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望天门山》PPT教学课件 图文17页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本小学语文三上第六单元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上课教学课件PPT模板

人教部编本小学语文三上第六单元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上课教学课件PPT模板
• 2.楚江:即长江。长江中下游地带 在古代属于楚地,所以叫楚江。
天门中断楚江开,
中断 从中间断开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望庐山瀑布
望天门山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想象画面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再见Βιβλιοθήκη 我会读词语判断 至少 帆船
清楚 孤独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 1.天门山:今安徽省东梁山和西梁 山的合称,两山隔江相对,像天然 的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17.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PPT课件

《望天门山》PPT课件
诗句赏析
天门中断楚江开
首句以天门山与长江的关系,反衬天门山气势的雄峻险要。诗人采用侧面烘托的艺术手法,渲染长江洪流的湍急与威力,进而反衬出天门山的壮丽奇观。
诗句赏析
碧水东流至此回
“碧水”写出了长江流水之澄清;“回”字力度很强,极富动态美,既写出了长江到天门山处江水曲折回荡、漩涡丛生的奇险和壮美,又突现了天门山一段江水流向的陡然转变。
- .
课文导入
老师带你们去游天门山,怎么样?
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反映人民疾苦和愿望,抒发对美好理想的渴望和追求。他的诗歌风格雄奇豪放,想象力丰富。他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
诗句赏析
两岸青山相对出
“相对”二字,恰到好处地表现出天门山隔江兀立、崖峭如削、对峙如门、巧夺天工的雄姿,给人以只可仰观的高峻感。一个“出”字,出神入化,化静为动,令人感到郁郁葱葱的天门山生机盎然,更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感。
诗句赏析
孤帆一片日边来
“孤帆一片”以背景的单纯突现“孤帆”之高大。“日边”写出了长江远景浩瀚迷茫,给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一个“来”字,又给远景注入了活泼新鲜的色彩和血液 ,使画面顿显活跃,具有不断变幻的美感。
诗文
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字词解释
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开:劈开,断开。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回:回漩,回转。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现。
诗意理解
波涛汹涌的长江把天门山从中间冲开,成为东西两山,碧绿的江水浩浩荡荡向东流去,在这里激荡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当孤帆顺流而下,远处的天门山一下子扑进眼帘。
精读诗文

望天门山古诗词语文PPT课件

望天门山古诗词语文PPT课件

品 诗歌读
望天门山
唐 • 李白
天 门 中 断 楚 江 开,碧 水 东 流 至 此 回。 两 岸 青 山 相 对 出,孤 帆 一 片 日 边 来。
[注释] 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现。
品 诗歌读
望天门山
唐 • 李白
天 门 中 断 楚 江 开, 碧 水 东 流 至 此 回。 两 岸 青 山 相 对 出, 孤 帆 一 片 日 边 来。
➢ 这两句写诗人远眺天门山夹江对峙,江水穿过天门山, 水势湍急、激荡回旋的壮丽景象。
➢ 第一句紧扣题目,总写天门山,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 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
赏 诗句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 第三句承前第一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 ➢ 第四句承前第二句写长江江面的远景,点醒“望”的立 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
课 任务后
合作讨论: 课外翻阅资料,寻找李白的一篇诗词,下节 课每个小组上台带领大家欣赏。
自主完成: 朗读并流利地背诵《望天门山》,把握其中的 意境与情感。
笃 明慎 审博 行 辨思 问学 之 之之 之之 。, , , ,
谢谢!下次再见!
诗 鉴赏歌
诗词鉴赏
——《望天门山》
诗 鉴赏歌
目 录
一、品读诗歌 二、知人论世 三、赏析诗句 四、课后任务
品 诗歌读
望天门山
唐 • 李白
天 门 中 断 楚 江 开, 碧 水 东 流 至 此 回。 两 岸 青 山 相 对 出, 孤 帆 一 片 日 边 来。
[注释]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 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 得名。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 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望天门山》PPT

《望天门山》PPT

•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 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天门中中断断楚楚江江开,
从中间断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状元成才路
雄伟的天门山 状元成才路 被长江拦腰劈开,
碧绿的江水东流到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此,回旋澎湃。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天门山是什么样子的呢?水又是什么样子的?
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在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 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 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相 对,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作者介绍
作家名片:李白(701—762),字 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 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主要作品:《蜀道难》《状元成才路将进酒》 《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突出,出现。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孤
单独、一个。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两岸青山相对耸立,一叶孤舟乘风破浪 ,从水天相接的天边驶来。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两 岸 青 山 相 对 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为什么李白不说“两岸青山相对立”而说“两 岸青山相对出”?
本句诗写远望天门山所 见的雄姿,这里的“出”字 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有了动 态美,不但逼真地表现了舟 行途中天门山特有的姿态, 而且寓含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诗的三、四两句有什么联系?
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 体,上句写远望天门山所见的雄 姿。下句则点明“望”的立脚点 是“日边来”的“一片孤帆”。 描绘出了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 靠近天门山的情景。
结构梳理
天门中断 楚江开
长孤
望 天 碧水东流

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课件(共19张PPT).ppt

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课件(共19张PPT).ppt

左右结构,高低 错落,右边写得低一 点儿更加美观。
望天门山
天门 断 山险
楚江 开 水急
碧水

青山 出
孤帆

写景抒情 热爱祖国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着,一只 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缓缓驶来。
背景资料
唐开元十三年(725),25岁的李白怀着济 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家乡四川。 当他乘舟顺江而去,途经天门山,天门山敞 开怀 抱,楚江水汹涌澎湃,让他豁然开朗, 于是挥墨写下了这首《望天门山》。
17 古 诗 三 首
走进诗人
李白,唐朝诗人,
被后人尊称为“诗仙”。
看,往远处看。 要求:读准每个字音。
方式:自己读,同桌互读,指名检查读。
圈画景物:李白望到了什么景物,借助插图 和古诗右边的注释找一找,圈一圈。

“天门”“青山”都指天门山
“楚江”“碧水”都指楚江
诵读第一、二句,抓住关键词展开想象,脑 海里会出现什么画面,听到什么声音。
借助关键语句理解
再读古诗 尝试背诵
天门山的热情让李白感动,所 以他在天门山逗留了多日,又写下 了一首诗《姑孰十咏·天门山》。
姑孰十咏·天门山
[唐]李白
迥出江上山,双峰自相对。 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 参差远天际,缥缈晴霞外。 落日舟去遥,回首沉青霭。
楚帆
上下结构,书写时 要注意“林”写扁一点 儿,最后一笔捺舒展。
截开、裂开
诗人想象的是谁将天门山从中间截开的?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 回:①回旋,回转; ②答复,汇报; ③谢绝。
楚江将天门山分开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望天门山》优秀PPT(共27页)

《望天门山》优秀PPT(共27页)
至今
ɡū

孤独
孤单
fān

帆船
风帆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七言绝句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山:今安 徽省东梁山与西 梁山的合称。两 山隔江相对,像 天然的门户,所 以叫天门山。
的困境,孔子也产生了悲观情绪,发出“吾道非邪”的疑问。只因颜回的一番答话才使他重新振作起来。后来楚王发兵来接,孔子才得以脱险。 本文大量引用名人名言,论证生命的不可替代性,恰到好处地运用例证、引证,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在这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每个人都是言论的制造者、扩散者。在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时代背景下,更需要我们擦亮眼睛、甄别真假,不要让别人的言论遮蔽了自己的心智。

楚江。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回:
1.回旋(xuán)
2.回转,改变方向 3.返回
回:
1.回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xuán)
2.回转,改变方向 3.返回
碧水东流至此回。
碧绿
垂柳的色彩——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莲叶的色彩——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楚江的色彩——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望天门山
小游戏:古诗连线
小时不识月
疑是银河落九天
桃花潭水深千尺
呼作白玉盘
飞流直下三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作者:(唐)李白
李白:
唐代诗人, 被后人誉为 “诗仙”。
望天门山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课件(共16张PPT).ppt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课件(共16张PPT).ppt
江Βιβλιοθήκη 开碧词语解释:
水 东
至此:意为东流 的江水在这转向 北流。

回:改变方向。



新知讲解 根据注释,说一说前两句诗的意思。
天门中断楚江开: 浩荡东流的长江在冲破天门奔腾而去。 碧水东流至此回: 夹江对峙的群山激起了江水一片回旋。
中断:从中间断裂开来。开:撞开。
两 岸 青
词语解释: 两岸青山:分别指 东梁山和西梁山。
相对出:相对着突出来。 日边来:从日出的方向驶来。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运用“借助注释, 理解诗意,想象画面”的学习方法, 欣赏了李白笔下天门山壮丽的景色。
创作背景
李白25岁时第一次离开 自己的家乡前去洞庭湖游览, 接着又兴致勃勃地乘船沿着 长江顺流而下,看到了长江 两岸的风景,被眼前雄奇秀 美的景色吸引住了,于是写 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 《望天门山》。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相对:互相对峙。

出:突出;出现。



帆 一 片 日
词语解释: 日边:太阳落 下的地方。 一片:一张, 一叶。

诗的大意:

一只孤独的小舟从
太阳落下的落下的
地方飘来。
新知讲解
根据注释,说一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两岸青山相对出:诗人欣赏着青山相对而出的奇观, 孤帆一片日边来:一叶小舟正乘风破浪,从日出的方向驶来。
●天门山:位于 安徽省和县与 芜湖市长江两 岸,在江北的 叫西梁山,在 江南的叫东梁 山。两山隔江 对峙,形同天 设的门户,所 以叫“天门”。

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课件(共18张PPT).ppt

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课件(共18张PPT).ppt

明诗意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注释
〔中〕中间。
〔此〕 指天门山。
〔断〕断开。
〔回〕 回旋,回转。
〔楚江〕长江中下游部分河段在古代流经楚地,所以叫楚江
〔开〕劈开。
诗意:浩荡的长江把天门山从中间
〔碧水〕长江水。 劈开,东流而去的长江水经过天门
山时形成回旋的水流。
明诗意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解诗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饮〕喝酒。 〔湖〕西湖。 〔初〕最初,开始。 〔后〕后来。
在西湖上喝酒,最初天 气晴朗,后来下雨了。
知诗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 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熟读古诗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解诗题
望天门山 遥看天门山
〔望〕看,向远处看;遥望,遥看。
〔天门山〕
知诗人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 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与杜甫 并称“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欢交朋友。 主要作品:《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 吟留别》等。 后人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诗意: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对而立,一 叶孤舟从日边而来。
悟诗情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描写了哪些景物?
天门中断楚江开,《望天门山》描绘了波澜壮阔 碧水东流至此回。的去长的江雄,奇从壮天丽门的山景中色间,奔表流达东了 两岸青山相对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释
tiān mén zhōng duàn chǔ jiāng kāi
天门中断楚江开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 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相对,形同天设的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开:劈开,断开。Biblioteka 学习生字d-uàn-duàn
音序 偏旁 结构 笔画
d 斤 左右 11画
组词:断裂、断水、判断 造句:这是一道判断题。
学习生字
ch-ǔ-chǔ
音序 偏旁 结构 笔画
ch 木 上下 13画
组词:楚国、痛楚、清楚 造句: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学习生字
g-ū-gū
音序 偏旁 结构 笔画
g 子 左右 8画
赏析
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 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 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诗中用了六个动词 “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 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一、二句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的气 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三、四句写足也写活了浑阔茫远的水势。
赏析
《望天门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 的一首七绝。 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 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 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 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 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给人一种新鲜的意趣。
组词:孤独、孤儿 造句:我是个孤儿,我也想有个家。
学习生字
f-ān-fān
音序 偏旁 结构 笔画
f 巾 左右 6画
组词:帆船、帆布 造句:帆船是利用风力使船前进。
课后作业
1. 写一写:断、楚、孤、帆。 2. 背诵并默写:《望天门山》。 3. 选做题:我还知道一些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我要
读给大家听。
注释
bì shuǐ dōng liú zhì cǐ huí
碧水东流至此回
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 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 汹涌。
注释
liǎng àn qīng shān xiāng duì chū
两岸青山相对出
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 出:突出,出现。
两岸青山相对出,
gū fān yí piàn rì biān lái
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代著名诗人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 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 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 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 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 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 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 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 《李太白集》三十卷。
注释
gū fān yí piàn rì biān lái
孤帆一片日边来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译文对照
【原文】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翻译】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 碧水向东奔流到这里回旋徘徊。 两岸边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 我乘着一叶孤舟从日边而来。
望天门山 李 白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李白
tiān mén zhōng duàn chǔ jiāng kāi
天门中断楚江开,
bì shuǐ dōng liú zhì cǐ huí
碧水东流至此回。
liǎng àn qīng shān xiāng duì chū
同学们再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