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六章 清热药

合集下载

中药药理学试题及答案(二)

中药药理学试题及答案(二)

中药药理学试题及答案第六章清热药型题(单项选择题)(一)A11、下列哪项不是清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A )A 发汗B 抗菌C 抗炎D 抗毒素E 解热2、清热药抗细菌内毒素作用的主要环节是(C )A 中和细菌内毒素B 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C 提高机体对内毒素的耐受能力D 抑制细菌内毒素的释放E 以上均非3、抗菌抗病毒作用比较显著的药物是(E )A 清热泻火药与清热燥湿药B 清热燥湿药与清热凉血药C 清热凉血药与清热解毒药D 清热解毒药与清虚热药E 清热燥湿药与清热解毒药4、下列哪项不属于清热药抗菌有效成分(D )A 小檗碱B 苦参碱C 绿原酸D 原儿茶酸E 癸酰乙醛5、清热药主要药理作用不包括(E )A 解热B 抗病原微生物C 抗毒素D 抗炎E 抗惊厥6、清热药主要药理作用不包括(A )A 发汗B 解热C 抗炎D 抗毒素E 抗肿瘤7、抗皮肤癣菌作用较为显著的清热药是(B )A 石膏B 苦参C 知母D 板蓝根E 青蒿8、下列哪种清热药具有正性肌力作用(E )A 金银花B 穿心莲C 板蓝根D 鱼腥草E 以上均非9、可抑制小鼠皮肤被动过敏反应的药物是(A )A 黄芩B 黄连C 金银花D 板蓝根E 以上均非10、黄连抗病原体的范围不包括(C )A 痢疾杆菌B 白色念珠菌C 肿瘤细胞D 流感病毒E 阿米巴原虫11、黄芩抗炎作用的主要环节是(B )A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B 抑制炎性介质的生成和释放C 抑制纤维母细胞的增生D 抑制细胞因子的转录E 以上均非12、黄芩降压作用的机理可能是(D )A 抑制血管运动中枢B 阻断交感神经C 阻断心脏в受体D 阻滞血管壁钙通道,扩张血管E 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13、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是(B )A 生物碱B 黄酮C 有机酸D 挥发油E 氨基酸14、黄芩现代应用不包括(C )A 小儿呼吸道感染B 急性菌痢C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D 病毒性肝炎E 蜂窝组织炎15、黄连中含量最高的化学成分是(A )A 小檗碱B 黄连碱C 药根碱D 木兰花碱E 甲基黄连碱16、下列各项不属于黄连抗菌机理的是(B )A 破坏细菌结构B 抑制细菌DNA合成C 抑制细菌糖代谢D 抑制细菌核酸合成E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17、小檗碱抗菌作用特点(D )A 仅有抑菌而无杀菌作用B 属窄谱抗菌药C 痢疾杆菌对小檗碱不易产生耐药性D 可消除耐药菌株R因子E 甲基苄胺嘧啶对其作用无明显影响18、小檗碱抗菌作用不包括下述哪项特点(E )A 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B 属广谱抗菌药C 痢疾杆菌对小檗碱易产生耐药性D 可消除耐药菌株R因子E 甲基苄胺嘧啶对其作用无明显影响19、与黄连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不包括(C )A 抗炎B 解热C 中枢兴奋D 抗细菌毒素E 抗溃疡20、小檗碱对心脏的作用是(A )A 正性肌力作用B 加快心率C 缩短动作电位时程及有效不应期D 促进心肌细胞Na+内流E 以上均非21、小檗碱降血糖作用特点是(C )A 对正常小鼠血糖无明显影响B 对自发性糖尿病KK小鼠无明显影响C 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有降低血糖作用D 促进胰岛素的释放E 增加肝细胞膜胰岛素受体数量22、黄连常用于治疗(A )A 细菌性痢疾B 病毒性肝炎C 滴虫性阴道炎D 心力衰竭E 高热惊厥23、治疗糖尿病可选用的清热药是(B )A 黄芩B 黄连C 苦参D 金银花E 牡丹皮24、易透过血脑屏障而中枢抑制作用较强的是(C )A 小檗碱B 黄连碱C 四氢黄连碱D 药根碱E 甲基黄连碱25、小檗碱降压作用机理可能是(B )A 阻断血管运动中枢B 竞争性阻断血管壁a受体C 直接扩张外周血管D 竞争性阻断心肌в受体E 抑制心肌收缩力26、小檗碱治疗心脑血管性疾病不包括(D )A 房性早搏B 室性早搏C 高血压D 高脂血症E 心绞痛27、苦参的药理作用不包括(D )A 抗病原体B 抗炎C 抗过敏D 抗溃疡E 抗肿瘤28、苦参抗炎作用机理可能是(E )A 抑制炎性介质生成B 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C 抑制白细胞游走D 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E 稳定细胞膜29、苦参抗肿瘤作用环节不包括(D )A 诱导癌细胞凋亡B 促进癌细胞分化C 抑制癌细胞DNA合成D 干扰转录过程阻止RNA合成E 直接细胞毒作用30、下列哪项不是苦参的临床应用(C )A 急慢性肠炎B 滴虫性阴道炎C 高血压D 心律失常E 慢性乙型肝炎31、苦参对下列哪种病原体有效(B )A 疟原虫B 阴道滴虫C 血吸虫D 肠道阿米巴原虫E 鞭虫32、苦参抗心律失常作用较为明显的成分(A )A 苦参碱B 槐定碱C 槐胺碱D 槐果碱E 氧化苦参碱33、丹皮酚抗炎作用与垂体-肾上腺系统无关的依据(B )A 对去肾上腺大鼠无抗炎作用B 不影响大鼠肾上腺纤维素C的含量C 增加大鼠肾上腺重量D 摘除垂体无抗炎作用E 用麻醉药后抗炎作用消失34、以下能说明丹皮总苷对特异性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的是(B )A 增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B 促进Con-A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C 降低脾细胞溶血素抗体水平D 抑制NK细胞活性E 以上均非35、牡丹皮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不包括(C )A 镇静催眠B 抗惊厥C 抗震颤麻痹D 镇痛E 解热36、牡丹皮主要有效成分是(A )A 丹皮酚B 丹皮酚新苷C 牡丹酚苷D 芍药苷E 羟基芍药苷37、复方丹皮片可用于治疗(C )A 室性早搏B 房室传导阻滞C 原发性高血压D 心力衰竭E 心肌梗塞38、金银花的抗菌主要有效成分是(A )A 绿原酸B 木犀草素C 忍冬苷D 挥发油E 皂苷39、金银花常用于治疗(B )A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B 急性呼吸道感染C 滴虫性阴道炎D 慢性湿疹E 病毒性肝炎40、青蒿素抗疟作用发生在(A )A 红细胞内期B 红细胞前期C 红细胞外期D 疟原虫配子体E 以上均非41、青蒿抗疟有效成分是(A )A 青蒿素B 青蒿酸甲素C 青蒿乙素D 青蒿酸E 青蒿酸甲酯42、具有良好抗疟作用的青蒿素衍生物是(D )A 青蒿酸甲酯B 青蒿醇C 青蒿甲素D 青蒿甲醚E 青蒿乙素43、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缺点是(E )A 对间日疟无效B 对恶性疟无效C 疗效不如氯喹D 对抗氯喹疟疾无效E 复发率高44、板蓝根对哪种病原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最显著(A )A 病毒B 细菌C 真菌D 钩端螺旋体E 衣原体45、板蓝根药理作用不包括(D )A 抗病毒B 抗菌C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D 抗心律失常E 保肝46、板蓝根常用于治疗(C)A 溃疡病B 急性肠炎C 急性传染性肝炎D 急性胰腺炎E 糖尿病47、下列哪项是鱼腥草的抗菌有效成分(D )A 小檗碱B 黄芩素C 绿原酸D 癸酰乙醛E 色胺酮48、鱼腥草常用于治疗(A )A 急性呼吸道感染B 急性肠道感染C 急性传染性肝炎D 急性胰腺炎E 急性泌尿系统感染49、知母解热作用的机理是(B )A 抑制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B 抑制Na+,K+-ATP酶活性C 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D 稳定溶酶体膜E 以上均非50、知母与天花粉、麦冬等配伍,治疗(B )A 甲状腺功能亢进B 糖尿病C 胰腺炎D 胆囊炎E 溃疡病51、与知母生津润燥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是(A )A 降血糖B 降血脂C 降血压D 抗惊厥E 抗癌52、栀子的主要药理作用不包括(E )A 抗病原体B 抗炎C 镇静、镇痛D 解热E 抗肿瘤53、栀子的现代应用是(C )A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B 急性细菌性痢疾C 急性黄疸性肝炎D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E 以上均非54、下列哪项不是研究药物抗炎作用的实验方法(E )A 抑制角叉菜胶引起大鼠足肿胀的实验B 抑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实验C 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实验D 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实验E 抑制氧自由基损伤的实验55、下列哪项是研究药物抗炎作用的实验方法(A )A 抑制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实验B 抑制小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实验C 对抗组胺引起豚鼠离体气管痉挛性收缩的实验D 降低干酵母引起大鼠发热作用的实验E 以上均非型题(每组题的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

清热药习题

清热药习题

各论第六章《清热药》一、最佳选择题1、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功效的药是A、石膏B、生地黄C、知母D、玄参E、栀子2、黄芩A、治疗热病伤津口渴,内热消渴B、治疗热病伤阴心烦不眠,阴虚火旺骨蒸潮热C、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痈散结,利尿D、治疗湿温,暑湿,湿热胸闷、黄疸、泻痢、淋痛、疮疡E、治疗痰火郁结之瘰疬、瘿瘤3、金银花A、治疗湿热淋痛,小便不利B、治疗外感热病,风热表证C、治疗热病后期伤阴,阴虚发热,内热消渴D、治疗痰火郁结之瘰疬、瘿瘤E、治疗湿温,暑湿,湿热胸闷、黄疸、淋痛、疮疡4、黄柏配苍术A、既善清解营血分之热,又善滋阴生津,还能滋润滑肠B、既能清热凉血、养阴护营,又能滋阴降火、润燥滑肠,还善解毒散结而疗肿毒结核C、既善清肝火除血分郁热而凉血,又善活血化瘀而止痛D、既清热又燥湿,且走下焦,治湿热诸证,特别是下焦湿热证有效E、既善退虚热、凉血热,又兼透散。

既治阴虚发热、小儿疳热,又治营血分有热及阴分伏热等证5、青蒿配白薇A、既泻火化痰,又消散痞结,治疗痰火互结之结胸证效佳B、既养阴又透表,治阴虚外感C、既善退虚热、凉血热,又兼透散。

既治阴虚发热、小儿疳热;又治营血分有热及阴分伏热等证D、既清热燥湿解毒,又理气止痛,治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每用E、既能清热凉血、养阴护营,又能滋阴降火、润燥滑肠,还善解毒散结而疗肿毒结核6、金银花的适应证是A、风湿痹痛B、呕吐吞酸C、阴虚发热D、胎动不安E、热毒泻痢7、石膏功效A、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敛生肌B、清热泻火,滋阴润燥C、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D、清热生津,清肺润燥E、清热泻火,消肿排脓8、银柴胡的功效是A、和解退热B、退虚热、清疳热C、养阴清热D、清热凉血E、升阳举陷9、具有退虚热功效的药物是A、黄芩B、栀子C、黄柏D、龙胆草E、黄连10、既治肝热目赤,又治热结便秘的药物是A、钩藤B、郁李仁C、秦皮D、决明子E、蔓荆子11、下列哪项不是紫草的功效A、透疹B、生津C、凉血D、解毒E、活血12、蒲公英用量过大可导致A、急性中毒B、缓泻C、便秘D、先兆流产E、血压降低13、白鲜皮除能清热解毒外,又能A、祛风化痰止咳B、祛风燥湿止痒C、祛风定惊止痉D、祛风活血止痛E、祛风解毒止痢14、下列哪项不是生地黄的主治病证A、阴虚发热B、内热消渴C、血热妄行D、热结便秘E、温病热入营血15、治湿热泻痢,痔疮肿痛,宜选用A、青蒿B、胡黄连C、白薇D、银柴胡E、地骨皮16、治乳痈肿痛首选的药物是A、败酱草B、紫花地丁C、鱼腥草D、芦根E、蒲公英17、能清热解毒、燥湿的药是A、连翘B、玄参C、穿心莲D、夏枯草E、射干18、治心经有热,烦躁不眠、口舌生疮,宜首选A、黄芩B、苦参C、黄柏D、龙胆草E、黄连19、玄参A、治疗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疽B、治疗湿疮,湿疹,疥癣,麻风,阴痒,带下C、治疗热病伤阴心烦不眠,阴虚火旺骨蒸潮热D、治疗肝火上炎之头痛目赤、耳聋胁痛等E、治疗胃火上炎所致的头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20、龙胆草A、既能清热凉血、养阴护营,又能滋阴降火、润燥滑肠,还善解毒散结而疗肿毒结核B、既清热泻火燥湿,又疏肝和胃制酸,治疗肝火犯胃、湿热中阻之呕吐泛酸C、既善退虚热、凉血热,又兼透散。

中药学清热药归纳总结

中药学清热药归纳总结

中药学清热药归纳总结1. 清热药的基本概念清热药,这名字听起来就很清凉,是不是?它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帮我们清理体内的“热”。

在中医理论中,热可是个大问题,热过多就容易让人烦躁,甚至生病。

我们可以把清热药想象成那种一杯清凉的绿豆汤,喝下去立刻神清气爽。

比如说,夏天一来,大家都爱喝点消暑的饮料,这也是清热的一种体现哦。

1.1 清热药的分类在这儿,清热药其实可以分为几类:清热解毒药、清热泻火药和清热凉血药。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复杂?别担心,咱们一个个来。

清热解毒药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主要是针对那些发炎、肿痛的情况,像黄连和金银花这些都是高手哦。

它们就像你的好朋友,遇到麻烦总是会来帮忙。

1.2 清热泻火药接下来是清热泻火药。

这些药物主要是为了降温解热,像是心火旺盛的人喝凉水一样舒服。

比如说,石膏和知母,这两个小家伙可是不少发热症状的“救星”。

用它们的朋友,往往都是那些感觉到脸上火辣辣的,简直像是锅里煮水了,心情自然不会好。

2. 清热药的使用那么,清热药到底怎么用呢?其实,它们的用法也挺简单。

通常来说,医生会根据你的症状,给你开合适的药方。

就像你去餐厅点菜一样,得看你今天的“胃口”。

有的人可能需要一剂重口味的药,像是黄连,效果立竿见影;有的人则可能需要些温和的药,比如菊花,慢慢来,感觉就像是在海边慢慢享受日落一样。

2.1 日常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清热药不仅限于药材,还有许多食材也是它们的好帮手。

像夏天时喝的绿豆汤、苦瓜、甚至是凉茶,都是清热的好选择。

试想一下,躺在沙发上,手里捧着一杯冰凉的饮品,简直就是享受生活呀。

清热药的使用不仅仅是为了对抗“热”,还可以调理身体,让我们随时保持清爽的状态。

2.2 注意事项不过,话说回来,使用清热药的时候也得小心,不能随便乱来。

尤其是那些脾胃虚寒的人,喝太多清热药可就要小心了,容易让自己冷得发抖。

就像我们在夏天吃冰淇淋,虽然爽,但吃多了肚子也受不了。

记得找医生咨询,听听专业人士的建议,总是没错的。

中药学——清热药(六)泻下药(一)

中药学——清热药(六)泻下药(一)

中药学——清热药(六)泻下药(一)青医君整理知识点,必须学习1、既善凉血退蒸,又可清泄肺热的药物是A、黄芩 B、桑叶 C、地骨皮 D、石膏 E、白薇2、既能退虚热,又可解毒疗疮,治阴虚外感证的药物是A、胡黄连 B、地骨皮 C、青蒿 D、连翘 E、白薇3、能荡涤胃肠,推陈致新,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的是A、大黄 B、芒硝 C、番泻叶 D、火麻仁 E、郁李仁4、治疗积滞便秘常与大黄配伍的药物是A、番泻叶 B、甘遂 C、芒硝 D、火麻仁 E、生地黄5、以下除哪项外,均是攻下药的适应证A、饮食积滞 B、虚寒泻痢 C、血热妄行 D、冷积便秘 E、大肠燥热答案分析1、【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地骨皮功效—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生津止渴。

黄芩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白薇功效—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桑叶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石膏功效—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2、【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白薇功效—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胡黄连功效—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青蒿功效—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

地骨皮功效—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生津止渴。

连翘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

3、【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大黄用于治疗积滞便秘,有较强泻下作用,能荡涤胃肠,推陈致新,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

4、【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芒硝主治积滞便秘。

本品泻热通便,润燥软坚,对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常与大黄相须为用,如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

5、【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攻下药,多属味苦性寒,既能通便,又能泻火,适用于大便燥结、宿食停积、实热壅滞等症。

攻下药的作用较猛,易伤正气,宜用于邪实正气不虚之症。

对久病正虚、年老体弱以及妇女胎前产后、月经期等均应慎用或禁用。

因此本题选B。

细目六清虚热药1、青蒿【性能】苦、辛,寒。

归肝、胆经。

【功效】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

中药学知识——清热药

中药学知识——清热药

中药学知识——清热药1、清热泻火药:石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

(温热在气分,肺热咳喘)知母:苦甘寒。

归肺胃肾经。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栀子:苦寒,归心肺肝胃三焦经。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肝胆湿热、)夏枯草:苦辛寒。

归肝胆经。

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

芦根:甘寒,归肺胃经。

清热生津,止呕除烦。

天花粉:甘微苦微寒。

归肺胃经。

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淡竹叶: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

清热除烦、利尿。

2、清热燥湿药:黄芩:苦寒。

归肺胆胃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苦寒。

归心肝胃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龙胆草:苦寒,归肝胆膀胱经。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苦参: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利尿。

3、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甘苦寒,归心肝经。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热入营血、血热妄行等热病)玄参:苦甘咸寒,归肺胃肾经。

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牡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赤芍:苦微寒,归肝经。

清热凉血,祛瘀止痛。

水牛角:咸寒,归心肝胃经。

清热、凉血解毒。

(血热妄行吐血)紫草:甘寒,归心肝经。

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4、清热解毒药:金银花:甘寒,归肺心胃经。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苦微寒,归肺心胆经。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蒲公英:苦甘寒,归肝胃经。

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消痈散结。

大青叶:苦咸大寒,归心肺胃经。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牛黄:苦凉,归肝心经。

清热解毒,熄风止痉,化痰开窍。

鱼腥草:辛微寒,归肺经。

清热解毒,排脓利尿。

射干:苦寒,归肺经。

清热解毒,祛痰利咽。

白头翁:苦寒,归大肠经。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板蓝根:苦寒,归心胃经。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青黛:咸寒,归肝肺胃经。

清热解毒,凉血散肿。

土茯苓:甘淡平,归肝胃经。

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山豆根:苦寒,归肺经。

清热解毒,利咽散肿。

清热药-PPT课件

清热药-PPT课件

2、间接作用――降低细菌的毒力。 (1)抗透明质酸酶。 (2)抑制凝固酶的形成
透明质酸是结缔组织的基本成分之一、能被透明质酸酶破
坏--导致结缔组织疏松--细菌毒素在结缔组织扩散蔓 延。 多数致病葡萄球菌能产生一种酶,在血浆和组织中形成血 浆凝固酶,使血浆凝固,并使炎症渗出物中的纤维蛋白原 就纤维蛋白,附着于细菌表面,使其不易被呑噬,或在呑 噬细胞中不易被破坏。
2) 内毒素
内毒素血症、中毒性休克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 病死率甚高
解热
(1)扩张血管,促进皮肤散热; (2)减少致热源; (3)抑制发热介质的合成、分泌: (4)改变Na+/Ca2+比值:,体温;,体 温。 与解表药不同之处: 清热药退热一般不伴明显发汗。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体外研究发现
用有效抗生素处理培养基时,在细菌计 数降低的同时,伴有内毒素水平的增高, 有的可达100多倍。
抗过氧化损伤 异病同治
外源性毒素—内毒素 内源性毒素—氧自由基
清热解毒治法在多种疾病过程中的 “解毒”—抗自由基作用,可能是其 异病同治的机制之一。
扶正与祛邪并举
“扶正以祛邪”,“正足邪自去”
细菌毒素
内毒素---革兰氏阴性
外类素--革兰氏阳性菌
许多清热药虽然抗菌力不强,但却能有十分理想的 临床疗效,期中一个原因是有明显的解毒作用。
与细菌致病力强弱有关的因素
侵袭力 1)粘附和侵入力 2) 繁殖与扩散能力 (1) 透明质酸酶 (2) 链激酶 毒素 1) 外毒素
毒性作用强不稳定,对热和某些化学物质敏感
五味消毒饮---热毒清注射液(简称热毒
清,原名抗炎6号注射液)。
急性胆系感染、急性阑尾炎、胰腺炎等200

清热药——中药学

清热药——中药学

1.清热凉血——温病热血分证 2.活血化瘀——妇科、内科、外科等瘀血证
生地 丹皮 清热凉血
生地 味甘 养阴生津 便溏不用
丹皮 味辛 散瘀兼透 阴分伏热 孕妇不用
清虚热药——清虚热 (骨蒸潮热、午后发热 、手足心热、虚烦不寐、盗汗遗精、舌红少苔脉细数)
外感发热忌用,配伍养阴药治其本
青蒿
苦、辛、寒。归肝、胆、胃经。
石膏
辛、甘,大寒。归肺、胃经。
1.清热泻火
壮热、肺热咳喘、胃火牙痛
2.除烦止渴
热盛烦渴
3.生肌收敛
疮疡溃不收口 外用(煅用)
用量15—60克,打碎先煎
清热泻火药——清气分实热
知母
1.清热泻火
苦、甘、大寒。归肺、胃、肾经。 壮热、肺热咳喘、胃火牙痛
2.滋阴降火 阴虚火旺证(盐水炙用)
3.生津润燥 内热津伤、肠燥便秘、 消渴病
身热夜甚,口干不欲饮,心烦不寐,或见神昏谵语,斑疹隐隐,舌红绛,脉细数。(若热入 心包则见:高热,神昏谵语,手足厥冷,
舌红绛,脉细数。)
• 血分证:
1.实证:在营分证的基础上,又出现躁扰不安,斑疹透露,血色鲜红或深红带紫,吐衄,便血, 尿血,舌质深绛,脉细数。亦有前证又兼有全身壮热,口渴引饮,多汗等气分见证者,为气血两 燔。(若肝热动风则见:发热,心烦,口渴,头痛眩晕,手足抽搐,角弓反张。舌红绛,脉弦数 。)
地骨皮
甘、微苦、寒。归肾、肺、肝经。
1.退虚热——阴虚内热证 2.清泄肺热——肺热咳嗽
3.凉血——血热出血证
银柴胡
地骨皮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2.虚证:低热不退,夜热早凉,热退无汗,五心烦热,口咽干燥,神倦耳聋,舌红少苔,脉细 数。

第六章清热药的药理作用

第六章清热药的药理作用
脂、降压) 其它(抗氧自由基损伤等)
抗病原体
对痢疾杆菌,绿脓杆菌,金葡菌效好; 生品作用强于炮制品;对皮肤真菌,流 感病毒作用好,对抗细菌内毒素。
生黄芩的作用优于炮制品。
抗炎

黄芩能抑制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肿胀。 黄芩素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有抑制作用。 黄芩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甲醛致大
抗细菌毒素、解热
中和、降解内毒素
解热
抗炎
小檗碱对急慢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
机制:与刺激促皮质激素释放有关
降血糖
特点:给药后2-4小时作用最强,6小时作用减 弱
机理:抑制肝脏糖原异生及促进糖酵解,不影 响胰岛素的分泌和释放,也不影响胰岛素受体 数目及亲和力,与双胍类降糖药作用机理相似
湿热证——慢性感染性疾病(肝炎)及真菌感 染——清热燥湿药
热毒——感染性疾病所引起的高热——清热解 毒药
分类
清热泻火药 清热燥湿药 清热凉血药 清热解毒药 清虚热药
药理作用
抗病原体 抗细菌毒素、降低细菌的毒力 解热 抗炎 调节免疫 抗肿瘤 其他(镇静、降压、保肝、利胆)
抗血小板聚集
机理:
拮抗Ca离子,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与吸附功 能。
小结
抗病原微生物、抗细菌毒素、解热、抗炎作用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降糖,抗溃疡、抗肿瘤 —— 与传统功效、主治相关
对心血管系统和血小板的作用 —— 非口服给药的作用
(小檗碱极性大,口服难吸收)
临床应用
细菌性痢疾、肠道感染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 消化性溃疡
拮抗外毒素 是细菌分泌至体外的物质,毒力大,对机体组织有选择性的
毒害作用.-----肝肾等器官

清热药归纳——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清热药归纳——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凡以清解⾥热为主要作⽤的药物,叫做清热药;以清热药为主组成的⽅剂,叫做清热剂。

清热药和⽅,性属寒凉,具有清热泻⽕,解毒凉⾎等功效,主要⽤于热病⾼烧,热痢,痈肿疮毒等所呈现的各种⾥热证候。

热证中有热在⽓分、营分、⾎分、以及虚热、实热等证的不同,故清法中可分为清热泻⽕、清热凉⾎、清热解毒、清热燥湿药四种;别附;清虚热、清脏腑热法。

本类⽅药性多寒凉,易伤医学教育原创脾胃,对脾胃虚弱的患者,宜适当辅以健胃的药物;热病易伤津液,清热燥湿药,⼜性多燥,也易伤津液,对阴虚的患者,要注意辅以养阴药,祛邪不忘扶正。

对脾胃虚弱、胃纳不佳、肠滑易泻的慎⽤。

⼀)清热泻⽕药: 本类药物性味苦寒,多⼊⽓分,能清⽓分之热,泻⽓分之⽕,故⼜名清⽓分法。

适⽤于⽓分实热证。

证见⾼热,烦渴引饮,汗多、⾆红医学教育原创苔黄,脉洪⼤或滑数等。

临床常⽤于急性热性病,如⼄脑、肺炎等⽓分证,常⽤药物有⽯膏、知母等;常⽤⽅剂有清⽓汤(⽩虎汤)等。

(⼀)⽯膏《本经》 为⼀种含硫酸钙的矿⽯。

挖出后去净泥⼟、杂⽯、碾碎,⽣⽤或煅⽤。

药⽤部分:为含⽔硫酸钙矿⽯。

产地:⽣产于湖北、⼭东、⼭西、四川等地。

炮制;挖出后去净杂⽯、泥⼟、⽣⽤或煅⽤。

性味:⾟、⽢、⼤寒。

归经:⼊胃、肺经。

功能:⽣⽤清热泻⽕,除烦⽌渴。

煅⽤⽣肌收敛。

主治与应⽤: 1.本品⼤寒,且有较强的清热泻⽕作⽤,善清⽓分实热,⽤于肺胃⼤热、⾼热不退、⼝渴、烦躁、脉洪⼤、甚⾄神昏谵语等实热亢盛证,常与知母相须为⽤,以增强清⾥热的作⽤,如⽩虎汤。

2.能清泻肺热,⽤于肺热咳嗽、⽓喘、⼼烦⼝渴等实热证,常配伍⿇黄、杏仁以加强宣肺⽌咳平喘之功,如⿇杏⽯⽢汤,治风热实喘等。

3.能泻胃⽕,⽤于胃⽕亢盛所致的头痛、齿痛、邪龈肿痛证,使热去则痛⽌,可与知母、⽜膝、⽣地等同⽤。

4.煅⽯膏末有清热,收敛、⽣肌作⽤,外⽤于湿疹、⽔⽕烫伤、疮疡溃后不敛及创伤久不收⼝等,常和知母、黄柏、青黛等同⽤。

执业中药师中药学清热药

执业中药师中药学清热药

第六单元清热药一、概念:以清解里热,主治里热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药性大多寒凉,味多苦。

主能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退虚热,兼能燥湿、利湿、滋阴等。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里热证,如外感热病高热、阴伤内热、温毒发斑、痈肿疮毒等。

二、分类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清热凉血药、清热解毒药、清虚热药1.清热泻火药主治气分实热证之壮热、烦渴、谵语、发狂、小便短赤、舌苔黄燥、脉洪大等,以及肺热、胃火、心火等引起的多种实热证。

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等。

2.清热燥湿药主治湿热证:肝胆湿热之胁肋胀痛、黄疸、口苦脾胃湿热之胃脘胀闷、纳呆、呕恶、口腻等大肠湿热之泄泻、痢疾、痔漏等膀胱湿热之尿急、尿频、尿痛、尿浊、尿少等黄芩、黄连、黄柏等3.清热凉血药主治血热证。

温病热入营血:可见身热夜甚,心烦躁扰,甚则神昏谵语,斑疹隐隐或见多种出血现象,舌质红绛。

内伤血热证:可见心烦,少寐,手足蜕皮,毛发脱落,月经先期量少,舌红少苔。

生地、玄参、丹皮、赤芍。

4.清热解毒药主治各种热毒证,内脏热毒如咽喉肿痛、肺痈、肠痈等,外科热毒如疮痈、丹毒、痄腮等,其他如毒蛇咬伤、癌症等均有治疗作用。

金银花、连翘、板蓝根、蒲公英等。

5.清虚热药主治阴虚内热之午后发热、骨蒸发热、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虚烦不寐、盗汗,舌红少苔,以及温病后期,热伤真阴之夜热早凉、神疲倦怠等。

也可用于小儿疳热等。

如青蒿、白薇等。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石膏辛、甘,大寒。

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大寒清热,味辛透热,退热力强):气分实热证(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热咳嗽;胃火上炎所致的头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疮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

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

知母清热泻火: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咳嗽;滋阴润燥:肺燥咳嗽;阴虚劳嗽。

肠燥便秘;胃热消渴。

阴虚火旺,潮热盗汗,骨蒸潮热。

【配伍】知母配黄柏:知母苦甘性寒,功能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黄柏苦寒,功能清热泻火。

中药药理学清热药PPt

中药药理学清热药PPt
稳定作用。
苦参
抗肿瘤:多种苦参生物 碱对小鼠移植性肿瘤, 均显示有抗肿瘤作用, 仅在作用强度和瘤株的 选择上有所差别。 其抗肿瘤作用环节包括: 1)诱导癌细胞调亡; 2)促进癌细胞分化; 3)抑制癌细胞DNA合成; 4)直接细胞毒作用。
苦参
抗心律失常:苦参有明显的抗心 律失常作用。
有效成分为苦参中的生物碱和总黄酮。 机理:(1)负性频率、负性自律 性、
黄连注射液对白细胞致热原 (LP)所致家兔发热有明显解 热作用,并能降低脑脊液中 cAMP含量。
黄连可通过抑制中枢发热介 质的生成或释放产生解热作用。
黄连
黄连泻心火,解热毒,具 有中枢抑制作用。小檗碱可 使小鼠自发活动减少,对戊 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产生协 同效应,使睡眠时间延长。
黄连
黄连水煎液口服可使正常小鼠血 糖下降,并呈量效关系。小檗碱一次 灌胃给药对葡萄糖和肾上腺素引起的 血糖升高均有降低作用。经研究证明 小檗碱对糖尿病性并发症也有一定作 用。小檗碱的降糖作用是通过抑制肝 脏的糖原异生或促进外周组织的葡萄 糖酵解作用产生的。
抗心律失常 抗心肌缺血
苦参
抗菌:苦参对多种致病性细菌均有抑 制作用。
抗真菌、抗滴虫作用:苦参对多种 致病性真菌和阴道滴虫有明显 的抑制作用。
抗病毒作用:苦参对柯萨奇病毒有 参碱 作用。其中苦参碱的 均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免疫抑制作用较强, 实验证明:苦参碱可降 而槐果碱作用较弱。 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 透性,抑制红细胞的溶 血现象,对细胞膜产生
抗毒素
许多清热药具有抗细菌内毒素的作用。 能提高机体对内毒素的耐受力。
其解毒方式为降解内毒素、拮抗外毒素、 降低细菌毒力。
抗炎作用
许多清热药对实验性炎症 各个阶段均有不同程度抑 制作用,以抑制炎症早期 为强。

清热中成药讲义(共199张PPT)

清热中成药讲义(共199张PPT)

气阳
分 实 热
明 经 热
大热
大汗
大渴 脉洪大
石膏
清 热
知母



粳米
甘草
清热透热
生津除烦
清热养阴
白虎汤
用药分析
石膏 清热泻火,透热解肌
柯韵伯:石膏辛寒,辛能解肌热,寒能胜胃火,寒性沉降,辛能走外,两擅内外之能。 张锡纯:“方中重用石膏为主药,取其辛凉之性……不但长于清热,且善排挤内蕴之热息息自毛孔达出也。”
胃气上逆
石膏、 竹叶、
粳米、甘草
人参、麦冬 半夏
功用 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使 臣 佐
竹叶石膏汤
配伍特点
清热与益气养阴并用,祛邪扶正兼顾,清而不寒,补而不滞,为本方的配伍特点 。 以大寒之剂,易为清补之方
《医宗金鉴》
竹叶石膏汤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阴耗伤的常用方,使
用本方以身热多汗,气逆欲呕,烦渴喜饮,舌红少津,脉虚数 为辨证要点。
【剂型规格】口服液,每支10毫升
金银花
黄芩
【功效】清热,解毒,泻火,利咽
【主治】风热外感及热毒炽盛证,症见咽喉肿痛、 咳嗽痰黄,以及痄腮、丹毒等。
【组方分析】 金银花与黄芩均为清热解毒中药,其中
金银花疏散风热,清热解毒为主药,辅以黄芩 清上焦热,与金银花相须为用,增加其清热解 毒之力。两药相配,共奏清热解毒,透表祛邪
白虎汤
使用注意
1、以下情况不可误用 ⑴表证未解的无汗发热,口不渴者; ⑵脉见浮细或沉者; ⑶血虚发热,脉洪不胜重按者; ⑷真寒假热的阴盛格阳证。 2、关于用法--米熟汤成;温服 3、关于石膏用量--30~60g

清热药PPT课件

清热药PPT课件
总结词:清热解毒药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热毒炽盛之证。常 见的药物有黄连、黄芩、黄柏、金银花等。
清热燥湿药
清热燥湿药主要用于治疗湿热内蕴之 证,如泄泻、痢疾、黄疸等。这类药 物能够清热燥湿,缓解病情。常见的 清热燥湿药有黄芩、黄连、黄柏等。
总结词:清热燥湿药具有清热燥湿的 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湿热内蕴之证。 常见的药物有黄芩、黄连、黄柏等。
Part
04
清热药的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
现代药理研究
药效学研究
研究清热药对发热、炎症 、病毒等的作用机制,揭 示其清热抗炎、抗病毒的 药理作用。
药代动力学研究
研究清热药在体内的吸收 、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毒理学研究
评估清热药的毒性作用, 确保药物安全有效。
临床应用与效果
感冒发热
分类
根据药物的功效和作用特点,清 热药可以分为清热泻火药、清热 燥湿药、清热解毒药、清热凉血 药等。
清热药的作用机制
清热泻火
通过清除体内的热邪,降 低体温,缓解热证的症状 ,如头痛、口干、口苦等 。
凉血解毒
通过凉血解毒的作用,减 轻体内的热毒,缓解热毒 引起的症状,如疮痈肿毒 、丹毒等。
燥湿止痢
通过燥湿止痢的作用,治 疗湿热引起的痢疾、泄泻 等症状。
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口腔疾病,清热 药在口腔溃疡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
详细描述
口腔溃疡多因心脾积热、阴虚火旺所 致,患者常见口腔疼痛、口干等症状 。清热药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等 作用,能有效缓解口腔溃疡引起的疼 痛,促进溃疡愈合。
病例三:急性胃肠炎的治疗
总结词
急性胃肠炎是一种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清热药在此类疾病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 。

《中药学》清热药习题(简答、论述)

《中药学》清热药习题(简答、论述)
答案:土茯苓味甘淡渗利,功能解毒,除湿,通利关节,又兼解汞毒,故对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中毒而致肢体拘挛、筋骨疼痛者疗效尤佳,为治梅毒的要药。此外,亦可用于湿热所致的热淋、带下、湿疹湿疮、痈肿疮毒等证。
28.简述蒲公英与漏芦的功效、主治异同点。
答案:蒲公英与漏芦均能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又同兼有通乳之效,故均可用治热毒疮痈诸证,尤为治疗乳痈之良药。蒲公英尚有利湿通淋,清肝明目之功,常用治热淋涩痛,湿热黄疸及目赤肿痛;而漏芦又能舒筋通脉,还可用于湿痹拘挛等证。
26.简述穿心莲的功效与主治。
答案:穿心莲的功效是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本品苦寒降泄,既能清解肺胃之热毒,又能苦燥大小肠之湿热。常用治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肺热咳喘,肺痈吐脓以及咽喉肿痛,痈肿疮毒,蛇虫咬伤等热毒之证;亦可用治湿热泻痢,热淋涩痛,湿疹瘙痒等湿热之证。
27.简述土茯苓的功用特点。
24.简述拳参的功效与主治。
答案:拳参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镇肝息风。可用治痈肿疔疮瘰疬,毒蛇咬伤;血热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崩漏等出血证;热病神昏,惊痫抽搐;此外拳参又能凉血止痢,利湿,用于赤痢脓血、湿热泄泻及水肿、小便不利等多种病证。
25.简述重楼的功效与主治。
答案:重楼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之功效。主要适用于痈肿疔疮,咽喉肿痛,毒蛇咬伤等证;对小儿热极生风,手足抽搐有良效;亦常用治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病证。
12.简述黄柏与知母治骨蒸潮热的不同机理。
答案:黄柏、知母均能泻肾火、退骨蒸,治疗阴虚火旺所致骨蒸潮热之证,常相须为用。但黄柏苦寒之性较大,泻相火之力较强,治骨蒸潮热之中,为治标之剂;知母虽苦寒之性较小,但其质润,既能滋阴,又能泻火,治骨蒸潮热之中,为标本兼治之剂。

掌握清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掌握黄芩`黄连的药理作用和现代应用

掌握清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掌握黄芩`黄连的药理作用和现代应用

2、抗毒素
• 作用特点: • ⑴抗细菌内毒素,提高机体耐受力。 • ⑵破坏内毒素结构。
3、抗炎
作用特点:抗急性炎症反应作用显著; • 小鼠耳肿胀实验, • 大鼠足肿胀实验, • 佐剂性关节炎。
★炎症是里热症的重要病理表现。
炎症
• 炎症早期:血管反应(渗出与水肿); • 炎症中期:炎性细胞和炎症物质; • 炎症后期:组织增生和形成屏障。 • ★里热症主要病理是早中期炎症。
抗心律失常作用机理: ①降低心肌自律性; ②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 ③消除折返冲动; (阻钠内流作用); (钙通道阻滞作用)。
[其他药理作用]
(2)降压 有效成分:小檗碱 作用特点:降压作用明显,伴有心率下 降,而左心室收缩力增强。血压降低以 舒张压最显著。 作用机理:↓
小檗碱的降压
第六章 清热药
• 掌握清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 掌握黄芩、黄连的药理作用和现代应用 • 熟悉知母、青蒿、苦参和金银花的药理 作用 • 了解大清叶与板蓝根、牡丹皮、鱼腥草 和牛黄的药理作用
自学思考题
• 1、牡丹皮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理作用有 哪些? • 2、牡丹皮对心脑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有 哪些? • 3、金银花的药理作用有哪些? • 4 、大清叶与板蓝根的药理作用有哪些?
[黄连药理作用]
(3)抗炎 有效成分:小檗碱 作用特点:对急慢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 作用机理:抑制炎症过程的多个环节: 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作用; 抗自由基作用; 降低PGE2、PLA2含量与活性。
• 解热作用: • 解热作用明显; • 抑制中枢发热介质的生成或释放。
[黄连药理作用]
(4)降低血糖 有效成分:黄连及小檗碱等。 作用特点: • 降低正常小鼠血糖; • 降低实验性高血糖小鼠血糖; • 改善糖耐量; • 改善肾小球病理变化(并发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源: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的干燥 根入药。 特征:主根粗状略呈圆锥状,外皮棕褐色, 片状脱落,折断面由鲜黄色渐变黄绿色。 采集与炮制:春、秋二季采挖。晒干。生用 或炒用、酒炙用。 生用—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炒用—清热安胎(下焦有热,胎动不安) 酒炒—清上焦湿热 炒炭—凉血止血(用以血热妄行之出血及胎 动胎漏)
药材鲜地黄
药材生地黄
生地黄Shengdihuang《神农本草经》 要点:为凉血滋阴要药,实热、虚热均可应用 命名:原名干地黄。本品色黄,生者以水浸验 之,浮者名天黄,半浮半沉者名人黄,沉下者 名地黄,此用阴干者,故名干地黄。因有生熟 之分而又名生地黄。 别名:生地、地黄、生黄根 来源: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地黄的新鲜或干燥 块根入药。 产地:生于山坡及平原沙质地。主产于河南 (为河南“四大怀药”之一)、河北、辽宁。
用法:生用—泻火力强; 盐水炙—滋补肾阴,退骨蒸潮热。 性味:苦、甘,寒。 归经:肺、胃、肾。 一般苦寒药如黄连、黄芩、栀子都有化燥伤阴 之弊,知母无此缺点,并有滋阴降火之作用。 功效: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其质地柔润,为清润之品。
临床应用: 1.气分实热证。 病因病理:温热病邪热亢盛,灼伤津液。 本品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之效。治邪在气 分之壮热、烦渴、脉洪大,常与石膏相须配 伍,如白虎汤。 2.肺热咳嗽,阴虚燥咳。 本品既清肺热,又润肺燥。治肺热咳嗽,咯 痰色黄,常与贝母、黄芩、桑白皮等同用, 如二母宁嗽丸;治肺热伤阴,燥咳无痰,常 配贝母,即二母散(《证治准绳》)。
清热药的药性都属寒凉,按“热者寒之”的治病法 则,本类药物主要用于各种热证。所谓热证是一个很广 泛的概念,它不仅指体温升高的发热,而且也泛指体温 虽正常或接近正常,患者常具有某些热证症状,如口干、 咽燥、面红、目赤、大便于结、小便短赤、五心烦热、 舌红苔黄、脉数等,都属于热证的范畴。 热证根据其发病的部位、性质和病情的轻重可分为 表热证和里热证两型。表热证的特点是虽有发热,但时 有恶寒。有表证者当用解表药治之。里热证则不同,它 是由于外邪内传入里化热,或因内郁化热所致的一类症 候群,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不恶寒反恶热,口渴,心 烦口苦,呼吸迫促,小便短赤,大便于结或兼有便秘, 腹胀,苔黄脉洪,甚至神昏 谵语,发狂等。


性能特点 性味:苦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 功效:清热燥湿,兼泻火解毒。 适应范围:主要用于湿热证。 湿温或暑温夹湿—身热不扬、胸膈痞闷、小便 短赤 脾胃湿热内蕴所致—恶心、呕吐、痞满 肝胆湿热—黄疸、耳肿流脓、胁肋疼痛
湿热下注—带下腥臭 湿热蕴结膀胱—热淋涩痛, 湿热滞于大肠—泻痢里急后重 湿热浸淫肌肤—湿疹、湿疮
采集炮制:野生者春秋季采挖。种植者秋分到霜降采 挖,去净泥土,须根,晒干,生用或炒焦、炒炭
三、清热躁湿药

因湿邪侵犯人体所引起的发热称为湿热,临床 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身重而痛、腹满食少、 小便短赤、大便溏泄、舌苔黄腻等。 因本类药物既能清热又能燥湿,部分药物还兼 有解毒的作用,故主要来治疗湿热证。 常用药物:黄芩、黄连、黄柏等,治肠胃湿热 以香连丸为代表,治湿热黄疽以栀子柏皮汤为 代表。
3、血热妄行造成的各种出血证。
4、热毒壅盛造成的疮痈肿毒、目赤肿痛、咽 喉肿痛。 5、阴虚发热等。
注意事项:
1.首先应辨证准确。
因里热病证既有气分、血分之别,湿热、热毒 之异,又有实热、虚热之分。故应辨别里热症属 气分、还是血分;是实热还是虚热;是一般的火 热,还是湿热以及里热所在的部位(肝热、肺热、 胃热)
寒凉伤阳—寒凉药物易损伤阳气
甘寒助湿—甘寒药物易助湿邪
苦寒败胃—苦寒药物易损伤脾胃
副作用
苦燥伤津—苦燥药物易损伤津液
诸药性能,均能清热 或善泻火,或善凉血 或善解毒,用各有别 夏月剂量宜强,冬月剂量宜弱 脾胃虚寒者慎用,真寒假热者应戒。
一、清热泻火药: 本类药物因有“寒凉折火”的性能,故主要用于 清气分实热。 常用药物: 石膏、知母、栀子等,白虎汤为其代表方。 性能特点: 性味:苦寒或甘寒。归经:肺、胃经。 功效:清热泻火,清泄气分邪热
2.根据病情适当配伍。 里热兼表证—与解表药同用,以表里双解。
热在气分兼血热(气血两燔)—清热泻火药 与清热凉血药同用(气血两清)。 里热兼有积滞—当清热、泻下同用
3.本类药药性大多寒凉,易伤脾胃,故脾 胃虚弱、食少便溏者慎用;阴盛格阳、真寒假 热者忌用。
苦燥容易伤阴,阴虚者慎用,或与养阴生 津药同用 4.中病即止,避免克伐太过,以伤正气。 5.夏天用量宜大,冬天用量应少。
适应范围: (1)热病邪入气分证。见高热、口渴、汗出、 烦躁,甚则神昏谵语,脉洪大等气分实热证。 (2)脏腑火热证。如肺热咳嗽、胃火牙痛、 心火烦躁、肝火目赤等。
注意事项:
(1)体虚有里热证时,应注意顾护正气, 当配伍补虚药同用。 (2)根据各药作用部位的不同,有针对 性地选择使用。
重点药物:石膏、知母、栀子、夏枯草
处方用名:黄芩、炒黄芩、酒黄芩、黄芩炭、子芩、 条芩、枯芩、片芩。
寒凉伤阳—寒凉药物易损伤阳气
甘寒助湿—甘寒药物易助湿邪
苦寒败胃—苦寒药物易损伤脾胃
副作用
苦燥伤津—苦燥药物易损伤津液
诸药性能,均能清热 或善泻火,或善凉血 或善解毒,用各有别 夏月剂量宜强,冬月剂量宜弱 脾胃虚寒者慎用,真寒假热者应戒。
适应症:
里热证
1.热病高热、口渴、小便黄、大便干、舌红、 苔黄、脉数等。 2.湿热所致的痢疾、黄疸。

述 1.清热药的功效、主治及分类 概念 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功效 清热、泻火、解毒、凉血。 主治 各种里热证,也用于其他热证。 分类
针对其不同类型和药物性能的差异,将清热药分为以下六类:
清热泻火 清热凉血 清热燥湿 清热解毒 清虚热
石膏、知母、栀子等。 犀角、生地黄、玄参等。 黄芩、黄连、黄柏等。 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等。 地骨皮、银柴胡等。
药理作用
本品内服对内毒素引起发热的动物有解热作用,并可 减轻其口渴状态。能增强家兔肺泡巨噬细胞对白色葡 萄球菌及胶体金的吞噬能力,并能促进吞噬细胞成熟。 能缩短凝血时间,促进胆汁排泄,并有利尿及降血糖 作用。能抑制神经应激能力,减轻骨骼肌兴奋性。小 剂量可使心率加快,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大剂量则 呈抑制状态,血流量反而减少。此外,还能加速
1.热病高热、口渴、小便黄、大便干、舌红、 苔黄、脉数等。 2.湿热所致的痢疾、黄疸。
3、血热妄行造成的各种出血证。
4、热毒壅盛造成的疮痈肿毒、目赤肿痛、咽 喉肿痛。 5、阴虚发热等。
注意事项:
1.首先应辨证准确。
因里热病证既有气分、血分之别,湿热、热毒 之异,又有实热、虚热之分。故应辨别里热症属 气分、还是血分;是实热还是虚热;是一般的火 热,还是湿热以及里热所在的部位(肝热、肺热、 胃热)
临床报道
现代以本品研粉内服,治大骨接病;以生石膏配桐油 外用,治单纯性阑尾炎;石膏配知母煎服,治急性肺 炎、支气管炎等有良效。用竹叶石膏汤治疗流行性出 血热有效。
知母

知母
药材知母
(知母肉)
药材知母 (毛知母)
知母Zhimu《神农本草经》 要点:清热泻火,滋阴润燥,为清润之品. 别名:肥知母、知母肉、妈妈草、蒜瓣子草 来源: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知母的干燥根茎 入药。 产地:主产于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等 地。 采集与炮制: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 泥土,晒干,习称“毛知母”;趁新鲜剥去 外皮,晒干,习称“知母肉”。切厚片,生 用或盐水炙用。
第六章 清热药
教学目的
掌握清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掌握黄芩、黄连、金银花、大青叶及板蓝根的有效成分、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了解鱼腥草、北豆根、生地黄、栀子、苦参、知母、青 蒿等的药理作用。 教学内容 清热药的功效、主治及分类。 清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黄芩、黄连、金银花、大青叶及板蓝根的有效成分、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其他清热药的药理作用。 教学重点 清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黄芩、黄连、金银花、鱼腥 草、大青叶及板蓝根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
二、清热凉血药: 主要用于清解血分实热。
所谓”血热”是指在温热病(相当于感染性疾病的 极期和晚期或败血症期)出现的发热、烦躁、神昏 谵语、皮肤发斑发疹(皮下出血)、衄、吐血、便 血等并发症,以及由“血热妄行”所致的其他出血 症,本类药物可通过其清热作用而达到凉血的目的。 常用药物: 生地黄、犀角、玄参等,犀角地黄汤为其代表方。
熟悉药:芦根、天花粉、竹叶、决明子
石膏
药材石膏
煅石膏
石膏Shigao《神农本草经》 要点: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临床证明石 膏在用于治疗“乙脑”“流脑”等热性传染病方面取 得良好效果。 命名:本品为矿石入药,其煅研醋调,固密甚于脂膏, 故名。 来源: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 (CaSO4.2H20)。 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多用于热病气分证 煅用—清热力逊,收敛生肌力专。(多外用) 处方用名:石膏、生石膏、煅石膏(熟石膏) 性味:辛、甘,大寒。 归经:肺、胃。 功效: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煅用)。
湿热流注关节—关节红肿疼痛。 本类亦可用于火盛热毒之证。
注意事项:本类药物苦寒伐胃,性燥伤阴,凡 脾胃虚寒或津伤阴亏者当慎用,或酌情配合健 脾益胃、养阴生津药同用。
黄芩
黄芩
药材黄芩
黄芩Huangqin《神农本草经》 要点:清上焦实火(肺火),清上焦湿热。止 血,安胎。 命名:芩者黔(黑色)也。本品乃黄黑之色也。 故名。(外皮棕褐色,断面鲜黄或黄绿色) 别名:黄金菜、烂心草、枯芩、腐肠(腹中皆 空)、子芩、条芩 条芩、子芩(生长年少的子根)—嫩根,体重 坚实,性沉,偏泻大肠火,清下焦湿热。常用 清热安胎。 枯芩、片芩(生长年久的宿根)—根心空腹, 中空体轻,性浮,偏清肺火,清上焦湿热。
知母甘寒入肾经,善滋肾阴退虚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