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三节 稀溶液的通性

合集下载

第一章 物质的聚集状态

第一章 物质的聚集状态

时,二者数值近似相等。
27
1.4 稀溶液的通性
稀溶液:溶剂与溶质分子之间、溶质分子之间没 有相互作用的溶液,为一种理想化的溶液模型。 稀溶液的通性:
在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稀溶液中,溶液的某些性质仅与 溶剂中溶质的独立质点数相关,而与溶质本身的性质无关, 如溶液的蒸气压、沸点、凝固点和渗透压等,这类性质称 为稀溶液的通性或依数性。包括: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 凝固点降低和渗透压现象。
M x[M (C) M (H)] x (12.0g mol1 1.01g mol1 )
解得:x = 6,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6H6。
10
1.2.2 分压定律
道尔顿理想气体分压定律 理想气体混合物中的各组分气体均 充满整个容器,混合气体中任一组 分的分压与该组分气体在相同温度 约翰· 道尔顿(1766下独占整个容器所产生的压力相同, 1844 ) 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 而总压力p等于混合体系中各组分 近代化学之父。 气体的分压之和。
28
1.4.1 溶液蒸汽压的下降
液体的蒸发
一定温度下,敞口容 器中液体将不断蒸发 至没有液体留下。 一定温度下,密 闭容器中的液体 随着蒸发进行, 最终将达到液体 蒸发与气体凝结 的动态平衡状态, 蒸气压力不再变 化。
a 敞口容器
b 密闭容器中
液体的饱和蒸汽压 在一定温度下,液体与其蒸气平衡时 的蒸气压力为该温度下的液体的饱和蒸气压,简称蒸气压。
26
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摩尔浓度:
nB nB nB cB V m/ m
i)两组分溶液,溶质B含量较少时:
nB nB nB cB bB m mA mB mA
(1-9)
ii) 稀薄水溶液中: 当cB的单位为mol L-1,bB的单位为mol kg-1

医用化学第1章溶液和溶胶2

医用化学第1章溶液和溶胶2

注意:
1. 质量摩尔浓度反映了溶质和溶剂粒子相对数目的大小, 与依数性有密切关系;
2. 不受温度的影响,在物理化学中常用;
第二节
混合物的常用组成标度
一、B 的质量分数
二、B 的体积分数
三、B 的分子浓度
四、B 的质量浓度
五、B 的浓度 六、B的摩尔分数 七、溶质B的质量摩尔浓度
一、B的质量分数(mass fraction)
1. 定义:物质B的质量与混合物总质量之比,符号为ωB。
2. 表达式:
mB B m
3. 单位:1(one)
MB 为 B 的摩尔质量。
例 2: 正常人血浆中每100ml含Na+ 326mg、HCO3164.7mg、Ca2+10mg,它们的浓度(单位mmol· L-1)各为 多少?解: ຫໍສະໝຸດ B=c(Na+) =
nB
V
326 23.0
=
×
mB
MB V
1000 100 1000 = 142 ( mmol· L-1)
物质B的质量
混合物的质量
例 100 g NaCl溶液中含NaCl 10 g,可表示为 ω NaCl = 0.1= 10%
二、B的体积分数 (volume fraction)
VB B V

(C2H5OH)=75%
物质B在某温度和压力 下的体积
混合前各物质在该温度 和压力下的体积和
表示该溶液是乙醇75 ml 加水25 ml 配制而成。
关系:1 mol· L-1 =1×103 mmol· L-1 =1×106 μmol· L-1
4. 在使用物质的量浓度时需指明基本单元。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医学上表示体液组成 标度时,凡是体液中相对分子质量已知的物质, 均应使用物质的量浓度;对于相对分子质量未 知的物质,可以暂时使用质量浓度。 B 的质量浓度与 B 的浓度之间的关系为: ρB = cBMB

第一章 稀溶液的依数性

第一章 稀溶液的依数性

例题: 例题:
牛血红蛋白溶于适量纯水中, 将 1.00 g 牛血红蛋白溶于适量纯水中,配成 100 mL 溶液, 溶液,在 20 ºC 时测得该溶液的渗透压为 0.366 kPa, , 求牛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 求牛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 mB ΠV = nRT = RT MB
mBRT MB = ΠV
时间足够长
实验测定25° 时 水的饱和蒸气压: 实验测定 °C时,水的饱和蒸气压 p (H2O) = 3167.7 Pa 0.5 mol · kg-1 糖水的蒸气压则为 糖水的蒸气压则为: p (H2O) = 3135.7 Pa 1.0 mol · kg-1 糖水的蒸气压为 糖水的蒸气压为: p (H2O) = 3107.7 Pa 结论:溶液的蒸气压比纯溶剂低, 结论:溶液的蒸气压比纯溶剂低,溶液浓度 越大, 越大,蒸气压下降越多
mB ∆Tf = Kf bB = Kf mAMB
Kf ⋅ mB MB = mA∆T f
MB = 60 g·mol-1 Mr = 60
注意: 注意:
1. 大多数溶剂的 Kf>Kb,因此同一溶液的 ∆Tf >∆Tb,因此凝固点降低法的测量灵敏度高, 因此凝固点降低法的测量灵敏度高, 相对误差较小 2. 凝固点下降在低温下进行,溶剂不至于 凝固点下降在低温下进行, 挥发,可重复测定,重现性好。 挥发,可重复测定,重现性好。 3. 低温有利于生物样品的测定,不会使样 低温有利于生物样品的测定, 品失去活性或被破坏。 品失去活性或被破坏。
H2O (l)
蒸发
蒸发 凝结
H2O (g)
动态平衡 蒸发
凝结
A B C D
饱和蒸气: 饱和蒸气:与液相处于动态平衡的气体 饱和蒸气压: 饱和蒸气压:一定温度下饱和蒸气具有的 压力, 压力,简称蒸气压

1物质的聚集状态

1物质的聚集状态

世界最轻固体气凝胶:
气凝胶是一种世 界上最轻的固体,可 以经受住1Kg炸药的 爆炸威力,让你远离 1300 ℃ 以上喷灯的 高温。从下一代网球 球拍到执行火星探险 任务的宇航员所穿的 超级隔热太空服,科 学家们正在努力探索 这种物质的新用途。
第一章 物质的聚集状态
气凝胶具有超强的隔热效果
它由一位美国化学家 于1931年在打赌时发明 出来,但早期的气凝胶 非常易碎和昂贵,所以
粒子扩散速率慢, 不能透过半透膜, 有较高的渗透压。 粗分散系统: 分散相粒子在某方向上的直径大于
100nm, 如悬浮液、 乳状液、 泡沫、 粉尘等。 与胶
体有许多共同特性。
第一章 物质的聚集状态
1.2 气 体
1.2.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 ideal or perfect gas equation )
1.3
名称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人们将符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气体,称 为理想气体。 理想气体分子之间没有相互吸引和排斥, 分子本身的体积相对于气体所占有体积完全 可以忽略。
第一章 物质的聚集状态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pV nRT
p — 气体的压力,SI单位为Pa; V — 气体的体积,SI单位为为m3;
n— 物质的量,SI单位为mol;
第一章 物质的聚集状态
1.1
分散系
分散系(disperse system):颗粒大小不等,形状不同 的物体分散在均匀介质中所形成的体系。 分散相(dispersed phase):被分散的物质,粒子间 有间隔,或称不连续相,相当于溶液中的溶质。 分散介质(dispersion medium):容纳分散质的均匀 介质,或称连续相,相当于溶液中的溶剂。

大学化学1溶液和胶体

大学化学1溶液和胶体

14
溶液的通性 — 溶液的沸点上升的原因
3.溶液的沸点上升(boiling point)
液体的沸点 ( boiling point ) 当P 液 = P 外,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正常沸点:当P外=P标时的液体的沸点。
溶液的沸点升高
是溶液蒸气压下降的直接结果
2024/9/30
15
溶液的通性 — 溶液的沸点上升的数值
p溶液= p*-⊿p = 2.338kPa - 0.021kPa = 2.317kPa
溶液的通性 — 凝固点下降
2.液体的凝固点降低(freezing point)
凝固点:某物质的液相蒸汽压与固相蒸汽压相等时 的温度。用Tf表示 或在一定外压下,物质固、液两相平衡共存时的温 度。
如 :H2O(l) 273K,101.3kPa H2O(s)
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简称蒸汽压。
加入一种难挥发的非电解质
束缚一部分高能水分子
P↓
占据了一部分水的表面
2024/9/30
8
溶液的通性 — Raoult定律
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
(P)等于纯溶剂的蒸气压(PA*)乘以溶液中溶剂的 摩尔分数(xA )。
p
p* A
xA
xA
nA nA nB
1.蒸气压下降 2.凝固点降低 3.沸点升高 4.渗透压力
p
p* A
xB
ΔTf=kf • bB
ΔTb =kb• bB
= CBRT
的数值与溶液中质点 的个数成正比
2024/9/30
23
第 4 章 酸碱解离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
4.1 电解质溶液 4.2 酸碱理论 4.3 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沉淀溶解平衡

大学化学01第一章 气体和溶液

大学化学01第一章 气体和溶液

第一章 气体和溶液学习要求1. 了解分散系的分类及主要特征。

2. 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气体分压定律。

3. 掌握稀溶液的通性及其应用。

4. 掌握胶体的基本概念、结构及其性质等。

5. 了解高分子溶液、乳状液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1.1 气体1.1.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态,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能自发地充满任何容器。

气体的基本特征是它的扩散性和可压缩性。

一定温度下的气体常用其压力或体积进行计量。

在压力不太高(小于101.325 kPa)、温度不太低(大于0 ℃)的情况下,气体分子本身的体积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气体的体积、压力和温度之间具有以下关系式:V=RT p n (1-1)式中p 为气体的压力,SI 单位为 Pa ;V 为气体的体积,SI 单位为m 3;n 为物质的量,SI 单位为mol ;T 为气体的热力学温度,SI 单位为K ;R 为摩尔气体常数。

式(1-1)称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在标准状况(p = 101.325 Pa ,T = 273.15 K)下,1 mol 气体的体积为 22.414 m 3,代入式(1-1)可以确定R 的数值及单位:333V 101.32510 Pa 22.41410 m R T1 mol 27315 Kp n .-⨯⨯⨯==⨯3118.314 Pa m mol K --=⋅⋅⋅11= 8.314 J mol K --⋅⋅ (31 Pa m = 1 J ⋅)例1-1 某氮气钢瓶容积为40.0 L ,25 ℃时,压力为250 kPa ,计算钢瓶中氮气的质量。

解:根据式(1-1)333311V 25010Pa 4010m RT8.314Pa m mol K 298.15Kp n ---⨯⨯⨯==⋅⋅⋅⨯4.0mol =N 2的摩尔质量为28.0 g · mol -1,钢瓶中N 2的质量为:4.0 mol × 28.0 g · mol -1 = 112 g 。

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

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

第一章溶液和胶体教学目的:通过讲解使学生熟悉溶液组成的几种表示方法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了解稀溶液的通性及其在有关专业中的应用.教学要求;1、熟练掌握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等基本概念。

熟练掌握溶液组成的常用表示方法。

2、熟练掌握等物质的量规则及其应用。

3、了解稀溶液的通性及其在专业课中的应用。

重点内容:1、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及计算。

2、稀溶液的依数性。

难点内容:1、等物质的量规则及应用。

2、稀溶液具有依数性的原因。

使用教具:挂图(表)教学方法:讲解式结合启发式学时分配:第一节分散系 2学时第二节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2学时第三节稀溶液的依数性 2学时作业:14--15页 1---16、19、20第一节分散系体系:化学上把所选取的研究对象成为体系相:体系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均匀部分称为相。

分为均相体系和单相系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一微粒形式分散在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体系分散质:分散系中被分散的物质分散剂:起分散作用的物质又称分散介质分散系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常把液体分散系分为粗分散系(d>100nm)、胶体分散系(1~100nm)、分子或离子分散系(d<1nm)第二节 溶液的一般概念1.溶液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分所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如:气体溶液(空气),液体溶液(海水),固体溶液(合金)。

2.通常所说溶液一般指液态溶液,最常见的是水溶液。

3.溶液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溶质和溶剂的相对组成。

4.溶液组成的量度是用在一定的溶液或溶剂中所含溶质的多少来表示的。

[提问]:1。

中学已学过的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有那些( 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2.什么是物质的量浓度 一、物质的量及其导出量: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SI 规定:使用n 或mol 时必须指明基本单元:七个基本单位长度 质量 时间 电流 热力学温度 发光强度 物质的量量符号 L m t I T I u n单位名称 米 千克 秒 安 开(尔文) 坎(德拉) 摩(尔)单位符号 m kg s A K Cd mol(1)“物质的量”与质量、长度、时间等一样,是一个物理量,用符号“n ”表示(2)“物质的量”的单位为摩尔(mol )(3) 摩尔是一物系的物质的量,是含有同数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数目的集体,该物系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与0.0012kgC 12的原子个数相等,即N A 个(阿佛加德罗常数个)。

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稀溶液:溶剂与溶质分子之间、溶质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的溶液,为一种理想化的溶液模型。

稀溶液的通性:在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稀溶液中,溶液的某些性质仅与溶剂中溶质的独立质点数相关,而与溶质本身的性质无关,如溶液的蒸气压、沸点、凝固点和渗透压等,这类性质称为稀溶液的通性或依数性。

包括: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和渗透压现象。

液体的饱和蒸气压在一定温度下,液体与其蒸气平衡时的蒸气压力为该温度下的液体的饱和蒸气压,简称蒸气压。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在纯溶剂中加入一定量的难挥发溶质后,溶剂的摩尔分数下降,溶剂的表面动能较高、能克服分子间引力进入气相的分子数目要比纯溶剂少。

达到平衡时,溶液的蒸气压要比相同温度的纯溶剂饱和蒸气压低,该现象称为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沸腾与沸点:当液体的蒸气压与外压相等时,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气化现象,该过程被称为沸腾。

此时的温度,称为液体的沸点。

通常液体的沸点是指其蒸气压等于101.325 kPa时的温度,称为正常沸点,也简称沸点。

液体的沸点会随着外压的升高而升高。

溶液的沸点升高现象: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比纯溶剂要低,所以在达到溶剂沸点时,溶液不能沸腾。

为了使溶液沸腾,就必须使溶液的温度升高,加剧溶剂分子的热运动,以增加溶液的蒸气压。

当溶液的蒸气压与外压相等时,溶液开始沸腾。

显然此时溶液的温度应高于纯溶剂的沸点。

凝固点:在p=101.325kPa的空气中,纯液体与其固相平衡的温度就是该液体的正常凝固点,也称为液体的冰点或固体的熔点。

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向一纯溶剂与其固相共存的平衡体系中加入溶质,则会引起溶剂的蒸气压下降,导致平衡破坏。

对于固相,由于与之平衡的蒸气压要高于此时溶液的蒸气压,所以,此时必然有固相溶剂融化,降低溶液的浓度,以抵消加入溶质后所引起的液相蒸气压下降作用。

而固相溶剂在融化中要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在重新达到平衡过程中,整个系统的温度要降低,进而引起固相溶剂和溶液上方蒸气压的下降。

普通化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沈阳农业大学

普通化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沈阳农业大学

第一章测试1.1、将5.0 L压力为的和15.0 L压力为的同时混合在20 L的密闭容器中,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混合气体的总压力为 ( )A:B:C:D:答案:D2.2、0.18%的葡萄糖(分子量为180)溶液的凝固点与 ( ) 溶液的凝固点近似相等.A:B:的尿素C:的蔗糖D:答案:B3.3、下列关于稀溶液的通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稀溶液的蒸汽压等于纯溶剂的蒸汽压乘以溶液的摩尔分数。B:利用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渗透压可测物质分子量。C:稀溶液的沸点会升高,凝固点则会降低。D:稀溶液的只与溶剂本身有关,与溶液浓度、温度无关。答案:A4.4、下列哪一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最高( )A:B:C:D:答案:C5.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水的凝固点时,冰的饱和蒸汽压等于水的饱和蒸汽压,等于外界大气压B:在水的正常沸点时,水的饱和蒸汽压等于外界大气压C:水在100℃时和标准压力下,水能达到气液两相平衡D:由于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故水的凝固点、沸点、比热都很高答案:A6.6、含有的溶液, ,其中的物质的量, 及的摩尔分数是( )A:0.034、0.80、0.20B:0.036、0.20、0.80C:0.046、0.16、0.84D:0.030、0.30、0.70答案:C7.7、下列溶液中蒸汽压最高的是( )A:B:C:D:答案:B8.8、溶液与葡萄糖溶液的凝固点下降值的比值为( )A:无法判断B:接近于3C:接近于2D:等于1答案:B9.9、的水溶液和的溶液在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溶液的凝固点较高B:溶液的凝固点较高C:蒸汽压相等D:无法判断答案:B10.10、下列哪一项在稀溶液的通性中起主要作用? ( )A:渗透压B:沸点升高C:凝固点下降D:蒸气压下降答案:D11.11、浓度相等的四种稀溶液蒸气压相等的是( )A:B:C:D:答案:A12.12、浓度为的溶液,实验测得其凝固点下降了0.0359K,那么该溶液的电离度为( )。已知。A:0.93B:93C:0.48D:0.52答案:A13.13、水溶液的凝固点下降常数Kf = 1.86,若水溶液的凝固点是- 0.0186 °C,则AB分子的离解百分率是( )A:100B:0.0C:1.0D:99答案:B14.14、常压下将固体撒在冰上,将会()A:冰发生融化B:和凝结在一起C:无变化D:冰变硬答案:A15.15、将A () 及B ( ) 各称出10克,分别溶入100克水中,成为A、B两溶液,用半透膜将两溶液分开后,发现()A:B中水渗入AB:(A中水渗入B、 B中水渗入A 、没有渗透现象)这三种说法都不对C:没有渗透现象D:A中水渗入B答案:D16.16、已知水溶液的,则下列水溶液中凝固点最接近 - 0.186°C是()A:B:C:D:答案:B17.17、已知5 % 葡萄糖水溶液是血液的等渗溶液,则5 % 的尿素水溶液应该是血液的()A:等渗溶液B:低渗溶液C:37 °C时是等渗溶液,其它温度不一定D:高渗溶液答案:D18.18、将某聚合物2.5g 溶于100.0mL 水中,在20°C时测得渗透压为,该聚合物的摩尔质量是()A:B:C:D:答案:D19.19、实际气体在那种情况下更接近于理想气体?()A:高温低压B:高温高压C:低温高压D:低温低压答案:A20.4、将30克某难挥发非电解质溶于120克水中, 使水的凝固点下降到-1.86℃,该物质的摩尔质量是 ( ) (已知Kf =1.86)A:120B:30C:186D:250答案:D第二章测试1.已知, 则反应的应为( )。A:B:C:D:答案:C2.一定条件下,乙炔可自发聚合为聚乙烯,此反应( )。A:B:C:D:答案:B3.对于反应来说, 和关系是( )。A:B:C:D:答案:D4.下列物质中, 为零的物质是( )。A:B:C(金刚石)C:D:答案:C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的反应都是自发反应B:的反应在高温下有可能自发进行C:放热反应都可自发反应进行D:纯物质的皆为零答案:B6.下列各组均为状态函数的是( )A:U、H、S、W、Q、GB:U、H、S、P、V、TC:ΔU、ΔH、ΔS、W、Q、ΔGD:答案:B7.在373K,时,水蒸发为水蒸汽的过程中,体系的热力学函数变化为零的是( )A:B:C:D:答案:C8.已知HCl的 ,则可判断下列反应: 的为:( )A:B:C:D:无法判断答案:C9.已知等于( )A:B:C:D:答案:D10.下列哪一反应(或过程)的熵值是减小的( )A:晶体溶于水B:晶体从溶液中析出C:反应D:固态的升华答案:B11.反应 , ,标准状态下,此反应:( )A:低温自发B:任何温度均自发C:高温自发D:任何温度均不可能自发答案:C12.在298.15K和标准态时,下列反应均为非自发反应,其中在高温下仍为非自发反应的是( )A:B:C:D:答案:C13.根据数据 , , 反应 (1) ; (2) , 在标准状态下进行的情况说明正确的是( )A:(1)能自发(2)不能B:(1)和(2)都能自发C:(1)和(2)都不能自发D:(2)能自发 (1)不能答案:D14.根据盖斯定律判断下列等式哪一项是正确的? ( )A:B:C:D:答案:D15.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等于 ( )A:B:C:D:无法计算答案:C16.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已知,及的分别为–75,–394以及–286,那完全燃烧时,应放热:( )A:B:C:D:无法计算答案:A17.小苏打按下式分解生成纯碱已知在273K 时,,在323K时 ,那么上述反应( )A:B:C:D:答案:A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指定温度下,元素稳定单质的B:应用盖斯定律,不仅可以计算化学反应的 , 还可计算C:化合物的标准熵是由稳定单质在标准状态下,生成该化合物的熵变D:能燃烧的物质含有热量,反之则不含有热量答案:B19.若某反应的,由此可推断该反应()A:在标准状态下不能自发进行B:C:在非标准状态下一定不能自发进行D:不能自发进行答案:A20.同温同压条件下,按熵值递增次序排列正确的()A:B:C:D:答案:B第三章测试1.反应,欲使有害气体 NO、CO 尽可能转化为和 , 应采取的条件是()。

稀溶液的通性 Microsoft Word 文档

稀溶液的通性 Microsoft Word 文档

2010年岩土工程师基础知识:稀溶液的通性岩土工程师考试网更新:2010-10-14 编辑:婷婷thea稀溶液的通性(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将分别盛有纯水,蔗糖溶液的两只烧杯,一起放在一罩子内,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纯水陆续蒸发而消失,同时蔗糖溶液增加,这个现象是由于两只烧杯上部水蒸气压力不相等,水自动地从蒸气压高的部位(纯水)向蒸气压低的部位(糖溶液)移动。

这是由于溶质的加入,溶质粒子与溶剂分子比较均匀地分布在溶液中,致使溶剂本身的相对浓度减小,在单位时间内从溶液中蒸发出的溶剂分子数比在纯溶剂上面的少,也就是难挥发物质的溶液蒸气压低于纯溶剂的蒸气压、显然,溶液的浓度越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得越多。

拉乌尔(Roult)定律: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与溶质的摩尔分数成正比,(只与数量有关)。

(二)溶液的沸点上升和凝固点下降由于加入难挥发物质后,引起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显然,溶液的沸点就要高于纯溶剂的沸点。

例如:水在1000C时的蒸气压是101325Pa,加入溶质后,蒸气压要降低,这时蒸气压低于外界压力,虽然仍在1000C,但溶液不会沸腾,要沸腾必须使温度升高一些。

才能使它的蒸气压重又达到101325Pa,与外界压力相等。

所以溶人难挥发溶质后,溶液的沸点必高于纯溶剂,溶液愈浓,沸点高得愈多。

我们把这现象叫做溶液的沸点上升,这是蒸气压下降的必然结果。

凝固点(tf)是一物质在固、液两相平衡时的温度。

此时两相的蒸气压必然相等,否则蒸气压较大的一相就会消失,不能保持两相平衡共存的状态,例如:水在0℃以下的蒸气压高于冰的蒸气压,所以0℃以下的水会全部结冰。

反之,则冰融化为水。

溶液的凝固,实质上是溶液中溶剂的凝固,除非对溶质来说已达到饱和,否则溶质不会结晶出来,所以溶液的凝固点是溶液中溶剂的蒸气压和固态纯溶剂的蒸气压相等时的温度,此时,固态纯溶剂可以和溶液平衡共存。

由于溶液的蒸气压下降程度取决于溶液的浓度,而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又是沸点上升和凝固点下降的根本原因,因此,溶液的沸点上升与凝固点下降必然与溶液的浓度有关。

名词解释稀溶液的通性

名词解释稀溶液的通性

名词解释稀溶液的通性稀溶液是化学中常见的一个概念,指的是溶解度较低的溶液。

在稀溶液中,溶质的浓度相对较低,与溶剂的相互作用较弱,因此显示出一些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首先,稀溶液的通性表现在其物理性质上。

稀溶液的粘度较低,流动性较好。

由于溶质的浓度较低,溶液中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使得溶液的黏度较小,流动性较好。

这也是人们在制备溶解度较低的溶液时常使用稀溶液的原因之一。

其次,稀溶液的通性还表现在其化学性质上。

稀溶液的电导率较高,反应速率较快。

溶质分子的浓度较低意味着在溶液中存在较多的自由离子和溶剂分子,这些离子和分子在电场作用下更易导电。

因此,稀溶液的电导率通常会比浓溶液高。

此外,由于浓度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较弱,反应物分子更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因此稀溶液中的化学反应速率也较快。

稀溶液的通性还表现在其溶解度和溶剂选择上。

一般而言,溶解度较低的溶质更适合在稀溶液中溶解。

这是因为稀溶液中的溶质浓度较低,使得溶质分子容易与溶剂分子分散均匀,降低溶质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增加溶解度。

此外,对于某些溶质,其溶解度可能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利用稀溶液这一特性,人们可以在合适的温度下,调节稀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

除此之外,稀溶液的通性还体现在一些特定应用中。

例如,在生化实验中,为了确保反应物质的准确浓度和反应速率,常常需要制备稀溶液。

此外,稀溶液也广泛应用于药物制剂中的配制过程中,以保证药物在给药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总之,稀溶液作为一种特殊的溶液类型,具有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稀溶液对于科研、实验和工业生产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它的通性不仅体现在物理和化学性质上,而且能满足一些特定的应用需求。

对稀溶液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一重要的溶液类型。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通性与电解质溶液课件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通性与电解质溶液课件
02
渗透压的计算公式为:π = cRT, 其中π为渗透压,c为溶液浓度, R为气体常数,T为绝对温度。这 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出非电 解质稀溶液的渗透压。
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
沸点升高是指在一定压力下,溶液的 沸点高于纯溶剂的沸点。这是因为溶 质分子占据了溶液中的一部分空间, 使得溶剂的沸点升高。
凝固点降低是指在一定压力下,溶液 的凝固点低于纯溶剂的凝固点。这是 因为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 作用,使得溶剂的凝固点降低。
02 电解质溶液的性质
电导率
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物理量,其大小与溶液 中离子的浓度、离子所带电荷数以及离子的迁移率等因素有 关。在稀溶液中,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符合德拜-休克尔方程 。
能力较弱。
离子淌度的应用
离子淌度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离子淌度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离子交换、电渗析、电泳等分离技术中,离子 的淌度是重要的参数之一。
离子淌度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离子淌度在环境科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土壤中离子的迁移、水体中离子的迁移等研 究中,离子的淌度是重要的参数之一。
离子淌度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定义
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由于库仑力的作用而发生的迁移现象。
原理
当带电粒子处于电场中时,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这个力的大小与粒子的电荷量和电 场强度有关。在电场的作用下,带电粒子会沿着电场线方向发生迁移,这种现象就是电
泳。
电渗的定义和原理
定义
电渗是指溶液在电场中的流动现04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
电导率的定义和测量
电导率的定义
电导率是衡量物质导电能力的物理量 ,单位为西门子/米(S/m)。在电 解质溶液中,电导率的大小取决于溶 液中离子的浓度和离子迁移率。

第一章 物质的聚集状态

第一章 物质的聚集状态
溶液:由两种或多种组成以分子的、原子或离子的状态所 组成的均匀稳定的液相体系。 1.3.1 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是指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 除以溶液的体积,用符号cB 表示。
式中nB表示溶液中溶质B的物质的量,其SI单位为mol;V为 溶液的体积,其SI单位为m3,在分析化学中,体积的常用单 位为L或mL;浓度cB常用单位为mol/L。
分散质
分散剂
实 例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气 气 气 液 液 液 固 固 固
空气 云、雾 烟灰尘 泡沫 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糖水、油漆 泡沫塑料 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 有色玻璃、合金
液态分散系(分散介质是液态)
分散相粒 子直径 /nm <1 分散系类型 分散相 主要性质 实例
低分子或离子分 散系 胶 体 分 散 系 粗 分 散 系 高分子溶液
611
T/K
从图中可以看出,
1) 随着温度的升高,水,水溶液,冰的饱和蒸气压都升高。
其中冰的曲线斜率大,随温度变化显著。 2) 同一温度,水溶液的饱和蒸气压低于水的饱和蒸气压。
p/Pa 1.013 10
611
5
A B
l1
l2 A′
l3
B′ T2 273 373 T1 T/K
3) 373 K时,水的饱和蒸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强,如图中 A 点,故 373 K 是水的沸点。大气压强 1.013 10 5 Pa 。
若 p 固 > p 液, p 固 < p 液, 饱和蒸气压图
则平物质的饱和蒸气压 p,对温度 T 做图,即得到物质饱和蒸气
压图。下面是水,水溶液,冰体系的饱和蒸气压图。
p/Pa 1.013 10 5 A

第一章_气体和溶液

第一章_气体和溶液

2、分压定律
道尔顿分压定律: 混合气体的总压力等于各组分气体的分压之和。 某组分气体分压的大小和它在气体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或摩尔分 数)成正比。 (分压力是指混合气体中每一种气体单独占有整个混合气 体的容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时所产生的压力。) 数字表达式:p = p1 + p2+ ……pi
pi = p xi = p
图1-2溶液蒸气压下降的示意图
实验证明: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等于纯溶剂的 蒸气压乘以溶剂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即: p = pB*xB
p—溶液的蒸气压 pB* —纯溶剂的蒸气压 xB—溶剂的摩尔分数。
p = pB* (1-xA) Δp = pB* - p = pB* xA 上式表明: 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与溶质的摩 尔分数成正比,这称为拉乌尔定律。(此定律只适用于稀溶液,溶液越稀,越 符合定律。) 质量摩尔浓度(b):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除以溶剂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 -1。 kg 在稀溶液中,nB》nA , n n ∴xA = n +An ≈nA A B B
若溶剂为水,溶解在1kg水(即55.6mol)中的溶质的物质的量nA就等于 该溶液质量摩尔浓度b,则: nA b Δ p = pB* xA ≈ pB* ≈ pB* nB 55.6
将xB = 1- xA( xA为溶质的摩尔分数)代入上式,得
在一定温度下, pB*为一常数, pB*/55.6可合并为另一常数,用K 表示: 即: Δ p = K· b
(a) (b)
V—溶液的体积 n—该体积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R—摩尔气体常数 T—热力学温度 c—物质的量浓度 (mol· -1) L 很稀的溶液,c近似等于质量摩尔浓度b,所以,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一章溶液和胶体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一章溶液和胶体

1.3.3 B的质量分数
物质B的质量与混合物的质量之比。
B
mB m
mB — 物质B的质量; m —混合物的质量;
B — B的质量分数,SI单位为1。
1.3.5 几种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
1. 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
cB
nB V
mB M BV
mB
M Bm /
mB
M Bm
B
MB
CB —溶质B的量浓度;
pB p
nB n
xB
x B B的摩尔分数
pB
nB n
p
xB p
B的摩尔分数
B
nB n
nB—B的物质的量,SI单位为mol; n —混合物总的物质的量,SI单位为mol ;
B— SI单位为1。
两组分的溶液系统 :
溶质B的量分数:
B
nB nA nB
溶剂A的量分数:
A B 1
A
nA nA nB
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溶液(solution):
凡是由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 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体系。
1.1 分散系
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 里所形成的系统称为分散系统 ,简称分散 系。如泥浆、云雾、牛奶等分散系。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叫做分散质(或分散 相);
分散剂:而容纳分散质的物质称为分散剂( 或分散介质)。
表 1-1 按聚集状态分类的各种分散系
分散质
分散剂
实例


















空气、家用煤气 云、雾 烟、灰尘 泡沫、汽水 牛奶、豆浆、农药乳浊液 泥浆、油漆、墨水 泡沫塑料、木炭、浮石 肉冻、硅胶、珍珠 红宝石、合金、有色玻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
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 Δp= kbB ΔTf = kf bB ΔTb = kb bB
= cBRT ≈ bBRT
(三)、渗透浓度
1.渗透浓度(osmolarity)
[定义]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有的能产生渗透效应的各种 分子、离子(统称为渗透活性物质)的总数。 渗透活性物质的物质的量除以溶液的体积。
渗透方向
1. 溶剂分子从纯溶剂一方往溶液一方渗透; 2. 溶剂分子从稀溶液一方往浓溶液一方渗透。 产生渗透现象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一是有半透膜的存在; 二是半透膜两侧单位体积内溶剂分子数不相等。
(半透膜两侧存在渗透浓度差。)
(二)、渗透压力(osmotic pressure)
[定义]为维持只允许溶剂通过的膜所隔开的 溶液与溶剂之间的渗透平衡而需要的 超额压力。
解 ΔTf = kf bB
bB=
ΔTf kf
5
=
= 2.69(mol ·kg -1)
1.86
ρB =
mB V
=
2.69× 62
(1000+2.69×62)/1000
=143(g·L -1)
乙二醇 非易失性的
适用于公办各专业
适用于公办各专业
四、稀溶液的渗透压力
(一)、渗透现象 (二)、渗透压力 (三)、渗透浓度 (四)、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
= 0.52×8.314×(273+37)
1.86
= 721 ( kPa)
渗透压力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
例 将1.00 g血红素溶于适量纯水中,配置成100 ml溶 液,在20℃时测得溶液的渗透压力为0.366 kPa,求 血红素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 Π V = n RT= mB RT
MB
MB =
mΠBVRT=
表明: 稀溶液的Π大小仅与单位体积溶液 中溶质质点数的多少有关,而与溶 质的本性无关。
渗透压力的计算
例 将2.00g蔗糖(C12H22O11)溶于水,配成 50.0ml溶液,求溶液在37℃时的渗透压。
解 C12H22O11的摩尔质量为342 g·mol-1,则
c(C12H22O11) =
n V
=
2.00
1.00 ×8.314×(273+20)
0.366×0.100
=
6.66×104(g
·mol
-1)
【归纳】 血红素的浓度仅为1.50×10-4 mol·L-1 凝固点下降仅为2.79×10-4℃ ——很难测定 渗透压力相当于37.3 mmH2O柱 ——可准确测定
渗透压力法是测定蛋白质等高分子化合物的相 对分子质量的最好方法。
C6H12O6:cos=
180
=278 mmol·L-1
9 ×1000
NaCl :cos=
58.5
×2=308 mmol·L-1
(四)、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
等渗、高渗和低渗溶液的概念
1. 正常人血浆的渗透浓度为303.7 mmol·L-1
2. 临床上规定:
等渗溶液:cos在280~320 mmol·L-1的溶液; (isotonic solution)
低渗溶液:cos<280 mmol·L-1的溶液 (hypotonic solution)
高渗溶液:cos>320 mmol·L-1的溶液; (hypertonic solution)
常用的等渗溶液有生理盐水、50.0 g/L葡 萄糖溶液、12.5 g·L-1的NaHCO3 溶液。
等渗、高渗和低渗溶液在医学上的应用
3. 溶液的沸点升高值的计算公式
ΔTb = Tb - Tb* = kb bB
kb为溶剂的沸点升高常数 kb只与溶剂的性质有关,而与溶质种类
无关,数据有表可查。(P9表1-4) 表明:难挥发性的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沸点升高只
与溶质的bB有关,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注意:溶液的沸点指溶液刚开始沸腾时的T,纯 溶剂的沸点是恒定的。
√ C、 0.1mol·L-1 葡萄糖 ┃0.1mol·L-1 蔗糖
D、 0.1mol·L-1 CaCl2 ┃0.1mol·L-1 Na2SO4
适用于公办各专业
稀溶液的依数性 :
Δp= i K bB ΔTf = i Kf bB ΔTb =i Kb bB
= i cB R□T ≈ i bB RT
校正因子i :一“分子”电解质解离出的粒子个数。 • A-B型强电解质(如KCl、CaSO4、NaHCO3等)i= 2 • A-B2或A2-B型强电解质如(MgCl2、Na2SO4等) i=3
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
(二)、溶液的蒸气压下降(Δp)
(二)、溶液的蒸气压下降(Δp)
1. 原因: T一定,纯溶剂的蒸气压为定值,设p*
在纯溶剂中加入少量的难挥发性溶质
溶质分子或离子占据一部分溶液的表面, 减少单位时间从溶液中逸出溶剂分子数目。
蒸发
凝结
蒸气压:溶液p <纯溶剂p*
Δp = p* - p ,Δp :蒸气压下降
ΔTb法会因温度高而引起溶剂挥发,使
溶液变浓而引起误差 ; 某些生物样品不耐高温,在沸点易变性或破坏。
应用二:制作防冻剂和冷却剂
例 水中加入乙二醇可使水的凝固点降低,从而达到 抗冻的目的。为了使溶液的凝固点达到-5℃,乙二醇 的质量浓度应为多少(假设该溶液属理想溶液,水为1 kg,所得溶液的密度为1 kg·L-1)?
= 0.117 (mol·L-1)
342 ×0.050
Π = cB RT = 0.117 ×8.314 ×310 =302( kPa)
渗透压力的间接测定
例 测得泪水的凝固点为-0.52℃,求泪水在体 温37℃时的渗透压力。
解 ΔTf = kf bB
bB =ΔTf / kf
Π = bB RT =
ΔTf RT kf
符号:p 表示,单位为Pa(帕)或 kPa(千帕)。
2. 影响蒸气压p的因素
(1) 物质的本性(同温下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p);
一般液体的p较大,但甘油、
硫酸等较小。
固体也具有一定的p ,
只是较小而已。但如碘,
樟脑会升华。
常温下:
p大——易挥发物质
p 小—— 难挥发物质
(2)p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三、非电解质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freezing point depression)
1. 纯液体的凝固点Tf: 外压一定时, p液=p固时的温度。
固液相共存时的温度,此温度对其固态来说 也称熔点。 • 物质液相凝固点就等于固相的熔点。
• 水的凝固点又称为冰点。 • 0 ℃时,p*水= p冰 = 0.6106kPa, 0 ℃时 冰与水共存
• 弱电解质的依数性计算可近似等同于非电解质。
例 计算医院补液用的50.0 g·L-1葡萄糖溶液 (C6H12O6)和生理盐水的渗透浓度。
解 C6H12O6是非电解质,NaCl是i = 2的强电解质 C6H12O6 和NaCl的摩尔质量分别为180 和58.5 (g·mol-1)
50.0 ×1000
[符号] cos Cos = n/V
[单位] mmol·L-1
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
Δp= i K bB
ΔTf = i Kf bB ΔTb =i Kb bB
= i cB RT ≈ i bB RT
校正因子i :一“分子”电解质解离出的粒子个数。 • A-B型强电解质(如KCl、CaSO4、NaHCO3等)i= 2 • A-B2或A2-B型强电解质如(MgCl2、Na2SO4等) i=3
第三节 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通性 Colligative properties of dilute solution
溶剂 + 溶质 = 溶液
溶剂形成溶液之后, 性质的改分为两类:
1. 溶质本性: 颜色、粘度、pH、 密度、 导电性等.
2. 溶质的颗粒数: 蒸气压、沸点、凝固点和 渗透压。 理想稀溶液:
2. 拉乌尔(1887年法国)定律:
(难、非、稀) p = p* xA——经验公式 Δp = p* - p = p* - p* xA = p* xB
2. 拉乌尔定律
由公式Δp = p* xB推导得: •Δp = p* - p = kb B
• k是一常数,与p*和溶剂的摩尔质量有关。
• 温度一定时,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的
[符号] Π
[单位] Pa 或 kPa
(二)、渗透压力
1. 范托夫(1886 荷兰)定律:
ΠV = nRT Π = cBRT 稀水溶液 (cB≈bB) Π ≈RT bB
单位:R=8.314 J·K-1·mol-1 ,T (K ) bB (mol ·kg -1 )或cB (mol ·L-1 )
则 Π (kPa)
(一)、渗透现象
结果:溶液一侧的液面升高。 原因:单位时间内由纯溶剂进入溶液中的溶剂分
子数要比由溶液进入纯溶剂的多。
渗透现象:溶剂透过半透膜进入溶液的自发过程。
半透膜(semi-permeable membrane)
[定义] 只允许溶剂(水)分子通过不允许溶 质(蔗糖)分子透过的薄膜。
• 人工制备膜(如火棉胶膜、玻璃纸及羊皮纸等); • 生物膜(如细胞膜、毛细血管壁等)。
血浆渗透压
晶体渗透压: 维持细胞内外水的相对平衡
(NaCl 、NaHCO3 、葡萄糖、尿素等晶体物质所产生)
胶体渗透压: 维持血容量和毛细血管内
外水的相对平衡
(血浆蛋白质所产生)
适用于公办各专业
习题1
1.相同浓度的葡萄糖和NaCl溶液的П也相同。 (× )
2. 若两种溶液的渗透压相等,其物质的量的浓度
1. 稀 2. 非电解质 3. 非挥发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