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卫星变轨问题学习资料
卫星变轨问题知识点总结
卫星变轨问题知识点总结
卫星变轨是指卫星在轨道上偏离原有轨道进行调整的过程,用于满足不同的需求,如太阳同步轨道、地球静止轨道等。
以下是卫星变轨问题的几个知识点总结:
1. 变轨方式:变轨主要有化学推进剂变轨和电推进剂变轨两种方式。
前者通常采用火箭发动机进行推进,后者则利用电磁力进行推进。
2. 变轨方法:变轨方法通常包括单次变轨、多次变轨、连续变轨等几种。
其中单次变轨是指通过一次加速或减速达到目标轨道;多次变轨是分数次进行变轨,实现最终目标轨道;连续变轨则是通过对卫星进行定期推进来维持轨道的稳定。
3. 变轨技术:变轨技术主要包括贴近飞行、引力助推、轨道选择等。
贴近飞行需要精确掌握卫星的运动状态,以便在飞行过程中进行微调;引力助推则是利用行星或月球等天体的引力来实现变轨;轨道选择则是根据具体任务需求选择不同的轨道。
4. 变轨误差:变轨过程中存在着各种误差,如发动机性能波动、气象条件变化等。
这些误差会影响卫星的运行轨迹,需要对其进行修正和控制。
5. 动力学方程:卫星的运动状态可以通过动力学方程描述。
动力学方程包括万有引力、空气阻力、电磁效应等多个因素,并可通过数值积分方法求解得到卫星的运动状态。
总之,卫星变轨是卫星运行中重要的环节之一,需要精确掌握
变轨技术和动力学方程,保证卫星能够按照预定轨道稳定运行,实现各种任务目标。
高中物理星变轨原理知识点分析(万有引力)人教版必修二
卫星的变轨运动(一)原理一、怎样把卫星发射到轨道上去呢?有两种方法。
以地球同步卫星为例。
一种是直线发射,由火箭把卫星发射到三万六千公里的赤道上空,然后做九十度的转折飞行,使卫星进入轨道。
另一种方法是变轨发射,即先把卫星发射到高度约二百公里~三百公里的圆轨道上,这条轨道叫停泊轨道,当卫星穿过赤道平面时,末级火箭点火工作,使卫星进入一条大的椭圆轨道,其远地点恰好在赤道上空三万六千公里处,这条轨道叫转移轨道,当卫星到达远地点时,再开动卫星上的发动机,使之进入圆形同步轨道,也叫静止轨道。
第一种发射方法,在整个发射过程中,火箭都处于动力飞行状态,要消耗大量燃料,还必须在赤道上设置发射场,有一定的局限性。
第二种发射方法,运载火箭消耗的燃料较少,发射场的位置也不受限制。
目前各种发射同步卫星都用第二种方法,但这种方法在操作和控制上都比较复杂。
二、嫦娥一号的发射步骤嫦娥卫星变轨分三次进行,如下图所示。
第一次,“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后首先被送入一个地球同步椭圆轨道,这一轨道离地面最近距离为500公里,最远为7万公里。
探月卫星用26小时环绕此轨道一圈。
第二次,通过加速再进入一个更大的椭圆轨道,距离地面最近距离500公里,但最远为12万公里,需要48小时才能环绕一圈。
此后,探测卫星不断加速,开始“奔向”月球,大概经过83小时的飞行,在快要到达月球时,依靠控制火箭的反向助推减速。
第三次,在被月球引力“俘获”后,成为环月球卫星,最终在离月球表面200公里高度的极地轨道绕月球飞行,开展拍摄三维影像等工作。
卫星奔月总共大约需要157个小时,距离地球接近38.44万公里。
为什么“嫦娥一号”卫星首次变轨选择在远地点进行呢?在对卫星的运行轨道实施变轨控制时,一般选择在近地点和远地点完成,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卫星上所携带的燃料。
嫦娥一号卫星的首次变轨之所以选择在远地点实施,是为了抬高卫星近地点的轨道高度,只有在远地点变轨才能抬高近地点的轨道高度。
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五章第3课时专题强化:卫星变轨问题双星模型
m2 2G r2
√B.每颗星体运行的周期均为 2π
r3 3Gm
C.若 r 不变,星体质量均变为 2m,则星体的角速度变为原来的 4 倍
D.若 m 不变,星体间的距离变为 4r,则星体的线速度变为原来的14
考点二 双星或多星模型
任意两颗星体间的万有引力大小 F0=Gmr22, 每颗星体受到其他两个星体的引力的合力为 F=2F0cos 30°= 3Gmr22,A 错误;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m(2Tπ)2r′,
考点三 星球“瓦解”问题 黑洞
2.黑洞 黑洞是一种密度极大、引力极大的天体,以至于光都无法逃逸,科学家 一般通过观测绕黑洞运行的天体的运动规律间接研究黑洞。当天体的逃 逸速度(逃逸速度为其第一宇宙速度的 2倍)超过光速时,该天体就是黑洞。
考点三 星球“瓦解”问题 黑洞
例6 2018年2月,我国500 m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发现毫秒脉冲星
考点一 卫星的变轨和对接问题
(3)周期 卫星在Ⅰ、Ⅱ、Ⅲ轨道上的运行周期T1、T2、T3的关系为 T1<T2<T3 。 (4)机械能 在一个确定的圆(椭圆)轨道上机械能守恒 。若卫星在 Ⅰ、Ⅱ、Ⅲ轨道的机械能分别为E1、E2、E3,从轨道 Ⅰ到轨道Ⅱ和从轨道Ⅱ到轨道Ⅲ都需要点火加速, 则机械能关系为 E1<E2<E3 。
卫星的变轨和对接问题
考点一 卫星的变轨和对接问题
1.卫星发射模型
(1)为了节省能量,在赤道上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先发射卫星到圆轨道Ⅰ上, 卫星在轨道Ⅰ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有GMr1m2 =mvr12,如图所示。 (2)在A点(近地点)点火加速,由于速度变大,所需向心 力变大,GMr1m2 <mvrA12,卫星做离心运动进入椭圆轨道Ⅱ。 (3)在椭圆轨道 B 点(远地点),GMr2m2 >mvrB22,将做近心运 动,再次点火加速,使 GMr2m2 =mvBr′2 2,进入圆轨道Ⅲ。
高中物理卫星变轨问题
作业:
C 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D 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 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
p
1 23 Q
❖ 卫星变轨
练习如图所示;a b c是在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行的3颗
人造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线速度 B b 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 C c加速可追上同一轨道上的b;b减速可等到同一轨道上的c D a卫星由于某种原因;轨道半径缓慢减小;其线速度将变小
卫星在圆轨 道运行速度
V1
R
1
2
V2
mv12 r
G
Mm r2
F引
θ>900
v 减小
卫星变轨原理
r
v3
F引
椭圆mv32 r
GMr2m
使
卫
星
进
v4
入
更
v3
高
轨
道
做
圆
周
运 动
使卫星 v4, 加m 使 速 r42v到 GM r2 m
卫 星 的 回 收
❖ 卫星变轨
卫星如何变轨 以发射同步卫星为例;先进入一
专题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1 卫星比较问题 2 卫星变轨 问题
两颗人造地球卫星;都在圆形轨道上运行;它 们的质量相等;轨道半径不同;比较它们的向心加 速度an 线速度v 角速度ω 周期T
地球
计算中心天体的质量M 密度ρ
1某星体m围绕中心天体M做圆 周运动的周期为T;圆周运动
的轨道半径为r
M
4 2r3
练习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
物理必修二卫星变轨知识点
物理必修二卫星变轨知识点卫星变轨是指卫星在轨道上改变运动状态的过程。
卫星变轨的目的是为了调整轨道的位置、形状和倾角,以满足特定的任务需求。
在卫星变轨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能源消耗、轨道参数调整、轨道机动计划等。
卫星变轨的原理是通过在卫星上施加推力,改变其速度和轨道参数,从而实现轨道变化。
卫星通常采用火箭发动机或推进器来提供推力。
在卫星变轨过程中,需要考虑推力的方向和大小,以及推力施加的时间和方式。
卫星变轨可以实现多种功能。
例如,卫星可以通过变轨来调整轨道高度,以实现通信、导航和遥感等任务需求。
此外,卫星变轨还可以用于轨道维护,即调整轨道参数,以保持轨道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卫星变轨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能源消耗问题。
卫星在变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因此需要合理安排能源供应和消耗,以保证卫星的运行时间和任务需求。
其次是轨道参数调整问题。
卫星的轨道参数包括轨道高度、倾角、偏心率等,这些参数对于卫星的任务效果有重要影响。
在变轨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任务需求和轨道特性来调整这些参数,以达到最佳效果。
最后是轨道机动计划问题。
卫星变轨需要制定详细的机动计划,包括推力的方向、大小和持续时间等。
在制定机动计划时,需要考虑卫星的运行状态、任务需求和能源消耗等因素,以保证变轨的效果和安全性。
卫星变轨是卫星运行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实现卫星任务和保持轨道稳定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卫星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变轨的方法和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未来,随着卫星任务的需求和技术的进步,卫星变轨将会更加精确和高效,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中物理卫星(航天器)的变轨及对接问题
(4)航天器和中心天体质量一定时:在同一轨道运行时航天器机械能不变,在
不同轨道上运行时航天器的机械能不同,轨道半径越大,机械能越大。
(1)卫星变轨原理
2
mv 4
Mm
G 2
L
L
卫星由高轨变低轨:
(卫星的回收)
v4
v3
2
mv
mv12
Mm
使卫星 v 2 减速到 v1 , 使 2
G 2
R
R
R
L
2
mv
C
图6
(3)卫星转移
例 3:(多选)如图为嫦娥三号登月轨迹示意图.图中 M 点为环地球
运行的近地点,N 点为环月球运行的近月点.a 为环月球运行的圆
轨道,b 为环月球运行的椭圆轨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嫦娥三号在环地球轨道上的运行速度大于 11.2 km/s
B.嫦娥三号在 M 点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时应点火加速
卫星(航天器)的变轨及对
接问题
卫星的变轨及变轨前、后各物理量的比较、对接问题
1.卫星发射及变轨过程概述
思考:卫星是如
何从低轨道进入
高轨道的?
(1)卫星变轨原理
V
m
F引 G
A
Mm
r2
v2
F向 m
r
在A点万有引力相同
F引
A点速度—内小外大(在A点看轨迹)
F引<F向
F引>F向
F引 F向
M
总结:
Mm
使卫星减速到 v 0 , 使 0 G 2
R
R
2
mv
Mm
使卫星减速到 v 3,使 3 G 2
L
L
【例1】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重难专题10 卫星的变轨和双星问题
变轨结果
径圆A
行的半长轴,则沿轨道Ⅰ运行的周期大于沿轨道Ⅱ运行的周期,故C错误;根据开普勒 第二定律可知,沿同一轨道运动时在相等的时间内与火星的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而 在相等时间内,沿轨道Ⅰ运行与沿轨道Ⅱ运行扫过的面积一定不相等,故D错误。
二、航天器的对接问题:若使航天器在同一轨道上运行,航天器加速会进 入较高的轨道,减速会进入较低的轨道,都不能实现对接;故要想实现对 接,可使航天器在半径较小的轨道上加速,然后进入较高的空间轨道,逐 渐靠近其他航天器,两者速度接近时实现对接。
对点演练2 “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目标飞行器顺 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关于它们的交会对接,以下说法正 确的是( B ) A.飞船在同轨道上加速直到追上“天宫二号”完成对接 B.飞船从较低轨道,通过加速追上“天宫二号”完成对接 C.在同一轨道上的“天宫二号”通过减速完成与飞船的对接 D.若“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原来在同一轨道上运动, 可以通过直接加速或减速的运动方式完成对接
三、双星或多星问题
1.双星模型 (1)模型概述: 如图所示,宇宙中有相距较近、质量相差不大的两个星球,它 们离其他星球都较远,其他星球对它们的万有引力可以忽略不 计。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将围绕其连线上的某一固定点做周期 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这种结构叫作“双星”。
(2)特点 ①两星围绕它们之间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两星的运行周期、角速度相同。 ②两星的向心力大小相等,由它们间的万有引力提供。
√C.飞船先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小的轨道上加速,加速后飞船逐渐
靠近空间实验室,两者速度接近时实现对接 D.飞船先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小的轨道上减速,减速后飞船逐渐 靠近空间实验室,两者速度接近时实现对接
[解析] 飞船在同一轨道上加速追赶空间实验室时,速度增大,所 需向心力大于万有引力,飞船将做离心运动,不能实现与空间实 验室的对接,故A错误;空间实验室在同一轨道上减速等待飞船 时,速度减小,所需向心力小于万有引力,空间实验室将做近心 运动,也不能实现对接,故B错误;当飞船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小的轨道上加速时, 飞船将做离心运动,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可在两者速度接近时实现对接,故C正确; 当飞船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小的轨道上减速时,飞船将做近心运动,远离空间实验室, 不能实现对接,故D错误。
高一物理 力专题提升 专题17 卫星变轨问题
专题17 卫星变轨问题【专题概述】当我们要从地球向天空发射不同的卫星时,就牵扯到卫星的变轨问题,要想让卫星向高轨道运动,那么我们就要让卫星加速做离心运动,使得卫星的运动轨道达到我们的要求,对于卫星的运动,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卫星在不同轨道上运动的规律:卫星的向心加速度、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即有:错误!=ma n=m错误!=mω2r=m错误!r(1)a n=错误!,r越大,a n越小.(2)v=错误!,r越大,v越小.(3)ω=错误!,r越大,ω越小.(4)T=2π错误!,r越大,T越大.卫星变轨:这是卫星变轨图:卫星先在较低的圆轨道1上做圆周运动,当运动到近地点A时,经过点火加速,会使得卫星做离心运动,运动轨道变成了椭圆轨道2,在远地点在再次点火加速,上到预定轨道3,然后卫星绕地球再次做匀速圆周运动,这样就达到了发射卫星的目的,对于此类问题,A和B的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A点到达轨道2上的B点时,引力做负功,所以动能减小,所以卫星在轨道1上运行的速率大于在轨道2上经过B点时的速率;因为G=ma 即a=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A点时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在轨道2上经过B点时的向心加速度,卫星在B点时,距离地球的距离相同,万有引力相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相同关于地球的同步1.定义:相对于地面静止且与地球自转具有相同周期的卫星叫地球同步卫星.2.“七个一定”的特点(1)轨道平面一定: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共面.(2)周期一定: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即T=24 h。
(3)角速度一定: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4)高度一定:由G错误!=m错误!(R+h)得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h=3。
6×107 m.(5)速率一定:v=错误!=3.1×103 m/s。
(6)向心加速度一定:由G错误!=ma得a=错误!=g h=0。
23 m/s2,即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等于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7)绕行方向一定: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典例精析】关于同步卫星典例1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6倍.假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若仍仅用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则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A.1 h B.4 h C.8 h D.16 h 【答案】B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错误!=2R由错误!=错误!得错误!=错误!。
物理必修二卫星变轨知识点
物理必修二卫星变轨知识点卫星变轨是指卫星在轨道中改变自身的轨道参数,以满足不同的任务需求。
卫星变轨技术在现代卫星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卫星变轨的原因、方法和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卫星变轨的原因卫星变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任务需求:不同的任务对卫星的轨道要求不同,比如通信卫星需要在地球上不同的位置保持良好的覆盖范围,观测卫星需要在不同的轨道高度进行观测等。
2.故障修复:当卫星发生故障时,需要进行修复或更换,卫星变轨可以使得维修人员更容易接近故障卫星。
3.轨道维持:卫星在轨道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球引力、太阳引力、大气阻力等,这些因素会导致卫星轨道发生偏离,卫星变轨可以使轨道得到校正。
二、卫星变轨的方法卫星变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推力变轨:通过发射推进剂,产生推力使卫星改变速度和方向,从而改变轨道。
推力变轨通常分为瞬间变轨和连续变轨两种方式。
2.重力助推:利用其他天体的引力对卫星进行助推,实现轨道变化。
重力助推主要包括天体摄动助推和多天体引力助推。
3.空气动力变轨:通过调整卫星的姿态,利用大气阻力使卫星轨道发生变化。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低轨道的卫星。
三、卫星变轨的应用卫星变轨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信卫星:通信卫星需要覆盖全球不同地区,通过卫星变轨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通信覆盖。
2.导航卫星:导航卫星需要提供精确的定位和导航服务,通过卫星变轨可以实现更好的覆盖范围和定位精度。
3.观测卫星:观测卫星需要在不同的轨道高度进行观测,通过卫星变轨可以实现不同高度的观测任务。
4.科学实验卫星:科学实验卫星需要在特定的轨道上进行科学实验,通过卫星变轨可以实现科学实验的需求。
总结:卫星变轨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可以满足不同任务对卫星轨道的需求。
卫星变轨的方法主要包括推力变轨、重力助推和空气动力变轨等。
卫星变轨的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通信、导航、观测和科学实验等领域。
通过卫星变轨,可以实现更好的覆盖范围、定位精度和任务需求。
2025高考物理总复习卫星变轨问题星模型
道进入低轨道需要点火减速,所以“嫦娥五号”由轨道Ⅱ到轨道Ⅲ运
行时,经过Q点的速度减小,所以D错误。
目录
高中总复习·物理
2. 【对接问题】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在太空中
自动交会对接成功,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
和核心舱”,是我国航天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假设“天和核心
Gm1 m2
Gm1 m2
2
2r
=m
ω
r
,
=m
ω
1
1
2
2
L2
L2
解题关键
r1+r2=L
目录
高中总复习·物理
【典例2】 天文学家发现了一对被称为“灾难变星”的罕见双星系
统,约每51分钟彼此绕行一圈,通过天文观测的数据,模拟该双星系
统的运动,推测在接下来的7 000万年里,这对双星彼此绕行的周期逐
渐减小至18分钟。如果将该双星系统简化为理想的圆周运动模型,如
解析:
2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2 =
,解得v=
,
则问天实验舱所处的圆轨道距地面高度越高,轨迹半径越大,则环
绕速度越小,只要环绕速度相同,返回舱和问天实验舱可以在同一
轨道运行,与返回舱和问天实验舱的质量无关,故A错误,B正
确;返回舱中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地球的引力恰好提供向心
>R,则可知空间站在轨道Ⅰ上的速度小于 ,故A正确;由牛顿
第二定律 2 =ma,可知飞船和空间站在P点的加速度相等,故B
错误;神州十五号载人飞船若要从轨道Ⅱ进入轨道Ⅰ,做离心运动,
需要在P点点火加速,故C错误;轨道Ⅰ上的神州十五号飞船加速后
物理必修二卫星变轨知识点
物理必修二卫星变轨知识点卫星变轨是指卫星在轨道上进行位置调整或者改变轨道的过程。
在卫星运行过程中,由于地球重力场的作用以及其他外力的干扰,卫星可能会偏离原定轨道。
为了保证卫星的正常运行和任务的顺利进行,需要对卫星进行变轨操作。
一、卫星变轨的原因卫星变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地球引力场的不均匀性:地球的引力场并不是完全均匀的,不同地方的重力场强度不同,导致卫星在不同位置受到的引力大小不同,从而引起轨道偏离。
2.摄动力的干扰:卫星在轨道上受到太阳、月球、行星等天体的摄动力干扰,这些干扰力会引起卫星轨道的周期性变化。
3.大气阻力的影响:卫星在轨道运行过程中会与地球上的稀薄大气层发生摩擦,受到阻力的作用,从而导致轨道偏离。
二、卫星变轨的方法卫星变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推进器推力法:通过卫星上的推进器对卫星进行推力,改变卫星的速度和轨道,从而实现变轨。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型卫星,推进器的推力和燃料的消耗量都较大。
2.动量轮转动法:通过控制卫星上的动量轮的转动,改变卫星的角动量,从而实现变轨。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型卫星,具有推进器推力法所没有的优点,如燃料消耗量小、调整精度高等。
3.太阳帆法:通过卫星上的太阳帆对太阳光的反射和吸收,利用太阳光的压力对卫星进行推动,实现变轨。
这种方法适用于微小卫星,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
三、卫星变轨的步骤卫星变轨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变轨需求分析:根据卫星的任务需求和轨道偏差情况,确定卫星的变轨需求。
包括变轨的目标、变轨的方式以及变轨的时间等。
2.变轨计划设计:根据变轨需求,设计卫星的变轨计划。
包括变轨的方式、变轨的时间、变轨的轨道等。
需要考虑到卫星的燃料消耗、动量控制等因素。
3.变轨操作执行:根据变轨计划,进行卫星的变轨操作。
包括控制卫星上的推进器、动量轮或太阳帆等设备,实现卫星的位置调整和轨道变化。
4.变轨效果评估:根据变轨后的卫星轨道和位置,评估变轨的效果。
宇宙航行之卫星变轨问题资料课件
03
04
《卫星导航原理与应用》
《航天器轨道动力学》
参考文献
[1] 张三, 李四. 卫星通信原理[M]. 北 京: 科学出版社, 2018.
[3] 赵七, 马八. 卫星导航原理与应用 [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7.
[2] 王五, 刘六. 空间物理学[M]. 上海: 上海科技出版社, 2019.
卫星变轨的技术
推进器
卫星通过携带的推进器产生推力 ,实现变轨。推进器一般采用化 学火箭发动机,通过燃烧燃料和 氧化剂产生高速气体,从而产生
推力。
脉冲推进
脉冲推进是一种连续多次推进的 方式,通过多次小推力的作用实 现卫星的轨道变化。这种方式可 以节省燃料,但需要精确的控制
。
连续推进
连续推进是一种持续推进的方式 ,推力是连续的。这种方式需要 持续地供应燃料,适用于长距离
其他卫星变轨的实例包括地球观测卫星、通信卫星等。这些卫星在发射后或在其使用寿命期间,可能需要进行多 次变轨以维持其轨道高度或改变其飞行方向。
05 卫星变轨的意义与前景
卫星变轨的意义
010203Fra bibliotek提高卫星寿命
通过改变卫星的轨道高度 和倾角,可以延长卫星的 寿命,提高空间资源的利 用效率。
优化空间布局
椭圆轨道
卫星在地球引力作用下 绕地球运动的轨迹,有 两个焦点,分别是地球
和太阳。
圆形轨道
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迹 为圆,没有焦点。
卫星轨道的分类
低地球轨道(LEO)
卫星高度较低,一般在几百公里以下 ,适合进行短距离通信和观测地球。
中地球轨道(MEO)
高地球轨道(HEO)
卫星高度较高,一般在数万公里以上 ,适合进行深空探测和观测太阳系外 天体。
202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天体运动专题--卫星的变轨问题、天体追及相遇问题
卫星的变轨问题、天体追及相遇问题一、卫星的变轨、对接问题1.卫星发射及变轨过程概述人造卫星的发射过程要经过多次变轨方可到达预定轨道,如右图所示。
(1)为了节省能量,在赤道上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发射卫星到圆轨道 Ⅰ上。
(2)在A 点点火加速,由于速度变大,万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卫星做离心运动进入椭圆轨道Ⅰ。
(3)在B 点(远地点)再次点火加速进入圆形轨道Ⅰ。
2.卫星的对接问题(1)低轨道飞船与高轨道空间站对接如图甲所示,低轨道飞船通过合理地加速,沿椭圆轨道(做离心运动)追上高轨道空间站与其完成对接.(2)同一轨道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如图乙所示,后面的飞船先减速降低高度,再加速提升高度,通过适当控制,使飞船追上空间站时恰好具有相同的速度.二、变轨前、后各物理量的比较1.航天器变轨问题的三点注意事项(1)航天器变轨时半径的变化,根据万有引力和所需向心力的大小关系判断;稳定在新圆轨道上的运行速度由v =GM r判断。
(2)航天器在不同轨道上运行时机械能不同,轨道半径越大,机械能越大。
(3)航天器经过不同轨道的相交点时,加速度相等,外轨道的速度大于内轨道的速度。
2.卫星变轨的实质 两类变轨离心运动 近心运动 变轨起因卫星速度突然增大 卫星速度突然减小 受力分析 G Mm r 2<m v 2rG Mm r 2>m v 2r 变轨结果变为椭圆轨道运动或在较大半径圆轨道上运动变为椭圆轨道运动或在较小半径圆轨道上运动 3.变轨过程各物理量分析(1)速度:设卫星在圆轨道Ⅰ和Ⅰ上运行时的速率分别为v 1、v 3,在轨道Ⅰ上过A 点和B 点时速率分别为v A、v B.在A点加速,则v A>v1,在B点加速,则v3>v B,又因v1>v3,故有v A>v1>v3>v B.(2)加速度:因为在A点,卫星只受到万有引力作用,故不论从轨道Ⅰ还是轨道Ⅰ上经过A点,卫星的加速度都相同,同理,经过B点加速度也相同.(3)周期:设卫星在Ⅰ、Ⅰ、Ⅰ轨道上的运行周期分别为T1、T2、T3,轨道半径分别为r1、r2(半长轴)、r3,由开普勒第三定律r3T2=k可知T1<T2<T3.(4)机械能:在一个确定的圆(椭圆)轨道上机械能守恒.若卫星在Ⅰ、Ⅰ、Ⅰ轨道的机械能分别为E1、E2、E3,则E1<E2<E3.三、卫星的追及与相遇问题1.相距最近两卫星的运转方向相同,且位于和中心连线的半径上同侧时,两卫星相距最近,从运动关系上,两卫星运动关系应满足(ωA-ωB)t=2nπ(n=1,2,3,…)。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案讲义:卫星的变轨问题及宇宙航行的几个问题辨析
人造卫星的发射过程要经过多次变轨方可到达预定轨道,在赤道上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发射卫星到圆点点火加速,速度变大,进入椭圆轨道Ⅱ再次点火加速进入圆轨道Ⅲ卫星变轨问题分析方法速度大小的分析方法.①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某一点时,其速度满足以此为依据可分析卫星在两个不同圆轨道上的②卫星做椭圆运动经过近地点时,卫星做离心运动,m v2.以此为依据可分析卫星沿椭圆轨r道和沿圆轨道通过近地点时的速度大小(即加速离心.发射“嫦娥三号”的速度必须达到第三宇宙速度.在绕月圆轨道上,卫星周期与卫星质量有关.卫星受月球的引力与它到月球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在绕月轨道上,卫星受地球的引力大于受月球的引力明白第三宇宙速度是指被发射物体能够脱离太阳系的最小发射速度,而“嫦娥三号”没有脱离太阳的引力范要熟记万有引力的表达式并清楚是万有引力提供卫星做圆如图所示,发射同步卫星的一般程序是:先让卫星进入一个近地的圆轨道,然后在P点变轨,进入椭圆形转移轨道椭圆轨道的近地点为近地圆轨道上的P点,远地点为同步卫星圆,到达远地点Q时再次变轨,进入同步卫星轨设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速率为v1,在椭圆形转移轨道点的速率为v2,沿转移轨道刚到达远地点,在同步卫星轨道上的速率为v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点变轨时需要加速,Q点变轨时要减速点变轨时需要减速,Q点变轨时要加速D.v2>v1>v4>v3练2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在轨道3上的运行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运行速率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大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C.卫星在轨道1上运动一周的时间大于它在轨道2上运动一周的时间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反思总结卫星变轨问题关键词转化二、有关宇宙航行的几个问题辨析辨析1.发射速度与运行速度的比较(1)发射速度在地面以某一速度发射一个物体,发射后不再对物体提供动力,在地面离开发射装置时的速度称为发射速度,三个宇宙速度都是指发射速度.(2)运行速度运行速度是指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稳定飞行时的线速度,对于人造地球卫星,轨道半径越大,则运行速度越小.(3)有的同学这样认为:沿轨道半径较大的圆轨道运行的卫星的发射速度大,发射较为困难;而轨道半径较小的卫星发射速度小,发射较为容易.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因为高轨卫星的发射难易程度与发射速度没有多大关系,如果我们在地面上以7.9km/s 的速度水平发射一个物体,则这个物体可以贴着地面做圆周运动而不落到地面;如果速度增大,则会沿一个椭圆轨道运动.速度越大,椭圆轨道的半长轴就越大;如果这个速度达到11.2km/s,则这个物体可以摆脱地球的引力.可见,无论以多大速度发射一个物体或卫星,都不会使之成为沿较大的圆轨道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高轨卫星的发射过程是一个不断加速变轨的过程,并不是在地面上给一个发射速度就可以的.【典例2】(多选)如图所示,在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过程中,卫星首先进入椭圆轨道Ⅰ,然后在Q点通过改变卫星速度,让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Ⅱ,则()A.该卫星的发射速度必定大于11.2km/sB.卫星在同步轨道Ⅱ上的运行速度大于7.9km/sC.在椭圆轨道上,卫星在P点的速度大于在Q点的速度D.卫星在Q点通过加速实现由轨道Ⅰ进入轨道Ⅱ辨析2.分清三个不同(1)重力和万有引力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 的运动周期有可能是20小时如图所示,地球赤道上的山丘e,近地资源卫星均在赤道平面上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设、v3,向心加速度分别为v2<v33<a2已知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大小为近地卫星线速度大小为,地球同步卫星线速度大小为设近地卫星距地面高度不计,同步卫星距地面高度约为地倍.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卫星变轨问题(附知识点及相关习题的答案)
人造卫星变轨问题专题一、人造卫星基本原理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轨道半径r 确定后,与之对GM、周期T 2r 3、向心加速度 a GM应的卫星线速度 v 也都是确定的。
如果卫星r 2rGM的质量也确定,一旦卫星发生变轨,即轨道半径r 发生变化,上述物理量都将随之变化。
同理,只要上述物理量之一发生变化,另外几个也必将随之变化。
在高中物理中,会涉及到人造卫星的两种变轨问题。
二、渐变由于某个因素的影响使卫星的轨道半径发生缓慢的变化(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 ,由于半径变化缓慢,卫星每一周的运动仍可以看做是匀速圆周运动。
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判断这种变轨是离心还是向心,即轨道半径是增大还是减小,然后再判断卫星的其他相关物理量如何变化。
如: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无论轨道多高,都会受到稀薄大气的阻力作用。
如果不及时进行轨道维持(即通过启动星上小型火箭,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保持卫星应具有的速度),卫星就会自动变轨,偏离原来的圆周轨道,从而引起各个物理量的变化。
由于这种变轨的起因是阻力,阻力对卫星做负功, 使卫星速度减小, 所需要的向心力m v 2减r小了,而万有引力大小GMm没有变,因此卫星将做向心运动,即半径r 将减小。
r 2由㈠中结论可知:卫星线速度 v 将增大,周期 T 将减小,向心加速度三、突变由于技术上的需要,有时要在适当的位置短时间启动飞行器上的发动机,使飞行器轨道发生突变,使其到达预定的目标。
如:发射同步卫星时,通常先将卫星发送到近地轨道Ⅰ,使其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速率为v 1,第一次在 P 点点火加速,在短时间内将速率由 v 1 增加到 v 2,使卫星进入椭圆形的转移轨道Ⅱ;卫星运行到远地点 Q 时的速率为 v 3,此时进行第二次点火加速, 在短时间内将速率由 v 3 增加到 v 4,使卫星进入同步轨道Ⅲ,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a 将增大。
v 3ⅢQ v 4v 1 Ⅱ Ⅰ Pv 2第一次加速:卫星需要的向心力mv 2 增大了,但万有引力 GMm 没变,因此卫星将开始做rr 2离心运动,进入椭圆形的转移轨道Ⅱ。
专题 卫星的变轨问题(课件)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由于在地球表面附近大气稠密,对火箭的阻力很大,为了尽快离开大气层,
通常采用垂直向上发射;垂直发射的另一个优点有时要在适当的位
置短时间启动卫星上的
发动机,使卫星的速度
发生突变,让其运行轨
道发生改变,最终到达
于动力飞行状态,要消耗大量燃料。如果发射同步卫星,还必须在赤道上
建立发射场,有一定局限性。
变轨发射(即近地发射):运载火箭消耗的燃料少,发射场的位置也不
受限制。目前,各国发射同步卫星都采用第二种方法,但这种方法在操
作和控制上都比较复杂。
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载火箭一般分为三级,其发射后的飞行过程大致包括
2
向前点火减速
Mm
v
G 2 m
r
r
近心运动
三、变轨过程1——低轨到高轨
低圆轨道(Ⅰ)——P点加速(向后喷气)
Ⅲ
Ⅱ
P
v1
v2
·
Ⅰ
离心运动
v4
v3
Q
椭圆转移轨道(Ⅱ)——Q点加速(向后喷气)
离心运动
高圆轨道(Ⅲ)
3
使卫星加速到v 2
切点Q
切点P
2
mv 2
Mm
使
G 2
R
R
v4
2
v3
1
加速
v1
v2>v1
度的大小关系是(
)
P
1
2
3
Q
)所以VQ2与VQ3速
问题4、卫星在1轨道和3轨道做的都是圆周运动,所以根据“高轨低速长周期”,得
Vp1与VQ3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
问题5、综合以上分析得出卫星在轨道上各点速度的大小关系(
卫星变轨问题知识点
卫星变轨问题知识点一、知识概述《卫星变轨问题知识点》①基本定义:卫星变轨呢,简单说就是卫星在太空中改变自己运行的轨道。
卫星本来按照一定的轨道绕着地球之类的天体转,然后通过一些操作,就跑到另一个轨道上去了。
②重要程度:这在航天领域可是相当重要的。
要是没有卫星变轨技术,很多航天任务就没法完成啦。
像卫星要到特定的位置进行观测或者通讯,那就得变轨到合适的地方。
③前置知识:得先了解一些基本的圆周运动知识,比如向心力这些概念。
还得知道万有引力定律,就是那个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吸引力的定律,在卫星这个事情里,它就是卫星绕着天体转的关键力量。
④应用价值:在现实里用处超多。
例如,通信卫星有时候需要调整轨道来覆盖不同的地区,如果一个地区有特殊需求,像举办大型运动会之类的,就可以让卫星变轨来更好地提供通信服务。
还有,科研卫星要是想对某个特定星球区域进行探测,也得变轨过去。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卫星变轨知识在航天物理学这个大学科里可是重要的一部分。
它和卫星的发射、运行等其他知识紧密相连。
比如说,发射卫星到预定轨道可能就涉及到一些初步的变轨操作。
②关联知识:和万有引力、圆周运动、天体力学这些知识联系密切。
万有引力是变轨的根源力量,圆周运动是卫星运行轨道的基本模式,天体力学则是研究这一系列问题的综合学科。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这一块有点难度。
卫星变轨涉及到复杂的力与运动的关系,还有能量的变化。
比如说在变轨过程中,卫星的速度怎么变,这就得考虑多种因素了。
- 关键点:得搞明白卫星变轨时速度、高度、能量三者的关系。
当卫星要变到更高轨道的时候,得先加速,但是到了高轨道速度又会变小,这听起来有点拗口,但却是关键。
④考点分析:- 在考试中的重要性:在高中或者大学的物理学科里,这是个重点考查内容,特别是航天专题相关的考试。
- 考查方式:可能会让你计算卫星在变轨前后的速度、能量变化;也可能考查你变轨原理这种概念性的东西。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卫星变轨核心就是卫星改变它原本的运行轨道。
高中物理必修二 新教材 讲义 第7章 专题强化 卫星的变轨和双星问题
专题强化卫星的变轨和双星问题[学习目标] 1.知道卫星变轨的原因,会分析卫星变轨前后的物理量变化(重难点)。
2.知道航天器的对接问题的处理方法(重难点)。
3.掌握双星运动的特点,会分析双星的相关问题(重点)。
一、卫星的变轨问题如图是飞船从地球上发射到绕月球运动的飞行示意图。
(1)从绕地球运动的轨道上进入奔月轨道,飞船应采取什么措施?为什么?(2)从奔月轨道进入月球轨道,又应采取什么措施?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变轨过程(1)为了节省能量,在赤道上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发射卫星到圆轨道Ⅰ上,如图所示。
(2)在A点(近地点)点火________(选填“加”或“减”)速,由于速度变________,万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卫星在轨道Ⅰ上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卫星做离心运动进入椭圆轨道Ⅱ。
(3)在B点(远地点)再次点火________(选填“加”或“减”)速进入圆轨道Ⅲ。
2.变轨过程各物理量分析(1)两个不同轨道的“切点”处线速度v不相等,图中vⅢ____vⅡB,vⅡA____vⅠ(均选填“>”“<”或“=”)。
(2)同一个椭圆轨道上近地点和远地点线速度大小不相等,从远地点到近地点线速度逐渐________。
(3)两个不同轨道上的线速度v不相等,轨道半径越大,v越________,图中vⅠ____vⅢ(选填“>”“<”或“=”)。
(4)不同轨道上运行周期T不相等。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a3T2=k知,内侧轨道的周期__________外侧轨道的周期,图中TⅠ<TⅡ<TⅢ。
(5)两个不同轨道的“切点”处加速度a相同,图中aⅢ=aⅡB,aⅡA=a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低轨道上加速,使其沿椭
圆轨道运行,当行至椭圆轨
·
道的远点处时再次加速,即
可使其沿高轨道运行。
1、卫星在二轨道相切点 2、卫星在椭圆轨道运行
万有引力相同,加速度相同
速度—内小外大(切点看轨迹) 近地点---速度大,加速度大 远地点---速度小,加速度小
卫星变轨原理
使卫星v2加 ,使 m 速 r22v到 GM r2 m
Q
小于1上的角速度
C、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
的速率等于在轨道3上经过Q点时的速率
D、在轨道1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在轨道2上
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
❖ 卫星变轨
【例题】如图所示,宇宙飞船B在低轨道飞行,为了给更高轨
道的空间站A输送物资,它可以采用喷气的方法改变速度,从
而达到改变轨道的目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取的办法是(
)
A、飞船加速直到追上空间站
B、飞船从原轨道减速至一较低轨道,再加速追上空间站 完成对接
C、飞船从原轨道加速至一较高轨道,再减速追上空间 站完成对接
D、无论飞船采取何种措施,均不能与空间站对接
【练习】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
然后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
v2>v3
v3 v1
第二次变轨:
点火加速: v4>v3来自在圆轨道上 稳定运行:
v1>v4
v2
结果:v2>v1>v4>v3
❖ 卫星变轨 【分析思路】
定态运行:看公式 动态变轨:分析供需
圆轨道与椭圆轨道的互变:
A点: 圆→ 加速 →椭圆 近地点 椭圆→减速 →圆
A
B B点: 圆→ 减速 →椭圆
远地点 椭圆→加速 →圆
道面重合, 在赤道上空, 与地面保持
相对静止
卫星变轨问题
卫星变轨问题
卫星变轨原理
V
mA
F引
F引
G
Mm r2
F引<F向 F引>F向
F引 F向
F向
m
v2 r
M
在A点万有引力相同
A点速度—内小外大(在A点看轨迹)
卫星变轨原理
思考:人造卫星在低轨道上运行,要想让其在 高轨道上运行,应采取什么措施?
专题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1、卫星“比较”问题 2、卫星“变轨” 问题
两颗人造地球卫星,都在圆形轨道上运行, 它们的质量相等,轨道半径不同,比较它们的向心 加速度an、线速度v、角速度ω 、周期T。
地球
计算中心天体的质量M、密度ρ
(1)某星体m围绕中心天体M 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圆周
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
p
1 23 Q
❖ 卫星变轨
【练习】如图所示,a、b、c是在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
行的3颗人造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线速度 B.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 C.c加速可追上同一轨道上的b,b减速可等到同一轨道上的c D.a卫星由于某种原因,轨道半径缓慢减小,其线速度将变
m(2π)2R G Mm m g
T
R2
在赤道上与 地球保持相
对静止
此处的 万有引
力
离地高度近
m(2Tπ)2RGMR2m
似为0,与 地面有相对
运动
同步 卫星
可求得距
地面高度 与地球自 h≈36000 周期相同, km,约为 即24h
地球半径
此处的 万有引
力
的5.6倍
轨道面与赤
m(2Tπ)2RGMR2m
卫星在圆轨 道运行速度
V1
R
1
2
V2
mv12 r
G
Mm r2
F引
θ>900
v 减小
卫星变轨原理
r
v3
F引
椭圆mv32 r
GMr2m
使
卫
星
进
v4
入
更
v3
高
轨
道
做
圆
周
运 动
使卫星 v4, 加m 使 速 r42v到 GM r2 m
卫 星 的 回 收
❖ 卫星变轨
【卫星如何变轨】 以发射同步卫星为例,先进入
入同步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
图所示。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
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
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 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
一个近地的圆轨道,然后在v2点火 v4
加速,进入椭圆形转移轨道 (该椭圆轨道的近地点在近地圆 轨道上,远地点在同步轨道上), 到达远地点时再次自动点火加速, 进入同步轨道。
v3 v1
v2
v2>v1 v4>v3 v1>v4 v2>v1>v4>v3
第一次变轨:
点火加速: v2>v1
v4
在椭圆轨 道上运行:
人造地球卫星
所有卫星的轨道圆心都在地心上
按轨道分类:极地卫星;赤道卫星;其他卫星
注意事项:区别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近地卫星与同步卫星:
半径R 周期T 向心力F
关系式
备注
赤道 上物 体
近地 卫星
即为地 球半径
即为地 球半径
与地球自 转周期相
同,即24h
可求得 T=85min
此处的 万有引 力与重 力之差
1、如图所示,发射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
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
点火将其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P点,2、3
相切于Q点。当卫星分别在1、2、3上正常运行时,以下
说法正确的是( BD )
A、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
3 2
于1上的速率 B、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
1
P·
M
4 2r3
GT 2
(2)已知中 心天体的半径 R和表面g
Mm mg G R2
M gR 2 G
(3)中心 天体密度
M V
G3T2rR3 3
M V
3g
4RG
(当卫星在天体表 面上飞行?)
• 地球表面的物体 • 两极的物体:
(与地球具有相同的ω0)
• 赤道上的物体: 即: 即:
• 近地卫星:
• 人造地球卫星:
小
地球
b
a c
2、如图是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简化轨道示意图,先将
卫星发射至距地面高度为h1的近地轨道Ⅰ上.在卫星 经过A点时点火实施变轨,进入远地点为B的椭圆轨道 Ⅱ上,最后在B点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Ⅲ. 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自转周期为T,地 球的半径为R.求:
(1)近地轨道Ⅰ上的速度大小; (2)远地点B距地面的高度。
)
A、它应沿运行方向方向喷气,
与A对接后周期变小
B、它应沿运行速度反方向喷气,
与A对接后周期变大
C、它应沿运行方向方向喷气,
与A对接后周期变大
D、它应沿运行速度反方向喷气,与A对接后周期变小
❖ 卫星变轨
【练习】宇宙飞船空间站在同一轨道上运动,若飞船想
与前面的空间站对接,飞船为了追上轨道空间站,可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