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神经系统的功能
【公共】神经生物学 第三章 解剖生理学-神经系统

2. 骨骼肌的收缩机制
(1)骨骼肌收缩的肌丝滑行学说 (2)兴奋收缩偶联
生物电活动和机械收缩相伴随的事件。
3. 骨骼肌的机械收缩
(1).等张收缩与等长收缩
(2).单收缩与强直收缩 肌肉单收缩呈现等级性,但单条肌纤维收 缩符合“全或无”,收缩无等级性。
完全强直收缩和不完全强直收缩
人的随意活动是由不同程度强直收缩所构成的。
多巴胺循环通路经常和5-羟色胺通路在一些点上出现 交叉和融合,这两种通路可能会同时对某些行为产生影响。 例如,多巴胺与探索、外向、追求愉悦的行为有关,而5羟色胺则与抑制有关。这两个系统在某种意义上互相平衡。 一些药物可以作用于5-羟色胺系统,包括三环类抗抑 郁药和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抑制剂。这些药物被用于治疗 很多心理障碍,尤其是焦虑心境和饮食障碍。
四、骨骼肌的收缩
1. 骨骼肌的功能解剖和超微结构
粗肌丝和细肌丝构成肌原纤维 粗肌丝由肌球蛋白组成;细肌丝含有肌 动蛋白、 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
骨骼肌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
1、肌原纤维: 粗肌丝和细肌丝
2、肌膜:肌细胞膜
横小管(transverse tubule),又称T小管可将 肌膜的兴奋迅速同步地传导至肌纤维内部. 3、肌质网 ★结构:是肌纤维内高度发达的滑面内质网,形成 纵小管(longitudinal tubule),又称L小管; 终池 (terminal cisternae);三联体(triad )
5-羟色胺(5-HT)
5-羟色胺又名血清素,最早是从血清中发现的。脑 内5-HT具有广泛的功能,参与情绪调节、饮食、觉醒-睡 眠周期、痛觉、体温、性行为、梦和下丘脑-垂体的神经 内分泌活动的调节。 5-羟色胺系统的功能之一是缓和调节我们的反应。适 当的5-羟色胺的水平可以使饮食行为、性行为和攻击行为 等处于很好的控制之下。 如果大脑中的5-羟色胺循环通路受到损伤,会发现自 己对脑子里的每个念头和冲动都会付之于行动,使机体表 现得过分活跃:情绪不稳定、好冲动以及对环境过度反应 常常和5-羟色胺的活性极度降低联系在一起,攻击性行为、 自杀、过度饮食和活性降低有联系。
《生理学》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

可塑性
感觉系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即在外界环境和经验的影响下
,能够发生适应性改变。
03
运动神经系统
运动单位与运动神经元
运动单位
一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肌肉收缩的基本单位。
运动神经元
位于脊髓前角或脑干运动神经核内的神经元,其轴突构成运动神经纤维,末梢 形成运动终板支配骨骼肌。
《生理学》第十章神 经系统的功能
目录
• 神经系统概述 • 感觉神经系统 • 运动神经系统 • 自主神经系统 • 神经系统的整合作用 • 神经系统与行为的关系
01
神经系统概述
神经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01
02
03
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 脊髓,负责整合和处理各 种信息。
周围神经系统
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 负责将信息从感受器传递 到中枢和从中枢传递到效 应器。
THANKS
感谢观看
化、吸收等代谢过程,维持机体代谢的平衡。
行为稳态的维持
03
神经系统通过大脑皮层的活动,控制学习、记忆、情感、行为
等高级功能,使机体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06
神经系统与行为的关系
行为的神经基础
神经元和突触
行为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通过突触连接形成神经网络,实 现信息的传递和处理。
神经递质和受体
种改变称为神经可塑性。
02
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神经基础
工作记忆主要依赖于前额叶皮层的功能,而长时记忆则与海马体和大脑
皮层多个区域有关。
03
记忆的编码、存储和提取
记忆的编码是指将信息转化为神经信号的过程,存储涉及神经网络结构
2024年生理学课件神经系统(完整)

生理学课件神经系统(完整)一、引言神经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系统之一,负责传递、处理和储存信息,以协调和控制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本课件旨在介绍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神经信号的产生、传递和处理过程。
通过学习本课件,您将了解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保持神经系统的健康。
二、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负责传递神经信号。
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组成。
细胞体包含细胞核和细胞质,负责维持神经元的生命活动。
树突是神经元的输入部分,负责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信号。
轴突是神经元的输出部分,负责将神经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元或靶细胞。
突触是神经元与其他神经元或靶细胞之间的连接点,负责传递神经信号。
2.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是由神经元的轴突或树突组成的纤维状结构,负责传递神经信号。
神经纤维分为有髓鞘和无髓鞘两种类型。
有髓鞘神经纤维的传递速度较快,主要负责传递长距离的神经信号。
无髓鞘神经纤维的传递速度较慢,主要负责传递短距离的神经信号。
3.神经网络神经网络是由大量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组成的复杂网络,负责传递和处理神经信号。
神经网络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负责处理和储存信息。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负责传递信息。
三、神经信号的产生和传递1.静息电位静息电位是神经元在静息状态下的电位差,一般为-70毫伏。
静息电位的存在是由于神经元细胞膜对离子的选择性通透性。
细胞膜内外的离子浓度差导致离子通过细胞膜,形成静息电位。
2.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是神经元在兴奋状态下的电位变化,用于传递神经信号。
当神经元接收到足够的刺激时,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打开,导致离子流动,使细胞内外的电位迅速反转。
这个过程称为动作电位的产生。
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速度可达每秒数十米。
3.突触传递突触传递是神经信号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
当动作电位到达神经元的轴突末端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导致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道打开,产生新的动作电位。
生理学:神经系统的功能 (填空题)

36.神经元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刺激和传递信息,神经纤维的主要功能是传导兴奋。
37.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速度与神经纤维直径的大小,有无髓鞘,髓鞘的厚度,温度的高低等因素有关。
38.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主要有完整性,绝缘性,双向性,相对不疲劳性。
39.神经对其所支配的组织能发挥功能性,营养性两方面的作用。
40.经典的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的。
41.EPSP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对Na+和K+的通透性增加,尤其是对Na+的通透性增加,从而导致细胞膜的局部去极化。
42.IPSP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突触后膜对CI-,的通透性增加,从而导致突触后膜出现超极化。
43.突触可塑性有强直后增强,习惯化,敏感化,长时程增强,长时程压抑等形式。
44.电突触传递的结构基础是缝隙连接,该处传递一般是双向的,其传递速度快。
45.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式主要有经典的突触传递,非定向突触传递(非突触性化学传递),电突触传递。
46.NE的消除是通过末梢的重摄取,酶解失活,重摄取是其消除的主要方式。
47.能与乙酰胆碱特异性结合的受体称为胆碱能受体,根据其药理学特性,该种受体又可分为毒蕈碱受体,烟碱受体。
48.能与肾上腺素和NE结合的受体称为肾上腺素能受体。
该种受体又分为α___和β两型,其中α 受体与递质结合引起的平滑肌效应以兴奋为主。
49.阿片肽包括β-内啡肽,、脑啡肽和强啡肽三类,已确定的阿片受体有μ、κ和δ 受体。
50.中枢的活动除可通过传出神经直接控制效应器外,有时传出神经还能作用于内分泌腺,通过后者释放激素间接影响效应器活动51.中枢抑制可分为.突触后抑制,突触前抑制两种类型。
52.突触后抑制有传入侧支性抑制,回返性抑制两种形式。
53.突触后抑制是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引起的一种抑制,突触后膜表现为超极化。
54.突触传递的特征是单向传播,中枢延搁,兴奋的总和,兴奋节律的改变,后发放和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
神经系统的功能ppt-生理学PPT课件

10
(二)神经纤维的功能与分类
❖神经纤维的主要功能是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 导着的兴奋或动作电位称为神经冲动。
2020年10月2日
11
冲动的传导速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1)神经纤维的直径 V直径大>V直径小,与内阻有关
(2)有无髓鞘,髓鞘厚度 V有>V无,跳跃式传导
(3)温度 V温度高>V温度低
的相对平衡;
2020年10月2日
2
❖神经系统一般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 系统两大部分,前者是指脑和脊髓部分,后 者为脑和脊髓以外的部分。
2020年10月2日
3
2020年10月2日
4
第一节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
2020年10月2日
5
一、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纤维
❖ 神经系统内主要含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两类。 1. 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高度分化,通过突触联系
2. 修复和再生作用:小胶质细胞能转变为巨噬细胞,清除变 性的神经组织碎片。
3. 免疫应答作用:星形胶质细胞是中枢内的抗原呈递细胞。
2020年10月2日
22
4. 形成髓鞘和屏障作用:少突胶质细胞和施万细胞可分别在 中枢和外周形成神经纤维髓鞘。星形胶质细胞的血管周足 是构成血-脑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5. 物质代谢和营养作用:星形胶质细胞
6. 稳定细胞外的K+浓度:星形胶质细胞膜上的钠泵可将细胞 外过多的K+泵入胞内,以维持细胞外合适的K+浓度,有助 于神经元电活动的正常进行。
7. 参与某些活性物质的代谢:星形胶质细胞能摄取神经元释 放的某些递质,还能合成和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2020年10月2日
生理学第十章

(1)突触结构:
①突触前膜—内有
囊泡,里面有递质。
②突触间隙
③突触后膜—
膜上有受体
(2)突触传递的过程 (电-化学-电的传递)
突触前神经元兴奋突触前 膜去极化 前膜的电压门控式 Ca2+通道打开胞外Ca2+进入突触 前膜神经递质释放递质在突 触间隙内扩散与后膜上的特异 受体结合后膜上某些离子通道 开放某些离子进入胞内 突触 后膜去极化或超极化。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各器官、各 系统之间的功能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 互制约;同时,人体生活在经常变化的环 境中,环境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体内的各种 功能。这就需要对体内各种生理功能不断 作出迅速而完善的调节,使机体适应内外 环境的变化。实现这一调节功能的就是神 经系统。
第一节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
4、神经对效应组织的营养性作用
营养性作用(Trophic action)
由N元合成,通过轴浆运输,在末梢经常性释 放某些营养性因子,持续地调整所支配组织的 内在代谢活动。
如:切断运动N→所支配的肌肉内糖原合成↓、蛋白 质分解↑,肌肉逐渐萎缩;将N缝合,经N再生→ 所支配的肌肉内糖原与蛋白质合成↑,肌肉逐渐 恢复。 持续用局部麻醉药阻断AP传导,并不能使所支配 的肌肉发生内在的代谢改变。
黑质-纹状体、 结节-漏斗、 中脑边缘系统。
5-HT
5-HT1 ↓cAMP 5-HT2 ↑IP3/DG -HT3-7
↑K+ ↓K+ ↑Na+等
中缝核内及上行投射到 纹状体、下丘脑等以及 下行到脊髓背角、侧角、 前角。
1 乙酰胆碱及其受体 末梢释放递质ACh的神经元称为胆碱能神经元
4 神经肽及其受体
临床执业医师生理学各章考点精析:第八章神经系统的功能

2015临床执业医师生理学各章考点精析:第八章神经系统的功能第八章神经系统的功能【考纲要求】1.神经系统的功能:①经典突触的传递过程,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②突触传递的特征;③外周神经递质和受体:乙酰胆碱及其受体;去甲肾上腺素及其受体。
2.神经反射:①反射与反射弧的概念;②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③反射活动的反馈调节:负反馈和正反馈。
3.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①感觉的特异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②内脏痛的特征与牵涉痛。
4.脑电活动:正常脑电图的波形及其意义。
5.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躯体运动的调节:①牵张反射;②低位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③小脑的主要功能;④基底神经节的运动调节功能。
6.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①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②脊髓和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7.脑的高级功能: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
【考点纵览】1.突触传递过程:当突触前神经元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对Ca2+通透性增强,Ca2+进入末梢,引起突触前膜以出胞方式释放神经递质。
如果前膜释放的是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对应受体结合,使后膜对Na+的通透性最大,Na+内流,使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EPSP大,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EPSP小,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增高。
如果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对应受体结合,使后膜对Cl-的通透性最大,Cl-内流,使突触后膜发生超极化,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IPSP使突触后神经元抑制。
2.突触传递的特征:单向传布;突触延搁;总和;兴奋节律的改变;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性。
3.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为胆碱能纤维。
胆碱能纤维主要包括:①全部交感和副交感节前纤维;②大多数副交感节后纤维(除去少数肽能纤维);③少数交感节后纤维,如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和支配骨骼肌血管的交感舒血管纤维;④躯体运动神经纤维。
胆碱能受体包括两种:M受体和N受体,M受体阻断剂为阿托品;N受体阻断剂为筒箭毒。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三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深感觉传导路径
-人体解剖生理学-
三、丘脑的感觉机能
丘脑感觉机能——全身的感觉,除嗅觉外,其它的 感觉向上 传导中,都在丘脑更换神经元,再由丘脑 向大脑皮层投射
感觉接替核:接受感觉投射纤维,发出纤维 投 丘脑细胞群 大致分三类 射到大脑皮层的感觉代表区 联络核:不直接接受感觉投射纤维,发出纤 维
重力作用
3 γ环路及其活动
●γ
●γ
环?
环的意义:使 γ 肌肉维持于缩短状 态。 环 ● 脑干某些中枢 调节肌紧张是通过 兴奋γ 环实现的。
持续轻微 牵拉伸肌
骨骼肌处于持续地轻微的收缩状态
-人体解剖生理学-
-人体解剖生理学-
4 脊休克(spinal shock) 概念:指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脊动物)时,横断面以下 脊髓的反射功能暂时消失的现象。 主要表现:横断面以下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紧张性减弱 甚至消失,外周血管扩张,血压降低,出汗被抑制,直肠 和膀胱中粪、尿贮留等。 特点:这些表现是暂时的,脊髓反射可逐渐恢复 ①恢复的快慢与种族进化程度有关: 低等动物恢复快, 高等动物恢复慢。 ②恢复的快慢与反射弧的复杂程度有关:简单的反射先 恢复(如屈反射、腱反射等);复杂的反射后恢复(如对侧伸 反射等)。 ③人类发生脊休克恢复后,排便排尿反射由原先的贮留 变为失禁。
特
点
-人体解剖生理学-
2.去大脑僵直(decerebrate
rigidity)
横断脑干切线
上述易化系统和抑制 系统对肌紧张的影响,可 用去大脑僵直实验加以说 明: 在动物中脑上下丘之 间切断脑干,动物出现伸 肌过度紧张现象,表现为 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 柱挺硬,称为去大脑僵直。
-人体解剖生理学-
《生理学神经系统》PPT课件

CHAPTER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负责整合和处理各种信息,控制机体的运动和感觉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连接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各部分,传递感觉和运动信息。
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030201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包括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根据功能可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
神经元的分类包括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以及突触后膜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
突触传递的过程神经元与突触传递1 2 3包括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等,它们在突触传递中起关键作用。
神经递质的种类根据与神经递质结合的特性可分为离子通道型受体、G蛋白偶联型受体和酶联型受体。
受体的类型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可改变受体的构象或激活相关酶,从而引发一系列生理效应。
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相互作用神经递质与受体CHAPTER感觉器官与感受器感觉器官眼、耳、鼻、舌、皮肤等感受器类型光感受器、机械感受器、温度感受器、化学感受器等感受器的生理特性适应、换能、编码等听觉传导通路耳蜗→ 听神经→ 脑干听觉传导通路→ 大脑皮层视网膜→ 视神经→ 视交叉→ 视束→ 外侧膝状体→ 视放射→ 大脑皮层触压觉传导通路外周触压觉感受器→ 传入神经→ 脊髓→ 丘脑→ 大脑皮层痛觉传导通路外周痛觉感受器→ 传入神经→ 脊髓→ 丘脑→ 大脑皮层温觉传导通路外周温觉感受器→ 传入神经→ 脊髓→ 丘脑→ 大脑皮层感觉传导通路感觉中枢及感觉整合感觉中枢大脑皮层的感觉区,包括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感觉整合多种感觉信息在大脑皮层的整合,形成对外部世界的整体感知感觉剥夺与感觉过敏感觉剥夺指长时间缺乏某种感觉刺激,导致相应感觉能力下降;感觉过敏指对某种感觉刺激过于敏感,产生不适或疼痛等异常感觉。
CHAPTER03运动单位与肌纤维类型关系不同运动单位包含的肌纤维类型不同,影响肌肉收缩特性。
神经系统的功能范文

神经系统的功能范文神经系统是人类或其他动物体内的一种复杂的控制系统,其主要功能是接收、传递和处理信息,以便动物可以对外部环境做出适应性反应。
神经系统主要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核心。
中枢神经系统负责处理和整合来自周围神经系统的信息。
它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电化学信号传递信息,调控和控制身体的各种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感知和感知:中枢神经系统接收来自感觉器官的输入信号,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
它对感官刺激进行处理和解释,并产生对环境的感知。
2.运动控制:中枢神经系统通过控制肌肉的收缩和松弛,调节身体的运动。
它接收来自运动神经元的信号,协调和控制肌肉群的活动,以实现人体各个部位的精确和协调运动。
3.认知和记忆:中枢神经系统支持认知功能,包括学习、记忆、思考和理解。
它通过不同脑区之间的神经元网络进行信息的整合和存储,形成对过去经验的记忆和对现实世界的理解。
4.情绪和行为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参与调节情绪和行为的产生和表达。
它通过释放和调节神经递质来调节情绪状态,并对情感反应和行为做出调控。
5.自主神经调节:中枢神经系统还参与调节和控制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包括心率、呼吸、消化、分泌和血压等身体的自动调节机制。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神经和神经节,它们负责传递和传导信号,连接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的其他部分。
周围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神经传导:周围神经系统通过神经纤维传导神经信号,将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命令和信息传输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2.神经调节:周围神经系统通过调节和控制神经传导的速度和强度来调控身体的功能。
例如,自主神经系统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活动来调节器官的功能。
3.骨骼和肌肉控制:周围神经系统通过支配和控制骨骼肌和平滑肌的收缩和松弛,调节身体的姿势、运动和内脏器官的功能等。
4.感觉感知:周围神经系统通过感受器官接收外部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送给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处理和解释。
生理学:神经系统的功能 (名词解释)

1.神经冲动(nerve impulse) 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兴奋或动作电位,称为神经冲动。
2.轴浆运输(axoplasmic transport) .轴突内借助轴浆(神经元轴突内的胞浆)流动运输物质的现象,称为轴浆运输。
3.突触(synapse) 一个神经元与其它神经元相接触,所形成的特殊结构称为突触。
起信息传递的作用。
4.突触后电位(postsynaptic potential) 突触前膜释放递质可引起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或超极化,这种发生在突触后膜上的电位变化称为突触后电位。
5.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EPSP) 突触后膜在递质作用下发生去极化,使该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升高,这种电位变化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6.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IPSP) 突触后膜在递质作用下发生超极化,使该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下降,这种电位变化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7.突触的可塑性(synaptic plasticity) 突触可塑性是指突触传递的功能可发生较长时程的增强或减弱。
8.强直后增强(posttetanic potentiation)突触前末梢在接受一短串强直性刺激后,突触后电位发生明显增强的现象,称为强直后增强。
9.习惯化(habituation) 当重复给予较温和的刺激时,突触对刺激的反应逐渐减弱甚至消失,称为习惯化。
10.敏感化(sensitization) 敏感化是指重复出现的较强的刺激(尤其是伤害性刺激)使突触对刺激的反应性增强,传递效能增强。
11.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 是指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能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并使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产生一定效应的信息传递物质。
12.递质共存(neurotransmitter co-existence)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递质(包括调质)共存于一个神经元内,这种现象称为递质共存。
第九版生理学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第1~3节)

4. 多巴胺及其受体;5-羟色胺及其受体;组胺及其受体
5. 主要神经肽的种类、受体和主要生理作用;嘌呤类递质及其受体 6. 一氧化氮、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的主要作用
7. 脑干对姿势的调节,大脑皮层运动传出通路,基底神经节的纤维联系
非定向突触的结构模式图
生理学(第9版)
3. 影响定向突触传递的因素、环节
(1)影响递质释放的因素:Ca2+内流的重要作用、神经毒素影响突触传递的机制
(2)影响递质清除的因素 (3)影响突触后膜反应性的因素:受体的上调与下调
4. 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传递在突触后膜引起的去极化突触后电位称为兴奋 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EPSP) 机制:兴奋性递质且Na+内流大于K+外流,发生净内向电流作用于突触后膜的 相应受体,使某些离子通道开放,后膜对Na+和K+的通透性增大
与其他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形成突触 使细胞膜面积大幅扩展,提高了神经元信息接收的范围 和敏感性 树突棘在数量和形态上都具有易变性 是脑功能可塑性的基础 与智力的发育有关 大脑皮层锥体细胞顶树突上的树突棘示意图
生理学(第9版)
2. 神经元的主要功能
接受、整合、传导和传递信息
胞体和树突:主要负责接受和整合信息
第一节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
作者 : 王继江 单位 :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生理学(第9版)
一、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一)神经元
1.神经元的一般结构
(1)神经元的概念:神经元是一类为执行多样化调节功能而在形态和功能上高度分化的特殊细胞
生理学中的神经系统

生理学中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人体内的重要调节系统之一,在生理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负责传递和集成信息,以实现机体各种功能的调控和协调。
本文将从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神经传递的机制等方面进行阐述。
1.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组成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是体内信息处理和调控的中心。
周围神经系统由神经纤维和神经节组成,分布于整个身体各个部位。
神经纤维负责信息的传递,而神经节则是神经元的重要聚集点。
2. 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具有三个基本功能:感觉功能、整合功能和运动功能。
感觉功能使人体能够接受来自外部环境和内部有害刺激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神经电信号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
整合功能指中枢神经系统对感觉信息的处理、分析和综合,产生相应的反应。
运动功能通过神经冲动的传递,使肌肉和腺体能够产生适当的运动和分泌。
3. 神经传递的机制神经传递是指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
它分为化学传递和电传递两种方式。
化学传递是指神经元通过突触间隙释放神经递质,将信号转化为化学物质,再通过受体结合并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
电传递则是指神经元内部的电位变化通过细胞膜的电活动传递。
4. 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协调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实现对机体各种器官和组织的调节和协调。
例如,在运动功能中,大脑通过下达指令,导致肌肉的收缩和放松,从而产生运动。
在整合功能中,神经系统对感觉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产生相应的反应,如疼痛的避免反射。
总之,神经系统在生理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通过结构和功能的相互作用,实现对机体内外环境的感知、调节和协调。
神经传递的机制以及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协调过程,使人体能够适应不同的生理状态和环境要求。
了解和研究神经系统对于深入理解生理学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护理专业生理学神经系统的功能 ppt课件

Na+(主) K+
通透性↑
Cl-(主) K+
通透性↑
EPSP
IPSP护理专业生理学--神经系统的功能
ppt课件
12
3.突触传导的特征: 1 )单向传递 2)突触延搁 3)总和:空间总和与时 间总和
4)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
易疲劳
5)兴奋节律的改变护理专业生理学--神经系统的功能
ppt课件
13
4. 中枢抑制:
23
b.视觉:枕叶距状裂的上下两缘 c.听觉:颞叶的颞横回和颞上回 d.味觉:中央后回的舌代表区附近 e.嗅觉:杏仁核
护理专业生理学--神经系统的功能 ppt课件
24
5.痛觉:
伤害性刺激→局 部释放致痛物质
是伤害性刺激作用于人体, →痛觉感受器→
产生的一种复杂感觉。常
传入神经→痛觉 中枢→产生痛觉
子运动
电位变化
EPSP 兴奋性 IPSP 抑制性
Na+ 、K +内 去极化 流( Na+ 为 主)
Cl-内流为主 超极化 护理专业生理学--神经系统的功能 ppt课件
兴奋
抑制
11
突触后电位的产生过程
突触前轴突末梢的AP
Ca2+内流
突触小泡中递质释放
兴奋性递质 抑制性递质
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
脊髓
护理专业生理学--神经系统的功能 ppt课件
4
神经组织
神经元 神经胶质细胞
护理专业生理学--神经系统的功能 ppt课件
5
神经元的基本功能
1、感受内外环境变化的刺激 2、传导兴奋 3、整合、分析、贮存信息 4、神经-内分泌功能
生理学神经系统的功能PPT课件

课件•神经系统概述•感觉功能•运动功能•自主神经功能目录•高级神经功能•神经系统疾病与功能障碍01神经系统概述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负责整合和协调全身各部位的活动。
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连接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各部位,传递信息。
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
030201神经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神经元与突触传递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
突触传递的过程包括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突触后膜产生电位变化等步骤。
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通过改变膜电位和离子通透性实现,影响神经信号的传递。
03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相互作用通过特定的结合位点实现,影响神经信号的传递和细胞的生理功能。
01神经递质的种类与功能包括乙酰胆碱、多巴胺、5-羟色胺等,参与不同的生理过程,如运动控制、情绪调节等。
02受体的类型与作用包括离子通道型受体、G 蛋白偶联型受体等,与神经递质结合后引发细胞内的生理反应。
神经递质与受体02感觉功能感觉器官与感受器感觉器官眼、耳、鼻、舌、皮肤等感受器类型光感受器、机械感受器、温度感受器、化学感受器等感觉传导通路特异性传导通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非特异性传导通路痛觉、温度觉、触觉等感觉中枢与感觉整合感觉中枢大脑皮层的感觉区感觉整合多感觉信息的整合与处理03运动功能运动单位与运动神经元运动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肌肉收缩的基本单位。
运动神经元位于脊髓前角和脑干运动神经核内的神经元,其轴突构成运动神经纤维,末梢形成运动终板支配骨骼肌。
运动传导通路起自大脑皮质运动区的大锥体细胞及其轴突构成的下行传导束。
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核及其发出的神经轴突。
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的大锥体细胞及其下行纤维(锥体束)和脊髓前角细胞构成。
除锥体系以外的所有控制脊髓运动神经元的下行传导通路。
生理学神经系统的功能

生理学神经系统的功能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内部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特性以及其组成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系统的科学。
神经系统是人类和其他动物体内控制和调节身体活动的主要系统之一、它由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纤维和神经元)组成,通过传递信息、调节内部环境和响应外部刺激来维持生理平衡。
以下是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
1.传递信息和信号传导: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电信号和化学信息传递,在神经网格中传递和处理信息。
这些信号被传递到运动神经元和肌肉,触发肌肉收缩和运动行为。
2.检测和感知刺激:神经系统将来自外界环境和内部机体的刺激转化为神经脉冲,并将信号传递到大脑中进行处理。
这使得我们能够感觉到触摸、听力、视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
3.调节和控制运动:神经系统通过控制肌肉的收缩和放松,调节和协调人体的运动。
这包括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平衡、姿势和协调,而运动皮层则负责智能运动的规划和执行。
4.调节内部环境: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和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它协调和控制心率、呼吸、血压、体温和其他内分泌系统来维持生理平衡。
5.记忆和学习:神经系统具有记忆和学习的潜能。
这意味着大脑能够将新的信息编码和存储,并通过重复学习和反复思考来加强和巩固记忆。
6.情感和情绪调节:神经系统在情感和情绪的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神经网络和神经递质的作用,神经系统能够调节人的情绪状态和情感反应。
7.保护和反应:神经系统可以帮助身体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并通过自主神经系统来控制身体对应急和应激情况的反应。
这包括自主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分支。
8.神经调节和修复:神经系统具有调节和修复受损神经的潜能。
这包括神经可塑性和神经再生的能力,使神经系统能够在受伤或遭受损害时进行自我修复。
总结起来,神经系统是身体内部控制和调节各种生理过程的重要系统。
它通过传递、处理和解释信息,协调和调节身体的各种功能,从而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对于理解人体的正常运作以及与各种疾病和异常情况的相关性至关重要。
生理学课件神经系统的功能(多场合)

生理学课件:神经系统的功能引言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现象的科学,其中神经系统作为生命体的控制中心,负责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对维持生命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神经系统的功能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神经系统在生理过程中的重要性。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负责接收、处理和整合信息。
周围神经系统由神经纤维和神经节组成,负责将信息传递到各个器官和组织。
二、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1.感觉功能神经系统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部和内部环境的信息,如温度、压力、疼痛、味道等。
感觉神经纤维将这些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经过处理和分析,形成感觉体验。
2.运动功能神经系统控制肌肉和腺体的活动,实现生物体的运动和分泌功能。
运动神经纤维将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传递到肌肉和腺体,使其产生相应的收缩或分泌反应。
3.调节功能神经系统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维持生物体内环境的稳定。
中枢神经系统可以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活动,使生物体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4.认知功能神经系统参与思维、记忆、语言、情感等高级心理活动。
大脑皮层是认知功能的关键部位,负责处理复杂的信息,实现语言、记忆、情感等功能的集成。
5.生殖功能神经系统对生殖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是生殖功能的主要调节途径,神经系统通过分泌激素,影响生殖细胞的和性腺的发育。
三、神经系统的功能分区1.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负责处理复杂的信息,实现认知功能。
大脑皮层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如感觉区、运动区、联合区等,各功能区协同工作,实现各种生理功能。
2.间脑间脑包括丘脑、下丘脑和松果体等结构。
丘脑是感觉信息的传递站,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中心,松果体分泌褪黑素,参与生物钟的调控。
3.中脑中脑包括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红核、黑质等结构。
中脑参与调节运动、姿势、视听等功能,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unctions of the neuron
▪ Receive signals (receptor) ▪ Generation of action potential (initial segment,
initial node of Ranvier, Na+ channels highly concentrated )
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
神经元
Neurons (1011)
神经胶质细胞 Neuroglial cell Glia (101’s cellular elements operate?
A typical neuron
The basic structure of a neuron
Cell body Dendrite (spines) Axon (hillock, initial segmen
Myelin sheath ( myelinated fiber and unmyelinated fiber)
Presynaptic terminals (synaptic knobs)
神经系统的功能
您已经学过哪些有关 神经生理学的知识?
“ The decade of the brain”
诺贝尔奖
1901 首次颁发生理学或医学奖, 98项/100年
20项 与神经科学相关
诺贝尔奖
20项 与神经科学相关
– 1906年, Golgi(意大利), Cajal(西班牙)提 出神经元学说.
Conduction velocity
Depends on
➢ Diameter of nerve fiber ➢ Myelin sheath ➢ Temperature
Can be subdivided into –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 The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 The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 Sympathetic ➢ Parasympathetic ➢ Enteric nervous system
欧盟将“人脑工程计划”列入未来新兴旗舰技术项目(2013 年),10年投资10亿欧元。
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先后发布大脑发展战略和共识,
。
中国脑研究计划
从2013年3月开始,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 等组织专家研讨会,着手对“中国脑计划”作 准备。
复旦大学已牵头成立“脑科学协同创新中 心”,该中心主任由复旦大学教授、中科院院 士杨雄里担任,下设脑科学前沿研究部、脑疾 病与脑保护研究部、脑技术与类脑智能研究部3 个部门,恰好对应“中国脑计划”雏形中的 “三脑”。
▪ Conduction of impulses (axon) ▪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synapse)
➢ Neurotransmitter release ➢ Neurosecretion
Functions of the cell body
Responsible for many of the neuronal housekeeping functions, including the synthesis and processing of proteins
Functions of the dendrite
Collect (and integrate) information (may receive as many as 200,000 synaptic inputs) Have receptors on the membrane Dendritic membranes have voltage-gated ion channels : amplify synaptic signals along the entire dendritic length
Functions of the axon
Conduction of nerve impulses Via local current
Nerve impulse conduction
Characteristics ▪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integrity ▪ Insulation ▪ Bi-directional conduction ▪ Relative infatigability
基本原理 Principles in physiology
• 稳态 • 调节
• 反馈 • 前馈
Homeostasis Regulation
Neural regulation Humoral regulation Autoregulation
Feedback Feed-forward
The nervous system
cell body (soma)
initial segment node of Schwann
of axon
Ranvier cell
axon hillock nucleus dendrites
A motoneuron with myelinated axon
第一节 总论
一、神经元
(一)神经元的分类
– Sherrington, 提出突触 – Adrian 记录神经纤维的电活动
1932年, 两位英国科学家获奖 - 1936年, Loewi(德国), Dale (英国),发现
Ach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Neuroscience
The Congress of USA: in the
90’s of the 20th century)
“ The decade of the brain”
China : Neuroscience meeting Brain Research institute
脑研究计划:
2013年4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10年投入45亿美元用于“美国 脑计划”。其中投资30亿美元的“通过推动创新性神经技术开展大 脑研究”国家专项计划(2013年)、《国家人工智能研究与发展战 略规划》(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