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语错误类型精品PPT课件
成语常见使用错误类型 PPT
(前后矛盾)“见仁见智……达成共识” “夺得银牌……独占鳌头”等
对策:认真观察该成语的前后用语,体会并感悟。
• F、搭配不当,不合语言习惯
1、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2、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 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 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成语常见错误类型
1、望文生义 2、对象误用 3、谦敬错位 4、褒贬不当, 5、前后重复,自相矛盾 6、语法错误 7、语义轻重不当
成语 常见 误用 形式
A、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许多源自 典故,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经过时代 的推移往往会产生一些引申意义。如果不仔细 辨析,或者不注意成语的引申义,就容易造成望
文生义、表里不一的错误。
例: 不足为训 差强人意 三人成虎 明日黄花 城下之盟 罪不容诛
对策:古意出发,吃透词义,注意引申义
• 1、北大荒虽然天荒地老,但经农垦战士的开发, 已经成为商品粮基地 。 指经历的时间极久。
• 2、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 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 可以火中取栗。
3、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僚必须坚决地打翻 在地,并踩上一只脚。 4、这里有良好的水土条件,又有一个团结向上的 领导班子,因而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5、我们不应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应轻易满 足于自己的成绩。
G、语义轻重不当。 有些成语词义较重,也有些成语词义较轻,这
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 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镂空的手工艺 品和供玩赏的太湖石等)。
成语运用十大错误分析课件
用错对象是指将成语用于不适用的对象或情境,导致语义不恰当。
详细描述
例如,将“目不暇接”错误理解为“眼睛无法看清东西”,而实际上它形容的 是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04
成语运用正确方式及技能
学习成语的正确途径和方法
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
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可以更好地了解成语的出处和含义,从 而更准确地理解成语的含义。
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类型
以下是成语运用的十大常见错误
1. 望文生义:误解成语的含义,例如将“屡教不改”理解为“多次教育未果”。
2. 褒贬误用:将成语的褒义误用为贬义,或将贬义误用为褒义,例如将“无微不至 ”用于贬义场合。
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类型
01
02
03
3. 语境不合
使用成语与语境不协调, 例如在轻松的场合使用过 于庄重的成语。
实例二:褒贬不分的错误
总结词
褒贬不分是指将成语的褒义或贬义用错,导致情感色 彩与实际不符。
详细描述
例如,将“绞尽脑汁”错误理解为“费尽心机”,而 实际上前者形容用尽所有精力,后者则带有贬义。
实例三:画蛇添足的错误
总结词
画蛇添足是指将成语的意思表达得不够简洁明了,反 而增加了不必要的成分。
详细描述
8. 混淆是非
将错误的成语认为是正确 的,例如将“半斤八两” 理解为“不相上下”。
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类型
9. 褒奖过度
使用褒义过度的成语,例如使用 “完善无缺”来形容一个表现正 常的人。
10. 忽视背景
忽视成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例如在西方文化中使用具有特 定文化内涵的成语。
成语运用错误的影响与避免方法
前后矛盾
总结词
高考辨析成语使用中的几种常见错误ppt课件公开课
成语专题复习教学目标:1、辨析成语使用中的常见错误,正确使用成语。
2 学会分析、归纳,并指导运用成语运用常见的几种错误类型:错误类型一:望文生义例1:前不久,郴州市委书记被查出贪污受贿达三千多万元,自然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但也有人说,受贿往往是情非得已,即使数额再大,也罪不容诛。
“罪不容诛”判处死罪还抵偿不了罪恶。
容易望文生义的词语:下里巴人: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歌曲,后来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
危言危行:危,正直。
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五风十雨:每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
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身无长物:长物,多余的东西。
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生活简率,或家境清贫。
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
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错误类型二:对象不当,张冠李戴例2、马克思、恩格斯为了共同的理想而奋斗,几十年如一日,相敬如宾,堪称人类历史上“最珍贵的友谊”.“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象对待宾客一样。
易用错对象的词:1、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精妙高超。
(人工的东西)2、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美而众多。
(建筑物)3、汗牛充栋:形容藏书或著作极多。
(书籍)4、浩如烟海:形容事物数量繁多,极其丰富。
(书籍、文献)5、青梅竹马: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男女)6、两小无猜:指男女儿时在一起玩耍,天真无邪,互不猜疑。
(男女)7、豆蔻年华:指少女十三四岁时的青春年华。
(十三四岁的少女)8、相濡以沫:比喻在困境中用微薄的力量相互帮助。
(用于患难中)9、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原来不认识的人)错误类型三:谦敬错位例3、今年消费者对小型发电机反应冷淡,造成厂家发电机大量积压,各大仓库发电机汗牛充栋。
“汗牛充栋”只能形容书多。
谦词不情之请: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姑妄言之:姑且说说(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
高考成语使用中常见错误类型及改正课件
语体不合
总结词
成语使用的文体与句子风 格不协调。
详细描述
在书面语或口语中,成语 的使用不符合句子应有的 风格和语体。
示例
在正式的商务报告中使用 口语化的成语“三心二意 ”,不符合商务报告的正 式和严谨风格。
05
成语使用习惯错误
使用频率过高
总结词
过度使用成语会使文章显得重复和单 调,影响表达效果。
搭配不当
总结词
指成语中的词语搭配不 恰当。
详细描述
例如,“想入非非”中 的“非非”是重复词, 应改为“非分之想”。
总结词
指成语中的词语搭配不 恰当。
详细描述
例如,“想入非非”中 的“非非”是重复词, 应改为“非分之想”。
成分残缺
总结词
指成语中缺少必要的成分。
详细描述
例如,“三令五申”中缺少宾 语,应改为“三令五申其纪律 ”。
高考成语使用中常 见错误类型及改正 课件
目 录
• 高考成语使用常见错误类型概述 • 成语语义理解错误 • 成语语法错误 • 成语使用语境错误 • 成语使用习惯错误
01
高考成语使用常见错误类 型概述
望文生义
总结词
指对成语的理解仅停留在字面意 思上,而没有理解其真正的含义
。
详细描述
例如,成语“首当其冲”,原意是 “首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但 常被误解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 先应当先做某事”。
适用范围。
02
成语语义理解错误
近义混淆
总结词
混淆了意思相近的成语,导致使用不当。
详细描述
有些成语在意思上非常接近,但用法和语境有所不同。考生在使用时容易混淆 ,如“美轮美奂”与“富丽堂皇”,两者都形容场面华丽,但前者多用于形容 建筑,后者则可以形容建筑、装饰等多种场景。
高考辨析成语使用中的几种常见错误课件(28张)
给出训练建议,帮助学生加强语境判断和应用能力。
具体案例分析
张冠李戴
深入剖析“张冠李戴”的错误 用法和正确使用的实例。
班门弄斧
闭门造车
通过案例分析“班门弄斧”的 误用情况,并给出正确用法。
解释“闭门造车”的错误含义, 提供正确使用的建议。
错误纠正与改正
强调正确性
着重强调正确使用成语的重要性和消除误区的必要性。
合理运用
2
“尽人皆知”和“人尽可夫”。
举例说明正确的成语运用场景,以
及如何避免使用不得体的用法。
3
思维拓展
通过启发思维,帮助学生培养合理 运用成语的能力。
语境错误
1 会意思不会用
通过案例解析常见的语境错误,例如“知己知彼”在实际应用中的误区。
2 考点解析
揭示高考中常见的语境相关考点,帮助学生提高答题准确度。
总结
总结重要性
总结为什么学好成语、正确 使用成语是关键。
错误的影响
讨论错误使用成语的影响和 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
解决方法
概述纠正成语错误的方法和 如何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高考辨析成语使用中的几 种常见错误
背景介绍 了解高考的重要性和挑战,以及成语在语文考试中的关键作用。
字义误用
歧义结构
探究成语字义多样的原因和 如何避免误用。
正确引用
讲解正确的引用方式,避免 字义上的误解。
学习与实践
分享学习成语字义的方法和 通过实践巩固使用技巧。
用法不当
1
混淆用法
解析容易混淆的成语用法,例如
提供备选
列举常见错误的替代成语,并解释正确的用法和含义。
让学生反思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常犯的错误,并给出改正的其他与成语相关的常见错误,如近义词混淆和成语引申。
高三语文《成语常见使用错误类型》复习ppt课件精选课件PPT
谦敬错位 谦词是向人表示谦卑和自谦的一类词语,敬词
是向人表示尊重和恭敬的一类词语。在成语的使 用中往往会谦语与敬语混用,造成主体与客体的混 用产生错误. 例: 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今后,你工 作中遇到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 蓬荜生辉 抛砖引玉 受宠若惊 绵薄之力
对策:注意语境是彼是己 ,选用对应敬词谦 词。
对策:注意语境事情大小与成语轻重是否合适。
语法错误
有些成语由于词性的限制,要注意它的用法 例1: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例2: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 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例1中“司空见惯”的意思是形容经常看到,不足为奇的事物。后面不 能带宾语。 例2中的“望其项背”多用于否定句或问句中,常与否定词搭配,不符 合其使用习惯。
辨析:“心有余悸”应针对已经过去的事而言, 语境中高考是八个月后的事,用在褒贬 轻重 ) 3审视对象(错用 谦敬 矛盾 重复 ) 4审视语境(逻辑 ) 5审视结构(语法)
小结
明白高考成语题的设误类型,才能准 确无误地判断出成语运用的正误。可见, 要做到正确使用成语,这就需要在平时的 学习中多留心、多积累、多归纳,而在高 考来临之际,抓住一些具有特殊性的成语 加强训练,多注意近义成语的选用,多注 意有历史渊源特殊意义的成语及典故,也 就显得更加必要了。
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C
A他住在风雨飘摇的土屋里,衣着打扮土得 不能再土。
B国庆期间,通往中华恐龙园的大道上,人 流如潮,接踵而至,形成一道假日旅游的亮丽 风景线。
C大自然这一超级画家用出神入化的笔法, 将深浅浓淡、隐显明暗搭配组合,使极光变花 筒。
D 现在社会上假货泛滥,从假烟、假酒到假 警察、假医生,应有尽有,让人防不胜防。
高考成语误用类型ppt课件
• 练习:判断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是否正 确? 1.韩寒和郭敬明是80后作家群的翘楚, 都拥有数量庞大的粉丝,其能量早已 突破了文学的领域,我们不必求全责 备他们某些过激言论。 2.电影《一九四二》让更喜欢津津乐道 于历史辉煌而不喜欢翻看沉重记忆的 中国人在享受苦味的同时,去思考怎 样避免灾难的再次发生。
高考成语误用 类型
(一)对象误用
• 你知道下列成语的使用对象吗? • 器宇轩昂 脱颖而出 汗牛充栋 举案齐眉 天作之合 宵衣旰食 让枣推梨 挥洒自如 豆蔻年华 浩如烟海 娓娓动听 珠圆玉润 信手拈来 荡气回肠 一饭千金
• • • •
你知道下列成语的使用对象吗? 器宇轩昂(人的外表、风度) 脱颖而出(人) 汗牛充栋(书 ) 举案齐眉(夫妻) • 天作之合(新婚颂词) • 宵衣旰食(政事) • 让枣推梨 (兄弟) • 挥洒自如 (写文章、画画)
(二)望文生义
整理知识清单:
• • • • • • 春意阑珊 (将尽) 久假不归(借) 登高自卑(从低处) 细大不捐 (放弃) 差强人意(稍微) 功败垂成(接近) 屡试不爽 (差错) 不名一文(占有) 不经之谈 (正常) 不刊之论(改变) 不足为训(典范,法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以致用
下列各句中,加红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我攀过陡峭的崖壁,历尽艰辛,登上绝顶,放眼 望去,天无涯际,顿觉自己渺小,登高自卑之感油 然而生。 B.2010年11月23日,朝鲜突然炮击延坪岛,使得 本已不平静的朝鲜半岛局势更是不绝如缕。 C.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项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 大雅、不足为训,我们觉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 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D.此文打着科学的幌子,实际上宣传的是封建迷 信,这样一篇不刊之论,竟然公开刊登在一家省 级大报上,真是令人不解。
高考语文复习 成语误用的形式 课件ppt
借代的作用
①形象生动、重点突出,如:那一对西装 革履从前面慢悠悠地走过来。 ②简洁、精炼,如:公园里的长凳上坐着两 个人,一个“马褂”,一个“西装”。 ③灵活,不死板,给人以幽默感,如:从他 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 借代要得当 这特别要注意语言环境的交代,否则,可能 产生歧义或让人摸不着头脑,如: 张伯伯家里有两个五角星.——容易产生误 解。
(98年全国卷)
例16 历史上也曾有那么几位文韬武略 的英雄人物,想统一天下,但是未曾实现自 己的抱负。
五、搭配不当
例17 这所大学里的一些学生语文 水平实在低劣,被人贻笑大方,影响了 学校的声誉。
例18 这里有良好的水土条件, 又有一个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因而 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例19 张成同志不幸被敌人抓获, 投入监狱,虽然全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但仍然坚守党的秘密。
例7 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 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 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例8 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 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 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2004年高考福建卷)
二、用错对象
用错对象类成语
• 精神矍铄” 专指老年人 • “鳞次栉比”专指建筑物的排列。 • 信笔涂鸦”是指写字,不是画画 抛砖引玉 不耻下问 ……
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 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 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 心积虑。 (1998年高考题第5题B项)
例9
例10 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 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 好者也趋之若鹜。
(1997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高考题第4题C项)
例11 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 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 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了。 (02年全国卷第4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3、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 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 2005年江苏卷)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概括一
望文生义,主观臆断
成语具有结构的稳定性和意义的整体 性,其含义是约定俗成的;它不是构成它 的单个语素义的简单叠加,在丰富的人文 背景下,通过引申、比喻等方式抽象概括 出来的。因此我们在掌握或运用成语时一 定要注意把握成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整体意 义主观臆断,望文生义。
类似成语积累:
洗心革面 无所不为 无所不至 始作俑者 粉墨登场 无独有偶 处心积虑 倾巢而出 官样文章 昼伏夜出 连篇累牍 师心自用 评头品足 一团和气 闪烁其词 叹为观止 目无全牛 耳提面命 趋之若骛 集腋成裘 危言危行 有口皆碑 殚精竭虑 蠢蠢欲动 凤毛麟角 罄竹难书 擢发难数 胸无城府
例6、D.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夜景观” 建设琳琅满目,发展十分迅速。(2005年黑、 吉、桂卷)
“先斩后奏”用于下级把事情处理完后再向上 级报告,不适用于平辈关系或上对下。
例11、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 番话是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 狗尾续貂。” (2005广东卷)
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 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不能用于第三方,在 本句中没注意使用对象的限制,所以错了。
高考成语 错误辨析
例1、 “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 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 仰止(2005年浙江卷)
高山仰止:比喻道德高尚,令人无法企及。
例2、他最近出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 注释的旧体诗集子,这样的书,读起来确实 累人。(2004年北京卷)
“文不加点”中的关键语素“点”,不是 “标点”的意思,而是“涂改、删减”之意; 如果我们不理解它,就可能把意思理解成 “写文章不加标点”;而实际上该成语是指 “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琳琅满目”是“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 (多指书籍或工艺品)”,这里是“城市‘夜 景观’建设”,显然不是“书籍或工艺品”。
例7、他们到底扶持起了多少畜牧企业没有人 记得清,只记得他们所到之处,大量畜牧企 业脱颖而出。( 2005年山东卷)
“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现出来,不 用于物。
例8、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 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的变脸绝 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2004年高考江苏 卷试题)
“弹冠相庆”是贬义词,指一人做了官, 他的朋友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做,此处用 在中国女排身上也是犯了“贬词褒用” 的错误。
概括二
色彩不分,褒贬失当
不同的成语常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 并随着语言环境的不同而变化,我们在 使用时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 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失误。此类成语 在高考中出现频率很高,应引起重视。
“稍纵即逝”形容机会和时间“稍一放松就会 消失”,此处用来形容脸谱则不当。
概括三
对象不当,张冠李戴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适用对象,有的指个 体,有的指群体;有的指人,有的指物; 有的专用于男女或夫妻之间,有的专用于 写文章或文学艺术等等。如果对这些成语 所表达的习惯对象缺乏了解,就会使陈述 与被陈述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类似成语积累:
雕虫小技 东涂西抹 贻笑大方 千虑一得 绵薄之力 汗马功劳 敝帚自珍 鼎力相助 如坐春风 抛砖引玉 挂一漏万 一孔之见 问道于盲 马齿徒增 绠短汲深 管窥之见 力薄才疏 管窥蠡测 醍醐灌顶 屈尊纡贵 滥竽充数 门墙桃李 敬谢不敏 不情之请 身临其境 设身处地 信笔涂鸦 班门弄斧
恭敬不如从命
类似成语积累:
巧夺天工 萍水相逢 明日黄花 甚嚣尘上 秋毫无犯 豆蔻年华 行云流水 炙手可热 多事之秋 一挥而就 青梅竹马 脍炙人口 两小无猜 乱点鸳鸯 举案齐眉 比翼双飞 耳鬓厮磨 相敬如宾 夫唱妇随 江郎才尽 挥洒自如 倚马可待 呼之欲出 信手拈来 鸿篇巨制 勾画了了 烘云托月 韦编三绝 相濡以沫 纵横捭阖 含英咀华 破镜重圆 洛阳纸贵 日理万机 折冲樽俎
例12、正值老教授八十寿辰之际,晚辈们集 体送去了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恭祝您老长 命富贵”。
“长命富贵”,旧时用于对小孩的祝福,此处 写老教授不当。
概括四
人称或角度失当,敬谦错位
某些从古代沿用下来的成语已烙 下了古代文化的印记,有的用于自 称(谦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则用于对方(敬 称);如将其混淆,就可能造成敬 谦错位,表达不得体。
另外有时为了收到特殊的修辞效果, 有意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这不应视为 错误。比如“这是‘咸与维新’的时候 了,所以他们便谈得很投机,立刻成了 情投意合的同志,也相约去革命”“艾 奇逊是不拿薪水的教员,他是如此诲人 不倦地毫无隐晦地说出了全篇真理”, 这两句中的“情投意合”“诲人不倦” 都是修辞上的褒词贬用,起到了很好的 讽刺作用。
例4、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 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 大量的垃圾食品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2002年高考全国卷)
“雨后春笋”一般用来比喻新事物大量 出现,多用于好的事物,是褒义词,此 处用来形容“垃圾食品”显然不妥,明 显犯了褒词贬用之误。
例5、当中国女排捧回冠军奖杯时,举国 弹冠相庆,无不佩服陈忠和教练的坚韧和 勇气。(2004年高考广东卷)
类似成语积累:
五风十雨 久假不归 不刊之论 善刀而藏 有口皆碑 奇文共赏 细大不捐 不赞一词
对簿公堂 差强人意 涣然冰释 暴虎冯河 不足为训 城下之盟 间不容发 危言危行
大快人心 首当其冲 空穴来风 酒囊饭袋 不以为然 穿云裂石 罪不容诛 曾几何时
屡试不爽 光怪陆离 空谷足音 三人成虎 人面桃花 身无长物 大方之家 耳提面命
例9、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 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 室蓬荜生辉。(2001年高考全国卷)
“蓬荜生辉”是称谢语、自谦之辞,表示别人 的造访或别人为自己的居室题赠字画使自己觉 得荣耀;此处是他人提议,不合自谦语境。
例10、在家里,爸爸做事总是先斩后奏,什么 事情总是做了以后才让我们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