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正人——超级工作整理术
《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整理思考版

第三阶段:思考整理术(将思绪信息化 ) 整理人类的思绪,是最难的一项。思绪既非文字,也非影像,甚至无法用肉眼辨 识,必须很巧妙地将脑中的东西引导出来,加以组合,将原本比较抽象的思绪转换 成明确的信息,也就是思绪信息化,思绪可视化。 只要将原本看不见的事物可视化,其后就跟信息整理术的步骤相同,这是最关键的 突破。 一切思绪转化的第一步就是,转化成语言。 1.鼓励说出来,整理自己和他人说出来的话,通过记录、画图等方式去整理。 2.提出假设,不断询问,请问您是这个意思吗?直到对方确认如此才可以。 3.将对方的想法视如己出,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为什么他会这么说?这样才能 感同身受。
《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整理思考版
“我本身也是因为学习整理术的关系,工作效率突飞猛进,连自己都大感惊异。跟以前相比, 从推敲项目到完成裁夺的速度简直判若两人。” ——佐藤可士和 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无数的信息交错纷飞,即便是单一信息,每个人的看法也大相径庭, 而且信息时时刻刻都在变化。在混乱的状况下,人们往往被信息牵着鼻子走,这时一个很会 整理的人,往往独树一帜,能在杂乱中寻得一丝规律,活的坦然。学会整理,能让你心静。 我们来看几个现状:
第二阶段:信息整理术(导入个人观点) 信息与空间不同,无法触摸,但是「肉眼可见」,只要确实掌握信息之间的「因果 关系」,就能顺利解决问题。从杂乱无章的信息,导入「观点」,抽丝剥茧。对信 息提出观点,慢慢穷究问题的「本质」。 是不是很抽象?拿搜索举例好了断地更换,来尝试找到你想要的信息, 一个重要的信息能迫切的解决你的问题,这个关键词就是「观点」,不停的更换观 点,一直到找到问题的本质,去解决它。 信息整理就是达成真正解决问题的目标,可以尝试如下思路: 1.明确你遇到的问题是什么? 2.提出自己的观点,分条解说 3.抛开个人观点,多听听别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能开阔思路 4.换位思考,可以尝试从正反两面去观察去解读,也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5.想象虚拟场景使自己身临其境,去体会不同场景下的不同观点和看法 6.积极思考,追寻问题的本质
职场整理术百度百科

职场整理术百度百科很多的职场人,不满意上级的管理,不满意周围的同事,不满意自己的工作太多等,总有各种消极的心理,怎样才可以消除消极心理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职场整理术,供大家参考。
职场上缓解消极心理的方法1、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组织心理学家大卫·加维奇博士认为重燃员工的工作热诚与激情的方法,应该从重新审视岗位描述开始。
如果员工产生工作倦怠的原因是由于企业管理混乱,工作职责不清,HR应从业务流程梳理开始,重新进行工作分析。
如果企业没有规范的业务流程的话,也不妨在工作分析之前建立规范的业务流程标准文本。
2、转换思维方式不能老是想失败的事情,人跟电脑是一样的,当我们到电脑上去搜索,敲进“成功”两个字。
会发现所有跟成功有关的话题、网站、网页,全部地被搜索出来,可以看到全部与成功相关的内容。
如果敲入“失败”两个字,电脑就会搜索出全部的与失败有关的网页、网站、网址。
当人的脑海中问了很好的问题,就会得到很好的答案。
问很坏的问题,当然得到很坏的答案。
职场倦怠期应该去注意优点,选取你应该选取的内容。
看问题的乐观方面,可以得到产生乐观的情绪;但是当你看问题的消极方面,就会产生悲观的情绪。
但相当多的人不由自主会选择悲观,所以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思维方式以调控自己的情绪。
3、适当发泄不满的情绪压抑情绪只会导致问题越来越多,而且情绪既然是人的生活的一个方面,就应当使之有适当的表现机会,喜、怒、哀、乐,各种情绪正常人都会有,所以不必也不能一概予以抑制,而应选择适当的发泄方式。
比如你某个阶段,遇到的挑战,应付的压力比较多。
那你就可以稍微放松一下,叫做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可以稍微放松一下心情,舒展一下情绪,可以去看一看电影,可以去找个地方去喝一喝咖啡,也可以找一个非常快乐的人,跟他聊聊天,你就会得到松驰。
或者通过运动、旅游、倾诉等表现出来。
4、让生活保持规律有秩序的生活会使你每天头脑清醒,心情舒畅。
超级整理术(干货版)

超级整理术超级整理术_20160120.txt一、谁该学整理,什么是整理●要做的工作太多,不知从何处下手。
●办公桌上乱成一团,时间经常花在找东西上。
●电子邮件看不过来,不知道怎样整理电脑内的信息和资料。
●虽然制订了工作计划,但从没按计划完成过;上班时间不够用,经常加班。
●总是说“忙死了”。
如果你中枪成筛子,那么你应该读读这本书,跟泉正人学习“超级整理术”。
泉正人是“超级整理术”的发明者,他担任着日本金融学习协会理事长,同时经营5家企业,每天还能节省出上午9点以后的时间用于学英语、打高尔夫,每月会去海外视察、旅行,每年读书多达300本以上……你的办公桌很干净?你的电脑中设了好几个层次的文件夹?不要以为做到这些样你就是个会整理的人。
本书的目标不是把你培训成处女座。
“整理不是为了环境整洁,而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
”“超级整理术”的总体方法是“按照规则进行整理”。
只要设定了规则,并彻底执行,不依靠记忆力和意志力,也能实现整理的目的,从而获取更多的自由时间。
规则越简单越好,如果整理方法太繁琐连自己都记不住,那肯定不能长久坚持。
请记住:不必追求完美,整理得不彻底也没关系,只要稍微整理一下能比以前少浪费一些时间,就很好了,切忌把大量时间花费在整理上。
整理术有一项原则:“可干可不干的事应尽可能地偷懒。
”总之,放松心情来学习整理吧。
二、整理文件和办公桌据统计,一个现代商务人士,一年花在找东西上的时间大约是150小时。
按每天8小时工作时间计算,一年中有19个工作日在找东西。
如果整理得当,可以把这么多天的时间都节约下来供你自由支配,光想到这一点,是不是就足够令人开心?1.不要记“东西放在哪儿”,而是记“应该放哪儿”“整理的最佳状态是,需要的东西和信息随时都能找得到。
”如果仅是摆放得整整齐齐,但是弄不清东西放在哪里,无法随手取得,这样的整理没有意义。
我们应当记住的不是“东西放哪儿了”,而是“东西该放哪儿”这一规则,而且,规则越简单越好,太复杂反而会把自己搞糊涂。
超级整理术读后感10篇

超级整理术读后感10篇《超级整理术》是一本由泉正人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
00元,页数:1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超级整理术》读后感(一):把大脑清空大脑里的事情很多,乱糟糟的,写在TODOlit上,制定规则,一件一件做完。
把脑子里的想法都写下来,很多书都提到了这一点,方法很简单,但是每日去做,又是一番努力了。
值得一试的方法,可以考虑纳入日常生活中。
《超级整理术》读后感(二):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正在读,有一点很赞同,那就是不用把桌面收拾的过于干净,一切以完成工作方便为主,如果桌面干净,找东西反而很浪费时间。
关于电脑整理叙述的较少,只是大概,文章大多介绍概念,对能够实际应用的方法还是有点少了。
《超级整理术》读后感(三):翻翻真好!这本书正如所描述。
日本很多书都是这样,实用。
扫地清洁可以出一本书,阳台种菜出一本书。
闲时,喜欢翻翻这种风格的书。
至于有多实用,那就不好说了。
起码读起来很舒服。
《超级整理术》读后感(四):日本人的GoogleLeader细想一下,可能是译者的问题。
原文也许用音,译者没有用过GoogleReader吗?《超级整理术》读后感(五):有用又无用大概翻了翻,很快就浏览完了。
其中有一些实用的方法,感觉还不错,可以用一用。
但其中的方法大多都是事务繁忙的老板用的,像我这种小喽啰还真用不上。
字体较大,内容较少。
不过,毕竟外国人写的,相对新鲜些。
《超级整理术》读后感(六):放弃,抛弃,是其中最重要的思想。
聪明人的一张纸工作整理术:完美图解

聪明人的一张纸工作整理术:完美图解目录第1 章所有的工作都可以归纳到一张纸上01 1 个小时搞定两天工作量的方法—2◇高效人士使用的“预告片”制作方法02 用“S 便笺”模板制作“预告片”—6◇一张便笺整理好5 个要素,实现100% 高效率工作[1]03 用“S 便笺”制作出畅销策划案!—10◇这就是能让你轻松制作出策划案的方法04 “16 分割笔记”让信息整洁清爽—14◇口袋大小的记事本进化为最强整理工具05 立即可以实践的“16 分割笔记”!—18◇使用框架,效果显著,思路清楚06 3 天读完30 本书的“阅读克星(Killer Reading)法”—22 ◇企业顾问超速阅读秘诀07 实践“阅读克星(Killer Reading)法”的4 个步骤—26 ◇ 15 分钟读完一本书并归纳到一张纸上08 如果用15 分钟就能阅读完德鲁克—30◇从《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归纳出的一条信息09 把《日本经济新闻》变为“有用的实践型知识”—34◇阅读报纸= 直接提升演讲能力的方法10 用简易清单完成“断舍离”—38◇让你能在短时间内一口气将物品整理得井井有条11 10 分钟交接工作!“一页交接地图”—42◇将交接工作的整体图像归纳到一张纸上的方法专栏1 可用于高效交接的思维导图制作软件—46第2 章把“想传达的内容”整理归纳到一张纸上的方法12 让会议时间缩短一半的“话题地图”—50◇ 5 个步骤就可以决定的“Mapping 会议”13 “Mapping 会议”的进行方式①步骤1—2—54 ◇准备好议程地图,让参会人员发表各自的意见14 “Mapping 会议”的进行方式②步骤3—4—58 ◇让会议结果凝结化,导出“下一步(Next Step)”[1] 15 “话题地图”的五大效用—62◇“万能模板”应对短时间决策和商务会谈等情况16 丰田式“交流技巧”—66◇丰田为什么用“一张A3 纸”来整理资料呢?17 3 种逻辑型信息传递方式—70◇“1 个信息”“2W1H”“3 个法则”18 最迅速制作策划书的方法—74◇通过“Mapping 1?2?3”制作一张纸策划书19 打动人心的汇报演讲—78◇“故事型演讲”的5 个要点20 演讲用的故事由“三幕组成”—82◇关键就在开篇和结尾21 通过第一幕的“3 个要素”吸引读者—86◇在第一幕中添加“现状”“变化”“问题”22 在第二幕中展示“3 个阶段”—90◇准备跨越所需的“钥匙”专栏2 用“S 便笺”模板制作演讲用的故事—94第3 章 15 分钟阅读一本书,把要点归纳到一张纸上23 15 分钟阅读一本书,把要点归纳到一张纸上—98 ◇显著提高输出能力的阅读方法——整读法24 “整读法”的基本步骤1—2—102◇提出具体的“问题”25 “整读法”的基本步骤3—4—106◇筛选关键词,导出“一个行动”26 指导行动的阅读①—110◇“行动阅读(Action Reading)法”的步骤1—3◇“行动阅读(Action Reading)法”步骤4—628 解决问题的阅读①—118◇“办法阅读(Solution Reading)法”[1]29 解决问题的阅读②—122◇“办法阅读(Solution Reading)法”的步骤1—330 解决问题的阅读③—126◇“办法阅读(Solution Reading)法”步骤4—7专栏3 技巧书的挑选方法—130第4 章将书本知识在工作中学以致用的阅读方法31 改变视角的阅读①—134◇“突破阅读(Breaking Reading)法”的步骤132 改变视角的阅读②—138◇“突破阅读(Breaking Reading)法”步骤2—333 寻找原理原则的阅读①—142◇“原理阅读(Principle Reading)法”的步骤1—234 寻找原理原则的阅读②—146◇“原理阅读(Principle Reading)法”的步骤3—635 洞察本质的阅读①—150◇“万能阅读(Master Reading)法”步骤136 洞察本质的阅读②—154◇“万能阅读(Master Reading)法”步骤2—437 向师父请教式阅读①—158◇“《圣经》阅读(Bible Reading)法”的5 个要点38 向师父请教式阅读②—162◇用“《圣经》阅读(Bible Reading)法”阅读“启发型书籍”39 向师父请教式的读书方法—166◇用“《圣经》阅读(Bible Reading)法”阅读“理论型书籍”40 引导未来的阅读①—170◇“预见阅读(Visionary Reading)法”◇制作视觉导向图卡片[1]。
超级整理术读后感

超级整理术读后感《超级整理术》是一本由日本畅销作家近藤麻理恵所著的畅销书,该书通过作者自身的整理经验,向读者介绍了一套简单而实用的整理方法,以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摆脱杂乱,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幸福。
这本书在日本和全世界范围内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成为了许多人生活中的整理指南。
通过阅读《超级整理术》,我深刻体会到了整理的重要性和对生活的积极影响。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捨てる・整える・収納する”(扔掉,整理,收纳)的整理三部曲,以及“一度にたくさん捨てる”(一次性大量丢弃)的整理原则。
这些方法不仅仅是为了整理物品,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和方式。
通过整理,我们可以摆脱过多的杂物,让生活更加简单,清爽,轻松。
在书中,作者还分享了许多关于整理的心得体会,例如“整理不是一次性的事情,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整理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更加幸福”,“整理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
这些观点让我深受启发,让我明白了整理不仅仅是为了环境整洁,更是为了让自己的内心得到净化和舒缓。
在整理的过程中,我也深刻感受到了作者所提倡的“一次性大量丢弃”的方法的有效性。
在我整理家中的杂物时,我发现许多东西其实并没有实际的用处,只是占据了我的空间和精力。
通过一次性大量丢弃,我成功地摆脱了这些无用的物品,让家中变得更加整洁和宽敞。
同时,我也感到内心的一种轻松和解脱,仿佛整个人都变得更加清爽和有活力。
除了整理物品,作者还提到了整理心灵的重要性。
她认为,整理不仅仅是整理外部环境,更是整理内心的杂念和烦扰。
在书中,作者分享了许多关于心灵整理的方法,例如冥想,写日记,与他人沟通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摆脱内心的负面情绪,找到心灵的平静和宁静。
通过阅读《超级整理术》,我不仅仅学会了整理物品的方法,更是学会了整理心灵的技巧。
我相信,只有当我们内外兼修,才能真正找到生活的平衡和幸福。
我会将作者的整理理念融入到我的生活中,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整洁,宁静和幸福。
总的来说,《超级整理术》是一本非常实用和有启发性的书籍。
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 解读

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解读
摘要:
1.佐藤可士和及其超整理术的背景介绍
2.超整理术的核心理念
3.超整理术的具体实践方法
4.超整理术在个人生活和职业发展中的应用
5.超整理术的优缺点分析
6.总结:超整理术的价值和意义
正文:
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解读
一、佐藤可士和及其超整理术的背景介绍
1.佐藤可士和简介:日本著名的设计师和创意总监
2.超整理术的起源: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出的高效整理方法
二、超整理术的核心理念
1.整理是思考的基础:提高工作效率,从整理开始
2.整理是信息的减法:去除无用的信息,提炼关键点
3.整理是创意的催化剂:通过整理,激发创意和创新
三、超整理术的具体实践方法
1.佐藤可士和的“五步法”:收集、分类、筛选、整理、收纳
2.实例分析:如何运用五步法进行文件整理、项目管理等
四、超整理术在个人生活和职业发展中的应用
1.个人生活:时间管理、物品整理、人际关系等
2.职业发展:提高工作效率、激发创意、项目管理等
五、超整理术的优缺点分析
1.优点:提高工作效率、激发创意、改善生活品质等
2.缺点:过于强调整理,可能导致忽略实际问题解决等
六、总结:超整理术的价值和意义
1.对于个人:提高生活品质、实现自我管理
2.对于团队和企业: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创新和协作
3.对于社会:推动简约、高效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普及。
图解整理术,高效工作必备手册

图解整理术,高效工作必备手册你是否也在杂乱无章的办公桌上,找不到想要的文件夹?是否也曾对着满屏幕都是文件夹的电脑桌面而束手无策?或者是忘记重要客户的姓名、弄丢了名片,而遭到老板的批评?每天忙得像个陀螺一样,渴望时间再多一点的你,是否想过简单的整理术就可以救你脱离苦海?为何要归档?需要的文件怎么也找不到,相比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
可是对于这件事,有多少人认识到其弊端了呢?假设,有人每天都要花5分钟的时间来找文件,那么一年会浪费掉多少时间呢?以外,除了找纸质的文件,还有找电子版的文件、找名片等的时间,这些浪费的时间都是不可小觑的。
由此可见,如果不归档就会妨碍工作。
换句话说,归档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必备技巧。
●归档的好处你想通过归档达到怎样的效果呢?首先明确这一点不但会增加对归档的兴趣,而且更容易达到预期效果。
随时找出所需的文件文件和文件夹存放的位置一目了然,因此能立刻找到自己需要的文件和别人索取的文件。
帮助整理思路,促进新想法的产生整理工作环境,可以使思路保持清晰,并且有助于新想法的产生。
活用以往工作中的经验如能保管以往的工作文件,将有助于在新工作中活用以往的工作经验。
轻松地进入工作状态堆积如山的文件不见了,仅此就能减轻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并使人心情愉快地专注于工作。
●在未经整理的环境中工作的弊端我们来确认一下,一个未经整理的环境将会给工作带来多大的障碍,由此我们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归档的重要性。
①无法高效工作②失去周围人的信任需要的文件和文件夹怎么也找不到,日常工作中有类似经历的人需要特别注意。
工作一旦被打断,注意力无法集中,再次集中注意力又需要花费时间。
同时,这儿会导致压力积聚。
此外,因找文件而花费时间,以致重要会议迟到等事例比比皆是。
这样就有可能失去周围人的信任。
归档的基本方法文件篇把按主题分类的文件放入透明文件夹内,并竖着放在固定位置,这个简单的系统就是归档的基本方法。
其关键点是透明文件夹的安放位置。
超级整理术:工作效率是整理出来的

《超級整理術:工作效率是整理出來的》內容簡介:超級整理術是一種不依靠卓越的才能和堅強的意志力,不依靠高學歷,不依靠超強的記憶力,只要按設定的規則去做,就人人都可以做到的讓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的簡單工作方法。
它整理的物件是紙質檔、辦公桌、電腦檔、郵件、大腦資訊、時間。
整理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工作效率。
個人簡介:(日)泉正人:他同時經營不動產門戶網站、咖啡店等5家企業;每年讀書300本以上;經常去聽講座、上英語口語班、打高爾夫;每個月都去海外視察旅行,演講;經常在世界各國舉辦公益性講座和研討會;寫出了多本暢銷書。
他1974年出生於日本橫濱,獲得麻省理工大學斯隆商學院行政管理碩士學位設立了日本最大的獨立金融教育機關——日本金融學習株式會社,與朋友共同創建了海外日本人商業網(JBN)。
他著有《理財素養》《超級工作法》《金錢的大腦訓練》《成功投資力的磨練方法》等暢銷書。
在日本廣受歡迎。
今天,他西渡中國,專為你我提高工作效率而來。
他叫泉正人。
目录重要的已辦文件用大資料夾保管關於檔和辦公桌的整理需要暂时保管的东西檔分為“正在辦理狀態”和“保存狀態”筆記型電腦裡該存些什麼“正在辦理檔”和“需保存檔”的整理方用“谷歌桌面”搜索信息法博客的最新資訊用“RSS訂閱”收统一大小和形状集把正在操作中的檔放進透明資料夾搜集資訊時要確定主題中用TO DO記錄需要定期回顧的資托盘的使用方法訊關於檔和辦公桌的整理我們身邊會有很多紙質檔,如:企劃書和提案書、參考資料、合同、帳單、宣傳冊等等,這些是我們辦公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
無論電腦和“無紙化辦公”多麼普及,資訊流通仍然離不開這些紙質檔。
所以,如何科學地收納它們,是一項重要的整理技能。
但也無需考慮得太複雜。
凡是過於複雜的事,一般都很難堅持,整理也一樣,為了不半途而廢,我介紹的整理術都很簡單。
先準備下列幾樣工具吧:①託盤②透明資料夾③口袋式的透明資料夾④小文件櫃(或抽屜式的小信箱)⑤大紙盒有了這些工具,再分三個步驟進行整理,只要您邁出第一步,後面就很簡單了。
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 解读

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解读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佐藤可士和其超整理术的概念
2.超整理术的核心理念
3.超整理术的应用实例
4.超整理术的实际意义与价值
正文
佐藤可士和是一位知名的日本整理专家,他的“超整理术”理念在日本乃至全球范围内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解读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
简单来说,超整理术是一种通过优化空间、时间和信息,从而达到更高效、有序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方法。
它主张通过整理和优化生活环境和工作方式,以提高生活质量和效率。
那么,超整理术的核心理念又是什么呢?佐藤可士和认为,只有将生活和工作中的事物分为“必要”和“非必要”两类,并对非必要的事物进行整理和剔除,才能真正实现高效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此外,他还强调,整理并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收拾和整理,更重要的是对信息和时间的整理和管理。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超整理术的应用实例。
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在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家庭生活中,可以通过整理和优化家居环境,使生活更加舒适和方便;在工作中,可以通过整理工作流程和优化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最后,我们来探讨一下超整理术的实际意义和价值。
佐藤可士和的超
整理术,不仅仅是一种整理方法,更是一种生活和工作的态度。
通过超整理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效率。
工业品市场经理,在反省中成长

工业品市场经理,在反省中成长工业品市场经理最为重要能力之一,便是协调。
协调的对象是人,人的因素变化最大,很难有一套固定的模式可以包打天下的。
即使你一个资浅的工业品市场经理,打交道的人数、信息的复杂性、专业知识积累、团队能力修炼,会把你压得喘不过气来。
贪多,又想嚼得烂,真的不可能吗?叶敦明认为:对于一个工业品市场经理新人而言,知识、经验、能力、价值观、思想、人际关系,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硬性过程,需要积累,需要沉淀,更需要一个取舍的过程。
速成的心理,多半会带来速败的结局。
年轻而有志向的工业品市场经理,处在快速积累期,要在学习过程中盖好大仓库。
这个大仓库,结构性强,有扩大的弹性,而且内部的小格局也是一清二爽。
有了如此明朗的格局,众多的二手知识和思想,才能变成自己的能力和经验。
这是一个由繁入简过程,叶敦明建议你可以先学学日本人的收纳。
何为收纳?螺蛳壳里做道场。
它缘起于居住空间狭小的贫穷年代,至今仍然是“会生活才会工作”的典范。
观察一下周边的人群,就会发现他们相当一部分时间是在“找”活做。
头脑昏昏的,到了公司,左顾右盼的不知从哪儿干起,于是无聊地上网或者聊天,等他整明白今天该干些啥时,至少已是上午11点了。
白天的活儿干不完,那就只能加班了。
看似忙碌的身影,其实是低效率的化身。
要是他们学会把空间收纳术,应用到个人的时间安排上,只要一半的时间就可以干的更好。
上班路上,一天的核心事物已经在头脑中画了一张作业表;下班的路上,一天的工作得失开始在头脑的账本里记下;晚上睡觉之前,工作中产生的一些心得和人生感悟,自然而然地过了一遍电影。
工业品市场经理,要从收纳学起,然后再升级到超级整理术。
《超级整理术》,是日本人佐藤可士和写的,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很管用。
叶敦明去年写了一篇《超级整理术,水到渠成的管理力》,认为超级整理术可以为你带来三个层面的效率提升:第一,空间整理术,塑造卓越的时空管理者;第二,信息整理术,解密经营管理的金钥匙;第三,思考整理术,沟通决策的信息化再处理。
丰田、宝洁推行的《聪明人的一张纸工作整理术》提升工作效率

丰田、宝洁推行的《聪明人的一张纸工作整理术》提升工作效率知道却做不到,等于不知道;书看完,就忘完,还不如不看;成天忙死,却没有业绩,还不如停下来,好好整理一下工作。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风靡一时,带动的是各大城市涌现了一群衣橱整理师,除了生活有整理魔法,工作也有。
《聪明人的一张纸工作整理术》书中讲述了7个关于工作整理的方法。
作者高桥政史是工作整理术的创始人。
他的一张纸工作整理术,在丰田、宝洁等大型公司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对于其他整理类图书,本书讲的是一个个具体实用的方法,针对每个方法都有详细的步骤和案例。
让人一学就会,轻松的在一张纸上完成工作、汇报和知识的整理。
今天主要分享三个工作整理方法,分别是提升会议、演讲、汇报质量的方法。
让会议变得更有意义的“话题地图”开会这个事儿,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有的小伙伴会说,我整天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还有的人会说,有些会讨论半天也讨论不出结论来,最后都忘记了开的是什么会。
像这种低效、低质量的会议,不利于我们工作的开展;可以采用《聪明人的一张纸工作整理术》的Mapping方法,提高会议效率和质量。
在会议前,将会议地图模板画在白板上面,开会时,遵循以下步骤:1. 确定中心:将会议议题“如何提高会议效率和质量”,写在话题地图的中央。
2. 明确论点:明确三个论点,一、会前如何做好准备;二、会中如何控场和控制时间;三、会后如何进行会议总结和复盘。
3. 展开讨论:组织与会人针对三个论点进行讨论,并限定每个论点只讨论15分钟,并将讨论的内容记录在方框中。
4. 形成结论:根据会议讨论的情况,将每个论点的结论写出来,比如做好会前检查表,会中时间控制或推行Mapping方法;会后总结和复盘的模板等。
5. 策划行动:确定下一步行动,对提高会议质量和效率的行动计划达成共识。
通过以上五步,确定中心、明确论点、展开讨论、形成结论、策划行动五步,相信你可以轻松的掌握Mapping方法,并应用到以后的工作会议中,提高会议质量和效率。
泉正人——超级工作整理术

第二章关于文件和办公桌的整理第二节及时整理资料是为了有效利用信息我们身边会有很多纸质文件,如:企划书和提案书、参考资料、合同、账单、宣传册等等,这些是我们办公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电脑和“无纸化办公”多么普及,信息流通仍然离不开这些纸质文件。
所以,如何科学地收纳它们,是一项重要的整理技能。
但也无需考虑得太复杂。
凡是过于复杂的事,一般都很难坚持,整理也一样,为了不半途而废,我介绍的整理术都很简单。
先准备下列几样工具吧:①托盘②透明文件夹③口袋式的透明文件夹④小文件柜(或抽屉式的小信箱)⑤大纸盒有了这些工具,再分三个步骤进行整理,只要您迈出第一步,后面就很简单了。
文件分为“正在办理状态”和“保存状态”文件一般可分为两类:正在办理状态:与目前手头工作有关的、或是看过后决定保留的文件。
已办、需保存状态:已处理完毕、但仍需要保存的文件,如合同、发票等。
也就是说,正在办理的文件,等到办理完毕后,要么变成第二种状态,即需要保存起来,要么就应及时丢弃。
整理时最基本的步骤就是-——首先把文件大致分为以上两类。
正在办理的文件因为使用频率高,应尽量摆放得离手边近一点,以方便随时拿到。
文件用完后应及时存放,存放时也应尽量使用透明文件夹,这样可以对文件内容一目了然。
而那些已办好、需保存起来的文件,因为不常用,建议放进书橱或纸箱内保存。
如果放进大文件夹保存的话,应在文件夹侧面贴上标签,标上内容,做到一目了然。
只要做到上述几项,就可以说达到了整理的效果,可以确保您工作时“需要的物品”都集中摆放在您手边了。
“正在办理文件”和“需保存文件”的整理方法我自己工作时,喜欢用两层的小托盘和透明文件夹来存放“正在办理文件”。
每收到一份新的文件,我就把它放在小托盘的上层,能办理的尽快办理,办完就处理掉,没办完就先保存起来。
正在办理的文件,我喜欢把它们保存在透明文件夹内,因为透明文件夹既便于携带又一目了然。
这些文件夹也应尽量放在办公桌的附近,以便于伸手就能拿到。
“任何”易误用

“任何”易误用作者:魏玮来源:《语文学刊》 2014年第6期[作者简介]魏玮,女,江苏南通人,南通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魏玮(南通大学文学院,江苏南通226019)[摘要]指示代词“任何”常常误用。
通过研究讨论,我们认为:一是,“任何”作为指示代词与条件连词“无论”不可连用。
二是,“任何”修饰主语,表示对象中的每一个都具有相同的性质和状态时,最好与统括副词“都/也/均”连用。
[关键词]任何;无论;指示代词[中图分类号]H0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4)06-0033-022012年1月19日《新闻晚报》报道:温家宝总理出席在多哈举行的记者会,在谈到伊朗问题的时候,他强调:“无论在何种条件下,霍尔木兹海峡都应当保持畅通,因为这涉及整个人类的利益。
”然而新华网在报道时以《无论任何条件下霍尔木兹海峡都应畅通》为标题发出了该新闻。
显然,报道中“无论”、“任何”两词连用,与温总理的“无论在何种条件下”相比,存在语义赘余问题,从语言规范的角度看,是值得商榷的。
我们注意到,近年来这类用例并不在少数。
(1)无论到任何场所均事先去查看一遍,可以避免生疏感。
(杰夫《一分钟自我表现术》)(2)他指出,无论任何力量抛开老百姓就不能救国。
(贾培基《陶行知》)(3)无论任何研究,材料的鉴别是最重要的基础阶段。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4)中国地质图籍既已这样宏富,其内容也复大有可观,无论任何方面,或是古生物,或是岩石矿物,或是地质构造,或是地文地层,或是经济地质,都有不少崭新精到的作品。
(叶良辅,章鸿钊《中国地质学史二种》)其实,这些例子中的“任何”都有误用的嫌疑,值得讨论。
“无论”和“任何”语义有交叉,《现代汉语词典》已有明确解释:“无论: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
任何:指示代词,不论什么。
”吕叔湘先生《现代汉语八百词》亦称:“无论:连词,用于有表示任指的疑问代词或有表示选择关系的并列成分的句子里,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或结论都不会改变。
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 解读

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解读
摘要:
1.佐藤可士和其超整理术的概念
2.超整理术的优势和特点
3.超整理术的具体实践方法
4.超整理术的实际应用案例
5.超整理术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正文:
佐藤可士和是一位知名的整理专家,他提出的“超整理术”理念在现代生活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超整理术,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整理方法,帮助人们更有效地管理时间和空间,提高生活和工作效率。
超整理术的优势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强调的是“超”整理,即不仅对物品进行整理,也对信息和思维进行整理。
其次,超整理术注重空间的利用,强调“空”的力量,通过有效的空间管理,让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更加舒适。
最后,超整理术强调的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改变,通过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使他们能够更加自主地掌控生活和工作。
超整理术的具体实践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清空。
将所有的物品、信息和思维都清空,只留下真正需要的。
第二步,分类。
将留下的物品、信息和思维进行分类,方便管理和查找。
第三步,收纳。
将分类后的物品、信息和思维进行收纳,使它们各得其所。
第四步,维持。
通过定期的整理和清理,保持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整洁和有序。
超整理术的实际应用案例非常多,比如家庭主妇通过超整理术管理家庭物
品,提高家务效率;企业通过超整理术管理文件和信息,提高办公效率等。
这些案例都表明,超整理术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提高生活和工作效率,也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超级整理术读后感10篇

超级整理术读后感10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超级整理术读后感10篇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超级,整理,读后感,10篇,超级整理术,一本,泉正人,著作,,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读后感中查看更多范文。
《超级整理术》是一本由泉正人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1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超级整理术》读后感(一):把大脑清空大脑里的事情很多,乱糟糟的,写在ToDolist上,制定规则,一件一件做完。
把脑子里的想法都写下来,很多书都提到了这一点,方法很简单,但是每日去做,又是一番努力了。
值得一试的方法,可以考虑纳入日常生活中。
《超级整理术》读后感(二):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正在读,有一点很赞同,那就是不用把桌面收拾的过于干净,一切以完成工作方便为主,如果桌面干净,找东西反而很浪费时间。
关于电脑整理叙述的较少,只是大概,文章大多介绍概念,对能够实际应用的方法还是有点少了。
《超级整理术》读后感(三):翻翻真好!如作者所言,很多书翻翻就好了。
这本书正如所描述。
日本很多书都是这样,实用。
扫地清洁可以出一本书,阳台种菜出一本书。
闲时,喜欢翻翻这种风格的书。
至于有多实用,那就不好说了。
起码读起来很舒服。
《超级整理术》读后感(四):日本人的googleLeader第82页,把RssReader误作为RssLeader,日式英语,不知是作者的犯的错,还是译者犯的错。
细想一下,可能是译者的问题。
原文也许用音,译者没有用过googleReader吗?《超级整理术》读后感(五):有用又无用大概翻了翻,很快就浏览完了。
其中有一些实用的方法,感觉还不错,可以用一用。
但其中的方法大多都是事务繁忙的老板用的,像我这种小喽啰还真用不上。
字体较大,内容较少。
不过,毕竟外国人写的,相对新鲜些。
《超级整理术》读后感(六):放弃,抛弃,是其中最重要的思想今天整理了一堆文件,后来书到了,正好读到了这部分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关于文件和办公桌的整理第二节及时整理资料是为了有效利用信息我们身边会有很多纸质文件,如:企划书和提案书、参考资料、合同、账单、宣传册等等,这些是我们办公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电脑和“无纸化办公”多么普及,信息流通仍然离不开这些纸质文件。
所以,如何科学地收纳它们,是一项重要的整理技能。
但也无需考虑得太复杂。
凡是过于复杂的事,一般都很难坚持,整理也一样,为了不半途而废,我介绍的整理术都很简单。
先准备下列几样工具吧:①托盘②透明文件夹③口袋式的透明文件夹④小文件柜(或抽屉式的小信箱)⑤大纸盒有了这些工具,再分三个步骤进行整理,只要您迈出第一步,后面就很简单了。
文件分为“正在办理状态”和“保存状态”文件一般可分为两类:正在办理状态:与目前手头工作有关的、或是看过后决定保留的文件。
已办、需保存状态:已处理完毕、但仍需要保存的文件,如合同、发票等。
也就是说,正在办理的文件,等到办理完毕后,要么变成第二种状态,即需要保存起来,要么就应及时丢弃。
整理时最基本的步骤就是-——首先把文件大致分为以上两类。
正在办理的文件因为使用频率高,应尽量摆放得离手边近一点,以方便随时拿到。
文件用完后应及时存放,存放时也应尽量使用透明文件夹,这样可以对文件内容一目了然。
而那些已办好、需保存起来的文件,因为不常用,建议放进书橱或纸箱内保存。
如果放进大文件夹保存的话,应在文件夹侧面贴上标签,标上内容,做到一目了然。
只要做到上述几项,就可以说达到了整理的效果,可以确保您工作时“需要的物品”都集中摆放在您手边了。
“正在办理文件”和“需保存文件”的整理方法我自己工作时,喜欢用两层的小托盘和透明文件夹来存放“正在办理文件”。
每收到一份新的文件,我就把它放在小托盘的上层,能办理的尽快办理,办完就处理掉,没办完就先保存起来。
正在办理的文件,我喜欢把它们保存在透明文件夹内,因为透明文件夹既便于携带又一目了然。
这些文件夹也应尽量放在办公桌的附近,以便于伸手就能拿到。
关于“已办好、需保存”的文件,我也把它们大致分为三类:①近期需要用到的②需要存放起来的③不知以后是否需要,暂且保存起来的对我来说,“近期需要用到的”东西包括经营数据统计表、市场统计表、企划书等等。
也包括眼下暂时用不到,但下个月,或几个月以后将要用到的文件,这些我都会放在透明文件夹内。
“需要存放起来的”文件,包括合同、发票等重要文件,我会把它们按类别分别放进口袋式透明文件夹内保管。
一些较少用到的文件,我会把它们按内容分类(如企划书、请求书等),放进抽屉里保管。
“不知以后是否需要,暂且保存起来的”文件,往往和工作有关,“现在不需要,但不知哪天也许会用上”,这类文件因为平时用得不多,所以没必要整理得很细,只需要把它们保存在文件夹中,用纸箱装起来就可以了。
到了年底大扫除时,越是箱子下面的文件,越可以先丢弃。
至于那些既不属于“正在办理”、又不属于“需要保存”的文件,直接处理掉就可以了。
统一大小和形状文件、发票等有各种大小和形状,一般来说,用A4纸打印的文件最多,邮件有明信片大小的,一些项目的详细进度表往往是用A3纸打印的。
我建议,尽量把文件统一成A4纸那样大小比较好,如果文件大小不一,看上去会不整齐,还很容易弄丢。
比如一些大尺寸的文件中常常会夹杂着小纸页,不小心就会把小纸页弄丢。
再说,购买用于整理的文件夹时,如都是A4尺寸的,也比较统一,还可以节约成本。
实在有大尺寸的资料,就把它复印成A4尺寸再保存吧。
从杂志上剪下来的信息、或是写在小记事本上的内容,如果比A4小,我建议要么把它们输入电脑,要么用订书机订在A4纸上。
我个人很喜欢用订书机,不光在把文件装订成册时用,想把一些小纸页固定到A4纸上时,我一般不用胶水,而是用订书机一订就好了。
我还建议,把大文件夹的颜色也统一起来吧。
比如说,蓝色的用于存放“预算”类的,黑色的用于存放“资料”类的,这种方法很有效。
但如果颜色种类太多,连本人都想不起来“某种颜色代表什么内容”时,那就失去意义了。
总之,规则要简单到不费脑子的程度,才是最好的。
把正在操作中的文件放进透明文件夹中对于正在办理中的文件,最好的整理工具就是透明文件夹。
既不需要把文件装订起来,必要时又可以在桌上摊开,不需要时随时可以丢弃,如需加上新的纸页也很方便,无色、透明的文件夹最好用。
正在办理的文件,最好根据项目分开保存,只要是和这个项目有关的东西,统统放进去,如一个放不下时,可分为几个摆放,或使用那种有透明口袋的大文件夹也可以。
使用透明文件夹时如注意到以下细节就更好了:(1)给透明文件夹加上封面封面可用A4纸,上面写清项目和合作方名称,以及开始日期(最好用6位数,如080801),这样的话,就算有很多类似的文件夹也不容易弄错。
所谓封面,也就是夹进此文件夹最上面的那张纸,用WORD文档的固定格式打出来放进去就可以了,我因为经常用到,所以把这个固定格式的模板保存在电脑的桌面上了。
当然,有时没有封面也能知道其中的内容,但毕竟有封面的话,可以对内容一目了然,也不必再一一翻看,因为那些翻看的时间也算是白白浪费掉的。
为了减少时间的浪费,请给透明文件夹里的内容加上封面吧。
(2)保管在大文件夹内透明文件夹建议竖着放进大文件夹内进行保管,因为会频繁用到,所以就把它们摆放在办公桌附近吧,如文件柜上等。
要是办公桌附近没有摆放的地方,也可以把大文件夹整个地放进办公桌的抽屉里。
把透明文件夹放进大文件夹时,如果数量不多,也就无所谓什么顺序,如果数量比较多的话,为了避免日后找起来麻烦,就需要进行适当的分类。
比如说,有一种方法叫作“使用频度分类法”,此分类法很有名,野口悠纪雄先生的《超整理法》一书中也有过介绍。
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就是“凡取出一份文件,还原时都从左侧摆放”,其结果是,使用频率高的文件,都集中在左侧。
如果大文件夹都摆满了,就可以把位于右侧的、使用频率低的文件归为“已办理、需保存”的那类或直接处理掉。
不过,别忘了上述方法只适用于“正在办理的文件”,平时基本用不到的“已办理、需保存”类文件最好还是按项目或内容进行分类,然后按照五十音图的顺序排列起来比较好。
托盘的使用方法请求书、合同、企划书以及准备仔细阅读的邮件等,最好用双层托盘来摆放。
页数很多的话,可放进透明文件夹中,因为都是近期要处理的文件,所以托盘应放在办公桌上显眼的地方。
双层托盘的上层放新文件,下层放旧文件。
具体的顺序就是“新到文件”——“保留文件”——“待办文件”——“已办文件”,总之,是按照时间来排序的。
“新到文件”指那些刚收到的文件或传真等等,明显没有用的就丢弃,剩下的先放进托盘上层,等有空时再办理。
办理时如果遇见一些问题,无法马上办完时,就把它们放进“保留文件”的托盘里去吧。
重要的已办文件用大文件夹保管整理那些已办、需保存的文件最有用的工具就是大文件夹。
大文件夹既有有固定页数的,也有插孔型、可调节页数的,我一般用可自由调节页数的大文件夹。
使用这种大文件夹的几个要点是;(1)放进大文件夹的替换用纸,我推荐使用一些著名品牌的“半袋”系列,它的价格虽比一般产品贵一点,但特别好用。
当放入多份文件时,很容易确认后面文件的内容。
(2)在大文件夹的侧面加上标签,比如说,关于我所拥有的公寓大楼的资料,我就在所有大文件夹的侧面全部按照“登记册”、“合同”、“租赁者资料”等分类注明。
关于标签中的项目名称与顺序,如“A公寓” 与“B公寓”,即使是两套不同内容的资料,也应相互统一,这样找起来会更加方便。
有一种专门打印不干胶目录条的机器,只要把信息登记在内,它就会按顺序打印出所需要的目录或标签。
(3)按五十音图顺序排列如果说存放着正在办理类文件的透明文件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比较好的话,那么,已办理需保存文件建议按照五十音图的顺序排列。
当然,根据业务内容和文件种类,也有其他比较好的分类方法,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最合适的一种。
关于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按五十音图分类■按项目分类(标明某某项目或某某企划)■按内容分类(如报价表、工作日程表等)■按客户名称分类■按日期分类但并不是说,一旦决定按五十音图分类,就必须全部按照五十音图分类,也可以有例外。
比如说,一般文件按照五十音图分类,仅仅把合同书等特别重要的资料放在较为特殊的地方,总之,应灵活一些,要记住分类的目的是使自己工作起来更方便。
决定分类方法时,应以“是不是能立刻找到”、“还原时是否方便”、“是否便于拿出来”等原则为基准,也应注意不要过度分类。
需要暂时保管的东西办理完的文件、没必要放进大文件夹里的文件都应及时丢弃。
对于“不知是否还有用、先保管起来再说”的文件,我喜欢用纸箱来保存。
一般放进纸箱的文件,基本都是不会再翻看的,只能说是为了“预防万一”才保存起来的。
这些文件到了年底大扫除时就一并丢弃了吧。
我觉得保存期为一年就足够了,如果觉得“一年或许会用到一次”的资料,第二年却根本没用到的话,也尽快丢掉吧。
上页下页笔记本电脑里该存些什么分享到:sina qzone renren kaixing douban msn要想让笔记本电脑变成一个真正合格的秘书或“外脑”,就要把大量的信息都放进去才行。
不仅是工作方面的内容,我把私人信息也全都保存在电脑中,也就是说我的日常生活都由电脑进行管理,这样我就可以尽量不把我的脑力浪费在记东西上,而是集中在思考上了。
因为已经实现了一元化管理,所以与电脑不能连接的日历本、PDA、手机上的日程表功能等等,我都是不用的。
“将TO DO输入电脑、日程安排却写在日历本上”,这种分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使用起来也不方便。
另外,如果这样做,电脑上可以连接TO DO、日程表与邮件的邮箱软件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别看我现在如此提倡使用电脑,从前我也是用日历本来记录自己的日程并开展工作的,直到五、六年前我还是电脑与日历本同时使用的。
但由于我不太喜欢手写,日历本翻来翻去地很麻烦,一些定期的活动还要写上好多回,渐渐地我感到了用日历本记录信息的弊端与局限性。
后来随着笔记本电脑的体积越来越小,价格越来越便宜,性能也越来越好,我就逐渐丢掉了日历本,改用笔记本电脑来实现我的一元化管理,并渐渐确立了我现在的管理方式。
比如说,每个周一,我会有近100个TO DO被列出来,这仅仅是为了提醒自己,甚至有的只列出了工作规则等要点,总之,这是周一的一项重要提醒,如果都靠手写在日历本上,简直是无法想像的。
可以说,现在的我,如果没有笔记本电脑,简直就无法开展工作了。
最近我用iPhone比较多,要是把电脑和由谷歌提供的GMAIL同步的话,就可以用iPhone看邮件、管理自己的日程。
上页下页用“谷歌桌面”搜索信息分享到:sina qzone renren kaixing douban msn把所有信息进行一元化管理之后,还要能够随时查得到所需要的信息才行,否则一元化管理就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