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 散文专题——品味关键词句,赏析语言特色教学案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之品味语言 教学设计
《中考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之赏析语言品味词句》教学设计峰口镇白庙中学王娟【教学目标】1、了解中考可能考查语言的几种题型。
2、从关键词、修辞方法、描写方法、表现手法四个角度赏析语言。
3、指导学生掌握相应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
【教学重点】1、复习常见修辞、描写、表现手法的种类及作用。
2、掌握从关键词、修辞方法、描写方法、表现手法四个角度赏析语言。
【教学难点】掌握从关键词、修辞方法、描写方法、表现手法四个角度赏析语言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今天,王老师感到很荣幸,因为接下的这一节课我将和大家一起度对,在这一节课内,我们将学到语言赏析的技巧和规范的答题方法。
二、品味语言的角度---【关键词角度赏析】(一)、典例分析小结:刚才呀,我们的两个同学抓住了“偷偷地”“钻”和“嫩嫩的,绿绿的”这几个重要的词,并说出了有了它们之后的不同表达效果。
其实呀,这个过程就是语言品析的过程,如果将同学们刚才所说的写下来就是完美的答案。
而且呀,刚才的两位同学已经发现了赏析语言的一个角度,那就是——对,就是——关键词。
(板书)(二)、展示答题技巧:接下来,我们来找找规律,看看这类赏析题目该怎样回答才能得高分甚至是满分。
请齐读答案。
……读了之后,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发现?对,就是这样的,标准答案一般都是由关键词及效果+ 对象及特点+ 情感、心理等组成。
也即“”一词(等词),生动形象地(准确地)写出了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品味语言的角度---【句子角度赏析】(一).赏析描写性的语句(段)A、【从修辞的角度赏析】1、典型例题分析:2、展示答题技巧:回答修辞类的语句赏析也有一个答题模式,那就是修辞方法及效果+ 对象及特点+ 情感、心理等也即运用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常用修辞知识复习说说你知道的常用修辞方法及表达效果,好,开始抢答。
(二)、【从描写的角度赏析】1、典型例题分析:2、描写方法知识复习那同学们知道的描写方法有哪些呢?请抢答。
2024年品味散文的语言品味散文语言艺术教案
2024年品味散文的语言品味散文语言艺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散文语言的特点和魅力。
2.培养学生品味散文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引导学生运用散文语言进行创作,提升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散文语言的把握与欣赏。
2.散文语言在写作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散文作品及解析。
2.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散文的定义、特点及其在文学中的地位。
2.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阅读散文吗?为什么?第二环节:散文语言特点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散文,感受散文语言的美。
2.教师解析散文语言的特点:a.语言优美、生动、形象。
b.表达方式多样,富有变化。
c.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
第三环节:散文语言欣赏1.教师挑选几篇经典散文,让学生进行欣赏。
2.学生分享自己欣赏散文的心得体会。
第四环节:散文语言写作实践1.教师给出一个主题,让学生运用散文语言进行写作。
2.学生现场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第五环节:散文语言艺术拓展1.教师介绍一些散文大家的作品,让学生课后阅读。
2.学生交流阅读心得,分享自己喜欢的散文片段。
3.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散文语言,培养审美情趣。
2.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表达自己对散文语言的喜爱。
六、作业布置1.学生挑选一篇自己喜欢的散文,进行欣赏并写出心得体会。
2.学生尝试运用散文语言创作一篇短文,下节课分享。
七、教学反思2.学生反馈对本节课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附:教学素材1.《背影》——朱自清2.《草原》——老舍3.《春》——朱自清4.《济南的冬天》——老舍重难点补充:第二环节:散文语言特点解析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背影》,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
“同学们,你们能从《背影》中找到哪些让你们印象深刻的句子呢?”学生分享,教师引导解析:“嗯,这位同学找到了‘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蹑着脚走了进去。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复习教案第一篇:中考语文散文阅读复习教案中考语文散文阅读复习教案【教学目标】一、能了解中考散文阅读的常考题型。
二、能掌握常考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三、能完成一定量的对应散文阅读。
四、能积累一定量的散文文体知识。
一、散文知识储备(一)、明确概念何为散文?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二)、理解特点: 形散:1、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2、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3、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
神聚:主题集中鲜明(三)、散文的分类(1)抒情散文(2)记叙散文(3)议论散文(四)、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扬以小见大(五)、散文的线索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
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
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找线索的方法: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六)、散文的主题散文的主题归根结底就是作者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义。
(七)、散文的语言(1)质朴、自然(2)生动、形象(3)深刻、隽永二、考点及常见题型分析(一)、整体感知考点1.写什么(文章的主要内容)考点2.为什么写(写作意图,即文章要表达的情、理、观点)考点3.怎么写(作者的行文思路,先写什---再写什么---后写什么)例1:中考题《一位母亲与家长会》第1题:本文以为线索,通过对母亲四次参加孩子家长会的描写,勾勒出孩子的成长历程,塑造了一个的母亲形象,歌颂了母爱的伟大。
散文专题复习-语言品析
课题:散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品析)<待续>课型:复习课上课日期:2014、4、14姓名:崔加明单位:山亭区翼云中学九年级散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品析(1课时)课前预习:了解有关文学作品的常识,相关课程标准:“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判”“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复习目标:1、了解有关文学作品的常识,明确考查时设题形式。
2、阅读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
3、能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判。
4、能够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评价任务:1、知道如何圈点评注,能准确应用正确答题;2、了解把握句子含义的方法,正确解读句子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讲授导入:语文课程标准对于文学类作品的要求有:“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判;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根据课标精神,文学类作品阅读在题目设计上侧重于以下四个方面:整体感知(概括内容,体会情感,理解标题);语言品析(圈点评注,理解句子含义和作用);写法探究,拓展迁移。
今天就语言品析这一专题进行复习。
语言品析文学类作品的语言或生动鲜活,或深沉睿智,或含蓄隽永……无论是哪种风格的语言,总能牵动读者的心弦。
所以,品析语言,成了考察文学类作品阅读理解的重要环节。
这类题目往往在整体感知之后的环节出现,或单成一题,或融合在其他题目中一并考察。
常见的考法有解释加点词语;品析词语的妙处;理解句子含义;赏析语句。
1、圈点评注圈点评注是一种阅读方法。
圈点,指阅读时利用一套自己能够理解的能代表某方面意义的符号在文章的字、词、句段上圈点勾划。
中考散文专题复习(二) ━━赏析品味语言(教案)
中考散文专题复习(二)━━赏析品味语言(教案)【复习目标】:1.了解中考散文的必考要点。
2.探究赏析品味语言题的解题方法。
3.学会运用解题方法解题。
【教学重难点】:1.探究赏析品味语言题的解题方法。
2.学会运用解题方法解题。
【教学过程】:预习交流一、曾经有过的落日陆平①不经意间,望着天际那一轮正在沉沉下坠的落日,忽然心头怦然一动,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很遥远,很亲切,好像在潜意识中已经驻留了好久,感受着一种靠近归宿的温暖,就像一个疲惫的行人,终于在朦胧的暮色间看见了远处可以落脚的村落。
而那个时候,你或许正伫立在高楼层自家温馨的窗前,或许正漫步在旷野宁静的小道,或许正骑着车子在下班的人流中。
②记忆中确实有过那样一刻,扶着把铁锹,痴痴地望着遥远的那轮落日,大地是一片温和得无法表达的金黄。
一只不安分的鸟雀盘旋在空中,叫着“归去,归去”。
而那里,炊烟早已经袅袅飘起,一盆清冽的凉水,小桌上一海碗汤面,一盘浓浓醋味的洋芋丝,还有一夜甜美的梦。
③那回出差回来,邻座的小女孩奶身奶气地唱起一支熟悉的歌:“……赤足走在窄窄的田埂上/听着脚步噼啪噼啪响/伴随着声声亲切的呼唤/带我走进童年的时光……”童稚的歌声天真、质朴。
车窗外又是那一轮亲切的落日。
那一刻的落日随着长途行驶的列车久久不肯离去。
一种不舍的柔情,一种神秘的饥渴,一种久远的感动,更有一种回归的安谧,充盈在疲惫的心头。
童年的落日,跟晚年的落日,应该是同一个太阳。
落日实在并不比东升的旭日和朝霞低下,尽管人们习惯于对朝阳的赞美。
④几年前,在西又版纳的一个傍晚几年前,一车游人已经疲惫地靠向后座,连导游也是一副恹恹的模样。
这时,落日在凤尾竹编织的绿色网隙展开一幅迷离的情景,若隐若现,似有似无,正如朦胧之中的的月牙,还如闪闪烁烁的星辰……这种得天独厚的大自然的赐予,这种灵犀相通的感应,在这个小小的空间,只是属于我的一个人的专利,其他同行者沉溺于旅途的困顿,不再生成这种雅兴。
中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题——品味关键词句,赏析语言特色教学案
中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题——品味关键词句,赏析语言特色教学案——品味关键词句,赏析语言特色教学案基本目标:阅读文本,能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赏析词语或句子的表达效果。
提升目标:针对考试题型,提高散文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阅读文本,能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赏析词语或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针对考试题型,提高散文阅读能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本考点常考的题型有:1.指出代词在文中指代的内容。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3.赏析词语或句子的表达效果。
4.分析散文的语言特色。
二、方法总结1.指出代词的指代内容。
从代词前面的文字中找答案。
大多数情况,“这”“那”等代词指代的内容都是它前面的某个句子或某个短语。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首先,理解句子的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
一般来说,句子的字面意义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其次,理解句子的语境义,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这是中考考查的重要内容。
再次,理解句子的句外意义,也即“言外之意”,这也是中考常考的内容。
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①从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入手,通过对其语境意义的把握来理解句子的含义。
②从句子的结构入手。
如果是单句,哪是主干?哪是枝叶?如果是复句,有几个层次?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通过确定句子的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把握句子的含义。
③从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
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对理解句子的含义至关重要。
如果是总领句,必须从下文搜索相关信息;如果是总结句,就须上溯,从上文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如果是过渡句,就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准确理解它的含义。
④从句子的表达特点入手。
有些句子在表达上具有显著的特点。
比如,有些句子打破常规,采用超常的组合方式;有些句子运用了一定的表现手法;有些句子运用了一定的修辞方法。
对以上这些句子,要从它们的表达特点入手,分析它们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或技巧,进而揣摩它们的表达目的或表达效果,这样,才会对句子有较深刻的理解。
品味散文的语言教案
一、品味散文的语言教案二、章节名称:第一章散文的语言特点三、教学目标:1. 了解散文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散文的语言特色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四、教学内容:1. 散文的定义: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以平实的语言叙述事物,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散文的特点:自由、真实、生动、细腻。
3. 散文的语言特色:简洁、明快、优美、含蓄。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散文的概念,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散文的定义、特点和语言特色。
3. 实例分析:选取经典散文片段,分析其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4.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散文语言特色的理解和感受。
六、作业布置:1. 课后阅读一篇经典散文,体会其语言特色。
2. 写一篇散文,运用所学到的语言特色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能够认真完成作业,运用所学到的知识。
3. 散文写作能力:学生能够在散文中运用所学到的语言特色,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八、教学资源:1. 经典散文选段2. 相关文学理论资料九、教学时间:45分钟十、教学预案:1. 针对学生的不同反应,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2. 在实例分析环节,可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不同的散文进行讲解。
六、章节名称:第二章散文的语言表达技巧教学目标:1. 了解散文语言表达的常见技巧2. 学会运用各种技巧丰富散文语言3. 提高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教学内容:1. 比喻:通过比较两个不同事物,增强语言的表现力2. 拟人: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特征,使语言更具生动性3. 排比:运用相同的句式或结构,增强语言的节奏感4. 对偶:通过平衡的语言形式,达到美的效果5. 象征:用具体事物代表抽象概念,增加语言的深度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出散文语言表达技巧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每一种技巧的定义和作用。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复习—语言品味》教学设计
《散文阅读复习—语言品味》教学设计目标导航1.了解中考散文语言品味题型;2.理解并掌握散文语言品味题的答法:3.学会准确表达语言的品味。
学习重点:1.理解并掌握散文语言品味题;2.学会准确表达语言的品味。
学习难点:理解并掌握中考散文语言品味题的答法学习方法: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探究法等。
学习准备:多谋体课件、散文阅读测试卷。
【热身活动】你能理解这些“意思”的意思吗?阿呆给领导送红包时,两人的对话颇有意思。
领导:“你这是什么意思?”阿呆:“没什么意思,意思意思。
”领导:“你这就不够意思了。
”阿呆:“小意思,小意思。
”领导:“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阿呆:“是我不好意思。
”【教学过程】一、导入汉语,其实是世界上最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散文的语言,更是以形象含蓄而著称。
曾经有文学评论家这样说:“说到底,散文就是一种味道,精神的味道,以及文字的味道。
散文就是通过自己独有的语言方式把它背后的味道传达出来,如果没有语言个性,散文就没有多大的价值。
”因此——学会品味散文的语言,才能走进散文文字背后的精神世界。
而在中考散文阅读中,语言品味题,历来是考察重点、难点。
二、直击中考迅速浏览一下2020年日照中考阅读题《菊事》与《秋天的篱笆》的题目,结合你的学习经验,看一看,哪些题目是语言品味题?分别是什么考点?《菊事》17.本文围绕着菊写了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4分)18.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
(4分)(1)结合语境,谈谈你对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
因为这些菊,一个个舒缓了脚步,脸上僵硬的线条,渐渐柔软起来。
(2)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的妙处。
它倒是沉得住气,面对众人的赞赏,不动声色,不慌不忙地,只管把好颜色往外掏。
19.文章第②段写小径旁巴掌大的空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分)20.通读全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作者笔下的菊给了你哪些启示。
(4分)【莱芜中考题】《乡土的篱笆》1.阅读全文,概括“乡土的篱笆”的特点。
《散文阅读复习专题——品味语言》教学设计
《散文阅读复习专题——品味语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散文语言的特点。
2、从字词和句子两个角度赏析散文的语言。
3、了解中考查散文语言的几种题型。
4、指导学生掌握相应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
【教学重点】1、如何从语境中理解词语的内涵。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3、从描写角度赏析富有哲理性的句子。
【教学难点】分析富有哲理性句子。
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从近五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题型说起,指出散文阅读的重要性,然后进一步点明语言赏析是散文阅读的重点。
二、展示散文的语言特点三、品味散文语言的角度A、【品味词语】(一)、展示解题思路一要结合特定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
二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判断词语的特殊含义。
三要回答出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时也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
四要体会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二)、展示考题形式1、品评加点词作用(表达效果)重点2、加点词语能否删除;3、加点词语能否替换。
(三)、展示答题技巧①“”一词(等词),生动形象地(准确地)写出了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一词(等词),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体现了文章用词的准确性、生动性。
(四)、课堂练习B、【品味句子】(一)、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1、展示答题技巧:运用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范文:体会这个句子的表达效果。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济南的冬天》3、课堂练习(二)、分析体味特殊语句1、了解常考题型:某句(段)用了什么描写?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2、展示答题技巧:环境描写,人物描写等从结构上,它起承上启下(领起下文、总结上文或全文、照应开头、首尾呼应)的作用。
从内容上,它有开篇点题(设伏笔、作铺垫、深化中心、点明主旨)的作用。
3、课堂练习(三)、分析富有哲理性的语句1、了解哲理性语句的内涵2、展示答题技巧:先解答句子含义,后阐述所表达的情感。
九年级下册语文中考专题复习--散文阅读 教学设计
《散文阅读—中考专题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有关散文特点、分类等文体常识。
2、阅读文本,从整体上把握散文的主要内容、主旨、形象、思路及情感等。
3、掌握散文答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能否准确而深刻地解读文本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散文,题材广泛、语言优美、主题深刻、情感真挚、表达多样,中考的宠儿。
2、本节课从散文文体知识、文本阅读及总结答题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进行中考散文阅读的复习。
二、散文常识PPT展示:(学生也可阅读手中《中考散文纲要》)1、散文特点。
2、散文分类。
3、应考策略。
(1)整体概括,理解主旨。
(2)品味语言,赏析技巧。
(3)理解语句,辨析含义与作用。
(4)理解人物形象,剖析内心情感。
学生先阅读,做标记,然后教师作重点提示。
三、考点训练(一)《漓江情韵》,师生交流。
四、探讨文本阅读的方法先由学生自由说说阅读文本方法,然后教师再强调:1、专注投入——文本阅读的前提2、抓住文体特征——文本阅读的关键3、留意标题、中心句、关键句——文本阅读的技巧4、引导学生阅读试题。
读题,即揣摩命题意图的过程;思考考查角度;明确答题信息区。
五、考点训练(二)《寻找父亲》。
六、探讨总结答题的基本方法1、寻找,即从原文中直接寻找相应答案。
2、变通,答案可以在语段中找到,然而照搬过来并不合适,需要适当变通。
3、概括,答案不能在语段中找到,只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归纳提炼。
总结:“水无定势,法无定法”,各人还应结合自己的习惯、喜好进行解读、作答。
九、课后训练。
附:考点训练(一)漓江情韵雨霏霏,雾茫茫。
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
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
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编织成篇。
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
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
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
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你好——你好一”我顿时愣在那儿了。
散文阅读复习教学案——语言赏析篇
中考二轮散文阅读复习教学案——语言赏析篇一.复习目标1.体会和推敲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2.借助常用的修辞知识,体会文中重要语句的表达效果3.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领悟作品的情感和内涵二.教学重点1.体会和推敲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三.预习作业(一)填空1. 散文按内容和表达方式的不同,能够分为: ,2. 散文的特点:3. 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4.人物描写的方法一般有:5.描写的感官角度有:(二)完成学案中的例题四.教学过程(一)预习交流(二)回顾经典,考点扫描(三)考题表现(四)授之以渔1.赏析词语例:结合语境,解释加线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答:常见答题形式:练习: 结合语境,解释加线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答: 2.赏析句子第一:从修辞的角度例: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答: 常见答题形式:练习:“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
”答:第二:从用词的角度。
(动词、形容词、叠词、成语……)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春》)答:常见答题形式:练习: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答: 第三:从描写的角度(1)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等描写。
(2)从作者描写的感官角度(听、视、嗅、味、触觉)。
常见答题形式:1.本句使用了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刻画了人物的某种性格特征。
(描写+对象+特征或性格)2.本句从听(视、嗅、味、触觉)的角度+具体内容的分析练习1. 小男孩的脸像涂满了红墨水,细得像丝线一般的声音哆嗦着穿过秦老师的耳膜,“能不能给我的作文加上一分?”答: 练习2. “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
2025年中考语文散文复习:披文入情,品味语言,赏析表达技巧课件
欣赏艺术技巧既是中考重点,也是中考难点,这类考点旨在考查考 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要求较高。本考点常考的题型有以下两个: 语言特色鉴赏,表达技巧鉴赏。对于这两类题型,均需先准确判定所 用技巧或所属语言特色,然后再结合文本多角度透彻分析。
【必备知识图解】
【复习备考建议】
语气轻松幽默,多夸张、反语、比喻,有趣味 语势流畅,多用短句 多用长句,多用对比和辩证性语言
解题三步走 第一步 确认技巧,准确选点 语言艺术范围较广泛,要针对题目类型和文本特色确定鉴赏点,找 出属于鉴赏对象独有的特色或技巧。①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分析,如人 称的使用、描写方式、抒情方式。②从表现手法(狭义)的角度分析, 如象征、衬托、对比等。③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如比喻、比拟、 夸张、排比等。④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分析,如词语的准确、鲜明、生 动、形象,句式的整散等。⑤从语言风格入手,如平实、华丽、清新、 典雅、幽默、辛辣、简洁明快、含蓄深沉、寓庄于谐、生动形象、富 有情趣、地方色彩鲜明等等。 在指出表达技巧的同时,一定要结合具体语段分析。
确选点,确 应该注意的是,概括时应该注意人物语言和作者语言的
认技巧
区别。
第2步:结 合文本,分 析效果
结合文本具体内容,紧扣语言(关键的词语、句子),分析 表达作用。
表达作者的感受和观点比较直接
不直接表达情意,而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多用象征、 设问、比喻等修辞
质朴(平实) 语言通俗化、口语化,少用修辞,少描绘性语言
质朴与
华丽
华丽(典雅)
讲究节奏和韵律,多描绘性语言,多用引用、排比、对 偶、用典等修辞手法
庄重与 诙谐
简洁与 细腻
庄重
诙谐 简洁 细腻
初中散文语言赏析教案
初中散文语言赏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散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把握散文的主题和情感。
(2)学会分析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体会其表达效果。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赏析其他散文作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散文语言的感悟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散文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感受散文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散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
(2)分析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3)学会赏析散文作品。
2. 教学难点:(1)散文中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的解读。
(2)如何把握散文的情感内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散文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散文的语言美。
(2)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散文,理解散文内容,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2)学生勾画出自己认为精彩的词语、句子和段落,并在小组内分享。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散文作品。
(2)学生分析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4. 赏析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赏析其他散文作品。
(2)学生分享自己的赏析心得,互相交流学习。
5. 总结反馈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散文语言的感悟能力。
2. 学生对散文作品中修辞手法的分析能力。
3. 学生对散文作品的赏析能力。
4. 学生对散文的兴趣和热爱文学的情感。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自主阅读一篇散文作品,赏析其中的语言美和修辞手法。
中考散文阅读复习教案(一)(原创附答案)
中考散文阅读复习教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两个考点:内容理解以及概括、品味词语句子的意义及其表达效果。
2、掌握相应的答题技巧。
【学习重难点】掌握相应的答题技巧。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
1、知识补充。
(1)散文有哪些特征?阅读要关注哪些?1、散文贵在有“我”。
关注并体会作者的个人性情、微妙情绪和独特感悟。
2、散文日益重视“思想”、“理性”、“理趣”。
关注情感体验之中对社会、人生的一种领悟和思索。
3、散文语言精美:讲究文辞、节奏、色彩、气势。
要高度关注语言赏析。
(2)散文与小说两种文体的相似点从写作内容来看:都是写人记事。
从表现手段来看:都靠文学形象。
从写作技巧来看:两者几乎相同。
(3)散文与小说两种文体的不同点散文小说人称一般用第一人称一般用第三人称选材真实塑造情节不求完整完整(4)散文分哪三类?初中语文考其中哪两类?写人叙事类、写景状物类、议论哲理类2、完成语段。
(一)会走路的花①我在昭苏高原垦区住了四年,见了四年昭苏的云起云落。
当我意识到昭苏的云是一道风景时,我已经快要离开了。
②昭苏的云每时是不同的,常常让我应接不暇,让我的笔尖落在纸上,凌乱不堪。
而昭苏的云有时也是凌乱的。
凌乱只是我们这些生活在地上的人的观感,说不定他们正在汇聚,向雨水即将落下的地方靠拢,给亟需雨水的干涸土地来一场透彻的漫灌,让需要的土地都湿润,让这片土地上的牧草都能喝到水,让麦子和油菜在该有雨时就会落雨。
[来源:学#科#网]③高原上的人,大多都可以分辨出哪一片云可以下雨,甚至下在什么地方都心知肚明,比天气预报都准确。
他们抬头看看云,再看看天,用手一指,喏,山那边有雨,还不小呢。
有一回我正巧路过落雨的地方,算是去验证,结果当然准确无比。
这是在昭苏高原生活多年的经验积累吗?④在昭苏高原,踮起脚尖就能扯下一块云,抖抖就是一阵雨。
⑤有一年的雨水真是多。
看见云就是雨。
雨说下就下,有时滴下几滴就停了;有的时候下得没完没了,许多人就会喝酒,喝得东倒西歪地走在雨水中,就像是麦地里的麦子在风雨中被吹的样子。
初中中国散文赏析教案
初中中国散文赏析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能够分析散文的主题、情节、人物等要素。
2. 学会欣赏和评价中国当代散文作品,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教学内容:1. 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中国当代散文作品欣赏3. 散文写作技巧的讲解和练习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对散文有初步的认识。
2. 举例说明中国当代散文作品的知名作家和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正文讲解(20分钟)1. 选取一篇中国当代散文作品,如贾平凹的《废都》片段,进行详细讲解。
2. 分析散文的主题、情节、人物等要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3. 讲解散文的语言特点,如描绘细腻、情感真挚等,引导学生欣赏散文的美。
三、作品欣赏(15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一篇中国当代散文作品,如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片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互相交流对作品的欣赏和评价。
3. 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评价进行指导和点评,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散文写作技巧讲解(10分钟)1. 向学生讲解散文写作的基本技巧,如如何选材、如何组织结构、如何运用语言等。
2. 举例说明一些常见的散文写作手法和技巧,如寓言、象征、比喻等。
3. 引导学生进行散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强调散文的重要性和欣赏散文的方法,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散文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3. 学生的散文写作能力和创作兴趣的提高情况。
以上是一篇关于初中中国散文赏析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您进行教学。
中考散文语言赏析专题复习
中考散文语言赏析专题复习品味词句,赏析语言中考散文语言赏析专题复研究目标】1.掌握散文品味词句,赏析语言的一般方法;2.学会规范表达,正确答题。
研究重点】掌握散文品味词句,赏析语言的一般方法。
研究难点】学会规范表达,正确答题。
教学流程】环节一、快乐体验快乐导入1.学会品味散文的语言,走进散文语言的审美世界,才是真正地走进文本。
今天,让我们一起探讨散文中品味词句,赏析语言的方法和规律。
板书课题《品味词句,赏析语言》2.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聚焦徐州市2015年语文中考考试说明,看一下上面对散文阅读赏析语言的要求是:赏析作品中生动、优美、含义深刻的语言。
环节二:快乐合作在散文阅读考查中,品味词句,赏析语言是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考点。
大家课前完成了学案《凝望一棵开花的树》的语言赏析题,下面我们各自来展示一下你们的预成果。
答案:作者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花香的浓郁;“掠过”一词突出了花香随风飘散的情态,“一次次”则突出了香气之浓,花期之长。
全句表达了作者对开花的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讨论:赏析散文语言你通常都是从哪个角度进行品味的?1.抓关键词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特别是动词、形容词的巧妙使用,能突出人物或事物的特点或特征。
还有叠词、副词、量词等。
如何准确地理解关键语句,在答题时做到少丢分甚至不丢分呢?下面让我们一起重温经典,探讨散文语言品析的方法吧。
请大家先用2分钟思考如何赏析这两句话。
课件呈现)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XXX《背影》赏析:句中运用“攀”“缩”“微倾”三个动词,细腻而又简练地写出了父亲爬月台的整个动态过程,表现了父亲爬月台的艰难,从而表达了深沉的父爱。
2.抓修辞句比喻、拟人的生动形象;排比的气势磅礴;反问的发人深思等。
课件呈现)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XXX《济南的冬天》赏析:这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将雪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傍晚雪后小山的秀美,表达了作者对济南雪后山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阅读(二)——品味关键词句,赏析语言特色基本目标:阅读文本,能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赏析词语或句子的表达效果。
提升目标:针对考试题型,提高散文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阅读文本,能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赏析词语或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针对考试题型,提高散文阅读能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本考点常考的题型有:1.指出代词在文中指代的内容。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3.赏析词语或句子的表达效果。
4.分析散文的语言特色。
二、方法总结1.指出代词的指代内容。
从代词前面的文字中找答案。
大多数情况,“这”“那”等代词指代的内容都是它前面的某个句子或某个短语。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首先,理解句子的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
一般来说,句子的字面意义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其次,理解句子的语境义,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这是中考考查的重要内容。
再次,理解句子的句外意义,也即“言外之意”,这也是中考常考的内容。
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①从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入手,通过对其语境意义的把握来理解句子的含义。
②从句子的结构入手。
如果是单句,哪是主干?哪是枝叶?如果是复句,有几个层次?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通过确定句子的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把握句子的含义。
③从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
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对理解句子的含义至关重要。
如果是总领句,必须从下文搜索相关信息;如果是总结句,就须上溯,从上文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如果是过渡句,就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准确理解它的含义。
④从句子的表达特点入手。
有些句子在表达上具有显著的特点。
比如,有些句子打破常规,采用超常的组合方式;有些句子运用了一定的表现手法;有些句子运用了一定的修辞方法。
对以上这些句子,要从它们的表达特点入手,分析它们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或技巧,进而揣摩它们的表达目的或表达效果,这样,才会对句子有较深刻的理解。
3.赏析词语或句子的表达效果。
(1)从句式入手。
掌握常见的几种句式的表达效果:①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②设问句,提醒注意,引发思考;③反问句,加强语气;④感叹句,抒情强烈。
答题模式:这是个……句,(作用)表达了……。
(2)从修辞角度入手。
掌握常见的几种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①比喻、拟人,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②夸张,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③对偶,句式整齐,表意凝练;④排比,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⑤反复,富有音乐美,突出强调某一感情。
答题模式:运用……的修辞方法,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从词的角度入手。
答题模式:“……”一词(等词),写出了……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4)从表达方式入手。
散文常用的表达方式及作用:①议论,点明事件的意义或文章的主旨,起到统领全篇、画龙点睛的效果;②抒情,可以使文章具有感染力;③描写,可使人、景、物表现得栩栩如生,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④记叙,可使读者对人物活动和事件的发展、全貌有个清晰的了解。
4.分析散文的语言特色。
答题时常用的词语:简洁准确、生动传神、优美感人、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内涵丰富、富有文采、风趣幽默、感染力强、典雅、活泼、凝练、朴素等。
结合具体段落或句子进行分析。
答题模式:本文的语言具有……的特点,如“……”(段或句)中……(简要分析)。
三、真题典例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故乡红叶凸凹香山的红叶,我是赏过的。
第一次赏香山红叶时,我正上着一所专业院校,适逢红叶盛季,满山红遍,同伴便惊叹不迭。
但我只感到亲切,并没有难抑的惊奇。
因为我觉得,故乡的秋天,也是红叶满山、流丹溢彩的;而且,山脉绵亘,红到极遥远的地方,比香山来得有气魄。
只因为香山离市区近些,且是一个著名的公园,红叶的命运便很阔达了。
故乡的山峦,植被是极丰茂的:黄栌满坡,柘丛盈岗,楸树峰耸,檀木沟伏……夏时山色蓊郁,入秋,则渐渐变化起来,先是淡黄,而后是斑驳,最终是红得一统了,满山满野就一如火烧。
但这时却是故乡的农忙时节——庄稼的秸秆被村人铡碎了,厚厚地铺到猪厩中去,再取山上的表土覆盖,以期来年沤①出一些好肥料来。
而后,有余力的,要在地堰的边上,砍一垛垛的干柴杂草,烧一堆一堆的草木灰。
撒上草木灰的土地,蔓菁憋得大,土豆长得足,谷穗也结得沉。
此时,山上的红叶正红得烂漫呢。
但忙碌的人们哪顾得多看几眼呢。
山里人并未想到,那一丛丛的红叶,便是一团团的激情、一首首的诗,自己生于美境与福地,正可以坐享一番。
红就让它兀自红去吧,我们还有正经的营生干不完呢,他们想。
那时,我并没有一丝悲哀,因为身在其中,与村人的感觉相同。
真正醒悟了,感到有些惆怅②了,是看到城里人居然要赶那么远的路,到香山专程赏红叶之后。
于是,我怀着这么一种情绪,待人们去香山赏红叶的时候,便回到故乡去,探抚那故乡的红叶。
它们被漠视和遗忘得太久了!我爬到屋后的山上,高远的天,衬以峻拔的山形,那凌风的红叶,簌簌地,便让人极感动。
但激动的心很快就黯然了——沉默的父亲正在地堰的边上埋头打柴草,他要多烧几堆木灰啊。
于是,观赏红叶的这一份闲雅就显得多么不合时宜,显得多么奢侈,蓦地就生出一丝羞耻。
我便踅③到父亲的身边,想给他打个下手。
父亲很懂我的心思,笑笑,“去赏你的景吧。
”见我仍迟迟不动,父亲说:“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你高兴赏景就赏景,我高兴做活就做活,不都图个自在么?”我知道,要父亲埋头干他喜欢干的活,比要他赏红叶更使他心安与欢悦,这是情理中的事,不关乎我的勤与懒。
但我不忍在劳作的父亲身边作赏景的清客,便同他一起干下去了。
这是第一次回故乡赏红叶的情景。
第二年秋深,想到故乡那满山的绚丽,仍有热热的归心。
但父亲在地堰上弯曲的身影从脑底晃出的时候,归心就有了几分迟疑,心中就有了一种惆怅。
最后,还是回去了。
因为红叶岁岁依旧,而父亲却要一天天衰老;父亲已经辜负了红叶,儿女还要辜负父亲么?回到故乡,父亲很高兴,抱出一坛雄自酿④:“崽呀,知道你要回来,爹特意给你留着呢。
”我的眼窝便不由得濡湿了。
从此,每到秋深,我都毫不迟疑地回故乡去。
每次,我们低头砍着柴草,却都把红叶搁置于一边。
但只要我们抬起头来,山上的红叶,便很执着地红到我们的眼眸中来——红叶没有怨艾,只有默默的守望和多情的注视,一如山里的人们。
[注] ①沤(òu):长时间地浸泡,使起变化。
②惆怅:伤感,失意。
③踅(xué):中途折回。
④雄自酿:一种自家酿造的酒。
1.本文以“故乡红叶”为题,为什么要在一、二两段中写“香山红叶”?(3分)参考答案:将香山红叶与故乡红叶作比较,突出了故乡红叶更为壮观,更有气魄的特点,为下文写故乡红叶被人漠视的命运作铺垫。
2.指出下列句子中作者“惆怅”的具体原因。
(4分)(★)(1)真正醒悟了,感到有些惆怅了,是看到城里人居然要赶那么远的路,到香山专程赏红叶之后。
(2)但父亲在地堰上弯曲的身影从脑底晃出的时候,归心就有了几分迟疑,心中就有了一种惆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关键词句的理解,重点在于联系上下文仔细揣摩,然后作答。
第(1)句的上文说的是此时正是故乡的农忙季节,大家都忙于正经的营生,因此无暇赏红叶,结合此句中城里人的表现,可以揣摩出作者的“惆怅”是因为故乡的红叶被遗忘;第(2)句的上文提到作者要赏景还是帮父亲做农活的矛盾心理,提到自己终究“不忍”,再联系本句中父亲“弯曲的身影”,可以感受到作者为父亲的辛苦劳作和衰老而感伤。
参考答案:(1)感受到比香山红叶更壮美的故乡红叶,长久地被人漠视和遗忘。
(2)父亲虽在美景和福地之中,但因艰辛劳作而无暇赏景,且要天天衰老。
3.分析“故乡红叶”在文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在结构上的作用。
(4分)参考答案:象征意义:“故乡红叶”象征那些极为普通、没有怨言、默默坚守的山里人。
结构上的作用:“故乡红叶”是行文的线索,贯穿文章的始终,使文章内容集中、结构紧凑。
象征意义:“故乡红叶”象征那些极为普通、没有怨言、默默坚守的山里人。
结构上的作用:“故乡红叶”是行文的线索,贯穿文章的始终,使文章内容集中、结构紧凑。
4.请对“父亲”这一人物形象及“我”对“父亲”的思想情感作赏析。
(5分)参考答案:“父亲”形象:父亲在地堰边埋头干活,并以此心安和欢悦,表现了父亲的朴实和勤劳;父亲让“我”去观赏红叶,做自己喜欢的事,表现了父亲对儿女的理解和宽厚;父亲特意给“我”留着一坛雄自酿,表现了父亲对儿女的关爱。
“我”的情感:因父亲辛勤劳作、不断衰老而忧伤、内疚和思念,因父亲对“我”的理解和关爱而感激。
四、自主训练与能力提升(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你的眼泪是一条河李东辉①摇曳的光影里。
六十年了,多少苦涩的泪伴着逝去的岁月,在母亲的脸上流呀流,流走了母亲满头的青丝,流成了道道细密的小河。
②从出生那一天起,我就把无尽的牵挂和愁苦带给了她,母亲的生命从此成为一支被我点燃的蜡烛,再没有停止过燃烧和流泪。
③不满一岁的时候,我得了急性肠炎,这病在三十多年前的农村,是可以置人于死命的。
当时,已经担任村支书的父亲远在几百里外的地委党校学习。
母亲抱着气息奄奄的我,冲进雷电交加的茫茫雨夜,一路跌跌撞撞,终于在子夜敲开了十里外一个老中医的家门。
母亲跪在老中医的面前,求他救救她的儿子。
她再次用她的泪感动了上苍,我竟死里逃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④说起来,我还算给母亲争气,从小学到中学一路读过来,没让她失望。
那年我参加高考竟考了个全县文科第一,母亲连夜把我的被子拆了,添一层新棉絮,灯光下,她手中的针线起起落落,点点滴滴的泪水连同那颗慈母心都缝进了那厚厚的棉被里。
⑤大学毕业后,我被分到一个新兴城市工作。
母亲盼来的不是儿子过年归来的团圆,而是我患病住院的音讯。
在我所住的医院,母亲踉跄着扑到我的床头,抱着我的头,泉涌般的泪水湿润了我的脸。
我的心里满是对母亲深深的歉意,为什么我带给你的总是流不尽的泪?我真是一个不怀好意的讨债鬼吗?⑥在以后整整十八个月的日子里,病魔与死神将我这个不满24岁的生命当成它们手中的一根扯来扯去的猴皮筋,母亲用她带血的泪水和根根白发陪着我一道和它们较量,最终我竟奇迹般摆脱了死神的纠缠,可是它并没有空手而去,带走了我的一双眼睛。
⑦对失明的儿子,已是心碎的母亲,就如做错了事的孩子,不知如何才能不惹我发怒。
黑暗中,我下意识地伸出手,她竟看见了,忙把一支烟放到我手中,然后又急急忙忙地去找火柴。
我深吸一口香烟,许久才伴着一声重重的叹息吐出浓浓的烟雾。
母亲又小心翼翼地开口了:“妈知道你心里难受,可我们总还要活下去!”“活,像我这样活着有啥用?”这是我几个月来第一次顺着母亲的话茬儿答言,母亲受到了更大的鼓励:“咋没用,只要你还活着,只要我和你爹下地回来能看到炕上坐着我们的儿子,我们心里就踏实,就有奔头……”窗外的雨下得更大了,落在长出新芽的树上沙沙作响,忽觉得脸上痒痒的,用手去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