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气营血辩证教学资料

合集下载

辩证卫气营血辩证六经辨证课件

辩证卫气营血辩证六经辨证课件

CATALOGUE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卫气营血辩证和六经辨证是中医 辩证论治中的重要理论,对于临
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卫气营血辩证主要针对温热病, 强调病情的传变规律和治疗方法,
而六经辨证则针对伤寒病,强调 病位和病邪的性质。
两种辩证方法各有特点,但在临 床应用中可以相互补充,为中医 治疗提供更为全面和准确的指导。
CATALOGUE
六经辨证
太阳经证候
太阳经证候:指邪气侵袭人体,正邪相争于太阳经所致的证候。太阳经主一身之表,外邪侵 袭,太阳经首当其冲,出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等表证。
太阳经证候是六经辨证中的表证,以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等为主要表现。
太阳经证候多由外感风寒所致,邪气侵袭人体,正邪相争于太阳经,导致一系列症状的出现。 恶寒、发热是太阳经证候的典型表现,头项强痛、脉浮也是常见的症状。治疗太阳经证候应 以解表散寒为原则,通过发汗的方法驱散外邪,使疾病得以康复。
辩证卫气营血辩证 六经辨证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卫气营血辩证 • 六经辨证 • 卫气营血与六经辨证的联系与区别 • 临床应用与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CATALOGUE
卫气营血辩证
卫分证候
卫分证候是温热病邪侵犯人体的浅表层次,以发热、恶寒、头痛、咳嗽等症状为 主要表现。
卫分证候是温病过程中的第一阶段,病邪侵犯人体的浅表层次,主要侵犯肺卫, 导致肺卫功能失调。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恶寒、头痛、咳嗽、舌质红、苔薄白 或薄黄、脉浮数等。治疗原则以辛凉解表为主,常用药物有银翘散、桑菊饮等。
气分证候
营分证候
血分证候
血分证候是温热病邪侵犯人体的最深 层次,以出血、发斑等症状为主要表 现。

卫气营血辨证ppt课件

卫气营血辨证ppt课件
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 故循环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
• 血为营之奉心化赤而成,“营气者,泌其津液,注
之于脉,化以为赤,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 以应刻数。”
12
卫气营血层次示意图:
卫 气 营

最浅 较深 更深
最深
卫气营血表里层次差别,可引申说明温病病变层次、 阶段以及病情的轻重程度。
22
①卫分风热证(风热犯卫):
• 证见:发热,微恶风寒,鼻塞,流涕,咽 痛或乳蛾红肿, 头痛, 咳嗽,口微渴, 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等。
• 其中以发热,微恶风寒,鼻塞流涕,头痛 等为卫分风热证的辨证要点。
② 确定病变的轻重:层次越深,病情越重。 ③ 确立发病类型:病初以卫分证为主者,属新感温病。病初以里
热证为主者,属伏气温病。 ④ 确定治疗原则:“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
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6
(1)卫气营血辨证的创立
• 叶天士创立卫气营血辨证之前,已有关于卫气营 血的论述。
以祛邪外出。
16
• 营血的功能是营养机体。
• 《灵枢·营气》:“经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
终而复始。”
• 《难经》:“血主濡之” 。 (濡养) • 《灵枢·营卫生会》:血是奉养人体最精华的物质,
“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者,泌糟 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 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
4
一、卫气营血辨证
• 叶天士首创了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和方法。 • 他依据温病病机演变的规律性变化,病程发展的阶 段特点,结合《内经》及前辈医家的论述,将卫气 营血相关内容引申发挥,形成了独特的卫气营血辨 证学说。

中医诊断学第七章第三节卫气营血辨证

中医诊断学第七章第三节卫气营血辨证

心烦躁扰
由于热扰心神,患者常表现出心烦躁 扰、甚或时有谵语等症状。
斑疹隐隐
营分热盛,可迫血妄行,导致皮肤出 现斑疹隐隐,或见出血点。
舌质红绛
舌质红绛是营分热盛的典型舌象,表 示热邪深入营血,耗伤营阴。
营分证候辨证要点
辨识热型
观察神志变化
营分证候以身热夜甚为特点,与气分证候 的热型有所不同。
由于热扰心神,营分证候常伴见神志异常 表现,如烦躁不安、谵语等。
中医诊断学第七章第三节卫气营血 辨证
目 录
• 卫气营血辨证基本概念 • 卫分证候特点及辨证方法 • 气分证候特点及辨证方法 • 营分证候特点及辨证方法 • 血分证候特点及辨证方法 • 卫气营血传变规律及临床应用
01 卫气营血辨证基本概念
卫气营血定义及作用
卫气
指防卫免疫体系及消除外来的机体内生的各种异物的功能,包括护卫肌表、抗御外邪、调 控腠理等。
若营分证候未能及时得到控制,热邪可进一 步深入血分,导致病情恶化。
营血共同辨证
在临床上,营分证候和血分证候常相互交织、 共同存在,需要综合辨证施治。
05 血分证候特点及辨证方法
血分证候临床表现
斑疹隐隐
血分证候患者皮肤可能出现斑疹,这是热 邪灼伤血络,迫血妄行所致。斑疹的出现
往往预示着病情较重。
A 发热夜甚
审查斑疹
辨别舌质舌苔
斑疹的出现及其形态、色泽等变化,对于 判断营分证候的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舌质红绛、无苔或少苔是营分证候的典型舌 象表现。
营分证候与血分关系
营血同源
营分和血分均属于阴分范畴,二者在生理上 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营分先受邪
在温病的发展过程中,热邪往往先犯营分, 再深入血分。

卫气营血辨证专业知识讲座

卫气营血辨证专业知识讲座

32
㈢ 分清外蒸内郁,辨察痰湿兼挟
★ 分清外蒸内郁
体表壮热
外蒸---里热蒸腾于外,症见 面赤大汗
脉象洪数有力
治当辛寒泄热外达
内郁---热郁于里,症见
心烦 口苦 溲赤
治当苦寒直清里热
33
★ 辨察痰湿兼挟
胸闷咯痰
气分证伴见 或脘痞呕逆 属兼挟痰湿之象
舌苔粘腻
34
㈣ 注重动态观察,把握传变趋向
证候
辨证要点
卫 温邪袭表 发烧,微恶风寒,头痛 发 烧 微 恶 肺卫失宣 ,无汗或少汗,咳嗽,口 风 寒 , 口 微 微渴,苔薄白,舌边尖红 渴 。 ,脉浮数 。
气 邪入气分 壮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多,渴喜饮 壮热,不恶寒,反 热炽津伤 冷,尿赤,舌质红,苔黄,脉数有力 。 恶热,口渴,苔黄 。
营 热灼营阴 身热夜甚,口干不甚渴饮,心烦不寐, 身热夜甚,心烦谵
卫气营血辨证专业知 识讲座
概 说 一、卫气营血辨证旳源流 卫气营血理论作为温病旳辨证体系是在清
代确立起来旳,由温热大师叶天士创建, 并经后来旳温病学家如吴鞠通、王孟英、 章虚谷等加以充实和完善,从而最终形成 旳具有独特证治内容旳辨治体系。
2
★ 温病旳定义: 温病是由温邪引起旳以发烧为主症,具有
凉血散血 ---犀角地黄汤
50
㈡ 气营(血)两燔证
壮热,口渴,头痛,烦躁不安,
气营(血)两清
外发斑疹,甚或吐血溺血,
神昏谵妄,两目昏瞀,口秽喷人, ---加减玉女煎
周身关节痛如被杖,苔黄燥
---化斑汤
或焦黑,舌质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或紫绛等。
---清瘟败毒饮
气营(血)两清----即辛寒清气合凉营(血)解毒

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辩证鉴别表
病位 病理
邪郁肌表 肺失宣降 邪正相争 邪正剧争 里热蒸腾 热盛津伤 营热伤阴 扰神窜络 血热亢盛 动血耗血 瘀热内阻
症侯
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有汗 ,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脉浮数 壮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多,渴喜 饮凉,尿赤,舌质红,苔黄,脉数有 力 身热夜甚,口干,反不甚渴饮,心烦 不寐,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 绛,苔黄,脉细数 身热,躁扰不安,甚或神昏谵语,吐 血、衄血、便血、尿血,斑疹密布, 舌质深绛,脉数
辩证要点
发热,微恶风寒, 脉浮数 壮热,不恶寒,口 渴,苔黄



身热夜甚,心烦, 谵语,舌质红绛 (脉细数) 斑疹,急性多部位 、多窍道出血,舌 质深绛

卫气营血辨证
病案举例
陈××,男,16岁,2007年3月24日住院。住院号:16439 病史:四天前因饱食赶路,汗出甚多而受风,当晚即恶 寒发热,头痛,脘胀,呕吐,寒热持续,汗出而热不退, 继又增咳嗽,胸痛。 症状:患者恶寒发热,汗少,头胀痛,左胸疼痛,咳 嗽,痰吐淡黄而粘,夹有少量铁锈色,脘部胀满,大便不 行,口干喜凉饮,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偏红,脉浮滑数。 检查:体温41℃,脉搏115/分,白细胞计数:总数 18300/mm3, 中性91%,淋巴9%。痰培养:肺炎球菌。胸透: 左下肺可见片状模糊阴影。
卫气营血辨证
(一)热伤营阴证: 身热夜甚,口干不欲饮,心烦不寐,或见神昏 谵语,斑疹隐隐,舌红绛,脉细数。 病机:邪热入营,灼伤营阴。 邪热入营,耗伤营阴,故身热而夜甚;营气通 于心,营分邪热内扰心神,故见心烦不寐或神昏谵 语;热伤血络,血溢脉外,故斑疹隐隐;热入营分, 蒸腾营阴,营气上升则口干不欲饮;舌红绛,脉细 数为热伤营阴之征。

《卫气营血辨证》课件

《卫气营血辨证》课件

参考文献
• 张三,李四.卫气营血辨证[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 王五,赵六.中医基础[M].华夏出版社, 2015.
通过呼吸和运动的调 节,锻炼身体内部的 卫气营血循环,增强 体质和健证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对于了解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复习案例
通过案例复习,加深对卫气营血辨证的理解和运用,在实践中提高诊断和治疗的 准确性。
3
展望未来
探索更多卫气营血调节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为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治作出更大的贡 献。
《卫气营血辨证》PPT课 件
什么是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是一种中医诊断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人体的卫气营血状态,判断疾病的病因和病机,为中医治 疗提供指导。
卫气营血的基本概念
含义
卫气、营血是人体的重要功 能和生命能量,它们在身体 内相互调节和影响,维持人 体的生理平衡。
相互关系
卫气与卫气、营血与营血之 间密切相关,相互促进、相 互制约。
卫气营血调节技术
中药调补法
通过中药的选择和配 伍,调节卫气营血的 平衡,提高身体的免 疫力和康复能力。
针灸调补法
通过针灸刺激特定穴 位,调整卫气营血的 流通和平衡,促进身 体的自愈能力。
食疗调补法
通过饮食调理,选择 特定食材和食品,提 供身体所需的营养成 分,帮助卫气营血的 平衡和调节。
气功调补法
生物学基础
卫气营血是由中医理论所确 认的体液和能量,在身体内 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辨证方法
1
基本方法
中医辨证主要借助四诊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以全面了解病情和判 断卫气营血状态。
2
辨证步骤
辨别卫气营血的失调情况,包括观察病情表现、了解病史、询问症状、以及进行 相应的体检。

最新中医诊断学第七章第三节卫气营血辨证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中医诊断学第七章第三节卫气营血辨证教学讲义ppt课件
❖ 叶天士汲取前人学术经验和运用传统理论, 分析、解决实践中的诊治问题,不断总结、 探索,提出新的思维,创建了新的学说 。 叶天士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创立卫气营血辨 证的实践依据。
❖ 二、卫气营血辨证的临床意义
❖ ㈠ 证候类型的区分

1.卫分证

2.气分证

3.营分证

4.血分证
❖ ㈡ 分析病变机理 ❖ 在温病过程中的卫气营血的病机变化是指
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 须凉血散血。”
(1)卫气营血辨证的创立
❖ 叶天士创立卫气营血辨证之前,已有关于卫气营 血的论述。
❖ 《黄帝内经》最早认为营卫气血是水谷化生的精 微物质:
❖ 如《素问·痹论》:“荣者,水谷之精气也。” ❖ 《灵枢·营卫生会》:“清者为营,浊者为卫” ❖ 《灵枢·决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肠、胆、脾、膀胱等 心与心包 心、肝、肾
❖ ㈢ 判定病情轻重
❖ ㈣ 识别病情传变
❖ 卫分(初期阶段) ❖ 气分(中期) ❖ 营分(严重阶段) ❖ 血分(晚期阶段)
病位
肺卫 肺、胃、肠、胆、脾、膀胱等 心与心包 心、肝、肾
❖ ㈤ 指导立法制方
❖卫
汗 之---银翘散
❖ 气 治疗大法 清 气---白虎汤
中医诊断学第七章第三节卫 气营血辨证
一、卫气营血辨证
❖ 叶天士首创了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和方法。
❖ 他依据温病病机演变的规律性变化,病程 发展的阶段特点,结合《内经》及前辈医家 的论述,将卫气营血相关内容引申发挥,形 成了独特的卫气营血辨证学说。
❖ ★ 温病的定义: ❖ 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
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 是谓血。”

《中医常用护理技术基础》课件——卫气营血辨证施护

《中医常用护理技术基础》课件——卫气营血辨证施护

02
气分证辨证施护
气分证辨证施护
(-)辨证 气分证是指温热病邪内入脏腑,正盛邪实,正邪剧争,阳热亢盛的里 热证。多由于卫分证 不解,邪热内传于里,或温热之邪直入气分而形 成。以发热不恶寒、舌红苔黄、脉数为特征。 由于邪入气分所犯脏腑 部位不同,故临床所反映的证候类型亦很多。常见的有热壅于肺、热 扰 胸膈、热盛阳明、热郁于胆和热迫大肠等5种证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血分证辨证施护
(二)施护 1.病情观察 (1)注意观察患者神志、斑疹、面色、肢体、舌脉等情况。必要时,记录液体出入量,填 写危重症 护理记录单。 (2)密切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心电图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如出现面色苍白、 大汗淋漓、 血压下降,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 (3)观察出血的部位、色、量、质及出血的诱因和时间。 (4)观察患者咯血情况,如患者自觉有血液阻塞喉部时,应鼓励患者轻轻咳出,防止窒息。 2.生活起居护理 (1)室内温湿度适宜,环境安静,空气清新,避免噪音和烟尘的刺激,减少陪客和探视者。 (2)注意口腔清洁,晨起、饭后、睡前用生理盐水漱口,或遵医嘱给予中药液漱口。 (3)大出血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活动;咯血或吐血患者应取头低脚高位,头偏向一侧, 保持呼吸 道通畅;便血患者,保持大便通畅,做好肛周护理。 (4)神昏躁动者,床边应设护栏,以防坠床。 3.饮食护理
血分证辨证施护
4.用药护理 汤液宜偏凉服,以防助热动血。吐血患者给药要耐心,可少量多次喂服。 5.情志护理 (1)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保持平静心态,配合治疗。 (2)避免情志刺激,以防加重病情。 6.对症护理 (1)鼻抽 协助患者取坐位,头部仰起,额部及鼻部用冷毛巾或冰袋冷敷。或遵医嘱用干 棉球蘸云南 白药或明胶海绵或三七粉纱条等填塞出血鼻腔,压迫止血。 (2)咯血 大量咯血,突然中断,自觉胸闷,呼吸急促,唇甲青紫,为窒息现象,应立即 将患者置头 低脚高位,叩击后背,使血块咳出,必要时用吸痰器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3)吐血 对于吐血患者,应将其头偏向一侧,取头低脚高位,防止血液流入呼吸道引起 窒息,吐后 给予淡盐水漱口。 (4)热厥 神昏热厥患者,遵医嘱鼻饲灌注醒脑急救中药或予以针刺治疗。 (5)抽搐 惊厥抽搐患者,上下臼齿之间需塞入以纱布包裹的压舌板,以防舌体被咬伤。

卫气营血辨证课件(共12张PPT)《中兽医基础》

卫气营血辨证课件(共12张PPT)《中兽医基础》

证型
辨证要点
治法
血 热盛动血证 分 热盛动风证 证
热盛伤阴证
身体灼热,躁扰不安,斑色紫黑 身热壮盛,甚则狂乱神昏 持续低热,暮热早凉,五心烦热
凉血散血,清热解毒 凉肝息风 育阴清热
血分证:邪热深入肝、肾,重在动血耗血
血分证:清热凉血
身体灼热
方药 犀黄汤
羚角钩藤汤
项目十一 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应用 任务一 卫气营血辨证
任务一 卫气营血辨证
▪一、教学目的 本次课在阐明卫、气、营、血阶段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 卫气营血辨证论治的一般方法与应用。 ▪二、教学重点 ▪畜禽疾病卫气营血辨证论治技巧。 ▪ 三、教学难点 ▪卫气营血辨证论治技巧
一、温病的概念及特点
▪ 概念:温热病是由温热病邪引起的急性热性病的总称,以发热为主症。特点是发 病较急,发展迅速,热势偏盛,易于化燥伤阴、伤津和伤血,多流行传播。相当 或包括现代医学的多种急性传染病、多种感染性疾病和某些非传染性的热性病。 温邪包括风热病邪、暑热病邪、湿热病邪、燥热病邪降、暑湿病邪、疠气、温毒 等。
七、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
– 外感温热病多起于卫分,并渐次深入传于气分、营 分和血分,病情随之加重
– 起病也可不经卫分,而直接从气分或营分开始,也 有越经而传的现象
直入




直入
小结
▪ 小结
▪ 提问:
热结肠道证
辨证要点 身热不恶寒,咳喘,舌红苔黄,脉数 心烦燠恼,坐卧不安 身热,大便不通,小便不畅
治法 清热宣肺平喘 清宣郁热 通大便利小便
方药 麻杏石甘汤 栀子鼓汤 导赤承气汤
气分证:主里,病在肺、肠、胃 气分证:清热生津
起卧不安 栀子鼓汤

卫气营血辨证ppt课件

卫气营血辨证ppt课件

气分证护理
• 情志护理 • 用药:壮热、病情重,汤剂大量顿服 汤剂温服,高热烦渴凉 服 • 对症处理
THANK
YOU
SUCCESS
2019/4/23
营分证辨证
• 生理功能: • 营气源于水谷之精微,运行于经脉之 中,内则营养五脏六腑,外则润泽筋 骨皮毛 • 营气通于心,心主神明,主宰人体的 一切精神活动
卫分证护理
• 观察:体温、汗出、咳嗽 • 起居:病室温湿度、防寒 • 饮食:清淡半流质,禁食生冷、收涩 • 情志 • 用药:汤剂热服,服药后观察 • 对症:高热、头痛处理
气分证辨证
• 生理功能: • 输布营养物质,维持生命活动 • 抗御外邪,维持体温 • 全身各脏腑功能活动的原动力
气分证辨证
• 气分证的概念: • 温邪不在卫分,又未传入营、血分 • 范围广,涉及肺、胃、脾、肠、胆、 胸膈
• 风热证——发热、微恶寒、咳嗽、苔 薄白、脉浮数 • 暑湿证——发热恶寒、脘闷心烦、舌 苔薄腻 • 湿热证——恶寒头重、胸闷脘痞、苔 白腻 • 燥热证——发热微恶风寒、干咳风寒、舌边尖红、 脉浮数 • 病因病机:邪郁卫表,肺卫失宣
• 护治原则:宣表泻热 • 病变在最浅层,常见于感染性疾病的初期 及急性传染病的前驱期,表现为呼吸道症 状或体表血管神经反应
传变次序:顺传、逆传
• 顺传——卫分→气分→营分→血分 病邪由表→里、浅→ 深 病情由轻→重、虚→ 实
• 逆传——卫分→营分、血分 病情更加急剧、重笃
特殊传变
• 直中:无卫分证,径见气分证、营分 证 • 卫气同病:卫分证未罢,又兼气分证 • 气血两燔:气分证尚存,又见营分证、 血分证,又“气 营两燔”
理论基础
• 《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中有关 “卫气营血”生理、病理方面的论述

卫气营血辨证详解名师优质资料

卫气营血辨证详解名师优质资料
SARS具有高度传染性
26
热伤营阴证


定义:
是指温热之邪深入营分, 耗伤营阴所表现出的证候。
O139型霍乱弧 菌
27
热伤营阴证

证候:身热夜甚,口干不欲饮,心
烦不寐,或神昏谵语,斑疹隐隐,舌 红绛,脉细数。
流行性感冒 病毒01 流行性感冒病毒02
28
血分证

xuefen syndromes
浮数。属八纲证候中的表热证。
北京地坛医院医生在 病房检查一名非典病 人
17
气分证


qifen syndromes
定义:
是指温热病内入脏腑, 为正盛邪实,正邪剧 争,阳热炽盛里证。

洪水退了要预防传染病
18
气分证


特点:
1、病变范围广泛。 2、证候特点:发热不恶寒,口渴,苔黄。
19
气分证
卫气营血辨证
The differentiation of syndrom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heory of the Wei, Qi, Ying and xue systems
广西医科大学中医教研室 主讲 李展
1
卫气营血辨证


温热病:
是温热病邪所引起的 急性发热病的总称。

叶天士图像
2
温热病
主傅 青
3
温热病


特点:
1、发病急速,病情多变。 2、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3、以发热为主,易化燥伤阴,甚则耗血动血。

4
温热病
历史上东北 鼠疫流行时 的疑似病院
5
温热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气营血辩证
第三节、卫气营血辩证
总论
一、温热病:是温热病邪所引起的急性发热病的总称。

简称“温病”。

特点:发病急速,病情多变,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以发热为主,易化燥伤阴,甚则耗血动血。

病情发展规律:多起于卫分,渐次转入气分、营分、血分。

二、卫气营血辩证:是将外感温热病在其病程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证候,进行分析,归纳,概括为卫、气、营、血四个不同阶段的证候类型,用以说明其病位深浅、病情轻重,以及各阶段的病理变化及其传变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卫分证:是温病的初期阶段,为温热病邪侵袭肌表,卫气功能失调所表现出的证候。

主要特点:发热、微恶风寒、脉浮数。

属八纲证候中的表热证。

2、气分证:是指温热病邪内入脏腑,为正盛邪实,正邪剧争,阳热炽盛里证。

特点:其病变范围广泛,凡温热病邪不在卫分,又未入营血,皆属于气分范围。

以热盛阳明多见。

证候特点――发热不恶寒,口渴,苔黄。

传入途径有二:一是从卫分传入;二是温热病邪直入气分。

(一)、气分大热
定义:是指邪热入胃,胃热炽盛所表现出的候。

证候:大热,大汗,大渴,喜冷饮,面赤,心烦,舌红苔黄燥,脉洪大。

分析:1、胃热炽盛,耗损津液,故大热,大渴,喜冷饮。

2、邪热蒸腾,迫津外出,故大汗。

3、热拢心神则心烦。

4、里热炽盛,气盛血涌,故面赤。

5、苔黄燥,脉洪大,为实热之象。

治法:清热生津
代表方:白虎汤
(二)、热结肠道
定义:热结肠道证是指邪热入腑与糟粕互结,耗伤津液所表现出的证候。

证候:日晡潮热,大便燥结,腹满硬痛,拒按,舌苔黄燥,脉沉实。

分析:1、肠道属阳明经,而阳明经气旺于日晡。

2、热入气分,邪热亢盛,正邪相争,故日晡潮热。

3、热结肠道,耗伤津液,肠道津亏,使肠内不润,故大便
燥结。

4、燥屎内结,腑气不通,故腹满硬痛,拒按。

5、苔黄燥,脉沉实,为里实热之象。

治法:峻下热结
代表方:大承气汤
3、营分证:是指温热之邪,内陷心营,以实质性损害为主要病机变化。

是以营热伤阴,心神被扰的病变为主,其病位在心和心包。

主要证候特点:身热夜甚,舌红绛,心烦不寐,或神昏。

热伤营阴
定义:是指温热之邪深入营分,耗伤营阴所表现出的证候。

证候:身热夜甚,口干不欲饮,心烦不寐,或神昏谵语,斑疹隐隐,舌红绛,脉细数。

分析:1、温热之邪,耗伤营阴,故身热夜甚。

2、营气通于心,营热内扰心神,则见心烦不寐,或神昏
谵语。

3、热伤血络,血溢脉外,故斑疹隐隐。

4、热入营分,蒸腾营阴,营气上升,则口干不欲饮。

5、舌红绛,脉细数,均为热伤营阴之象。

治法: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代表方:清营汤
4、血分证
定义:是温热病发展到最后阶段,温热之邪,已入血分,以动血耗血,瘀热内阻为主要病机变化。

以心肝肾的病变为主。

主要证候特点:舌质深绛,具有耗血,动血,伤阴,动风之趋势。

卫气营血辨证鉴别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