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敏 城市危机管理第6章 城市自然灾害危机管理

合集下载

危机管理理论

危机管理理论
危机管理理论的定义
• 危机管理是指组织在面临突发事件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降低危机对组织的影响,保障组织的 正常运行和持续发展。 • 危机管理理论主要研究如何在危机发生前预防、危机发生时应对和危机发生后恢复的策略和方 法。
危机管理理论的核心原则与要素
危机管理理论的核心原则
• 预防为主:强调在危机发生前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 迅速应对:在危机发生时,迅速采取行动,控制危机的发展和蔓延。 • 恢复重建:在危机发生后,尽快恢复组织的正常运营,减少危机对组织的影响。
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 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通过危机管理,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压力,提高 企业的竞争力。 • 保护企业声誉:危机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在面临危机时,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危机对企业声 誉的影响。 • 促进企业创新:危机管理可以促使企业不断调整和优化管理策略,推动企业创新和发展。
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04
危机管理理论的局限性及未来发展趋势
危机管理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与不足
危机管理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
• 危机类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同类型的危机需要不同的应对策略,危机管理理论在实际 应用中需要面对多种危机的挑战。 • 危机管理资源的有限性:在危机应对过程中,组织往往面临资源有限的问题,如何合理调 配资源成为危机管理的重要问题。 • 危机管理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危机管理过程中,信息往往不透明,如何获取准确的信息 成为危机管理的重要挑战。
• 社会组织危机恢复策略 • 对受损设施进行修复:在危机结束后,对受损的组织设施进行修复,恢复组织正常运营。 • 赔偿受损方损失:对危机中受损的合作伙伴和受益者进行赔偿,减轻危机对组织声誉的影响。 • 总结经验教训:对危机应对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危机原因和应对过程中的问题,为今后组织危机管理提供借鉴 。

自然资源规划局部门工作的危机管理与应急响应

自然资源规划局部门工作的危机管理与应急响应

自然资源规划局部门工作的危机管理与应急响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

自然资源规划局是负责管理和保护国家自然资源的部门之一,其职责涵盖了资源调查、规划、管理和保护等方面。

然而,自然资源规划局在工作中也面临着各种危机和突发事件,因此需要具备危机管理和应急响应的能力,以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本文将探讨自然资源规划局部门工作中的危机管理与应急响应问题。

一、危机管理的意义与重要性危机是指突发事件或不可控因素对组织或部门正常运作产生严重影响的情况。

自然资源规划局部门作为负责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机构,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着各种潜在的危机因素。

危机管理的意义在于及时发现、预防和解决危机,以保障自然资源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危机管理包括危机预测、危机防范、危机应对和危机恢复等方面。

通过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和应急响应体系,自然资源规划局部门能够及时应对各类危机事件,减少损失、避免次生灾害,并能够恢复正常的工作秩序。

二、自然资源规划局部门面临的危机1. 突发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可能对自然资源造成严重影响,规划局部门需要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及时应对灾害发生,做好灾后资源评估和恢复工作。

2. 事故事件:如化工厂泄漏、矿山事故等,可能对土壤、水源等自然资源造成污染和破坏,规划局需要与相关单位共同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迅速应对事故事件,减少损失。

3. 舆情危机:公众对于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一些争议和矛盾可能引发舆情危机,规划局需要做好信息公开,与社会各界保持沟通,及时回应公众关切,避免危机进一步扩大。

三、自然资源规划局部门的危机管理策略1. 建立危机管理团队:自然资源规划局应设立相应的危机管理团队,负责危机预警、危机防范和危机应对等工作。

团队成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危机管理经验,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2. 制定应急预案:针对不同类型的危机事件,自然资源规划局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应急处置流程。

面向风险治理的国外韧性社区经验和启示

面向风险治理的国外韧性社区经验和启示

学术探索AcademicExploration2024年第1期(总第290期)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BDJ028);广东省普通高校创新团队项目(2023WCXTD015)作者简介:张春华(1980—),男,湖北洪湖人,广东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研究。

面向风险治理的国外韧性社区经验和启示张春华(广东金融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1)摘要:城市面临的各种突发公共危机威胁越来越多,韧性社区建设是提升城市应对的有效措施。

国外韧性社区建设主要基于环境韧性、社会韧性、制度韧性和个体韧性四个维度,优化空间布局、打造多元共治、推动多维联动和提升自救能力。

在韧性社区建设实践中也面临着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空间布局不合理影响社区应急内力,共同体构建困境制约社区应急合力,组织间网络失序阻碍社区应急定力,主体意识不够强削弱社区应急活力。

为此,我国韧性社区建设以国外韧性社区建设为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社区共同体,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加强居民应急意识教育,提升社区的环境韧性、社会韧性、制度韧性和个体韧性。

关键词:风险治理;韧性社区;公共安全;社区治理中图分类号:C912 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24)1-0135-06“韧性”源于物理学,表示材料在断裂前所能吸收的能量与体积的比值,后来被广泛地运用于灾害管理和城市规划中。

韧性社区是指社区在面对经常性和突发性灾难时,能够有秩序地和有效率地共同行动化解风险,进而从有害影响中恢复与提升。

国外学者认为韧性社区应该体现在社区的恢复和适应能力、社区学习和应对能力、社区的调适和竞争能力等方面。

联合国减灾办公室对韧性的定义也注重从适应能力、抵抗能力、恢复能力和改善能力等不同角度解读韧性社区。

在全球灾害频发的时代背景下,韧性社区的研究视角逐步集中在灾害与不确定性扰动上,当代韧性社区的概念也日渐发展完善。

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心理救援现场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心理救援现场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心理救援现场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是给人们带来巨大伤害和心理压力的事件,对受灾人员的心理健康危害极大。

为了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救援,必须建立现场心理危机干预的应急预案,以便在灾难发生后尽快对受灾人员进行心理支持和疏导。

本文将讨论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心理救援现场心理危机干预的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培训1. 成立心理应对小组:在灾害事件发生后,应第一时间成立专门的心理应对小组,由具备心理学、社会工作、调解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组成。

2. 制定应急预案:心理应对小组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

预案应涉及以下内容:灾害事件发生后的快速反应、受灾人员的心理需求评估、现场心理干预和支持策略、维护受灾人员隐私和保密、辅导人员自我保护等。

3. 培训心理干预人员:心理应对小组成员应接受相应的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现场心理干预技巧、应对不同人群的心理需求、心理危机干预原则等。

同时,培训还应包括灾害事件的情景模拟演练,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灾难发生后的心理支持和疏导1. 快速反应:灾害事件发生后,心理应对小组成员应尽快赶到受灾现场,与受灾人员建立联系,并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

2. 心理需求评估:心理应对小组成员应根据灾难的性质和程度,对受灾人员的心理需求进行评估。

评估包括情绪状态、应对能力、创伤经历等多个方面,以确定干预的重点和策略。

3. 现场心理干预和支持:根据评估结果,心理应对小组成员应给予受灾人员适时的心理干预和支持。

干预手段可以包括心理支持、情绪释放、问题解决、认知重建等。

4. 维护受灾人员隐私和保密:在进行心理干预和支持时,心理应对小组成员应遵守相关的伦理规范,保护受灾人员的隐私和保密,并尽量减少对其造成的侵犯和不适感。

5. 辅导人员自我保护:在进行现场心理危机干预时,心理应对小组成员应注意自身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并及时采取自我保护措施。

如果发现自己无法进行有效干预或出现身心疲惫的迹象,应及时向上级汇报,以便更换工作人员。

关于基层政府危机管理的调查报告

关于基层政府危机管理的调查报告

在帮助基层政府意识到危机管理的重要性,使基层政府的危机管理更为完善。
3.研究安排
3
(1)研究过程
确定研究主题,查找相关文献
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实地调查
分析调查数据,撰写调研报告。
(2)研究分工
A.问卷设计,展示报告:李衍靓、秦哲慧

B.实地调查:王祉骏

C.数据分析:钱盛源

D.报告撰写:王祉骏

二、内容和分析 1.研究方法
层 难以想象。然而, 不少地方政府往往在应对危机方面不是显得准备不足, 就是根本
基 没有准备, 仍然把它置于议事日程之外, 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而同时部分基层政
市 府在安逸的环境当中养尊处优,已然忘记了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的道理。
城3. 没有危机预警
对处于潜伏期的各种危机症状置之不理, 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 受传统思
层 社区为单位的公众应急能力建设,发挥其在危机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可见,基层
政府危机管理能力建设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中占据相当重要地位。
基 我小组就以上海市闵行区梅陇街道为例,调查与研究上海市基层政府在危机管 市 理的预警、宣传、以及其他一系列问题上的成熟和普及程度。 城2.研究意义
为了对于我国基层政府危机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理论和实际数据支持,同时旨
织对社会治理的功能与作用, 导致了社会、尤其是非政府组织无发挥作用的空间;
研 由于政府对危机管理大包大揽, 养成了社会成员对政府的过分依赖, 致使政府危
机管理财政压力加大。








பைடு நூலகம்



8
四、调查结语

危机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探索

危机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探索

2008年12月长春教育学院学报D ec.2008箍2垒鲞筮垒塑|I Q竖堕!Q量£垫垒旦鲢塾婴星亟堡垒!iQ卫I旦§§i!垫±£yQ≥:至垒奠Q:垒危机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探索许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科部,上海201620)摘要:危机管理是一门以实践为导向的新兴专业课程。

设计和构建科学合理的危机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强化理论认知、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开展课内实验、组织专题调研、拓展校外实训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应从建立危机管理课程教学实验室、推行课程实训“过程管理”、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入手,完善危机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环节。

关键词:危机管理;实践教学;课程实训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6531(2008)04-0046-03实践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

…它既包括为认识探索自然规律、掌握技术知识而开展的科学实验、生产实习等必要的验证性实验,也包括为解决实际的生产和社会问题,提高创新能力而开展的研究性、探索性、设计性、综合性实践,还包括以了解社会和国情、提高全面素质为宗旨的社会实践。

心1教育部部长周济曾指出:“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重要;实践对于大学生成长至为关键。

”我校自2004年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围绕培养适应公共事业发展需要的基础厚、知识宽、结构优、素质高、能力强,能在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第三部门从事综合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以完善实践教学文档、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建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实验室为突破口,逐步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各主于课程也都在传统理论教学的同时,引入实践教学环节。

其中,危机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课程,从把握课程性质和任务入手,探索了实践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市政学——城市公共安全管理

市政学——城市公共安全管理


2010年3月28日13时40分,山西省中煤一建公司王家岭煤矿 发生透水事故, 153人被困井下。截止4月14日115人获救 ,36人遇难,仍有两名工人被困。 调 查和问责已经启动, 认定了王家岭煤矿建设施工中存在着严重的违规违章行为, 是一起明显的责任事故。
大面积停电
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
第二种类型是事故灾难—矿难、交通事故、大面积停电、 人为火灾、公共设备设施事故、核辐射事故、环境污染等
03.8.14下午,美国克利夫兰供电系统发生了严重故障,引起从 新英格兰到密歇根州集体断电,并很快波及到了加拿大安大略省全 部地区,受影响人口大约5000万左右,停电范围超过2.4万平方公 里,酿成了北美大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停电事故。
人为火灾
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
第二种类型是事故灾难—矿难、交通事故、大面积停电、 人为火灾、公共设备设施事故、核辐射事故、环境污染等
第十一章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从一定意义上讲:
就是一部与各类灾害事故等突发 事件进行斗争的历史……
美国“911”事件 ,近3000人丧生,直接经济损失3000亿美元。
印度洋地震海啸,死亡30万人
第一节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概述
• 一、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含义 •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是城市政府遵守和执行法律,
海洋灾 害主要包 括风暴潮、 灾害性海 浪、海冰、 海啸、赤 潮等
左图为09年6月中旬以来,北戴河海域赤潮泛滥;右图 为渔民谭新民离北戴河也就几海里的养殖场—抚宁县境内 的海域却出现了鱼、扇贝、牡蛎等大面积非正常死亡的现 象。
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
第一类是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 海洋灾害、生物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

危机干预六步骤

危机干预六步骤

危机干预六步骤在科技发达的今日,人们在面对大自然灾害时仍然显得渺小无助;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发生的汶川大地震,至今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而大地震更是直接冲击着受灾地区民众的生命安全及心理健康,它不仅会给受灾人们带去持续而深刻的痛苦,更会在日后易给他们带去严重的心理创伤;所以,对受灾地区的人们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面对受灾地区的人们,危机干预工作者到底该如何开展心理救援工作呢接下来,我们将向大家介绍震后危机干预中的六大步骤以及一些具体技巧;评估评估是贯穿于震后危机干预全程的一个策略或方法,它以行为为导向,以情境为基础;这种危机干预方法是我们最为推崇的,它有利于推动由危机工作者主导的各种技能的系统运用;对这些技能的运用应该是一个连续的、灵活的过程,而不应该机械、僵化;整个六步骤过程的施行应以危机工作者的评估为背景;在这六个步骤中,前三个步骤主要是倾听活动,而不是实际的干预行动,它们是1明确问题;2确保当事人的安全;3提供支持;后三个步骤主要是危机干预工作者实际采取的行动,倾听活动贯穿于评估的全过程,因而也贯穿于这后三个步骤;4诊察可资利用的应对方案;5制定计划;6获得承诺;倾听步骤1、步骤2、步骤3主要是些倾听活动;步骤1:明确问题危机干预的第一步,是要从震后需要接受危机干预的当事人的角度,明确并理解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危机工作者必须以与危机当事人同样的方式来感知或理解危机情境,否则,他所采用的任何干预策略或干预程序可能都会不得要领,并因而对当事人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建议,在危机干预的起步阶段,危机工作者应采用我们称之为核心倾听技术的以下这些技术:共情、真诚、接纳或积极关注;以了解震后需要接受危机干预的当事人的危机是什么;传达对当事人的共情利用共情来帮助当事人有五种重要的技术:1专注;2以语言向当事人传递共情的理解;3以非语言的方式向当事人传递共情的理解;4沉默作为传递共情的理解一种方式;5向当事人反馈自己的感受;专注;倾听的第一步不需要说什么,更多的是看着对方、倾身聆听并专注于当事人的诉说;富有势;通过点头、眼神的接触、微笑、适度的神情严肃、倾身探向当事人、保证开放的姿态、身体的接近但不要侵入当事人的个人空间等,向当事人传达出的是专注、关心、投入、信任等;危机工作者说话时和声细语、抑扬顿挫、措词亲切等,都有助于让当事人感到干预者对自己的关注;通过密切注意当事人的言语的及非言语的反应,危机工作者很快就能把握到自己是否正在与当事人建立一种共情的关系,抑或是加强了当事人对是否愿意建立这种关系的不信任感、恐惧感和不确定感;所以,专注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技能;说它是一种态度,是因为危机工作者此时此刻正全身心地关注当事人;这时,干预者自己的一切事情都抛诸脑后;说它是一种技能,是因为如何向当事人传递自己的关系的需要训练的;以言语的方式传递共情的理解;如果干预者能够准确听出并理解当事人内心情感的主旋律,并且也能准确而关切地将自己对当事人的理解传递给他,那么干预者的倾听就是有效的;干预者听得理解得越深入,也就越能有效地帮助其当事人;例如,如果干预者将听出的信息反馈给当事人,当事人觉得干预者给他的反馈信息是准确的而加以接受,这对当事人就是很有帮助的;情感的反馈;情感的反馈是探索当事人回避或否认的内心情感的强有力的工具之一;在正统的心理治疗中,我们往往需要想尽一切办法以揭示出当事人内心的情感,因为当事人对那些具有威胁性以及被压抑的情感的治疗是有抵抗的;但是,在危机干预中,试图解释当事人内心的情感往往不是一个最好的治疗策略;要想有效的将共情的理解传递给当事人,就必须集中于当事人所表达出的情感和认知的内容;共情的理解的关键就在于集中于当事人当下的感受和心事,并用干预者自己的话将对当事人的感受简洁地说出来反馈给当事人;非言语沟通;非言语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达出来;身体的姿势、身体的运动、体态、面部的各种表情、说话的语调、眼睛的运动、四肢的运动以及身体的其他各种暗示等,都可以表达一定信息,危机工作者应该对所有这些细加观察;当事人可能会以各种身体的信息来表现不同的情绪;危机工作者还要特别注意当事人的非言语信息是否与言语信息一致;共情的理解就包含这样一层含义,即向当事人言明,他的非言语信息与言语信息不一致,因为当事人自己可能对此没有意识;危机干预工作者一定要注意,不要根据当事人的身体语言作出过多推测,因为通过身体语言来传达共情的理解往往并不十分可靠;其实,危机工作者对非言语沟通的关心应该更多的是关心自己通过非言语沟通传递的信息;作为危机工作者,自己的非言语信息也必须与自己的言语信息一致;如果,危机工作者的身体语言能够向当事人传递出“我会全身心地去理解你的心事和感受,不会分心于其他任何事情”等此类信息,并不会被当事人误解,那么,危机工作者就能够以非言语的方式将共情的理解传递给当事人的位置;沉默;在危机干预的沟通过程中,当当事人接不上话或稍有停顿时,如果危机干预者能够保持沉默并给予当事人密切的关注,这其实是很好的体现了深层的、共情的理解;这种沉默作为一种非言语沟通,就类似于说:“我能理解,你正在努力想着怎样用语言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这很好;我也知道,这其实是很难的,但我相信你能行;当然,我随时可以帮助你表达你的感受;”传达对当事人的真诚一定要真诚地保持自己的自我本色,而不是刻意地模仿自己看到或听说过的某一治疗师,这对于危机干预者来说非常重要;保持真诚就意味着要言行一致,意味着危机工作者不仅要对自己的自我、感受、经验等有明确的自我意识,而且,在危机干预情境中,在需要的时候,他应该将自己的自我、感受、经验等无保留、无条件地拿出来与危机当事人共享;艾根曾探讨过真诚的基本要素:1、不受角色的束缚;2、自发性;3、不要有防御;4、要言行一致;5、与别人分享自我;传达对当事人接纳危机工作者若能以完全接纳危机当事人的态度与之发生互动,就必然表现出对当事人的无条件积极关注,而不管危机当事人自身的品质、信念、问题等;即使当危机当事人所做的事、所说的话以及对情境的理解与危机工作者自己的信念及价值观是完全相对立的,危机工作者也应该能够尊重、关心并完全地接纳危机当事人;危机工作者应该能够做到将自己的需要、价值观、愿望等放在一边,而且不要以当事人的任何特殊反应作为完全接纳她的附加条件;步骤2:确保当事人的安全危机干预工作者必须自始至终将确保当事人的安全放在全部干预工作的首要位置,这是毋庸置疑的;所谓确保当事人的安全,简单地说就是将当事人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心理上对自己或他人造成危险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虽然在这个模型中我们将确保当事人安全放在第二步,但如前所述,我们对每一个步骤的运用都是灵活的,这也就意味着安全问题在整个危机干预过程中都处于首要的考虑;对安全问题进行评估并确保当事人及他人的安全是危机干预工作中最紧要的,不管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因此,任何危机干预者一定要将安全问题作为他们全部思考和行动的自然出发点;步骤3:提供支持危机干预的第三个步骤所强调的是,一定要让危机当事人相信,他的事情就是危机干预工作者的事情;作为干预工作者,我们不能想当然地假定危机当事人会觉得我们很在乎他、很关关心你”;在第三个步骤中,向当事人提供支持的就是干预工作者;这就意味着干预工作者必须能以一种无条件的、积极的方式接纳所有的当事人,不管当事人是否将会对他们有所回报;真正能给当事人以支持的干预者才能接纳当事人,并尊重当事人作为人的价值,而其他人未必能对当事人做到这一点;行动步骤4、步骤5、步骤6主要包括一些实际的行动策略;步骤4:诊察可资利用的应对方案危机干预的第四个步骤所关心的恰恰是危机当事人和干预者都常忽视的一个问题,即探查出各种可供当事人选择和利用的应对方案;在严重受创而失去能动性时,危机当事人往往不能充分分析他们最好的选择方案,有些当事人实际上认为他们的境况无可救药了;可供选择的应对方案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寻找:1情境的支持,实际上就是当事人过去和现在所认识的人,他们可能会关心当事人到底发生了什么;2应对机制,实际上就是当事人可以用来摆脱当前危机困境的各种行为、行为方式或环境资源;3当事人自己的积极的、建设性的思维方式,实际上就是当事人重新思考或审视危机情境及其问题,这或许会改变当事人对问题的看法,并减缓他的压力和焦虑水平;有效的干预工作者可能会想出无数适合当事人的应对方案,但只需与当事人讨论其中少数几种,因为当事人事实上并不需要太多的应对方案,他们只需要对他们的具体情境而言现实可行的方案;步骤5:制订计划危机干预的第五个步骤,即制订计划,是第四个步骤的自然延伸;这个行动计划应该:1确定出其他的个体及组织团体等,应该随时可以请求他们过来提供支持帮助;2提供应对机制——这里所谓应对机制应该是当事人能够立即着手进行的某些具体的、积极的事情,是当事人能够掌握并理解的具体而确定的行动步骤;这个计划应着眼于当事人危机情境的全局以求获得系统的问题解决,并对当事人的应对能力而言是切实可行的;虽然在危机进程的某些特殊时刻,干预者可以是高度指导性的,但计划的制定必须与当事人共同讨论、合作完成,这样才能让当事人感觉这是他自己的计划,因而更愿意去执行这个计划;在制定计划时,一定要向当事人解释清楚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什么,并获得当事人的同样,这是非常重要的;在计划的酝酿与制定中,最重要的是不要让当事人觉得他们的权利、独立性以及自尊被剥夺了;计划制定中两个核心问题是当事人的控制力和自主性,因为,之所以让当事人去执行这个计划,就是为了帮助他由此重新获得对生活的控制感并重获信心,相信他没有因危机而变得依赖于支持者,如危机干预工作者等;步骤6:获得承诺第六个步骤是第五个步骤的自然延伸,而且步骤5中的两个核心问题,即控制力和自主性,同样也是步骤6的核心问题;如果第五个步骤即制订计划完成的比较好,第六个步骤即获得当事人对计划的承诺也就较为顺利;通常情况下,步骤6比较简单,只是要求当事人复述一下计划即可,其目的是让当事人承诺,一定会采取一个或若干个具体、积极、有意设计的行动步骤,从而使他恢复到危机前的平衡状态;危机工作者要注意,在结束一个干预疗程之前,一定要从当事人那里获得诚实的、直接的、恰当的承诺保证;在随后的干预疗程中,危机工作者要跟踪当事人的进展,并对当事人作出必要而恰当的反馈报告;对步骤6而言,前述核心倾听技术同样的极为重要的,其重要性不亚于在步骤1之中;。

80分 常州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公共事件后的心理疏导与调适》精选全文

80分 常州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公共事件后的心理疏导与调适》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常州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公共事件后的心理疏导与调适》(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1. 本讲中,不属于卫生应急管理体制原则的是()。

(A) 属地管理为主(B)依靠科学(C) 统一领导(D) 综合协调2. 根据本讲,突发事件的应对往往需要多部门的配合,通过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处置,这体现了突发事件的()。

(A) 严重性(B)紧迫性(C) 综合性和系统性 (D)突发性和不确定性3.世界卫生日是()。

(A) 43928(B) 43896(C) 43897(D) 439274.根据本讲,面临生存的紧要关头,人们会感觉到很害怕,同时会联合起来对抗灾难,表现出众多全力以赴、乐观和亲社会的行为。

人们的这种心理阶段是()。

(A)绝望阶段(B)复原阶段(C)还价阶段(D)冲击阶段5.根据本讲,灾难突发应急事件以后,其实群众真正的利益诉求是()。

(A)保障诉求(B)安全感诉求(C)物质诉求(D)心理诉求6.我国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应对优势不包括()。

(A)科技发展(B)资源优势(C)体制优势(D)机制优势7.自然灾害的间接影响不包括()。

(A)建筑物倒塌、溺水等(B)卫生体系受损,冷链运转中断(C)房屋倒塌、人群密集(D)灾区人口流动大8.“我一直在埋怨没有一双好鞋,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个人没有脚”是()的名言。

(A)叔本华(B)拜伦(C)契诃夫(D)富兰克林·罗斯福9.我国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合作机制不包括()。

(A)世卫组织的合作机制(B)上海合作组织(C)中非合作机制(D)东盟合作机制10.随着救援的结束,媒体和外界政府也不太关注了,人们突然发现自己力量微薄,并逐渐意识到自身的伤害比最初估计的更为严重。

这时人们处于()。

(A)复原阶段(B)还价阶段(C)冲击阶段(D)绝望阶段11.滑塌、滑坡、泥石流属于()。

(A)地质灾害(B)森林灾害(C)气象灾害(D)海洋灾害12.突发灾害事件发生的时候,最恐慌的不是中心地带的群众,而是周边地带的群众。

《城市管理学》期未测试题

《城市管理学》期未测试题

《城市管理学》期末老成辅导资料2011年6月一,*M i说明1、考试时间与形式:90分件闭卷考试,卷面满分100分2、题型、题量及分值CU填空题10%(6题,每题2分)(2)选择题20%(含单项选择与多项选择,10题,每题2分)(3)名词瞥野10% (2题,每题5分)(4J简答题36%中题,每题12分)(5)论述题24%«题,24分人二、复习说明考试复习以中央也大期末复习指导手册为依据,填•史题、选择题见《期末复习指导手册》第三部分综合练习题。

在此荻础上重点掌握以下内裒三、大分值题型名词解转1、城市管理P26——城市管理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在不同行政关系影响下,以城市这一空间、经济、社会系统的运行为对象的博理活动。

城市管理的根本自林在于根据公众需求,在不破坏城市生态友好程度的基础上,采用法调、规划、控制、速设、引导等管理方乐,提升或继续城市在区域中的综合竞争能力,从而为城市公众售逵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

2、市民参政P45——市民个人或群体通过一定途役和形式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提出各种要求和建议(除称市民的利益表达人向有关部门遂行检率揭发,行使选率、罢免、监督等权利,阻止或促成禁项政策的行为,参与城市管理与决策的各项活动。

3、城市管理体制P53——城市的行政组织结构、职能结构、行政管理方式和行政运行机制的总和。

城市管理体制是一个国彖政治、行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构成可以反映出一国政体的基本特征。

4、城市政府欢能P64——城市政府在依法管理城市公共事务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具有的作用,从动志来看,它是城市政府杼使职权、发挥作用的一条列活动的超称。

5、城中詈& P118——杷城市地区视为一个市场导向的企业,将地区的未来发展愿景作为一个吸引入的产品,通过强化地方经济基础以及更加高效地满足和吸引既有的和潜在的目标市场(主要包括产业、投资者、定居人口、观光游客和会议人士等J,来主动詈销地区的特色。

城市韧性下的救灾物资储备能力评估

城市韧性下的救灾物资储备能力评估

研究与探讨[收稿日期]2022-01-29[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BGL220,19BGL290);军委后勤科研资助项目(CS118L003);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1CS025)[作者简介]肖骅(1987-),男,重庆人,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应急物资、供应链管理;林勇(1986-),男,四川邻水人,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应急物流;徐湖洋(1988-),男,内蒙古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系统弹复性设计与优化。

doi:10.3969/j.issn.1005-152X.2022.05.006城市韧性下的救灾物资储备能力评估肖骅1,2,林勇1,徐湖洋2,吴宇翔2,徐瞳1(1.陆军勤务学院,重庆401331;2.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摘要]评估救灾物资的储备能力,有利于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持续改进和城市韧性的增强。

考虑救灾物资储备在城市韧性增强过程中的作用,从救灾物资储备全物流过程所涉及的采购、储存保管、维护保养、轮换更新、动用补充、处理与利用等环节出发,构建了救灾物资储备能力评估体系;运用熵权-灰色关联法,提出了相应的评估方法;以期为城市救灾物资储备能力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韧性;自然灾害;物资储备;能力评估[中图分类号]D632.5;F25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52X(2022)05-0029-04Capacity Evaluation of Relief Material Reserves under City ResilienceXIAO Hua 1,2,LIN Yong 1,XU Huyang 2,WU Yuxiang 2,XU Tong 1(1.Army Logistics University,Chongqing,401331;2.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du 610059,China)Abstract:Considering the role of relief material reserve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resilience enhancement,the paper constructed an evaluation system of relief material reserves capacity from the aspects of procurement,storage,maintenance,rotation and renewal,use and supplement,management and utilization involved in the whole logistics process of relief material reserves.In addition,the paper proposed a corresponding evaluation method with entropy weight and grey correlation method,providing reference for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of urban relief material reserves.Keywords:city resilience;natural disaster;material reserve;capacity evaluation肖骅,等:城市韧性下的救灾物资储备能力评估0引言在自然灾害下,城市韧性描述了城市化解或抵御自然灾害冲击,保持其主要特征和功能不受影响的能力。

突发事件处理建立应急指挥和资源调度机制

突发事件处理建立应急指挥和资源调度机制

调度原则与方法
统一指挥,分Βιβλιοθήκη 负责01建立统一的应急指挥机构,明确各级职责和权限,实现统一指
挥和分级负责。
快速响应,科学调度
02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科学合理地调度
各类资源。
优化配置,高效利用
03
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和规模,优化配置各类资源,提高资源利
用效率。
信息化手段应用
应急指挥系统
3
加强现场协调与沟通
建立现场协调机制,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沟通与 协作,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序进行。
资源调配与运输保障
建立资源调配机制
根据突发事件的需求和现场情况,及时调配 各类应急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
加强运输保障
确保应急资源的快速运输和及时到达,加强与交通 部门的协作,优先保障应急资源的运输通道畅通。
启动应急响应
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的应 急响应级别。
现场指挥与协调
应急指挥中心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度资源,协 调各方力量,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序进行。
信息化手段应用
建立应急指挥平台
实现应急信息的快速收集、处理和传递,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
对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应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分类
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可 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可分为自然 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 会安全事件四大类。
发生原因及影响
发生原因
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与自然环境、人为因素、技术故障等多种因素有关,具体原因可能包括极端天气、地震等自 然灾害,交通事故、火灾等事故灾难,传染病疫情、食品安全等公共卫生事件,以及恐怖袭击、群体性事件等社 会安全事件。

危机管理概论

危机管理概论

危机管理概论危机管理概论危机是指突发事件或不可预料的情况,可能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威胁的情况。

危机管理是指在面临危机时,通过科学系统的方法和手段,对危机进行预警、评估、应对和恢复,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对人们的损害。

危机管理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的美国,如今已被广泛运用于政府、企业、组织及个人等各个领域。

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是“预见、预防、应对和恢复”。

预见是指预测危机的发生可能性,并对其进行评估和分析,以及采取必要的准备措施。

预防是指采取措施以减少或切断危机的发生。

应对是指在危机发生后,通过紧急应对手段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并且快速恢复正常秩序。

恢复是指在危机过后,要尽快恢复正常社会秩序和组织运转。

危机管理的重点是在危机发生之前进行预防和准备工作。

这一点在政府和企业领域尤为重要。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并建立健全的机构和系统,提供有效的危机管理服务。

企业应该做好内部风险评估,建立危机管理团队,制定危机管理手册,并进行相关培训,以提高员工的危机应对能力。

在危机管理中,公众的参与也十分重要。

公众的观点和看法可能对危机管理行动产生重大影响。

政府和企业应积极地与公众进行沟通和互动,及时公布信息,解答疑虑,并接受监督和评估。

这样可以增加公众对危机管理行动的理解和支持,提高危机管理的效果。

危机管理还需要关注心理和情感因素。

危机往往会给人们带来恐慌和不安的情绪,这可能会导致人们做出不理性决策。

因此,危机管理人员应及时提供心理援助,帮助人们缓解压力,保持理智和冷静。

在具体危机管理行动中,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是危机预警,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判断是否存在潜在的危机威胁。

其次是危机评估,对危机进行全面评估,确定其性质、规模和影响范围。

然后是危机应对,制定相应的危机管理计划,并采取紧急措施以减少损失。

最后是危机恢复,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组织运营,并进行事后总结和评估,以提高危机管理的水平和能力。

现代应急管理理论方法及应用

现代应急管理理论方法及应用
应急一案三制
应急人财物信
目录
目录
CONTENTS
应急体系建设
应急管理运作 四种类运作模式 四主体应急博弈 四方面动态应急 四象限应对招数 四方向发展矩阵 四关键应急技术 四支撑平台方案
01
02
目录
CONTENTS
四方面风险认知
四类型突发事件
四句话定义形式
01
四尺度时间过程
四尺度空间范畴
02
03
04
4
可减缓性评价(Mitigability, Reducability)
5
有多少时间逃离?
6
怎么将事件本身危害压低或危害延迟?
7
14、四角度评价策略
可减缓性评价
承灾体的价值V
时间T
可挽救性评价(Salvability, Rescuability)
1
是否值得去救
2
哪个更值得去救
3
可恢复性评价(Recoverability)
神启
神助
神崇
神退
FEMA成立
SARS
911
Catrina飓风
11、四现代应急标杆
12、四阶段应急流程
这四个阶段对应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2-5章 我们就把四个R中的第三个Response再进行更细致的划分,划分成四个阶段,并将其作为应急管理的主要过程。
减轻Reduction
就绪Readiness
响应Response
目录
CONTENTS
应急从业人士关心的风险
区域风险 天安门 北京市 体育场馆周边 专业领域风险 生命线 食品 特定阶段风险 奥运
01
02
2、四类型突发事件
公共卫生事件 社会安全 事件

城市灾难医学应急救援读书随笔

城市灾难医学应急救援读书随笔

《城市灾难医学应急救援》读书随笔一、内容描述第一章首先介绍了城市灾难医学概述及其类型,通过阅读这一章节,我对城市灾难的种类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比如自然灾害中的地震、洪水等,以及人为因素引发的火灾、化学泄漏等。

这些灾难的发生对城市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了解这些灾难的特点和发生机制至关重要。

第二章至第四章着重阐述了城市灾难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实践,包括预警机制的建立、救援体系的完善以及医疗救援工作的具体实践等。

这些章节使我深入理解了应急管理体系在应对城市灾难中的重要性,以及在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阅读过程中,我特别关注了医疗救援部分的内容,对于救援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要求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

第五章和第六章主要讨论了城市灾害中的公共卫生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通过阅读这两章,我了解到在城市灾害中,公共卫生问题往往与医疗救援紧密相连,比如灾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专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也需要各部门的协同合作和高效沟通。

在阅读过程中,我对于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

在阅读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城市灾难医学应急救援的理论知识,还通过书中的案例分析了解了实际操作中的经验和教训。

这些内容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应急救援工作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同时也激发了我对于这一领域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本书的阅读,我深刻体会到应急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在应对城市灾难中的重要性,同时对于城市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1. 背景介绍在当前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城市面临的各类灾害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灾难事件不仅可能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还可能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灾难医学应急救援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领域。

这本书的主旨便是探讨城市灾难医学应急救援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的理论知识和应对策略。

我们需要了解城市灾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城市灾难可能源于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也可能是人为因素引发的灾难,如爆炸、火灾、化学泄漏等。

9.2 提高防护能力(教学设计)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统编版2024)

9.2 提高防护能力(教学设计)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统编版2024)

阅读感悟
教师主导作 用、价值引领 作用和学生主 体作用、自主 建构作用,学 会提高防护能 力
培养防范意 识、责任意识
结合生活实际 挖掘教学资 源,从丰富的 感性材料中感 悟,逐步上升 到理性认识, 发挥教师主导 作用、价值引
竟这些时候楼道里人多,容易出现踩踏情况。 每周二,学校都要开展固定的安全教育课,学生 和老师都得参加。课上说得最多的,是遇到火灾、 地震、水灾时咋逃生。 2008 年 5 月 12 日下午 2 点,在我国四川省阿坝藏 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的映秀镇那儿,出现了里氏 8.0 级的大地震,这个地方就是震中。叶志平多年 来用心加固的那座老教学楼里,当时有 700 多名 师生正在上课,这座老楼硬是扛住了 8 级地震, 只是有一些边角坍塌了。 2.设问:这所学校 2300 师生为何零伤亡,这对我 们有何启示?
体作用、自主 建构作用,学 会提高防护能 力
参考答案:(1)提高危险预判能力。(2)提高 避险和逃生能力。(3)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 技能。
梳理知识脉络
形成系统化知 识结构,做到 胸有成竹
提高危险预判能力
板书设计
提高防护能力
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
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
教学反思
提示:可以从教师挖掘教学资源情况、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情况、核心素养培育情况等方 面反思。
探究交流
领作用和学生 主体作用、自 主建构作用, 学会提高防护 能力
参考答案:平时,我们应当积极参加安全演练活 动。在危险来临时,保持头脑冷静,就近、快速 逃离到安全地带;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以便求救 和逃生。因此,我们守护生命安全,提高防护能 力,就必须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 活动三 阅读感悟 1.材料:2018 年 8 月 1 日下午,云南丘北县天星 乡扭倮村民委小坡村小组发生一起雷击事件,造 成 4 名儿童死亡,3 名儿童受伤。 2.设问:你知道该如何躲避雷雨天气吗? 3.设问:我们怎样提高防护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案例分析:美国“卡特里娜”飓风
三、启示 1、树立防灾意识,制定防灾规划 2、构建综合性防灾减灾体系 3、提高政府应急反应能力 4、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危机管理
复习思考题
• P145
第三节 案例分析:美国“卡特里娜”飓风
一、美国“卡特里娜”飓风介绍 1、美国“卡特里娜”飓风的发展P133 2、美国“卡特里娜”飓风的影响P134
第三节 案例分析:美国“卡特里娜”飓风
二、政府处置措施 1、搜救与救援 2、人员撤离 3、联邦政府的行动
第三节 案例分析:美国“卡特里娜”飓风
三、教训 1、减灾工作不到位 2、防灾准备不充分 3、缺乏撤离计划方案 4、救援组织沟通不畅 5、各级政府协调适当
第一节 城市自然灾害危机管理概述
一、城市自然灾害危机的概念 1、城市自然灾害危机的含义 是指由于自然因素造成的一切对城市生 态环境、物质、人文建设和发展,尤其是 对生命财产等造成损失的事件。
2、形成自然灾害的两个必备条件 • 自然因素 • 社会因素
第一节 城市自然灾害危机管理概述
一、城市自然灾害危机的概念 3、城市自然灾害的分类 • 突发性自然灾害 • 缓变性自然灾害 4、灾害链 • 原生灾害 • 衍生灾害
第一节 城市自然灾害危机的对策思路
3、建立完善的巨灾保险体系 • 财政救助 • 社会捐助 • 自保补偿 • 保险赔偿
第二节 城市自然灾害危机的对策思路
4、建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互动的城市自然灾害危机 应对网络 • 1)以政府引导为原则,明确非政府与政府的定位 和职责分工。 • 2)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监督和发展 • 3)要在明确职责分工的基础上建立政府与非政府 组织的协调机制 • 建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应急协调机构 • 建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应急救助信息平台 • 建立政府与非政府组活动
第一节 城市自然灾害危机管理概述
二、城市自然灾害危机的特点 1、不可回避性 2、人为性 3、关联性
第一节 城市自然灾害危机管理概述
三、我国城市自然灾害危机的基本情况 1、地质灾害 • 地震 • 崩塌
第一节 城市自然灾害危机管理概述
三、我国城市自然灾害危机的基本情况 2、气象灾害 • 干旱 • 洪涝灾害 • 低温冻害 • 热带气旋 • 沙尘暴 • 3、生物灾害 • 4、森林火灾
第六章
城市自然灾害危机管理
•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
城市自然灾害危机的特点和类型,把握我国 自然灾害危机的发展趋势,重点理解我国城 市自然灾害危机的防范与应对策略。 • 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六章
城市自然灾害危机管理
• 第一节 城市自然灾害危机管理概述 • 第二节 城市自然灾害危机管理的对策思路 • 第三节 案例分析:美国“卡特里娜”飓风
1、健全自然灾害危机管理法律体系
• 存在问题:有关法律不统一,太过松散;法律内 容原则化,缺乏可操作性;不同法律之间不协调; 缺乏对受灾群众的权力保障 • 公民在自然灾害中应当享有的权利:知情权;监 督权;获得救助权;法律救济权
第二节 城市自然灾害危机的对策思路
2、加强自然灾害危机管理的预警机制建设 • 设置专门的机构和人员 • 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监测防范体系 • 广泛应用高科技开展救灾工作 • 加强应急文化建设
第一节 城市自然灾害危机管理概述
我国城市自然灾害危机的特点 1、灾害种类繁多 2、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强度大、损失严重 3、时空分布广,灾害的地域组合明显
第一节 城市自然灾害危机管理概述
近年来,我国城市自然灾害危机的趋势 1、极端气候时间增加 2、地震灾害频发 3、地质灾害多发
第二节 城市自然灾害危机的对策思路
第二节 城市自然灾害危机的对策思路
5、加强城市自然灾害危机管理物资保障和专业人才 储备 • 1)对政府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储备物 资进行摸底调查,建立应急储备物资台账和信息库 • 2)进一步健全应急物资日常管理制度 • 3)建立应急储备物资调用和补偿机制 • 4)商业化运作 • 5)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充分调动超市、百货、加 点的商贸企业的积极性
第二节 城市自然灾害危机的对策思路
5、加强城市自然灾害危机管理物资保障和专业人才 储备 • 6)人才储备:各类灾害研究专家、医务人员、心 理干预员、消毒专家、消防人员等 • 设置常态管理机构,培养专业的救护人员和专家, 并定期进行城市自然灾害危机的应急和救援演练。 • 建立专业人才数据库,数据库要搜集并充实各种专 业人才的信息,并对其进行更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