病的本质特点和病情表现。

中医学认为,疾病是人体在内外两个方面相互作用下的结果,反映了人体阴阳失衡或气血运行异常的状态。

因此,通过辨证可以判断疾病的发生机理,并进一步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辨证的方法主要包括四诊法,即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其中,望诊通过观察患者面色、舌苔、脉搏等外部表现,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情的变化。

闻诊则通过听取患者咳嗽声音、呼吸声音、腹鸣等,了解疾病的症状和表现。

问诊则是医生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询问,了解患者的病程、病史以及疾病的感受和症状。

切诊则是通过对患者经络、穴位的按摩、触诊等手法,辨识患者脉搏的变化,获取有关疾病的信息。

辨证的过程并不是简单地根据几个症状判断疾病,而是综合分析患者的体质、环境、病程等多方面因素,以获得全面准确的辨证结论。

辨证的目的在于找出病因,识别病症,为下一步的论治提供基础。

论治。

论治是指中医师根据辨证结果,根据综合辨证分析的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学中,治疗的核心在于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促进气血流动。

因此,论治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中药治疗和针灸疗法进行调理。

中药治疗是中医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选用不同的中药组方,配制成煎剂、丸剂、散剂等剂型,以达到调节人体机能的目的。

中药大致可以分为草药、动物药和矿物药,每种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味和功效,可以根据病情进行选用。

针灸疗法则是通过在人体的特定穴位上刺激,调节人体气血流动。

针灸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

常用的针灸方法有刺入、温针、电针等。

除了中药治疗和针灸疗法,中医还常常使用其他辅助治疗方法,如推拿按摩、中药包热敷、吸痧等。

中医辨证口诀详解

中医辨证口诀详解

中医辨证口诀详解
中医辨证口诀是中医临床诊断的一种简明方法,通过口诀的形式帮助记忆和理解中医辨证的要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医辨证口诀及其详解:
1. 外感风寒: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脉浮紧。

解释:外感风寒是指感受风寒邪气引起的病证。

患者主要表现为恶寒(怕冷)症状较重,发热较轻,无汗,头痛,全身疼痛,脉象浮紧。

2. 外感风热:发热重,恶寒轻,口渴咽痛,脉浮数。

解释:外感风热是指感受风热邪气引起的病证。

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症状较重,恶寒(怕冷)症状较轻,口渴,喉咙疼痛,脉象浮数。

3. 气虚:面色恍白,气短乏力,语声低微,自汗,脉虚。

解释:气虚是指人体气虚不足的病证。

患者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气短乏力,说话声音低微,自汗(白天不自主地出汗),脉象虚弱。

4. 血虚: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心悸失眠,脉细。

解释:血虚是指人体血虚不足的病证。

患者主要表现为面色枯黄,头晕眼花,心慌心悸,失眠,脉象细弱。

5. 阴虚: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解释:阴虚是指人体阴液不足的病证。

患者主要表现为潮热(按时发热),盗汗(夜间入睡后出汗),手足心发热,心烦,舌红,舌苔少,脉象细数。

《中医诊断学》——辨证

《中医诊断学》——辨证

①:八纲辨证
②:脏腑辨证
③:卫气营血辨证
④:六经辨证
2.阴虚证
实质:阴液亏虚,阴不制阳,滋养濡润作用减弱。 临床表现:以形体消瘦,口燥咽干,潮热颧红,五心烦热,盗汗,小 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少津少苔,脉细数等为证候特征,并具有病 程长、病势缓等虚证的特点。 常见证型:肺阴虚证、心阴虚证、胃阴虚证、肝阴虚证、肾阴虚证、 肝肾阴虚证、心肾阴虚证、肺肾阴虚证等。
①:八纲辨证 ②:脏腑辨证 ③:卫气营血辨证 ④:六经辨证
二、寒热辨证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反映机体的阴阳盛衰。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素问》 治疗意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素问· 圣真要大论》
①:八纲辨证
②:脏腑辨证
③:卫气营血辨证
(一)心气虚证
【概念】指由于心气不足、鼓动无力,血行不畅 、失于充养的证候。
多由于素体久虚,或久病失养,或因年高脏气衰弱等原因所致。 【审证要点】心悸、胸闷、气虚证。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胸闷,气短、神疲乏力、动则诸症加剧,自汗; 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脉弱,或数而无力,或结、代。
①:八纲辨证
②:脏腑辨证
嫩,脉沉迟、微弱、细。
①:八纲辨证
②:脏腑辨证
③:卫气营血辨证
④:六经辨证
2.阳证
阳证:兴奋、躁动、亢进、明亮等表现的表证、热证、实证;症状表 现于外的、向上的、容易发现;病邪性质为阳邪致病;病情变化较快。
临床表现: 面色赤,恶寒发热,肌肤灼热,烦躁不安,口渴饮冷,小 便短赤、大便秘结,语声高亢,呼吸气粗,喘促痰鸣,舌红绛苔黄黑生 芒刺,脉浮数、洪大、滑实。
①:八纲辨证 ②:脏腑辨证 ③:卫气营血辨证 ④:六经辨证

中医辩证内容有什么

中医辩证内容有什么

中医辩证内容有什么中医除了八纲辨证之外,还有一些别的辨证方法,这些方法都是在长期的行医、治病救人的实践中总结而出的,对现代医学有很大的帮助和启示。

这些辨证方法之间还有很紧密的联系,其中病因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辩证属于外感病辨证;而脏腑辨证、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属于杂病辨证。

(1)六经辨证六经辨证是治疗外感病的一种辨证方法,它根据外感疾病在发生过程中的表现,把证候以阴阳为纲分成三阴三阳六部分,三阴分别为太阴病症、少阴病症和厥阴病症,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而三阳分别为太阳病症、阳明病症和少阳病症,以六的病变为基础。

其中,太阳病症包括太阳中风证和太阳伤寒证,阳明病症包括阳明病经证和阳明病腑证,少阳病症包括手少阳三焦证和足少阳胆证;太阴病症包括手太阴肺证和足太阴脾证,少阴病症包括手少阴心证和足少阴肾证,厥阴病症包括手厥阴心包证和足厥阴肝证。

(2)病因辨证病因辨证是外感病辨证的基础,它通过分析病人的病情特点和症状,来推断疾病发生的原因。

它把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分为四个方面,即七情、六淫、外伤和饮食劳逸。

其中,七情指的是喜、怒、忧、思、悲、恐、惊,它主要是通过引起阴阳气血的变化来导致疾病;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外伤包括金刃、虫兽、跌扑所伤;饮食劳逸指的是饮食、劳逸和房事所伤。

(3)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是用于对外感温热病的一种辨证方法,它把疾病分为四种证候,每种证候都表示温热病在发展过程中由浅人深、由轻到重的一个阶段,还表示不同的病变部位。

这四个阶段分别是卫分病症,病在皮毛和肺;气分病症,病在胃肠、胆、胸;营分病症,病在包络或心;血分病症,病在肝肾。

(4)三焦辨证三焦辨证也是关于温热疾病辨证的方法,它包括温病的三个部位,即上、中、下三焦病症。

上焦病症的临床表现为身热自汗、口渴、不渴而咳、神魂颠倒、邪入心包等,中焦病症的临床表现为口干咽燥、便秘、腹胀、面红耳赤、小便不利、舌苔黄黑等,下焦病症的临床表现为神倦、口干、舌燥、耳聋、手足蠕动等。

中医学辩证的名词解释

中医学辩证的名词解释

中医学辩证的名词解释中医学辩证是中医治疗的核心理论和方法之一,是通过观察和分析病人的症状、体征以及生理病理状态,从中发现病因病机,确定病情的变化趋势,然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最终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一、中医辨证的基本概念中医辩证是中医学理论的基石,根据中医理论,人体内部的脏腑,经络,气血等,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当人体处于健康状态时,这些组织和系统能够协调工作,保持生理平衡。

一旦出现疾病,就意味着这种平衡被打破,人体内部出现了病变。

中医辩证的核心是辨别疾病的病因、病机和病位。

根据中医的观点,疾病的产生与外界环境的因素,以及个体体质的因素等有关。

而病机指的是病理变化的机制,反映了疾病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病位则是指疾病在人体内部的位置,即受到病变的脏腑、经络、组织等。

二、中医辨证的方法中医辩证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方法,分别是望、闻、问、切。

1. 望:通过观察病人的外貌、行为、面色、舌苔、脉搏等来判断病情。

中医认为,人的外貌、舌苔的颜色和质地,以及脉象的变化,都能反映出人体的病理状态。

2. 闻:通过听病人的语言、呼吸声、咳嗽声、腹泻声等来获取病情信息。

中医相信,人体内部的病变,会表现在声音的变化上,例如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都可能是某种疾病的表现。

3. 问:通过询问病人的主诉、病史、疾病的发生过程等,了解病情。

中医通过与病人的交流,获取更详细的病情信息,从而进行辩证诊断。

4. 切:通过触摸、按压等手法,来获得病人脉搏的信息。

中医认为,人体经络系统的畅通和脉搏的变化,可以反映出病情的变化。

三、中医辨证中的常见名词解释1. 虚实:中医认为,人体的气血、阴阳、脏腑功能等要素存在虚实之分。

虚实是指这些要素的不同方面的充盈与不足,例如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气实、血实、阴实、阳实等等。

中医辨证时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确定病人的虚实状态,并据此来选择治疗方法。

2. 寒热:中医认为,人体的阳气和阴气相互制约,保持动态平衡,当外界环境或内部因素出现变化时,人体的寒热平衡容易被打破,出现寒邪或热邪。

中医辨证口诀100条

中医辨证口诀100条

中医辨证口诀100条中医辨证口诀是指在中医诊断中,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望闻问切四诊法来确定患者的病因和病机,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中医辨证口诀:1. 寒热虚实、上下证并治。

2. 诊舌明目、观舌色察情。

3. 辨脉定病、神色语言须察。

4. 问寒热痛痒、闻味声音观病。

5. 行针药物、切勿误病机。

6. 其身若死、骨腰如颤。

7. 病势渐涌、血气病形凹。

8. 重加强脾、发汗解毒。

9. 肝气郁结、心痛下走,水湿气腹胀,下部湿痿。

10. 咳嗽痰稠、宜栀壮石膏。

11. 上连项下骨、寒热结胸。

12. 寒胀白者、当温煮百裂砂。

13. 下结悬风、骨癀无太阳。

14. 脉盛则缓、生气脉质逆。

15. 气逆脉弦,气滞脉芤。

16. 寒凝则厥、血逆则衄,衄多则热,热多则溃。

17. 寒邪入肌、肌失相连。

18. 热邪入络、络忽摇悸。

19. 逆太阳雀陈脉,从之为迅风,逆之为热。

20. 寒分合于中焦、要下乃能除。

21. 上温下寒、不可相通。

22. 傍击散针、散之如漏。

23. 白虎去后撤巨阳。

24. 外寒而内风、寒鬼昏冒。

25. 脉弦病轻、脉洪病重。

26. 脉弱无力、四温不通。

27. 寒邪袭于肌、正气被伤。

28. 三阳所欲传化,身热烦渴,舌裂状无瘀点,可治重副。

29. 四时之气、上通天下通地。

30. 冬不忍食生冷,整日味噥口甘香,骤下便泄酸气涌,是心寒也。

这些中医辨证口诀是中医临床实践中常用的经验总结,可以作为参考来辅助中医师进行疾病的辨证治疗。

然而,口诀本身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医辨证的全过程,只有结合具体病情和个体差异,才能制定出最合理的治疗方案。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中医师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疾病发展过程、体质等因素,结合辨证施治原则,进行案例分析和判断。

中医辨证方法

中医辨证方法

中医辨证方法中医辨证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也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中医辨证是指通过望、闻、问、切等四诊方法,综合分析患者的脉象、舌象、面色、声音、气味等情况,以及患者的病史、症状等资料,从而确定疾病的性质和病位,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

中医辨证方法的核心在于辨证施治,即根据辨证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辨证方法的核心在于望、闻、问、切四诊方法。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象、眼底、脉象等来判断疾病的病情和病位。

闻诊是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气味等来获取疾病的信息。

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等来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和特点。

切诊是通过切诊患者的脉象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位。

四诊方法相辅相成,相互印证,能够全面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中医辨证方法的特点在于辨证施治,即根据辨证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中医辨证施治强调个体化治疗,即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而非一刀切的标准化治疗。

中医辨证施治还强调因病施治,即根据疾病的性质和病位来确定治疗的重点和方法,而非仅仅针对症状进行治疗。

此外,中医辨证施治还注重整体观念,即将人体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强调平衡调节,促进机体自身的恢复和调节功能。

中医辨证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中医辨证方法,可以全面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中医辨证施治,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通过中医辨证方法,可以促进机体的自愈能力,达到治疗的目的。

总之,中医辨证方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中医辨证方法的核心在于望、闻、问、切四诊方法,特点在于辨证施治。

中医辨证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机体的自愈能力。

因此,中医辨证方法对于中医学的发展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学的辨证与治则

中医学的辨证与治则
❖2. 气血津液辨证 是对脏腑辨证的补充。 ❖3. 脏腑辨证 是各种辨证的基础,主要
应用于杂病。 ❖4. 六经辨证 是外感病中“伤寒”病的
辨证方法 ❖5. 卫气营血辨证 ❖6. 三焦辨证 是外感病中“温病”的辨
证方法
1
1.八纲辨证
❖何、为八纲: 阴阳 表里 虚实 寒热 ❖ 实际是二纲六辨 ❖ 阳(表、实、热)阴(里、虚、寒) ❖ 表里辨病位深浅,虚实辨病证邪正盛 ❖ 衰,寒热辨病证性质,阴阳辨证候类别 ❖ 八纲证候之间并不孤立,互相联系而不
❖ 太阴病 “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 痛”
❖ 少阴病 “脉微细、但欲寐” ❖ 厥阴病 “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
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1
5.卫气营血辨证
❖ 卫气营血辨证 清代叶天士《温热论》中运用 外感温热病的辨证方法、弥补了六经辨证的 不足。
❖ 温热病卫气营血传变是由卫开始,渐次内传入 气,后入营,再入血.
肾 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舌 以温肾水、使
不 红少津、脉细数
肾水不寒、肾

水上济于心使
心火不亢则水
火既济心肾相
1

脏腑兼病
证别 临床表现
心肾 形寒肢厥、朦胧欲 阳虚 睡、小便不利下肢
浮肿舌紫暗苔白滑 ‘脉沉微
肝火 胸胁灼痛、急躁易 犯肺 怒、目赤、口苦、
咳嗽阵作、色黄粘 舌红苔薄黄、脉弦 数
1
证候分析
心阳为气血运行、津 液流注动力、肾藏命 火、为一身阳气之本、 能气化水液温蕴四肢
肝气升发、肺主肃降、 若升发太过、气火上 逆、循经犯肺,肺失 肃降(木火刑金)
脏腑兼病
肝肾 头晕目眩、耳鸣健忘、 肝肾同源、互相滋助、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
见低热不退,口干口渴,舌质干绛少苔,脉细数,此时治法以滋阴养液、 扶正为主,兼清余邪。 2.实证夹虚——以实为主,又夹有虚证。 例如:外感温热病常见的实热伤津证,为邪多虚少,表现既见发热, 便秘,舌红,脉数等实热证,又见口渴,尿黄,舌苔干裂等虚象。 3.虚实并重——虚证与实证均十分明显。 例如:小儿疳积病大便泄泻,完谷不化,腹部膨大,形瘦骨立,午后 烦躁,贪食不厌,苔厚浊,脉细稍弦。病起于饮食积滞,损伤脾胃,虚 实并见,治应消食化积与健脾同用。
但发热或但畏寒--------里证
舌脉:
舌苔常无变化,或仅舌边尖红、脉浮-----表证
舌质舌苔常有变化,脉不浮或沉------里证
二、寒证和热证
(一)寒证 [概念] 感受寒邪或阳气不足时的证候。 [表现] 恶寒、畏寒、冷痛、喜暖,口淡不渴,
肢冷蜷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 稀溏,面色白,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 [特点]冷、淡、稀、润、静

冷饮
淡白
蜷卧

安静 少动
仰卧
红赤

烦躁 多动
清稀 小便清 色白 长、大 量多 便稀溏
黄稠 小便短 赤、大 便干结
舌淡 苔白 而润 滑
舌红 苔黄 而干
迟或 紧
数或 滑
三、虚证与实证
(一)虚证
[概念]正气不足所表现的证候。 [成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 [表现] 面色淡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心悸
外感病中、后期及内伤病。
[成因] 一、表邪不解入里。
二、六淫邪气直接侵犯脏腑形成里证。
三、由于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所致
[特点] 病位深在;临床表现复杂;非表即里 。
附:半表半里证
二、表里证鉴别要点
病程:新病、病程短-------表证

中医内科辨证要点

中医内科辨证要点

中医内科辨证要点
中医内科辨证的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辨病症:中医辨证需要首先观察病情表现,包括病人的主观感觉、病史和体征等。

对疾病的发展规律和病因病机进行分析研判。

2. 辨寒热:寒热是中医内科辨证的基本要点之一。

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体温、脉象等来判断寒热的情况和特点。

3. 辨虚实:虚实是指病人体质的虚弱或实盛程度。

虚实的判断可以通过病情的变化、病人的面色、舌苔和脉象等进行分析判断。

4. 辨外内:中医内科辨证需要明确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否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通过病史和病情的观察来推断疾病的性质和病因。

5. 辨阴阳:阴阳是指疾病所产生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在辨证中要根据病人的体寒热、舌苔情况和脉象来判断阴阳的倾向和变化。

6. 辨卫气营血津五脏六腑:中医内科辨证需要根据病人的体征和病情来判断卫气、营血、津液和脏腑的情况与功能是否正常。

以上是中医内科辨证的基本要点,医生需要通过综合分析和判断来得出辨证结论,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中医辨证术语大全

中医辨证术语大全

中医辨证术语大全
1. 表证:指外感病邪侵犯人体,病位在肤表所表现出一系列症状。

如头痛、恶寒发热、苔白脉浮等。

2. 里证:指病邪在内,病位深在脏腑经络等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症状。

如心悸、胸痛、腹满等。

3. 寒证:指因寒邪所致的症状,如畏寒肢冷、腹痛喜温等。

4. 热证:指因热邪所致的症状,如发热恶热、口渴喜冷等。

5. 虚证:指正气虚弱所表现出的症状,如气短乏力、食欲不振等。

6. 实证:指邪气亢盛所表现出的症状,如腹胀满痛、大便秘结等。

7. 阴证:指症状表现为阴性的一类证候,如面色苍白、手足厥冷等。

8. 阳证:指症状表现为阳性的一类证候,如面红目赤、口干咽燥等。

9. 心悸:指因心失所养或心阳不振所致的心动不安、心悸不宁等症状。

10. 胸痹:指因心脉痹阻所致的胸部疼痛等症状。

11. 咳嗽:指因肺失宣肃所致的咳嗽、咳痰等症状。

12. 胃痛:指因胃气阻滞所致的胃脘疼痛等症状。

14. 不寐:指因心火亢盛或心脾两虚所致的失眠等症状。

15. 胁痛:指因肝气郁结或肝胆湿热所致的胁肋疼痛等症状。

16. 眩晕:指因肝阳上亢或气血亏虚所致的头晕目眩等症状。

17. 风寒感冒:指因风寒之邪侵袭所致的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症状。

18. 风热感冒:指因风热之邪侵袭所致的发热微恶风寒、咽痛等症状。

19. 暑湿感冒:指夏季感冒,因暑湿之邪侵袭所致的发热恶寒、头痛
身重等症状。

20. 风湿痹症:指因风湿之邪侵袭所致的关节疼痛、肌肉酸楚等症状。

《中医学》辨证

《中医学》辨证

共同症状
不同症状
机理
气 面色苍白,声音低微, 气短乏力,动则气急,脉虚无 某 一 脏 腑 机
虚 自汗,神疲乏力

能衰退
阳 懒言,饮食不化,舌 怕冷,四肢湿冷,小便清长 虚 淡苔白
阳气不足
血 形体消瘦,头昏眼花, 面睑舌唇甲淡白,手足麻木, 血 液 不 足 ,
虚 心悸失眠,舌质淡 皮肤干燥,妇女月经少,色淡 不 能 濡 养 脏
阳痿,遗精,夜尿多,两尺脉弱
以肾阳虚为例:肾主骨,腰为肾之府,肾阳虚衰,腰膝失于 温养,故见腰膝酸冷。肾居下焦,阳气不足,温煦失职,故 形寒肢冷,且以下肢发冷尤甚;阳虚气血温运无力,面失所 荣,故面色白;若肾阳虚惫,阴寒内盛,则呈本脏之色而黧 黑;阳虚不能鼓舞精神,则神疲乏力。肾主生殖,肾阳不足, 命门火衰,生殖机能减退,男子则见阳萎,早泄、精冷,女 子则见宫寒不孕。肾司二便,肾阳不足,温化无力,故见小 便频多,夜尿,大便稀溏或五更泄泻。舌淡苔白,脉沉细无 力,尺脉尤甚,为肾阳不足之象。
分析: * 胃脘闷胀、痛势剧烈,伴口苦,大便干燥难行……..是否热结胃脘、 腑气不通? *痛剧而无热感,且冬季易发,遇劳加剧,舌淡红而暗,苔白不黄,脉沉 细无力,当是寒证可知。 *乃因寒凝胃脘,气机不通,久而不散,气滞血瘀,寒淤交阻,气机凝滞, 故痛剧。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阳虚肾关不固,固疼时小便自遗。寒凝气 机不通加之阳虚不温,便行迟滞,故大便结而难行。寒凝胃脘,胃气不降, 浊阴上犯,而作呃逆。 *治宜温中散寒化淤止痛,方用乌头桂枝汤化裁,3剂后痛减,大便得通, 守方加减服30余剂,30年之顽固疼痛顿消。
弱、结代 ③ 血液妄行——吐血、衄血
2. 神志病变: 轻则如失眠、多梦、心烦、健忘 重则如神志错乱、神昏、谵语、癫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辨证:肺癌胃癌中医典籍中无胃癌之病名,按临床表现分析,胃癌属于祖国医学“噎膈”、“反胃”、“胃反”、“翻胃”、“胃脘痛”、“积聚”等病证范畴。

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辨证施治:1.肝胃不和型:临床常见胃脘胀满,时时作痛,串及两胁,口苦心烦,嗳气陈腐,饮食少进即呕吐反胃,舌苔薄黄或薄白,脉弦细。

多因肝胃不和、胃气上逆所致。

治宜健脾理气、疏肝解郁。

药用柴胡10克,郁金10克,枳壳10克,旋覆花(包)10克,代赭石15克,半夏10克,杭白芍15克,甘草6克,焦三仙30克,玫瑰花10克,白屈菜10克。

水煎服,一日一剂,连服7天为一疗程。

2.脾胃虚寒型:临床常见胃脘胀痛,喜温喜按,或暮食朝吐、朝食暮吐,或食入经久仍复吐出,时呕清水,面色苍白无华,神疲肢凉,或便溏浮肿,舌质淡胖或有齿迹,苔白滑润,脉沉细缓或细濡。

多因脾胃虚寒、中焦不运所致。

药用人参10克,白术10克,云苓10克,半夏15克,良姜6克,荜拨10克,娑罗子10克,陈皮10克,甘草6克,黄芪30克,肉豆蔻6克。

水煎服,一日一剂,连服7天为一疗程。

3.瘀毒内阻型:临床常见胃脘刺痛,灼热灼痛,食后痛剧,口干思饮,脘胀拒按,心下痞块,或有呕血、便血,肌肤枯燥甲错,舌质紫暗或见瘀点,脉沉弦、细涩或弦数。

多因瘀毒内阻、血瘀胃热所致。

治宜解毒祛瘀、清热养阴。

药用生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蛇蜕6克,血余炭3克,仙鹤草30克,蜂房12克,元胡10克,陈棕炭20克,玉竹15克,白屈菜20克,藕节20克。

水煎服,一日一剂,连服7天为一疗程。

4.气血双亏型:晚期胃癌可见重度贫血,面色苍白无华,面目虚肿,畏寒身冷,全身乏力,心悸气短,头晕目眩,虚烦不寐,自汗盗汗,纳少乏味,形体羸瘦,上腹包块明显,舌质淡胖,白苔,脉虚细无力或虚大。

多因气血双亏、脾肾不足所致。

治宜补气养血、健脾补肾。

药用黄芪30克,人参30克,党参30克,白术10克,云苓10克,黄精按中医辨证,乳腺增生病主要分为以下四型:1.肝邪气滞:此型临床较为多见,常见于青春期或病程较短者。

证见忧郁寡欢,心烦易躁,两侧乳房胀痛,可扪及胂块,其肿块常随情志波动而消长,每于经前乳头、乳房胀痛更甚,经后可有所缓解,兼有两胁胀闷,少气懒言,善叹息,暧气频作。

舌质淡,苔薄白,脉来弦细。

2.阴虚火旺:此型患者多表现为形体消瘦,乳房肿块多个,胀痛且伴烧灼感,同时可见头晕耳鸣,午后潮热,精神不振,虚烦不寐,激动易怒,口干或口苦,经期紊乱,小溲短少,大便干秘。

舌质红,苔少,脉象细数。

3.冲任不调:此型多见于绝经期妇女。

乳房胀痛或隐痛,乳房内结块大小及疼痛等症状常于经前明显加重,经后显著减轻。

常伴面色少华,腰酸膝软,精神疲惫,夜寐不酣,月经紊乱,量少色淡,甚或经闭。

舌淡苔白,脉象细弱。

4.痰瘀凝滞:病程较长,患者乳房结块经久难消,胀痛或刺痛,触之肿块质地较硬,活动度较差。

患者平时痰多,质粘稠,烦躁易怒,失眠多梦,情绪波动时症状加重,经行量少,色黯,兼有血块,经行腹痛。

舌质黯红或有瘀点,脉来细涩。

根据个体情况,辨证论治,乳腺增生的中医治疗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

乳腺癌据中医辨证分型可分为4型,分别为肝郁气滞,肝郁脾虚,血热炽盛、火毒伤阴,正气不足型,治疗时可采取不同的方法,患者可在征询医生意见后选择使用。

1.辨证:肝郁气滞治法:疏肝理气,攻坚破瘀。

方名:调神攻坚汤。

组成:柴胡15克,黄芩15克,苏子30克,党参30克,夏枯草30克,王不留行90克,牡蛎30克,瓜蒌30克,石膏30克,陈皮30克,白芍30克,川椒5克,甘草6克,大枣10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2.辨证:肝郁脾虚。

治法:舒肝解郁,清热散结。

方名:加味逍遥散。

组成:甘草3克,当归3克,白芍3克,白术3克,茯苓3克,柴胡3克,桂皮2.1克,山栀2.1克。

用法:上为粗末,水煎服。

3.辨证:血热炽盛,火毒伤阴。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泻火。

方名:紫根牡蛎汤。

组成:紫草根15克,牡蛎粉(包煎)15克,当归15克,赤芍9克,川芎6克,银花6克,升麻6克,黄芪6克,甘草3克,大黄适量(后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4.辨证:正气不足。

治法:补气养血,健脾疏肝,化瘀解毒。

方名:芪苡汤。

组成:黄芪60克,党参30克,郁金15克,当归15克,旱莲草30克,白术20克,白芍15克,重楼10克,丹参30克,薏苡仁10克,料姜石6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骨伤分三期治疗:初,中,末期。

1.初期(损伤后1-2周)(一)理血调血法:活血化瘀,调血止血。

适用于骨伤疾病早期而致的蓄血、淤血、出血等病症。

(1)攻下逐瘀法:筋骨损伤早期气滞血瘀证,胸腹胀满,大便不通,肢体瘀肿疼痛,胸肋腹伤的蓄瘀证。

代表方:桃核承气汤:桃仁,大黄,桂枝,甘草,芒硝。

须注意:年老体弱失血过多,妇女妊娠,产后及月经期间当禁用或慎用。

(2)行气活血法:损伤早期,伤后气滞血瘀肿痛或瘀血内停,但无严重实热闭结之症(即便秘),不必泻下者。

较常用。

代表方: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熟地,当归,赤芍,川芎。

(二)调血止血法:适用于血溢于脉外的各种出血证。

对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多有气血不足,术后两周予中药补益气血,方用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

(三)清热解毒法:适用于骨伤瘀血化热,创伤感染,骨与关节感染等病症。

代表方:五味消毒饮: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

(四)开窍固脱法:抢救损伤昏厥两种急救的方法,损伤后神志不清、昏迷不醒。

开窍:安宫牛黄丸;固脱:独参汤:人参。

2.中期(损伤后3-6周)(一)调气和血法:适用于筋骨损伤中期,肿痛虽减轻,瘀肿未消尽,气血仍失调的病症。

功效:调和气血,祛瘀生新。

用药:炮甲,当归,续断,骨碎补,生地,牛膝,川芎,赤芍等。

(二)舒筋活络法:适用于损伤中期仍有瘀血凝滞,筋膜粘连,筋络发生挛缩,关节屈伸不利。

代表方药:羌活,防风,荆芥,独活,当归,续断,青皮,牛膝,五加皮,杜仲,红花,枳壳。

三.后期:补虚扶正法:适用于损伤后期,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筋骨的虚弱。

功效:补益气血,补益肝肾。

代表方:十全大补汤:党参,白术,茯苓,当归,川芎,熟地,炙甘草,白芍,黄芪,肉桂。

阑尾炎(1)瘀滞证证候:转移性右下腹痛,呈持续性、进行性加剧,右下腹局限性压痛或拒按;伴恶心纳差,可有轻度发热;苔白腻,脉弦滑或弦紧。

治法:行气活血,通腑泄热。

代表方剂: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加减。

常用药物: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仁芒硝红藤青皮枳实厚朴丹参赤芍(2)湿热证证候:腹痛加剧,右下腹或全腹压痛、反跳痛,腹皮挛急,右下腹可摸及包块;壮热,恶心纳差,便秘或腹泻;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通腑泄热,利湿解毒。

代表方剂: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加败酱草、白花蛇舌草、蒲公英。

常用药物: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仁芒硝红藤败酱草白花蛇舌草蒲公英藿香佩兰薏苡仁黄连黄芩生石膏(3)热毒证证候:腹痛剧烈,全腹压痛、反跳痛,腹皮挛急;高热不退或恶寒发热,恶心纳差,便秘或腹泻;舌红绛,苔黄厚,脉洪数或细数。

治法:通腑排毒,养阴清热。

代表方剂:大黄牡丹汤合透脓散加减。

常用药物: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仁芒硝红藤黄芪当归穿山甲皂角刺元胡广木香疝气1.补中益气理气止痛:方用补中益气汤:黄芪,升麻,党参,白术,炙甘草,当归,柴胡,黄芩,白芍,枳实,益智仁,金樱子,芡实。

---治疗小儿气虚型斜疝。

2.温中提升疏通气机:方药:沉香,乌药,小茴香,肉桂,吴茱萸,川楝子,荔枝核,升麻,橘核。

--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直疝。

3.行气通络利湿化痰:方药:青皮,枳壳,茯苓,泽泻,吴茱萸,川楝子,桂枝,荔枝核,白芥子。

--治疗小儿水疝。

软组织损伤分两型:气滞血瘀型:治以行气祛瘀,用活络丹(川乌,草乌,没药,乳香,胆星,地龙)加减;蕴热型:治以清热解毒,方用五味消毒饮(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

淋巴瘤(1)寒瘀凝结型主证:颈项、耳下或腋下、鼠溪部多个肿核,不痛不痒,皮色如常,坚硬如石,不伴发热,形寒肢冷,面色少华,神疲乏力,倦怠自汗,舌淡苔薄,脉沉细弱。

治法,温化寒痰,补养气血。

方药:阳和汤(《外科全生集》)加减。

(2)气郁痰结型主证:颈项、耳下,或腋下鼠溪有多个肿核,不痛不痒,皮色不变,头晕耳鸣,心悸气短,四肢疲乏,口渴咽干,潮热盗汗,烦躁易怒,胸腹闷胀,或有胸胁疼痛,大便千结,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象弦数。

治法:理气解郁,疏肝散结。

方药: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加减。

(3)阴虚痰瘀型主证:形体消瘦,烷腹胀痛,纳呆食少,口渴咽干,失眠多梦,潮热盗汗,恶核累累,激痕积聚,大便干结,舌红少苔,或有痰斑,脉象细数。

治法:补肾养肝,化痰桂疲。

方药:壮骨丸(《丹溪心法》)加减。

(4)阴阳俱虚型主证:形体消瘦,口渴咽干,潮热盗汗,大汗淋漓,畏寒肢冷,恶核累累,症瘕积聚,大便干结,舌淡苔白,脉象细弱。

治法:滋阴温阳,补益肝肾。

方药:肾气丸(《金匿要略》)加减。

食管癌食道癌病人手术、放化疗后,复发率很高,因其治疗后还需要一定的辅助治疗。

中医辨证施治可以预防食道癌复发。

下面是根据不同病人的情况给予的中医治疗方案。

◇梗噎型主证:症状单纯,轻度梗噎或吞咽不利。

X线检查多属早、中期髓质型、蕈伞型食管癌。

舌质黯青,苔黄白,脉弦细。

治法:抗癌散结,理气降逆,温阳扶正。

方药:食管癌主方选加:枳实、苏梗、枳壳、厚朴、佛手、木香、郁金、香附、旋覆花、代赭石等。

◇痰湿型主证:吞咽困难,痰涎壅盛,胸咽噎塞,膈肋胀满,浊气上逆,舌质黯青,舌体肥大,周有齿印,苔白厚腻多津,脉象滑细。

X线检查多为晚期髓质型、缩窄型食管癌。

治法:温阳益气,健脾祛湿,降逆化瘀。

方药:食管癌主方选加薏苡仁、山药、扁豆、白蔻仁、橘红、半夏、旋覆花、代赭石等。

◇气滞型主证:早期食管癌的表现,无明显吞咽困难,只为吞咽时感食管内挡噎、异物感或灼痛,胸郁闷不适及背部沉紧感,时隐时沉的吞咽不利感。

X 线检查主要为早期食管癌的病变。

舌质淡黯,舌苔薄白,脉弦细。

治法:疏肝理气,温阳益气,扶正抑瘤。

方药:食管癌主方合逍遥散加减。

即食管癌主方加柴胡、白术、白芍、当归、茯苓、陈皮、生姜、大枣。

◇血瘀型主证:症状除吞咽不利外,以胸痛为主,且痛有定外,或伴口臭等。

X 线检查多为中、晚期髓质型、溃疡型食管癌。

舌质紫黯,舌面有瘀点或瘀斑,舌下静脉怒张,舌苔黄腻,脉沉涩而紧。

治法:活血化瘀,温阳益气,通经止痛。

方药:食管癌主方结合活血化瘀法,即食管癌主方选加归尾、赤芍、刘寄奴、红花、急性子、乳香、没药、三七、威灵仙等。

若为溃疡型疼痛明显或呕血者,可加用腐植酸制剂口服或静脉注射;也可以用白及粉、三七粉、元胡粉、普鲁卡因加氢氧化铝凝胶混匀,使呈半糊状,头低位分次口服。

还可加云南白药、止血粉及其他止血、镇痛剂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