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心电图复习资料
诊断学整理——心电图
心电图分析步骤1.确定节律,测量心率2.依次分析P、测量PR间期、QRS波、观察ST段、T波、测量QT间期3.测量电轴4.报告的形式:确定者,写出结论不完全确定,先描述,后结论完全不确定,描述现象心电图测量每小格,0.04s,0.1mV心率=60/RR间期或PP间期波段测量:P波和QRS波时间:12导联中最早到最晚PR间期:最早P波起点到最早QRS波起点QT间期:最早QRS波起点到最晚T波终点心电轴判断:以QRS波群Ⅰ+,Ⅲ+,电轴不偏(-30˚~90˚)Ⅰ-,Ⅲ+,电轴右偏(-30˚~-90˚)右心室肥厚、左后分支阻滞Ⅰ+,Ⅲ-,电轴左偏(90˚~180˚);左心室肥厚、左前分支阻滞不确定电轴(-90˚~-180˚);正常人变异、肺心病、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的偱长轴转位(常人亦可见到)心尖向心底;正常V3或V4导联R/S大致相等顺钟向转位:V3V4导联转向左心室方向,出现在V5V6,R/S<1;右心室肥厚逆钟向转位:V3V4导联转向右心室方向,出现在V1V2,R/S>1;左心室肥厚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波形的形态、时间、电压)1.P波(心房除极):<0.12s;肢体导联<0.25mV,胸导联<0.2mV;Ⅰ、Ⅱ、avF, V4-V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其它导联直立、倒置、或双相2.PR间期(房室传导时间):0.12~0.20s;和年龄相关;>房室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3.QRS波群(心室除极):QRS时间<0.11s,0.06~0.10s;肢导联:R I<1.5mV,R I+S III<2.5mV胸导联:R V1<1.0mV,R V5<2.5mVR V5+S V1<4.0mV(M)、3.5mV(F)R V1+S V5<1.2mV左室高电压:R V5+S V1>4.0mV(M)、3.5mV(F),或R V5>2.5mVQRS低电压:I+II+III综合电压<1.5mV4.J点:QRS波群的终末与ST段起始之交接点,大多数在等电位线上5.ST段(心室缓慢复极):下移一般不超过0.05ms,6.T波(心室复极):1/10R<T<1/2R7.QT间期:心率快,QT短;0.36-0.44s;延长,药物影响(奎尼丁)、先天性QT延长综合征8.μ波:胸导联出现,<1/2T;增高,高血钾;倒置,高血压、冠心病右心房肥大:P波尖而高耸,>=0.25mV,“肺型P波”左心房肥大:P波增宽,>=0.12s,双峰型,两峰间距>=0.04s,“二尖瓣型P波”心室肥厚双心室肥大1.大致正常心电图2.一侧心室肥大(另一侧被掩盖)3.双心室肥大的表现:左心室肥大+电轴右偏或V1高R波右心室肥大+RV5高电压心肌缺血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局部缺血→影响心室复极→心电图ST段、T波的改变缺血型心电图改变(T波),损伤型心电图改变(ST段)正常,心外膜完成复极早于心内膜,可看做是从心外膜向心内膜推进。
诊断心电图知识点总结
诊断心电图知识点总结一、心电图的基本原理心电图是通过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来反映心脏功能的一种检查方法。
心脏的电活动主要由心脏肌细胞的去极化和复极化过程所产生,这种电活动可以在体表上被检测到并记录下来。
心电图的记录是通过体表电极将心脏的电活动传导到纸上形成图形来完成的。
心电图的记录包括心电图波形(P波、QRS波和T波)和时间间隔的测量,通过对心电图的分析可以获得心脏的许多信息,例如心率、心律、心室肥大、心室复极化异常等。
二、正常心电图的特征1. P波:P波是心房去极化的电活动,代表心房收缩。
在心电图上,P波通常应该是正向的,并且形态规则,持续时间正常。
2. PR间期:PR间期是P波结束到QRS波开始的时间间隔,它代表心房去极化到心室去极化的传导时间。
正常情况下,PR间期的持续时间应该在0.12-0.20秒之间。
3. QRS波:QRS波是心室去极化的电活动,代表心室收缩。
在心电图上,QRS波通常应该是对称的,形态规则,持续时间正常。
4. ST段:ST段是心室去极化到复极化的时间间隔,它代表心室肌收缩的过程。
在正常情况下,ST段应该是等电位水平的,并且与基线平行。
5. T波:T波是心室复极化的电活动,代表心室舒张。
在心电图上,T波通常应该是对称的,形态规则,持续时间正常。
6. QT间期:QT间期是心室去极化的整个时间间隔,它代表心室去极化的总时间。
正常情况下,QT间期的持续时间应该在0.35-0.44秒之间。
以上是正常心电图的一些特征,对于临床医生来说,了解这些特征可以帮助他们快速诊断心电图的异常情况。
三、心律失常的诊断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搏动节律异常,主要包括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和心律不齐等情况。
心电图的诊断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心律失常的类型和程度,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 心动过缓:心动过缓是指心率低于60次/分钟,常见的心动过缓有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
在心电图上,可以通过测量RR间期和观察P波与QRS波之间的关系来判断心动过缓的类型。
诊断学心电图复习
精确的方法
• 平行四边形法 • -30 - +90度:正常 • -30 - -90度:左偏 • +90 - +180:右偏 • -90 - -180:极度右偏
长轴转位
• 顺钟向:V3、V4导联波形在V5、V6导联上 • 逆钟向:V3、V4导联波形在V1、V2导联上
• P波:时间:<0.12s,振幅:肢体导联<0.25mV, 胸导联<0.2mV
• 逆行P’波可在QRS前(P'R<0.12)或QRS后 (RP'<0.20)
• 大多为完全性代偿间隙
2020/8/31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 频率:160-250/分 • 规则 • QRS形态一般正常
2020/8/31
室性心动过速
• 频率140-200次/分,节律可稍不齐 • QRS宽大畸形 • P波频率慢于QRS波频率,PR无固定关系
2020/8/31
室性期前收缩
• 提前出现的QRS-T波,前无P波或无相关的P 波
• 提前出现的QRS波宽大畸形 • 完全性代偿间隙
2020/8/31
房性期前收缩
• 期前出现的异位P'波,与窦性P波形态不同 • P'-R>0.12s • 大多为不完全性代偿间隙
2020/8/31
交界性期前收缩
• 提前出现的QRS-T波,前无窦性P波,QRS与 窦性下传者基本相同
2020/8/31
心房扑动
• F波(II、III、aVF可见) • 频率240-350次/分 • 以固定房室比例(2:1或4:1)下传 • QRS一般不增宽
2020/8/31
心房颤动
• P波消失,f波(V1)350-600次/分 • RR绝对不齐 • QRS一般不增宽
诊断学心电图部分经典考题
心电图试题
一、填空题
1.平均心电轴目测法,I、III导联QRS主波均为正向波,可推
断电轴_____;若I导联出现较深的负向波,III导联QRS主波为正向波则电轴_____;若I导联主波为正向波,III导联QRS主波为较深的负向波,则电轴____。
2.正常心电图由P波、_____波及T波组成;正常人P-R间期为____
秒;QRS时间小于____秒。
二、问答题
左心室肥大的心电图特征?
标准答案
一、填空
1、不偏;右偏;左偏。
2、QRS;0.12-0.20;0.12。
二、问答:左心室肥大的心电图特征:
1、QRS波群电压增高:胸导联:RV5或RV6>2.5mV;
RV5+SV1>4.0mV(男性)或>3.5mV(女性)。
肢体导联:
RI>1.5 mV;Ravl>1.2mV ;Ravf>2.0mV;RI+SIII>2.5
mV。
2、可出现额面QRS心电轴左偏。
3、QRS波群时间延长到0.10~0.11s,但一般仍<0.12s。
4、在R波为主的导联,其ST段可呈下斜型压低达0.05mV
以上,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诊断心电图试题及答案
诊断心电图试题及答案1. 心电图上P波的缺失可能提示什么?A. 心房颤动B. 心室颤动C. 心房扑动D. 心室早搏答案:A2. 心电图中ST段抬高通常见于哪些情况?A. 心肌梗死B. 心肌炎C. 心包炎D. 所有以上情况答案:A3. 心室早搏的心电图特征是什么?A. 提前出现的QRS波群B. 正常P波后无QRS波群C. P波后无QRS波群D. 正常QRS波群后无P波答案:A4. 左心室肥厚的心电图表现通常包括哪些?A. 左心室导联R波增高B. 右心室导联S波加深C. 左心房异常D. 右心房异常答案:A5. 心电图上Q波的缺失通常见于哪种情况?A. 心肌梗死B. 心肌缺血C. 正常心电图D. 心室早搏答案:C6. 何为窦性心动过速?A. 心率超过100次/分钟B. 心率低于60次/分钟C. 心率在60-100次/分钟D. 心率不规则答案:A7. 心电图上T波倒置可能提示什么?A. 心肌缺血B. 心肌梗死C. 心室肥厚D. 电解质紊乱答案:A8. 心电图上U波的出现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A. 低钾血症B. 高钾血症C. 低钙血症D. 所有以上情况答案:A9. 心电图上PR间期延长可能提示什么?A. 房室传导阻滞B. 窦性心动过速C. 心室早搏D. 窦性心动过缓答案:A10. 心电图上QRS波群宽大畸形可能提示什么?A. 束支传导阻滞B. 心室早搏C. 心房颤动D. 心室颤动答案:D。
实验诊断学重点心电图总结
实验诊断学重点心电图总结第一篇:实验诊断学重点心电图总结房性早搏(1)提前出现的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
(2)P'—R间期≥0.12s。
(3)QRS波呈室上型。
(4)代偿间歇多不完全。
交界性早搏(1)提前出现的QRS波呈室上型,其前或其后可见逆行P''波也可无P''波。
(2)若逆行P''波出现在QRS波之前P''—P 间期<0.12秒,若出现在之后R—P''间期<0.20秒。
(3)代偿间歇大多完全。
室性早搏(1)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其前无相关P波。
(2)QRS时间≥0.12秒。
(3)代偿间歇完全。
(4)T波多于主波方向相反。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连续三次或三次以上的房性或交界性早搏。
(2)QRS波呈室上型、心室律绝对整齐,同导联R—R间距相差<0.01秒。
(3)频率160—220次/分。
(4)若能分辨出为房性P'波或交界性P''波,则可分别诊断为阵发性房性或交界性心动过速,若不能区分是房性或交界性P波,则统称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连续三次或三次以上的室性早搏。
(2)频率150—200次/分。
(3)心室律可稍不齐。
心房扑动(1)正常的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相等,形态相同、间距一致的锯齿样波形,或称“F”波。
(2)心房频率250—350次/分。
(3)QRS波呈室上型,心室律根据房室传导比例可整齐也可不整齐。
(4)T波在多数导联不能明视。
心房颤动(1)正常的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不同、间距不一致的小颤动波又称小“f”波。
(2)心房频率350—600次/分。
(3)QRS波呈室上型,心室律绝对不整齐。
(4)T波在多数导联不能明视。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1)每个P波后都有一个相关的QRS—T波群。
(2)P—R间期>0.20s。
(3)PR间距一致。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1)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P波后出现一次心室脱漏,心室脱漏后P—R间期缩短,再逐渐延长,直至再次出现心室脱漏,如此周而复始。
诊断心电图题库(27道)
诊断心电图1、做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机的走纸速度通常是——[单选题]A 10mm/sB 20mm/sC 25mm/sD 30mm/sE 35mm/s正确答案:C2、在胸导联电极放置的位置中,正确的是——[单选题]A V1:胸骨左缘第4肋间B v2:胸骨右缘第4肋间C V3:V2与V4连线中点D V4:左侧第5肋间腋前线处E V5:左侧第5肋间腋中线处正确答案:C3、在心电图上,P波反映——[单选题]A 心室除极B 心室复极C 心房除极D 心房复极E 窦房结除极正确答案:C4、正常心电活动起源于——[单选题]A 窦房结B 房室结C 右心房D 左心房E 左心室正确答案:A5、QRS波群反映的是——[单选题]A 心房除极的全过程B 心房复极的全过程C 心室除极的全过程D 心室复极的全过程E 心室除极与复极的全过程正确答案:C6、正常成人PR间期时限为——[单选题]A 0.10~0.20秒B 0.12~0.20秒C 0.06~0.08秒D 0.32~0.44秒E 0.08~0.22秒正确答案:B7、心电图代表心室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时间的是——[单选题]A P-R段B S-T段C QRS间期D Q-T间期E R-R间期正确答案:D8、正常情况下,P波倒置出现在心电图的——[单选题]A I导联B Ⅱ导联C aVR导联D aVF导联E V3-V6导联F正确答案:C9、心电图机的走纸速段25mm/s,定准电压为1mV=10mm时,横距、纵距各1mm分别代表——[单选题]A 0.04秒,0.1mVB 0.08秒,0.2mVC 0.02秒,0.2mVD 0.02秒,0.05mVE 0.04秒,1mV正确答案:A10、PP间隔时间为0. 80秒的心电图心率为——[单选题]A 65次/分B 70次/分C 75次/分D 80次/分E 85次/分正确答案:C11、窦性心律不齐是指同一导联心电图上PP间期相差超过——[单选题]A 0.12秒B 0.14秒C 0.16秒D 0.20秒E 0.32秒正确答案:A12、左房肥大时,心电图的主要表现为——[单选题]A P波增宽B P波倒置C P波低平D P波尖锐高耸E P-R 间期延长正确答案:A13、最易发生心肌梗死的部位是——[单选题]A 前壁B 侧壁C 下壁D 后壁E 右心室正确答案:A14、Ⅱ、Ⅲ、aVF导联出现梗死图形,提示心肌梗死发生的部位在——[单选题]A 前壁B 前间壁C 高侧壁D 右心室E 下壁正确答案:E15、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是——[单选题]A PR间期固定性延长B PR间期逐渐延长C 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D P波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E P波频率低于QRS波群频率正确答案:D16、右房肥大时心电图主要表现为。
内科学诊断学重点心电图快速识图
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速
心率>100次/分,P波形态 正常,RR间期缩短。
窦性心动过缓
心率<60次/分,P波形态 正常,RR间期延长。
窦性心律不齐
心率快慢不一,P-P间期差 异>0.12秒。
房性心律失常
房性期前收缩
心房扑动
提前出现的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 PR间期>0.12秒。
P波消失,代之以F波,频率250-350 次/分。
房性心动过速
连续3个或以上的快速房性搏动,频 率100-250次/分。
室性心律失常
1 2
室性期前收缩
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T波方向与QRS 主波方向相反。
室性心动过速
连续3个或以上的室性搏动,频率100-250次/分。
3
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
QRS波、T波消失,代之以极不规则的室颤波。
传导阻滞与预激综合征
03 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电图表 现
心肌缺血与ST-T改变
典型心绞痛发作时,面向缺血部 位的导联常显示缺血型ST段压低 (水平型或下斜型)和(或)T
波倒置。
有些患者可出现ST段抬高,常称 为“变异型心绞痛”,多表现为 一过性,ST段抬高常伴对应导联
ST段压低。
T波改变可表现为低平、双向或 倒置,ST-T改变呈特征性动态演
药物治疗后心电图变化
心律失常得到控制,如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室早减少等。
长期随访心电图表现
评估药物治疗的远期效果,如心律失常是否复发,心功能是否改善 等。
案例三:特殊人群异常心电图鉴别诊断
儿童异常心电图
常见于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等,表现为心律不齐、ST-T改变等。
诊断学考试重点心电图知识总结
一、右心房肥大;P波高尖,电压≥0.25V,以Ⅱ、Ⅲ、aVF导联明显,时间多在正常<0.11S。
多见于肺心病,肺A高压是,故又称肺型P波。
二、左心房肥大;双峰型P波,P波时间>0.11S,峰距≥0.04S,以Ⅰ、Ⅱ、aVF、V1导联改变最明显,最多见于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故双二峰P又称“二尖瓣型P波”。
三、双侧心房肥大;1.P波增宽>=0.12S,其振幅>=0.25mv。
2.V1导联P波高大双相,上下振幅均超过正常值。
四、左心室肥大;1、Rv5>2.5mV 或Rv5+Sv1 >3.5mV(女)4.0mV(男)/RavL >1.2mV 或RavF>2.0mV /RI >1.5mV 或RI+S III >2.5mV 。
2、QRS时限略增宽;达0.10—0.11S。
3、电轴轻度左偏> -30°、ST—T改变。
五、右心室肥大;1、V1或V3R R/S>=1, Rv1>1.0mv 。
2、Rv1+Sv5 > 1.05mV (重症>1.2mV )。
3、R avR >=0.5(或R/q >= 1)。
4、心电轴右偏>=+90°。
5、V 1出现q波(qr QR或QS)。
6、ST—T改变。
六、室性早搏;QRS:提前出现宽大畸形,时间>=0.12s;T:其后T波多与主波方向相反;P:其前无P波。
七、房性早搏;P:形态异于窦性P波,P‘-R>或=0.12s QRS:提前出现的波群正常。
八、交界性早搏;QRS:同房性早搏。
P:提前的QRS波之前或之后有逆性P波或无P波,在前时P-R<0.12s,在后时R-P` < 0.20s。
九、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160次—250次/分,律规则。
QRS:室上性。
P:有或无。
十、室性心动过速;心率:140次—200次/分律大致齐。
QRS:宽大畸形,时限>0.12 s。
诊断学心电图学习纲要
心电图学习纲要心电——心电向量(强度、方向) 机械收缩1、 心电图测量(方格.分规)2、 平均心电轴:①左偏卜30~+90]右偏[I 、III 】②循长轴转位(顺、逆)【VsR/SQl 】3、 心电图波形组成和正常数摇各波特点及正常值P 波(心房除极):0.25mV. 0.2 mV. <0.12MPR 间期(心房复极、房室结、希氏束、朿支):0.12” ~0.20”QRS 波群(心室除极):0.06”~0.10”(<0A2"\ 1.0 mV. 0.5 mV. 1.5 mV. 1.2 mV 、2.0 mV. 2.5 mVmV 、0.8 mVST-T (心室缓慢、快速复极)QT 间期(心室除极、复极全过程所需时间):0.32”~0.44”U 波:T 波后0.02”~0.04”的振幅低小的波,代表心室后继电位。
泵 Ifll 电极.导联线体表 ---------- ►心电图机心电综合向M ------------------------------------------ 1[导联体系一一常规12导联]心电图 基本图形肢体导联:I 、II > Ilk avR. avLx avF 胸导联:VI 、V2、V3、V4. V5、V6 /0.5宀间期Q-T 间期V3~V4易见,增髙一低血钾。
"\丿电图牛寺点:快、短、右室优、T变大房室肥大右房大:p波髙尖,>0.25 mV,“肺型p波”,VI导联p波直立,^0.15 mV,如p双向,振幅和N0・20mV°(图5-1-21)左房大:p波增宽,M0.12”,双峰型,P0.04”,Ptfvi(绝对值)M0・04mm・S, “二尖瓣型p波”(图5-1-22)左室肥大:左室优势:面向左室的导联(I、avL、V5、V6)R振幅增加;而面向右室的导联(VI orV2)—深S波诊断标准:QRS波群电压增髙胸导联:R V5 or Rv6>2.5mV; R V5+S VI >4.0mV (M) >3.5mV (F)肢体导联:R I >1.5mV; RavL>1.2mV; RavF>2.0mV;R I +SIII>2.5mVCornell 标准:RavL +Sv3>2.8mV(M),2.0(F)心电轴左偏:(图5-1-25 )右室肥大:右室优势:面向右室的导联(VI. avR) R振幅增加:而而向左室的导联(I、avL、V5)—深S波诊断标准:QRS波群电压增高VI R/S 1, R 型or Rs 型:V5 R/S W1 or S波加深;avR以R为主Rvl+Sv5 >1.05mV (重症>1.2mV)RavR > 0.5mV心电轴右偏$+90。
诊断学(心电图部分)
诊断学心电图考题一 2008.11.26.一、选择题:(6分)A1型题:1、正常情况下,心室的除极方向是: AA从心内膜到心外膜 B 从心外膜到心内膜C 从左到右D 从心尖到心底E 从心底到心尖2、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时,心电图可出现T波 DA T波低平B T波倒置C T波双相D T波高大直立E 没有变化3、男性,18岁,感冒后感心悸,听诊心律不齐,心电图示P-R间期逐渐延长,且P波后时有QRS波脱落,诊断应是: EA. 房性早搏B. 室性早搏C.室性并行心律D. 交界区早搏E. Ⅱ°I型房室传导阻滞4、女,60岁,阵发性心慌3年,本次发作时心律不齐,95次/分,心电图可见: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f波,QRS波形态正常。
诊断为: CA. 窦性心动过速B. 心房扑动C. 心房颤动D.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E.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A2型1、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DA ST弓背抬高B T波倒置C 病理性Q波D 频发室性早搏 E心电图有演变过程2、下列哪一项不是左室肥厚的诊断标准:EA 电轴可左偏B 左室电压增高C ST段压低D T波倒置E P波时间增宽二判断题:(2分)1、ST段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
(+)2、起源于窦房结的心律称窦性心律。
(+)三填空题:(2分)1、心电图上P-R2四简答题:(5分)1、室性早搏的心电图诊断?答:提前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其前无P波,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代偿间歇完整。
诊断学心电图考题二一、选择题:(6分)A1型题(3分)1、标准导联I导联的连接方法是: CA右上肢正极-左上肢负极 B右上肢正极-左下肢负极C右上肢负极-左上肢正极 D右下肢正极-左下肢负极E右下肢负极-左下肢正极2、正常的心脏电活动起源于:AA窦房结 B结间束 C房室交界区 D希氏束 E右心房3、心电图上可见P波双峰状,时间≥0.12S,可考虑为: AA左房肥大 B右房肥大 C双房肥大D左室肥大 E右室肥大A2型题:(3分)1、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异常Q波的诊断: CA Q/R≥1/4B Q≥0.04秒C V5.V6呈qR型D I.avl呈Qr型E V1呈qR型2、心电图波形的含义哪一项是错误的: EA P波代表心房除极过程。
诊断心电图复习题
诊断心电图复习题诊断心电图复习题心电图是临床医生常用的一种检查手段,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来判断心脏的功能和病理状态。
对于医学生来说,掌握心电图的诊断方法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就来复习一些常见的心电图诊断题。
一、题目一:一名50岁的男性患者,出现心悸、气短、胸闷等症状,请分析其心电图。
心电图显示窄QRS波群,P波正常,PR间期正常,心室率为110次/分钟。
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该患者可能患有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速是指心脏起搏点在窦房结的控制下,心室率加快至90次/分钟以上。
常见的病因包括心脏病、焦虑、应激等。
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可以帮助确定病因和制定治疗方案。
二、题目二:一名60岁的女性患者,出现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请分析其心电图。
心电图显示宽QRS波群,P波消失,心室率为120次/分钟。
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该患者可能患有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是指心脏起搏点在心室内的其他部位,而不是窦房结控制心室收缩。
室性心动过速常见的病因包括心肌缺血、心肌炎、电解质紊乱等。
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三、题目三:一名70岁的男性患者,出现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请分析其心电图。
心电图显示宽QRS波群,P波正常,心室率为40次/分钟。
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该患者可能患有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心脏传导系统在房室结或其下传导组织出现传导障碍,导致心室率减慢。
常见的病因包括老年性变、心肌梗死等。
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可以帮助确定阻滞的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
四、题目四:一名40岁的女性患者,出现晕厥、心悸等症状,请分析其心电图。
心电图显示QRS波群正常,P波消失,心室率为200次/分钟。
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该患者可能患有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是指心脏起搏点在心房内的多个部位发放冲动,导致心房无规律收缩。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常见的病因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诊断学-心电图
一、心肌电产生原理
++++++++ -------- -------- ++++++++
心肌细胞静止时(极化状态)
----++++ ++++---- ++++---- ----++++
-------- ++++++++ ++++++++ --------
心肌细胞受刺激(除极开始) 心肌细胞完成刺激(除极过程)
-------- ++++++++ ++++++++ --------
除极状态
++++---- ----++++ ----++++ ++++----
复极过程
++++++++ -------- -------- ++++++++
复极状态
二、心电向量
心脏的电位是每个心肌细 胞在瞬间电位的向量和, 所谓向量,是既有大小又 有方向。心电图记录的是 心肌除、复极过程中总的 电位变化称为综合向量。
1、心电图的记录:
记录纸:坐标纸,最小格子1mm2 连续记录; 走纸速度:25mm/s,即0.04s/mm 标定电压:10mm/mv,即输入1mv电压, 记录10mm的振幅,0.1mv/mm
1、心电图记录纸的标准
2、时间(宽度)测量:s,从波形(或波段)起点的 内侧缘测至终点的内侧缘
P波(P Wave) 左、右心房除极波; P-R段(P-R Segment)心房除极结束到 心室除极开始,包括房室结、希氏束、 束支初始的电活动。 P-R间期(P-R Interval) 自心房除 极开始到心室除极开始,包括P波和P-R 段。 QRS波(QRS Wave) 左、右心室除极 波。
3、波形及波段的测量:
(1)振幅(电压):mv,以基线为准。 正向波:测高度,从基线上缘测到波形顶端。
负向波:测深度,从基线下缘测到波形底端。
诊断学心电图
可抬高不超过0.三mv外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 七、T波:
⑴.形状: ⑵.方向:多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 ⑶.时间:0.0五-0.二五s
振幅:大于同导联R波的一/一0
T波形状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
八、U波:
• 时间:0.一六-0.二五s • 电压:<0.0五mv • 方向:与T波一致
正极
负极
Ⅰ 左手腕 右手腕
Ⅱ 左脚踝 右手腕
Ⅲ 左脚踝 左手腕
标准双极导联的连接方式
加压单极导联
aVR aVL aVF
正极
右手腕 左手腕 左脚踝
负极
左手腕+左脚踝 右手腕+左脚踝 左手腕+右手腕
加压单极导联的连接方式
导联轴
肢 体 导 联 导 联 轴
心前区导联
正极
V一 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V二 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V三 V二与 V四连线中点 V四 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 V五 左腋前线V四 水平处 V六 左腋中线V四 水平处
传导障碍:
窦房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 房内传导阻滞 室内传导阻滞
异常传导途径:
预激综合症
窦性心律失常
正常窦性心律
• 特点:
① P波规律出现,Ⅰ、Ⅱ、avF导联直 立、avR导联倒置
② 频率60~100次/min ③ 同一导联P-P间隔之差小于0.12s 凡具备①、②条可确定为窦性心律
心脏病
双心房肥大
左心室肥大
一左室高电压的表现 一、 RV五>二.五mV 或 RV五+ SV一>四.0mV男性或>三.五mV女性 二、RaVL>一.二mV或RaVF >二.0mV 三 、RI>一.五mV 或 RI+ S Ⅱ>二.五mV
诊断学心电图复习资料
心电图★概念心电图:指心脏在每一次机械性收缩之前,首先产生电激动,在激动过程中产生的微小生物电流可经人体组织传至体表,将测量电极放置体表一定部位,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电活动变化的连续曲线图形,称心动电流图,简称心电图(ECG)心电图只反映心肌的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与收缩性无关。
心肌细胞电位图反映单个心肌细胞的电活动,体表心电图则是反映无数心肌细胞的综合电活动。
综上每一正常心动周期典型心电图波组包括:1.四个波(P、QRS、T、U)2.三个段(P-R、S-T、T-P)3.两个间期(P-R、Q-T)4.一个J点(QRS波群的终末部与S-T段起始部的交接点)★四、心电图导联概念:心电图导联:是在人体不同部位放置电极,并通过导联线与心电图的正、负极两端相连接,用于记录心电图的电路连接方式(一)常规12导联体系1.肢体导联:(1)双极肢体导联:标准导联Ⅰ、Ⅱ、Ⅲ。
反映两个肢体之间的电位差。
(2)加压单极肢体导联:加压右上肢导联:avR(反映右心电位变化)加压左上肢导联:avL(反映左心电位变化)加压左下肢导联:avF (反映左心电位变化)2.单极胸导联:V1、V2:反映右心室电位变化V3、V4:反映室间隔近心尖部电位变化V5、V6:反映左心室电位变化胸导联V1~6的安放位置(二)附加导联1.V7、V8、V9导联:将探查电极分别移至左腋后线、左肩胛线、左脊旁线与V4同一水平处。
适用于左室肥厚,后壁心肌梗死,心脏移位。
2.右胸导联(V3R~6R) :将探查电极置于右胸壁,相当于V3~6相对应的部位。
适用于小儿心电图,右室肥厚,右室心肌梗死、右位心,心脏移位。
第二节心电图的测量与正常数据一、测量方法★(一)心电图纸的组成 1.横线距离:代时间,计算各波、间期的时间2.纵线距离:代表电压,计算各波振幅的高度和深度(二)心率的计算1.心律齐者:2.心律不齐者:(三)心电图各波段的测量心电图的坐标1.心电图纸为坐标纸,每个小方格的长、宽各为1mm。
广东省-《诊断学》复习题——心电图检查(含答案).doc
《诊断学》复习题心电图检查一、选择题:【A型题】1.心电图的哪一部分代表心室的除极过程:A. P 波B. QRS 波C. T 波D. S-T 段E. U 波2.标准II导联的连接方式是:A.左上肢为正极,右上肢为负极B.左上肢为负极,左下肢为正极C.右上肢为负极,右卜-肢为正极D.右上肢为正极,左下肢为负极E.左下肢为正极,右上肢为负极3.正常心电图在以下哪一个导联P波是倒置的:A. I导联B. II导联C. avR导联D. avF导联E. V3〜V6导联4.心律失常的诊断,哪一项检查最有价值:A.心脏听诊B.心电图C.心向量图D.心音图E.超声心动图5.P波的产生是由于下列哪个部位除极引起:A.左心房除极B.右心房除极C.左、右心房除极D.窦房结除极E.房室结除极6.正常心脏的电活动起源于:A.窦房结B.房室结C.His朿D.左心房E.右心房7.心电图上代表心室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的时间的是:A. P-R间期B. QRS间期C.ST段D. Q-T间期E. R-R间距8.QRS波群只表现为一个向下的波群时,应命名为:A. S 波B. Q 波C. QS 波D. qS 波E. qR 波9.心电图上R-R间距平均25小格,其心率为每分钟:A. 60 次B. 65 次C. 70 次D. 75 次E. 80 次10.下列哪项提示P波异常:A. II导联P波直立B. III导联P波双向C. aVR导联P波倒直D. aVL导联P波不明显E. V6导联P波倒置11.心电图上U波明显增高临床上见于:A.高血钾B.低血钾C.高血钙D.低血钙E.低血镁12.右房肥大的心电图表现为:A.P波高而宽B.P波增宽C.P波尖锐高耸D.P波出现切迹E.P波呈双峰状13.左房肥人的心电图表现为:A.P波倒置B.P波增宽C.P波低平D.P波尖锐高耸E. P-R间期延长14.诊断左心室肥大最主耍的条件是:A. QRS波增宽B.左室QRS电压增高C.心电轴显著左偏D. T波倒置明显E. S-T段可抬高15.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改变的特点:A.心率减慢B. S-T段下移C. S-T段抬高D. Q-T间期缩短E.可出现Q波16.下列哪项反映心肌有损伤:AA.期前收缩 B.心动过速 C.病理性Q波 D. S-T段抬高 E. T波倒置.17.VI〜V3导联出现梗死图形,心肌梗死发生的部位多考虑为:A.前间壁梗死B.前壁梗死C.卜•壁梗死D.高侧壁梗死E.右心室梗死18.11、III、aVF导联出现梗死图形,心肌梗死发生的部位是:A.前间壁梗死B.前壁梗死C.下壁梗死D.右心室梗死E.高侧壁梗死19.前壁梗死出现梗死图形的导联组是:A.V1〜V3导联B.V3〜V5导联C. V4〜V6导联D. I、aVL导联E. II、III、aVF导联20.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的缺血型改变主要是:A.P波的改变B.QRS波的改变C. ST段的改变D.T波的改变E.U波的改变21.心肌梗死发生最常见的部位是:A.前壁B.前间壁C.高侧壁D.下壁E.右心室22.下列哪项属于被动性界位心律失常:A.房性早搏B.心房颤动C.心室颤动D.阵发性心动过速E.交界性逸搏心律23.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率范围通常是A.60〜80 次/minB. 80〜100 次/minC. 100〜180 次/minD. 180〜200 次/minE. 200〜220 次/min24.下列哪项不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特点A.心率通常超过150次/minB.心律十分整齐C.突然发作、突然终止D.笫一心音强弱不等E. 多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25.目前我国引起心房颤动最常见的病因是:A.风心病二尖瓣狭窄B.急性心肌梗死C.甲状腺功能亢进症D.缩窄性心包炎E.高血压心脏病26 .下列不是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为:A. P波与QRS波群无关B. R波频率大于P波频率C. R-R间距相等D. P-P间距相等E. 心室率多在30〜40次/min27.下列哪项有利于室性心动过速和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鉴别:A.心室率160次/minB.心脏扩大C. QRS波群宽大畸形D.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E.过去发现有室性早搏2&诊断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征性的表现是:A.心室率大于150次/分B. P-P匀齐C. R-R匀齐D. QRS波群增宽E.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29.心房颤动的心电图表现:A.P波消失,出现f波,房率350〜600次/分B.P波消失,出现F波,房率250〜350次/ 分C.P波高尖,电压超过0.25mVD.P波增宽,时间超过0. 12秒E. P-R间期延长,时间超过0. 12秒30.病人突发心悸,心电图示心率180次/分,QRS波时间0.10秒,R-R绝对整齐,应考虑:A.房室交界性逸博心率B.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C.阵发性索性心动过速D.窦性心动过速 E.心房扑动31.心电图的基木图形及等电位线消失,QRS-T波被波形一致且宽人整齐的人正弦波替代,频率约200〜250次/分,应考虑:A.心房颤动B.心房扑动C.心室扑动D.心室颤动E.心跳骤停32.男性,65岁,突然失语,右侧肢体偏瘫,心电图示:P波消失,代Z以f波,R-R间距绝对不齐,心室率130次/min,心电图诊断为:A.房性心动过速B.室性心动过速C.窦性心动过速D.快速房颤E.室上性心动过速三、填空题1.心电图走纸速度为25mm/s标准电压为lmV时,心电图纸横向距离为1mm二,纵向距离为1mm二o2.平均心电轴的测量方法有、、。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西医诊断学复习要点:心电图判读
心电图判读
1、掌握常规心电图导联得连接方法,熟悉v1-v6导联得定位、与心脏各个部位的对应关系。
2、了解心电轴的临床意义。
3、了解正常心电图波群:P——Ta——QRS——T——U 的结构特点。
4、心肌梗塞的心电图特征:
特点:区别:
缺血型改变 Q—T间期延长,T波向量背离缺血区,对称性T波。
心内膜面缺血——T波高而直立;
心外膜面缺血——对称性T波倒置。
损伤型改变 ST段抬高。
随缺血时间延长、加重,面向损伤心肌的导联出现
坏死型改变除极向量背离坏死区(T、ST波逐渐恢复正常),出现异常Q波。
坏死部位心肌不再产生心电向量,但正常心肌仍照常除极。
5、掌握室性、房性、交界性早搏的心电图区别。
6、掌握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区别。
7、了解房颤、室颤的心电图特点。
8、掌握房室传导阻滞的I、II、III 度分级特征。
9、了解B超的临床应用范围、特点。
10、根据《大纲》要求,了解放射诊断的临床适用范围、基本分类。
11、根据《大纲》要求,了解各病种的影象特征。
12、了解I-131检查的临床意义:甲亢——高峰前移。
甲减——高峰后移。
13、了解FT3、FT4、TT3、TT4、TSH 的相互关系。
14、了解病历书写格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电图★概念心电图:指心脏在每一次机械性收缩之前,首先产生电激动,在激动过程中产生的微小生物电流可经人体组织传至体表,将测量电极放置体表一定部位,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电活动变化的连续曲线图形,称心动电流图,简称心电图(ECG)心电图只反映心肌的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与收缩性无关。
心肌细胞电位图反映单个心肌细胞的电活动,体表心电图则是反映无数心肌细胞的综合电活动。
综上每一正常心动周期典型心电图波组包括:1.四个波(P、QRS、T、U)2.三个段(P-R、S-T、T-P)3.两个间期(P-R、Q-T)4.一个J点(QRS波群的终末部与S-T段起始部的交接点)★四、心电图导联概念:心电图导联:是在人体不同部位放置电极,并通过导联线与心电图的正、负极两端相连接,用于记录心电图的电路连接方式(一)常规12导联体系1.肢体导联:(1)双极肢体导联:标准导联Ⅰ、Ⅱ、Ⅲ。
反映两个肢体之间的电位差。
(2)加压单极肢体导联:加压右上肢导联:avR(反映右心电位变化)加压左上肢导联:avL(反映左心电位变化)加压左下肢导联:avF (反映左心电位变化)2.单极胸导联:V1、V2:反映右心室电位变化V3、V4:反映室间隔近心尖部电位变化V5、V6:反映左心室电位变化胸导联V1~6的安放位置(二)附加导联1.V7、V8、V9导联:将探查电极分别移至左腋后线、左肩胛线、左脊旁线与V4同一水平处。
适用于左室肥厚,后壁心肌梗死,心脏移位。
2.右胸导联(V3R~6R) :将探查电极置于右胸壁,相当于V3~6相对应的部位。
适用于小儿心电图,右室肥厚,右室心肌梗死、右位心,心脏移位。
第二节心电图的测量与正常数据一、测量方法★(一)心电图纸的组成 1.横线距离:代时间,计算各波、间期的时间2.纵线距离:代表电压,计算各波振幅的高度和深度(二)心率的计算1.心律齐者:2.心律不齐者:(三)心电图各波段的测量心电图的坐标1.心电图纸为坐标纸,每个小方格的长、宽各为1mm。
心电图纸横向坐标的距离代表时间,记录常规心电图时,心电图的走纸速度为25mm/s,故每一小格代表0.04s。
心电图纸纵向坐标的距离代表电压的振幅,标准电压为1mv等于10mm,每小格电压等于0.1mv。
2.心电图机走纸速度常有25mm/s、50mm/s 两种; 电压常有1/2、1、2 三种。
心率测量1. 单位:次/分钟(bpm)2. 计算: A. 心率齐:60 / P-P 间期(s) 或R-R 间期(s)B. 心率明显不齐:6s 内P 或R 波的数目(作为起点的P波或R波不算在内)乘以10或3s 内P 或R波的数目(作为起点的P波或R波不算在内)剩以20 (即每分钟内心跳次数)。
常用于AF、Af 中心室率的计算。
2. 各波时间的测量:★3.R峰时间的测量(室壁激动时间VAT)概念:★4.各间期的测量:★(四)平均心电轴1.概念2.测量方法*电轴偏移的临床意义1.心电轴右偏见于右心室肥大,左后分支传导阻滞;2.心电轴左偏见于左心室肥大,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心电轴偏移可受非心源性因素影响:横位心:心电轴左偏(肥胖、妊娠、腹水等)垂位心:心电轴右偏(瘦长型、婴儿)★二心电图各波段正常范围及变化的临床意义(一)P波代表心房除极的时间、电压变化★窦性P波:P波在avR 倒置。
I 、Ⅱ、avF、V4-6 直立★逆行性P波:P波在avR直立,II、III、avF倒置变化的临床意义:表示激动起源于房室交界区(二)P-R间期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
*(房室传导总时间)1.时间:正常成人心率在正常范围0.12-0.20s2.临床意义:生理;病理(三)QRS波群1.QRS波群时间:成人:0.06-0.10s;小儿:0.04-0.08sR峰时间:概念:时间:V1(VAT)<0.04s;V5 (VAT)<0.05s时间改变临床意义:2. QRS波群电压与形态(1)R波电压1)肢导联:RⅠ<1.5 mvA.右室RavR <0.5 mv。
B.左室RavL<1.2 mv;RavF<2.0 mv,2)胸导联:A.右室RV1 <1.0 mv;RV1 +SV5 <1.05 mv。
B.左室RV5<2.5 mv;RV5 +SV1<4.0 mv (男) (<3.5 mv (女))(2)各导联基本图形1)肢导联:标准导联:I、II、III加压单极肢导联:aVR、aVL、aVF2)胸导联:V1-2:rS型R/S <1V3-4:RS型R/S 近似1V5-6:Rs型R/S >1 顺钟向与逆钟向正常人胸导联R波和S波振幅变化规律示意图(3)低电压:1)肢导联低电压:在6个肢导联中,每个QRS波群电压绝对值和均<0.5mv,2)胸导联低电压:在6个胸导联中,每个QRS波群电压绝对值和均<0.8mv,临床意义:见于肺气肿、心包积液、心肌炎、心梗等。
(4)Q波正常值:(avR导联除外) 时限<0.04s,电压<1 / 4 R。
不应有切迹。
异常Q波的概念:正常除avR导联外时限<0.04s,电压小于同导联1 / 4 R,超过正常范围的Q波称为异常Q波,常见于心肌梗死。
正常时:V1~2不应有q波,但可为QS型;V3~4极少有q波;V5~6常见q波(四)J点J 点,即QRS波群与S-T段的连接点。
J点大多位于等电位线上,临床可见于J点上移和J点下移。
(五)S-T段S-T段:自QRS波群终点(J点)到T波的起点间的时距。
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
1.正常:与等电线在同一水平位上2.正常偏移的范围:正常压低:每个导联均<0.05 mv;正常抬高:V1~2<0.3 mv,V3<0.5mv;肢导联、V4~6 <0.1 mv。
3.临床意义:(1)压低大于正常范围:常见心肌缺血、心肌损害、低血钾、心肌劳损、洋地黄作用、束支传导阻滞、心动过速。
(2)抬高大于正常范围:弓背向上抬高常见于心肌损伤,急性心肌梗死;弓背向下抬高见于急性心包炎。
(六)T波心室复极波,代表心室快速复极的电位变化。
1.形态:T波上升支缓慢,下降支迅速,双支不对称,顶光滑无切迹。
2.方向:在R波为主的导联中,T波与R波同向。
3.电压:在R波为主的导联中,T波不应小于同导联R波的1/10 (V2-4最高可达1.2-1.5mv)4.临床意义:⑴以R波为主的导联T波低平(<1/10R)、双向、倒置(与R波方向相反):常见于心肌缺血、心肌损害、低血钾、心肌劳损、洋地黄作用、束支传导阻滞等。
⑵T波高耸:A. 双肢对称,底窄,呈“帐篷状”常见于高血K。
B. 如T大于R,且与ST段连续抬高,见于早期心肌梗死。
(七)Q-T间期为心室除极与心室复极的总时间。
1.正常值:成年人心率60~100 次/分时,Q-T间期为0.32-0.44s。
心率快,Q-T间期短;心率慢,Q-T间期长。
校正的Q-T间期(Q-T c):2.临床意义:⑴Q-T间期延长:提示心肌缺血,心肌损害,室内传导阻滞,药物影响(乙胺碘肤酮、奎尼丁)、电解质紊乱(低血钾、低血钙)。
⑵Q-T间期缩短:见于高血钙,洋地黄效应。
(八)U波1. U波:代表心肌激动的“激后电位”。
2. 一般出现在T波后0.02~0.04s。
电压<1/2T,V3最清楚。
3.*方向:与T波一致。
4.临床意义:⑴U波倒置:常见于高心病及心肌缺血。
⑵U波明显增高,TU融合:常见于低血钾、洋地黄作用、服用肾上腺素等药物。
★第三节心房、心室肥大一、心房肥大(一)右心房肥大心电图表现:主要是P波电压增高。
1. P波高尖≥0.25mv(肢导联),以II、III、aVF导联最清楚2. V1导联P波直立时,振幅≥0.15mv,如P波呈双向时,其振幅的算术和≥0.20mv3. P波电轴右移超过75°【临床意义】常见于肺心病(故称为肺型P波)、先心病(肺动脉瓣狭窄、房间隔缺损)肺型P波的概念:P波高尖电压≥0.25mv,时间正常,II、III、aVF导联最清楚,多见于肺源性心脏病(二)左心房肥大心电图表现:主要是P波时间延长。
1.P波增宽,其时限≥0.12s,P波常呈双峰型,两峰间距≥0.04s,以I、Ⅱ、aVL导联明显,又称“二尖瓣型P波”2.PR段缩短,P波时间与PR段时间之比>1.63.V1导联上P波常呈先正而后出现深宽的负向波。
将V1负向P波的时间乘以负向P波振幅,称为P波终末电势(Ptf)。
左房肥大时,Ptf V1(绝对值)≥O.04mm·s【临床意义】常见于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故称为二尖瓣型P波)、冠心病、高血压病及慢性心衰等二尖瓣型P波的概念:P波增宽时间> 0.11s,多呈前低后高的双峰波,双峰间距≥0.04s以I、II、aVL导联最清楚,多见于二尖瓣病变除左房肥大外,心房内传导阻滞亦可出现P波双峰和P波时间≥O.12s,应注意鉴别双心房肥大1.P波增宽≥O.12s,其振幅≥O.25mV。
2.V1导联P波高大双相,上下振幅均超过正常范围。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所谓“肺型P波”及“二尖瓣型P波”,并非慢性肺心病及二尖瓣疾病所特有,故不能称为具有特异性的病因学诊断意义的心电图改变。
二、心室肥大心室肥厚是器质性心脏病的常见后果,当心室肥大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引起心电图发生变化。
但心电图在诊断心室肥大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因为:①来自左、右心室肌相反方向的心电向量进行综合时,有可能互相抵消而失去两者各自的心电图特征,以致难于作出肯定诊断;②除心室肥大外,同样类型的心电图改变尚可由其他因素所引起。
因此,作出心室肥大诊断时,需结合临床资料以及其他的检查结果,通过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一)左心室肥大1.心电图表现:1)左室电压增高:(必备条件)肢导联:RⅠ> 1.5mv;RavF > 2.0mv; RavL > 1.2mv ;RⅠ+SⅢ>2.5mv;胸导联:RV5 >2.5mv;RV5+SV1 >4.0mv(男),3.5mv(女);2)QRS波群时间0.10~0.11s。
VATV5 >0.05s;3)ST-T改变:V5或以R波为主的导联S-T段压低≥0.05mv;T波低平、双向、倒置;在以S波为主的导联(如V。
导联)则反而可见直立的T波。
4)电轴左偏(二)右心室肥大心电图表现:1. QRS波群电压增高:肢导联:RavR >0.5mv;胸导联:Rv1 >1.0mv;Rv1+SV5 >1.05mV(重症>1.2mV);2. 形态改变:V1 R/S >1,V5 R/S <1,aVR的R/Q >1,V1或V3R呈RS、rsR‘型(V5呈rS、RS型);(主要诊断条件)3.电轴右偏:>+90°(重症>+110°);4. ST-T改变:右胸导联(V1--V3R)S-T段压低≥0.05mv;T波低平、双向、倒置临床意义:常见疾病(三)双侧心室肥大双侧心室肥大(biventricular hypertrophy)的心电图表现并不是简单地把左、右心室异常表现相加,心电图可出现下列情况:1.大致正常心电图由于双侧心室电压同时增高,增加的除极向量方向相反互相抵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