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题型荟萃:15.重力、重心和重力加速度
人教必第二高一物理新教材讲学07 重力、重力加速度与天体的自转(知识精讲解析版)

专题07 重力加速度与天体的自转知识精讲一知识结构图二.学法指导1通过研究不同情形下引力计算,能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内涵.2. 通过对地面物体的运动分析,能将物体的运动抽象为匀速圆周运动模型。
3.通过对一些天象的分析,能用与万有引力相关的证据解释一些现象.三.知识点贯通知识点1 物理观念--万有引力定律(1)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2)表达式221 r mmGF(3)适用每件:A.两个质点B.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例题1.如图所示,有一个质量为M,半径为R,密度均匀的大球体。
从中挖去一个半径为R/2的小球体,并在空腔中心放置一质量为m的质点,则大球体的剩余部分对该质点的万有引力大小为(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 )GMm 4GMm GMm 知识点二 科学思维——万有引力与重力(1)卫星的运行在圆形轨道上运行的卫星,中心天体对卫星的万有引力全部提供卫星运行所需向心力,卫星所受万有引力等于重力,与中心天体的自转无关,只随离地高度变化。
22)()(ωh R m h R GMm +=+、h mg h R GMm =+2)((2)地面上物体地面上静止物体所受万有引力一部分提供物体随中心天体自转所需向心力,另一部分为物体所受重力且与地面支持力相平衡。
同一物体在地面不同纬度处所需向心力不同,重力也不同;不同中心天体上重力的大小还与中心天体的自转角速度变化。
在赤道上:22ωmR N R GMm =-、赤mg N = 在两极处:02=-N R GMm 、极mg N =例题2:宇航员在某星球上为了探测其自转周期做了如下实验:在该星球两极点,用弹簧秤测得质量为M 的砝码所受重力为F ,在赤道测得该砝码所受重力为F'.他还发现探测器绕该星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假设该星球可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则其自转周期为( ) A .FF T' B .'F F TC .FF F T'- D .'F F FT- 【答案】D【解析】设星球及探测器质量分别为m 、m',在两极点,物体随星球自转的半径为0,万有引力等于重力,有:2RGMm F =,在赤道上,万有引力与重力均沿星球半径指向球心,万有引力的一部分提供物体随星球自转所需向心力、另一部分为重力,有:22)'2('T MR F R GMm π=-,探测器绕该星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则有:22)2('''TR m F R Gmm π=-;联立两式解得''F F F T T -=,故D 正确.例题3:假定太阳系一颗质量均匀、可看做球体的小行星自转原来可以忽略。
高中物理 必修一 第三章 习题(含答案)

练习3.1-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堂测验一、多项选择题(共10题,题分合计10分)1.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B.物体的重心位置有可能变化C.把一物抬到高处,其重心在空间的位置也升高了D.背跃式跳高运动员,在跃过横杆时,其重心在身体之外2.关于重力的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悬挂在竖直绳子上的物体,绳子对它的拉力一定等于其重力B.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一定等于其重力C.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运动状态无关D.向上运动的物体所受重力可能小于向下运动的物体所受重力3.一个重10N的石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地面受到10N的压力,对压力的理解正确的是A.这压力就是重力B.这压力的平衡力是重力C.这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D.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4.关于重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在下落过程中受重力的作用B.只有在地球表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C.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球球心D.水面上的物体虽受浮力作用,但重力将不变5.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个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地方所受重力都不相等B.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C.将物体放到绕地球旋转的人造卫星中,物体仍受重力的作用D. 只有在地球表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B.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任何物体都可以用悬挂法确定其重心位置C.将物体悬挂起来平衡时重心必在悬挂点的正下方D.在任何地点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都等于9.8N7.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B.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C.将物体悬挂起来平衡时重心必在悬挂点的正下方D. 任何地点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都等于9.8N8.关于重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B.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C.物体悬挂起来平衡时重心必在悬挂点的正下方D.任何地点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都等于9.8N9.用弹簧秤竖直悬挂静止的小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对弹簧秤的拉力就是小球的重力 B.小球对弹簧秤的拉力等于小球的重力C.小球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 D.小球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10.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所受的重力是由地球吸引产生的B. 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等于该物体的吸引力的大小C. 物体所受的重力始终等于质量的9.8倍D. 同一地点质量相同的物体重力也相同二、单项选择题(共16题,题分合计16分)1.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B.任何物体的重心都在它的几何中心上C.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其重心位置一定改变D.物体放置的位置发生改变,重心对物体的位置不会改变2.如下图所示的ABC是木匠用的曲尺,它是用粗细不同、质量分布均匀,AB和BC 相同的木料做成,D是AC连线的中点,E是AB的中点F和BC的中点G连线的中点,则曲尺的重心在:A.B点 B.D点C.E点 D.G点3.关于重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C.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的D.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支持重物的支持面垂直的4.关于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只有在重心处才受重力作用B.圆球的重心必在球心C.均匀圆柱的重心在其轴线的中心D.载重汽车装了货物,整体的重心只同所装货物的质量大小有关5.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该物体的支持力实质上是同一个力B.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该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实质上是同一个力C.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该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6.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风筝升空后越飞越高,说明风筝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小B.在天空飞行的飞机受到重力的作用C.浮在水面上的木块由于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所受重力将变小D.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的7.关于重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从高处释放,物体在下落过程中不再受重力的作用B.只有在地球表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C.将物体放到绕地球旋转的人造卫星中,物体仍受重力的作用D.水面上的物体由于受浮力作用,重力将减小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个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地方所受重力都相等B.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C.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球球心D.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9.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下落过程中不受重力的作用B.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C.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球球心D.水面上的物体由于受浮力作用,重力将减小10.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上只有重心受到重力作用; B.物体的重心一定在这个物体上;C.球体的重心一定在球心上; D.重心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物体内质量分布有关11.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心是物体内重力最大的点B.任何几何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几何中心重合C.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它总是在物体上,不可能在物体外D.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12.关于重力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静止时受到的重力最大,运动时变小 B.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C .重力没有施力物体 D .重力的大小只决定于物体的质量13.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B. 一个挂在绳子上的物体,它受到的重力就是绳对它的拉力C .重力没有施力物体D. 在地面上同一点,质量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14.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地球吸引力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C.物体所受的重力始终等于质量的9.8倍D.同一地点质量相同的物体重力也相同15.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地球吸引力B.物体所受的重力是由地球吸引产生的C.重力没有施力物体D.任何地点质量相同的物体重力也相同16.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的重力是由地球吸引产生的B.物体所受的重力指向地心C.物体所受的重力始终等于质量的9.8倍D.任何地点质量相同的物体重力也相同三、非选择题(填空)(共2题,题分合计2分)1.重力是由于______而产生的,它的方向______,重力的作用点可认为作用在物体的______上。
高一物理重力与重心

例4
• 某人站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为600牛,则该 人的质量为 60 千克。若同一物体在月球 表面受到的重力时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 1/6,那么,该人在月球表面受到的重力 为 100 牛,此时它的质量为 60 千克 。 (g取10 N / kg )
;https:// 必富LG游戏 LG大宝游戏 LG游戏平台 PT游戏平台
力的作用效果:
1、使受力物体发生形变(形状和体积的变 化).
2、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速度 的大小和方向变化).
1、在国际单位制(SI制)中,力的单位是牛 顿,简称牛,符号是N. 2、力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是矢量.大 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 :
(1)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F(要有标度). (2)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3)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 沿力的方向的直线叫力的作用线
3.重力的大小:
重力G跟它的质量m成正比.
G mg , g 9.8 N/kg
• 对给定的物体在确定的位置,它的 重力与它所处的运动状态无关. • 重力的大小可以由弹簧秤测出
注意:挂在弹簧秤下方的物体处于静止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弹簧秤的示数才 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
讨论:在静止的情况下,物体 A对水平面的压力和它的重 力是一回事吗?
抬高斜板物体向下 倾倒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与水平面垂直)。
• 重力的方向不一定与接触面垂直.
G
G
水平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水平面垂直, 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不与斜面垂直.
重力的方向:总是 竖直向下
• • • • • 下列关于重力方向的几种说法错误的是: 1、垂直向下 2、垂直于接触面向下 3、垂直地面向下 4、指向地球中心
重力与重心ppt课件

重力的三要素 • 方向——竖直向下
竖直向下≠垂直向下≠指向地心
G
ω F1
FG
重力的三要素 • 方向——竖直向下
应用:检查物体是否竖直或者是水平放置以及物体的倾斜程 度,如用重垂线来检查墙体砌得直不直
重力的三要素
• 作用点 能否用一个重力来集中代表它各个部位受到的重力?
G1 G2 G3
Gi Gi+1
供地球自转所需要的向心力
重力的三要素
• 大小
1、实验法:用弹簧测力计测量 原理:二力平衡
2、公式法: G mg
g是自由落体加速度/重力加速度, 一般取9.8N/kg,方向和重力方向一致
g与纬度和高度有关,同一物体的 重力会随着g值的变化而变化
重力的三要素
• 大小 1、物体给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2、物体给台秤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如果要用一根手指把一只盘子顶稳, 手指应该顶在盘底的什么位置呢?
重心的位置 • 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吗?
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 物体的重心位置会不会改变?
质量均匀分布的铁环 vs
切断并拉直的铁丝
竖直放置的半瓶水 vs
水平放置的半瓶水
影响重心的因素:质量分布和形状
重心的位置
均匀 重心
物 分布 位置 体 质 量 分布不 重心
例:放在桌面上的盒子受到了桌面给它的3N的支持力。
F=3N 1N
重力G
• 定义:因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非接触力
施力物体:地球
性质力
受力物体:地球表面附近的一切物体
重力G
• 产生原因: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ω F1
地球吸引力:F 向心力:F1
高中物理有关“重心”的 汇总

高中物理有关“重心”的资料汇总霸州市第一中学 周茂森一.定义: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作用,从效果上来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重心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引入,是假想的点,不是真实存在的。
二.重心位置的确定方法一:几何法。
几何形状规则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例如:①质量分布均匀的细直杆,重心在杆的中点。
②质量分布均匀的金属球,重心在球心。
③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形木块,重心的对角线的交点。
④质量分布均匀的圆柱体,重心在中轴线的中点。
方法二:悬挂法。
如图(1)所示,用悬挂法可以确定一块薄板重心的位置。
现在A 点把物体悬挂起来,通过A 点画一条竖直线AB ,然后再选另一处C 点把物体悬挂起来,同样通过C 点画一条竖直线CD ,AB 和CD 的交点O ,就是薄板重心的位置。
方法三:牵引法。
对于长条形棒状物,可以用牵引法来确定其重心的位置。
如图(2)所示。
将长条形棒状物用细绳AB 悬挂起来,另一端用细绳CD 缓慢牵引到一定位置,分别将AB 和CD 两条线延长并交于一点E ,E 点正上方且在棒上的O 点处,即为该物体的重心位置。
方法四:支撑法。
如图(3)所示,将粗细不均质量分布不均的圆柱状物体,置于两根平行细杆上,让两细杆相向缓慢靠拢,最终两细杆合拢在一起,圆柱状物体静止于细杆上,这个圆柱状物体的重心就在两细杆合拢处的正上方。
方法五:平衡法。
如图(4)所示,有一个质量分布不均,粗细不均的棒状物,重力为G ,用细绳系于接近中心的O 点上,悬吊起来,棒状物体由于重心不在其几何中心上,导致它的一端低,另一端高。
将重为0G 的物体用细线套挂在棒状物翘起的一端,缓慢调整细线的位置,使棒状物处于平衡状态,用刻度尺测出悬线到O 点的距离L ,利用力矩平衡原理算出棒的重心到O 点的距离L GG L x 0 . 方法六:割补法。
对于质量分布均匀,有一定形状的几何物体,由于挖取或补贴了某一部分而失去原有的规则性,在求解此类问题时可以通过等效法,假想恢复物体的原状,再利用平衡法确定其重心位置。
重力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重力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其比例常数是()。
A. 重力加速度B. 万有引力常数C. 地球半径D. 地球自转周期**答案解析:**正确答案是A。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其比例常数是重力加速度。
重力加速度是一个常数,它在地球表面附近大约是9.8m/s²。
### 2. 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在不同纬度上是相同的吗?()A. 是的,完全相同B. 不是的,赤道处较小C. 不是的,两极处较小D. 不是的,两极处较大**答案解析:**正确答案是B。
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在不同纬度上是不同的,赤道处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影响,重力加速度较小。
## 二、填空题### 3.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________作用力。
**答案解析:**引力。
### 4. 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因此重力的方向是________。
**答案解析:**竖直向下。
## 三、计算题### 5. 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是多少牛顿?(重力加速度取9.8m/s²)**答案解析:**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通过公式 \( F = m \cdot g \) 计算,其中 \( F \) 是重力,\( m \) 是物体的质量,\( g \) 是重力加速度。
所以,\( F = 5 \text{kg} \cdot 9.8 \text{m/s}^2 = 49 \text{N} \)。
## 四、简答题### 6. 为什么在月球上,物体的重力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答案解析:**月球上的重力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这是因为月球的质量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左右,而重力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因此,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约是地球的六分之一。
## 五、实验题### 7.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重力加速度是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高一物理必修1重力与重心知识点

高一物理必修1重力与重心知识点高一物理必修一是高一年级学生普遍反映很难的一门学科,掌握知识点很关键,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一物理必修1重力与重心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物理重力与重心知识点(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2)重力的大小:G=mg,同一物体质量一定,随着所处地理位置的变化,重力加速度的变化略有变化。
从赤道到两极G®大(变化千分之一),在极地G最大,等于地球与物体间的万有引力;随着高度的变化G®小(变化万分之一)。
在有限范围内,在同一问题中重力认为是恒力,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即使在超重、失重、完全失重的状态下重力不变;(3)重力的方向永远竖直向下(与水平面垂直,而不是与支持面垂直);(4)物体的重心。
物体各部分重力合力的作用点为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重心位置取决于质量分布和形状,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物体的几何对称中心。
确定重心的方法:悬吊法,支持法。
高一物理力的本质知识点(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脱离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对应一个力,有受力物体同时有施力物体。
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是无中生有。
(例如:脱离枪筒的子弹所谓向前的冲力,沿光滑平面匀速向前运动的小球受到的向前运动的力等)(2)力作用的相互性决定了力总是成对出现:※甲乙两物体相互作用,甲受到乙施予的作用力的同时,甲给乙一个反作用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它们总是同种性质的力。
(3)力使物体发生形变,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或速度方向改变)使物体获得加速度。
※这里的力指的是合外力。
合外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产生运动的原因。
对于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结合上定律就更明确了。
(4)力是矢量。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标量只有大小。
力的作用效果决定于它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要素)。
大小和方向有一个不确定作用效果就无法确定,这就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含意。
2024新高一物理第09讲:重力与弹力(解析版)

第09讲:重力与弹力一:知识精讲归纳考点一、力1.定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2.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3.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考点二、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方向:竖直向下.3.大小:G=mg,g是自由落体加速度.4.作用点——重心(1)重心: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作物体的重心.(2)决定因素:①物体的形状;②物体的质量分布.考点三、力的表示方法1.力的图示:力可以用有向线段表示,有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2.力的示意图:只用带箭头的有向线段来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不需要准确标度力的大小.考点四、弹力1.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的变化.2.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3.常见的弹力: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方向跟接触面垂直;绳子的拉力也是弹力,方向沿着绳子而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考点五、胡克定律1.弹性形变:物体在发生形变后,如果撤去作用力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2.弹性限度: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填“能”或“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作弹性限度.3.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F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即F =kx.4.劲度系数:k叫作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牛顿每米,符号是N/m.表示弹簧“软”“硬”程度的物理量.重难点讲解一、弹力有无的判断可利用假设法进行判断.(1)假设无弹力:假设撤去接触面,看物体还能否在原位置保持原来的状态,若能保持原来的状态,则说明物体间无弹力作用;否则,有弹力作用.(2)假设有弹力:假设接触物体间有弹力,画出假设状态下的受力示意图,判断受力情况与所处状态是否矛盾,若矛盾,则不存在弹力;若不矛盾,则存在弹力.如图,接触面光滑,若A 处有弹力,则无法使球处于静止状态,故A 处无弹力.(3)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牛顿第二定律(第四章学习)或共点力平衡条件(第5节学习)判断弹力是否存在.二:对胡克定律F =kx 的理解(1)x 是弹簧的形变量,而不是弹簧形变后的长度.(2)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反映弹簧本身的属性,由弹簧自身的长度、粗细、材料等因素决定,与弹力F 的大小和伸长量x 无关.2.F -x 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如图所示),直线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k .即k =ΔF Δx.3.胡克定律的适用条件: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发生形变.二:考点题型归纳题型一:力的概念的理解1.(2023秋·高一单元测试)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 .力有时可以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C .只有直接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能产生作用力D .有受力物体不一定就有施力物体【答案】A【详解】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这是力的物质性,故A 正确; BD .只要有力的作用,就一定同时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故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故BD 错误;C.直接接触的物体间可能产生力的相互作用,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产生力的相互作用,如磁铁与磁铁之间、物体与地球之间、电荷与电荷之间都存在力的相互作用,故C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力、重心和重力加速度
题型特色
该题型考查重力的概念.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心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重力加速度的变化规律;考查理解能力,
考点回归
(1)重力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它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重力G= mg.其中g是重力加速度,重力与重力加速度的方向均整直向下,所谓竖直方向,就是铅锤线的方向或与水平面垂直的方向,般情况下.这个方向并不指向地心.质量在任何地方不变。
(2)重心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重心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在几何中心处,用悬挂法可以寻找薄板的重心。
(3)重力加速度重力加速度随物体与地心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由于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因此重力加速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加,赤道最小,两极最大.
典例精讲
例1. 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
B.规则形状的物体的重心是其几何中心
C. 物体的重心可能不在该物体上
D.平放的砖块被立起后,重心在物体上的位置不变
【详解示范】重心就是重力在物体上的等效作用点,即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
只有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才在其几何中心:形状规则,其质量分布不一定均匀物体的重心不随物体放置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目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如均匀圆环、呼啦圈等.选项A.C.D正确.
【答案】ACD.
例2.病人在医院里输液时,液体从玻璃瓶中一一点一点地滴下,在液体不断滴下的过程中,玻璃瓶连网期中液体共同的重心将( )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
C.先降后升
D.先升后降
【详解示范】当瓶中盛满液体时,重心在瓶的中部,随着液体的滴出,重心下降;当瓶中液面下降到某一位置后,重心又上升,当液体滴完时,重心又上升到原来的位置附近。
【答案】C
题型攻略
关于重力、重心和重力加速度的判斯问题,都较为简单。
只要牢记”考点回归”总结的知识,更可轻松解决。
习题连接
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关于重力、重心和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重力的方向可能指向地心
C.无论把物体怎样放置,其重心的高度不变
D.赤道处的重力加速度比两极的大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详解示范】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选项A错误重力的方向通常不指向地心,只有在两极和赤道处指向地心,选项B正确。
物体放置的方式不同时,尽管重心在物体上的位置不变,但其高度可能会发生变化,选项C错误.赤道距离地心较远,重力加速度较小,选项D错误.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
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答案】B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