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2011年版)测试题(初中物理)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试题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试题一.填空:1.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
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2.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3.物理学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
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物理学理论则是人类对自然界最基本、最普遍规律的认识和概括。
4.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提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6.《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培养目标定位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
由此,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
内容标准由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组成。
科学内容含有三个主题:(物质)、( 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
在课程实施建议部分,分别为教师、教材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提供了(教学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以及(学生学习评价)建8. 课程资源概括来说包括:文本课程资源、实验室课程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和社会教育9. 科学内容标准中一级主题的“物质”有四个二级主题,分别是:物质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结构和物体尺度、新材料及其应用。
11. 物理课程内容标准由科学内容和科学探究两部分内容组成。
12、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从课程基础性、实践性、时代性等方面提出了课程基本理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提出了课程目标。
根据2011年版物理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给出10个例子。

根据2011年版物理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给出10个例子。
根据2011年版物理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的10个例子1. 问题:问题:如果一个物体的密度是2克/立方厘米,并且它的体积是5立方厘米,那么它的质量是多少克?答案:根据定义,密度=质量/体积。
因此,质量=密度*体积 = 2克/立方厘米 * 5立方厘米 = 10克。
2. 问题:问题:在一个物体上作用的力为5牛顿,物体的质量是2千克。
那么,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答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质量*加速度。
因此,加速度=力/质量= 5牛顿 / 2千克 = 2.5米/秒²。
3. 问题:问题:如果一个物体以恒定的速度12米/秒运动了4秒钟,那么它运动的距离是多少米?答案:根据速度=距离/时间的定义,距离=速度*时间 = 12米/秒 * 4秒= 48米。
4. 问题:问题:某个物体受到的净力为8牛顿,它的质量是4千克。
该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答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质量*加速度。
因此,加速度=力/质量= 8牛顿 / 4千克 = 2米/秒²。
5. 问题:问题:一个物体的速度从10米/秒增加到20米/秒,经过了5秒钟。
那么它的平均加速度是多少米/秒²?答案:平均加速度等于速度变化量除以时间,即 (20米/秒 - 10米/秒) / 5秒 = 2米/秒²。
6. 问题:问题:通过一个斜面,质量为6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50牛顿,斜面的倾角为30度。
该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是多少?答案:下滑的加速度等于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量除以物体的质量,即50牛顿 * sin(30度) / 6千克 = 4.33米/秒²。
7. 问题:问题:如果一个物体的速度是5米/秒,它的质量是2千克,那么它的动能是多少焦耳?答案:动能等于(1/2) * 质量 * 速度²,即 (1/2) * 2千克 * (5米/秒)² = 25焦耳。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计15分)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 A )A. 科学素养B.知识储C.道德品质D. 探究能力2.下列属于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是( C )A.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B.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C.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能通过实验收集证据,会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D.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3.下列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是( A )A.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有判断大众传媒信息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意识,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不正确的观点B.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C.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D.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
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4.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中“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的要求的是( D )A.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B.尝试选择科学探究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C.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意识D.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要求进行操作5.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交流与合作”环节的基本要求是( B )A.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B.能关注探究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C.能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有团队意识D.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方案6.下列不属于“提出问题”这一探究环节的是( C )A.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B.能书面或口头表述发现的问题C.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D.了解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7.科学内容分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及能量三大部分,我们将其称为一级主题,其下又分解为二级主题。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四套)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题(一)学校姓名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和的自然科学。
2、物理课程资源概括来说包括:文本课程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的利用组成的。
3、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让学生通过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学习,在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4、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学习评价,提倡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促进教师和,实现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
5、认知性目标行为水平要求有了解、、理解三个层次;技能性目标行为水平要求有一个层次;体验性目标的行为水平要求有、认同、三个层次。
6、现用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新课标中规定学生必做的实验项目有:、、。
7、属于认知目标的理解水平的物理内容有、、等。
(写出三个即可)二、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列入“课程内容”()2、“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是新课程标准增加的内容()3、在评价内容上不能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知识的考查,应注意评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等()4、课程标准在“知识与技能”目标要求共有两方面:知识的要求、物理实验技能方面的要求()5、学生在进行猜想和假设时,需要有两个行为,一是假定,二是解释()三、简答题(共45分)1、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对此理念新课标是怎样解读的?可以结合自己的认识谈。
(10分)2、“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的要素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并说明这些基本要求属于认知性目标、技能性目标还是体验性目标。
(15分)3、物理课程标准的教学实施建议有哪些?(10分)4、新课标对某三级主题表述:通过实验,认识浮力。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知道阿基米德原理,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完整word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测试题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一、填空题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从课程基础性、实践性、时代性等方面提出了课程基本理念,从如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提出了课程目标。
2、课程内容由科学探究、科学内容两部分组成,3、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要素,4、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5、评价的方法有作业评价、测验,作品评价、成长记录6、根据物理实验的形式进行分类,物理实验可分为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边学边实验、课外实验等类型7、实验报告的项目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原理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器材、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实验结果8、基础数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评价体系。
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取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根据这一要求,可将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分为他评、自评两类9、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自我评价可参照“义务教育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针对教学基本功、学生活动、师生互动媒体应用、教学效果、目标达成、教学特色等方面进行。
10.表现性评价的实施包含的步骤有根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内容;制定评价标准:确定评价工具;收集资料,实施评价:给出评价结论11.即时评价的方式包括直语式评价和非言语式评价,言语式评价包括赏识性评语和激励性评语进行评价12.课程资源概括来说包括:文本课程资源、实验室课程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13、科学内容标准中一级主题的“物质”有四个二级主题,分别是: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新材料及其应用14、物理课程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四部分内容15、物理学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四套)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四套)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题(一)学校姓名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和的自然科学。
2、物理课程资源概括来说包括:文本课程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的利用组成的。
3、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让学生通过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学习,在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4、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学习评价,提倡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促进教师和,实现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
5、认知性目标行为水平要求有了解、、理解三个层次;技能性目标行为水平要求有一个层次;体验性目标的行为水平要求有、认同、三个层次。
6、现用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新课标中规定学生必做的实验项目有:、、。
7、属于认知目标的理解水平的物理内容有、、等。
(写出三个即可)二、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列入“课程内容”()2、“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是新课程标准增加的内容()3、在评价内容上不能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知识的考查,应注意评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等()4、课程标准在“知识与技能”目标要求共有两方面:知识的要求、物理实验技能方面的要求()5、学生在进行猜想和假设时,需要有两个行为,一是假定,二是解释()三、简答题(共45分)1、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对此理念新课标是怎样解读的?可以结合自己的认识谈。
(10分)2、“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的要素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并说明这些基本要求属于认知性目标、技能性目标还是体验性目标。
(15分)3、物理课程标准的教学实施建议有哪些?(10分)4、新课标对某三级主题表述:通过实验,认识浮力。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知道阿基米德原理,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 1 分,计 15 分)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A)A. 科学素养B. 知识储C.道德品质D.探究能力2.下列属于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是(C)A.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B.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C.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能通过实验收集证据,会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D.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3.下列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是(A)A .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有判断大众传媒信息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意识,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不正确的观点B.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C.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D.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
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4.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中“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的要求的是(D)A.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5.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交流与合作”环节的基本要求是(B)A .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B.能关注探究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C.能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有团队意识D.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方案6.下列不属于“提出问题”这一探究环节的是(C)A.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B.能书面或口头表述发现的问题C.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D.了解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7.科学内容分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及能量三大部分,我们将其称为一级主题,其下又分解为二级主题。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计15分)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 A )A. 科学素养B.知识储C.道德品质D. 探究能力2.下列属于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是( C )A.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B.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C.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能通过实验收集证据,会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D.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3.下列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是( A )A.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有判断大众传媒信息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意识,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不正确的观点B.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C.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D.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
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4.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中“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的要求的是( D )A.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B.尝试选择科学探究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C.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意识D.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要求进行操作5.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交流与合作”环节的基本要求是( B )A.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B.能关注探究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C.能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有团队意识D.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方案6.下列不属于“提出问题”这一探究环节的是( C )A.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B.能书面或口头表述发现的问题C.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D.了解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7.科学内容分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及能量三大部分,我们将其称为一级主题,其下又分解为二级主题。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测试题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一、填空题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从课程基础性、实践性、时代性等方面提出了课程基本理念,从如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提出了课程目标。
2、课程内容由科学探究、科学内容两部分组成,3、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要素,4、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5、评价的方法有作业评价、测验,作品评价、成长记录6、根据物理实验的形式进行分类,物理实验可分为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边学边实验、课外实验等类型7、实验报告的项目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原理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器材、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实验结果8、基础数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评价体系。
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取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根据这一要求,可将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分为他评、自评两类9、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自我评价可参照“义务教育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针对教学基本功、学生活动、师生互动媒体应用、教学效果、目标达成、教学特色等方面进行。
10.表现性评价的实施包含的步骤有根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内容;制定评价标准:确定评价工具;收集资料,实施评价:给出评价结论11.即时评价的方式包括直语式评价和非言语式评价,言语式评价包括赏识性评语和激励性评语进行评价12.课程资源概括来说包括:文本课程资源、实验室课程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13、科学内容标准中一级主题的“物质”有四个二级主题,分别是: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新材料及其应用14、物理课程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四部分内容15、物理学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试题(2011版)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试题(2011版)第一篇: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试题(2011版)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试题(2011版)一.填空:1.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应综合反映人类在果。
物理学不仅含有人类探索大自然的知识成果,而且含有探索者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
此阶段的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培养。
还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应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学发展的联系,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世界观。
2.物理学是研究和3.物理学由和两部分组成。
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物理学理论则是人类对自然界最基本、最普遍规律的认识和概括。
4.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经历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5.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为6.《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培养目标定位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由此,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由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组成。
科学内容含有三个主题: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
在课程实施建议部分,分别为教师、教材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提供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二.简答1、课程基本理念有哪些?关心科技发展4.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5.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发展2.物理课程的基本目标有哪几个方面?3.科学探究包含哪几方面的要素?。
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第二篇: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试题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试题(2011版)一.填空:1.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应综合反映人类在物理学不仅含有人类探索大自然的知识成果,而且含有探索者的----------、---------、--------和和生----------、---------、-----------以及----------、-----------的培养。
(完整word版)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2011年版)测试题(初中物理)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2011年版)测试题(初中物理)命题学校命题人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40分)1.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和()A.探究学习B.合作学习C.含A、B2.()学习方式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A.分组讨论B.科学探究C.理论研究3.下列属于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是()A.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能通过实验收集证据,会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B.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C.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4.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为宗旨。
A.科学素养B.知识储备C.科学探究5.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等方式,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
A.模仿B.讨论C.体验6.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中“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的要求的是()A.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B.尝试选择科学探究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C.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要求进行操作7.下列行为动词,不是用来表示认知性目标的是()A.独立操作B.认识C.理解8.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交流与合作”环节的基本要求是()A.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B.能关注探究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D.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方案9.下列行为动词,不是用来表示体验性目标的是()A.计算B.认同C.内化10.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要素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下列科学探究能力不属于猜想与假设要素的是:()A.能注意假设与探究结果间的差异B.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可能答案提出猜想C.能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探究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11.下列不属于“提出问题”这一探究环节的是()A.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B.能书面或口头表述发现的问题C.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12.科学内容分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及能量三大部分,我们将其称为一级主题,其下又分解为二级主题。
初中物理新课标考试试卷

察右中旗第二中学物理新课标考试试卷姓名:分数: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相互作用和的自然科学,是由实验室和两部分组成。
2、《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培养目标定位为:。
由此,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标准的和课程目标。
内容标准由和科学内容组成。
3、在新的评价观念指导下,注重评价和评价结合,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
4、课程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能,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养成,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科学内容含有三个主题: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
()A.能量B.浮力C.机械2、运动和相互作用的二级主题有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和力声和以及()A.内能和电磁能B.电和磁C.物质的形态和变化3、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说法错误的是()A.科学探究是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B.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的学习活动C.对于多数探究活动来说,探究的过程比探究的结果更重要D、物理课的大多数科学探究都以个人为单位进行,不应该分组进行4、关于内能内容标准叙述错误的是()A.了解内容的概念B.了解热量的概念C.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5、了解STS,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则STS是指()A.科学·技术·社会B.知识·能力·态度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物理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是什么?2、简述物质二级主题的内容。
3、简述新材料及其应用中初步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前景,让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
4、简述阿基米德原理。
四、案例设计(20分)。
1、《声的利用》一节板书设计。
2、设计《光的传播》一节引言。
五、专业知识(30分)。
1、有两盏白炽灯L1和L2,L1标有“PZ220 100”字样,L2标有“PZ220 40”字样,将这两盏灯串联接在电压为220V的电源两端,已知两灯都发光,灯L1的电阻小于L2的电阻,请你判断哪盏灯的实际功率较大,为什么?2、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提高烹煮食物的温度,缩短烹煮的时间,人们利用水的沸点随气体的升高而升高的性质制造出了高压锅,某种规格的高压锅出气口的直径为3.2mm,计算出它的面积约为8mm2,要使锅内的气压达到2个标准大气压,请你帮忙计算该高压锅应配限压阀的质量为多少克?(设外界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1个标准大气压取105Pa,g取10N/kg)。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测试题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一、填空题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从课程基础性、实践性、时代性等方面提出了课程基本理念,从如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提出了课程目标.2、课程内容由科学探究、科学内容两部分组成,3、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要素,4、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5、评价的方法有作业评价、测验,作品评价、成长记录6、根据物理实验的形式进行分类,物理实验可分为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边学边实验、课外实验等类型7、实验报告的项目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原理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器材、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实验结果8、基础数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取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根据这一要求,可将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分为他评、自评两类9、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自我评价可参照“义务教育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针对教学基本功、学生活动、师生互动媒体应用、教学效果、目标达成、教学特色等方面进行。
10。
表现性评价的实施包含的步骤有根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内容;制定评价标准:确定评价工具;收集资料,实施评价:给出评价结论11.即时评价的方式包括直语式评价和非言语式评价,言语式评价包括赏识性评语和激励性评语进行评价12。
课程资源概括来说包括:文本课程资源、实验室课程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13、科学内容标准中一级主题的“物质”有四个二级主题,分别是: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新材料及其应用14、物理课程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四部分内容15、物理学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物理学不仅含有人类探索大自然的知识成果,而且含有探索者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
初中物理教师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五套

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
(1)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意义的课(2)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以学生为主体的
课
(3)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气氛和谐交流充分的课(4)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
效率的课
(5)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生成性的课(6)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常态下的课
(7)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
3.(10 分,每例 1 分,10 例共 10 分,正确答 10 条以上按满分 10 计)(1)教科
交流与合作。下列科学探究能力不属于猜想与假设要素的是:( )
A.能注意假设与探究结果间的差异
B.能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探究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
C.了解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D.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可能答案提出猜想
14.不是评价应注意的问题的是( )
A.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B. 注意多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
经历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的过程(体验性目标)
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认知性目标)
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意识(体验性目标)
尝试选择科学探究方法及所需的器材(体验性目标)
了解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认知性目标)
3、(10 分)
(一)重视科学探究式教学。正确认识学科探究式教学, 合理设计科学探究活动,有效实
C.能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有团队意识
D.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方案
6.下列不属于“提出问题”这一探究环节的是 ( )
A.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B.能书面或口头表述发现的问题
C.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
D.了解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考试题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试题一、填空题(18分)1.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
因此物理课程的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科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2.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物理学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
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物理学理论则是人类对自然界最基本、最普遍规律的认识和概括。
3.在物理新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包括(1) 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课堂日志:由教师和学生把课堂中发生的事情如实记录下来。
5.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培养目标定位为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质。
6.物理学有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
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物理学理论则是人类对自然界最基本、最普遍规律的认识和概括。
7.物理课程内容标准有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内容组成。
8.本标准的科学内容分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以及能量部分。
二、简答题(12分)9.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有哪些?(1)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3)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4)注重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造新的评价体系。
10.科学探究要素大致有哪几个方面?(1)提出问题;(2)猜想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试验与搜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
11.《标准》提供多种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实验探究等,教学形式各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的场合,它们的长处和不足可以互相补充,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适当选择。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计15分)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 A )A. 科学素养B.知识储C.道德品质D. 探究能力2.下列属于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是( C )A.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B.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C.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能通过实验收集证据,会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D.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3.下列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是( A )A.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有判断大众传媒信息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意识,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不正确的观点B.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C.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D.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
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4.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中“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的要求的是( D )A.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B.尝试选择科学探究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C.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意识D.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要求进行操作5.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交流与合作”环节的基本要求是( B )A.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B.能关注探究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C.能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有团队意识D.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方案6.下列不属于“提出问题”这一探究环节的是( C )A.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B.能书面或口头表述发现的问题C.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D.了解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7.科学内容分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及能量三大部分,我们将其称为一级主题,其下又分解为二级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2011年版)
测试题(初中物理)
命题学校命题人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40分)
1.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和()
A.探究学习B.合作学习C.含A、B
2.()学习方式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A.分组讨论
B.科学探究
C.理论研究
3.下列属于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是()
A.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能通过实验收集证据,会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B.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C.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4.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为宗旨。
A.科学素养
B.知识储备
C.科学探究
5.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等方式,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
A.模仿
B.讨论
C.体验
6.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中“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的要求的是()
A.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
B.尝试选择科学探究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
C.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要求进行操作
7.下列行为动词,不是用来表示认知性目标的是()
A.独立操作
B.认识
C.理解
8.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交流与合作”环节的基本要求是()
A.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
B.能关注探究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
D.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方案
9.下列行为动词,不是用来表示体验性目标的是()
A.计算
B.认同
C.内化
10.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要素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下列科学探究能力不属于猜想与假设要素的是:()
A.能注意假设与探究结果间的差异
B.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可能答案提出猜想
C.能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探究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
11.下列不属于“提出问题”这一探究环节的是()
A.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B.能书面或口头表述发现的问题
C.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
12.科学内容分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及能量三大部分,我们将其称为一级主题,其下又分解为二级主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运动和相互作用”的二级主题的是()
A.机械能
B.电和磁
C.电磁能
13.以下不属于评价学生学业成就和发展状况的四大方法的是()
A.作业评价
B.实验评价
C.作品评价
14.物理课程的( )性很强,学生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在学习过程中要占很大的比例。
A.思维
B.学习
C.实践
15.在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时,主要从课前准备和教学过程中的组织教学这两个方面进行考查的是(
)
A.教学内容
B.教学方法
C.教学态度
16.不是评价应注意的问题的是()
A.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B.重视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C.注意多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
17.下列表达中不是发挥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优势的是( )
A.多媒体软件的开发与使用
B.多媒体软件的安装与维护
C.学校局域网及数据库的建设
18.下面哪一项不是课程内容的组成部分。
()
A.科学探究
B.科学内容
C.科学方法
19.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为基础的科学。
A.实践
B.实验
C.实战
20.注重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主要是指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性评价相结合。
A.结论
B.终结
C.结果
二、填空题(每空1分,本大题共15分)
21.物理学是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
和的自然科学。
22.通过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
和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23.科学探究主要涉及提出问题、、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评估和等要素。
24.教师通过、、和成长记录四项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就和发展状况。
25.课程资源概括来说包括:文本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教学资源和教育资源。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10分。
对的打√,错的打×)
26.教科书和其他参考书是学生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
()
27.学生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
28.在《物理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 )
29.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只需要重视实验教学就可以了。
()
30.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
31.学习评价要重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
()
32.伽利略斜面实验是初中学生20个必做实验之一。
()
33.探究固体熔化和凝固实验是初中学生20个必做实验之一。
()
34.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是初中学生20个必做实验之一。
()
35.解答习题是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
()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本大题共20分)
36.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37.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从哪四个方面对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提出建议?
五、论述题(或案例分析)(15分)
浅谈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龙江镇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2011年版)
测试题(初中物理)答题卡
二、填空题(每空1分,本大题共15分)
21.
22.
23.
24.
25.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本大题共20分)
36.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38.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从哪四个方面对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提出建议?
五、论述题(或案例分析)(15分)
浅谈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龙江镇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2011年版)
测试题(初中物理)答案
二、填空题(每空1分,本大题共15分)
21. 物质相互作用运动规律
22.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23. 猜想与假设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
24. 作业评价测验作品评价
25. 实验室多媒体社会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本大题共20分)
36.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1)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3)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4)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
(5)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发展。
39.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从哪四个方面对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提出建议?
答:(1)重视文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实验室课程资源的开发
(3)发挥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优势
(4)社会教育资源的利用
五、论述题(或案例分析)(15分)
详见《物理课程标准》P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