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英国革命和政治思想概况洛克
英国革命时期的政治思想
英国革命时期政治思想的特点第一,财产权是各种政治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革命时期的政治思想家都强调必须确认私有财产权,认为私有财产是政治国家的基础,把不得任意侵犯财产权作为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第二,自由思想是政治思想的主流。
在革命时期,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家们积极倡导自由思想,反对各种封建束缚。
第三,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政治主张的中心内容。
革命中代表新贵族和大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家,一般都把君主立宪制看作是理想的政治制度,不主张彻底推翻王权,只是要求君主服从国会的权威。
主要的政治思想派别1 .保皇派。
保皇派是代表封建贵族利益的政治派别,主要代表人是罗伯特·菲尔麦。
菲尔麦于 1646 年写成了《论义权制或国王的自然权力》一书,为行将崩溃的英国君主专制制度进行狂热辩护。
他在该书中提出,王权来源于义权,王权是绝对的,君主的意志高于法律,人类生来便是奴隶,是没有任何自由的,因为人类生来就从属于他们的父亲。
既然人类并非生而自由的,因此人类也就没有选择政府形式的自由。
专制君主制是上帝选定的,除专制君主制这种政府形式外,其他任何形式都不可能存在主权。
2 .长老派。
长老派是在清教运动中产生的政治派别,代表大资产阶级和上层新贵族的利益。
他们反对国王凌驾于教会之上,主张由教徒推选“长老”来治理教会。
在政治上,他们并不反对国王在世俗事务上的专制权力,他们害怕人民起义,甚至不承认人民反抗国王的暴政是正当行为。
他们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主要是主张宗教改革而不是政治变革,在反对封建的政治斗命中他们显得十分保守而又动摇不定。
3 .独立派。
独立派是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和中等新贵族利益的政治派别。
他们要求每一教堂、每一教派都能独立自主,由教徒自己管理,教徒们可以自由解释《圣经》,不受主教干预。
在政治上,他们要求自由、平等,倾向于废除君主制,建立一个基于有财产资格限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独立派的著名思想家是弥尔顿和哈灵顿。
4 .平等派。
洛克生平及主要思想
洛克生平:洛克于1632年出生于英国,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
清教徒的父亲在内战期间为议会军队而战。
1646年洛克在威斯敏斯特学校接受了传统的古典文学基础训练。
1652年克伦威尔主政期间,洛克到牛津大学学习,并在那儿居住了15年。
1656年洛克获得学士学位,1658年获硕士学位。
后来他还担任过牛津大学的希腊语和哲学老师。
在牛津期间洛克对当时盛行于校园内的经院哲学不感兴趣,反而比较喜欢笛卡尔的哲学以及自然科学。
他在36岁时曾被入选英国皇家学会。
也正是由于洛克的哲学观点不受欢迎,他最后决定从事医学研究。
这一时期洛克还结识了著名的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
1666年洛克遇到了莎夫茨伯里伯爵,并成为伯爵的好友兼助手。
在此期间洛克开始了其一生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人类理解论》(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的创作。
1675年洛克离开英国到法国住了三年,结识很多重要的思想家,后来又回到伯爵身边担任秘书。
1682年莎夫茨伯里伯爵因卷入一次失败的叛乱而逃往荷兰,洛克也随行。
伯爵在翌年去世,而洛克则在荷兰一直呆到1688年的光荣革命。
在荷兰期间洛克隐姓埋名,并且完成了包括《人类理解论》在内的多部重要著作。
1688年洛克返回伦敦,并在次年写了两篇十分重要的政治论文。
他的《人类理解论》也在1690年发表。
晚年的洛克大部分的精力都投注在《人类理解论》这部书上,不过此时也认识了包括艾萨克·牛顿在内的几位科学家。
洛克终身未娶,在1704年溘然长逝。
哲学思想:洛克是不列颠经验主义的开创者,虽然他本人并没有完全贯彻这种哲学思想。
洛克认为人类所有的思想和观念都来自或反映了人类的感官经验。
为人的心灵开始时就像一张白纸,而向它提供精神内容的是经验(即他所谓的观念)。
观念分为两种:感觉(sensation)的观念和反省(reflection)的观念。
感觉来源于感官感受外部世界,而反省则来自于心灵观察本身。
约翰-洛克思想简介汇总
不同 人物
理论体系的出发点 自然状态的描述 社会契约订立方 个人与国家权力
不同
式
的关系
政体主张
约翰·洛克
托马斯·霍布 斯
人民把部分权力 人虽有缺陷,但仍把 自然状态是和平 交给政府,人的 人视为有理性的动物,状态,但有缺陷, 生命、自由和财 能够受自然法的支配 国家是为弥补这 产权仍保留在自
些缺陷而产生的 己手中
2 3 政治法律思想
4
社 会 契 约 论
1
订立契约内容:
1.出于保障财产、自由以及生命权的需要; 2.人们之间相互协议,自愿放弃部分自然权利; 3. 人 们 放 弃 的 权 利 让 渡 给 缔 结 社 会 契 约 过 程 中 指明的专职人员或机构(政府); 4.政府的权力是是有限的; 5.政府违约,人们可以推翻政府,再通过缔结社 会契约建立新政府。(有限政府论)
2 3 政治法律思想
4
三 权 分 立
1
立法权、执行权、对外权:
1.立法权是指制定法律的权力,是指如何运 用国家的权力以保障社会及其成员的权力。
2.执行权是执行法律的权力,是经常存在的 负责执行被制定和继续有效的法律。
3.对外权是指有关战争与和平、联合与联盟 以及同国外的一切人士进行外交的权力。
2 3 政治法律思想
4
三 权 分 立
1
立法权、执行权、对外权:
议会是掌握立法权的机关,政府是掌握执行 权的机关。
三者的地位和关系:立法权高于一切,其它 权力都是由它派生并受它支配的。但是,他并不 认为立法权是毫无限制的,立法者不能以立法权 废除公民的财产权,也不能把立法权转让给他人。
2 3 政治法律思想
4
法 治 原 则
洛克生平及主要思想
洛克生平:洛克于1632年出生于英国,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
清教徒的父亲在内战期间为议会军队而战。
1646年洛克在威斯敏斯特学校接受了传统的古典文学基础训练。
1652年克伦威尔主政期间,洛克到牛津大学学习,并在那儿居住了15年。
1656年洛克获得学士学位,1658年获硕士学位。
后来他还担任过牛津大学的希腊语和哲学老师。
在牛津期间洛克对当时盛行于校园内的经院哲学不感兴趣,反而比较喜欢笛卡尔的哲学以及自然科学。
他在36岁时曾被入选英国皇家学会。
也正是由于洛克的哲学观点不受欢迎,他最后决定从事医学研究。
这一时期洛克还结识了著名的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
1666年洛克遇到了莎夫茨伯里伯爵,并成为伯爵的好友兼助手。
在此期间洛克开始了其一生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人类理解论》(EssayConcer ningHumanUnders tandi ng)的创作。
1675年洛克离开英国到法国住了三年,结识很多重要的思想家,后来又回到伯爵身边担任秘书。
1682年莎夫茨伯里伯爵因卷入一次失败的叛乱而逃往荷兰,洛克也随行。
伯爵在翌年去世,而洛克则在荷兰一直呆到1688年的光荣革命。
在荷兰期间洛克隐姓埋名,并且完成了包括《人类理解论》在内的多部重要著作。
1688年洛克返回伦敦,并在次年写了两篇十分重要的政治论文。
他的《人类理解论》也在1690年发表。
晚年的洛克大部分的精力都投注在《人类理解论》这部书上,不过此时也认识了包括艾萨克·牛顿在内的几位科学家。
洛克终身未娶,在1704年溘然长逝。
哲学思想:洛克是不列颠经验主义的开创者,虽然他本人并没有完全贯彻这种哲学思想。
洛克认为人类所有的思想和观念都来自或反映了人类的感官经验。
西方政治思想史 第七章 约翰 洛克的政治思想
西方政治思想史 从柏拉图到约翰·穆勒
第七章 约翰·洛克的政治思想
第一节生平、著作和时代 第二节 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约翰·洛克政治思想的评价和影响
第一节 生平、著作和时代
1632年,洛克出生于英国一个清教徒家庭。
1646年,在威斯敏斯特中学接受古典文学的基础训练。
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6、17世纪,海外拓殖和掠夺、圈地运动,迅猛地推动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经济势力日益增大,动摇了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和封建 阶级的政治统治。
以国王为代表的的封建阶级为挽救其统治地位,推行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了自身的利益同封建势力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最终导致资 产阶级革命。
新兴的资产阶级虽然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但由于他们在政治上处于无权的地位, 其经济利益很难得到保障,处在随时被封建王权侵夺的危机之中,所以他们要求 建立自己的政权。
第二节 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国家的起源、性质和目的 二、法治与自由 三、分权学说 四、政府解体与人民革命权 五、政教分离与宗教宽容
君权神授说是荒诞的,王位世袭制也是没有根据的
2. 政治权力的性质
➢ 国家或政府是人们相互订立契约的结果
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 每个人把自己的一切权利都转让出去
主权者不受契约的约束,权力不受限制 契约一经达成便永远生效,必须永远信守, 不得违背和毁约,除非主权者同意
洛克的社会契约论
生命、自由、财产的权利是不可放弃、不 可转让的 被授予权力的人必须受契约内容的限制
避免战争状态是人类组成社会和脱离自然状态的重要原因。
自然状态的缺陷
缺陷一:缺少明文法 自然状态中,缺少一种确定的、众所周知的法律,为共同的同意所接受和 承认为是非的标准和裁判他们之间一切纠纷的共同尺度。”自然法vs明文 法 缺陷二:缺乏权威而公正的裁判 “在自然状态中,缺少一个有权依照既定法律来裁判一切争执的知名的和 公正的裁判者。” 缺陷三:缺乏对判决的有效执行 “在自然状态中,往往缺少权力来支持正确的判决,使它得到应有的执 行。”
洛克的政治思想
《政府论(下篇)》【分类名】西方政治学【书名】政府论(下篇)【著者】[英]洛克【译者】叶启芳/瞿菊农【出版社】商务印书馆196402【标题】论洛克的政治思想论洛克的政治思想吴恩裕一十七世纪的英国革命是第一次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革命。
经过了内战、共和、护国制和复辟的起伏,英国革命以1688年的阶级妥协告终。
洛克(Jlhn Loode,1632-1704)一生经过整个革命时期,他的政治思想是为通过1688年的妥协而奠定的议会制的资产阶级国家辩护的。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洛克是1688年英国封建贵族同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妥协的产儿。
《政府论两篇》是洛克主要的政治思想著作。
下篇(即本书)从正面论证了资产阶级议会制;上篇则批判拥护封建王权的菲尔麦的君权神授说。
两篇东西合起来看,就可以了解:洛克反对什么,拥护什么。
事实上,洛克的这两篇论文担负了对十七世纪英国革命期间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和各派政治思想进行清理和总结而使它们“归于一”的任务。
从我们今天研究洛克的政治思想的角度来看,下篇更为重要一些。
洛克政治思想的形成,同他的家庭、教育以及革命时期他的社会关系和政治活动是分不开的。
洛克出身于一个商人的家庭,他的父亲是小土地所有者,做过律师,是一个清教徒。
在英国革命期中,他的父亲站在议会一边,参加了克伦威尔的革命军队。
1652年洛克进了牛津大学的基督教会学院,该院的院长兼校长约翰·欧文(John Owen)也是一个清教徒。
当时主持牛津大学的都是独立派的人物,他们是英国最早主张宗教容忍的。
洛克所受的家庭熏陶和教育影响,都是当时资产阶级的思想观点。
1666年洛克结识了艾希利勋爵(Lord Ashley)亦即后来的沙夫茨伯里伯爵(Earl of Shaftesbury)。
他从1667年开始就做艾希利的秘书。
后来并随沙夫茨伯里做了几次政府其他职位的工作。
他在这个伯爵的家里住过十五年之久,关系很深。
洛克的思想
约翰·洛克(J ohn Locke,1632―1704)天资聪颖、兴趣广泛,青年时期就读于牛津大学,深入学习了哲学、自然科学、医学等课程。
洛克34岁那年,为莎夫茨伯里伯爵(当时英国辉格党的著名领袖)医好了久治不愈的怪病,从而与伯爵结为好友,并以伯爵私人秘书的身份开始介入英国政坛的核心,亲历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风云变幻。
《政府论》汇集了洛克的主要政治哲学思想,不仅使洛克成为古典自由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而且对于后世的现实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政府论》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是针对英国当时一位非常有名的作家菲尔默所持“君权神授论”的论战,带有很强的针砭时弊之意味,可归之为“破”;洛克在下篇的重点是“立”,阐释了他主要的政治思想。
历来人们在探讨洛克政治思想时,主要是针对《政府论》的下篇。
1689年,洛克开始撰写《政府论》,1690年出版,旨在为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的正当性辩护。
该书一经出版立即引起了轰动。
围绕其主题,洛克在《政府论》下篇提出统治者的权力应来自于被统治者的同意,建立国家的唯一目的,乃是为了保障社会的安全以及人民的自然权利。
当政府的所作所为与这一目的相违背的时候,人民就有权利采取行动甚至以暴力的方式将权力收回。
其实,和霍布斯一样,洛克在试图解决政治权力的产生以及来源这一问题的时候,也是从人的“自然状态”出发,围绕“自然法”、“自然权利”、“契约”等范畴展开论述的。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他和霍布斯并无二致。
然而,洛克在论证伊始,即在对于“自然状态”描述中,便和霍布斯产生了比较大的分歧。
洛克所描述的自然状态是一种“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在自然法的范围内,人人都可以按照自己认为合适的办法,决定他们的行动,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无需听命于任何其他人的意志。
尽管这种状态并非美好的世外桃源,但相对于霍布斯所描述的“人对人就像是狼对狼一样”、“一切人对于一切人的战争”这一阴森恐怖的景象而言,却是“一个和平、善意、互助和保全的状态”。
洛克的法律思想
洛克的法律思想洛克是英国革命后期的资产阶级思想家,自由主义的奠基人,欧洲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先驱,古典自然法学派的杰出代表之一。
洛克的政治法律思想的特点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
如果说霍布斯倡导的是理性主义为基础的专制主义。
那么,洛克倡导的则是理性为基础的自由主义。
约翰·洛克(1632年8月29 - 1704 10月28日)是英国哲学家和医生,被广泛认为是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启蒙思想家和俗称“自由主义”之父。
认为是英国最早的经验主义者之一,按照弗朗西斯·培根爵士的传统,他对社会契约论同样重要。
他的工作极大地影响了认识论和政治哲学的发展。
他的著作影响了伏尔泰和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许多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以及美国革命者。
他对古典共和主义和自由主义理论的贡献反映在《美国独立宣言》中。
一、自然状态论洛克在的自然状态观点,与霍布斯观点有很大不同。
他不认为自然状态下人们互相残杀,人与人之间是一种狼与狼的关系,时刻处于战争状态。
洛克把自然状态描绘为一个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他说:“那是一种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他们在自然法的范围内,按照他们认为的合适的办法,决定他们的行动和处理他们的财产和人身,而无需得到任何人的许可或听命于任何人的意志。
”洛克还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平等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一切权力和管辖权都是相互的。
没有一个人享有多于别人的权力。
极为明显,同种和同等的人们既毫无差别地生来就享有自然的一切同样的有利条件,能够运用相同的身心能力,就应该人人平等,不存在从属或受制关系。
”他的意思无非是说明自然状态不是一种战争状态,而是一种自由和平等的状态。
洛克还说自然状态不是放任状态,而是有规则可循的状态,自然法调整和处理人们的关系和财产。
“自然状态有一种为人人所应遵守的自然法对它起着支配作用;而理性,也就是自然法,教导着有意遵从理性的全人类:人们既然都是平等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
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人物约翰洛克的启蒙思想
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人物约翰洛克的启蒙思想约翰洛克(John Locke)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被誉为现代实证主义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著作《人类理解论》和《政府论》对于西方哲学和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洛克的思想对于当代社会、政治与教育体制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将介绍约翰洛克的主要思想,探讨他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启蒙思想的影响。
一、洛克的思想概述约翰洛克的思想主要围绕着两个重要的问题展开,即知识论和政治哲学。
在他的著作《人类理解论》中,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空白状态论”(tabula rasa)和经验主义观点。
他认为人的思维是由个体的感观和经验所构成的,对这种认识观念的坚持使得他成为实证主义哲学的先驱。
在《政府论》中,洛克提出了社会契约论的观点,认为政府的合法性来自于人民的自愿同意,并强调政府应当为人民的利益服务,否则人民有权进行起义革命。
二、洛克的政治思想与启蒙运动洛克的政治思想对于启蒙运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启蒙运动是18世纪欧洲兴起的一次知识革命,它主张人类通过理性和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提倡言论自由、民主和平等。
洛克的政治哲学与启蒙运动的理念相契合,他的观点为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提供了理论基础。
洛克的社会契约论成为了启蒙运动中社会政治问题的重要讨论对象,他主张政府的合法性应当基于人民的自愿同意,这种观点为后来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等社会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洛克的思想对教育的影响洛克对教育领域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他的著作《教育论》中阐述了自己的教育理论,提出了关于教育目标、方法和原则的观点。
洛克认为教育应当从婴儿时期开始,通过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品德,以及开展对感官经验的观察和实践活动来帮助儿童建立知识体系。
他的教育观点倡导个体的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主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由意志。
这些观点对于当代教育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洛克的思想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影响洛克的政治思想对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宪法的起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浅析洛克的政治思想
浅析洛克的政治思想2006-09-12 22:32:53|分类:个人日记|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约翰洛克(John Lock,1632-170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激进的政治思想家,西方自由主义的创始人。
洛克出生于贫寒的牧师家庭,毕业于牛津大学。
在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和熏陶下,洛克青年时代就萌发了反对封建专制的激情,并著文为资产阶级革命大声呐喊。
1666后,他又在新贵族代表人物艾利希勋爵手下工作,深受其影响。
1689年,洛克出版了人的政治学著作《政府论》,其上卷对菲尔麦的君权神授论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批判,下卷全面地阐述了他的政治主张,并为议会民主制的合理性进行了有力的辩护。
此外,他还写了大量的哲学家和政治学方面的论著,如《人类理智论》,《论宗教宽容》等。
恩格思称洛克为:“1688年阶级妥协的产儿。
”洛克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自然法思想和社会契约论的思想上,主要是:第一,自由平等的自然状态与反映理性与公道原则的自然法。
洛克和其他一些思想家一样,认为人类初期曾经历了一个称为自然状态的时期,但他描绘的自然状态,与霍布斯所描绘的迥然不同。
霍布斯所描述的自然状态充满敌对、恐怖和残杀,洛克描述的自然状态却充满了和平、善意和互助。
他说:“为了正确地了解政治权力,并追溯它的起源,我们必须考究人类原来自然地处在什么状态。
那是一种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他们在自然法的范围内,按照他们认为合适的办法,决定他们的行动和处理他们的财产和人身,而毋需得到任何人的许可或听命于任何人的意志。
”洛克认为,自然状态也是一种平等的状态,在自然状态中,一切权利和管辖权都是平等的,没有任何人享有多于别人的权力。
在这一点上,霍布斯认为平等是战争的根源,洛克则认为平等是人类互助互爱的基础。
自然状态虽然是一种完备的自由状态,但并不是一种放任的状态,不是人们可以为所欲为的状态,人们并不用这种自由去任意侵害别人或毁灭自己。
因为人们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并且有一种人人应当遵守的自然法起着作用。
洛克的政治思想
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天资聪颖、兴趣广泛,青年时期就读于牛津大学,深入学习了哲学、自然科学、医学等课程。
洛克34岁那年,为莎夫茨伯里伯爵(当时英国辉格党的著名领袖)医好了久治不愈的怪病,从而与伯爵结为好友,并以伯爵私人秘书的身份开始介入英国政坛的核心,亲历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风云变幻。
《政府论》汇集了洛克的主要政治哲学思想,不仅使洛克成为古典自由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而且对于后世的现实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政府论》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是针对英国当时一位非常有名的作家菲尔默所持“君权神授论”的论战,带有很强的针砭时弊之意味,可归之为“破”;洛克在下篇的重点是“立”,阐释了他主要的政治思想。
历来人们在探讨洛克政治思想时,主要是针对《政府论》的下篇。
1689年,洛克开始撰写《政府论》,1690年出版,旨在为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的正当性辩护。
该书一经出版立即引起了轰动。
围绕其主题,洛克在《政府论》下篇提出统治者的权力应来自于被统治者的同意,建立国家的唯一目的,乃是为了保障社会的安全以及人民的自然权利。
当政府的所作所为与这一目的相违背的时候,人民就有权利采取行动甚至以暴力的方式将权力收回。
其实,和霍布斯一样,洛克在试图解决政治权力的产生以及来源这一问题的时候,也是从人的“自然状态”出发,围绕“自然法”、“自然权利”、“契约”等范畴展开论述的。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他和霍布斯并无二致。
然而,洛克在论证伊始,即在对于“自然状态”描述中,便和霍布斯产生了比较大的分歧。
洛克所描述的自然状态是一种“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在自然法的范围内,人人都可以按照自己认为合适的办法,决定他们的行动,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无需听命于任何其他人的意志。
尽管这种状态并非美好的世外桃源,但相对于霍布斯所描述的“人对人就像是狼对狼一样”、“一切人对于一切人的战争”这一阴森恐怖的景象而言,却是“一个和平、善意、互助和保全的状态”。
洛克政治思想全面概述
洛克政治思想全面概述洛克政治思想概述——《政府论》读后感(邹平林)一、读书源起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
”前半句是理性的伟大预设,后半句是事实的沉痛控诉。
这一永恒的悖论引发了无数哲人的深沉思索。
如何保障人的自由?如何实现人的自由自觉?作为一个决意以理性为指导、以自由为旨归、以人类幸福为己任的哲学研究生来说,这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同时又让人着迷的课题。
作为自由主义鼻祖的洛克,他的《政府论》一书无疑是无边学海中高悬的明灯之一。
在此,洛克高举理性和自由大旗,为“反熵”的人类建立起一种有着无限尊严的秩序。
直到今天,洛克这面用理性和自由绘成的大旗还一直是指引人类不断向前的路标,尤其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讲,它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生平与主要著作(一)生平约翰·洛克,英国哲学家,生于1632年8月29日,卒于1704年10月28日,终生未娶。
他开创了经验主义,也是第一个全面阐述宪政民主思想以及提倡人的“自然权利”的哲学家,他的政治理念深远地影响了美国、法国、英国以及其它的西方国家。
洛克出身于清教徒家庭,从小接受严格的教育。
清教徒的父亲在内战期间为议会军队作战。
1646年,洛克在威斯敏斯特学校接受了传统的古典文学的基础训练。
1652年克伦威尔主政期间,洛克到牛津大学学习,并在那儿居住了15年。
1656年,洛克获得学士学位,1658年获硕士学位。
此时,牛津大学的哲学主张还是经院哲学的本色,洛克既憎恶经院哲学,又憎恶独立教会派的狂热,主张宗教宽容。
他深受笛卡尔哲学的影响,穷其一生而不为独断论所困扰。
1666年洛克结识了艾希利勋爵(Lord Ashley)亦即后来的沙夫茨伯爵(Earl of Shaftesbury),成为他的助手兼好友,并在此期间开始了其一生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人类理智论》(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的创作。
1675年洛克离开英国到法国住了三年,结识了很多思想家,后来又回到伯爵身边担任秘书。
洛克的政治思想
洛克的政治思想生平洛克(1632-1750 ),出生于英国林顿的一个律师家庭。
他父亲是个清教徒,在英国革命中,曾参加国会军,同王党作战。
1652 年,洛克进入牛津大学的基督教会学院,他觉得学样中传统课程非常乏味,所以喜欢独自钻研,特别是醉心于实验科学和医学。
1666 年,他结识了艾胥黎勋爵。
即后来辉格党创始人和领袖沙夫茨伯利伯爵。
二人的政治见解惊人的一致。
沙夫茨伯利对洛克极为赏识,而洛克也把沙夫茨伯得作为自己政治理想的化身。
从1667 年起,洛克担任沙夫茨利的么人秘书和顾问。
并积极追随沙夫茨伯利,参加了辉格党人反对托利党人的斗争。
1682 年,因受到复辟王朝的迫害。
沙夫茨伯利逃到荷兰。
洛克也无法在英国安身,不久也逃往荷兰。
这期间,他被查理二世剥夺了基督教会学院研究员的资格,并被列在叛国者名单上,要求荷兰政府将其引渡回国。
洛克不得不在朋友家藏匿一段时间。
1688 年,“光荣革命”之后,洛克回到了英国,受到新政权的热烈欢迎。
新政权把他看作是这次革命的思想代表人,而他也把这次革命看作是自己政治理想的实现。
他在新政府中担任官职,并成了辉格党的智囊。
洛克主要政治著作《关于宗教宽容的通信》《政府论》。
新的研究发现,《政府论》写于英国1688 年革命之前,革命后发表,体现了1688 年革命的基本精神。
(恩格斯说洛克:“是 1688 年的阶级妥协的产儿”)。
自然状态和国家的起源象当时大多数政治思想家,从自然状态出发探讨国家起源。
洛克指出:为了正确地了解政治权力,并追溯它的起源,就必须考察人类在建立国家前自然地处于什么状态。
(这里“自然”和“人为”相对的,即没经过人工努力的自然而然的状态。
1 )有逻辑意义:一种理论抽象,即假设没有国家权力,法律的状态。
法律拟制;2 )历史意义,国家前原始社会。
)洛克描述的自然状态三大特征。
1 )自然状态是一种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
人们依据自己的理性决定自己的行为,不需要得到任何人的许可或听命于任何人的意志。
近代国外著名的教育家
一、洛克的教育思想(英国1632-1704)
(一)生平 1.求学生涯 身世孤单,终生不婚 1647 西敏寺公学 1652 牛津大学基督教会学院 2.教学经验 牛津大学任教,喜研究植物花卉 1666 结识政界显要Lord Shaffesbury伯爵 担任其私人医生和家庭教师
3.有关洛克的其它
• 卢梭的这一“回归自然”的主张带来了儿童观、教 育观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教育史上的哥白尼式的 革命。
4. 自然教育的实施
• 根据年龄阶段的分期,卢梭提出,在不同时期所进行的教育 是不同的: (1)婴儿期(0-2岁),主要是进行体育,以身体的养育 和锻炼为主; (2)儿童期(2-12岁),称为“理性的睡眠期”,主要 是进行感觉教育,采用“自然后果法”; (3)少年期(12-15岁),这是体力发展最旺盛的时期, 主要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学习自然科学;在行动或活动中 学习; (4)青年期(15-20岁),主要进行道德教育、宗教教育、 爱情和性教育,成为自然人。可以由农村返回城市。
2、思想基础
• 卢梭一生写下了大量著作,涉及政治、法律、 经济、文学和教育等领域。这些著作虽然内容 不同,但相互之间联系密切,构成一个完整的 思想体系。其共同点是抨击法国封建社会的不 平等现象,并寻求克服不平等的方法和途径。
(二)《爱弥儿》简介
• 概况:《爱弥尔——论教育》 写于1757年,1762年第一次在 荷兰阿姆斯特丹出版。该书是 一部半小说体的教育专著,共 分五卷。前四卷提出儿童成长 的自然的重要时期,及与之相 适应的教育原则、内容和方法。 第五卷着重论述了女子的教育 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
• 卢梭所说的“自然教育”就是服从自然的法则,顺 应儿童天性的发展进程,促进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 教育。在他看来,如果以成人的偏见加以干涉,结 果只会破坏自然的法则,从根本上毁坏儿童。教师 的作用只是防范不良环境的影响,不是积极的,而 是消极的。因而,他常提及“消极教育”。
浅析洛克的政治思想
浅析洛克的政治思想【摘要】文章阐释了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约翰·洛克的代表作《政府论》,解析了他的自然权利观、社会契约论、政府的起源和目的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分权学说。
认为可以借鉴洛克的有限政府理论,建立一个民主型、服务型政府;在法治和分权方面,我们要加强法律制度建设,进一步建成法治国家。
【关键词】洛克;政治思想;自然权利观;社会契约论;分权;借鉴一、洛克生平及政治思想影响洛克是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近代西方自由主义最早的代表人物之一。
洛克出生于默塞特郡格林顿一个清教徒的商人家庭。
1667年洛克成为辉格党领袖沙夫茨伯里伯爵的医学顾问和秘书,在长达15年的时间里,他多次在伯爵手下担任政府职务。
1681年,洛克因受沙夫茨伯里的牵连而遭到迫害,1683年跟随沙夫茨伯里伯爵流亡到荷兰,直到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于1689年跟随玛丽公主返回英国。
此后,他担任了一些政府职位,但由于身体原因辞去了政府职务,于1704年病逝。
洛克的一生恰好经历了英国革命的全过程。
作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言人,洛克的政治思想不仅为这场革命进行了理论上的辩护,而且还对这场革命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既为英国“光荣革命”后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后来资产阶级以自由与民主的原则建立政府奠定了理论基础。
洛克的政治思想是英国十七、十八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政治思想,他的政治思想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的代表作《政府论》甚至被一些思想家称之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圣经》。
二、对洛克政治思想的分析1、自然状态和自然权力观洛克与同时代的其他政治思想家一样,认为人类在进入社会之前曾处于一种自然状态。
洛克认为自然状态不是一种特权状态,这种自然状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自由。
洛克说:“那是一种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
”那时候没有政府、没有法律,人类是完全自由的,“他们在自然法的范围内,按照他们认为合适的办法,决定他们的行动和处理他们的财产与人身,而无需得到任何人的许可或听命于任何人的意志。
[西方政治思想史课件]第八讲洛克大学课件
7.政教分离与宗教宽容
• 7.1.政教目的不同 • 国家的目的是保护公民生命、自由和财产
的天赋权利。因此不能也不应扩展到灵魂 拯救 • 教会的目的是通过人们的自愿结合而礼拜 上帝追求灵魂永生。因此,不能扩展到灵 魂之外的世俗事务
• 7.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教分离的要求
• A,教会可以不容纳那些违反教义教规的成 员,但是无权使其人身和财产蒙受损失。
2.自然状态
• 2.1.自然状态的特点 • 自由:人人都享有生命、自由和财产的权
利,都可以通过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来处 理自己的人身和财产 • 平等:每个人的权利是同等的,能力也是 大致相等的 • 和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和平而互助的
• 2.2.自然法与天赋人权 • A,自然法:自然状态下,人们之所以处于自由平等和
• 不得随意征税,征税需要得到多数人或者 其代表的同意
4.法治
• 4.1.法治 • 国家应为其目的所限制 • 目的是自然法所确定的天赋权利 • 政府当受自然法及依据它所指定的成文法的统治 • 4.2.有限政府 • 专制政府:统治者的意志是最高权力的来源,高于
法律的意志,人治。 • 有限政府:法的意志高于统治者意志。统治者的意
6.政府解体与人民革命权
• 6.1.政府解体 • A,社会解体 • B,立法机构解体:解散或丧失权力(尤其是君主
限制了立法机构) • C,立法机关和君主违背了人民的委托 • 6.2.人民革命 • 政府解体时,人民可以通过革命的手段来建立新政
府 • 在政府解体时,人民不仅仍具有自然状态下的生命
自由和财产权,而且从新恢复了判断和惩罚的权利。
者的利益 • 矛盾:经验主义的哲学思想与理性主义的自然法思想有
西方政治思想史第六讲世纪英国政治思想之洛克
思考
霍布斯与洛克思想旳异同点? • 相同点
时代背景、国家起源、自然法、自然 权利等。 • 不同点
自然状态、社会契约论、主权学说、 政体理论、政府目旳、法治观念、分权主 张、革命权问题、哲学立场等。
• 弥尔顿(1608-1674) • 哈林顿(1611-1677)
• 为何要朝着较大力量旳方向行动? • 为何较大力量在多数人手里? • 多数派就正确吗?
(2)明示同意与默示同意旳问题
• 两者为何效力不同?
• 谁乐意作出明示旳同意?
• 默示旳同意是真正旳同意吗?
–在一种人根本没有体现出同意旳情况下,我们能够在 多大程度上以为他已经同意,从而顺从了政府。对于这 个问题,我以为,每一种占有或享用了任何政府旳任何 一部分领地旳人都所以而给出了他旳默示同意,从而在 他享用期间,有义务像这个政府下旳任何人一样服从该 政府旳法律,不论他占有永远属于他和他子孙旳土地, 还是仅仅一种星期旳寄宿,或者只是在大路上自由旳旅 行;实际上,每一种身处这个政府领土下旳人都给出了 默示旳同意。 (《政府论》,下篇,第74-75页)
人民革命旳权利
• 假如政府违反了社会契约,人民有权对抗。
–“滥用职权并违反对他旳委托而施强力于人民,这是 与人民为敌……在一切情况和条件下,对于滥用职权 旳强力旳真正纠正方法,就是用强力看待强力”。
• 有人反对人民革命权利,以为会引起内乱,破坏 秩序、安宁。
–洛克:这种战争状态是实施暴政旳统治者造成旳,他 们才是“罪加一等旳叛乱者”责任在他们不在于对抗 旳人民。假如因为害怕引起内战而反对人民对抗暴政, 这就等于怕引起纷乱和流血而不许诚实人对抗强盗和 海贼。这么旳和平只是“为了强盗和压迫者旳利益而 维持旳和平”。是“羔羊不加抵抗地让凶狠旳狼来咬 断它旳喉咙旳和平”。所以,宁要战争,也不要这么 屈辱旳和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序约束:正式颁布和经常有效
2.法治的内涵
内容约束:目的不是为了废除或限制自由, 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
3.政府权力的分类与归属(如何实现法治)
立法权:制定法律 政府权力 执行权:执行法律
对外权:外交事务
国会 君主 君主
4.政府权力的限制
John Locke(1632—1704)
二、对国内政治思想的清理
《圣经》上没有记载
1.批判君权神授理论
无法证明谁是亚当长子后裔
政教分离
2.提倡宗教宽容
信仰自由 自然状态是和平状态
3.反对绝对君主专制理论
人们立约交出的只是惩罚权
三、国家契约与自然权利
政府
自然状态:和平、宁静、祥和,人们自由、平 起源 等地在自然法则的调节下和睦相处。
——洛克《政府论下篇》
《权利法案》1689
光荣革命 16独裁统治
处死国王 成立共和国
1649
9
革命爆发 1640
感谢下 载
第六章 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下)
洛克的政治思想
一、生平背景 二、对政治思想的清理 三、国家契约与自然权利 四、法治与分权
一、生平背景
❖ 近代西方自由主义最早代表之一 ❖ 系统论述宪政与分权 ❖ 思想清晰,论证有力,重视经验
与观察、归纳与演绎 ❖ 《论宗教宽容》 ❖ 《政府论》 ❖ 《人类理解论》
一般限制
政府自身组织限制(法治与分权) 自然权利限制(生命、自由与财产)
终极限制:人民始终拥有重建政府的权利——革命权
处决查理一世(1649) 英国长期议会(1640-1653)
詹姆斯二世下台(1689)
玛丽回国(1689)
“无论是绝对任意的权力,抑或是没有稳固不变的法律 的统治都与社会和政府的目的相左。如果社会和政府不去保 护人们的生命、自由和财产,不借助于宣布了的权力和财产 规章去保护他们的和平与安宁,那么人们也就不会为了它们 而丢弃自己的自然状态下的自由并在它们的统治下联合为一 体。”
政府 目的
契约产生的原因:人们为了更好地维护生命、 财产和安全,避免陷入潜在的战争状态而做出的审慎抉 择。
政府 界限
自然权利保留问题:放弃了裁决权和惩罚权,而 自由、生命、财产、健康权利不能转让和剥夺。
四、法治与分权
1.法治的理由:维护个人自由
自由内涵:“在所受约束的法律许可范围内, 随其所欲地处置或安排自己的人身、行动、财富和他的 全部财产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