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导学案)
水土流失的治理和措施教案
水土流失的治理和措施教案第一章:水土流失概述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土流失的定义、成因和危害。
2. 培养学生关注水土流失问题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水土流失的定义:水土流失是指土壤在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作用下,从土地表面向水体或空气中移动的过程。
2. 水土流失的成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地形、土壤类型、气候等;人为因素包括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植被破坏等。
3. 水土流失的危害:土壤资源的损失、土地质量的下降、生态环境的恶化、水资源的减少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水土流失的定义,分析水土流失的成因和危害。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3.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调查,了解当地水土流失的情况。
第二章:水土流失的治理原则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土流失治理的原则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水土流失治理的原则:综合治理、分区治理、科学治理、可持续治理。
2. 水土流失治理的方法:植被恢复、土地改良、水土保持设施建设、水资源管理。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水土流失治理的原则和方法。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水土流失治理的有效方法。
3. 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水土流失治理的实践经验和效果。
第三章:植被恢复与保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被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关注植被恢复与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植被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作用:植被能够稳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植被能够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植被能够调节气候,保持水资源。
2. 植被恢复与保护的方法:植树造林、种草、封禁沙漠化地区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植被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作用。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植被恢复与保护的有效方法。
3. 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当地植被恢复与保护的工作。
第四章:土地改良与利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土地改良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作用。
第二高一地理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教案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第二中学2021-2021学年高一地理3.1.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教案
教学目的明确黄土高原的范围,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理解该区域的环境问题及其所产生的危害。
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该区域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
重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危害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教法及教具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
1.黄土高原概况〔判读图3-1-2〕
〔1〕、位置和范围
〔2〕、地貌和水土流失面积
危害:
(1).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
位面积产量降低。
〔经济〕
〔2〕、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者者间接诱发和加剧了自然灾害〔生态
环境〕
〔3〕、影响社会经济开展,下游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悬河,威胁人民的
生命财产平安〔社会〕
二、水土流失的成因
1.自然原因
〔1〕、地处过渡地带、生态脆弱
、土质易遭侵蚀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地质灾害频繁
〔3〕、植被破坏
〔4〕、黄土高原生态恶化示意图
小结:
板书设计
〔用案人完
成〕
当堂作业
课外作业
教学札记。
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学案
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过程与方法:以黄土高原为例,学会分析水土流失的成因及治理措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并积极参与教学重点:阐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教学难点:阐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问题引路,自学探究:1、黄土高原的范围?(在图上找到)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危害的表现?(识记)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有哪些?请详细阐述。
(识记)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有哪些?请详细阐述。
(识记)5、阅读p53,请说明黄土高原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了解)6、水土流失治理的指导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了解)7、(了解并填空)合理利用土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因地制宜,农林牧综合发展。
①要以为中心.压缩地,改土与治水相结合,逐步建立的基本农田;②扩大种植面积,改善天然草场的质量;③大力开展煤炭开发地区的工作。
8、(了解并填空)综合治理①原则:坚持措施相结合,相结合,______________ 相结合的原则。
②目的:改善黄土高原的.配合当地群众,最终实现区域的__________________ 。
耕作区)开展、、、、等农耕作业。
同时___________、及和技术、等。
(知道)11、生物措施(知道)森林和草地具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等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之一。
凡不适宜耕种的土地,必须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恢复地表植被:在有条件的地区,大力_____________,实行_______________相结合,以防止暴雨对表层土的冲击,并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团粒结构,提高抗侵蚀能力。
3-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_教案
初中年级地理学科新授课型
课题
3.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
课时Βιβλιοθήκη 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明确黄土高原的范围,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2.理解自然和人为因素对黄土高原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水土流失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自学、读图等,培养自主性、探究性的能力。
学生观看并识别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子类比法
讲授新课
一、感黄河
教师在黑板上画地图+以图片为主的一段视频,介绍黄土高原的人文状况
学生观看视频和在地图上找出黄土高原的位置
进一步初步的了解黄土高原的人文地理环境
观察法
二、知黄河
教师把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并让学生进行名校的角色扮演来整体感知黄土高原
学生按所分的小组进行讨论并请组内成员代表反馈讨论结果
学生通过观看实物演示后能更好的得出治黄河的结论
启发性和探索性教学方法
课堂练习
教师用准备好的练习通过抢答的形式来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学生积极配合
学生能轻松掌握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通过讲授新课和练习后,最后以《保卫黄河》结束课程
2.通过合作讨论,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思辩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学生保护环境的主人翁责任感、紧迫感。
2
教学重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危害。
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
教学手段
讲授、合作讨论、探究、启发式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主导
学生活动
预期目标
教学策略和方法
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与生活中最贴近的人物图片(周杰伦、姚明)
地理教案教学设计水土流失治理学案
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土流失治理学案:
区域特征分析方法:黄土高原为例——把与水土流失成因有关的内容用红笔画出
位置特征:经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区向区过渡地带
自然地理特征:
气候类型+气温特征+降水特征
地形类型+地势特征+地貌特征
土壤类型特征:
植被以为主且由向过渡
水文径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
人文地理特征:主要写不合理的方面
人口
生活
生产
练习:
1、分析左图所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2、两图示区域共同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两方面比较产生该问题的成因:
3、探讨甲地区治理该问题时的可行性措施。
《3.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导学案
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1.位置与范围:太行山脉以西,日月山以东,南起秦岭,北接长城与内蒙古高原相接,面积30多万Km22.地面:大部分为黄土覆盖,植被覆盖率低(多为次生灌丛和矮林),许多地方几近光裸。
3.特征:①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②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沟谷发育)4.危害:耕地----土层变薄,单产降低,质量下降河流----泥沙入河,淤高河床环境----生态恶化,加剧自然灾害发生二、水土流失的成因不合理的的土地利用----轮荒耕作,露天开矿,建窑洞、修路、建设水利等工程建设破坏植被----农业垦荒、营造宫殿、樵采、战争等上述人为活动带来的结果都是造成了地表植被破坏,从而引发水土流失。
三、水土流失的治理1.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措施: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因地制宜安排农业生产,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
2.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基本措施①压缩农业用地,改土与治水相结合,逐步建立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②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改善天然草场质量。
③大力开展煤炭开发地区的土地复垦工作。
3.综合治理——“三结合”原则综合治理应坚持“林草、工程与耕作措施相结合;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相结合;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发展方向:改善整个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配合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4.具体措施: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工程措施适用地段效果固沟建淤地坝沟谷地段拦泥蓄水,防止沟谷继续扩展修建小水库营造防护林(生物工程)护坡封坡育林育草缓坡地段拦截、涵蓄坡面径流,发展林果生产修筑水平梯田保塬平整土地部分塬面合理利用水土,提高劳动生产率营造护林网(生物工程)农业技术措施——深耕改土、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轮作套种适用地区主要措施目的耕作区平整土地、栽培种植、田间管理、增施肥料、轮耕套种提高肥力、保持水土、发展生产选育良种、地膜覆盖、喷灌滴灌、科学施肥地区措施目的不适宜耕种的地区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恢复地表植被有条件的地区大力种草植树实行乔、灌、草结合增加土地有机质和团粒结构,提高土壤的抗侵蚀能力,防止暴雨对表层土的冲击小流域:是指相当于坳沟或河沟的沟道流域,它在黄土高原上多达百万条以上。
高中地理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案鲁科版必修3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掌握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其危害。
2、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尖锐的人地矛盾。
3、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认识“六道沟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4、通过人地矛盾所引起的生态、经济恶性循环的分析,深刻认识人口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加强环境保护重要性的思想认识。
5、掌握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学会依据可持续发展思想分析实例,发现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了解其危害并提出综合治理措施。
二、教学重难点1、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特别是破坏植被、轮荒耕作、开矿等人为原因。
2、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以水土保持、建立农林牧结合的生态农业体系为重点的小流域综合治理这一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值得推广。
三、教学方法:对图分析法、综合程序法、讨论探究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教学过程:[导入]陕北民歌羊啦肚子手啦巾哟三道道格蓝咱们见个面面容易哎呀拉话话的难一个在那山上哟一个在那沟咱们拉不上那话儿哎呀招一招手瞭不见那村村哟瞭不见那人问题:这首歌反映了黄土高原地区什么样的景观特征?为什么陕北会出现这样的景观?陕北的地形对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应该如何进行治理?(这首歌反映了黄土高原地区沟谷发育,地面沟壑纵横、支离破碎的景观特征。
这种景观特征是强烈的水土流失造成的。
水土流失使得陕北地区沟谷密度和沟壑深度都很大,有些主干沟壑的深度在200—300米,长度达几百千米,人站在沟谷的两边能够相对见面,但要绕过沟谷走到一起交谈,有时一天也不能相会。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不仅造成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而且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新授]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1、水土流失的概念: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力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和水的损失。
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学案.doc
《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一以黄土高原为例》学案编:王兴来审:高二地理组2012.10课刖案【课标解读】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的措施。
解读:(本节课)知识与能力: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的基础上,提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掌握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如荒漠化、森林和湿地开发)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综合运用前面学习掌握的知识,通过自主分析、探究,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因地制宜的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
[知识准备]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气候人为原因人口地形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土壤植被植被破坏课堂案【知识生成】1•小流域综合治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试提出治理石漠化的措施石漠化的实质是水土流失。
其形成既有自然原因,更是人为因素所致:1•岩溶地区降水丰富,山高坡陡,土层浅薄,土壤易流失且难以恢复;2•过度樵采,岩溶地区经济落后,农村能源种类少,群众生活能源主要靠薪柴;3•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农业生产大多沿用传统的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方式;4.过度开垦,为保证足够的耕地,当地群众往往通过毁林毁草开垦来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5.过度放牧,岩溶地区散养牲畜,不仅毁坏林草,且造成土壤易被冲蚀。
课后案A. ①②B.③④4. 黄土高原林草植被的主要环境效益是…A.蓄水拦沙、保持水土C.绿化美化、吸烟滞尘5. 缓坡修筑水平梯田,发展林果基地 ……C.①③D.②④••()B. 防风固沙、滞洪蓄水 D.保嫄护坡、固沟保肥 "()农业技术措施 D.生物、工程措施6. ............................................................................ 梯田田境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与 ............................ ()»A.坡面倾斜方向一致B.等高线基本平行C.山谷走向基本一致D.山脊走向基本平行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后面的问【训练巩固】 一、单项选择题降雨量(mm )降雨 强度 混交林地 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 径流 量(L ) 泥沙 量(kg ) 径流 量(L ) 泥沙 量(kg ) 径流 量⑴泥沙 量(kg ) 径流 量(L ) 泥沙 量(kg ) 33 弱 111 0. 1 155 41.3 153 4.7 154 18 14 很强 29 0.5 327 39.4 71 0.8 212 25 19强280.31131.2510.4520.61•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油松幼林地 A.混交林地坡耕地 荒草地 B.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坡草地 荒草地 C.混交林地 油松有林地荒草地 坡耕地 D.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 2.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③森 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必修三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教案)
江苏省口岸中学2018年秋学期高三地理教案《必修三》 3.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学目标】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方法及其运用【教学方法】图示法,归纳法,案例分析法【教学内容】【知识梳理】一、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1、水土流失在我国的分布: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横断山区、四川盆地边缘、东北地区表现明显。
其中,黄土高原尤为明显。
2、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1)黄土高原概况:范围: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区域。
地貌特征:厚层黄土覆盖——______________(外力作用);_________、支离破碎(沟谷发育)——___________(外力作用)(2)水土流失的危害:①耕地(农业):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农作物单产降低;②河流:黄河含沙量剧增,泥沙淤积,下游河床抬升,形成地上悬河,严重威胁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③环境: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诱发和加剧了自然灾害。
(3)水土流失的成因①合理利用土地:调整____________,因地制宜安排农业生产,实行_________综合发展。
②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将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相结合,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
根本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措施)目的:改善___________,配合当地群众___________,最终实现区域的______________。
【方法突破】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方法:(1)分析区域地理背景:①自然地理特征: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人文地理特征:___________ __________等区域开发状况与程度(2)找出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有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了解其危害(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思考) (3)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一般从_______原因和_______原因两方面分析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对策分析:①根据区域生态问题的成因确定相应措施②根据区域内部不同部分(如河流上、中、下游)的特点确定③借鉴典型区域成功经验来确定与之具有相似特征区域的发展措施【问题探究】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材料1: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近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响。
高中地理 3.1.2《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学案 鲁教版
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第2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相关的图文资料,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重、难点)2.明确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整治措施。
(重、难点)3.结合“六道沟小流域的综合治理”,说明这一地区治理水土流失的具体方法以及效果。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三、水土流失的成因(一)自然原因(二)人为原因: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1. 不合理的。
最主要的方式是。
2.破坏。
最主要的方式是。
[合作探究5]你认为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根源在哪里?【经典范例】例题1 “轮荒”这种耕作方式引起的后果是 ( )A.土壤肥力得以恢复 B.林草生长更茂密 C.原有林草种源破坏殆尽 D.水土流失得以抑制[分析]“轮荒”的含义是:当开垦的土地表土流失,肥力耗尽之后,人们便弃荒,另择稍好的荒草地开垦。
轮荒的后果是使原来的林草植被种源破坏殆尽,无法恢复。
例题2 露天采矿的主要危害是()A.浪费资源 B.增加开采难度 C.污染环境 D.形成水土流失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分析]露天开矿或其他工程建设会破坏地表植被或结构,容易产生大量碎屑物质,易引起水土流失。
四、治理水土流失的基本措施:1.利用土地,实行综合发展;2.建立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3.实行,扩大林、草面积;4.开展煤炭开发地区的工作。
五、水土流失治理的具体措施包括:措施,措施,措施[合作探究6] 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是什么?【经典范例】例题3 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A.植被破坏B.人口过度增长C.贫困D.环境恶化[分析]土地承载力是有限的,人口过度增长势必导致生态、经济的恶性循环,加剧人地矛盾。
例题4 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建设,有利于改善环境的有效措施是( )A.植树种草B.陡坡地建梯田C.全部发展耕作业D.全部发展畜牧业例题5 关于综合治理开发具体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深耕改土是工程措施 B.轮作套种是农业技术措施c.抽水、引水灌溉是农业技术措施 D.选育良种是生物措施[分析]深耕改土、轮作套种、选育良种为农业技术措施,抽水、引水灌溉为工程措施。
最新鲁教版必修三《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案
最新鲁教版必修三《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案——以黄土高原为例》教案第二章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第2学时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1、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的环境与发展问题,水土流失方式的原因、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的措施。
解读:(1)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由环境造成的阻碍区域发展方面的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及人为原因实例:我国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2)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造成的危害水土流失使耕地养分流失、土层变薄,土壤结构破坏,诱发和强化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发展(3)针对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综合治理与保护的措施水土流失治理与保护的主要措施是设法恢复地表植被,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以及综合治理措施[过程与方法]要求学生学会分析过渡性的特殊区位使本区自然灾害多而重,学会分析尖锐的人地矛盾如何引起生态和经济的恶性循环,从中提高对地理事物的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案例分析,增强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养区域可持续发展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难点: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方法四、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教学资源: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的图文资料南方低山丘陵区的水土流失相关图文资料六、思维拓展石漠化的危害与成因石漠化是指在亚热带脆弱的喀斯特地貌区,土壤严重侵蚀,岩石大面积裸露,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生态现象。
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石漠化面积为31.089万平方千米,并以每年2%~4%的速度扩展。
石漠化的土地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湖北、重庆、广东等省区,以贵州、云南、广西3省区最为严重,石漠化已成为贵州最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
(1)石漠化的主要危害:原因。
目前形成石漠化的直接原因是过度开垦、过度樵采、过度放牧等。
(3)石漠化的整治措施 七、典例感悟读黄土高原区域简图及局部等高线,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导学案
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班级:姓名:小组:卷面评价:【学习目标】1、记住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知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2、以黄土高原为例,会分析水土流失的成因;3、通过黄土高原案例分析,会初步分析区域水土流失问题;4、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学习重点、难点】1.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2.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预习案】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1、黄土高原的概况(1)位置相对位置:以西,以东,以南,以北的广大区域。
绝对位置:。
(2)范围黄土高原包括等7个省区的全部或一部分面积约达30多万平方千米,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严重地区。
(3)地表特征:大部分被厚层覆盖,发育,地表,千沟万壑。
2、水土流失的危害(1)对当地:使变薄,流失,下降,导致降低。
造成当地恶化,直接或间接诱发和加剧的发生。
(2)对黄河下游地区:使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剧增,大量泥沙沉积在下游河床,使黄河下游成为,严重威胁两岸地区人民的。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1、自然原因:2、人为原因:(主要原因)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1.综合治理要求:治理黄土高原必须从合理利用土地着手,调整结构,安排农业生产,实行综合发展。
以为中心,压缩用地,与相结合,逐步建立、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扩大种植面积改善;大力开展煤炭开发区的工作。
(2)农业技术措施探究二:材料: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和珠江中下游以及福建、浙江、海南、台湾等省。
长江流域以南的红壤丘陵地区水土流失面积达67.48万平方千米。
裸露的红壤丘陵,被人们称为“红色荒漠”。
这些地区,人多耕地少,山大坡陡,雨量充沛,特别是暴雨多,植被一旦遭到破坏,在高雨量的冲击下,很容易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土壤肥力下降,造成大幅度减产。
仅长江上游35.2万平方千米水土流失区的土壤流失量就达15.6亿吨。
由于长江流失的泥沙颗粒粗,只有1/3细泥沙进入干流,2/3的粗砂、石砾淤积在上游水库、支流和中小河道,给防洪和水库灌溉、供水、发电带来很大危害。
3.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学案3(鲁教版必修3).doc
的恶化的发自然原因X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三维目标领航◊结合黄土高原等区域的实例,理解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以及综合治理措施。
◊初步学会综合分析某地的资料,提出区域整治和发展的设想。
◊ 通过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案例分析,增强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养区域可持续发展观念。
学习过程记载课前预习[纲要预览]/范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成当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土流失的危害 YI 影响区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 土 高 原水土流失的成因J人为原因y________________ 措施措施 水土流失的治理V、 ____________________ 措施[相关调研]你的家在农村还是城市,在山区、高原还是平原,有水土流失现象发生吗?我的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生成 [学习资源]课本、地图册、黄土高原地形图、地处过渡地带的黄土高原图、黄土高原露 天煤矿开采及植被破坏图[探究活动1]读课本“黄土高原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上找出太行山、丨丨月山、长城、秦岭的位置,从而确定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图 3-1-(2)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判断黄土高原的地势特点;分析河流的侵蚀作用,了解黄土咼原 的地貌特点。
地势特点: 地貌特点:(3) 谈谈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产生的主要危害。
(4)对照图3-1-1说出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危害和治理方法。
成因:危害: 治理方法:[探究活动2]读课本“地处过渡地带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露天煤矿开采及植被破坏”等 图,综合分析其水土流失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人为原因:[探究活动3]阅读“人口增长和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图3-1-2)”,讨论黄土高 原环境恶化与人口增长的关系,把下列备选答案填入框中。
鲁教版必修三3.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案教学设计
3.结合实地考察,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组织学生实地考察黄土高原地区,了解水土流失治理的实际效果。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治理措施的实施过程,提高动手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Hale Waihona Puke 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培养热爱家园的情感。
-通过学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方面:
-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重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积极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热情。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详细讲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影响及治理措施。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如地形、气候、土壤等)和人为原因(如过度开发、不当耕作等)。
-水土流失的影响: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产降低、基础设施破坏等。
-治理措施:生物措施(如植被恢复、植树造林等)、工程措施(如梯田、淤地坝等)和农业技术措施(如合理耕作、节水灌溉等)。
4.学生需在课后观察并思考以下问题,为下一节课的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中,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优势。
-探讨如何通过政策引导、农民参与等途径,提高水土流失治理的效果。
5.教师在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地理学科素养。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导学案(最终稿)
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第1课时)——以黄土高原为例【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展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学习目标】1、结合图示明确黄土高原的范围;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理解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2、通过阅读黄土高原的位置、露天煤矿、植被破坏等图片,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成因和人为成因。
3、结合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综合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措施,4、通过黄土高原案例分析,初步学会分析区域水土流失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2、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分析说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
难点: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分析说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从而了解区域地理分析的一般方法和技能。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教法:创设情景、设疑、评价总结学法:寻找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分析水土流失的成因讨论、交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国庆六十周年群众游行图片——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是陕北一种非常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
动作豪迈粗犷,舞姿刚劲奔放,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
这节课我们就以黄土高原为背景,在前一单元基础上继续探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二、讲授新课【活动一】阅读地图——明确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1、位置:纬度位置:°N ~ °N 之间。
海陆位置:位于中国,地处黄河与海河上游地区。
2、范围:黄土高原东起______,西至_______,南至_______,北至 _______,跨越了_______ 、 _______、 _____等省大部分和青海、甘肃、内蒙古、河南的一部分。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入主题,通过地图分析黄土高原概况,学生交流、讨论、回答,让学生学会读图。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导学案【推荐下载】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导学案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导学案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学目标】1.通过图文资料,明确黄土高原的范围,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2.分组讨论,分析自然和人为因素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
3.学会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分析实例,发现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了解其危害,并提出综合治理措施。
【教学重点】水土流失及其危害【教学难点】水土流失的成因、综合整治措施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1.位置及范围2.水土流失的危害状况程度黄土高原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的地区。
面积水土流失的面积27万平方千米,严重水土流失的面积11万平方千米。
危害概述既造成了当地的恶化,也影响了区域的发展。
表现①对耕地的影响:使耕地土层变,土壤养分,耕地质量,导致农业减产。
②对黄河的影响: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使下游河床抬升成为“”。
③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诱发和加剧了的发生。
二、水土流失的成因自然位置的过渡性:各种地理要素相互交错,比较脆弱;过渡性从____向山地高原过渡从____区向干旱区过渡从森林向____过渡从农业区向____过渡土壤质地特殊:由较细的粉砂粒组成,土质,孔隙很多,黄土层极易受到侵蚀;气候:降水季节分配,多集中于季,且多雨;自然灾害频繁:、、等时有发生,加剧水土流失。
人为(主要原因)根源:生产力水平低,人口增长________,人地矛盾突出。
(1)不合理的土地利用:________、开矿、工程建设→破坏林草植被→水土流失加剧。
(2)破坏植被:________________、营造宫殿、伐林烧薪、战争→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加剧。
【特别提醒】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在水土流失这两个方面的因素中,人类社会以前,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主要是自然因素所致;进入人类社会以后,随着生产活动的发展,人为因素成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其中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水土流失形成的基础,破坏植被是诱发水土流失的根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2.以黄土高原为例,学会分析水土流失的成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自学、读图等,培养自主性、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2.学会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分析实例,发现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了解其危害,并提出综合治理措施。
3.通过黄土高原案例分析,初步学会分析区域水土流失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课前预习案】
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1.黄土高原的概况
(1)位置:位于我国__________,___地区和海河_游地区。
(2)范围:___以西,___以东, ___以南,___以北的广大区域。
(3)地表特征:大部分被厚层___覆盖,___发育,地表___,千沟万壑。
2.水土流失的危害
(1)对耕地的影响:使____变薄,___流失,___下降,___降低。
(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造成当地___恶化,直接或间接诱发和加剧___的发生。
(3)对黄河下游地区的影响:使黄河___剧增,大量泥沙沉积在下游河床,使黄河下游成为___,严重威胁两岸地区人民的___。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
1.自然原因
(1)地理位置___性:黄土高原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它处于各种地理要素(从平原向、从湿润区向_区、从__向草原、从农业区向)的相互交错地带,___脆弱。
(2)土壤质地___性:黄土土质___,直立性强,但遇水容易分散,极易受到
___。
(3)降水季节分配___性:降水多集中于___,且多___。
(4)地质灾害___性:__、泥石流、塌陷等加剧了水土流失。
2.人为原因
(1)根本原因: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不断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人为原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原因。
(2)直接原因:不合理的___。
最主要的方式有。
破坏,最主要的方式有。
三.水土流失的治理
1.综合治理要求:治理黄土高原必须从合理利用土地着手,调整结构,实行综合发展。
一切以___为中心。
2.综合治理原则:即、与___措施相结合;经济、社会与相结合;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3.具体措施:
(1)工程措施:实施工程、工程, 工程。
(2)农业技术措施(耕作区)
①管理措施:__、栽培种植、田间管理、__、等。
②技术措施:选育良种、发展地膜及和技术、科学施肥等。
(3)生物措施:①不适宜耕种的土地:退耕,以恢复地表植被;②有条件的地区:大力,提高,这也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
【课中探究案】
探究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材料一: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和珠江中下游以及福建、浙江、海南、台湾等省。
长江流域以南的红壤丘陵地区水土流失面积达67.48万平方千米。
裸露的红壤丘陵,被人们称为“红色荒漠”。
这些地区,人多耕地少,山大坡陡,雨量充沛,特别是暴雨多,植被一旦遭到破坏,在高雨量的冲击下,很容易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土壤肥力下降,造成大幅度减产。
仅长江上游35.2万平方千米水土流失区的土壤流失量就达15.6亿吨。
由于长江流失的泥沙颗粒粗,只有1/3细泥沙进入干流,2/3的粗砂、石砾淤积在上游水库、支流和中小河道,给防洪和水库灌溉、供水、发电带来很大危害。
材料二:古代诗歌《伐檀》中唱道:“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砍呀,伐呀,昔日林草茂密的黄土高原变的沟壑纵横,昔日清澈照人的河水变成了滚滚奔流的“黄水”,母亲河变成了悬在下游两岸人民头上的利剑——“悬河”。
(1)结合材料说明水土流失会产生哪些危害?
(2)我国哪些地方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哪里的经济损失更大?为什么?
探究二:水土流失的成因
材料一:黄土高原是世界主要的水土流失区。
据中科院黄土高原综合考察队遥感调查计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面积约45万平方千米,其中土壤侵蚀强度大于1000吨/平方千米的面积约29万平方千米。
平均每年流失16亿吨土壤,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表层土壤年剥蚀达20毫米以上。
16亿吨土壤相当于损失氮磷钾总量3000 多万吨。
在这16亿吨泥沙中,约4亿吨淤积在利津以上河道内,约有8亿吨淤积在利津以下至河口三角洲及滨河地区,其余4亿吨冲入渤海。
形成了举世闻名的悬河(河道加堤1米需要十年时间,而河道十年预计抬高1米。
)材料二:陕西省安塞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科学工作者对这一地区水土流失的研究发现,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只占目前总水土流失量的
9.6%,而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要占到90.4%。
(1)结合材料,简要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试分析人为因素对水土流失的“放大”作用。
探究三:水土流失的治理
阅读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名誉所长朱显谟院士认为治黄问题实质上是黄土高原的土地合理利用问题。
黄土高原严重水土流失造成了长期以来“广种薄收,薄收更广种”,下游河堤“越加越高,越高越险,越险越加”“河床愈高,断流上溯愈快,历时更长”的恶性循环。
为此,朱显谟先生提出了“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
其内容是“全部降水就地入渗拦蓄,米粮下川上塬、林果下沟上岔、草灌上坡下坬”。
(1)结合材料,提出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的良策。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具体措施主要有哪几种?哪种见效最快?哪种是关键措施?哪种措施治根本?
课堂检测
1.黄土高原主要位于黄河的( )
A.上游
B.中上游
C.下游
D.中下游
2. 黄土高原独特的民居是 ( )
A.四合院
B.窑洞 C .骑楼 D.竹楼
3.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是:()
A.峰岭众多、地表崎岖不平
B.石灰岩广布,地表起伏不大
C.黄土覆盖,地面坦荡无垠
D.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沟壑纵横
4. 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 )
A.毁林开荒,过度垦殖
B.开挖煤矿,毁坏森林
C.黄土疏松,多暴雨
D.经济落后,伐林为薪
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有( )
A.耕地质量下降,农作物单产降低
B.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中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悬河”
C.泥沙沉积,塑造了华北平原
D.使当地成为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泛最深厚的地区
读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图,回答6~7题。
6.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 )
A.保持水土
B.提高中、低产田的产量
C.改良土壤
D.解决农村燃料不足
7.关于甲、乙、丙、丁四处的利用和治理措施,叙述不合理的是( ) A.甲处通常用作耕地
B.乙处适宜开垦成梯田,种植水稻
C.丙处应植树造林
D.丁处打坝建库
【课后巩固案】
完成《地理课堂新坐标》“活页卷”95页课时作业(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