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临产、临产的诊断与产程 , 产程经过异常及处理
新产程标准及处理原则
新产程解读及处理原则一、基本概念1.临产:出现有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秒或以上,间歇5-6分钟,同时伴随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和胎先露部的下降。
用镇静剂不能抑制临产(≥30″/5-6′,伴随宫颈容受性改变或先露部下降,不能抑制)。
2.第一产程(1)潜伏期:潜伏期延长,初产妇>20 h;经产妇>12 h。
破膜后至少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12-18h,方可诊断引产失败。
在除外头盆不称及可疑胎儿窘迫的前提下,缓慢但有进展(包括宫口扩张及先露下降的评估)的第一产程不作为剖宫产指征。
(2)活跃期:以宫口扩张≥6cm作为活跃期的标志,此期宫口扩张速度应≥0.5cm。
活跃期停滞: 当破膜且宫口扩张≥6cm后,宫缩正常,宫口停止扩张≥4cm;宫缩欠佳,宫口停止扩张≥6cm。
活跃期停滞可作为剖宫产指征。
3.第二产程:(1)第二产程延长:硬脊膜外阻滞术:初产妇>4h,经产妇>3h;无硬脊膜外阻滞:初产妇>3h,经产妇>2h。
超过时限无进展包括:抬头下降、旋转。
第二产程延长可作为剖宫产指征。
二、新产程解读及处理原则1.第一产程(1)“在除外头盆不称及可疑胎儿窘迫的前提下,缓慢但有进展(包括宫口扩张及先露下降的评估)的第一产程不作为剖宫产指征”。
但不意味着潜伏期可以无限延长以及在潜伏期内绝对不做剖宫产。
对于人工破膜+静滴缩宫素且宫缩满意后,若4-6h完全无进展(宫口扩张及先露下降),必须予以密切注意。
此时需要再次评估:胎儿大小、胎方位(必要时可通过彩超来提高准确性)、先露下降、产瘤及产妇骨盆情况,积极寻找产程进展缓慢的原因,警惕头盆不称导致的产程无进展。
(2)注意对产程进展的评估包括宫颈扩张和先露下降两方面。
(3)较长的第一产程与绒毛膜羊膜炎的风险升高相关,在高度怀疑宫内感染时,短期内不能结束分娩者应考虑剖宫产。
(4)除此之外,还应注意产妇年龄、体重(肥胖BMI≥30,第一产程相对较慢)、引产(较自然临产潜伏期更久)、无痛分娩(延长第二产程且增加阴道助产率)、胎儿性别(男性胎儿较女性胎儿活跃期更久)及胎儿体重等均会对产程有所影响,应综合分析。
先兆临产的护理措施
先兆临产的护理措施引言先兆临产是指在产程开始之前,女性开始展现一系列临产前的体征和症状。
这些体征和症状以子宫收缩的频率和强度逐渐增加为特征。
对于这种情况,正确的护理措施和及时的干预是至关重要的,以确保母婴的健康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先兆临产的护理措施,以帮助护士和医生更好地管理这种情况。
先兆临产的体征和症状先兆临产通常在预产期前几周开始出现,且持续时间以分钟或小时计算。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先兆临产体征和症状:1.子宫收缩的频率和强度逐渐增加;2.腹部变得紧绷并出现阵痛感;3.腹部下降和腰痛感;4.腹部变硬和膨胀;5.粘液状或血丝状分泌物增多;6.子宫颈逐渐扩张和变薄;7.胎儿运动频繁。
护理措施1. 观察和记录对于先兆临产的女性,护士应该进行详细的观察和记录,以了解其子宫收缩,阵痛和其他症状的频率和强度。
观察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子宫收缩的频率、持续时间和强度;•分娩道分泌物的情况;•胎儿的运动情况;•子宫颈的扩张和变薄情况;•孕妇的一般健康状况。
2. 提供舒适和安全的环境在先兆临产期间,提供一个舒适和安全的环境对于孕妇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护士应该确保病房的温度适宜,床铺舒适,噪音和光线的干扰最小化。
此外,为孕妇提供可以缓解不适和疼痛的措施,如热敷、按摩、休息等。
3. 饮食与液体摄入保持良好的饮食和水分摄入对于孕妇的健康和胎儿的发育非常重要。
护士应该向孕妇提供均衡的饮食建议,并鼓励她们多饮水,以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此外,护士还应监测孕妇的体重和液体摄入量,以确保她们的营养和水分摄入符合需求。
4. 安慰和支持在先兆临产期间,孕妇可能会感到焦虑、紧张和害怕。
护士应该提供情绪上的支持和安慰,鼓励她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帮助她们保持积极的心态。
此外,护士还可以向孕妇提供一些放松和呼吸练习,以缓解焦虑和疼痛。
5. 教育和指导护士在先兆临产期间还应提供相关的教育和指导,以帮助孕妇和家属理解并应对这种情况。
教育内容可以包括:•先兆临产的症状和体征;•正常分娩的过程和注意事项;•临产时的疼痛缓解方法;•妇产科医院的就诊流程。
先兆临产处理原则
先兆临产处理原则
先兆临产是指孕妇在预产期前出现部分临产表现,如宫缩、子宫颈口开张等。
对于这种情况,医生需要根据孕妇和胎儿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原则。
以下是先兆临产处理原则:
1. 观察:医生需要对孕妇进行观察,了解宫缩、颈口开张等情况,以及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
观察时间一般不少于6小时。
2. 保持安静:孕妇需要保持安静,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休息状态。
医生可能会建议孕妇留在医院观察一段时间。
3. 给予药物:孕妇可能会被给予药物,以抑制宫缩和减轻疼痛。
医生会根据孕妇和胎儿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4. 给予液体:孕妇需要保持足够的液体摄入量,以防脱水和血容量不足。
5. 监测胎儿:医生需要对胎儿进行监测,包括胎心监测和胎儿大小等。
如果发现胎儿有异常情况,医生可能会考虑紧急剖腹产。
6. 定期检查:医生需要定期进行检查,以确定临产的进展情况。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进行产程加速。
以上是先兆临产处理的一般原则,具体处理方案需要根据孕妇和胎儿的情况进行调整。
如果出现紧急情况,医生需要及时采取措施,以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 1 -。
先兆临产、临产的诊断与产程产程经过异常及处理
新钢中心医院妇产科业务学习讲课讲课内容:先兆临产、临产的诊断与产程,产程经过异常及处理讲课时间:讲课地点:妇产科医生办公室讲课人:参加人员:一、先兆临产、临产的诊断与产程1、先兆临产出现预示不久将临产的症状称为先兆临产。
(1)假临产:孕妇在分娩发动前,常出现假临产。
假临产的特点是宫缩持续时间短(不超过30秒)且不恒定,间歇时间长且不规律,宫缩强度不增加,常在夜间出现、清晨消失,宫缩时不适主要在下腹部,宫颈管不短缩,宫口不扩张,给予镇静药物能抑制假临产。
(2)胎儿下降感:多数初孕妇感到上腹部较前舒适,进食量较前增多,呼吸较前轻快,系胎先露部进入骨盆入口使宫底位置下降的缘故。
(3)见红:在分娩发动前24—48小时内,因宫颈内口附近的胎膜与该处的子宫壁分离,毛细血管破裂经阴道排出少量血液,与宫颈管内的粘液栓相混排出,称为见红,是分娩即将开始的比较可靠征象。
若阴道流血量较多,超过平时月经量,不应认为是先兆临产,应想到妊娠晚期出血如前置胎盘等。
2、临产的诊断临产开始的标志为有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秒或以上,间歇5~6分钟,同时伴随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和胎先露部下降,用镇静药物不能抑制临产。
3、总产程及产程分期总产程即分娩全过程,是指从开始出现规律宫缩直到胎儿胎盘娩出。
分为3个产程。
(1)第一产程:又称宫颈扩张期。
从子宫肌层出现规律的具有足够频率(5~6分钟一次)、强度和持续时间的收缩,导致宫颈管逐渐消失、扩张直至宫口完全扩张即开全为止。
初产妇的宫颈较紧,宫口扩张较慢,需11~12小时;经产妇的宫颈较松,宫口扩张较快,需6~8小时。
(2)第二产程:又称胎儿娩出期。
从宫口完全扩张(开全)到胎儿娩出结束是娩出胎儿的全过程。
初产妇需1~2小时,不应超过2小时;经产妇通常数分钟即可完成,但也有长达1小时者,不应超过1小时。
(3)第三产程:又称胎盘娩出期。
从胎儿娩出开始到胎盘胎膜娩出,即胎盘剥离和娩出的过程.需5~15分钟,不应超过30分钟。
先兆临产案例总结范文
一、案例背景患者李某,女性,28岁,已婚,孕1产0,孕周38+5。
患者平时月经周期规律,无特殊病史。
孕期定期进行产前检查,血压、血糖、肝肾功能等指标均正常。
患者于孕晚期出现规律宫缩,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考虑为先兆临产。
二、诊断依据1. 孕周38+5,已达到足月孕周;2. 规律宫缩,持续时间30秒,间歇5-6分钟;3. 阴道出血,颜色鲜红,量少;4. 宫颈管缩短,宫口扩张0.5cm;5. 胎心监测正常。
三、治疗方案1.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2. 观察宫缩规律,记录宫缩持续时间、间歇时间、宫缩强度;3. 观察阴道出血情况,记录出血量;4. 行胎心监护,每2小时一次;5. 保持床位清洁,预防感染;6. 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质、易消化的饮食;7. 保持情绪稳定,给予心理支持。
四、护理措施1.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2. 观察宫缩规律,记录宫缩持续时间、间歇时间、宫缩强度,如有规律宫缩,遵医嘱给予宫缩抑制剂;3. 观察阴道出血情况,如有大量出血,及时通知医生;4. 行胎心监护,每2小时一次,监测胎儿宫内状况;5. 保持床位清洁,预防感染;6. 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质、易消化的饮食,满足营养需求;7. 保持情绪稳定,给予心理支持,讲解临产过程,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五、治疗效果经过治疗和护理,患者宫缩规律,出血量减少,宫颈口扩张至3cm,胎儿宫内状况良好。
患者于治疗后顺利分娩,分娩过程中母婴安全。
六、总结本案例中,患者李某为先兆临产,通过严密观察、及时治疗和护理,成功避免了早产和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在孕期和临产阶段,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先兆临产的认识,提高警惕,确保母婴安全。
同时,患者及家属也应了解先兆临产的相关知识,做好应对准备,共同保障母婴健康。
分娩各产程的观察及护理要点
正常分娩各期的观察及护理妇产科计永梅妊娠满28周及以后的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发动至从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影响分娩的因素包括:产力、产道、胎儿及待产妇的精神心理状态,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腹肌和膈肌收缩力以及肛提肌收缩力,其中子宫收缩力是最重要的,在整个分娩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一、先兆临产出现预示不久将临产的症状称先兆临产(一)不规律的子宫收缩(二)胎儿下降感(三)见红(为可靠的分娩先兆)临产前24-48小时内,宫颈内口附近的胎膜与宫壁分离,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和宫颈黏液相混经阴道流出,称为见红。
二、临产诊断有规律而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同时伴有进行性子宫颈管消失、宫颈扩张和胎先露下降。
规律宫缩一般以每次持续30秒或30秒以上,间歇5-6分钟左右为准。
三、产程分期分娩的全过程是从规律性宫缩开始至胎儿胎盘娩出,称为总产程。
临床上将总产程分为三个期。
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从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初产妇约需11-12小时,经产妇约需6-8小时。
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初产妇需1-2小时,不超过2小时;经产妇通常在30分钟即可完成,不超过1小时。
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初产妇与经产妇相同,约需5-15分钟,一般不超过30分钟。
三、产程护理(一)第一产程妇女的观察和护理1.临床表现(1)规律宫缩(2)宫口扩张(3)抬头下降(4)胎膜破裂2.可能的护理诊断焦虑:与知识、经验缺乏有关疼痛:与逐渐增强的宫缩有关3.护理措施(1)观察生命体征每天测T、P、R 2次,每日在宫缩间歇期测1次血压(2)监测产程进展要认真监测并记录胎心、子宫收缩、宫颈扩张和胎头下降程度、破膜及羊水的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并积极寻找原因,协助进行处理。
(3)促进舒适补充液体和热量;注意活动与休息;保持会阴部的清洁与干燥;及时排尿与排便。
(4)疼痛护理进行产前教育及产时指导,教会产妇减轻分娩疼痛的方法如呼吸训练和放松的方法;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止痛剂以缓解疼痛。
2021年大苗妇产科第三讲彩色笔记
一、概念〔一〕正常分娩★早产:妊娠满28 周至不满37 周间分娩的。
〔28 周前为流产〕足月产:妊娠满37 周至不满42 周间分娩的。
过期产:妊娠满42 周及以后分娩的。
二、影响分娩的因素包括:产力、产道、胎儿、精神心理因素第四节产力是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宫腔内逼出的力量。
1.子宫收缩力特点1〕节律性〔临产时,宫缩间歇期5-6 分钟,持续约30 秒。
宫口开全后,宫缩间歇期1-2 分钟,持续60 秒〕2〕对称性〔正常宫缩起自两侧宫角,以微波的形式向宫底中线集中,左右对称〕3〕极性〔宫缩以宫底部最强最持久,向下逐渐减弱,宫底部收缩力的强度几乎是子宫下段的2 倍〕4〕缩复作用〔当子宫收缩时,子宫体部肌纤维缩短变宽,间歇时肌纤维重新松弛,但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长度,经过反复收缩,肌纤维越来越短,能使宫腔内容积逐渐缩小,迫使胎先露下降及宫颈管逐渐缩短直至消失〕2.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腹压〕第二产程时娩出胎儿的重要力量。
3.肛提肌收缩力作用1〕协助胎先露在骨盆腔进行内旋转2〕胎头枕部露于耻骨弓下时,能协助胎头仰伸及娩出;当胎盘降至阴道时,协助胎盘娩出。
三、产道分为骨产道和软产道。
1.骨产道4.骨盆入口平面:前方为耻骨联合上缘,两侧为髂耻缘,前方为骶岬上缘。
〔二〕入口前后径:真结合径,正常11cm。
是胎先露进入骨盆入口的重要径线。
〔三〕入口横径:正常13cm。
〔四〕入口斜径:正常为12.75cm二、中骨盆平面:前方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坐骨棘,前方为骶骨下端。
一、中骨盆前后径:正常11.5cm二、中骨盆横径〔坐骨棘间径〕正常值10cm,为胎先露通过中骨盆的重要径线。
〔3〕骨盆出口平面:为骨盆腔下口。
〔1〕出口前后径:正常11.5cm〔2〕出口横径〔坐骨结节间径〕正常9cm,是胎先露通过骨盆出口的重要径线。
〔3〕出口前矢状径:正常值6cm〔4〕出口后矢状径:正常值8.5cm,出口横泾与出口后矢状径之和大于15cm 正常胎头能通过。
先兆临产、临产与产程
2、临产的诊断
•临产开始的标志为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约30秒, •间歇5-6分钟,同时伴随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和胎先露 •下降。用强镇静药物不能抑分娩全过程,指从开始出现规律宫缩直到 •胎儿胎盘娩出的全过程。分为三个产程: •a、第一产程又称宫颈扩张期。指临产开始直至宫口 •开全扩张10cm为止。初产妇的宫颈较紧,宫口扩张缓慢 •需11-12小时;经产妇的宫颈较松,宫口扩张较快,需6-8小时。 •b、第二产程又称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的全过程。 •初产妇需1-2小时,不应超过2小时;经产妇通常数分钟即可完成, •也有长达1小时者,但不应超过1小时。 •c、第三产程又称胎盘娩出期。胎儿娩出后到胎盘胎膜娩出,即胎盘 •剥离和娩出的全过程,需5-15分钟,不应超过30分钟。
先兆临产
•2、胎儿下降感(又称轻松感) •多数孕妇自觉上腹部较前舒适,进食量较前增多, •呼吸较前轻快,系胎先露不进入骨盆入口,使宫底位置 •下降而致。
先兆临产
•3、见红 •大多数孕妇在临产前24-48小时内(少数一周内), •因宫颈管内口附近的胎膜予该处的子宫壁剥离, •毛细血管破裂有少量出血并与宫颈管内黏液栓相混, •经阴道排出,称为见红。若阴道流血量较多,超过 •平时月经量,不应视为见红,应考虑妊娠晚期出血 •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
回答问题及课后学习
•1、第一产程又分为 a •a 期指的是: •b期指的是: •b期又可分为 期
期和 b 约需 约需 期和
期。 小时 小时 期
•学习 •妊娠晚期出血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的鉴别
先兆临产、临产与产程
产房谢娅华
•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为临产开始的标志,同时伴随进行性宫颈管消失、 宫口扩张和胎线露下降。 •分娩分为三个产程。 •初产妇第一产程需11-12小时,第二产程不超过2小时,均较经产妇长。
护士核心考点全攻略第七章第三节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护士核心考点全攻略第七章第三节分娩期妇女的护理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间分娩,称早产;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足周间分娩,称足月产;妊娠满42周及以后分娩,称过期产。
妊娠满28周及以后,胎儿及期附属物由母体产道娩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一、影响分娩的因素影响分娩的因素包括产力、产道、胎儿及待产妇的精神心理因素。
(一)产力产力是指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包括子宫收缩力(宫缩)、腹壁肌、膈肌收缩力(称为腹压)和肛提肌收缩力。
1.子宫收缩力:是分娩时子宫肌产生的规律性收缩,是临产后的主要力量。
子宫收缩可以使宫颈管缩短直至消失,子宫颈口扩张、胎先露下降、胎儿和胎盘娩出。
正常宫缩具有以下特点:(1)节律性:节律性宫缩是临产的重要标志,正常宫缩是子宫体不随意、有规律的阵发性收缩。
每次宫缩由弱渐强(进行期),维持一定时间(极期),随后由强渐弱(退行期),直至消失进入间歇期,间歇期子宫肌内松弛,宫缩如此反复出现,直至分娩结束。
临产时子宫收缩持续30秒,间歇5~6分钟,随着产程的进展,宫缩持续时间延长,间歇期缩短,至宫口接近开全时(10cm),宫缩持续60秒,间歇1~2分钟。
(2)对称性和极性①正常宫缩起于两侧宫角部,迅速向宫底中线集中,左右对称,再以2cm/ s的速度向子宫下段扩散,约在15秒内均匀协调的扩展至整个子宫,此为宫缩的对称性。
②宫缩以宫底部最强,最持久,向下逐渐减弱,宫底部收缩力几乎是子宫下段的2倍,此为宫缩的极性。
(3)缩复作用:每次宫缩时,子宫体部肌纤维缩短变宽,间歇期肌纤维松弛但不能恢复到原长度,反复宫缩使肌纤维越来越短,此为宫缩的缩复作用。
1分娩过程中主要的产力是A.子宫收缩力B.腹肌收缩力C.肛提肌收缩力D.腰肌收缩力E.臀肌收缩力2.腹臂肌、膈肌收缩力(腹压):是第二产程胎儿娩出的重要辅助力量。
第二产程末期腹压配合宫缩运用最有效。
第三产程使用腹压还可迫使胎盘向外娩出。
3.肛提肌收缩力:第二产程中,宫缩时肛提肌的收缩可协助胎先露在骨盆腔内完成旋转及仰伸等作用,胎儿娩出后,有利于协助已剥离的胎盘娩出。
先兆临产
先兆临产的定义
• 先兆临产:出现预示不久即将临产的症状, 称为先兆临产
先兆临产与临产的鉴别
• 一、假临产:在分娩发动前常出现;
•
特点:1宫缩持续时间短(<30秒)且不恒定,间歇时间长且不规律,
宫缩强度不增加。
•
②宫缩时不适主要集中在下腹部,宫颈管不短缩,宫口不扩张。
•
③常在夜间出现,清晨消失。
•
护理措施
• 首先对新入院患者护士要热情接待,介绍周围环境、病室的设 施及住院的各项制度,使产妇尽快熟悉环境,介绍时用通俗易 懂的语言,使患者感到和蔼可亲,减轻或消除其紧张情绪。
• 其次向患者宣讲有关分娩的一些知识及注意事项,使产妇对分 娩这一生理过程有一正确的认识。对已到预产期的产妇应告诉 她预产期并不代表分娩期,并告诉她医生们会根据情况作出处 理的,即使不想马上采取措施,想等待自然分娩也是可以的, 对胎儿及母亲不会有影响,更不会难产,让其消除顾虑。
谢谢!
• 第三步:检查者右手拇指与其他4指分开,置于耻骨 联合上方握住胎先露部,进一步查清是胎头还是胎 臀,左右推动以确定是否衔接。若可推动则未衔接。
• 第四步:检查者左右手分别置于胎先露部的两侧,沿 骨盆入口向下深按,进一步核实胎先露部的诊断是 否正确,并确定胎先露部入盆程度。先露部为胎头 时,一手可顺利进入骨盆入口,另手则被胎头隆起 部阻挡,该隆起部称胎头隆突。枕先露时,胎头隆 突为额骨,与胎儿肢体同侧;面先露时,胎头隆突为 枕骨,与胎背同侧。
临产的诊断标准名词解释
临产的诊断标准名词解释引言:临产是指胎儿在子宫内发育完全,准备离开母体进入外界的过程。
对于母亲而言,临产是孕育的终点,新生命即将降临。
而对于医生来说,准确判断临产的时机至关重要,因此,明确临产的诊断标准十分重要。
本文将对临产的诊断标准进行名词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一、分娩前期分娩前期是指从宫颈开始出现持续性收缩,到宫颈全开为止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产妇还没有明显的宫缩疼痛,但宫颈已开始发生变化。
医生通常会使用分娩前期的诊断标准来判断产妇是否已经进入临产的阶段。
其中,宫颈口扩张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宫颈口扩张的程度可以通过内检来评估。
通常,当宫颈口全开到10厘米时,分娩前期结束,胎儿即将顺利阴道分娩。
二、宫缩频率和强度宫缩是指子宫收缩的一种表现,是产程进展不可或缺的过程。
在临产中,宫缩的频率和强度是诊断标准中不可忽视的指标。
一般来说,宫缩的频率达到每10分钟3次以上,持续30-60秒以上,说明分娩已经进展到临近阶段。
此外,宫缩的强度也是判断临产是否开始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宫缩的强度应当足以推动胎儿顺利通过产道。
三、破水破水,指的是羊水袋破裂,羊水从阴道排出。
这是临产的重要表现之一。
当产妇出现阴道流出大量液体的情况时,很可能是羊水破裂,这表明临产已经开始。
医生会使用破水来判断是否进入临产阶段的诊断标准之一。
四、胎动胎动是指胎儿在子宫内的运动。
通常情况下,胎动是正常的表现,但在临产前期,胎动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可能会有所改变。
在临产即将发生时,胎动可能会减弱,甚至停止。
这是由于胎儿准备通过产道进入外界而做出的调整。
因此,医生会观察胎动的变化来判断临产是否即将发生。
五、出血在临产前期,一些女性可能会出现轻度的阴道出血。
这种出血不同于月经,在颜色和量上都有所差异。
出血的发生可能是因为宫颈开始扩张和子宫颈口破裂的结果。
因此,医生会将出血作为临产即将发生的一个重要指标,并结合其他诊断标准进行判断。
结语:在临产的诊断中,医生会结合分娩前期、宫缩频率和强度、破水、胎动以及出血等多个指标进行评估。
先兆临产
什么是先兆临产相信大家都有在新闻上看到,或者在身边的人群中听到,有的孕妇在工作中、有的在做家务中、有的在散步中、有的在逛超市中、甚至在火车上突然出现临产征兆,那么孕妇出现预示不久将临产的症状,称为先兆临产。
所以对于孕妇以及家属多了解一些先兆临产的医学知识,才能使自己遇事不慌,也能更好的利用科学知识维护孕妇及胎儿的安全。
先兆临产时妊娠患者出现不规律下腹痛,见红。
诊断(一)临床表现1.下腹痛(1)下腹痛持续时间短(<30秒)且不恒定,间歇时间长且不规律,下腹痛强度不增加。
(2)下腹痛时不适主要集中在下腹部。
(3)常在夜间出现,清晨消失。
2.见红在临产前24~48小时内,因宫颈内口附近的胎膜与该处的子宫壁分离,毛细血管破裂有少量出血,与宫颈管内黏液栓相混并排出,称为见红,为分娩即将开始比较可靠的征象。
(二)辅助检查1.产科B超了解胎方位、胎产式、胎先露、胎儿、羊水及胎盘情况。
2.观察宫缩宫缩持续时间短(<30秒)且不恒定,间歇时间长且不规律,宫缩强度不增加。
(1)检测宫缩最简单的方法:助产人员将手掌放于产妇腹壁上,宫缩时宫体部隆起变硬,间歇期松弛变软。
(2)用胎儿监护仪描记宫缩曲线:可以看出宫缩强度、频率和每次宫缩持续时间,是反映宫缩的客观指标。
监护仪有两种类型:1)外监护:临床最常用,适用于第一产程任何阶段。
将宫缩压力探头固定在产妇腹壁宫体近宫底部,连续描记40分钟。
2)内监护:适用于胎膜已破、宫口扩张1cm及以上。
将内电极固定在胎儿头皮上,测定宫腔静止压力及宫缩时压力变化,通过宫口进入羊膜腔内的塑料导管,导管内充满液体,外端连接压力探头记录宫缩产生的压力。
所得结果较外监护准确,但有宫腔内感染的缺点。
3.胎儿检查(1)估计胎儿大小:视诊:观察腹型及大小;触诊:手测宫底高度,尺测耻上子宫长度及腹围值。
(2)胎先露,胎方位的判断:通过四步触诊法了解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及胎先露部是否衔接。
4.骨产道检查进行骨盆外测量及骨盆内测量,以了解骨盆的大小及形态。
分娩前的征兆辨别和护理对策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经历了近十个月的漫长等待,预产期就要来临了。
每位准妈妈都要经历产前等待分娩的紧张时刻,当出现一些产前征兆时不免有些紧张,这里告诉你一些有关分娩发动的原因和辨别产前征兆的方法及护理的对策。
什么是分娩?分娩是指妊娠满28周及以后的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发动至从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
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间分娩称早产;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足周间分娩的称足月产。
妊娠满42周及其后分娩的称过期产。
分娩是怎样发生的?分娩发动的原因很复杂,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随着妊娠的进展,子宫容积及张力不断增加。
到了妊娠末期,胎儿增长速度超过子宫增长速度,宫内压力升高,子宫肌壁和蜕膜明显受压,肌壁上的机械感受器受刺激,尤其是胎先露部压迫子宫下段及宫颈时,子宫下段及宫颈发生扩张的机械作用,通过交感神经传至下丘脑,使垂体释放缩宫素,引起子宫收缩。
出现子宫收缩是怎么回事?足月妊娠及临产前子宫缩宫素受体显著增多,增强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
子宫要受自主神经支配,交感神经能兴奋子宫肌层的肾上腺素能受体,促使子宫收缩。
乙酰胆碱也能加强子宫肌细胞的收缩力。
综上所述,妊娠末期的内分泌变化、神经介质的释放、机械性刺激都能促使子宫下段的形成和逐渐成熟,成熟的子宫下段及宫颈受宫腔内压力而被动扩张,激发前列腺素及缩宫素释放,子宫肌层规律收缩,形成分娩发动。
先兆临产是怎么回事?分娩发动前,出现预示准妈妈不久将临产的症状称先兆临产。
●假临产孕妇在分娩发动前,常出现假临产。
其特点是宫缩持续时间短且不恒定,间歇时间长且不规律,宫缩强度比增加,常在夜间出现,清晨消失。
宫缩引起下腹部轻微胀痛,宫颈管不短缩,宫口扩张不明显,给予镇静剂能抑制假临产。
●胎儿下降感多数初孕妇感到上腹部较以前舒服,进食量增多,呼吸轻快。
这是胎儿先露部下降进入骨盆入口使宫底下降的缘故。
●见红在分娩发动前24~48小时内,因宫颈内口附近的胎膜与该处的子宫壁分离,毛细血管破裂经阴道排出少量血液,与宫颈管内的黏液相混排出,称见红,是分娩即将开始的比较可靠的征象。
2021助产专业教学 电子教材-正常分娩妇女的护理(第一产程)
正常分娩的护理一、相关定义一先兆临产:分娩前孕妇出现的预示即将临床的症状1.假临产(false labor)1.临产前1~2周,孕妇常出现不规律宫缩,与真临产不同,无规律性宫缩的特点。
2.孕妇在分娩前常出现假临产,镇静剂可抑制。
2.胎儿下降感(lightening)1.临产前1~2周。
2.多数初孕妇感到上腹部较前舒适。
3.见红(show)(1)在分娩发动前24-48小时内,阴道排出少量血性分泌物。
(2)是分娩即将开始的一个比较可靠的征象。
(二)临产的诊断Array 1)规律宫缩且逐渐增强;2)伴随进行性宫颈管消失;3)宫口扩张;4)胎先露部下降5)镇静剂不能抑制(三)产程分期1.总产程从规律性宫缩开始至胎儿胎盘娩出,初产妇:不超过24h,经产妇:6-8h。
临床上分为三个产程2.第一产程(宫口扩张期)从规律性宫缩开始到宫口开全,初产妇平均需要11-12小时,经产妇平均需要6-8小时3.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初产妇约需1-2小时,经产妇约需半到1小时4.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约需5-15分钟,一般不超过30分钟。
二、第一产程妇女的护理(一)临床表现1.规律宫缩:产程开始时,宫缩持续时间短,约30秒,间歇时间长约5-6分钟。
2.宫口扩张:当宫缩逐渐增强,宫颈管消失,宫口开大、开全时,直径10cm。
3.胎先露下降:决定能否经阴道娩出的重要观察项目。
4.胎膜破裂:常发生于第一产程末,破膜后,前羊水流出约100cm。
宫口扩张及胎先露下降是判断产程进展的重要标志。
(二)护理评估4.病史:包括确认资料、此次妊娠史、过去妊娠史、一般健康状况和家族史。
5.身体评估:(1)评估生命体征(3)产程进展:胎膜的完整性,羊水的性质、胎先露部的下降程度、宫口扩张、阴道出血的量、会阴情况、子宫收缩力、子宫底高度、骨盆大小、乳房、皮肤、体重并与正常值比较。
6.心理社会评估:高兴、焦虑,产妇待产时,以产妇及胎儿的安全为重点进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钢中心医院妇产科业务学习讲课
讲课内容:先兆临产、临产的诊断与产程,产程经过异常及处理
讲课时间:
讲课地点:妇产科医生办公室
讲课人:
参加人员:
一、先兆临产、临产的诊断与产程
1、先兆临产出现预示不久将临产的症状称为先兆临产。
(1)假临产:孕妇在分娩发动前,常出现假临产。
假临产的特点是宫缩持续时间短(不超过30秒)且不恒定,间歇时间长且不规律,宫缩强度不增加,常在夜间出现、清晨消失,宫缩时不适主要在下腹部,宫颈管不短缩,宫口不扩张,给予镇静药物能抑制假临产。
(2)胎儿下降感:多数初孕妇感到上腹部较前舒适,进食量较前增多,呼吸较前轻快,系胎先露部进入骨盆入口使宫底位置下降的缘故。
(3)见红:在分娩发动前24—48小时内,因宫颈内口附近的胎膜与该处的子宫壁分离,毛细血管破裂经阴道排出少量血液,与宫颈管内的粘液栓相混排出,称为见红,是分娩即将开始的比较可靠征象。
若阴道流血量较多,超过平时月经量,不应认为是先兆临产,应想到妊娠晚期出血如前置胎盘等。
2、临产的诊断临产开始的标志为有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秒或以上,间歇5~6分钟,同时伴随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和胎先露部下降,用镇静药物不能抑制临产。
3、总产程及产程分期总产程即分娩全过程,是指从开始出现规律宫缩直到胎儿胎盘娩出。
分为3个产程。
(1)第一产程:又称宫颈扩张期。
从子宫肌层出现规律的具有足够频率(5~6分钟一次)、强度和持续时间的收缩,导致宫颈管逐渐消失、扩张直至宫口完全扩张即开全为止。
初产妇的宫颈较紧,宫口扩张较慢,需11~12小时;经产妇的宫颈较松,宫口扩张较快,需6~8小时。
(2)第二产程:又称胎儿娩出期。
从宫口完全扩张(开全)到胎儿娩出结束是娩出胎儿的全过程。
初产妇需1~2小时,不应超过2小时;经产妇通常数分钟即可完成,但也有长达1小时者,不应超过1小时。
(3)第三产程:又称胎盘娩出期。
从胎儿娩出开始到胎盘胎膜娩出,即胎盘剥离和娩出的过程.需5~15分钟,不应超过30分钟。
二、产程经过异常及处理
(一)产程经过异常表现
临床上子宫收缩乏力分为协调性和不协调性两种,根据发生时期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类型不同,临床表现不也不同。
1、协调性宫缩乏力(低张性宫缩乏力):其特点为子宫收缩具有正常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但收缩力弱,宫腔内压力低于15mmHg,持续时间短,间歇期长且不规律,宫缩<2次/10分。
当宫缩高峰时,宫体隆起不明显,用手指压宫底部肌壁仍可出现凹陷,此种宫缩乏力多属继发性宫缩乏力,临产早期宫缩正常,于第一程活跃期后期或第二产程时宫缩弱,常见于中骨盆与骨盆出口平面狭窄,胎先露部下降受阻,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等。
此种宫缩乏力,对胎儿影响不大。
2、不协调性宫缩乏力(高张性宫缩乏力):多见于初产妇,其特点为子宫收缩的极性倒置,宫缩的兴奋点不是起自两侧宫角部,而是来自子宫下段的一处或多处冲动,子宫收缩波由下向上扩散,收缩波小而不规律,频率高,节律不协调;宫腔内压力达20mmHg,宫缩时宫底部不强,而是子宫下段强,宫缩间歇期子宫壁也不完全松弛,这种宫缩不能使宫口如期扩张,不能使胎先露部如期下降,属无效宫缩。
此种宫缩乏力多属原发性宫缩乏力,故需与假临产鉴别。
鉴别方法是给予强镇静剂哌替啶100mg肌内注射。
能使宫缩停止者为假临产,不能使宫缩停止者为原发性宫缩乏力。
这些产妇往往有头盆不称和胎位异常,使先露不能紧帖子宫下段及宫颈内口,不能引起反射性子宫收缩。
产妇自觉下腹部持续疼痛、拒按、烦燥不安,严重者出现脱水。
电解质紊乱、肠胀气、尿潴留;胎儿-胎盘循环障碍,出现胎儿宫内窘迫。
产科检查:下腹部有压痛,胎位触不清,胎心不规律,宫口扩张早期缓慢或停止扩张,胎先露部下降延缓或停止,潜伏期延长。
3、产程曲线异常:产程图是产程监护和识别难产的重要手段,产程进展的标志是宫口扩张和胎先露部下降。
宫缩乏力导致产程曲线异常有以下8种;
(1)潜伏期延长:从临产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扩张3cm称为潜伏期。
初产妇潜伏期正常约需8小时,最大时限16小时,超过了应处理。
临床上以超过了9小时应作正理为有利。
(2)活跃期延长:从宫口扩张3cm开始至宫口开全称为活跃期。
初产妇活跃期正常约需4小时,最大时限8小时,若超过8小时,称为活跃期延长。
(3)活跃期停滞:进入活跃期后,宫口不再扩张达2小时以上,称为活跃期停滞。
(注:在羊膜囊已破、宫缩正常的前提下)
(4)第二产程延长:第二产程初产妇超过2小时、经产妇超过1小时尚未分娩,称为第二产程延长。
(5)第二产程停滞:第二产程达1小时胎头下降无进展,称为第二产程停滞。
(6)胎头下降延缓:活跃期晚期及第二产程、胎头下降速度初产妇<1.0cm/h,经产妇<2.0cm/h,称为胎头下降延缓。
(7)胎头下降停滞:活跃期晚期胎头停留在原处不下降达I小时以上,称为胎头下降停滞。
(8)滞产,总产程超过24小时。
以上8种产程进展异常,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合并存在,
(二)处理
1、协调性宫缩乏力:一旦出现协调性宫缩乏力,不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首先应寻找原因,检查有无头盆不称与胎位异常,阴道检查了解宫颈扩张和胎先露部下降情况。
若发现有头盆不称,估计不能经阴道分娩者,应及时行剖宫产术;若判断无头盆不称和胎位异常,估计能经阴道分娩者,应采取加强宫缩的措施。
(1)第一产程
1)潜伏期
潜伏期超过了8小时应处理。
处理原则:不急于干扰,安静休息、支持疗法为主。
一般处理:
①消除精神紧张,
②鼓励多进食,注意营养与水分的补充。
不能进食者静脉补充营养,静脉滴注l0%葡萄糖液500—l000ml内加维生素C2g。
伴有酸中毒时应补充5%碳酸氢钠。
低钾血症时应给予氯化钾缓慢静脉滴注。
补充钙剂可提高子宫肌球蛋白及腺苷酶活性,增加间隙连接蛋白数量.增强子宫收缩。
③自然排尿困难者,先行诱导法,无效时及时导尿。
④同时针刺合谷、三阴交、太冲、支沟等穴位均有加强宫缩的作用。
⑤经上处理后仍无效时,若羊膜囊存在,可行人工破膜。
⑥若羊膜囊已破,可行催滴。
⑦另还有一个更简便、安全、有效、快捷的方法是气囊扩张法。
⑧破膜12小时以上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2)活跃期
活跃期宫口开张速度初产妇<1.0cm/h、胎头下降速度初产妇<1.0cm/h、宫缩乏力时应处理。
处理原则:积极处理,发现异常则作处理。
加强子宫收缩:经上述一般处理,子宫收缩力仍弱,确诊为协调性官缩乏力,产程无明显进展,可选用下列方法加强宫缩:
①人工破膜:(见4题)
②缩宫素静脉滴注:(见3题)
③地西拌静脉推注:地西伴能使宫颈平滑肌松弛,软化宫颈,促进宫口扩张,适用于宫口扩张缓慢及宫颈水肿时。
常用剂量为10mg,间隔4~6小时可重复应用。
④前列腺素(PG)的应用:(国内缺药)。
⑤还有活跃期早期可用气囊扩张法、宫颈局部封闭。
经上述处理,若产程仍无进展或出现胎儿窘迫征象时,应及时行剖宫产术。
(2)第二产程
第二产程达1小时胎头下降无进展时则属第二产程停滞,应作一次详细的腹部及阴道检查,明确头盆关系则有否头盆不称,决定分娩方式。
若无头盆不称,胎头双顶径已通过坐骨棘平面,等待自然分娩,或行会阴后-侧切开以胎头吸引术或产钳术助产;若胎头仍未衔接或伴有胎儿窘迫征象,应行剖宫产术。
(3)第三产程
为预防产后出血,当胎儿前肩娩出时,可静脉推注麦角新碱0.2mg或静脉推注缩宫素10u,并同时给予缩宫素10~20u静脉滴注,使宫缩增强,促使胎盘剥离与娩出及子宫血窦关闭。
胎儿娩出后,超过30分钟,胎盘未剥离或未娩出;或阴道出血200ml或以上,应立即处理胎盘。
2、不协调性宫缩乏力:处理原则是调节子宫收缩,恢复正常节律性及其极性。
给予强镇静剂哌替啶100mg或地西洋l0mg静脉推注,使产妇充分休息,醒
后不协调性宫缩多能恢复为协调性宫缩。
在宫缩恢复为协调性之前,严禁应用缩宫素。
若经上述处理,不协调性宫缩未能得到纠正,或伴有胎儿窘迫征象,或伴有头盆不称,均应行剖宫产术。
若不协调性宫缩已被控制,但宫缩仍弱时,可用协调性宫缩乏力时加强宫缩的各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