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日本花道
日本花道

日本花道摘要花道,在日本,是一种传统的大众文化。
花道并非植物或花型本身,而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创造。
日本花道象征着生活的自然美。
通过日本花道可以了解日本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 日本花道感情自然美引言听说日本花道古今都非常有名,通过日本花道我们可以更深的了解日本的文化。
那我们现在一起来探讨一下日本花道。
1.日本花道日本的插花艺术,也就是日本花道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花道最早的起源却是中国佛教的供花。
日本花道最早来源于中国隋朝时代的佛堂供花,传到日本后,其天时,地理,国情,使之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先后产生了各种流派,各流派其特色和规模虽各有千秋,但基本点都是相通的,那就是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
花道受到日本个方面的重视,据说主要原因为“日本人对自然的一种心情”。
日本人民自古以来就热爱大自然。
他们甚至对一朵花,也要研究它的来龙去脉,观察它的形状姿态,喜欢它的千娇百媚。
这种深刻重视植物,甚至和植物心心相应的日本人特有精神,是发展花道艺术的主要原因。
花道的基本点,那就是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
这种思想,贯穿于花道的仁义、礼仪、言行以及插花技艺的基本造型、色彩、意境和神韵之中。
2.花道并非植物或花型本身,而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创造。
花道家不仅认为花是美丽,还觉得花反映了时光的推移和人们内心的情感。
花道所要呈现的是一件美的事物,同时也是一个表达的方式、修炼方式。
花道并非植物或花型本身,而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创造。
因此,从深处看,花道首先是一种道意,它逐步培养从事插花的人身心和谐、有礼。
插花是将具有观赏价值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植物材料和非植物材料按照一定的构思、遵循一定的法则,插成一个优美的造型,借此表达一种主题,传递一种感情和情趣,使人看后赏心悦目,获得精神上的美感和愉快。
花艺之路,要以爱为根,以美为本,以真为魂,以勤为茎,将内涵美与外形美统一于造型之中,将人间正道与花道融为一体,不断惠美人群。
在日本天文元年相传的《池坊秘传》中,就有“花之心应为我之心也”。
日本花道

花道并非植物或花型本身,而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创造。
一Hale Waihona Puke 花道起源,发展 二.花道的内涵 三.花道的精神 四.花道的艺术形式 五.花道的流派
花道的内涵
花道的宗教根源和它与生老病死的自然周期的紧密关联, 使得花道具备了深刻的精神内涵。 任何自然的物质都可能被使用。作为日本的一种传统艺 术,花道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象征语言和装饰概念; 在花道中使用自然的、生命短暂的花卉和枝干使得时间 维度成为创造活动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花道的实 践中,材料之间的关系、排列和布置的风格、容器的大小、 形状、质地、容量和颜色、展示的地点和场合等等都是至关 重要的因素。 花道被当作针对四季的变迁、时间和变化进行冥思的一 种形式。
盛花
字面意思是堆积花。景观造型是以一种自然主义的方式, 是现代插花艺术的主流。
花道的流派
花道的流派15世纪立 花名家池坊专庆创造的池坊 立花是日本花道界最古老的流派
池坊流
15世纪立花名家池坊专庆创造的池坊立花 是日本花道界最古老的流派池坊成了花道的代 名词。 直到今天,池坊立花仍是日本国内规模最 大的花道流派,据说其弟子有100万人。
花道最早来源于中国隋朝的佛堂供花
室町时代池坊专庆创立了立花花形
日本天应年间,专应 专应(人名)将插花的构想具体化。 专应 专应的后代专荣在整理茶花构成法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真、 真 副请、真隐、见越、流枝、前置即“七种工具插花 副、副请、真隐、见越、流枝、前置 法”。日本天正年间至元和年间一直很有名气的第一代专 好及宽永年间十分活跃的第二代专好又使插花枝艺有了很 大的发展,技法更加复杂。在七种工具的基础上又推出了 侗作、大叶、后围、木留、草留、会释。 扣、侗作、大叶、后围、木留、草留、会释 • 第二代专好 专好强调立花的基础为“真”。以“副”和 专好 “请”求对称。以“流枝”和“扣”求均衡。以“见越” 和“前置”求远近。由于插花技艺的进步,使插出的鲜花 比真花的姿态更富有变化,出于自然美又超出自然美。专 立花”。 好父子的插花技法经后人整理、发展,正式称“立花 立花 •
日本花道

日本花道日本的花道以池坊流历史较为悠久,具有五百多年的传统,是中日文化的混合体,其发源地据说为圣德太子下命建造的六角堂。
圣德太子在飞鸟时代(自公元六世纪末至七世纪初)担任推古天皇的摄政,指导政治及文化。
太子派小野妹子到中国(隋)建立邦交,努力传入大陆文化,而尽力于佛教的兴隆。
作为遣隋使节的小野妹子,在潜心研究佛学之时.兼学佛教供花。
回到日本后,他自称专务.住在六角堂·池坊,积极传播.很快把中国当时的佛前供花发展起来.形成了池坊流花道,池坊插花的历史就是日本插花的历史。
华道在日文汉字中为「华道」、「花道」或「生け花」。
它不单要表达花的美态,也是形神兼备品味造型的插花。
日式与西式插花有所不同的是,日式插花:除三个主枝外,花儿往往并不担负重要的角色。
要观摩经历数纪元传统臻善的日本插花艺术,每每需要以不同感性去欣赏花及其造型。
日式插花以花材用量少,选材简洁为主流,它或以花的盛开、含苞、待放代表事物过去、现在、将来。
日本人强调花与枝叶的自然循环生态美姿是宇宙永恒的缩影。
若常以宽宏意境和深邃内涵从事插花艺术的表达,你自然直接体会到园艺家对植物本性认识以至尊重的境界。
日本插花人才辈出,如池坊自小野妹子之后,如十五世纪中期的池坊专庆.当时为了欣赏其优美的插花,群众大批云集而至。
十五世纪日本室町时代完成了立华样式,从立华产生出生花、盛花以及投入等样式。
立华通常以七个或九个主枝构成.名称为真、正真、副、讳、见越、控、流、胴、前置。
到十六世纪出了建立插花理论的池坊专应、专荣、专好。
接着在十七世纪出了第二代池坊专好。
其后在十九世纪初期,出现池坊专定。
池坊插花发展至今已有四十五世。
中国文人插花对日本插花影响很大。
特别是明朝的《瓶史》一书传到日本。
许多人揣摩研究,形成和发展了很多插花流派,小原流也是其个的一个。
同时,日本插花对艺术的内在思想采用中国儒家思想。
例如,把三个主体花枝看成是天、地、人之宇宙。
又如,创办于明治时代的未生流.崇尚自然,富于写实手法.其中包含了中国的阴阳五行思想。
日本花道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花型

日本花道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花型日本*花在日本称为花道。
在漫长的历史阶段,日本*花艺术得到蓬勃发展,形成了许多的流派,每种流派都其代表花型。
下面小编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日本花道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花型吧!最古老,最大的流派有池坊花道会,其代表花型有“立华”“生花”“自由花”,其次为小源流,其代表花型有盛花和投入花;草月流也是主要流派,其不同点是主张*花材料的多样*,因此,其花型多为构思新颖,活泼多变的自由花。
五种基本花型中以“立华”和生花最富有日本花道的特点。
1、立华:是池坊流的代表花型。
意思为竖立着的花。
真正意境是表现自然山水之野趣。
一般由7-9枝花材构成,以松、桧、柏为主要花材,左右对称而竖立,构图严谨。
注意花材基部须竖直*在一起,位于容器中间。
立华采用的是松树、桃花、竹子、柳叶、红叶、扁柏等。
之所以称为立华,是从草木升高的姿势而采取竖立的形式,要用铁丝来调整花木素材的姿容,其意图在于再现一种自然的景致。
立华的构成复杂严谨,各枝条的位置和伸展方向都有一定的顺序,不可以前后倒置,一般由真、副、受、正真、见越、胴、控、流、前置等9个主枝和后围、木留、草留3种补枝组成,大型创作还有大叶、草道等,其构成“立华”的7~9个基本部分组合起来的花型图,就要在一个花瓶里把许多互相对立而又相辅相成的材料配置好,以表现自然景*之美。
2、生花:是古流的代表花型,也称格花。
意思为生长的花。
花以真、副、体三主枝构成不等边三角形。
真代表天,副代表人,体代表地,天地调和而孕育生命。
生花的最大特点是花材少而精,构图简洁,运用流动的线条、精美的花器表再现花材生长的自然美。
注意花材基部仍须竖直*在一起,位于容器中间。
生花是使花保持生命力的表现方法,使用的是鲜花。
*户时代中期,作为招待客人的生花已经诞生,它主要被放在壁龛上。
和投入法、盛花不同之处在于茶花的器具象征着大地。
生花主要表现的并不是花木局部的美,而是其伸展开来的生命力。
品格高尚、绚丽、端庄是生花的特征。
浅谈日本社会花道文化

浅谈日本社会花道文化xx学院 xx班 xxx摘要:世间文化千千万万,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文化,其中,日本文化中不得不提的当属花道文化。
花道,又被称为华道或日式插花,是日本传统的艺术、技艺,是“活植物花材”造型的一种艺术,是日本的传统文化之一,是日本经年积累的人民的智慧结晶,它不仅是一种传统的艺术,更是日本人民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体现了日本人的自然观、审美观和伦理道德观。
日月如梭,时代更迭,大自然千变万化,日本人的观念也发生了改变,但是日本人对于插花艺术的喜爱,对于花道的尊敬一直没有变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日本人民一边维护着传统花道,一边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变化对花道做出改革,从而使花道进步,跟上时代。
关键词:日本文化;花道;自然;人民生活日本花道历史悠久,日本花道源自于中国隋唐时期的“佛堂供花”;室町时代,“立花”花形被池坊专庆所创造;江户时代,“生花”花形出现在了日本人民面前;明治维新后期,“盛花.投入花”顺势而生;近现代,西化风潮席卷而来,“自由花”出现了。
在日本,花道不仅仅是日本文化,也不仅仅是一门艺术,日本妇女的道德品行、道德修养都与日本花道连接。
日本花道(插花)被认为是日本女性品德的象征,日本人把花道推崇为日本妇女的必修课。
在日本,数不胜数的花道培训班和花道学校在各个城市矗立,每年至少有几百万名女性学习花道(插花),更甚者,日本花道(插花)爱好者占日本总人口数的四分之一。
由此可见,花道是日本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日本花道拥有久远的历史,上至飞鸟时代,下至当前现代,由花道衍生所得出的道,已经超越了花道艺术本身,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已经被这种道渗透融入,这种道对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和国际文化交流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只有当我们对这种有日本花道衍生出的道理解的足够深的时候,我们才能与这个国家及其人民打交道,从而更深刻地去挖掘日本更深层次的内涵。
日本花道来自中国隋朝时期,中国一向有向佛祖供奉鲜花的习惯,后来,这种习惯和佛教一起被传入了日本,成为了日本花道的源头,成就了日本的花道,这就是日本最原始的花道。
论日本的花道-论文

中国某某信息学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论日本的花道姓名:00班级、学号:0000班、00系(部):经济管理系专业:应用日语指导教师:0000开题时间:2008-06-25完成时间:2009-11-262009年11月26日目录课题论日本的花道一、课题(论文)提纲二、内容摘要三、参考文献论日本的花道00中文摘要:日本花道是独具日本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之一,它是日本人民智慧的结晶,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哲理。
它不仅代表一种技艺,同时更起到了陶冶情操、修炼精神的作用,反映出日本人的自然观、审美意识和伦理道德观念。
本文从日本花道的发展概况、特征以及禅的思想来阐述日本花道,从而使人在了解日本花道文化的同时看到日本民族精神给我们带来的深思与启示。
关键词:日本;花道;禅;发展0.引言日本花道?何谓花道,“花道”是日本国对插花艺术的特有称呼,实际上就是插花之意。
日本人习惯将品茶、习武、书法与插花等传技艺称之为“道”,即“茶道”、“剑道”、“书道”、“花道”等,正如我国唐宋时代盛行的“点茶”、“挂画”、“燃香”及“插花”被称之为“四艺”一样。
那么花道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1.日本花道的发展概况1.1日本花道的产生其实它同日本的茶道一样从一开始就与佛结下了不解之缘,花道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佛教活动。
唐宋时代,中国有向佛祖“供奉鲜花”的习俗,后来这习俗和佛教一起传入日本。
这就是原始的花道,在日本现存最古老的史书《古事记》中记载有当时供花的记述,花枝要向着天空摆放,以表示诚与信。
《万叶集》、《古今集》中也有“大宫人戴花冠”、“瓶中斜插花”的描述。
1.2日本花道的普及与发展插花艺术是在室町时代,在足利义政将军的统治下,作为东山文化发展为花道。
在日本,人们不仅把野地里的鲜花简单地摘下装饰一番,而且要设法展现一种艺术的观念,由此而产生了花道。
这种艺术再现了自然风貌,或者将鲜花的素材结构与天地人的形态相结合。
“插花”刚开始时并无章法,只是将花草放入瓶中,叫“投入花”。
日本花道:追求“静、雅、美、真、和”的艺术

日本花道:追求“静、雅、美、真、和”的艺术花道在日本称为“华道”,起源于奈良时代,最终在平安时代发展成一种独立的自然艺术。
花道,并非植物或花型本身,也不是将花材进行简单的摆放和堆积,而是一种人类情感的表达,不仅要表达花的美态,还要展现出“美而不艳,媚而不妖”的矜持与谦和,这是一种形神兼备的品味造型的艺术。
(华,古汉语为“礼”之意,代表着人的修养,以及对自然万物的尊重)道,起源于中国,是华夏先人理解自然万物的智慧,也是华夏民族感悟人生的哲学。
随着时代流变,日本人继承了“道”的精神,并彻悟了“道”的智慧,将其当作人生之中最高的事业,作用在一切社会生活之中,花道便是其一。
花道是日本美学的一部分,并作为日本独特的民族文化而流传至今。
与欧洲插花艺术不同,日本强调的是插花的线条美、观赏的结构感,以及被赋予的人文精神。
花道艺术是将花器、根茎、叶子和花朵都包括在内,形成线条、颜色、形态和质感的和谐统一,追求“静、雅、美、真、和”的境界,以量感、质感和动感的视觉艺术直至人心。
欧洲花艺使用花朵数量之多,其作品主要强调色彩的浓郁和视觉的感观。
与此相对,日本花道的花朵数量之少,是依靠线与面来表现的“省略美”,还有利用空间,衬托花朵以表现出的“空境”之美。
这种特有的“美学”传承,所传授的不仅仅是花枝最佳的定位技法,更是磨练五感,体会自然,陶冶高品位审美观的过程,从中领悟人文与自然的精华所在。
日式花道以花材用量少,选材简洁为主流,有时会以花的含苞、待放、盛开代表过去、现在、将来的时空概念。
他们强调花与枝叶的自然循环生态美姿,便是天人合一、宇宙与精神永恒的缩影。
若常以宽宏意境和深邃内涵从事花道艺术的表达,自然体会到花道艺术家对植物本性的认识,以至尊重的境界。
日本花道的变迁过程,孕育出众多的流派,但多数以三枝构成基本形式,其本质都是以三点为中心的结构追求美的极致。
三枝连接而成的线,构成的面,组成了各式各样的三角形,具有稳定的平衡感。
日本的花道艺术

日本的花道艺术一修学堂 ||小原流花道学习课程日本人说,我们的地球在微笑,因为有鲜花包围着它。
而日本的花道j使美丽的鲜花更温馨,更富于哲理。
它是日本美学的一部分,并作为日本独特的传统文化广为普及。
与西方插花艺术不同,日本强调插花的线条美。
花道艺术发展到将花瓶、根茎、叶子和花朵都包括在内,形成线条、颜色、形态和质感为一体的和谐统一,追求“静、雅、美、真、和”,有量感和动感。
在日本,花道不是单纯的插花,而与道德修养联系在一起,因此被推祟为妇女的“必修科目”,这是日本花道的突出特点。
日本花道经历了古典插花艺术、自然主义插花艺术和现代插花艺术三个阶段。
花道源于古代的佛事活动,唐宋时,中国有向佛祖“供奉鲜花”的习俗,这习俗与佛教一起传入日本,但那只是原始花道,不论花朵或枝干都要向着天空摆放,以表示诚与信,在日本《古事记》中就有供花的记述。
《万叶集》和《古今集》中也有“大宫人戴花冠”、“瓶中斜插花”的描述。
”起初,插花人并不要求华丽的“花之美”,只求自然简朴,这是日本人古代的爱花意识,有的插花人只把一枝白梅插入花筒,而茶道宗师干利休,在茶室里也只留一轮向日葵或者在花笼上画上竹花。
”从8—12世纪,插花逐渐摆脱了佛教色彩,演变成供观赏的艺术。
室叮时代,涌现出专以插花为业的花道家,如池坊专庆和立阿弥两位花卉名家。
他们把饮茶、居室、插花看作是艺术的一个整体,把瓶内插花称为“立花”他们把“立花”规范化、程式化和艺术化,使它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因此他们被尊为日本的“花道之父”。
“立花”讲究插花技术,池坊系第一代传人曾用巨大的花器以松相配,竖起高达7米的立花。
后来,又在大云院百瓶花会上,展示多姿多采的立花。
第二代传人的“立花原理”,是把多种多样的花组合在一起,力求均衡和比例统一的造型美。
这种立花样式,反映出大自然的宏伟壮丽,如松枝象征大山,白菊花代表河流或小溪。
立花式插花逐渐进入黄金时期,各种仪式或节庆时大都以立花为装饰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日本花道摘要:日本花道最早来源于中国隋朝时代的佛堂供花,传到日本后,其天时,地理,国情,使之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先后产生了各种流派,并成为女子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花道是日本的一种室内装饰艺术,讲究艺术造型,最完美的造型为三角形,即造型分为三面,各自代表天、地、人,最高的一枝象征天,最低的一枝象征地,中间的一枝象征人,表示圆满如意。
这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的思想贯穿于花道的仁义、礼仪、言行以及插花技艺的基本造型、色彩、意境和神韵之中。
关键词:插花、池坊、花、日本花道为什么要写这篇论文上了日语二学位的课程,使我了解了一些日本的特色文化,日本好多文化都是从我国传过去的,这使得我对日本文化开始有好奇心,想知道在某一文化中国与日本的区别。
我对其中日本花道更感兴趣,想深入了解,想着以后有时间有机会了也自己试着插一插花,能装饰家,让人有温馨的感觉。
于是通过一些书籍及上网查了更多的关于日本花道的知识,加上自己在课上所了解的整理下来,学习学习,还可以留着以后用。
并且简单的发表一下自己对花道的认识与体会。
正文一、花道历史简介花道并非植物或花型本身,而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创造。
因此,日本花道任何植物, 任何容器都可用来插花,任何人都可能漂亮地完成插花。
花道通过线条、颜色、形态和质感的和谐统一来追求“静、雅、美、真、和”的意境。
因此,从深处看,花道首先是一种道意,它逐步培养从事插花的人身心和谐、有礼。
其次花道又是一种综合艺术,它采用园艺、美术、雕塑、文学等人文艺术手段。
花道还是一种技艺,可用来服务于家庭和社会。
最后花道是一种易于为大众所接受的,可以深入浅出的文化活动。
插花并不讲究花材的数量和花的华丽。
在古代和现代的一些茶室里,只插上一枝白梅或一轮向日葵等简单的花草就能营造一种幽雅、返璞归真的氛围。
1日本插花简史日本插花界人士认为:日本花道是从佛前供花发展而来,经过佛前供花——寺庙插花——宫廷插花——民间插花——现代插花几个过程。
1.1起源日本花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日本飞鸟时代,推古天皇的太子圣德任摄政。
指导政治和文化。
佛教于公元540年正式传入日本。
圣德太子对佛教很是热爱。
公元607年日本的至德太子派出了小野妹子任遣唐使节于佛教及大陆文化的传播。
小野妹子在中国受到了佛教文化的熏陶, 于607~609年间先后三次到中国,不断将唐代礼仪、佛前供花及供花用的青铜花瓶、祭坛器皿传至日本,使日本的佛教得以发展.当时佛教风俗之一是将鲜花供在寺庙中的佛像前, 如我国东汉末年,康孟祥等译的《修行本起经》[6]中提到“……须臾佛到,知童子心时有一女持瓶盛花,佛放光明,彻照花瓶,变为琉璃”。
他把中国佛前用来表示人们对佛的崇敬以及信奉专一的‘供花’ , 连同当时供花所用的青铜器皿一并带回日本, 成为日本早期祭坛式的插花形式。
小野妹子完成使节后,皈依佛教,自称专务并居住在由太子创建的六角堂的池坊内, 专修佛教, 行祭坛插花, 他吸收了中国佛前供花精髓,并结合日本习俗制定了祭坛插花时花材配置的规则,同时创建了花艺术中的第一流派———池坊流。
有人说,池坊的历史即日本插花的历史。
1.2花道的雏形:寺庙祭坛插花(13世纪以前) 佛教的传入和发展促进了日本插花的兴起,并发展了早期的祭坛插花艺术。
最初的插花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且仅在僧侣中流行,花型严谨而对称.直至公元8世纪初,日本花道才算是真正萌芽。
,但此时的花道没有规律也谈不上形式.插花规则的形成始于公元810年,权威人士认为天皇制定了插花规则。
这样由于早期帝王及其随从人员对插花的支持,日本插花才逐步发展为闻名世界的伟大创造. 9世纪中叶,日本人开始将花卉置于花瓶内观赏,这与中国唐代兴起的瓶插花艺关系很大。
唐代以后至宋朝,中日通商频繁,中国的陶瓷器皿输入日本,极受日本贵族的青睐。
受中国花瓶造型和艺术设计的启发,在佛像前供花同时,日本人也开始用花作室内装饰品.公元894年,日本终止了遣唐使节的派遣,日本文化逐渐走上国风化的道路。
10世纪前后,人们将瓶插花放在居室最为显著的位置———壁龛内观赏,龛内有一张狭窄的木桌,用于摆放香炉,墙上挂像画卷,这种方式后来演化成为一种传统的赏花方式[2]. 13世纪前后,日本庙宇中出现供奉佛祖的莲花插法与造型,可略见层次感,具有一定美学概念。
1.3宫庭插花(13~16世纪)早期的佛前供花也与中国习俗及方式相同, 到室叮时代简化为‘三具足’, 即香炉、蜡台和花瓶。
并在花瓶内端端正正地只插3枝花材, 用来代表佛、法、僧, 称其为‘三尊式’。
到了十七世纪早期,池坊宗的佛教弟子创造了一种复杂的供花造型“立花”足利时代(1336~1573年)为武士封建王朝专政,足利将军衷爱中国文物,特举办‘花御会’(即插花比赛),后复仿效中国的七夕供陈之俗,而有“七瓶花赛”之说,并在天皇宫廷盛行,全部采用中国花瓶以“立花”为代表的“池坊流”此时正式产生。
“立花”的起源是五常,即儒教封建思想构成的君臣主从制度,由五常的思想发展出来的花型称为立花。
早期的立花主要用以敬佛,其花型严谨而对称,典型的“立花”花型以7~9只花材构图,并以绿叶相配。
发展至室町幕府的后半期才具有一定规格,形成高度规范化和复杂的插花形式,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因此立花也成为日本插花的始祖,受到了很高的评价。
这种插花形式深受贵族们的喜爱,寺庙僧侣开始进入武家邸院,应主人要求而插花。
这样插花由供佛转变为集体观赏、消遣于一体的娱乐活动。
从此插花逐渐摆脱了宗教色彩,成为武士贵族之家的庆典和装饰的艺术品。
插花行业也成为一种专业体系渐渐发展起来。
1.4民间插花(16~19世纪初)江户时代(1603~1868年),德川家康为日本的统治者,他迁都江户(今东京),对内加强统治,对外闭关锁国,结果却是和平与文化的兴起。
适逢天平盛世,民众生活水平提高,插花则从上层贵族人士进入平民百姓家,插花技艺与艺术风格得到了飞速发展.“立花”花型不断完善,达到定型,此时“生花”花型从立花中分离出来自成一派.“生花”主张以少而精的花材,表现植物自然的形体美、色彩美和组合美,强调简洁、真实和优雅,反对非植物材料的应用.“生花”多以三枝花材构成三角形的造型,三主枝象征宇宙间的天、地、人,后来发展为真、副、体三枝组合。
“生花”插花技法以草本植物在前,木本植物在后,以七、五、三的比例构成不等边三角形(黄金分割法),它有阴阳和合的含义.其中七是正中枝,五是副枝,三是主体,以表现自然形态为主。
自此花道的民族气质与趣味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与体现.此后插花在日本逐渐形成体系,许多口传的插花书和著作先后问世,如《池坊专应口传书》、《立花大全》、《抛入花传书》等.1673年,日本插花刊物《替花秘道》中首次出现‘花道’一词。
,其宗旨是“仁、义、智”,也体现了儒家思想. 1600年前后千利休创立的茶道,推动了插花艺术的发展.因为茶道需要摆花,于是宗教感情和审美意识在插花和茶道需要摆花,于是宗教感情和审美意识在插花和茶道中得到了和谐的结合。
在江户时代,日本国泰民安,经济得到了稳步的发展。
曾经仅仅限于佛教弟子、贵族和王族成员的日本花道艺术,逐渐地在日本武士阶层、富裕的商人和包括妇女在内的其他人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在这一时期,“立花”越来越显得呆板和公式化,而一种被称为“生花”的更为简单的造型出现了,并迅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
虽然还是有点正式,但是已经在不对称的三角形的基础上,使用了三枝结构。
这一时期花道的另一重大发展,是一种新的排列方法,即“文人花”的出现,这种样式的花道主要为了表现当时中国学者和画家的情调。
它对从“茶花”中发展出来的“投入花”造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明治维新以后, 日本竭力吸取西方文化, 绚丽多彩的洋花, 扩大了日本人的眼界。
旧有的插花形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于是人们开始运用洋花寻找新的插花形式, 这样就产生了‘自由花’。
自由花不受花材方面的种种制约, 各流派只要合乎本派的基本型,都可大胆创新。
伴随着许多现代化流派的出现,花道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
在日本,花道艺术已经成为许多不属于任何特定流派的普通人士,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各种花道造型装点着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在一些特殊的时刻和节日中,人们则采用某些特殊的材料表达了美好的愿望。
然而,1639年日本为防止西方殖民主义的渗透颁布的“锁国令”。
,造成了日本长期的自我封闭.幕府强化“生花”为“格花”,重视格式,讲究“阴阳五行”学说,忽视花卉自身的美感,导致插花失去活力、停滞不前.到明治维新时代(1868~1912年),花道由于幕府崩溃,失去了经济基础,各流派纷纷倒闭破产。
1.5现代插花的形成(20世纪1965~1992年日本成为一个经济大国,插花艺术也日臻成熟.“池坊流”、“小原流”、“草月流”已成为日本最具影响力的三大流派[12].作为东方插花的代表,日本插花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现在各流派在国外均设插花分部,并派代表赴各地充任文化使节,促进了日本插花的国际性普及和交流.于是东西合璧,严谨的日本插花开始包含浪漫抽象的西方艺术色彩[11],各插花流派呈现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景象,使日本插花在构思、花型、选材上都表现得更自由、浪漫、更富幻想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这标志着日本插花走向了世界。
日本传统插花的特点是崇尚自然、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蕴含高度的人文精神、具有浓厚的中国色调、细致入微的插花技法。
二、艺术形式及几大流派1、艺术形式立花立花的字面意思为“站立的花”,代表着“天”或是“真理”的主干通常先是非对称的伸向左方或右方,然后弯曲着回到中心对称轴上,具有各自的象征意义和装饰功能的其他大量的枝干则从中心伸出。
作为一个整体,立花作品德整体造型即为整个宇宙的缩影。
所以,立花的重要特征是非对称性、象征性和空间的深度性。
立花是花道的核心,它对于以后日本花道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生花生花是使鲜花保持生命力的一种表现方法。
生花使用的全部是鲜花。
它主要被放在壁龛上。
生花与盛花、投入花不同之处在于生花的器具象征着大地。
生花主要表现的并不是花木局部的美,而是伸展开来的生命力。
品格高尚,绚丽、端正是生花的特征。
投入花投入花是一种自发的造型。
这种插花法常常将少量的花材随意地投入深深的花器中,利用巧妙的技术展示一种朴素、诗意化的自然美。
一般有三种形式,即吊在壁龛上、挂在柱子上和放在壁龛下面。
投入花的特点是强调自发性、简单性、暗示性以及对材料的自然特性的尊重。
盛花盛花是由小原流派的创立者小原云心创造的花道造型,字面意思是堆积花。
盛花给花道带来了彻底的革命。
明治末期,由于西洋花的栽培和西洋建筑的增加,才出现不限于壁龛装饰的盛花插花法。
可以说盛花是现代插花艺术的主流。
2、流派日本花道至今已有3 000多个流派,各流派间都有一定特色的代表作品, 尽管各流派在选用花材、容器、构图及艺术手法上有所不同,但其插花技法却有共同特点.本着“插花是利用花材再塑花卉的艺术”的原则,日本花道将细致入微的插作技法融入整个创作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