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传播管理(胡百精)暨大期末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危机传播管理

危机传播管理

• 信息与观点的关系 • 观点与故事的关系
Public Communication Institute
• 自我与时代的关系 • 管理与文化的关系 • 责任与危机的关系
Public Communication Institute
一、常规路径
• 解释力
• 主体性
• 时间性
1、时间性
• 第一,第一时间反应
Public Communication Institute
• 第二,没结论,有态度:累积道德资粮 • 第三,分解承诺,持续做加法
2、主体性
• 第一,自我话语权:从输出信息到参与观点竞争,观点 在哪里?
Public Communication Institute
• 第三,?
二、价值排序
• 价值排序 • 得失 • 是非 • 公私 • 善恶 善恶
是非 公私善恶 是非 公私 Nhomakorabea得失
得失
三、责任拯救危机
• 统摄性表达前提
Public Communication Institute
• 从符号的世界到意义的世界; • 责任是国企的核心品牌资源,是危机应对的根本路径 • 责任本身即是一场竞争 • 全面提升品牌厚度
Public Communication Institute
• 第二,多元话语协同:构建权威话语同盟,优化意见领 袖的结构,善用而非滥用意见领袖 • 第三,平衡话语关系:主体性来自客体性,从媒体事务 到媒体关系;从被动反馈到舆情监测;从利益对抗者到 命运共同体
3、解释力
• 第一,持续提供有生命力的信息:未完成态的社会对话 • 第二,体验式公开透明
Public Communication Institute

《危机传播管理》完整笔记_胡百精

《危机传播管理》完整笔记_胡百精
制点的评价。 5权力进行科学的配
置?
第五章 危机预警
概要 “危机预警” 的定义 ——组织采取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 对危机的诱因及危机的征兆进行
事前监测和评判,并据此作出危机警示的管理行为
“风险”与“危机”—— 俩不同概念,前者(可能出现的威胁或危险)是后者的前奏;后者
热线接待人员/财务主管/新闻发言人——八类(按知识/技能/特质挑选)
危机管理人员的选择标准 :知识、技能、特质
组织模式— —ICS/SEMS/CMSS
危机管理组织的权力配置— —事前事中事后的不同
思考题 1,什么是危机管理小组的职能体系?它包含了哪些具体任务 2,危机管理小组的基本构成人员有哪些? 3,危机管理小组成员的选择标准是什么? 4,结合实际说你对ICS, SEMS, 和CMSS三种危机管理组织模式的认识及对公有
谣言的公式:
阿尔波特和波茨曼: R(谣言) =i (重要性)× a(模糊性)
克罗斯: R(谣言) =i (重要性)× a(模糊性)× c(批判能力)
胡百精的 4a 公式: R=a(模糊性)× a(反常度)× a(关注度)× a(人面对谣言的各种反
应能力)
谣言的类型与结构:
牢骚性/攻击性/宣传性/牟利性/误解性
第三章 危机传播系统
概要 三个问题——危机传播的特点、危机传播的模式、危机中谣言传播与控制。 “ 3F”假设:危机传播流由信息流、影响流和噪音流三部分构成,整个危机传播管理 都是围绕控制危机信息流、引导危机影响流和消解危机噪音流这三条主线展开的。
第一节 传播与危机传播 传播的本质—— 1,一种信息共享过程;
2,组织战略规划下的危机预控/处理/恢复管理能力
动态:危机是时序上的过程管理—— Augustin 的 6 阶段;希斯的 4R 模式; 5 阶段;5P。

危机管理复习资料-12页word资料

危机管理复习资料-12页word资料

危机管理复习资料P5简:如何理解危机的定义,从哪几个方面理解?首先,危机的发生有一个量变的过程。

其次,危机是指即将发生质变和质变已经发生但未稳定的状态,而不是指事务稳定运行的状态,说明剧烈的变化是危机的表现。

再次,危机是指那些给当事人带来严重损失的质变,并非所有的质变。

最后,危机是从人的角度来定义的。

P6论:如何正确认识危机管理中的危机和机会?(一)危机与机会联系在一起的合理性1.任何事务的发展都是一分为二的,不可能给人们只带来坏处而没好处。

2.将危机与机会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一种乐观主义的思想。

3.人们在接受危机造成损失和带来痛苦的同事,也应该看到危机中存在的机会,并好好的利用机会。

(二)正确看待危机中的机会1.危机毕竟不是人们愿意发生的事,过分强调机会会使人们忽视对危机的警觉性,疏于对危机的防范。

2.危机中的确存在机会,但这些机会不一定需要通过危机来获得,组织或个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或变革来获得这些机会。

3.危机中的机会是付出很大代价才获得的,可以说几乎没有人希望通过危机来获得这些机会。

4.危机中把握机会的难度很大。

5.危机中,人们将大量的精力投入于危机处理,危机中出现的机会容易被忽略掉。

(三)从不同视角看待危机中的机会1.从面临危机的组织或个人来看。

2.从其他组织或个人来看。

P8名:风险:风险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包括:事件是否发生无法确定,发生时间不确定,发生状况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后果或严重程度不确定。

P8 简:危机与风险的主要区别在于哪里?1.危机必须造成严重的损失,而风险不一定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只要有可能造成可感知的损失就可以认为存在风险。

2.危机一般是事务质变的的结果,而风险不一定是事务质变的结果,它可以是事务量变过程中造成的损失。

3.人们对危机和风险的反应是不一样。

4.风险是无处不在的,而危机的偶然的。

P9 单:突发性(本段第一句话)破坏性(本段第一句话)紧迫性(本段第一句话)信息不充分(本段第一句话)P11 填:危机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危机开始阶段、危机爆发阶段、危机持续阶段。

危机传播管理重点复习题修订稿

危机传播管理重点复习题修订稿

危机传播管理重点复习题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第一章危机与危机管理1、什么是危机?将危机界定为一种“情势”而非一个事件的意义是什么?危机是由组织外部环境变化或内部管理不善造成的可能破坏正常秩序、规范和目标,要求组织在短时间内作出决策,调动各种资源,加强沟通管理的一种威胁性形势或状态。

危机往往由特定事件引发,其表现形式也主要是威胁性事件,但危机事件不等于危机。

危机带来的不只是一个威胁性事件,而是一种涉及内外部多重利害关系的复杂困境。

定义为状态的意义:更准确反映危机的本质,有利认识,理解。

明确危机管理的方向利于组织树立危机意识,建立对应机制,形成战略性危机发展观2、危机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必然性和偶然性渐进性和突发性(量变到质变,分潜伏/爆发/处理/解决四阶段的生命周期)建设性和破坏性(警钟、疫苗/时势造英雄;有形损害/无形损害)紧迫性、公共性(控制论)——其中传播的快、广、变异快/杂/多谣言等仨特点。

3、什么是危机管理?从哪4个维度界定?科学的危机管理必须坚持哪些基本原则?定义——是一种情境/资源/沟通/行为管理(四维度)。

它的核心即在时间紧迫,充满不确定性的条件下,整合资源,理顺沟通系统,采取有效行动策略,改变危机情境。

1,战略先行原则2,预防第一3,制度保障4,全局利益5,勇于担承6,积极主动4、危机管理的范畴包括哪些?静态:1,结合内外部环境,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危机应对模式2,组织战略规划下的危机预控/处理/恢复管理能力动态:危机是时序上的过程管理——Augustin的6阶段;希斯的4R模式;5阶段;5P。

1,危机发展观的明确+危机理念体系的形成——危机战略规划2,日常化危机管理制度的建立,维护与修正(strategic planning)3,危机管理战术框架的勾划,论证和执行。

相互联结——危机预控(control):风险评估、危机预警,危机应对训练——危机应急管理(contingency management):决策;执行;恢复;第二章危机利益相关者1、危机管理的本质是什么?重构被异化的沟通关系和利益关系2、组织与利益相关者契约关系的本质是?沟通关系、利益关系3、危机状态下,组织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关系和利益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危机引发的扭曲表现——符号紊乱;意义扭曲;利益损害;价值异化。

03296危机传播管理2009年10月和2008年1月

03296危机传播管理2009年10月和2008年1月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36、组织文化;37、危机风险的预防与控制;38、指标性危机预警系统;
39、角色扮演法;40、负面惊慌;41、简述如何正确看待危机中的机会;42、简述标准化沟通的有利之处及存在问题;43、简述制定和使用危机反应和恢复计划要注意的问题;44、简述如何进行危机反应和恢复计划的调整45、简述危机不能有效隔离的原因
46、论述如何进行演习和培训47、论述危机管理评价的原则;
2008年1月
36、日常危机管理37、危机风险回避38、案例法39、干扰信息40、危机处理不力。

危机传播管理精品文档12页

危机传播管理精品文档12页

《危机传播管理》2019年10月考试考前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关于危机的破坏性与建设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危机的破坏性表现为有形损害和无形损害两个方面B.危机具有"警钟"和"疫苗"的作用C.危机具有"时势造英雄"的效应D.危机对于组织来说只有破坏性,没有建设性2.在转换策略中,转移视线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A.创造性B.公共性C.互惠性D.紧迫性3.企业在危机爆发之后,不适合的做法是()。

A.迅速召开新闻发布会,告知真相B.收集利益相关者的想法C.邀请第三方机构的介入D.内部处理,不公开,希望事件能最小化4.以下哪一项体现了传统线下媒体在微时代危机中的作用()。

A.广告收入下降B.用户持续增加C.关注微博信息、发现新闻线索D.以上都不对5.下面关于危机评估子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危机评估结论是制定危机管理策略的根本依据B.危机评估结论对危机管理的成败起到了决定的作用C.危机评估报告的起草者要对其科学性、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D.危机评估结论一般以口述的形式表达6.在危机的告知策略中,充分告知需要寻找的最适宜的人是()。

A.新闻发言人B.利益相关者C.组织的普通员工D.企业的消费者7.以下哪些不是我国企业当前面临的主要危机类型()。

A.产品危机B.服务危机C.财务危机D.以上全都正确8.下面不属于危机预警系统的是()。

A.危机监测子系统B.危机评估子系统C.危机预报子系统D.危机处理子系统9.如果身处危机之中的企业做出的对外回应出现了错误,该企业应该如何做()。

A.坚持错误B.及时纠正错误C.发布大量其他信息,冲淡错误信息影响D.以上都不对10.关于危机后阶段回应表述正确的是()。

A.组织机构仍处于高强度媒体关注中B.组织机构应当兑现前一阶段的承诺C.组织机构可以高枕无忧了D.以上都不对11.以下哪个危机的定义最全面()。

危机传播管理笔记(胡百精)江苏自考03296(可编辑修改版)

危机传播管理笔记(胡百精)江苏自考03296(可编辑修改版)

第一章危机与危机管理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什么是危机识记:危机。

危机是由组织外部环境变化或内部系统失常造成的可能破坏正常发展秩序和目标,要求组织作出紧急决策、响应和行动的威胁性事件、状态或结构。

领会:危机定义包含的要点;1、“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系统失常”指明了危机发生的根源。

2、“可能破坏正常秩序和目标”强调了危机对组织自身发展目标、对组织与利益相关者关系的潜在破坏性。

3、“紧急决策、响应和行动”突出了危机的紧迫性、不确定性,以及危机管理工作的重点——基于良善价值观和清明心智的决策,言说与行动并重的响应和解决方案。

4、“威胁性事件、状态和结构”明确了危机的定位。

2008年“三鹿问题奶粉危机”是危机定义的典型案例。

危机被理解为一种特殊状态、结构而非单纯的冲突性事件的原因。

P41、从社会实践层面看,“事件说”未能提示危机的本质,缺少对危机的整体观照和全面分析。

2、从人类文明的历史进路看,遭遇危机、应对危机可谓是人类的基本在世状态。

“在危机中”实际上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调性。

3、自启蒙和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社会与二三百年间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和繁荣,也逐步走向了更加复杂、充满不确定性的发展阶段——风险社会。

(二)危机的特征与类型领会:考察危机特征时应重点把握的矛盾关系;对危机特征的考察,就要重点把握几个动态转化、相反相成的矛盾关系:1、从生成论看,危机的发生和发展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2、从结果导向看,危机可谓破坏性与建设性兼而有之。

3、从管理和控制层面看,危机总是由特定的社会主体来承受,同时又处于普泛、热切的公众关注之下,因而具有明显的情境性和公共性特征。

危机的特征;1、必然性与偶然性。

“导火索”和“燃点”事件是偶然的,,危机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紧密关联,必然会遭遇偶然性,偶然性则使必然性成为现实。

2、渐进性与紧迫性。

时间紧迫,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反应和决策;资源匮乏,必须在人力、财力、物力不足,以及沟通不畅的情况下有效整合和配置资源;多米诺骨牌效应或涟漪效应,必须形成一整套策略以防止危机的扩散和蔓延。

江苏自考 03296 危机传播管理完整复习大纲(胡百精版)

江苏自考  03296  危机传播管理完整复习大纲(胡百精版)

第一章危机与危机管理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什么是危机识记:①危机。

危机是由组织外部环境变化或内部系统失常造成的可能破坏正常发展秩序和目标,要求组织作出紧急决策、响应和行动的威胁性事件、状态或结构。

领会:①危机定义包含的要点;1、“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系统失常”指明了危机发生的根源。

2、“可能破坏正常秩序和目标”强调了危机对组织自身发展目标、对组织与利益相关者关系的潜在破坏性。

3、“紧急决策、响应和行动”突出了危机的紧迫性、不确定性,以及危机管理工作的重点——基于良善价值观和清明心智的决策,言说与行动并重的响应和解决方案。

4、“威胁性事件、状态和结构”明确了危机的定位。

②危机被理解为一种特殊状态、结构而非单纯的冲突性事件的原因。

P41、从社会实践层面看,“事件说”未能提示危机的本质,缺少对危机的整体观照和全面分析。

2、从人类文明的历史进路看,遭遇危机、应对危机可谓是人类的基本在世状态。

“在危机中”实际上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调性。

3、(二)危机的特征与类型领会:①考察危机特征时应重点把握的矛盾关系;对危机特征的考察,就要重点把握几个动态转化、相反相成的矛盾关系:1、从生成论看,危机的发生和发展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2、从结果导向看,危机可谓破坏性与建设性兼而有之。

3、从管理和控制层面看,危机总是由特定的社会主体来承受,同时又处于普泛、热切的公众关注之下,因而具有明显的情境性和公共性特征。

②危机的特征;1、必然性与偶然性2、渐进性与紧迫性(多米诺骨牌,组织的生命周期分潜伏期/爆发期/解决期/恢复期四阶段,渐进性表现的五个阶段:震惊—伤痛—愤怒—狂欢—漠然)3、破坏性(有形损害和无形损害)与建设性(主要表现在:警钟和疫苗效应,“时势造英雄”的效应;有形损害/无形损害)4、个体性与公共性(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

③按“人与环境”的复合标准划分的危机类型。

P10“人与环境”的复合标准划分危机类型:人为与非人为的标准,内与外的标准。

《危机传播管理》完整笔记_胡百精

《危机传播管理》完整笔记_胡百精

第一章危机与危机管理概要1,危机——是一种“情势”,而非一个事件,据此归纳出危机的特征,并以“人”和内外环境为尺度,对危机类型进行划分。

2,危机管理的界定——提出它是情境,资源,沟通和行为的四维一体的管理系统,进而确定了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范畴。

3,树立危机观。

第一节危机的定义,特征与类型●诸多学者对危机定义的共同要素:不确定性;紧迫性;威胁性;潜在损害性●据威廉斯的概念办公室原则,本书定义——危机是由组织外部环境变化或内部管理不善造成的可能破坏正常秩序、规范和目标,要求组织在短时间内作出决策,调动各种资源,加强沟通管理的一种威胁性形势或状态。

Q1危机是一种事件,还是一种状态?——是一种形势/情境/状态。

A:事件,还是状态,这是一个涉及危机定位的根本性问题。

危机往往由特定事件引发,其表现形式也主要是威胁性事件,但危机事件不等于危机。

危机本质——组织内部与外部的构成要素、动作规则和发展秩序由常态异化、裂变为威胁体系的过程。

危机带来的不只是一个威胁性事件,而是一种涉及内外部多重利害关系的复杂困境。

相应的,危机管理也不单纯是事件处理——而是对组织威胁性生存环境的修复和改造。

定义为状态的意义:更准确反映危机的本质,有利认识,理解。

明确危机管理的方向利于组织树立危机意识,建立对应机制,形成战略性危机发展观Q2危机的诱因是什么?A外部环境变化(自然&社会)+组织内部管理不善(观念/战略/战术)+导火线Q3危机为何一旦爆发便迅速蔓延?(危机特质之一)A危机还有特殊传播性。

大众媒介的渗透性。

危机的非常态事关多重利害关系的复杂性(成为媒体报道、传播的核心关注点)。

再加上人际/组织/群体传播对其的高度敏感。

必然性和偶然性渐进性和突发性(量变到质变,分潜伏/爆发/处理/解决四阶段的生命周期)建设性和破坏性(警钟、疫苗/时势造英雄;有形损害/无形损害)紧迫性、公共性(控制论)——其中传播的快、广、变异快/杂/多谣言等仨特点。

03296 危机传播管理

03296   危机传播管理

03296 危机传播管理第一章导论(一)危机1、(识记)危机的定义:是指事物由于量变的积累,导致事物内在矛盾的激化,事物即将发生质变和质变已经发生但未稳定的状态,这种质变给组织和个人带来了严重的损害。

为阻止质变的发生或减少质变所带来的损害,需要在时间紧迫、人财物资源缺乏和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立即进行决策和行动。

(P5)2、(识记)危机给组织带来的机会:①组织革新的机会②组织内部的团结③组织内部自我反省的机会④展示组织形象的机会(P7)3、(识记)风险的概念:风险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包括①事件是否发生无法确定②发生时间无法确定③发生状况不确定④事件发生的后果或严重程度不确定(P8)4、(识记)危机的阶段划分:①危机开始阶段:指危机的第一个征兆出现到危机开始造成可感知的损失这个阶段②危机爆发阶段:从危机开始造成可感知的损失到危机已无法继续造成明显的损失这个阶段③危机持续阶段:危机已不再继续造成明显的损害到危机造成的损害均已得到较好的解决这个阶段(P11-13)5、(识记)影响危机可把握性的因素:危机中的障碍物、信息传递的通畅程度以及人的心理状况(P16)6、(识记)危机的人:①危机受害者②危机反应者③旁观者(P16)7、(领会)如何理解危机的定义:①危机的发生有一个量变的过程②危机是指即将发生质变和质变已经发生但未稳定的状态。

而不是指事物稳定运行的状态,说明剧烈的变化是危机的表③危机是指那些给当事人带来严重损失的质变,并非所有的质变④危机是从人的角度来定义的。

危机必须对人造成损害才能称为危机,而对自然界或对动物造成的损害不能称为危机(P5-6)8、(领会)正确看待危机中的机会①危机毕竟不是人们愿意发生的事,过分强调机会会使人们忽视对危机的警惕性,疏于对危机的防范②危机中的确存在机会,但这些机会不一定需要通过危机来获得,组织或个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或变革来获得这些机会③危机中的机会是付出很大代价才获得的,可以说几乎没有人希望通过危机来获得这些机会④危机中把握机会的难度很大⑤危机中,人们将大量的精力投入于危机处理,危机中出现的机会容易被忽略掉(P6-7)9、(领会)危机与风险的区别:①危机必须造成严重的损失,而风险不一定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只要有可能造成可感知的损失就可以认为存在风险②危机一般是事物质变的结果,而风险不一定是事物质变的结果,它可以是事物量烃过程中造成的损失③人们对危机和风险的反应是不一样的④风险是无处不在的,而危机是偶然的(P8-9)10、(领会)危机的特点:①突发性②破坏性③不确定性④紧迫性⑤信息不充分⑥资源严重缺乏(P9-11)11、(应用)如何正确认识危机管理中的危机与机会:①危机毕竟不是人们愿意发生的事,过分强调机会会使人们忽视对危机的警惕性,疏于对危机的防范②危机中的确存在机会,但这些机会不一定需要通过危机来获得,组织或个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或变革来获得这些机会③危机中的机会是付出很大代价才获得的,可以说几乎没有人希望通过危机来获得这些机会④危机中把握机会的难度很大⑤危机中,人们将大量的精力投入于危机处理,危机中出现的机会容易被忽略掉(P6-7)12、(应用)危机与风险的联系与区别(二)危机管理1、(识记)危机管理的概念:是指个人或组织为了预防危机的发生,减轻危机发生所造成的损害,尽早从危机中恢复过来,或者为了某种目的以在有控制的情况下让危机发生,针对可能发生的危机和危机采取的管理行为。

危机传播管理 资料整理 (2)

危机传播管理 资料整理 (2)

危机传播管理第一章危机与危机管理1危机:有组织外部环境变化或者内部系统失常造成的可能破坏正常发展秩序与目标,要求做出紧急决策、响应与行动的威胁性时间、状态或结构。

2危机就是一种事件还就是一种状态?就是一种形势/情境/状态。

事件还就是状态这就是一个涉及危机定位的根本性问题。

危机往往由特定事件引发,其表现形式也主要就是威胁性时间,但危机事件不等于危机。

危机的本质组织内部与外部的构成要素、动作规则与发展秩序优常态异化、裂变为威胁体系的过程。

危机带来的不只就是一个威胁性事件,而就是一种涉及内外部多重利害关系的复杂困境。

相应的,危机管理也不单纯就是事件处理—而就是对组织威胁性生存环境的修复与改造。

定义为状态的意义:更准确反映危机的本质,有利认识、理解。

明确危机管理的方向。

有利于组织树立危机意识,建立应对机制,形成战略性危机发展观。

3危机的基本特征:不确定性、紧迫性、威胁性、潜在损害性、破坏性(必然性与偶然性渐进性与紧迫性<量变到质变,分潜伏/爆发/处理/解决四阶段的生命周期>破坏性与建设性<警钟、疫苗/时势造英雄;有形损害/无形损害>个体性与公共性<控制论其中传播的快、广、变异快/杂/多谣言等仨特点>)4危险的类型:自然危机与社会危机结构性危机与偶发性危机重大危机与一般危机经济危机与政治危机利益危机与信仰危机等等从危机的内涵与属性出发,一就是人为与非人为的标准;二就是内与外的标准人永远就是危机管理的核心问题5危机管理就是一种情境管理、资源管理、沟通管理、行为管理。

6危机管理应遵循的原则有:1预防第一原则2制度保障原则3全局利益原则4积极担责原则5诚实守信原则7诺曼·奥古斯丁的危机管理6阶段模型:危机的避免、危机管理的准备、危机的确认、危机的控制、危机的解决、利用危机(循环)8希斯的4R模式:减缩、预备、反应、恢复9米特罗夫与皮尔逊的危机管理5阶段模式:危机信号侦测、危机准备与预防、危机损失的控制、危机恢复的管理、学习(循环)10危机管理体系的三个核心范畴就是:危机管理战略规划、危机预控与危机应急管理危机管理战略规划包括:危机管理思想、危机管理制度、危机管理战术体系(1危机发展观的明确+危机管理体系的形成2日常化危机管理制度的建立、维护与修正3危机管理战术框架的勾画、论证与执行)危机预控包括:风险评估、危机预警、危机应对训练危机应急管理包括:危及决策、策略执行、恢复与评估11危机的诱因就是:外部环境变化(自然&社会)+组织内部管理不善(观念/战略/战术)+导火线12危机还有特殊传播性,大众媒介的渗透性。

03296危机传播管理 江苏2014年10月自考试题 胡百精2014版新启用

03296危机传播管理 江苏2014年10月自考试题 胡百精2014版新启用

2014年10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3296危机传播管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危机从生成到消除是一个持续积累的过程,指的是危机的A.必然性B.渐近性C.破坏性D.建设性2.风险社会理论的提出者是德国社会学家A.默顿B.帕森斯C.罗伯特D.贝克3.“塔西佗陷阱”定律认为,当某一个社会主体失去公信力或社会信任时,无论说真话还是讲假话,无论做好事还是干坏事,都会被人们认为是在A.讲假话、干坏事B.讲假话、干好事C.讲真话、干坏事D.讲真话、干好事4.罗伯特·希斯提出了有关危机管理范畴的A. “2R”模式B.“4C”模式C.“4R”模式D.“3F”模式5.物本位发展观的最高表现,即为目前仍然主导许多国家和地区发展的A.福利哲学B.道德哲学C.感性哲学D.效率哲学6.在1997年戴安娜王妃车祸发生后,英国女王呼吁公众化悲痛为力量,呵护美丽、团结、向上的不列颠,根据班尼特等人的分析,这一修辞策略是A.否认B.支持C.超越D.辩解7.根据香农和韦弗的传播“数学模式”,干扰传播过程与效果的负功能单元是A.信源B.发射器C.接收器D.噪源8.特别适合应对重大、复杂危机的危机管理框架结构模式是A.ICSB.SEMSC.CMSSD.DEM9.在危机发生的事中管理阶段,要充分行使指挥权的层级是A.核心层B.一线员工C.外部媒体D.中间层10.风险系数R=H×P的公式中,P指的是A.风险的危害性B.风险发生的可能性C.风险的烈度D.风险的强度11.按照突发事件的紧急程度,蓝色代表的级别是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12.常见的危机迷情包括:80/20法则、破窗效应和A.集合行为B.木桶原理C.堤坝原则D.暗示心理13.在危害和愤怒都居于中等水平的风险级别下,组织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策略应该是A.预防倡导B.愤怒管理C.危机传播D.利益相关者关系14.认为真相是虚无的,面对同一个事实,每个人都会拥有各自版本的真相,这一有关真相的态度属于A.无序B.缄默C.独断D.怀疑15.“他素来诚实可信,这次也不例外”这一说法反映了信任问题研究中的A.道德论视角B.经验论视角C.功能论视角D.融合论视角16.危机传播管理者稍有不慎便可能将时间、精力和资源投入到错误的人、议题和环节中去,从而A.阻碍危机决策B.实现危机突破C.陷入危机黑洞D.面临危机转折17.危机之下的合作,需要当事主体坚持的原则是平等与A.打击B.威吓C.妥协D.竞争18.一些西方利益团体和新闻媒体在认知和评价中国时,凡中国发生的自然灾害,往往纳入A.人道主义框架B.利益竞夺框架C.文化偏差框架D.民族发展框架19.学者马赛斯等人发现,边缘媒体的议程也可以流向主流媒体,称为A.扭曲效果B.溢散效果C.平衡效果D.缩小效果。

最新《危机传播管理》讲义(胡百精老师)

最新《危机传播管理》讲义(胡百精老师)

危机传播管理胡百精题解:我自己曾以“危机管理”、“危机公关”为题,现正式确认为“危机传播管理”。

此非咬文嚼字,危机管理含义甚广,应急技术与工程、公共政策与体制等皆在其内,而这些并非我的专业;危机公关有特定所指,尤重危机情境下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再造;危机传播管理则包含危机公关和危机修辞两个流派,后者尤重危机语境和话语建构。

西方学界对这三个概念有较明确的界定,欲深究者可查阅相关英文文献。

除了自定题目外,邀请机构有时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或理解预设一些题目,诸如“应急管理”、“新闻应急”、“危机管理与媒体应对”等。

应急管理是一个准确、成熟的概念,不必细解;新闻应急则指意含糊,实应纠正;媒体“应对”不如改为“协商”、“沟通”等词汇,其义自明。

讲义正文:倘若跳出个案式的检讨,进而把2003年以来的“非典”、吉林石化爆炸、厦门PX项目事件、无锡太湖蓝藻污染、2008年春季南方冰雪灾害、“3•14”拉萨骚乱事件、奥运火炬海外传递袭扰事件、“5•12”汶川大地震、“6•28”瓮安群体事件视为一个呼应性的整体,那么我们就容易理解一个判断:对于任何一个社会组织而言,危机管理与财富创造同等重要。

而传播是危机管理诸事务中的核心问题,发布信息,重归共识,价值提升始终是危机管理的主线。

一、危机传播管理的常规路径谓之常规路径,强调的是以下所讲诸项的常识性。

如今,我们不缺少胆识和见识,而总是忽略常识。

1、时间性——越快越主动,越慢越被动。

这简直是老生常谈,然而一些组织却总是“输”在危机管理的时间性问题上。

一旦陷入危机就躲起来,或者迟滞反应,于公众而言不负责任,于媒体而言制造了误解和障碍,于自己则意味着灾难。

时间性意味着不躲避不说谎不出丑。

要及早讲出真相,把握自己应有的话语权;的确犯错了应要诚意道歉,勇于担当。

此中,有三个问题值得辨析:第一,是不是要发布全部真相?这个问题在学界是有争论的,在实践中也存在分歧。

英国学者罗彻斯特提出了危机公关的3T原则,即主动告知、尽速告知和全部告知,但也有学者反应最后一条:在危机中,特别是重大灾难性危机中,为了“全部告知”而发布多余流溢的信息,往往会增加公众做出选择的困难,甚至导致更大的危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机传播系统:危机传播要素: 核心要素,次级要素,边际要素,干扰要素危机传播机制:互动模式:危机传播流:是指信息由传者发出,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受者的社会过程。

利益相关者:每一个社会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总是和特定的人群联系在一起。

他们与组织结成或远或近的利益关系,达成各种有形或无形的契约。

4C假设:沟通communication,利益common-interest,共识common-view,契约contract危机传播系统的构成要素有哪些?核心要素:5W: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什么效果?次级要素:危机起源(导火索),传播符号,怎么传播,参与者,接受者,反馈边际要素:劝服目的,劝服情境,劝服规范,劝服流程干扰要素:噪源分析,噪音控制,噪音利用危机传播机制有何特点?1危机传播是混乱符号和不确定意义的共享过程。

组织和利益相关者对符号的选择,编码和解码都面临着困境。

2危机传播是信息传播主体与客体非秩序化复杂互动的过程;3危机传播是一个失衡的信息系统,是各种信息碎片的杂合体。

如何管理危机传播流?指明了危机传播管理的主线方向——控制信息流,引导影响流,消解噪音流危机预警:组织采取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对危机的诱因及危机的征兆进行事前的监测和评判,并据此作出危机警示的管理行为。

危机监测:危机评估:危机预报:危机传播应急预案:危机预警策略:1教育策略2排除策略3缓解策略4转移策略5防备策略危机预警体系包含哪些部分,各自有何功能?危机传播体系包含监测,评估,预报三个部分,分别有如下功能:分析风险信息监测危机动态处理相关信息建立评估指标形成评估结论发出危机预报实施危机预控危机修辞:古典修辞学派:科拉克斯(第一篇有关修辞的论文)和弟子提西亚斯开创了修辞技巧流派;哲学流派:柏拉图:修辞的本质就是善言雄辩,是一个可以产制意义,创造知识,开发学问的过程,因此修辞必须以表达真和实在为目的和责任。

亚里斯多德提出修辞三要素:逻辑,信誉,情感。

认为有效修辞有四种功能:维护正义和真理并压制其反面;教化普通民众;全面分析和评判问题;自我防卫。

新修辞学派:美国伯克:认同,本能,戏剧修辞理念:1人本表达:人是全部危机问题的核心所在,危机语境不同于日常的秩序化,制度化语境,危机时刻要对人讲话,讲人话,而不是刻板的官话,套话;2开放表达:要开放表达,而非自说自话,意义产生与彼此的写上,修辞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创造良好的表达形态,风格和界面,调动人们在共同意义上的相遇。

3个性表达:在危机情境下,没人会耐心去倾听一个把陈腔滥调当做沉着稳重,把朗诵文件视为正确表达的人讲话。

人们需要个性鲜明,有情有义,能够打动自己,抚慰心灵的人和自己对话。

4灵动表达:讲故事,打比方的言说;5真诚表达:无论哪一种表达,最终都必须落到“诚”字上,毕竟修辞要服务于那些真切,实在的让人摆脱危机困境的具体举措。

修辞策略:1发言人表达风格与技巧坦诚关爱,新闻发言人首先应该是坦诚的,关爱的,唯此才能建立信任。

而失去信任也就毁掉沟通的基础。

沉稳持重,危机发言人应该处乱不惊,从容不迫,条理分明传达自己掌握的信息。

有效回应,再好的修辞也无法弥补贫乏的内容,这就要求危机发言人对媒体和公众的提问做出明确有效的回应和解答。

处理棘手问题,在面对冗长复杂,微妙尖锐甚至是基于错误资讯的问题,发言人必须审慎应对,仔细倾听,以把握正确含义。

2领导者的修辞策略角色功能框架,重在表达领导者的角色,职责及其胜任程度。

所谓在其位,尽其责,危机修辞首先要表达领导者“胜任”这一基本的形象层级。

情感道德框架,在危机中,公众的感性诉求往往大于理性评判,在得与失,生与死面前,他们不希望看到冷冰冰,戴着面具的领导者。

人们需要有血有肉,真情实意,品德高尚的英雄,偶像和领袖,而不是权力机器和利益的传声筒。

文化意义框架,指的是领导者的形象建构及其修辞,要与时俱进,充满时代精神,同时又不应是虚浮的,而是生发于深厚的文化传统。

在危机中,领导者的言行更能代表一个国家传统的文化精神,当下时代的文化主题和组织自身的文化追求。

简述危机修辞的基本理念危机修辞要有利于激发以下几种力量:1信誉的力量2情感的力量3道德的力量4理想的力量危机修辞的理念包括五个方面:1人本表达2开放表达3个性表达4灵动表达5真诚表达联系实际,论述信誉,情感,逻辑在危机修辞中的作用议题管理:对那些可能进入立法程序或政策程序,与公共政策、公共事务密切联系,容易引起公众关注和争议的问题进行确认、分析、评估;对这些问题的发展趋势施加必要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捕捉这些议题对组织发展带来的各种机遇,规避、防范这些议题和环境影响给组织带来的风险和危机,使议题的发展结果、趋势有利于本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议程设置: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框架理论:框架理论源自贝特森,高夫曼引入大众传播研究中,认为人或组织在认识和解释外在世界的过程中,总是存在特定的心理原则和主观“框架”,以此为基础处理和分析层出不穷的社会事件。

如何在危机中实施议题管理?①议题管理的核心是研究,制定和实施一整套媒介策略,以影响媒介议程。

②议题管理要创造于组织有利的社会“日程环境”,是一个渐进的,累积的过程,同时也是接受媒介和公众检验的过程。

③议题管理作为诸多公共关系管理手段之一,需要与其他策略整合运作方能达成最佳效果。

危机沟通管理:就是在危机情境下组织与利益相关者对话,双方通过对话谋求事实共识,也期待价值共识,重返利益互惠的事实世界,再造意义分享的价值世界。

事实导向:要求组织正确认识,了解和评估危机事实,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面向利益相关者澄清事实,告知真相,积极控制和改变事态的发展。

①告知:告知真相,充分告知,适度承诺②疏导:引导核心议题,寻找第三方联盟,规避危机黑洞③转换:前后一致,协同核心利益相关者,转移视线价值导向:要求组织了解危机中价值异化机制,协调与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契约关系,实现组织自我价值体系的再造和利益相关者对组织价值认同观念的重塑。

①顺应:倾听,合作非对抗,关爱弱者②引导策略:大局观念,共同体利益,共同精神③重建吸管式策略:实情调查策略:结合实例,分析危机沟通策略范式的具体应用媒介化社会:大众传媒正在逐渐超越信息交流这一最初的功能,开始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影响着人们的政治生活,社会价值观,重构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情感世界和意识形态。

人们对媒介的依赖亦愈加强烈。

媒介之所以能够改变世界,是因为它能够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知途径和体验方式,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媒介利用它的影响力改变我们的意见并影响社会变化。

拟态环境:李普曼提出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巨大和复杂化,对超出自己经验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

这样,现代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对真实的客观环境反应,而成了对大众传播提示的“拟态环境”的反应。

“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客观再现。

超现实:虚拟危机:话语权:说话权,即控制舆论的权力,在当代社会思潮中,话语权指影响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

新闻发布会:媒体在危机状态下扮演何种角色?起到哪些作用?媒体在危机状态下扮演着“合法的挑战者”。

其一,传媒将组织及其利益者乃至更大的社会系统联结在一起,使得社会公共性成为危机与生俱来的属性。

媒介全面渗透人类生活,从而为危机注入社会公共属性;其二,媒介对社会现实的监测和解释机制,使之能够迅速捕捉组织发展中的异常和问题,探求其根源和危害,而后通过特有的放大功能将其置于社会公众的视线中心,形成充满激流和漩涡的危机传播环境。

通俗地说,倘若没有主观干预,绝对不会存在对危机不感兴趣的媒介;其三意识形态集团的管治,商业利益的驱动,从业人员的把关以及其他社会系统的影响,使得媒介客观上成为一个权力的场域。

各种权力展开博弈,无论哪种权力取得相对优势,还是各种权力汇成合力----当这些权力于身陷危机的组织不利时,便可能借由媒介的力量行使出来,使组织面临巨大的权力挑战。

在危机应对中,如何争取话语权?谣言:谣言是一种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谣言产生公式:4A 模糊性,反常性,关注度,受众对谣言的各种反应能力造谣动机:造谣动机有:牢骚性谣言:人们的愿望,期待和意志未能得到实现或满足时,抱怨和牢骚便会随之而出,在缺乏权威信息和正式渠道时,就容易转化为谣言;攻击性谣言:攻击性谣言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对象性,造谣者了解攻击对象及其所处环境,主观设计出谣言的议题,内容与传播方式,以此达到攻击对象的目的。

宣传性谣言:多出自特定的社会利益集团,造谣者为实现某种政治,社会性目标而制造谣言。

牟利性谣言:一些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散布谣言实现一己之利;误解性谣言:造谣者并无主观先决的恶意,而是由于错误认识和判断形成的谣言。

过程模式:幼虫,成蛹,出茧失真模式:谣言在传播过程中“失落—强化—吸收”机制;人们总是希望别人能更明确地理解自己,因此总是努力使信息更加简明通俗,为了易于理解和传播,信息常常会被减少字数和细节;传谣者本能地突出信息中自己最感兴趣最关切的部分,使之产生与“削平”机制相对应的“磨尖”效应;谣言同时也像一团巨大的口香糖,吸收群体成员的口水,人们向亲历一样为谣言添加枝叶,越是荒诞越要为荒诞寻找理由。

谣言控制:谣言控制策略:①谣言本质上是一种未经证实而流传的信息,因而权威,明确的信息源的设立,是谣言管理的基础。

权威的信息源,可以是代表公共意志和权力的官方,也可以是在相关领域拥有威望和话语权的专门机构或个人;②谣言倚重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两种形态,倚重私下的口口相传,因而大众传播应成为公开真相,遏制谣言的主要渠道;③谣言在信息结构上包含了“事实”和“意见”二维,因而“证实之事”和“正确意见”是调控谣言的内容体系;传播证据确凿的事实信息可以填充谣言的未知领域,挤压谣言参与者的幻想空间和杜撰余地;发布基于公共利益和主流价值的意见信息,可以“削平”谣言的非理智锋芒,击破谣言参与者的主观破坏和蓄意图谋。

谈谈你对“谣盐”风波的认识危机恢复:组织在危机紧急事态得到遏制后,通过持续性的策略恢复与利益者的沟通关系和利益关系,以重塑组织形象,重建利益互惠机制的管理行为。

形象修复:班尼特的形象修复理论:形象修复理论存在两个重要的前提:第一,组织被认为对危机事件的发生承担责任;第二,社会大众对组织责任的看法比危机事件的真相本身更重要。

冒犯的举动在事实上不一定是冒犯的,完全是由公众的认知和感觉来决定,组织的责任归属也非通过事实来认定的,只要公众认为组织与此行为有关联,即产生形式上的责任归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