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上皮癌分级标准

合集下载

膀胱癌分期分级表

膀胱癌分期分级表

表Ⅳ-1 膀胱尿路上皮癌恶性程度分级系统:1973年与2004年系统比较*WHO 1973 分级乳头状瘤尿路上皮癌1级,分化良好尿路上皮癌2级,中度分化尿路上皮癌3级,分化不良WHO/ISUP 1998, WHO 2004 分级乳头状瘤低度恶性倾向尿路上皮乳头状瘤乳头状尿路上皮癌,低分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高分级* WHO1973、WHO2004分级法是两个不同的分类系统,两者之间不能逐一对应。

表Ⅳ-2 膀胱癌2002 TNM 分期T (原发肿瘤)T x原发肿瘤无法评估T0无原发肿瘤证据T a 非浸润性乳头状癌T is原位癌(“扁平癌”),T1肿瘤侵入上皮下结缔组织T2肿瘤侵犯肌层T2a肿瘤侵犯浅肌层(内侧半)T2b肿瘤侵犯深肌层(外侧半)T3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T3a显微镜下发现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T3b肉眼可见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膀胱外肿块)T4肿瘤侵犯以下任一器官或组织,如前列腺、子宫、阴道、盆壁和腹壁T4a肿瘤侵犯前列腺、子宫或阴道T4b肿瘤侵犯盆壁或腹壁(N (淋巴结)N 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单个淋巴结转移,最大径≤2 cmN2单个淋巴结转移,最大径>2 cm 但<5 cm,或多个淋巴结转移,最大径<5 cm N3淋巴结转移,最大径≥ 5 cmM (远处转移)M x远处转移无法评估M0无远处转移M1远处转移{推荐意见:1. 膀胱癌分期系统:推荐采用膀胱癌2002 TNM分期系统(UICC)。

2. 膀胱癌分级系统:在证明新的WHO分级法比WHO 1973分级法更合理之前,可以同时使用WHO 1973和WHO 2004分级法。

尿液细胞学诊断报告AUC、SHGUC、HGUC

尿液细胞学诊断报告AUC、SHGUC、HGUC

一、非典型尿路上皮细胞(AUC)
标准:
非伞细胞,无退变的尿路上皮细胞N/C>0.5。

(主要标准)
以及下列情况之一:
(1)深染的细胞核(与伞细胞或中间层鳞状上皮细胞核相比);(2)不规则块状染色质;
(3)不规则的核膜。

↑核深染
↑核膜增厚
二、可疑高级别尿路上皮癌(SHGUC)
主要标准:
(1) 非伞细胞,无退变的尿路上皮细胞N/C> 0.7;
(2) 深染的细胞核(与伞细胞或中间层鳞状上皮细胞核相比)。

以及下列情况之一:
(1) 不规则块状染色质;
(2) 不规则的核膜。

△备注:不典型尿路上皮细胞的数量是将尿细胞学标本分为HGUC和SHGUC 的重要标准。

从临床角度来看,超过10 个作为诊断HGUCA的cutoff值似乎是有效的。

三、高级别尿路上皮癌(HGUC)
↑高级别尿路上皮癌伴鳞化。

膀胱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膀胱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膀胱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一、概述膀胱癌是起源于膀胱尿路上皮的恶性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全球范围内膀胱癌发病情况:发病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第11位,其中男性发病率为9.0/10万,位列男性恶性肿瘤的第7位;女性为 2.2/10万,位列女性十位之后;死亡率位居所有肿瘤的第十三位,男性及女性死亡率分别为3.2/10万0.9/10万,死亡率位列男性恶性肿瘤第9位。

膀胱癌发病存在地区性、种族性及性别的差异,可见于各年龄段,高发年龄50~70岁,且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也逐渐增加。

根据2010年至2014年美国SEER数据库统计,膀胱癌确诊时的中位年龄为73岁,中位死亡年龄为79岁。

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统计,2009 年膀胱癌发病率为6.61/10 万,人口标准化率为3.03/10万。

男、女性发病率分别为11.41/10万和3.51/10万,男性是女性的3.3倍;死亡率为2.60/10万,男、女性膀胱癌的死亡率分别为 3.75/10万和1.24/10万,男、女性之比为2.97: 1。

2016年我国预测数据显示新发膀胱癌8.05万例,其中男性6.21万例(男性恶性肿瘤第6位)、女性1.84万例;死亡3.29万例,其中男性2.51万例(男性恶性肿瘤第11位)、女性0.78万例。

膀胱癌是严重威胁人群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规范和提高膀胱癌的诊断及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膀胱癌的危险因素膀胱癌的发生发展是复杂、多因素、多步骤的病理过程,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证实:内在的遗传因素与外在环境因素均有重要作用。

外在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和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

吸烟是膀胱癌最为确定和最主要的致病危险因素,与烟中含有的芳香胺类化合物4-氨基联苯有关系。

约50%的膀胱癌患者有吸烟史,吸烟可使膀胱癌的患病风险增加2~5倍,并与吸烟强度和时间成正比。

戒烟后膀胱癌的患病风险会逐渐下降。

在职业环境中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芳香胺类化合物也是重要的致病危险因素,如多环芳烃和氯代烃、β-萘胺、4-氨基联苯等。

膀胱癌诊疗规范

膀胱癌诊疗规范

膀胱癌诊疗规范膀胱癌是起源于膀胱尿路上皮的恶性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膀胱癌的发生发展是复杂、多因素、多步骤的病理过程,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证实:内在的遗传因素与外在环境因素均有重要作用。

外在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和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

一、膀胱癌的诊断膀胱癌诊断及病理分级、分期的基本原则如下。

1)需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超声、泌尿系 CT/MRI 检查或CTU/MRU 检查、胸部 X 线/或胸部 CT 检查。

2)怀疑膀胱癌的患者应行膀胱镜检查;对可能需要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或需要化疗的患者,建议同时病理活检;部分患者行诊断性TURBT 明确病理结果及病理分期。

3)怀疑原位癌、尿脱落细胞阳性而无明确肿瘤、无黏膜异常者应考虑随机活检,可选择荧光膀胱镜或NBI 膀胱镜检查。

4)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有骨痛或碱性磷酸酶升高怀疑有骨转移者,建议骨扫描检查。

5)尿膀胱肿瘤标志物是一种无创检查方法,对可疑尿路上皮肿瘤诊断;中、高危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是否复发转移有辅助作用。

6)推荐采用膀胱癌 2017 TNM 分期系统(AJCC)进行病理学分期荐采用2004年及2016版的分级标准(表3)。

7)尿路上皮癌分子分型根据 CK5/6、CD44、CK20 和P53 表达情况分为基底样型(Basal)、管腔样型(Luminal)和野生型P53 样型,与预后相关,基底样型预后最差,野生型 P53 样型预后最好。

表 1 2017 年 AJCC 膀胱癌 TNM 分期表 2 WHO 2016 版非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肿瘤分类和浸润性膀表 3 WHO 1973 年及 2004 年膀胱尿路上皮癌恶性程度分级系统WHO 1973 年分级WHO 2004 年分级乳头状瘤乳头状瘤Grade 1:高分化低度恶性潜能尿路上皮乳头状瘤Grade 2:中分化低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Grade 3:低分化高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二、膀胱癌的治疗1.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NMIBC):标准治疗手段首选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根据复发危险决定膀胱内灌注治疗方案。

非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不同病理分级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比较(1)

非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不同病理分级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比较(1)

主堡塑垦丛壁盘壶芏!旦笙!!鲞整!塑曼坠!』堕里∑!!:!!!型!:!·论著·非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不同病理分级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比较陈俊星黄斌陈凌武丘少鹏李晓飞陈炜戴宇平梁月有王道虎陈羽昊荣佩车丽红【摘要】目的比较非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WHO2004年和1973年病理分级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WHO2004和19732种病理分级方法对160例非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进行病理分级,随访患者复发和进展情况,比较分析2种分级系统临床应用差异。

结果160例患者按1973分级方法:乳头状瘤5例,尿路上皮癌G,52例、Gz83例、G。

20例;按2004分级法:乳头状瘤7例,低度恶性潜能尿路上皮乳头状瘤(PUNI。

MP)3l例、低分级尿路上皮乳头状癌(LGPUC)99例、高分级尿路上皮乳头状癌(HGPUC)23例。

1973分级法各级别间复发与进展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2004分级法各级别间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

进展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其中PUNLMP与HGP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

2004分级法HGPUC级别进展率(30.40A)明显高于1973分级法G。

级别进展率(15.0%)。

结论WHO2004分级法中HGPUC级别衍含更多的高度恶性尿路上皮细胞癌,较1973分级法Gs级别更容易发生进展,临床上对HGPUC级别患者应采用更严密的治疗和随访措施。

【关键词】膀胱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应用WHO2004andWHO1973pathologicalgradingsystemoflion。

muscleinvasiveurothelialComparisonofneoplasmsCHENJun—xing。

HUANGBin。

CHENLing—t㈨,QIuShao-peng,LIXiao—fei,CHENWei.DAIYu—ping,LIANGYuPyou,WANGDao-hu,CHENYu,WURong—pei,CHESun—YatSenUniversity,Guang—Li—hong.。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诊断金标准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诊断金标准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诊断金标准
上尿路上皮癌是指发生在尿路的上皮细胞中的恶性肿瘤。

诊断上尿路上皮癌的金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病史和临床表现:病史询问包括尿血、尿频、尿急、排尿疼痛等症状的发生时间、程度和持续时间。

临床表现包括病人的一般情况、体征和其他相关的症状。

2. 尿液检查:尿液检查对尿路上皮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常规尿液检查可以观察到红细胞、白细胞和上皮细胞的情况。

尿液细胞学检查是一种重要的诊断方法,可以观察到恶性上皮细胞的存在。

3. 影像学检查:包括腹部超声、CT扫描、MRI和膀胱镜检查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和侵犯范围。

4. 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于疑似上皮癌的患者,需要进行组织学检查,通常采用膀胱镜检查取得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肿瘤的类型、分级和分期。

综上所述,上尿路上皮癌的诊断金标准包括病史和临床表现、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需要综合考虑这些方面的结果,以确定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具体的诊断及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从膀胱泌尿上皮癌病理切片镜下表现分析病理分级

从膀胱泌尿上皮癌病理切片镜下表现分析病理分级

2020年2月第3期临床研究从膀胱泌尿上皮癌病理切片镜下表现分析病理分级韩延霞河北省故城县医院,河北 衡水 253800【摘要】目的:探讨从膀胱泌尿上皮癌病理切片镜下表现分析病理分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进入我院治疗的100例膀胱泌尿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病理切片检查,根据其病理分级的不同分为A组(乳头状瘤,20例)、B组(低度恶性倾向尿路上皮乳头状瘤,25例)、C组(低分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35例)及D组(高分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20例),分析四组病理切片镜下表现。

结果:A组尿路上皮无异型性,皮乳头分离,层数较少且存在完整的伞细胞,无核分裂,细胞核大小形态正常;B组稍有异型性,乳头状肿瘤排列有序,结构轻度异常、细胞核轻度间变;C组有异型性,上皮细胞层次明显增多,细胞核增大、染色质增多,出现有丝分裂;D组细胞异型性明显,细胞排列无极性,常见核分裂现象。

结论:不同病理分级的膀胱泌尿上皮癌在病理切片镜下有着不同的病理学表现,可为疾病的诊断以及后期的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膀胱泌尿上皮癌;病理切片;病理分级;病理表现[中图分类号]R73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03-0054-02膀胱癌是起源于膀胱内壁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是临床常发的泌尿系统肿瘤疾病[1]。

在我国,膀胱癌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女性的3~4倍,且当前发病率居高不下,呈逐年增长的态势。

根据《WHO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分类标准,膀胱癌主要包括尿路上皮(移行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腺癌。

其中,膀胱尿路上皮癌最为常见,占膀胱癌的90%以上。

由于晚期膀胱癌治疗手段有限,过往数十年间,膀胱癌长期生存率未有太大进步。

在膀胱癌的诊疗上,首先需要将膀胱癌区分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根据两者的临床特点,其治疗原则完全不同[2]。

病理切片是病理医生诊断疾病的前提,通过观察膀胱泌尿上皮癌病理切片镜下的不同表现,从而进行疾病的诊断,对后期疾病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

欧洲泌尿外科学会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指南解读:2017更新

欧洲泌尿外科学会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指南解读:2017更新
最常见的尿路恶性肿瘤。上尿路上皮癌并不常 见 ,仅占尿路上皮癌的5 % ~ 1 0 % 。在西方国家新 发 病 率 约 2 / 1 0 万 人 。肾盂肾盏肿瘤发病率约为输 尿 管 肿 瘤 的 2 倍 ,其 中 1 7 % 同时发生膀胱肿瘤, 2 2 % ~ 4 7 % 的 U T U C 在膀胱中复发,2 % ~ 6 % 在 对 侧上尿路复发。总的来说, 6 0 % 的 U T U C 在诊断时
数据库的系统性文献检索,应 用 最 新的循证医学
证据,工作组编写了 2 0 1 7 年新版指南,旨在帮助临 床 医 师 对 U TU C 的治疗提供最佳的临床决策。新 版 指 南采用2017年 版 的 TNM分期系统并对 U TU C的诊断进行了风险分层,用于指导临床上对
不同风险的患者选用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除还是 保留肾脏的手术,并 对 其 预 后 进 行 了 讨 论 。尤其 提出对于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术后给予单剂量的 丝裂霉素膀 胱 灌 注 可 以 减 少 膀 胱 肿 瘤 的 复 发 ,而
肿瘤复发率更高。 5 诊断
U T U C 的常见症状包括肉眼或镜下血尿(7〇% ~ 8 0 % ) 、腰 痛 ( 2 0 % ) 和 腰 腹 部 包 块 (1 0 % ) ,全身
症状(厌食、体重下降、盗汗 、发热 、骨 痛 等 )的出现 提示预后不良,需进行更加严格的 评 估 肿 瘤 的 转 移情况。C T U 对 确 诊 U T U C 是现有影像学检查中 精 确 度 最 髙 的 ,敏 感 性 6 7 % ~ 1 0 0 % 、特 异 性 9 3 % ~ 9 9 % ,肾盂积水出现提示高危的病理类型, 预后较差。淋 巴 结 肿 大 高 度 提 示 肿 瘤 的 转 移 。 M R U 适 合 不 能 行 C T U 检 查 的 患 者 ,对 于 小 于 2cm 的肿瘤敏感性7 5 % ,但 M R U 对比剂有导致肾源性 系统性纤维化的风险,不能用 于 严 重 肾 功 能 不 全 的患者(肌酐清除率小于30ml/ min ) 。尿脱落细胞 学检查阳性高度提示U T U C (当排除膀胱、尿道、前 列腺原位癌时),U T U C 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敏感性 低于膀胱肿瘤,应 严 格 操 作 。膀 胱 镜检查和逆行 肾盂输尿管造影仍是重要的检查手段,因为可能 会破坏细胞学检查标本,应在逆 行 造 影 检 查 前 先 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F I S H 对 U T U C 筛查意义有 限。输尿管软镜活检可确定9 0 % 的病例并确定肿 瘤 的 分 级 ,假 阳 性 率 较 低 。 6 预后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Cummings KB.Nephroureterectomy:rationale in the managem-e nt of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the upperurinary tract[J].Urol Clin North Am,1980,7(3):569-578.
输尿管末段的处理
• 经膀胱输尿管末端切除 • 下腹部Gibso胱袖状切除不论使用激光还是电 切,切除效率高,适合输尿管中上段和肾 盂的肿瘤手术[1]
• 对于输尿管下段或末端肿瘤则建议采用后 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联合下腹部切口 膀胱袖状切除法相对更为合理,更加符合 无瘤原则,同时也避免腰部切口疝的并发 症出现[2]
保肾手术治疗
• 输尿管部分切除术相比于根治性手术,两 者的肿瘤近期控制效果近似,同时输尿管 部分切除术有益于肾功能保护,对于低危 UTUC患者保肾治疗都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 择
• 对于高危患者,是否要行保肾治疗,需要 进行个体化分析
Fang D,Seisen T,Yang K,et a1.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oncological and renal function outcomes obtmned after segmental ureterectomy versus radical nephroureterectomy for 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J].Eur J SurgOncol,2016,42:1625—1635
肿瘤复发率,但不能提高总生存
时间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7 Apr; 22(4)
总结
• UTUC病因及流行病学中国人有相对独特性 • 如何降低输尿管镜检致肿瘤复发风险及提

尿路上皮癌ppt课件

尿路上皮癌ppt课件

-6
哈医大一院 肿瘤二科
手术治疗:
根治性手术:肾输尿管全切除,因术后有30 %~75%患者于输尿管残端或管口周膀胱壁 有癌复发,需同时切除输尿管残端及周围膀 胱壁。 开放性手术切除部分肾或肾盂肿瘤,复发率 达38%~60%,故被弃用。 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术:可达根治目的,减 少并发症,加快康复。与开放性肾输尿管切 除相近。但局部复发率较多。
膀胱癌可分为非肌层浸润性(Tis,Ta,T1) 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以上)。原位癌虽 然也属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但一般分化 较差,属于高度恶性的肿瘤,向肌层浸润性 进展的几率要高得多。因此应将原位癌与Ta, T1加以区别。
-9
哈医大一院 肿瘤二科
膀胱癌分期:
T(膀胱壁浸润的深度)N(盆腔或腹腔淋巴 结浸润深度)M(其他器官转移情况) Tis:原位癌,分化差,局限于尿路上皮内 Ta:非浸润性乳头状癌 T1:浸入上皮下结缔组织 T2:浸润肌层,T2a,T2b T3:浸入膀胱周围组织,T3a(显微镜下见) T3b(肉眼见) T4:浸润邻近器官 N1~3:区域淋巴结浸润 M1:远处转移
-1 0
哈医大一院 肿瘤二科
转移性膀胱癌的治疗:
常规行全身化疗,尤其是无法切除、弥漫转 移、可测量的转移病灶。不宜接受根治性膀 胱切除术的患者可行全省化疗+放疗。 一线方案: GC, (CR12%-22%,PR33%,中位生存时间为 13.8个月)较MVAC方案耐受性好。 MVAC, (CR12%-50%,有效率为50-70%,中 位生存时间为14.8个月) 顺铂、吉西他滨、紫杉醇,如肾功异常可用卡 铂代替顺铂。
肾盂癌单发性肿瘤行肾切除术和不完全
性输尿管切除术后,12%在输尿管残端发生 移行细胞癌,20%的患者以后有膀胱移行细 胞癌的发生。

前列腺尿路上皮癌

前列腺尿路上皮癌
入院完善相关检查:癌胚抗原5.36ng/ml,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17.90ng/ml; 总前列腺特异抗原1.230ng/ml、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0.257ng/ml、 F/P20.89%;余检验无明显异常;前列腺MRI增强扫描+DWI(本院 2014.10.14)示:前列腺偏左侧CA伴中央液化坏死,左髂血管旁肿大淋巴结, 请结合临床。
概述
原发性前列腺尿路上皮癌是指原发于前列腺部尿道及前列腺导管 近端部分被覆的尿路上皮细胞发生恶变的一种疾病。
占成人前列腺肿瘤的0.7-2.8%。大多数患者年龄较大,与膀 胱尿路上皮癌的年龄分布相似。在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中,肿瘤累 及前列腺者所占比例高达45%。当有多灶性癌或原位癌与浸润癌 伴发时,肿瘤累及前列腺的比例更高[2]。
现有少数几例发生于前列腺导管的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的报 道,但绝大多数为高级别肿瘤,且伴有原位癌。区别分化差的尿 路上皮癌和分化差的腺癌是很困难的。
治疗与预后
*前列腺原发性移形细胞癌具有极强的组织穿透力,能够穿透周 围的软组织,所以约50%的患者发病时多进展到T3或者T4期。约 20%的患者已出现远处转移,转移灶多位于骨,肺和肝。T3期移 形细胞癌的放射治疗5年生存率大概是34%,对于少数T2期及局限 于前列腺内的移形细胞癌患者来讲,根治性手术可以在一些患者 中获得较长的无瘤生存期。 *前列腺TCC为雄激素非依赖性肿瘤,去势治疗和内分泌治疗无 效。 *原发性前列腺癌至今没有明确治疗方案。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 除效果肯定,预后好,术后辅助化疗可有助于提高生存率。
*经尿道电切也可作为一种选择。
上虞人民医院
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66岁,因“尿频、尿痛、排尿淋漓不净1月余”于 2014-10-13收治入院。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应重视的恶性肿瘤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应重视的恶性肿瘤

·述评·581中国医刊 2021 年第56卷第6期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应重视的恶性肿瘤许永德,吉正国,胡新一,杨培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泌尿科,北京 100050)关键词: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流行病学;诊断;治疗中图分类号:R737.11;R73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070(2021)06-0581-04doi:10.3969/j.issn.1008-1070.2021.06.001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是起源于肾盂和输尿管尿路上皮的一种多源性恶性肿瘤,包括肾盂癌和输尿管癌。

在国外,UTUC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主要与吸烟及接触含芳香胺类毒物有关,预后较差,而国内不少UTUC患者的病因与服用含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AA)的中药有关,女性多见,且多合并终末期肾病。

虽然目前我国各类含AA的中药已被禁用,但临床上仍有一些服用该类中药引发的UTUC患者。

对于中国人AA所致UTUC的特殊性,临床医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本文参考国内外最新的指南、专家共识及研究进展,对UTUC的相关内容进行汇总分析,以期为国内泌尿科医生诊治UTUC提供借鉴。

1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流行病学特点在西方国家,尿路上皮癌发病率居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第4位,其中膀胱癌所占比例高达90%~95%,而UTUC仅占全部尿路上皮癌的5%~10%,人群发病率约为2/10万[1]。

2018年中国UTUC诊疗及专家共识表明,UTUC占全部尿路上皮癌的9.3%~29.9% [2],明显高于西方国家。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人群UTUC发病有一些特殊之处:①中国UTUC 患者的病理级别、肌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于西方国家人群;②中国UTUC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1.3,而西方国家为2:1[3-4];③中国人群肾盂癌和输尿管癌发病率基本相当,而西方国家肾盂癌发病率约为输尿管癌的2倍[5-6]。

EAU上尿路尿路上皮肿瘤诊治指南

EAU上尿路尿路上皮肿瘤诊治指南

精选ppt2021最新
9
症状
肉眼或镜下血尿(70-80%) 腰痛(20-40%)
腰腹部包块(10-20%)
全身症状(厌食、体重下降、盗汗、发热、骨痛等) 的出现须迅速考虑转移情况的进行评估
无症状(15%)
精选ppt2021最新
10
诊断
影像学: ➢CTU:CTU是最高精度的影像学检查已经取代 泌尿系造影和超声是第一线影像学检查。敏感性 67-100%,特异性93-99%。排泄期应该在注入 造影剂后的10-15分钟。肾盂积水的出现意味着 高危的病理类型,预后较差。
➢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术也是排查UTUC的方法。 但是因为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术可能破坏细胞学 的标本建议优先选择尿脱离细胞学。
➢FISH对筛查UTUC意义不大。
精选ppt2021最新
12
诊断
诊断性输尿管镜检:输尿管软镜可发现 和活检95%输尿管、肾盂和集合系统的 肿瘤。软镜活检可诊断90%的病例。主 要用于不确定的病例。
精选ppt2021最新
13
诊断
精选ppt2021最新
14
预后因素
➢分期、分级:肌层浸润的UTUC预后差。T2/T3期肿瘤5年特异性生存 率<50%,T4<10%。 5年生存率:Ta/Tis 100%、T1 91.7%、T2 72.6%、T3 40.5% ➢年龄、性别(女性UTUC癌症死亡率比男性高25%) ➢种族 ➢肿瘤位置:输尿管癌以及多发肿瘤比肾盂肿瘤预后差 ➢吸烟 ➢淋巴(脉)管浸润:20% ➢外科切缘:病理医师应汇报切缘情况包括:输尿管断端、膀胱袖口、 肿瘤周边(T2以上) ➢其他:广泛肿瘤坏死(>10%);肿瘤形态(无蒂比乳头的预后差); 局限在器官内的肿瘤合并原位癌复发几率和肿瘤特异性死亡率较高(独 立预后因素),ASA评分与RNU切除后肿瘤特异性生存率有关,但是 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认为仅与总生存率相关。肥胖 和BMI与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呈负相关。

膀胱尿路上皮癌恶性程度分级和浸润程度分期的进展.精选PPT

膀胱尿路上皮癌恶性程度分级和浸润程度分期的进展.精选PPT

发展和演变
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泌尿病理 Low-grade Papillary Urothelial Carcinoma 协会(ISUP)提出了非浸润性膀胱癌的新分类。 T4a 肿瘤侵犯前列腺、子宫、或阴道
膀胱癌的TNM分期注意事项 Mitotic figures are infrequent in papillary urothelial neoplasms of low malignant potential, and usually confined to the basal layer.
传统上将尿路上皮称为移行上皮[14] , 目前在 文献上和习惯上这两个名词常常交替使用。
膀胱癌的组织学分级
膀胱肿瘤的恶性程度以级(grade)来表示。 关于膀胱癌的分级,国际上有不少版本,
综合于(表1)。
Grading system
WHO 1973,1999 WHO/ISUP 1998 Consensus, WHO 2004
Papillary Urothelial Neoplasm of Low Malignant Potential
Papillary urothelial neoplasm of low malignant potential is a papillary urothelial lesion with an orderly arrangement of cells within papillae with minimal architectural abnormalities and minimal nuclear atypia irrespective of the number of cell layers. neoplasms of low malignant potential is much thicker than in papillomas and/or the nuclei are significantly enlarged and somewhat hyperchromatic. Mitotic figures are infrequent in papillary urothelial neoplasms of low malignant potential, and usually confined to the basal layer.

《2023版CSCO尿路上皮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2023版CSCO尿路上皮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2023版CSCO尿路上皮癌诊疗 指南》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3-11
目录
• 指南背景与意义 • 诊断与评估 • 治疗原则与方法 • 药物选择与使用注意事项 • 随访监测与预后评估 • 总结与展望
01
指南背景与意义
尿路上皮癌概述
尿路上皮癌是一种起源于尿路上 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肾 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部位
行分期。
临床分期
结合影像学检查和实验 室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
期。
病理分期
手术后根据肿瘤组织学 和病理学特征进行病理
分期。
分期应用
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和 预后评估。
03
治疗原则与方法
早期尿路上皮癌治疗策略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
01
对于低级别、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TURBT是首选治疗方
式。
通过指南的推广和应用,有助 于促进国内外尿路上皮癌诊疗 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学科 发展。
指南的制定过程严谨、科学, 代表了当前国内外尿路上皮癌 诊疗领域的最新进展和专家共 识。
指南更新历程及2023版特点
CSCO尿路上皮癌诊疗指南自首次发布以来,不断更新迭代,以 适应临床需求和学科发展。
2023版指南在以往版本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诊疗流程、丰富 了治疗手段、更新了临床数据,更加贴近临床实际需求。
织所致。
肿块
腹部或盆腔肿块可能是晚期症 状。
全身症状
如消瘦、乏力、食欲不振等, 常见于晚期患者。
影像学检查方法及选择
超声 简便易行,可用于初步筛查。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评估肿瘤大小、位置及与周围组织关系。 磁共振成像(MRI) 提供更详细的软组织信息,有助于手术规划。 尿路造影 显示尿路形态和功能,帮助判断肿瘤对尿路的影响。

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组织学类型及预后分析

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组织学类型及预后分析

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组织学类型及预后分析引言膀胱癌是一种常见的肿瘤,其中膀胱尿路上皮癌(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是最常见的类型。

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组织学类型对其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组织学类型以及相关的预后因素进行分析。

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组织学类型膀胱尿路上皮癌可以根据其组织学类型进行分类,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包括:1.转移性膀胱癌(Urothelial carcinoma):转移性膀胱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大约占据膀胱癌的90%以上。

它起源于膀胱尿路上皮细胞,可以分为低分化(高级别)和高分化(低级别)两种类型。

2.高级别泛型癌(High-grade papillary urothelial carcinoma):高级别泛型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类型,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和较高的转移率。

3.低级别泛型癌(Low-grade papillary urothelial carcinoma):低级别泛型癌相对恶性程度较低,生长速度较缓慢,但仍有可能发展为高级别癌。

4.非泛型癌(Non-papillary urothelial carcinoma):非泛型癌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类型,通常具有较高的恶性程度和较差的预后。

膀胱尿路上皮癌的预后因素分析膀胱尿路上皮癌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下面将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

1.组织学类型:如前所述,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组织学类型对预后有重要影响。

高级别泛型癌和非泛型癌通常具有较差的预后,而低级别泛型癌的预后相对较好。

2.肿瘤分期: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分期是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采用TNM分期系统进行分期,包括原发肿瘤的大小(T)、淋巴结转移(N)和远处转移(M)等指标。

3.肿瘤分级:分级是根据肿瘤细胞的异质性程度进行分类,通常采用WHO/ISUP分级系统。

高级别肿瘤(G3)通常具有较差的预后,而低级别肿瘤(G1)的预后相对较好。

4.浸润深度: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浸润深度也与预后密切相关。

《2023版CSCO尿路上皮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2023版CSCO尿路上皮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随访及预后评估更新要点
强调了定期随访在尿路上皮癌患者管理中的重 要性,包括随访时间、随访内容和随访方式等 方面的规范。
更新了预后评估指标和方法,包括生存率、无 瘤生存率、生活质量评估等,为尿路上皮癌患 者的预后评估提供了更多依据。
介绍了新型预后评估工具在尿路上皮癌患者中 的应用,如生物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等, 提高了预后评估的准确性和便捷性。
探索新型联合治疗方案
目前尿路上皮癌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未来将进一步探索这些治疗手段之间的联合应用 ,以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关注尿路上皮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在治疗过程中,关注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样重要。未来将进一步关注尿路上皮癌患者的生存质量,通过优化治 疗方案和提供心理支持等手段,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困扰。
03
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或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需行根治
性膀胱切除术,同时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局部进展期尿路上皮癌治疗方案
新辅助化疗
对于局部进展期尿路上皮癌,可在手术前给予新辅助化疗,以缩小 肿瘤、降低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率。
根治性手术
对于无远处转移的局部进展期尿路上皮癌,应行根治性手术,包括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状切除术等。
化疗药物毒性反应
放疗期间保持膀胱充盈,减少放疗对膀胱 的损伤。
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及时 调整化疗方案。
消化道反应
骨髓抑制
应用止吐、止泻等药物,调整饮食结构, 减轻消化道不适。
定期监测血常规,及时应用升白药物,预防 感染。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应对策略
01
皮疹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必 要时应用抗过敏药物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路上皮癌分级标准
尿路上皮癌是一种源于尿路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分级标准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异型性、有无浸润和转移等因素,通常将尿路上皮癌分为低级别和高级别。

一、低级别尿路上皮癌
低级别尿路上皮癌通常分化好,组织结构基本保留,肿瘤细胞较小,形态规则,核分裂少见,与正常细胞无明显差异。

此类肿瘤的恶性程度较低,预后较好,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二、高级别尿路上皮癌**
高级别尿路上皮癌的肿瘤细胞分化不良,组织结构紊乱,肿瘤细胞大小、形态、核分裂数增多,与正常细胞差异明显。

此类肿瘤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治疗难度较大,通常采用以放疗、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必要时可考虑手术切除。

除了分化程度外,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尿路上皮癌的分级。

例如,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大小可以反映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异型性大的肿瘤细胞往往恶性程度高。

此外,有无浸润和转移也是分级标准中重要的一环。

浸润是指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向周围组织内或向深部组织侵犯,而转移则是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通过血液或淋巴道转移到远处组织。

当肿瘤发生浸润和转移时,通常说明病情较重,需要采取更积极的治疗措施。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

同时,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等因素,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指导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治疗过程中的种种挑战。

总之,尿路上皮癌的分级标准是临床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分化程度、异型性和有无浸润和转移等因素都会对分级产生影响。

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医生制定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尿路上皮癌的发病机制,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预测指标,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

同时,提高公众对尿路上皮癌的认识和预防意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战胜尿路上皮癌这一疾病做出我们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