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转型国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发展较好的波兰、匈牙利、捷克等中东欧国家已经 恢复到剧变前的最高水平。但是这些国家要想赶上西方 发达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专家认为,以欧盟平均年增长率为 2%、中欧各国年增长5%~6%这样的速度来看,中欧 国家还需要20年才能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倍,这 些国家大约要用35年的时间才能赶上欧盟的平均水平。 俄罗斯经济从1999年开始好转,并出现了较快的增长, 但至今尚未恢复到剧变前的水平。俄罗斯在新世纪的头 十年内必须保持年均4.9%的增长速度才能在2010年恢 复到自己1989年的水平。
(三)经济转型的结果
经过十多年的大力推进,东欧中亚国家的经济转型基本完成, 主要表现为: 1.大规模的私有化运动已基本结束,初步形成了以私有制为主体 的混合所有制结构。 2.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建成。 但各国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主要表现在: 1.生产大幅度下降 2.通货膨胀恶性发展 3.居民生活水平下降,失业急剧增加,社会两极分化严重 4.对外贸易恶化,外债负担加重
第六章 转型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1 2 3 4
经济制度的转型
政治制度的转轨 外交政策的转变 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形势
要论提示
● 改造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建立以私 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 ● 建立以多党制、三权分立和自由选举为特征 的西方民主政治体制。 ● 东欧国家外交力求回归欧洲;俄罗斯外交从 向西“一边倒”到灵活务实,力求彰显大国 影响。
2. 着手修复同东欧国家的关系
俄罗斯通过外交努力缓和了与东欧各国因此而产生的对 立情绪,并保持了良好关系。
3. 进一步发展同亚洲及其他地区国家间的联 系
俄罗斯积极推行新亚太政策,积极谋求发展同亚太大国 的关系和加入亚太地区政治经济组织及地区一体化进程。
4. 积极倡导和推进世界多极化,实施“积极参与”的 外交政策
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经 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效率普遍较高,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和控制作 用不断扩大,起着一定的推动和示范作用。另外,在吸引国内外投 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还有利于参与国际竞争。但大型集团也导 致地区和部门经济垄断的发展,妨碍竞争和经济效率;金融工业集 团还加速了国有资产流失和资金的外流,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 强大的金融工业集团还通过直接进入政府担任要职、控制媒体掌握 舆论导向、资助政党和政治势力等多种方式干预俄罗斯政治。1996 年的总统大选就明显地展示了金融工业集团左右国家政治局势的能 力。普京执政以后,金融工业集团的政治影响有所削弱,但仍是俄 罗斯政治和经济生活中一支不可小看的力量。


俄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相当于苏联时期的80%。普京执政以来, 俄罗斯围绕重振昔日大国的目标,不断进行军事改革,俄军建设得 到了实质性发展。俄军又重新活跃在世界舞台上,不仅在本土和境 外、近海和远洋频繁举行军事演习,而且还恢复了战略核潜艇的全 球巡逻。一批新型的世界一流的装备也将陆续问世,交付俄军使用。 《洛杉矶时报》评论说,尽管现在世界上只有美国一个超级大国, 但是俄罗斯仍有实力将美国摧毁好几次。俄罗斯拥有惊人的技术资 源,科技水平也是其实力恢复的重要倚重力量。 资料来源:《环球时报》,2006-02-23。
经济转型的基本内容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通过私有化改造所有制结构,转换基本经 济制度; 通过自由化废除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市场 经济体制,实行经济运行机制的转型; 改变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和方法,调 整经济政策,通过财政和货币紧缩政策稳 定宏观经济。
(二)私有化是经济转型的核心与关键 苏联东欧国家经济转轨的方向,决定了它们 必然选择私有化的道路。 这些国家的私有化,严格地讲,都是指财产 所有权的转变,即把公有财产转变为各种形 式的私有财产,其中以股份制为主的法人私 有形式居多。其最终目标,是要把以公有制 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改造成以私有制为主体 的所有制结构,使社会制度变迁不可逆转。
何谓“颜色革命”
“颜色革命”是近几年来国际政治中出现的一个新名词,频见于各 种文章中,它专指以某种花卉或物品颜色为代表,亲西方特别是亲 美国的政治派别利用大选机会夺取政权的政权变更行动。 多数国际问题专家给“颜色革命”下的定义是:美欧国家通过慈善 机构、基金会等非政府组织,在独联体国家进行渗透,培育“政治 精英”、扶持“反对派”、支持民众以“街头革命”方式夺权,建 立亲美疏俄的政权。如格鲁吉亚反对党的夺权行动被称为“玫瑰革 命”,是因为反对党领袖萨卡什维利在冲入议会大厦时,手中高举 玫瑰花。乌克兰反对党的行动被称为“橙色革命”,其支持者以橙 色为标志。在吉尔吉斯斯坦政局变动中,反对派来自不同城市,却 用同一个手势——握拳表达意愿,握拳形似郁金香花,因此被称为 “郁金香革命”。 ——资料来源:魏宾:《何谓“颜色革命”》, 载《北京日报》,2006-02-06。
私有化的分类: 1.如果按资产分配方式来说,可分为有偿私有化、无偿私有化和重 新私有化(退还原主)三种。 2.私有化按私有化对象的规模可划分为“大私有化”和“小私有化” 两种。 俄罗斯的私有化可以分为两大阶段: 第一阶段是证券私有化阶段,从1992年1月至1994年6月30日, 以无偿私有化为主。
关键词
制度转型 休克疗法 私有化 多党制
“转型国家”
指的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了由社会主义制度到资 本主义制度历史性剧变的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这些转型国家: 在政治上,从过去的以一党执政和党政融合为特征的传统政治模 式向以多党制、三权分立和自由选举为特征的西方式民主政治体 制过渡; 在经济上,从以公有制为基础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以私有制 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转轨; 在对外关系上也进行了全面深刻的政策调整。
就这一地区的社会政治思潮来看,马克思列宁主义已 不再是指导和主导思想,社会思潮呈现了多元化的局 面,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西方自由主义思潮、民族主义 思潮和社会民主主义思潮。
三、外交政策的转变
(一)俄罗斯的外交政策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为苏联的继承国,以独立国家身 份在国际社会中进行了重新定位。最初俄罗斯为了尽快 加入西方大国俱乐部和保持世界大国地位,选择了“亲 西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但是,西方大国出于传统的戒备心理和战略利益的考虑, 并没有把俄罗斯视为可靠的合作伙伴,反而趁机向俄罗 斯的传统势力范围大举推进,挤压俄罗斯的国际发展空 间,削弱俄罗斯的国际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护 民族利益和大国利益,俄罗斯从1993年起摒弃了唯西 方马首是瞻的外交路线,代之以东西方兼顾的务实的全 方位外交政策。
俄罗斯实力恢复了多少?

继2003年美国高盛集团首次提出“俄罗斯重新崛起”的说法后,西 方评估俄罗斯实力的文章近两年来越来越多: 美国“尼克松和平与自由中心”主任迪米特里· 赛姆斯在详细研究了俄罗 斯近年来的发展后指出,俄罗斯仍然是“一只熊”,美国现在与俄罗斯 对话时必须开始把它作为一个重新崛起的大国,而不是“一个像叶利钦 时代那样需要更多理解和耐心的病弱大国”。 日本京都大学教授中西辉政还给俄罗斯重新崛起确定了时间表,他认为, 2013年左右,俄罗斯将东山再起,具备强大的实力。许多媒体在分析俄 罗斯近来频频表现强硬的原因时,都提到了这一切的基础就是俄罗斯实 力的恢复。 那么,俄罗斯实力恢复了多少?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综合国力下降最直接的体现和最主要原因也是经济 全面滑坡,目前俄罗斯经济实力已经恢复七成。2005年,俄GDP(国 内生产总值)已达21 67万亿卢布,约合7 700亿美元,其人均GDP 也超过5 300美元。
在全方位外交当中,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仍然是俄 罗斯外交政策的重点。俄罗斯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基本 政策目标是,政治上建立“平等伙伴关系”,经济上争 取援助,军事上谈判削减核武器,从而得到实际利益, 保住世界大国的地位。
普京时期全方位外交政策新的特点:
第一,突出强国意识和大国地位,把“捍卫大国地位” 作为外交的主要方针。 第二,突出国家现实的经济利益,实用主义色彩浓重。 第三,积极推动多边外交,强调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 第四,加强与西欧的合作,力争融入欧洲。
1.重视独联体一体化进程
俄罗斯是独联体的中心和主导力量,但苏联解体初期,俄 罗斯对独联体的发展并不十分重视。在亲西方外交政策受 挫后,才开始意识到独联体对俄的重要意义。俄罗斯通过 推动独联体一体化进程来确保这一传统势力范围,并抵制 西方大国对这一地区的渗透及其所造成的离心倾向,从而 确立俄罗斯在独联体地区的主导地位,并以独联体为依托 增加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与西方抗衡的砝码。 近两年,由于美式民主的强劲渗透,“颜色革命”在独联 体国家迅速蔓延,目前独联体前景更是岌岌可危。 俄罗斯已开始调整对独联体国家的外交政策。
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
俄罗斯政府组建金融工业集团主要是仿效西方跨国公司的 经营运作方式,在金融资本和工业资本一体化的基础上, 对现有经济进行重新设置和结构改革。金融工业集团在其 他经济转型国家并不多见,它不是私有化的一般产物,而 是具有俄罗斯特色的私有化产物。 从所有制和经济行为的角度看,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具有 “官方”或“半官方”性质,许多金融工业集团都是在政 府的指令下组建的,许多集团的领导人现在或曾经是政府 要人,或者同政府有着政治经济利益联系。金融工业集团 组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国家垄断资本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 的过程。因此,很大程度上显示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性 质。
二、政治制度的转轨
(一)政治体制 东欧中亚国家经过十多年的政治制度转轨,已经初 步确立了以多党制、三权分立和自由选举等原则为 基础的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基本上形成了两种类型 的政治体制,一种是总统制,一种是议会制。独联 体各国大都选择了总统制,东欧国家则建立了议会 制。 由于社会历史等原因,独联体国家的总统制虽以西 方民主制度为蓝本,但却不完全等同于西方国家的 总统制,其突出特点就是总统权力过大,议会权力 很小,三权分立名不副实。
经济转型之所以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其主 要原因大致有几个方面:
第一,激进的改革方案不符合国情。 第二,经互会的瓦解和苏联的解体,使各国原有的经济联系遭到破 坏。 第三,各国政治制度转型与经济转型同时进行,政局动荡多变,加 大了经济改革的难度。 在经历了长短不一、程度不同的经济转型的危机后,现在绝大多数 国家都进入了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阶段。
俄罗斯有学者对证券私有化做了这样的总结:俄罗斯私有化第一阶段 的公式是:一张私有化证券=俄罗斯70年社会资产总量÷全体居民人数 =1万卢布,两年后这个公式变为:一张私有化证券=面值1万卢布=7美 元=1公斤香肠。
第二阶段是现金私有化阶段,从1994年7月1日开始,私有化从 无偿转让为主变为按一定价格出售。 私有化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成效,却普遍导致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
(二)政党制度与社会思潮
各国的政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从原来的一党 制演变为多党制。 东欧国家的政党政治发展得较为迅速,现在西方式的政 党政治模式已经基本确立,政党已成为连接公民与国家 政权的重要枢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俄罗斯现在 也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左中右三大派政治力量为主的政党 格局。 东欧中亚地区已形成了规则明确、社会普遍认可的政治 制度和左翼右翼轮流执政的政党制度。虽然新的政治制 度框架已经确立,但各种社会思潮和各派政治力量的较 量仍将持续。

一、经济制度的转型
(一)经济转型概述 苏东剧变之后,这一地区的国家立即开始实施 从原有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向以私有 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转型。 其经济转型不仅是指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 济体制的过渡,而且包括基本经济制度的转变 这一更为重要的内容。除了匈牙利以外,绝大 多数国家的经济转型都采用了激进的“休克疗 法”(shock therapy)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