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骨化治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位骨化治疗

发表时间:2011-04-19T08:32:47.5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期作者:朱利群

[导读] 异位骨化又名骨化性肌炎,为纤维组织对外伤的异常反应。

朱利群(黑龙江哈尔滨市阿城区中医院 150300)

【中图分类号】R68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01-0244-01

【摘要】异位骨化又名骨化性肌炎,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不发生钙化的软组织内发生新骨形成,为纤维组织对外伤的异常反应。髋臼骨折后新骨形成来源于两种不同的细胞群:一是来自骨膜、骨内膜及间质的结缔组织细胞;另一种来自受伤肌纤维的间质细胞。HO在活动期,边缘首先骨化,镜检出现特征性的分带情况:中心带是纤维细胞增生;中间带是骨样组织和成骨细胞增生,以膜内化骨为主,少数以软骨骨化为主,可见软骨岛;边缘带为成熟的骨小梁。髋臼骨折时,关节囊、韧带常常广泛挫伤,关节周围肌肉挫伤并形成血肿,这些损伤可刺激膜下成骨,加速滑膜下未分化的间叶细胞增殖形成软骨,韧带附着处的纤维软骨增生分化形成韧带骨化。肌肉内血肿机化并逐步通过软骨化骨致骨化。

【关键词】骨化异位性手术

临床资料

本组男284例,女226例;年龄5~20岁12例,21~30岁125例,31~40岁256例,41~50岁84例,51岁以上33例;交通事故伤128例,高处坠落伤59例,砸伤87例,其它原因损伤236例;病程1年内198例,1~3年147例,4~10年97例,10年以上68例。根据患者住院期间的X线片、CT检查,有59例发生异位骨化(A组)。异位骨化发生于髋关节39例,膝关节15例,踝关节4例,肘关节1例;451例未发现异位骨化(B组)。A组中男38例,女21例,年龄(39.2±10.2)岁;B组中男246例,女205例,年龄(42.5±13.6)岁。

(一)相关因素

髋臼骨折后HO的发病率为3%~69%,由于没有统一的分类系统,所以很难解释这个发病率。HO是人体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全身因素可能起主要作用。

(二)临床表现

1.症状及体征 HO发病潜隐,缺乏特征性表现,多数患者术后2~3周有髋部疼痛加重史或休息痛,局部有压痛,肌肉痉挛,偶有皮肤红肿、全身低热,有时易误诊为感染,少数患者无特殊不适。HO轻者活动时髋部有响声,重者髋关节僵硬,旋转及外展功能受限。

2.影像学表现 X线平片是诊断HO最简便经济的方法。Delee等报道90%的HO在术后3个月内可在X线片上见到,其余10%在术后6个月时见到。早期的骨化多为薄层钙化影或位于髋关节周围、边缘不清的骨岛,易被忽略。最后钙化影逐渐加重,在以后的3个月内骨化过程加速,多数病例1年左右骨化灶基本成熟,大小和密度稳定下来,X线片显示骨化阴影呈条状、团块、亦可顺肌肉及韧带走行,呈月牙状,边缘光滑,周围硬化。

3.分级 HO的影像学分级临床上多采用Brooker法,此方法主要根据髋臼与大转子之间异位骨化的大小来分级。0级:没有异位骨化形成;I级:髋臼周围出现孤立性的异位骨岛;Ⅱ级:髋臼周围、股骨近端出现骨化块,骨块相对间距至少1cm;Ⅲ级:髋臼周围、股骨近端出现骨化块,骨块相对间距少于lena;Ⅳ级:髋关节骨性强直。Brooker分级是建立在髋关节单一的前后位X线片的基础上的,而骨化是发生在三维空间的,从X线片上看骨岛常有重叠,不能反映骨化的真实情况,另外患者的临床功能常优于Brooker分级确定的诊断。通过X光正位片来评估HO有时会产生误导,45°斜位片和CT可清楚判断。

(三)预防和治疗

1.预防就目前所知的因素进行力所能及的预防,术中应尽量减少剥离范围,细致轻柔操作,彻底冲洗和止血,在内固定完成之后彻底清除失去血运的组织,术后放置负压引流管以防止关节囊外血肿的形成。此外,对于男性、年龄超过60岁、增生型骨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等高危患者,应采用全麻,避免大转子截骨或扩展的入路,术后应采用消炎痛和放疗进行预防。

2.药物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可阻止前列腺素及相关物质的合成,减轻机体对外伤的炎性反应,对HO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Schmidt等(1988)采用双盲法观察了吲哚美辛(消炎痛)对术后HO的预防作用,其中102例患者术后服用消炎痛6d,术后1年时X线检查结果没有发现一例有明显的HO产生,而93例未予预防治疗者50%出现2-3级 HO。有资料显示,术后使用消炎痛6d所产生的抑制新骨形成的效果等同于术后长时间使用超过6周者。

3.放射治疗术后放射治疗能阻止间质细胞的分化过程,也是非常有效的预防方法。 Bosse和他的同事对髋臼骨折术后应用总剂量为1000cGy的放射治疗(从术后第3天开始应用,每天200cGy,共5d),发现HO的总发生率从对照组的90%降到治疗组的50%,Ⅲ度和Ⅳ度HO的发病率从对照组的50%降到治疗组的11%,而且此放疗剂量并未引起明显的并发症。

4.药物和放疗联合疗法 Moed和Letournel最近报道联合应用放疗和消炎痛来防治HO的经验,他们组HO总的发病率为18%,Brooker3级和4级HO发病率降为0,但是应用此法时必须注意避免并发症。

5.手术治疗采用手术治疗时应谨慎,因为二次手术仍有可能导致异位骨化。一般对于行走困难、髋关节功能受限者才考虑采用。方法多采用骨化灶清理术。

HO可限制关节的活动,但完全强直者少见。许多患者的X线片显示明显的HO,但运动功能还是满意的,如果患者可伸髋及屈髋90°,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对象仅限于明显髋部疼痛或功能受限和行走困难者,可行HO切除术。切除时机应待骨化灶成熟后方可进行,一般在术后15~18月进行。评估HO是否成熟需要结合临床、影像学、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和放射性核素骨扫描而定。在手术前还应通过CT检查来确定HO的确切位置、异位骨化的量以及与周围重要结构(如坐骨神经、股动脉)的关系等,CT也用来评估剩余髋关节面的质量,Tile建议应对CT评估髋关节头臼匹配良好、同时又伴有HO的患者实施HO切除术,HO切除后运动功能可恢复80%。预防HO切除术后复发的措施有单独应用放疗、联合应用放疗和消炎痛以及单独应用消炎痛3种方法。

参考文献

[1]孙伟,曲连军,张满江.髋臼骨折术后并发症异位骨化的预防[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1,11(8);1110-1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