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检测仪通用标准

合集下载

气体检测仪一氧化碳标准(一)

气体检测仪一氧化碳标准(一)

气体检测仪一氧化碳标准(一)
气体检测仪一氧化碳标准
简介
•气体检测仪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一氧化碳(CO)的危害及检测的必要性
国家标准
1.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一氧化碳检测仪器通用技
术要求
–对仪器的基本要求和性能指标
–校准和检定方法的规范
–安全使用方面的规定
2.根据国家标准,气体检测仪一氧化碳的防爆要求
–反应速度和准确性的要求
–适用于各种场合的安全性要求
行业标准
1.行业协会发布的一氧化碳检测仪器技术标准
–根据行业特点定制的技术规范
–针对特定行业和场合的检测需求
2.不同行业的自主标准
–钢铁、化工、建筑等行业制定的专门标准
–适用于行业特殊环境和工艺条件下的检测要求
产品标准
•气体检测仪一氧化碳产品的技术规范和品质要求
•根据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的产品标准
•保证产品性能和安全可靠性
使用标准的重要性
•保障工作环境和人员的安全
•提高检测仪器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促进行业标准的制定和规范化
结论
•气体检测仪一氧化碳标准的制定对工业安全和人员健康至关重要•产品标准的合规性是保障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制定和遵守标准是企业和社会责任的体现。

GBZT2062007密闭空间直读式仪器气体检测规范

GBZT2062007密闭空间直读式仪器气体检测规范

密闭空间直读式仪器气体检测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使用直读式气体检测仪检测密闭空间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的技术要求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直读式气体检测仪检测密闭空间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同时,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836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GB89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12358作业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GBZ/T205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直读式仪器direct-reading detectors能够瞬间或近于瞬间检测空气中的有毒或有害气体并显示其浓度的分析仪器。

3.2仪器检测范围detection range正常状态下,仪器所能检测出空气中被测气体浓度的范围。

3.3仪器分辨率resolution of detector仪器能够识别的被测气体浓度变化的最小值。

3.4检测误差detection error仪器的指示值与标准气浓度值之差,以相对误差表示。

4密闭空间气体检测的基本要求4.1检测方法和仪器能满足密闭空间中有毒有害气体的现场快速定性和定量检测。

4.2进行密闭空间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

4.3检测仪器应按规定进行计量检定。

5密闭空间气体检测的种类5.1准入检测人员进入密闭空间前,对其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进行的检测,为准入密闭空间提供依据。

5.2监护检测人员在密闭空间内作业时,对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进行的连续的或定时的检测,以保障准人者的安全。

5.3事故检测发生事故后对密闭空间进行的检测,为处理事故、抢救人员和保障抢修提供有毒有害气体的信息。

6直读式气体检测仪的技术要求6.1基本要求6.1.1气体检测报警仪应符合GB12358的要求。

便携式四合一气体检测仪(气体检测报警器)使用说明书

便携式四合一气体检测仪(气体检测报警器)使用说明书

便携式四合一气体检测仪(气体检测报警器)使用说明书Operatiom Manual目录1、概述2、结构特征3、技术特性4、功能与操作5、菜单操作6、使用注意事项7、常见故障及其解决方法8、储存9、配件及其它10、附表一、概述本便携式气体检测仪(以下简称检测仪)采用了最先进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国际标准智能化技术水准设计技术及专有数字模拟混合通讯技术而设计的完全智能化的气体检测仪。

检测仪采用自然扩散方式检测气体,敏感元件采用优质气体传感器,具有极好的灵敏度和出色的重复性,使用和维护方便,极大的满足了工业现场安全监测对设备可靠性的要求,外壳采用高强度工程塑料,强度高、手感好、并且防水、防尘、防爆。

本检测仪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环保、冶金、炼化、燃气输配、生化医药、农业等行业。

1.1本产品设计、制造、检定遵守以下国家标准:GB3836.1-2010《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GB3836.4-2010《爆炸性环境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15322.3-2003《便携式可燃气体探测器第3部分:测量范围为(0~100)%LEL的便携式可燃气体探测器》JJG693-2011《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的检定均规程》JJG365-2008电化学氧测定仪检定规程JJG695-2003硫化氢气体检测仪检定规程JJG915-2008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检定规程二、结构特征及工作原理2.1结构功能对照表2.2检测仪结构:主要由壳体、线路板、电池、显示屏、传感器、充电器等部件组成2.3工作原理:电化学式和催化燃烧式三、技术特性常规气体检测范围:气体种类量程低报警点高报警点分辨率EX (0~100)%LEL 25%LEL 50%LEL 1%LEL H2S (0~100)PPM 10PPM 20PPM 1PPM CO (0~1000)PPM 50PPM 200PPM 1PPM O2(0~30)%VOL19.5%VOL23.5%VOL0.1%VOL其他组合气体请联系公司显示误差:±5%FS(可燃)、±10%(一氧化碳)、±5μmol/mol(硫化氢)响应时间:T<30s指示方式:LCD显示实时数据及系统状态56388412发光二极管、声音、振动指示报警、故障及欠压工作环境:温度-20℃~50℃;湿度<95%RH(无结露)工作电压:DC3.7V(锂电池容量2000mAh)防爆标志:Ex ib IIB T3Gb 充电时间:6h~8h 待机时间:大于8小时传感器寿命2年尺寸:130*65*45(mm)重量:0.5kg 四、功能与操作4.1开机自检及预热过程探测器在关机状态下,按下中键约3秒,伴随两声“滴滴”,探测器显示屏的背光点亮,此时探测器由关机进入开机状态,同时屏幕显示欢迎界面。

四合一气体检测仪数值标准

四合一气体检测仪数值标准

四合一气体检测仪数值标准环境保护是当前社会发展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议题,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大量的工业废气和污染物排放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对于环境质量的监测和治理显得尤为必要。

在环境监测领域,气体检测仪作为一种重要的监测装置,可以对环境中的气体污染物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从而为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而四合一气体检测仪作为一种多功能气体监测装置,能够同时监测并记录环境中的氧气、一氧化碳、硫化氢和可燃气体的浓度,为环境监测工作提供了便利与高效。

四合一气体检测仪的数值标准是指在监测过程中所得到的氧气、一氧化碳、硫化氢和可燃气体的浓度数据,这些数据对于环境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于四合一气体检测仪的数值标准进行科学的研究和探讨,不仅有助于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也是对环境监测领域的一种重要贡献。

首先,的建立是基于一系列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的。

在国内外,关于气体检测仪的标准有着相应的规范和要求,这些标准通常包括仪器的技术参数要求、检测方法和标定程序等内容。

而四合一气体检测仪的数值标准则是在这些技术标准的基础上,针对具体的仪器特点和监测对象制定的。

例如,对于氧气的监测,数值标准可能会侧重于氧气浓度的准确度和稳定性;而对于一氧化碳、硫化氢和可燃气体的监测,则会考虑到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程度等因素。

因此,四合一气体检测仪数值标准的建立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全面考虑监测对象的特点和要求。

其次,四合一气体检测仪数值标准的确定需要依靠一定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

在环境监测领域,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例如,在气体检测实验中,采样、分析和校准等步骤需要严格按照标准程序进行,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而对于四合一气体检测仪数值标准的确定,则需要借助于特定的标定装置和实验设备,进行一系列的标定和评估工作,以验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只有在经过严格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的验证之后,四合一气体检测仪的数值标准才能得到有效的确认和应用。

一氧化碳检测仪通用技术条件

一氧化碳检测仪通用技术条件

一氧化碳检测仪通用技术条件
一氧化碳检测仪的通用技术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测量范围:一氧化碳检测仪的测量范围应达到0-2000ppm,最大测量值应不小于2000ppm。

2. 分辨率:分辨率通常为1ppm,这意味着仪器可以读出非常精确的气体浓度值。

3. 指示值误差:指示值误差应在±5ppm范围内,以确保测量值的准确性。

4. 相对误差:相对误差应在±10%范围内,这也是为了保证测量值的准确性。

5. 响应时间:对于扩散式一氧化碳气体检测仪,其响应时间应小于60秒;而对于吸入式一氧化碳气体检测仪,其响应时间则应小于等于30秒。

6. 漂移程度:零点漂移应±3ppm,量程漂移应±5%。

7. 外壳和尺寸:外壳应为抗冲击复合材料,具有抗射频干扰能力。

IP等级
为IP54,防尘防溅水。

尺寸为855819mm,重量仅98g。

8. 供电:一节AA/5号碱性电池可运行约500小时。

9. 工作温度:工作温度范围为-20℃~50℃。

10. 认证:应具有国际/国内认证,如防爆合格证、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煤炭工业安全证书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标准或咨询专业人士。

气体检测仪相关国家标准

气体检测仪相关国家标准

• JJG365-2008《电化学氧测定仪》
• 参考类标准
• GBZ2.1-2007《职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查找毒气的PC-TWA//PC-STEL/MAC
• GB T18664-2002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查找毒气的IDLH和ppm&mg/m3的换算
• AQ3022-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可燃气浓度小于20%LEL情况下可以动火
体墙,实体墙靠近释放源一侧设置检测点设置在2区的在线分析仪标间,应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 • 控制室、机柜间、变电所的空调引风口、电缆沟和电缆桥架静茹建筑物的洞口 • 工艺阀井、底坑及排污场所,且可能聚积比重大于空气的气体的地方
• 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 • 释放源处于露天或敞开式厂房的设备区域,检测点和释放源的距离
区域分级
有 气体分级和分组
0区 1区
没有
要检测氧气或毒 气吗?

不要
和气体检测无关
不用考虑气体检测仪的防爆等级,只需要考虑防护等级、 CMC和适用的性能功能即可
防爆标志
防爆方式 本安:ia或ib 隔爆:d
气体分级 I IIA IIB IIC
气体分组(燃点) 85<T6≤100 100<T5≤135 135<T4≤200 200<T3≤300 300<T2≤450 450<T1
分开。 • 两个或两个以上本安电路不允许共用同一电缆或同一钢管,但分别屏蔽除外。 • 本安及关联设备电路配线中的电缆、钢管、端子板应有蓝色标志(缠胶带)。盘内本安电缆分扎 • 本安电路原则上不接地,有特殊要求的场合按产品说明书,电缆屏蔽层仅许一处接地,并应在非危险场所进行接地。 • 危险场所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金属机架、金属电缆保护管、电缆金属护套等非带电裸露部分应用大于4平方多股软绞线接地。 • 危险场所电气 开盖前断电或检测可燃气浓度。

消防用气体检测仪标准

消防用气体检测仪标准

消防用气体检测仪标准
消防用气体检测仪标准包括以下几项:
1. GB/IEC60529:2001《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2. GB《作业场所环境气体检测报仪通用技术要求》。

3. GB《可燃气体报控制器》。

4. GB《特种火灾探测器》。

5. 《测量范围为0~100%LEL的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

6. -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

7.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

8. GB《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9. GB《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10. AQ《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灌区现场安全监控装备设计规范》。

此外,在计量认证和校准时,还有以下标准:
1. JJG《电化学氧测定仪》。

2. JJG《硫化氢气体检测仪》。

3. JJG《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

4. JJG《二氧化硫气体检测仪》。

5. JJG《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

6. JJF《氯气检测报警仪技术规范》。

7. AQT《氨气检测报警仪技术规范》。

这些标准涵盖了消防用气体检测仪的外观、设计、认证、选型安装、计量认证、校准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为消防人员和相关人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在线甲醛气体检测仪校准规范

在线甲醛气体检测仪校准规范

在线甲醛气体检测仪校准规范1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测量范围为(0~50)μmol/mol的现场固定式及便携式甲醛气体检测仪(以下简称“检测仪”)的校准,不适用于比色原理的甲醛气体检测仪。

2引用文件JJG693-2011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JJF1172-2007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光离子化检测仪GB12358作业场所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GB50493-2019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概述检测仪主要由检测元件、放大电路、报警系统、显示器等组成,检测原理包括电化学原理、半导体气敏传感器原理等,使用方式有固定式和便携式,采样方式有扩散式和吸入式,主要用于监测环境中甲醛气体的浓度。

4计量特性4.1示值误差示值误差应符合表1要求。

表1示值误差的要求测量范围(μmol/mol)最大允许误差(μmol/mol)0<浓度≤20±5μmol/mol20<浓度≤50±10μmol/mol4.2重复性应不大于3%。

4.3响应时间吸入式采样方式的响应时间不大于60s,扩散式采样方式的响应时间不大于120s。

4.4零点漂移连续运行30min,零点漂移不大于±2%FS。

4.5量程漂移连续运行30min,量程漂移不大于±3%FS。

4.6报警功能检查具有报警功能的检测仪,报警功能应正常。

注:以上指标不做合格判定依据,仅供校准及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时参考。

5校准条件5.1环境条件5.1.1环境温度:(0~40)℃5.1.2环境湿度:<80%RH5.1.3周围无干扰气体。

5.2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5.2.1气体标准物质采用由国家计量行政部门批准的,浓度为检测仪满量程20%、50%和80%的氮中甲醛气体有证标准物质,其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不大于10%(k=2)。

5.2.2气体标准物质稀释装置:稀释误差不大于±1.5%。

四合一气体检测仪数值标准

四合一气体检测仪数值标准

四合一气体检测仪数值标准四合一气体检测仪是一种用于监测空气中气体浓度的仪器,通常可以同时检测氧气浓度、可燃气体浓度、二氧化硫浓度和一氧化碳浓度。

这种仪器在工业生产、环境监测、安全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对于其数值标准的要求也非常严格。

首先,对于氧气浓度的检测,通常采用的单位是体积百分比(%Vol)。

在一般的空气中,氧气的浓度约为20.9%Vol,而在工业生产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导致氧气浓度的下降,因此四合一气体检测仪对于氧气浓度的检测范围通常为0-25%Vol。

这样的设计可以保证在不同环境下都能够准确地检测到氧气浓度的变化,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其次,对于可燃气体浓度的检测,通常采用的单位是体积百分比(%LEL)。

可燃气体的浓度超过一定的范围就会构成爆炸的危险,因此四合一气体检测仪对于可燃气体的检测范围通常为0-100%LEL。

这样的设计可以确保在可能存在爆炸危险的环境中及时发现可燃气体的浓度变化,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再次,对于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浓度的检测,通常采用的单位是毫克每立方米(mg/m³)。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都是有毒气体,其浓度超过一定范围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四合一气体检测仪对于这两种气体的检测范围通常为0-20mg/m³。

这样的设计可以保证在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环境中及时发现这两种有毒气体的浓度变化,从而保护人们的健康。

综上所述,四合一气体检测仪的数值标准是非常严格的,它需要能够准确地检测氧气浓度、可燃气体浓度、二氧化硫浓度和一氧化碳浓度,并且能够在不同环境下都能够正常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安全。

因此,在选择四合一气体检测仪时,一定要注意其数值标准的符合情况,以确保其能够满足实际需要。

气体检测仪数值标准

气体检测仪数值标准

气体检测仪数值标准气体检测仪是一种用于监测环境中气体浓度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环境保护、安全检测等领域。

为了确保气体检测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数值标准,以便对气体浓度进行准确的监测和评估。

首先,气体检测仪的数值标准应该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比如在中国,气体检测仪的数值标准应该符合《气体检测仪通用技术条件》(GB3836.1-2010)等相关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了气体检测仪的性能要求、技术指标、安全要求等内容,确保了气体检测仪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

其次,气体检测仪的数值标准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对于不同类型的气体,其浓度范围和测量精度要求也有所不同。

比如对于可燃气体,气体检测仪的数值标准应该能够在较低的浓度下进行准确的监测,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而对于有毒气体,气体检测仪的数值标准则需要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能够及时发现气体浓度超标的情况,以保障人员的安全。

另外,气体检测仪的数值标准还应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气体检测仪的数值标准应该能够保持稳定的测量精度,不受温度、湿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这就要求气体检测仪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要考虑到各种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校准和调试,以确保其数值标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气体检测仪的数值标准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在实际使用中,气体检测仪的数值标准应该能够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场景下的监测需求,能够对常见的气体进行准确监测,并能够及时报警,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总之,气体检测仪的数值标准是保障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障。

只有严格遵守相关的标准要求,才能够确保气体检测仪在实际使用中能够发挥其应有的监测和预警作用,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因此,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气体检测仪数值标准,对于各行各业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气体检测仪通用标准

气体检测仪通用标准

气体检测仪通用标准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作业环境用气体检测报警仪的术语、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与标志等。

本标准适用于作业环境可燃性气体(含甲烷)、有毒气体和氧气检测报警仪。

2 引用标准GB242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总则GB3836.1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GB3836.2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隔爆型电气设备“d”GB3836.4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i”GB4798.10 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导言GB4857.5 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垂直冲击跌落试验条件GB5274 气体分析校准用混合气体的制备称量法GB5275 气体分析校准用混合气体的制备渗透法3 术语3.1 检测器由采样装置、传感器和前置放大电路组成的部件。

3.2 传感器将样品气体的浓度转换为测量信号的部件。

3.3 指示器指示气体浓度测量结果的部件。

3.4 报警器气体浓度达到或超过报警设定值时发出报警信号的部件,常用有蜂呜器、指示灯。

3.5 检测范围报警仪在试验条件下能够测出被测气体的浓度范围。

3.6 检测误差在试验条件下,报警仪用标准气体校正时,指示值与标准值之间允许出现的最大误差。

3.7 报警误差在试验条件下,报警仪用标准气体校正时,报警指示值与报警设定值之间允许出现的最大误差。

3.8 报警设定值根据有关法令或标准或现场状况,报警仪预先设定的报警浓度值。

3.9 重复性同一报警仪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检测对象在短时间内重复测定,各指示值间的重合程度。

3.10 稳定性在试验条件下,报警仪保持一定时间的工作状态后性能变化的程度。

3.11 响应时间在试验条件下,从检测器接触被测气体至达到稳定指示值的时间。

通常,读取达到稳定指示值90%的时间作为响应时间。

3.12 恢复时间在试验条件下,从检测器脱离被测气体至恢复监视状态的时间。

通常,读取恢复到稳定指示值10%的时间作为恢复时间。

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执行标准

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执行标准

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执行标准摘要:一、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概述二、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执行标准分类1.国际标准2.国内标准三、主要执行标准内容1.欧洲标准2.美国标准3.中国标准四、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应用领域五、如何选择合适的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六、结论正文: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是一种用于实时监测环境中气体浓度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环保等领域。

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便携式气体检测仪的研发和生产需遵循一定的执行标准。

本文将对便携式气体检测仪的执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选择合适的设备。

一、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概述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是一种便携式的气体分析仪器,可以实时、准确地检测环境中气体浓度,具有小巧便携、操作简便、响应快速等特点。

根据检测原理的不同,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可分为光学式、电化学式、半导体式等类型。

二、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执行标准分类1.国际标准国际上关于便携式气体检测仪的主要标准有:- ISO 16000系列:空气质量标准,涉及气体污染物、颗粒物等参数的检测方法和技术要求。

- EN 50001:欧洲电气设备安全标准,涉及便携式气体检测仪的电磁兼容性、电气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2.国内标准我国关于便携式气体检测仪的主要标准有:- GB/T 15323:工业便携式气体分析仪通用技术条件,规定了产品的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

- GB/T 18204.2:公共场所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现场测定方法,涉及气体污染物、颗粒物等参数的检测方法和技术要求。

三、主要执行标准内容1.欧洲标准欧洲标准对便携式气体检测仪的性能要求较高,如灵敏度、检测限、重现性等。

同时,还对设备的安全性、电磁兼容性等方面有严格规定。

2.美国标准美国标准侧重于气体检测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美国环保局(EPA)制定的气体分析仪性能标准。

此外,美国还针对特定气体制定了相应的检测方法标准。

3.中国标准我国的标准体系相对较为完善,涵盖了便携式气体检测仪的性能、安全、电磁兼容等方面。

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使用与管理规范

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使用与管理规范

便携式气体检测仪使用与管理规范一、目的和范围为了指导现场正确使用气体检测仪,保证仪器的正常、有效,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便携式体检测仪的使用与安全管理。

本规范指的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包含:可燃气体检测仪、硫化氢气体检测仪。

二、引用文件GB15322.3 可燃气体探测器第3部分:便携式可燃气体探测器GB12358 作业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JJG 695-2019硫化氢气体检测仪鉴定规程三、职责(一)各基层单位根据作业现场实际负责便携式检测仪的选型、确定技术参数。

(二)物资公司负责便携式气体检测仪的购买到货验收及发放。

(三)质量安全环保科职责:(1)负责便携式气体检测仪配备标准及本规范的编制、修订;(2)负责便携式气体检测仪使用及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及考核;(3)组织公司各基层单位便携式气体检测仪购置计划的审批。

(四)使用单位负责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发放前报警点出厂设置的校验,使之符合油田公司的相关规定(可燃气体便携式检测仪低报警值设置为10%LEL,高报警值设置为25% LEL,硫化氢气体便携式气体检测仪低报警值设置为6PPM,高报警值设置为12PPM。

)(五)使用单位负责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的现场使用管理,建立登记台账,对将达到检定有效期限的提前要求第三方检测机构统一检定、检验。

四、文件内容(一)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配件1.技术指标:工作温度:-20°C 至+50°C;2.显示屏:字母数字液晶显示屏(LCD)。

3.自测:在启动时开启自测。

4.校准:自动清零,设定取值范围,并为传感器设定取值范围。

(二)使用1.按①启动检测仪,检测仪开始自测。

(1)检测仪显示屏显示所有显示项。

(2)听觉告警发出嘟声,视觉告警闪亮。

(3)显示屏显示下限、上限告警设定点。

(4)检测仪开始倒计时,此时检测仪测试传感器和电池。

(5)如果传感器测试失败,听觉告警发出缓慢的调制音,视觉告警缓慢闪亮。

井底作业气体检测气体标准

井底作业气体检测气体标准

井底作业气体检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监测井下气体浓度,预防煤矿瓦斯爆炸等事故。

在我国,井底作业气体检测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
1. 矿井瓦斯浓度:
标准:GB 15581-2018《煤矿安全规程》
要求:矿井瓦斯浓度不得超过0.5%。

2. 矿井通风:
标准:GB 16171-2009《煤矿通风规程》
要求:矿井必须实行机械通风,保证井下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不超过规定标准。

3. 井下作业环境空气质量:
标准:AQ 1028-2006《煤矿作业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要求:井下作业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不超过0.5%,硫化氢不超过10mg/m³,一氧化碳不超过0.0024%。

4. 井下作业气体检测方法:
标准:GB/T 16121-2009《矿井气体检测方法》
要求:采用光学吸收法、电化学传感器法、半导体传感器法等方法进行气体检测。

5. 井下作业气体检测设备:
标准:AQ/T 6104-2009《矿用气体检测仪器通用技术条件》
要求:井下作业气体检测设备应具有防水、防爆、抗振、耐温等性能,并能实时监测气体浓度。

作业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GB12358-90

作业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GB12358-90

【发布文号】GB12358-90【发布日期】2007-6-1【生效日期】2007-6-1作业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GB12358-90自 1991-5-1 起执行1 主题容与适用围本标准规定了作业环境用气体检测报警仪的术语、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与标志等。

本标准适用于作业环境可燃性气体(含甲烷)、有毒气体和氧气检测报警仪。

2 引用标准GB242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总则GB3836.1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GB3836.2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隔爆型电气设备“d”GB3836.4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i”GB4798.10 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导言GB4857.5 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垂直冲击跌落试验条件GB5274 气体分析校准用混合气体的制备称量法GB5275 气体分析校准用混合气体的制备渗透法3 术语3.1 检测器由采样装置、传感器和前置放大电路组成的部件。

3.2 传感器将样品气体的浓度转换为测量信号的部件。

3.3 指示器指示气体浓度测量结果的部件。

3.4 报警器气体浓度达到或超过报警设定值时发出报警信号的部件,常用有蜂呜器、指示灯。

3.5 检测围报警仪在试验条件下能够测出被测气体的浓度围。

3.6 检测误差在试验条件下,报警仪用标准气体校正时,指示值与标准值之间允许出现的最大误差。

3.7 报警误差在试验条件下,报警仪用标准气体校正时,报警指示值与报警设定值之间允许出现的最大误差。

3.8 报警设定值根据有关法令或标准或现场状况,报警仪预先设定的报警浓度值。

3.9 重复性同一报警仪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检测对象在短时间重复测定,各指示值间的重合程度。

3.10 稳定性在试验条件下,报警仪保持一定时间的工作状态后性能变化的程度。

3.11 响应时间在试验条件下,从检测器接触被测气体至达到稳定指示值的时间。

通常,读取达到稳定指示值90%的时间作为响应时间。

可燃气体检测仪的安装标准和依据

可燃气体检测仪的安装标准和依据

可燃气体检测仪的安装标准和依据1)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修订版)第10.3.2条: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和场所,应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检漏报警装置。

2)GB50160-9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99年修订版)第4.6.11条:在使用或产生甲类气体或甲、乙A类液体的装置内宜按区域控制和重点控制相结合的原则,设置可燃气体报警器探头。

3)GB50160-9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99年修订版)第5.1.4条:在可能泄漏甲类气体和液体的场所内,应设可燃气体报警仪。

除这些法律法规规定外,另外一个就是依据安全验收评价导则《安全验收评价导则》(安监管技装字[2003]79号)第 6.1.4易燃易爆场所评价)爆炸危险区域划分符合性检查;2)可燃气体泄漏检测报警仪的布防安装检查;3)防爆电气设备安装认可;4)消防检查(主要检查是否取得消防安全认可);5)评价结果。

中的可燃气体泄漏检测报警仪的布防安装检查中提到必须安装气检仪. 电能质量分析仪| 多功能测试仪| 电容表| 电力分析仪| 谐波分析仪| 发生器| 多用表| 验电笔| 示波表|一般安全评价公司在编制验收评价报告时都会提到涉及到可能泄漏甲乙类物料的场所必须安装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经常碰到这样哭笑不得的情况,企业在看安评报告内提到要装气检仪这个东西,却不明白这到底是什么,怎么装,装哪里,而且还有就是哪里可以买得到.气检仪的安装标准是SH3063-1999《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这是简要的摘出几句安装规范: SH3063-1999《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重要条文:1)第3.0.7条:检测器宜布置在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释放源的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2)第3.0.8条:可燃气体检测器的有效覆盖水平平面半径,室内宜为7.5m,室外宜为15m。

在有效覆盖面积内,可设一台检测器。

有毒气体检测器与释放源的距离,室外不宜大于2m,室内不宜大于1m。

可燃气体检测仪的安装标准和依据

可燃气体检测仪的安装标准和依据

可燃气体检测仪的安装标准和依据1)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修订版)第10.3.2条: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和场所,应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检漏报警装置。

2)GB50160-9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99年修订版)第4.6.11条:在使用或产生甲类气体或甲、乙A类液体的装置内宜按区域控制和重点控制相结合的原则,设置可燃气体报警器探头。

3)GB50160-9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99年修订版)第5.1.4条:在可能泄漏甲类气体和液体的场所内,应设可燃气体报警仪。

除这些法律法规规定外,另外一个就是依据安全验收评价导则《安全验收评价导则》(安监管技装字[2003]79号)第6.1.4易燃易爆场所评价)爆炸危险区域划分符合性检查;2)可燃气体泄漏检测报警仪的布防安装检查;3)防爆电气设备安装认可;4)消防检查(主要检查是否取得消防安全认可);5)评价结果。

中的可燃气体泄漏检测报警仪的布防安装检查中提到必须安装气检仪.电能质量分析仪|多功能测试仪|电容表|电力分析仪|谐波分析仪|发生器|多用表|验电笔|示波表|一般安全评价公司在编制验收评价报告时都会提到涉及到可能泄漏甲乙类物料的场所必须安装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经常碰到这样哭笑不得的情况,企业在看安评报告内提到要装气检仪这个东西,却不明白这到底是什么,怎么装,装哪里,而且还有就是哪里可以买得到.气检仪的安装标准是SH3063-1999《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这是简要的摘出几句安装规范:SH3063-1999《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重要条文:1)第3.0.7条:检测器宜布置在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释放源的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2)第3.0.8条:可燃气体检测器的有效覆盖水平平面半径,室内宜为7.5m,室外宜为15m。

在有效覆盖面积内,可设一台检测器。

有毒气体检测器与释放源的距离,室外不宜大于2m,室内不宜大于1m。

四合一气体检测仪检测标准

四合一气体检测仪检测标准

四合一气体检测仪检测标准气体检测仪是一种用于检测空气中各种有害气体浓度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冶金、环保、公安等领域。

四合一气体检测仪是一种集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氧气和二氧化碳检测于一体的多功能检测仪器。

其检测准确性对于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建立起统一的检测标准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首先,四合一气体检测仪的检测标准应包括对于不同气体的检测范围和精度要求。

对于可燃气体的检测范围,应覆盖常见的可燃气体种类,如甲烷、乙烷、丙烷等,并且在不同浓度下能够保持较高的检测精度。

对于有毒气体的检测范围,应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氨气等常见有毒气体,并且能够在低浓度下进行准确检测。

同时,对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检测范围和精度也应有相应的规定,以确保检测仪在各种环境下都能够提供准确的检测结果。

其次,检测仪的响应时间和稳定性也是检测标准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在实际工作中,检测仪器需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气体浓度进行准确响应,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检测仪器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需要保持稳定的检测性能,不受外界环境干扰而产生误差。

因此,检测标准需要对于响应时间和稳定性进行明确规定,以确保检测仪在实际使用中能够满足要求。

另外,检测仪器的报警功能也是检测标准中需要考虑的内容之一。

检测仪在检测到有害气体浓度超过安全范围时,应能够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提醒现场工作人员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因此,检测标准需要对于报警方式、报警灵敏度等方面进行规定,以确保检测仪在危险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发出警示。

最后,对于检测仪的使用和维护也需要在检测标准中进行规定。

检测仪器的正确使用和定期维护对于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因此,检测标准需要对于检测仪的日常使用、定期校准、维护保养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定,以确保使用人员能够正确操作检测仪,并保证其长期稳定的工作性能。

综上所述,四合一气体检测仪的检测标准应包括对于检测范围、精度要求、响应时间和稳定性、报警功能以及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规定。

GBZ T 206-2007密闭空间直读式仪器气体检测规范

GBZ T 206-2007密闭空间直读式仪器气体检测规范

密闭空间直读式仪器气体检测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使用直读式气体检测仪检测密闭空间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的技术要求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直读式气体检测仪检测密闭空间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同时,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836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GB89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12358作业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GBZ/T205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直读式仪器direct-reading detectors能够瞬间或近于瞬间检测空气中的有毒或有害气体并显示其浓度的分析仪器。

3.2仪器检测范围detection range正常状态下,仪器所能检测出空气中被测气体浓度的范围。

3.3仪器分辨率resolution of detector仪器能够识别的被测气体浓度变化的最小值。

3.4检测误差detection error仪器的指示值与标准气浓度值之差,以相对误差表示。

4密闭空间气体检测的基本要求4.1检测方法和仪器能满足密闭空间中有毒有害气体的现场快速定性和定量检测。

4.2进行密闭空间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

4.3检测仪器应按规定进行计量检定。

5密闭空间气体检测的种类5.1准入检测人员进入密闭空间前,对其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进行的检测,为准入密闭空间提供依据。

5.2监护检测人员在密闭空间内作业时,对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进行的连续的或定时的检测,以保障准人者的安全。

5.3事故检测发生事故后对密闭空间进行的检测,为处理事故、抢救人员和保障抢修提供有毒有害气体的信息。

6直读式气体检测仪的技术要求6.1基本要求6.1.1气体检测报警仪应符合GB12358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体检测仪通用标准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作业环境用气体检测报警仪的术语、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与标志等。

本标准适用于作业环境可燃性气体(含甲烷)、有毒气体和氧气检测报警仪。

2 引用标准GB242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总则GB3836.1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GB3836.2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隔爆型电气设备“d”GB3836.4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i”GB4798.10 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导言GB4857.5 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垂直冲击跌落试验条件GB5274 气体分析校准用混合气体的制备称量法GB5275 气体分析校准用混合气体的制备渗透法3 术语3.1 检测器由采样装置、传感器和前置放大电路组成的部件。

3.2 传感器将样品气体的浓度转换为测量信号的部件。

3.3 指示器指示气体浓度测量结果的部件。

3.4 报警器气体浓度达到或超过报警设定值时发出报警信号的部件,常用有蜂呜器、指示灯。

3.5 检测范围报警仪在试验条件下能够测出被测气体的浓度范围。

3.6 检测误差在试验条件下,报警仪用标准气体校正时,指示值与标准值之间允许出现的最大误差。

3.7 报警误差在试验条件下,报警仪用标准气体校正时,报警指示值与报警设定值之间允许出现的最大误差。

3.8 报警设定值根据有关法令或标准或现场状况,报警仪预先设定的报警浓度值。

3.9 重复性同一报警仪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检测对象在短时间内重复测定,各指示值间的重合程度。

3.10 稳定性在试验条件下,报警仪保持一定时间的工作状态后性能变化的程度。

3.11 响应时间在试验条件下,从检测器接触被测气体至达到稳定指示值的时间。

通常,读取达到稳定指示值90%的时间作为响应时间。

3.12 恢复时间在试验条件下,从检测器脱离被测气体至恢复监视状态的时间。

通常,读取恢复到稳定指示值10%的时间作为恢复时间。

3.13 监视状态报警仪发出报警前的工作状态。

3.14 报警状态报警仪发出报警时的工作状态。

3.15 故障状态报警仪发生故障不能正常工作的状态。

3.16 零气体不含被测气体或其他干扰气体的清洁的空气或氮气。

3.17 标准气体成分、浓度和精度均为已知的气体。

4 分类4.1 按检测对象分类,有可燃性气体(含甲烷)检测报警仪、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氧气检测报警仪。

4.2 按检测原理分类,可燃性气体检测有催化燃烧型、半导体型、热导型和红外线吸收型等;有毒气体检测有电化学型、半导体型等;氧气检测有电化学型等。

4.3 按使用方式分类,有便携式和固定式。

4.4 按使用场所分类,有常规型和防爆型。

4.5 按功能分类,有气体检测仪、气体报警仪和气体检测报警仪。

4.6 按采样方式分类,有扩散式和泵吸式。

5 技术要求5.1 结构要求5.1.1 气体检测仪应由检测器和指示器两部分组成;气体报警仪应由检测器和报警器两部分组成;气体检测报警仪应由检测器、指示器和报警器三部分组成。

5.1.2 可燃性气体检测报警仪的检测范围下限为零,上限应大于或等于爆炸下限;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的检测范围下限为零,上限就大于3倍最高容许浓度;氧气检测报警仪用于缺氧检测,检测范围下限为零,上限应大于25%体积百分浓度,对于氧气泄漏检测,下限为零,上限应大于40%体积百分浓度。

5.1.3 便携式和移动式报警仪,应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或移动。

5.1.4 固定式报警仪,检测器应具有防风雨、防沙、防虫结构,安装方便。

指示报警器应便于安装、操作和监视。

5.1.5 应使用耐腐蚀材料制造仪器或在仪器表面进行防腐蚀处理,其涂装与着色不易脱落。

5.1.6 仪器处于工作状态时应易于识别。

5.1.7 仪器应易于校正。

5.1.8 用于存在易燃、易爆气体的场所时,应具有防爆性能,符合GB3836.1、GB3836.2和GB3836.4,并取得防爆检验合格证。

5.1.9 报警仪和检测报警仪应具有有效的报警装置。

5.2 性能要求5.2.1 检测误差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 检测误差5.2.2 报警误差应符合表2的要求:表2 报警误差5.2.3 重复性应符合表3的要求:表3 重复性5.2.4 稳定性按6.5进行试验时,仪器必须符合5.2.1,5.2.2的要求。

5.2.5 仪器使用姿势的影响按6.6进行试验时仪器应符合5.2.1,5.2.2的要求。

5.2.6 振动的影响按6.7进行试验时仪器应符合5.2.1,5.2.2的要求。

5.2.7 检测晌应时间与报警响应时间a.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在进行6.9和6.10中规定的试验时,检测与报警响应时间必须在30 s以内;b.有害气体检测报警仪在进行 6.9和6.10中规定的试验时,检测与报警响应时间必须在60 s以内;c.缺氧检测报警仪在按6.9和6.10中的规定进行试验时,检测响应时间必须在20s以内,报警响应时间必须在5s以内。

氧气检漏报警仪在按6.9和6.10中规定进行试验时,其检测与报警响应时间必须在20 s以内。

5.2.8 温度的影响a.按6.11.1中的规定进行试验时,检测报警仪的检测误差与报警误差应符合5.2.1,5.2.2的要求;b.按6.11.2中的规定进行试验时,检测报警仪的检测响应时间和报警响应时间应在5.2.7中规定的时间内。

5.2.9 电源电压的影响检测报警仪进行6.12中规定的试验时,其检测误差与报警误差应在5.2.1,5.2.2中规定的误差范围以内。

5.2.10 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应试验并说明干扰气体的影响。

6 试验方法6.1 试验条件除特殊规定者外,试验场所的条件按GB2421实行,即试验大气的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为45%,75%,气压为86,106kPa。

当检测报警仪进入工作状态并经过厂家指定的稳定时间后即可开始试验。

校正仪器时,使用零气体和标准气。

标准气配制按GB5274,5275实行。

6.2 检测误差试验按厂家规定对仪器或装置进行校正。

然后,将浓度分别为满刻度值的60%、1.6倍、3倍容许浓度值或报警设定值的试验气体通入检测器,记录指示值并计算出指示值与试验气体浓度的差值。

6.3 报警误差试验6.3.1 检验缺氧检测报警仪与氧气检漏报警仪时,在与设定报警相同条件下,将高于设定报警浓度的氧气通入检测器,然后逐渐降低氧气的浓度,直至发出警报,计算此时试验氧气的浓度与设定氧气报警浓度的误差。

6.3.2 除缺氧检测报警仪外,检验其他气体报警仪和气体检测报警仪时,在与设定报警相同条件下,应将低于设定报警浓度的被测气体通入检测器,然后将试验气体的浓度逐渐升高,直至发生警报,计算此时试验气体的浓度与报警设定值的误差。

6.4 重复性试验6.4.1 进行氧气检测仪和氧气检测报警仪的重复性试验时,用浓度近似为报警设定值的氧气试验气体与常规空气在同一条件下,交换三次,通入检测器,计算氧气试验浓度与平均指示值的误差。

6.4.2 进行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检测仪和检测报警仪的重复性试验时,将浓度约为设定报警值或全量程60%的试验气体与常规空气或零气体在同一条件下,交换三次,通入检测器,计算试验气体浓度指示值与其平均值的误差以及相对平均值。

6.5 稳定性试验先校正检测报警仪的指示,设定报警值,在完成6.2检测误差试验与6.3报警误差试验之后分别进行6.5.1与6.5.2的试验。

6.5.1 使仪器保持工作状况1h以上,然后,按6.2中规定的方法检查检测误差。

6.5.2 使仪器保持工作状况1h以上,然后,按6.3中规定的方法检查报警误差。

6.6 仪器使用姿势的影响试验使仪器处于工作状态,以标准使用姿势为准,分别前后左右倾斜30?,检查试验气体浓度值与指示浓度值、报警设定浓度值勤与实际报警浓度的误差。

6.7 振动的影响试验将仪器固定在振动台上,以10,55Hz的频率、0.15mm的振幅、每次3min的扫频时间进行振动试验,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各振动30min。

然后按6.2,6.3条进行试验。

6.8 耐冲击性试验在混凝土地面上放置30mm厚的松木板,将检测报警仪置于板的上方0.1m高处,除保护指示与报警部分外,使处于工作状态的仪器下落。

然后,检查试验气体的浓度值与指示浓度值,报警设定浓度值与实际报警浓度值的误差。

6.9 检测响应时间试验对采用吸入式采样的检测报警仪,试验在不接导管的情况下进行。

6.9.1 可燃气检测报警仪,将检测器暴露在浓度为全量程60%的试验气体中,同时记时,测出达到仪器指示出试验气体浓度的90%的时间。

6.9.2 有害气体检测报警仪,将检测器暴露在浓度为全量程60%的试验气体中,同时记时,测出达到仪器指示出试验气体浓度的90%的时间。

6.9.3 氧气检测报警仪a.缺氧检测报警仪,将检测器暴露于纯氮气中或在空气导入口吸入氮气,测出达到90%的响应时间;b.氧气检漏报警仪,将检测部分暴露于纯氮气中或在空气导入口吸入氮气,测出达到90%的响应时间。

6.10 报警响应时间试验6.10.1 可燃气检测报警仪,将检测器暴露在浓度为报警设定值1.6倍的试验气体中,同时记时,测出发出警报的时间。

6.10.2 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将检测器暴露在浓度为报警设定值1.6倍的试验气体中,同时记时,测出发出警报的时间。

6.10.3 氧气检测报警仪a.缺氧检测报警仪,报警浓度设定值定为18(vol)%,将检测器暴露于10(vol.)%的试验气体中,同时记时,测出发出警报的时间;b.氧气检漏报警仪,报警设定值定为25(vol)%,将检测器暴露于浓度为28(vol.)%的试验气体中,同时记时,测出发出警报的时间。

6.11 温度变化的影响试验6.11.1 检测误差试验和报警误差试验在20?2?下,校正仪器的指示浓度值和报警浓度值。

然后将仪器置于40?的恒温槽中,1h后,测出在此温度下的试验气体浓度值与指示浓度值,设定报警浓度值与实际报警浓度值的误差。

再用同样的方法将仪器置于0?恒温槽中,1h后,测出在此温度下试验气体浓度值与指示浓度值,设定报警浓度值与实际报警值的误差。

6.11.2 检测与报警响应时间试验在进行6.11.1中试验的同时进行。

温度分别取35?和15?,测出对试验气体的检测响应时间和报警响应时间的变化。

6.12 电源电压变化的影响试验在校正检测报警仪的指示浓度和报警设定值后,将主电源的预定电压改变?10%,测出试验气体浓度值与指示浓度值,报警设定值与实际报警值之间的误差。

7 检测规则7.1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2 出厂检验7.2.1 出厂检验按本标准的5.2.1、5.2.2和5.2.7各项和相应的试验方法逐台进行。

7.2.2 在出厂检验中,全部项目均合格的产品为合格产品,有一项不合格者,即为不合格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