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路易斯康生平简介
路易斯·康(Louts Kahn)
@张丽钧
我是在一本关于教育的书上认识他的。那本书提到他讲过的一个精妙语段:一个人坐在树下,和一群人谈论他的主张。这个人不知道自己就是老师,那群人也不知道自己就是学生。这个人讲得可真好啊!令所有的听者折服。他们想,要是能把这个人留下来该多好!于是,“一个空间”设立起来,这就有了最早的学校。
他像摒弃俗套一样摒弃功利。在贫穷的印度,他反而找到了强烈的归属感。多年之后,在他的儿子第一次前往印度时,在毫无秩序感可言的破烂街巷中,他不禁疑惑地追问:“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一个古稀老人离开温暖的家,孤身一人屡次前往这样的地方。”是的,路易斯·康不是来淘金的,他是来痴心寻找那片“最适合长出建筑的土地”。在路易斯·康心中,建筑就是信仰本身。他用建筑表达他对世界的理解和对人类深挚的爱。他这个“全能与无能的混合物”在建筑中找到了活着的理由。他以专属于他的那种“宁静的从容和谦逊的尊严”的建筑风格完成了生命的优美抒情。
但是,他不是一个少年得志的建筑师,或者说,幸运之神并没有过早地垂青他。50岁之前,都可以看作是路易斯·康的“蜕壳期”。他的“蜕壳期”是那么漫长,漫长得让人以为那破茧成蝶的神话再也不可能属于他了。但是,他的心没有死去。他像一座活火山一样悄悄蕴蓄着力量,等待着喷发那一刻的必然到来。
“一个建筑师必须有哲学家的头脑、社会学家的眼光、工程师的精确和实践、心理学家的敏感、文学家的洞察力和艺术家的表现力。”这段话是梁思成说的。我曾经以为梁思成说尽了一个出色的建筑师所应该具备的一切品质。但是,路易斯·康使我明白,还有重要的一点梁思成没有道出,那就是——圣徒般的宗教情怀。
眼睛在这段话上流连了好久。同时,也记住了一个人的名字:路易斯·康(Louts Kahn)。
路易斯康的作品分析.正式版PPT文档
2.在从罗马旅行回来了以后,康把注意力转移到了结构的创新和光 的创造上。这体现在康建筑上的缝隙空间上了。而在平面构图上了, 康应该说是比较能灵活的运用几何的衔接了,这个时候的康就象是 一个潘多拉墨盒一样,控制着光的渗出,这也是个人归纳为第二阶 段,这个时候他建筑里所渗透出的理性之光足以让人窒息。
3.康最为辉煌的时间,他把建筑空间引入了人的生活当中,他认为建 筑是一切人性行为的结果。人性却简单而又具有次序的,又是他把建 筑的空间同人性联系到了一起,如集会论和服务空间,就是把建筑空 间“简单化”的结果。
路易斯.康的创作思想
一、追本溯源—起论点 1.打破既有的原则 2.回溯问题的起点 3.建筑的本质
二、师法自然(自然而然的本然) 1.效法自然中动态平衡的特质-- 打破因袭勇于求新求变 打破和谐-打破建筑中的必然性与单调感 。 2.效法自然纪录的特性-- 在建筑上可将构造的程序作为表现的主题。 3.遵守自然中的物性与本质—与砖的对话 遵守材料的特性,尊重物 性,才能达到和谐之美。
1928年赴欧洲考察。 Kahn把主要空间和次要空间以一种模糊的关系融合在一起。
Esherick住宅的平面图是一个矩形方盒子,其内部空间的分割方式为用不同材质的墙面围合——通透的玻璃以及厚重的混凝土将矩形细分 成不同大小的矩形,并利用围合的程度以及墙间的缝隙来控制空间的私密性。
1957-19641年9:3宾5夕康法展尼亚开大学了理自查德己医学独研立究中的心事业。
早期的探1索9:康0从1一年开2始月就研2究0日古罗生马的于遗爱迹和沙构图尼方亚式,的他喜萨欢拉古典马的形岛式。次序,崇尚自然人性的升华,这个时候的康对于理想几何
次序追求是狂热的,现代主义空间的连续性受到他的很大质疑,我们可以把这时候的康称为一个现代思想下的古典主义者,但是他却
路易斯康作品分析
建筑师背景路易斯•康:是20世纪建筑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实践者、教育家和思想家。
他的建筑已经成为现代主义美学的标签,他的观念改变了美国建筑的方向。
康从早年的作品犹太教堂起,就显现出对”砖”的独特偏爱。
他对建筑环境和场所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认为“一座建筑在它存在于纸面上之前,就已经存在并表达着自身的愿望”。
康的作品的形式感非常强烈,他认为组成远古时期建筑的基本元素是最基本的,也是永恒的。
在他的作品中,这一点最明显的体现是基本几何形的运用。
路易斯•康,1901年2月20日生于爱沙尼亚的萨拉马岛,1905年随父母移居美国费城,1935年在费城开设设计事务所,1941-1944年先后与G•豪和斯托诺洛夫合作从事建筑设计,1947-1957任耶鲁大学教授,设计了该校的美术馆,1957年任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
路易斯•康发展了建筑设计中的哲学概念,认为盲目崇拜技术和程式化设计会使建筑缺乏立面特征,主张每个建筑题目必须有独特的约束性。
其著作有《建筑是富于空间想象的创造》、《建筑•寂静和光线》、《人与建筑的和谐》。
建筑概况萨尔克研究所是由乔纳斯•萨尔克(Jonas Salk)博士——小儿麻痹症疫苗的发明人——出资建立的一所旨在研究基本生命原理的机构。
在这里,生物学家和其他领域的学者可以相互合作,在更广泛的领域协同探索人类发展中的医学问题。
1960年,萨尔克邀请当时已经颇为知名的路易斯•康来主持设计,工程至1965年完成,最终成为路易斯•康的代表作品之一。
研究所坐落于加州西海岸的拉•霍亚(La Jolla,California),静静的俯瞰着太平洋。
设计最初包括三个部分:实验室、社区中心、宿舍区(图3),可以容纳57名教学人员及850名科研工作者从事研究,但最终只有实验室部分建成。
康的设计由两座对称的实验楼组成,每栋建筑6层,包括3层实验室和每层实验室上方的设备层。
中央是被称为第五立面的研究所庭院,一座大理石的广场,中央一条水道穿过,充满了仪式的纪念性。
路易斯康
教育背景
• 1912至1920年间,他先后在费拉德尔菲亚中心和公立工业艺术设计学校求 学。期间,他的绘画技法也有相当进步,因而多次获奖。 • 结束中等教育之前,已得到费城艺术学院的艺术奖学金以进而深造了专业绘 画艺术。 • 1924年毕业于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
•
青年时代的路易斯· 康显露出了不同凡响的才艺。这些先天和后天的禀赋,
2016/3/26
材料的天然质感和人工肌理
重点运用了灰白色 的现浇混凝土、灰米色的 天然钙华石和像木。这些 材料是康的常用手法,他 认为这些材料在质感上有 其内在的联系,尤其是在 太阳光的作用下会有不同 的微妙变化。
混凝土和变质岩板为该建筑的主要建筑材料
2016/3/26
宾夕法尼亚州大学理查兹医学研究大楼 1960-1965 (Richards Medical Philadelphia,PA)
该建筑最激动人心的还要算是采光 装置的设计.在美术馆里使用直射光或是 明亮的光线看上去十分的暗淡,尤其是陈 列易损品的地方,比如水彩画.康设计的是 一套双向反射系统,透过拱壳沿顶端槽孔
安装的透明天窗,天光和阳光会洒在一组
有穿孔金属装置散发出了自身的光芒,然 儿大部分的光线还是被反射到了混凝土 拱壳的底侧,然后由此反射到绘画展品上.
路易斯·康
(Louis Isadore Kahn)
美国建筑师
“设计是个人的事。一般而言没有尽善尽美的设计。为尽善尽美而努力,却从来没有实现, 尽善尽美的愿望总成为艺术家的动机。下一件作品的种子就在已完成的作品之中。”
――Louis Isadore Kang
美国建筑师和评 菲利普约翰逊 论家)菲利普约 翰逊:
物馆的入口广场,公园内的步行观众也由此
解读大师——路易斯.康
肯贝尔美术馆
屈灵顿犹太中心游泳池
柯曼住宅
柯曼住宅
理查德医学 研究楼
印度经济管理学院
孟加拉国达卡国际会议中心
康作品的空间模式
“空间模式”是以社会存在和居住概念的认知 空间模式” 空间模式 图式作为依据的一项社会性的构造活动。功能、 图式作为依据的一项社会性的构造活动。功能、意 象和结构是空间模式形成中不可分离的三要素。 象和结构是空间模式形成中不可分离的三要素。我 们从结构的角度将路易斯·康建筑作品的 空间模式” 康建筑作品的“ 们从结构的角度将路易斯 康建筑作品的“空间模式” 分为以下四种: 分为以下四种:
罗马筒形拱
肯贝尔 美术馆 拱顶
哥特式教 堂的塔楼
理查德 医学楼 的塔楼
埃及金字塔 的角锥体
耶鲁大学 美术馆角 锥式屋盖
基本几 何图形
达卡议 会中心 的洞口
“元语言”的类型转换
他将这些“元语言” 他将这些“元语言”经过抽象和再创造形 成了带中缝采光的筒形拱顶( 成了带中缝采光的筒形拱顶(如肯贝尔美术 );四角锥形的屋顶 四角锥形的屋顶( 馆);四角锥形的屋顶(如屈灵顿犹太中心游 泳池);具有哥特韵味的高耸的小塔楼( );具有哥特韵味的高耸的小塔楼 泳池);具有哥特韵味的高耸的小塔楼(如理 查德医学研究楼,柯曼住宅);圆形、三角形、 );圆形 查德医学研究楼,柯曼住宅);圆形、三角形、 方形等基本几何形所组成的洞口( 方形等基本几何形所组成的洞口(如印度经济 管理学院,孟加拉国达卡国际会议中心)。 )。康 管理学院,孟加拉国达卡国际会议中心)。康 的建筑作品都具有很强烈的秩序感与形式感, 的建筑作品都具有很强烈的秩序感与形式感, 体现出一种古典而沉静的美, 体现出一种古典而沉静的美,这与他将这些固 定的“对象语言”的重复运用是分不开的。 定的“对象语言”的重复运用是分不开的。
路易斯.康
2020/4/28
以简单而最有表现力的几何形作 为构图单元
金贝尔的特征元素是长 条型的圆拱。
2020/4/28
每个拱单元由四个柱子支 撑,这样一来平面的展览空间内 没有柱子出现,为室内布局提供 了最大的可能性。两拱之间是混 凝土平板,平板下面是布置通风 管道和轨道灯的位置。
密斯 赖特
对结构构造的重视 空间组合
早期的康的总的状况,是一名"静悄悄"地工作的建筑学硕士,默默 无闻。在将近20年的经历中,他的生活是一段并不令人羡慕的苦斗。 许多与康同时代同命运的人,竭尽所能地去迎合"国际建筑"新潮流。然 而,路易斯·康,并没有简单地皈依到现代运动的大旗之下。他被勒·柯 布西耶的作品所触动,那轻灵简洁的工业化材料,抽象的几何形,大规 模的城市改造计划,使他大为惊讶。但是康整个精神仍然归属于古典主 义和浪漫主义建筑艺术。他喜欢古典的形式次序,崇尚自然人性的升 华,这个时候的康对于理想几何次序追求是狂热的,现代主义空间的连 续性受到他的很大质疑,我们可以把这时候的康称为一个现代思想下的 古典主义者,但是他却又是理性的,他认为一个好的建筑不会因为户主 的使用不当而破坏建筑的特有空间。
人物评价
• 执着于建筑设计 • 大器晚成 • 爱好古典主义、浪漫主义 • 几何形状的运用 • 建筑—质朴、永恒、典雅,超越物质、 技术而存在的人类的梦想的表达
早期教育及其他建筑师对康的影响
巴黎美术学院
服务与被服务空间、用光营造建筑环境
柯布西耶
对柯布西耶语汇的运用、 混凝土的熟练运用、建筑 局部处理、功能主义以及 永恒性的探究
组团式空间结构模式
路易斯康
这书是通过空间构成的方法来读康形成自己设计体系的过程.建筑师无非都在好奇三件事情:新空间,新结构体系和新材料.而书中16章都在阐述康设计发展的两条线:1 空间上:与同样空间是古典构成的密斯相比,康打破古典空间的中心整体性,寻找另种空间单元的组合方式,达到另种统一。
2 结构上:从框架体系,康逐渐发展成结构自身的排列序列,结构和空间单元的整和.同时作者也强调了,除了空间构成的特质,康对光线和空间体量(墙,柱,顶棚)结合的敏感运用,是形成他重量感的面域和优美静谧空间的另一元素.以上只是我读这书大概的总结,我的状态是不是特别迷恋某个建筑师.但是作者第9章(P84)的总结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结合翻译,说下我的模糊的理解:多米尼加平面图20世纪80到90年代,诞生了许多类似多米尼加修道院这样的构成(我理解的是平面构成).这样完全打散”解构”的空间构成不可能脱离广义的构成.但这样的结果不外乎就是随机的”构成”,或者说是设计的重点变成寻找不同空间单体之间特殊的关系. 康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尝试过那种不规则的重组来建立构成.这种设计方法在20世纪空间构成历史上占据了应有位置,但当空间构成完全达到”解构”.是否依赖空间构成和空间创造力来探索设计快到极限了呢?(翻译用的是”解构”,我很怀疑这个词,也不知道原口秀昭说的”解构”是否指的是日本那些抽象的空间原型) (收起)现代建筑空间的演变是从墙的空间到水平板式空间的演变。
有建筑结构技术的进步导致了墙在结构中起了越来越弱小的作用,也有在过去人们生活的社会没有现在的健全,所以人类心理上需要足够厚实的小空间来获得安全感呢?而现在人们的社会太拥挤而需要一种通透感呢大体上来说,建筑师既不是文学家,也不是思想家,更不是宗教家,建筑本来是单纯、朴素、简单、日常化的,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
通过建筑师的努力,使它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准。
建筑简单,建筑理论当然也必须单纯、朴素而容易理解,就不应该过于深奥。
路易斯·康
·
『 小 结 』
『 『 风 人 格 物 『简 特 代介 点 表』 』 作 品 』 ·
·
·
·
目 录
• • •
•
路易斯· 康
1901-1974
着他 人在 们建 对筑 存作 在品 和中 哲善 理于 的把 思握 考光 的 作 用 一 样 , 都 启 发
他 的 建 筑 作 品 通 常 是 在 质 朴 中 呈 现 出 永 恒 和 典 雅
研宾 究夕 中法 心尼 亚 大 学 理 查 德 医 学
•
代 表 作 品
理 查 德 医 学 研 究 楼
•
馆耶 鲁 大 学 美 术
•
1950—1953
耶 鲁 大 学 美 术 馆
•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他 被 誉 为 建 筑 界 的 诗 哲
美 国 现 代 建 筑 师
人 物 简 介
者设了他 计光在 中线设 光的计 影变中 运化成 用,功 的是的 开建运 拓筑用
只有有自然光线的空间 才是真正的建筑空间。 ——路易斯· 康
•
荣获奖项
1971年获得美国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 1971年获选美国文艺学院院士 1972年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质奖 章
路易斯康
解读路易斯康从1907年开始,美国建筑师协会(AIA)每年都会颁发一次纪念金牌,用以表彰为世界建筑艺术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建筑师个人。
曾经获得过此奖的有:托马斯"杰弗逊、弗兰克"赖特、路易斯"沙里文、贝聿铭、西萨"佩里,还有著名建筑大师密斯、勒"柯布西耶、理查德"福勒等等,以及里卡多"莱格瑞塔。
由于这些大师为世界建筑历史留下了光辉的杰作,因此每个金质奖章获得者的名字被郑重地镌刻在华盛顿特区美国建筑师协会总部大厅的大理石墙面上。
路易斯"康在1971年获得了此项殊荣,有评论认为,路易斯"康应当是这个时代的一位“建筑诗哲”。
现代建筑师路易斯"康生于1901年。
1905年,康的一家由波罗的海里加湾的爱沙尼亚的萨拉岛移民到美国。
路易斯"康早年毕业于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大学,20世纪的20至30年代在费城执业。
自1947年到1957年的十年间,路易斯"康担任过耶鲁大学教授,还曾是哈佛设计学院的一员。
在现代设计领域内最具声望的哈佛设计学院里还有过其他很是著名的设计师,如贝聿铭、菲利普"约翰逊等。
纵观整个现代建筑发展演变的历程,路易斯"康可以说是一位居于关键地位的人物,他以极为出色的建筑理论与实践对后现代主义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启迪思想,并且对现代建筑的推进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都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从M"格雷夫斯、P"埃森曼、C"摩尔到C"詹克斯等人基本上都是“后现代主义”建筑师,他们都喜欢理论思索与写作。
除了要阐述自己的作品和思考,他们也十分喜欢解读他人,其中的C"詹克斯就是这样从柯布西耶与路易斯"康的作品解析入手的,受到不少思想启迪的詹克斯,在其《后现代建筑的语言》一书中讨论了不少现代建筑名师的各类型建筑设计,其中对于路易斯"康的建筑作品的解析与探讨就费了不少笔墨。
路易斯
❖ 它的外观向康以至费城学派提出了个问题,也是现代建筑的核心问题??“功能”和“形 式”的问题。人们问道,这样一个功能经常变化、实用性很强的建筑,搞成如此纪念性, 在建筑上是诚实的吗?康对此却自有理论,他用自己的观点解释:“形式是建筑的基素”, 并进一步补充:“形式从不服从功能;形式指引方向,因为它保持了它基素之间的关系。形 式没有形状和尺寸,它不是你所看到的,它是你所看到的开始。”从以上这段有点抽象的 言论中可以看出,康在设计中自始至终要追求的,就是形式。医学实验室的大玻璃造成眩 光,于使用并不有利。但对比形成了,康为自己树立了纪念碑。
❖ 康的设计虽几经磨难,最后还是相当成功的。两座三层的实验楼,有六个 24.38×73.30米(80×245英尺)的大空间,八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组,每一 组半占一层。这种无柱子的大空间,给使用者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同时,设 备层高度加大到2.7米,克服了过去设计中管道层低矮的缺点。康认为,有了这 个包罗万象的设备层,就不必再为管道的定位埋件而伤脑筋。这一设计是对费 城医学中心设计的修正。医学中心的管子从空腹大梁里穿过,未做吊平顶,康 认为太乱,当时很为此脑火。
❖ 60年代初,康受托设计加利福尼亚州拉霍亚的萨克生物研究所工程(Sal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udies,1959-65),这是一个建筑群体,内容主要有三方面:生物实验中心, 拥有机械设备楼和办公室;会议中心,包括供学者和参观者交流思想的会议厅,图书馆, 游泳池,以及能演衾窒肪绲挠?00个座位的讲演厅;生活服务中心,供科学家和学者起居 生活。建筑群的思想早就孕育在康的胸中,接到任务后,康思忖着一个宏大的目标??做成 二十世纪的雅典卫城。
大师的设计作品赏析—路易斯·I·康
3.路易斯·I·康作品分析
1.耶鲁大学美术馆扩建工程
(2)从柱子的排列中发现, 夹着交通核的两个展厅, 各自有不同的柱子支撑。 中央的核心筒,柱子并没 有紧贴核心筒壁,而是脱 离开来布置的,从而有意 识的借用柱子围合空间。 展厅的空间单元和柱子围 合的空间单元在此保持一 致。 结构单元=空间轮廓
3.路易斯·I·康作品分析
1.耶鲁大学美术馆扩建工程
(3)入口道路一侧的墙面和背 面公园一侧的玻璃墙面形成构 成。从喧闹的街道一转过来就 进入了一个静谧的、可以欣赏 艺术作品的空间。这一思路是 可嘉的。但是,过于简洁的墙 面处理和空间转换让人有些难 以适应。
4. 后来他开始了温和的文脉主义并且觉察到了现代主义的不足,于是他开始改变他自己的 思想走向,人性的解放是他追求的重点,开始了由现代到后现代主义的过渡。
5. 路易斯康的事务所聚集了大量把他当作神的人,而他也固执开始用他自己思想去主宰建 筑,去倒向人的行为,他仿佛陷入了一个教会的崇拜,一个对于人性崇拜的教会,他自 己就是崇拜的对象,这个时候他建筑的里的屋顶天窗也开的越来越多,想把人导向自己 的天堂。这也是他最疯狂的一段。
3.路易斯·I·康作品分析
1.耶鲁大学美术馆扩建工程——(外立面设计)
立 面 大 面 的 玻 璃 窗
简 单 的 分 割
入 口 处 简 洁 的 墙 面 处 理, 隔 离 道 路 影 响
3.路易斯·I·康作品分析
1.耶鲁大学美术馆扩建工程——(材质)
建筑内部是纯粹简洁的混凝土墙面
外立面采用色彩鲜明的红砖和玻璃材 质的组合变化
2.路易斯·I·康设计理念
1.空间单元=结构单元,用柱子进行空间的分割。(耶鲁大学美术馆扩建工程) 2.关于服务空间和被服务空间的划分(在费城宾州大学医学研究实验中心得到
纯粹之旅-路易斯.康
总结
艺术是上帝的语言,结构是光的创造者。建筑师是传递 空间美感的人建筑本身是没有思想的,但是建筑师是人, 人应该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创造,并且能够与没有思想 的建筑本身的需求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从而能够让建筑 获得具有自然创造的浑然天成的永恒气质就是设计哲学的 本质。 ——路易斯· 康
康的建筑永远都是那么纯粹,却有那么的感染人 他的 建筑给我感觉,安详,宁静,肃静,像一位老者安静却有 力量!
纯粹之旅
路易斯· 康生平简介
1901年2月20日生于爱沙尼亚的萨拉马岛
1905年随父母移居美国费城
1924年毕业于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后进费城J· 莫利特事务所工作。 1928年赴欧洲考察。 1935年在费城开业。 1941-1944年先后与G· 豪和斯托诺洛夫合作从事建筑设计
1947-1957任耶鲁大学教授,设计了该校的美术馆(1952-1954)
建筑诗哲
在建筑理论方面,他的言论 常常如诗德语言一般晦涩、艰 深、令人费解;然而也确如诗 句一般,充满着隐喻的力量, 引人尔有多义。他的实践,似 乎为这些诗句般得理论做了注 解;而他的理论,似乎又为他 的实践泼洒上一层又一层神秘 的色彩“去体会什么是特定的 建筑空间想要成为的样子。意 识是思想和感情在灵魂深处的 融合,是‘它想成为什么’的 理论的源泉。 路易斯·康:“砖你想成为什 么?” 砖: “康我想成为拱劵。”
印度管理学院
极爱用砖作建筑材料的路易斯· 康利用
其在印度这样 一个劳动力密集型的经济社 会工作的机会,在这个校园的设计上完全 以砖为材料,巨大的承重砖墙拔地而起, 由混凝土联系着的砖砌缓拱构成墙面的开 洞——人们可以从这种独特的表现方法上 在次大陆识别路易斯· 康的建筑作品。墙壁 各处的环形大开孔体现了无与伦比的砖工 技术。穿过这些开孔的光线突出了砖面的 纹理,与砖石建筑的永恒的质量相协调,
路易斯·康:承前启后的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大师
1 920年 . 路 易 斯 ·康 进 入 当 时 位 居 美 国 建筑 专业首屈一指 的宾夕 法尼亚大学攻 读建筑 专 业 。 大 学 期 间 .路 易 斯 ·康 的 建 筑 设 计 思 想 主要来源 于当 时的建筑系主任 保罗 ·瑞 克和奥 古斯特 ·苏瓦齐 。保 罗 ·瑞克是 一位精 通于古 典建 筑 的设计 师和 建筑 史学 家 .”瑞 克认 为古 典主义是 唯一正确 的建筑设计 方法 .现 代的建 筑 设 计 应 当 关 注 建 筑 元 素 合 乎 逻 辑 的组 构 关 系 而 非 其 表 面 风 格 。 新 的 功 能 和 时代 特 征 必 然 导 致 新 的 方 法 和 形 式 特 征 ”。 这 位 建 筑 系 主 任 见 解给予路 易斯 ·康极 大的启 发。另一个 对路 易斯 ·康 产 生 巨大 影 响 的 是 ((建 筑 历 史 》 的 作 者 奥 古 斯 特 ·苏 瓦 齐 。 路 易 斯 -康 曾 一 度潜 心 研 究奥古斯特 ·苏瓦齐 的书 .体悟其 中 ”空 间” 的奥妙 .他还 将书 中的重要设计 案例 影拓保存 。
肯贝尔艺术博物馆
1.门厅 7.机房
2.管理 8.画廊
6.讲堂
6
9
5
7
8
7
4
3
4
7
2
1
通过一条长 凳的前廊,俯 视着大水槽, 直到茂密的冬 青灌木丛。参 观者然后通过 与拱顶轴线对 着的门廊而达 到中央大厅, 建立了一种轴 线的节奏系列。 当进入拱顶里 面以后,它还 将重复出现。
二层平面 1.敞廊 2.入口 3.门厅 4.展厅 5.售书 6.报告厅 7.室内庭院--“光井” 8.厨房 9.图书室
立面分析
采用摆线形拱顶,具有古典 特征 摆线形拱顶比曲线形拱顶低 跨度较大承重能力较强,同 时利于室内光线的漫反射 混凝土和变质岩板,使建筑物 看来浑然一体 曲线形
摆线形
材料的天然质感和人工肌理
混凝土和变质岩板为该建筑的主要建筑 材料
康重点运用了灰 白色的现浇混凝土、 灰米色的天然钙华石 和像木。这些材料是 康的常用手法,他认 为这些材料在质感上 有其内在的联系,尤 其是在太阳光的作用 下会有不同的微妙变 化。
路易斯·康的建筑思想:
新历史主义:以20世纪 60年代的技术、材料、功 能、精神为表现手段和目 的,在建筑风格上,构图 的“基本元是以简单几何 形---正方、矩形、圆,规 则三角形等为主,具有现 代和古代共有的特征。
但在建筑艺术归属上,又接
近20世纪的的现代风格,在空 间组合上则重现了某种历史上 已有的等级空间序列手法。
感悟: 通过植物或类似于挡板的工具可以遮挡 太阳光的直接影响,也美化了周边环境。 不加以修饰的材料有时也可以呈现原始、 质朴的美。 以最基本的几何形构图,经过拼接、组 合,也是一个好的建筑。
拱形的光带
康在拱顶开了一条光槽,用 弧形的反光板将太阳光漫射 到室内。
路易斯康
小结: 小结:结构是光的赋予者
结构设计了光。拱顶、穹顶、 结构设计了光。拱顶、穹顶、拱 柱式是与光结合的结构形式。 券、柱式是与光结合的结构形式。 自然光进入改变空间特质的不同 取决于不同的时刻和不同的季节。 取决于不同的时刻和不同的季节。
砖
“你和砖对话就会发现他喜欢什么,它会 说它喜欢拱形。如果你说”拱形的造价太高, 完全可以用一根混凝土过梁来代替拱形“,那 么砖会说”我知道它很贵,而且在现代也不大 可能会建造,但是如果你问我的话我还是喜欢 拱形。”
孟加拉国达卡国际会议中心
光线不但具有造型功能,而且如同 光线不但具有造型功能, 在印象派绘画中的色彩一样具有瓦 解造型的功能。 解造型的功能。
孟加拉国达卡国际会议中心
维 逝 , 光 线 为 三 。 维 的 空 间 引 入 第 四 ——— 时 间
流 的 夕 阳 交 替 中 , 人 们 感 受 到 时 光 的
术
对于内部空间的处理, 对于内部空间的处理,中间用一个圆形混凝土的楼梯间和 一个矩形的电梯间组织了交通,而剩下的便是干净的展览空间。 一个矩形的电梯间组织了交通,而剩下的便是干净的展览空间。 流线相对简单,但是却很实际, 流线相对简单,但是却很实际,到了今天仍然符合现代艺术展 览的任何要求,声光电全都派上用场, 览的任何要求,声光电全都派上用场,甚至楼层的指示牌都用 投影机打到暗色的清水混凝土墙上,特别有感觉。 投影机打到暗色的清水混凝土墙为历史性建筑的 保存担心发愁, 保存担心发愁,终于在晚年 发现了如何将被破坏的罗马 建筑应用到现代建筑中来, 建筑应用到现代建筑中来, 无论是萨尔克的生物研究所 还是肯贝尔艺术博物馆, 还是肯贝尔艺术博物馆,都 能看到他如此多的作品和 古罗马的废墟相得益彰
萨克尔生物研究所
路易斯康的作品分析
三、相信直觉 知识可以激发我们的直觉,直觉是可以 培养的,领悟全凭个人的修为,无法与他人分享。
四、由形迈向设计 形是对物性的领悟 realization Spoon is not a spoon. 形是本质(form is what) 设计是 实践(design is how) 设计≠设计品 形→设计→设计 品 设计是手段、不可听、不可见,只是求诛本性,而 存于心灵。
住宅结构是木质框架,外观呈竖向舌装线条形式,康对窗户的处理手法既 不是固定样式的玻璃也不是提供竖向的必要连续的大面积对称,在房间里 的许多窗户与家具配套浑然天成——这是康后期的建筑作品的重要特征, 使康创造出的许多特殊空间是同时代的建筑师无法赶超的 。
路易斯.康对后人的影响
路易斯·康抛弃了追求玻璃盒子的潮流,走向历史感和宗教感的建筑, 其中的某些历史风格的元素可以和后来的“新现代”或“后现代” 建筑师相比较。这些元素被赋予强烈的形式感以及精神含义。
路易斯.康的建筑要义
1.关于服务空间和被服务空间的划分{在费城宾州大学医 学研究实验中心得到体现}
2.光,是人间与神境相互对话的一种语言,并且是人性 与神性共同显身具象化的领域。{金贝尔美术馆}
3.路易斯.康的秩序空间”,把不同用途的空间性质进行 解析、组合、体现秩序,突破了学院派建筑设计从轴线、 空间序列和透视效果入手的陈规,对建筑师的创作
2.贝聿铭 康和贝聿铭在他们一生中都给“建筑”这个字眼打上了
解读美国建筑大师路易斯.康
解读美国建筑大师路易斯.康路易斯·康(Louis Isadore Kahn,1901年2月20日-1974年3月14日),是爱沙尼亚裔犹太人,美国建筑师。
他出生于爱沙尼亚的Saaremaa岛。
1901年,举家移民美国,并在费城长大,1914年5月15日成为美国公民。
在宾夕法尼亚州几家公司工作后,他于1935年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从1947年到1957年,在继续私人业务的同时,他在耶鲁大学担任设计评论和建筑学教授。
从1957年直到去世,他担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教授。
路易斯·康身材瘦小,然而他对现代建筑的实践却是非凡的。
他用诗一样的语言来诠释建筑并以艺术家的手来草绘他们。
其设计风格深受古代遗迹影响,倾向于宏伟庞大。
对于路易斯康来说,建筑是一种令人神往的有生命力的偶像。
路易斯·康的创作精神来源于一些古典主义作品的影响。
希腊,罗马,歌特,文艺复兴建筑都影响了路易斯·康。
对于康来说,这些建筑站在那里如同一个可以穿越时空的永恒的奇迹。
就这一点来说,另一个人——勒,柯布西耶也对他有着重要的影响。
柯布的作品深刻的影响着路易斯康。
然而,对于柯布的作品,路易斯·康认为这些作品属于柯布本人,因此他从不会照搬这些作品。
柯布西耶的作品激发了路易斯·康心中对于建筑的情感,而在柯布西耶之前的年老的建筑师却没有。
那些年老的建筑师走着一个平常的道路,没有人真正的切入到问题的核心。
柯布西耶的与众不同的观点和作品为其所接受。
然而,柯布西耶后来的那些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建筑”却并不是完全为路易斯·康所赞赏的。
路易斯·康在柯布其后探寻着自己的道路。
他的作品被认为是超越了现代主义的不朽杰作。
路易斯·康的建筑哲学当路易斯·康做特伦顿公共浴室时,他发现了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一些特定的空间是很不重要的,而另一些空间才是做正在做的事情的真正理由和目的。
路易斯.康
一位夭折的老人
路易斯康是建筑名流中的悲剧人物。 命运无数次的捉弄他。命运使康经历了 几乎是无所建树的前半生。在几乎是潦 倒终生的命运的拨弄下,他却与晚年上 升为一颗熠熠发光的建筑界新星。 晚年的杰出成就本是他半生的辛苦,又 遇上了现代运动面临改道转折的的大好 时机。真可谓否极泰来。但是,康或者 是本质上不善于利用这种有利于己的时 机,或者是并不愿意利用这个实际为自 己多求些利益和虚名。他严谨至极的对 待每一件作品。这种迟缓的速度,时空 失去了太多的机会。为此他的事务所债 台高筑。1974年生活上和心理上的压力 是是这位74岁的老人不得不奔波于印度 与美国之间,生活的拮据使这位老人在 飞机场回费城的途中连出租车也舍不得 坐,改乘火车。在候车室心脏病突发式 与男卫生间中。74岁的高龄,应当不属 于夭折。知识,康的创作生命在正盛之 时,却因寿夭而忽然中止,令人深深惋 惜。
大师的诞生
• 路易斯.康,1901年出生于俄罗 斯帝国的海边爱沙尼亚一个名叫奥 赛得岛上。父亲,利奥波德,是爱 沙尼亚人。当他遇到路易斯.康的母 亲,伯莎.门德尔松是还是一位即将 从俄罗斯军队退伍的军需官。由于 对新生活的渴望,1906年他们全家 五口移民到美国费城。其中包括 路易斯.康的妹妹沙拉和弟弟奥斯卡。 刚到这个国家时,生活是如此 的艰辛,生活一度无法维持,但是 这个犹太家庭仍然保持着一些欧洲 人的文化气息:包括德语和意第绪 语,音乐以及文学。 幼年的路易斯.康非常缅碘甚至 有点害羞。他的脸上有一个由年期 间留下的伤疤,那是由于他太关注 炭火明亮的色彩而造成的。
康的几何体的来源
康的学生时代是在鲍扎体系的锤炼 下谙熟希腊.罗马柱式,哥特式 拱券结构:纵横州县市自行.对 角线的构图原则:正方.圆.正三 角形.等腰三角形等简单几何体 的造型力量。
一篇路易斯康生平简介
路易斯康生平简介Louis I. Kahn's Biography synopsis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international architects of the second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Louis I. Kahn's life was firmly rooted in Philadelphia, just as his enduring legacy as a teacher and practitioner has continued to affect the architectural community in the region into the twenty-first century.当老师和实习者在这个区域继续影响建筑社区入21世纪,其中一位20世纪的第二个一半的最显要的国际建筑师,路易斯·康的生活于费城坚定地根源,正他忍受的遗产。
一个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建筑师,路易斯·康的生活是扎根在费城,就像他永久遗产作为一个教师和医生继续影响建筑社会在该地区为21世纪。
Kahn was born in Estonia, the son of Bertha Mendelsohn and Leopold Kahn, and emigrated with his family to Philadelphia in 1906. Like a number of his contemporaries, Kahn first studied architecture at Central High School, where he was a classmate of Norman N. Rice, and went on to the architecture program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Kahn earned a B. Arch. in 1924, winning a bronze medal in the Arthur Spayd Brooke Memorial Prize his senior year, with Paul P. Cret as his studio critic. While still a student, Kahn was employed in offices in the city as a draftsman during the summer, including Hoffman-Henon Co., for whom he worked in 1921, and Hewitt & Ash, where he was employed the following year.康出生在爱沙尼亚,康是Bertha Mendelsohn和Leopold Kahn的儿子,并在1906年与他的家庭移居到费城。
【大师理论】感悟路易斯·康——论路易士·康的建筑设计思想
【大师理论】感悟路易斯·康——论路易士·康的建筑设计思想【大师理论】感悟路易斯·康——论路易士·康的建筑设计思想路易斯-康(Louis I.Kahn),1901年生于大西洋上的爱沙尼亚岛,1905年随全家迁往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1924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1947年个人事务所开业,20世纪50年代起执教宾州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建筑学硕士研究班,1974年卒于从达卡返回美国的途中。
纵观整个现代建筑发展演变的历程,路易斯·康可以说是一位居于关键地位的人物,他以极为出色的建筑理论与实践对后现代主义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启迪思想,并且对现代建筑的推进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都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康的作品有着和现在许多建筑师所不同的存在意义,与赖特,密斯以及柯布的作品也不同,他们是那样的独树一帜,细致精巧,充满神秘。
赖特的建筑注重韵律的表现,密斯的作品是尽量减少空间和材料,柯布是无所不作,从年轻时的亲切文雅到晚年时的厚重、淳朴和猛烈,最大限度的表现了20世纪人类对于建筑的尝试,而康的作品就像是20世纪建筑设计作品整流下来的精华,充满了纯朴之感。
路易斯康的建筑艺术风格上,构图的“基本元”是以简单却最具有表达力的几何体--正方、矩形、圆形、规则三角形等为主,具有现代和古典共有的特征,就其建筑而言应该归属于现代主义!他的建筑虽然一般不用传统的装饰符号,空间组合则重现了某种历史上已经有的等级空间序列手法,在主从关系、大小、形体、明暗等方面都展现了许多古典传统的特征。
所以他的作品体量浑厚,沉重,凭借着现代的材料,和天然材料的质感和人工肌理的展现,使他的建筑有一种从总体到统一的雄深感。
康的设计简洁,具有浓厚的柏拉图意味,他所设计的建筑有相当明显的特征,譬如:强大有力的结构、厚实的窗体等,这使他成为二战后涌现出来的、颇有争议的建筑师。
由于深受国际风格的影响,他的建筑将Beaux 复合结构和个人的审美观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他自成一体的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易斯康生平简介Louis I. Kahn's Biography synopsis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international architects of the second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Louis I. Kahn's life was firmly rooted in Philadelphia, just as his enduring legacy as a teacher and practitioner has continued to affect the architectural community in the region into the twenty-first century.当老师和实习者在这个区域继续影响建筑社区入21世纪,其中一位20世纪的第二个一半的最显要的国际建筑师,路易斯·康的生活于费城坚定地根源,正他忍受的遗产。
一个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建筑师,路易斯·康的生活是扎根在费城,就像他永久遗产作为一个教师和医生继续影响建筑社会在该地区为21世纪。
Kahn was born in Estonia, the son of Bertha Mendelsohn and Leopold Kahn, and emigrated with his family to Philadelphia in 1906. Like a number of his contemporaries, Kahn first studied architecture at Central High School, where he was a classmate of Norman N. Rice, and went on to the architecture program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Kahn earned a B. Arch. in 1924, winning a bronze medal in the Arthur Spayd Brooke Memorial Prize his senior year, with Paul P. Cret as his studio critic. While still a student, Kahn was employed in offices in the city as a draftsman during the summer, including Hoffman-Henon Co., for whom he worked in 1921, and Hewitt & Ash, where he was employed the following year.康出生在爱沙尼亚,康是Bertha Mendelsohn和Leopold Kahn的儿子,并在1906年与他的家庭移居到费城。
在当时那个年代,康在中央高中第一次学习了建筑学,他是Norman N. Rice的同学,并且继续建筑学节目在宾夕法尼亚大学。
Kahn赢得了B.曲拱。
在1924年,获得在亚瑟Spayd Brooke纪念奖的一枚铜牌他的高年级,与保罗P. Cret作为他的演播室评论家。
当仍然学生,Kahn在办公室被雇用了在城市作为制图员在夏天期间,包括Hoffman-Henon Co.时,他在1921年工作和Hewitt &灰,他被雇用来年。
卡恩出生在努,爱沙尼亚的儿子,Bertha Mendelsohn和利奥波德卡恩和移民与家人在1906费城。
像他的一些同时代,卡恩在第一次研究建筑中央高中,在他的同学(Norman大米,和他的建筑计划在宾夕法尼亚大学。
卡恩获得了B.门。
在1924,赢得铜牌spayd在阿瑟·布鲁克纪念奖其高级年,与保罗.P. 克雷,他的画室评论家。
仍然是一个学生,卡恩是受雇在办事处在城市的起草人在夏季,包括霍夫曼-埃农公司,而他在1921,和休伊特After graduation, Kahn entered the office of City Architect John Molitor as a senior draftsman (among these was also Rice) working on the design of the 1926 Sesquicentennial buildings. Kahn later recalled his position in Molitor's office as chief designer, but this position was in fact held by W. J. Sutphen. Kahn left Molitor's office not long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exposition buildings, joining the practice of theater designer William H. Lee in 1927. In 1928, Kahn left for Europe to see the architecture he had studied from afar and to hone his skills as a renderer. He traveled through northern Europe and Italy, visiting Norman Rice in Paris but did not express particular interest at the time in the work of Rice's employer Le Corbusier.在毕业以后,Kahn进入了城市建筑师约翰Molitor办公室作为(在这些之中也是米)研究1926年Sesquicentennial大厦的设计的一位资深制图员。
Kahn后召回了他的位置在Molitor的办公室作为主设计师,但是这职务实际上由W.J. Sutphen担任。
Kahn辞去了Molitor的职位在博览会大厦的完成之后,在1927年加入剧院设计师威廉H.李实践。
在1928年,Kahn 离开为了欧洲能看他从在远处学习了和磨刀他的技能作为renderer的建筑学。
他游遍北欧和意大利,参观诺曼底米在巴黎,但是当时没有表达特别的好处在米的雇主Le Corbusier工作。
毕业后,卡恩进入办事处的城市建筑师约翰·莫利托作为一个高级起草人(其中还米)的设计工作的建筑物1926 150。
卡恩后说他的立场,莫利托的办事处总设计师,但这一立场是由W.J.萨特芬。
卡恩离开莫利托的办公室后不久完成博览会建筑物,加入这一做法的战区设计师威廉·李1927。
在1928,卡恩前往欧洲的建筑他研究过远和锻炼他的技能是一个输出程序”。
他走遍欧洲北部和意大利,访问诺曼·赖斯在巴黎表示,但并不特别感兴趣的时间在工作的赖斯的雇主le Corbnsier。
Kahn returned to Philadelphia in 1929. His widow Esther, née Israeli, later recalled that he had made plans before his departure to establish a partnership with another architect who died before Kahn's return to the city. She remembered this architect to be Sydney C. Jelinek, another Central High School,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and William H. Lee office alumnus, who did not die, however, until 1979. For whatever reason, Kahn did not establish a partnership upon his return, and instead found work in Cret's office as a designer, participating in the Folger Shakespeare Library project, among others. Seemingly gainfully employed, Kahn married in 1930. Cret was unable to continue to keep Kahn in his office, but helped him to find a position as a designer with Zantzinger, Borie & Medary at the end of that year. He remained in that office until early 1932, participating in the U. S. Department of Justice Building project in Washington, D.C.在1929年Kahn回到了费城。
他的寡妇埃丝特,née以色列人,以后召回他做计划,在他的离开建立一次合作以死,在Kahn的回归到城市之前的另一位建筑师之前。
她记住这位建筑师是悉尼C. Jelinek,另一所中央高中,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威廉H.李办公室校友,没有死,然而,直到1979年。
无论什么原因,Kahn没有建立一次合作在他的回归和发现了工作在Cret的办公室作为设计师,参加Folger莎士比亚图书馆项目,除了别的以外。
表面上报酬好使用,Kahn在1930年结婚了。
Cret无法继续在他的办公室保留Kahn,但是帮助他发现一个位置作为有Zantzinger的一位设计师,Borie & Medary在那年的结尾。
他在直到早期1932年的那个办公室保持,参加美国司法部建筑项目华盛顿特区,卡恩返回费城1929。
他的遗孀埃斯特,以色列nã©e,后说,他计划在出发前,建立伙伴关系,另一个建筑师前死卡恩回归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