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飞行的动物 教案 1

合集下载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教案标题: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目标:1. 了解和认识一些能够在空中飞行的动物;2. 探索和了解这些动物如何适应空中飞行;3. 发展学生的观察、描述和比较能力;4. 提高学生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不同种类的空中飞行动物;2. 理解这些动物如何适应空中飞行;3. 学会观察、描述和比较动物的特征。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不同种类的空中飞行动物;2. 绘图纸和彩色铅笔,供学生制作图画和记录观察结果;3. 班级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提供额外的信息。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呈现一些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不同种类的空中飞行动物,如鸟类、昆虫和蝙蝠。

2.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动物的外貌特征,例如翅膀的形状、身体的大小和颜色。

探索活动: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空中飞行动物进行深入研究。

2. 提供绘图纸和彩色铅笔,让学生绘制所选动物的外貌特征,并标注关键部位。

3. 引导学生使用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了解所选动物的飞行方式、食物来源和栖息地等信息。

4.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所选动物的绘画和研究结果,并分享所得的信息。

总结活动:1. 引导学生比较不同动物的飞行方式和特征,讨论它们的共同点和差异。

2. 强调每种动物如何适应空中飞行,例如鸟类的羽毛、昆虫的翅膀和蝙蝠的膜翼。

3. 鼓励学生思考其他适应空中飞行的动物,以及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拓展活动:1. 邀请一个鸟类专家或昆虫学家来学校进行讲座,向学生介绍更多关于空中飞行动物的知识。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活动,寻找并记录身边的空中飞行动物。

3.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不同动物的飞行速度、迁徙行为和保护措施等方面的信息。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2. 检查学生绘制的图画和记录的观察结果,评估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3. 组织小组展示和班级讨论,评估学生对所选动物和空中飞行的理解程度。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李少芳思考“用什么方式让一张纸在空中飞得远”“折成纸飞机,飞得远,改变的是形状,不是重量。

”利用纸片和纸飞机的比较活动,引导学生思考鸟类要实现飞行需要满足的条件:减少阻力、减轻体重、提供能量等。

教师播放视频,创设情景,学生观察各种鸟类的飞行姿态图片,并思考:鸟为什么有这么强的的飞行能力呢?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实验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将探究的一般过程即:1、问题:鸟的身体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2、作出假设:____。

3、制定并实施计划:(略)。

4、得出结论:____。

5、表达和交流:将你的探究结果与其他同学交流。

结合课本的资料分析题,从鸟类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两大方面展开。

同时师导入:仰望蓝天上高飞的鸟儿,你也许会想:“我要是能飞那该有多好?”是啊,能像鸟儿一样自由翱翔是人类一直以来的梦想,直到一百年前,莱特兄弟制造了飞机,才实现了人类的夙愿。

我们不禁会有这样的疑问:鸟儿为什么能飞呢?三、新授:同学们跃跃欲试。

1、师:请同学们看导学提纲二,或许你会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用实验来启发学生作出假设)同学甲:“鸟儿能飞是因为它有翅膀。

”同学乙“鸟的体重很轻。

”同学丙“鸟的肌肉发达。

”2、师: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请同学们参考导学提纲三、四、五,来自主完成。

注意有疑问的部分标记出来。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生:自主学习。

师:下面小组合作解决有疑问的部分。

(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生: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导学提纲内容。

3、师:我们来交流一下,比比看,哪个小组能获得展示的机会最多?(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疑难问题,这样学生经过思考以后获得的知识会更深刻。

同时采用竞赛方式,也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同学们都踊跃举手了:一组代表:交流导学提纲中的大部分问题。

(简单的问题由学生自己解决即可)师:嗯,说得很精彩。

其他小组有没有补充或者不同意见?(发动集体力量解决较难理解的问题)二组发言:我们观察到鸟骨不仅很薄,很细,而且长的骨里面大都是空的。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学设计(通用3篇)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学设计(通用3篇)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学设计(通用3篇)空中飞行的动物教学设计篇1教学设计课题:空中飞行的动物——昆虫教学目标:1、能例举多种昆虫名称,熟悉肯定数目的昆虫。

2、知道昆虫的主要特征,理解昆虫特征与环境相适应。

知道生物与环境是不行分割的整体。

3、知道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熟悉一些常见的节肢动物。

4、了解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并增加同学对有益昆虫的爱护意识和对有害昆虫的防控意识。

5、了解生物多样性,培育同学爱护动物喜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归纳昆虫的特点。

2、识别常见昆虫的翅。

教学设计思路:1、本节课从美如画面的诗歌导入,创设情境,激发爱好。

让同学乐观参加学习,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仆人。

通过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培育同学的科学探究力量、思索力量,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提高同学的科学素养。

2、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找诞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明白生物与环境的统一性。

3、通过了解昆虫的多样性,以及对昆虫特征上升到节肢动物特征的学习,使同学学会分析生物的特别性与普遍性,学会分析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培育同学归纳总结的力量。

4、让同学了解昆虫与人类、自然的关系,引导同学从课堂理论走向生活实践,到达学以致用的目的。

5、尽量利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指导方式,激发同学的爱好,提高同学的参加乐观性,努力完成新课标下师生双方新角色的转变。

6、通过学习中的分组活动,培育同学学会与人共处、合作互助的力量。

课前预备:同学——搜集有关昆虫的学问。

老师——实物展现台,蝗虫形态图。

教学活动设计:学习内容同学活动老师活动设计意图a新课引入背诵唐诗,指出其中的生物及其所属类群。

提问,评价由诗歌引入,既激发爱好又体现学科间的相互渗透。

b新课昆虫——动物界中的大家族一,例举昆虫名单:分组争论,小组提交一份昆虫名单。

提问,启发,分发答题纸,要求同学写出自己所了解的昆虫名称。

从身边的常识性学问入手,激发爱好,提高同学的参加乐观性。

倾听评价,要求留意非昆虫。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精选6篇)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精选6篇)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阐明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2、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特点”的探究活动和对昆虫翅的“观察与思考”。

3、举例说出动物的生活可能跨越多种环境。

二、教学重点:1、探究和观察“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使学生能阐明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特征。

2、通过对各种鸟类的观察与比较,使学生能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三、教学难点:1、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特点这一实验过程及组织教学。

2、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鹌鹑,解剖刀,解剖剪,解剖盘。

五、教学方法:谈话式、演示式、探索实验式、启发式六、教学用时:2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能在较生活在水圈、岩石圈的动物可以跨越更大的空间,扩大生存范围,那么这些动物具有哪些特征来适应飞行呢?能在有无脊椎动物里的昆虫、脊椎动物中的鸟和极少数哺乳动物——蝙蝠。

这节课我们来探究一下鸟类又有哪些特点与它的飞翔生活相适应。

(一)鸟的分类地位全世界现有鸟类约156科9600余种。

我国有81个科(占51.9%)1186个种(占13%)就鸟的种类而言,巴西有20xx种,秘鲁有1678种,哥伦比亚有1567种,我国紧接其后名列第四。

我国不仅鸟的种类多,而且有许多珍贵的特产种类。

如:鸳鸯、相思鸟,还有产于陕西、河北的褐马鸡,西南的锦鸡,台湾省的黑长尾雉和蓝腹鹇,产于我国中部的长尾雉、东南部的白颈长尾雉,还有黄腹角雉和绿尾红雉等等。

有一些鸟类如丹顶鹤和黑颈鹤虽不是我国特产,但主要产于我国境内。

鸟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平胸总目,如鸵鸟,其翼已失去了飞行能力,只能助跑,起到平衡作用;第二类,企鹅总目,如帝企鹅,其翼特化成了鳍足,用以滑雪和划水;第三类,突胸总目,如鹌鹑鸟,能用两翼飞行在空中,现存的大多数鸟类都属于此目。

空中飞行动物——鸟

空中飞行动物——鸟

教学题目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鸟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阐明鸟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2、概述鸟的主要形态特征。

(二)能力目标: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特点”的探究活动。

(三)情感目标:1、确立仔细观察事物的理念;2、养成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鸟适于飞行特点教学难点鸟类特点在飞行中的作用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教学用具鸟类骨骼课时安排一课时(40分钟)板书设计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鸟鸟类适于飞行的特征:1、身体流线型——减少空气阻力;2、前肢特化为翼——主要飞行器官,翅膀扇面形有利于扇动空气;3、被覆羽毛:正羽(飞羽——飞行,尾羽——平衡),绒羽——保温,纤羽——感觉;4、胸肌、龙骨突发达——提供动力;5、骨骼轻且坚固,长骨中空——减轻体重;6、消化系统发达,消化、吸收、排出粪便都很快;7、循环系统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功能强大;8、有气囊——呼吸辅助器,双重呼吸,氧气供应充足。

教学进程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活动及目标导入新课(3min)最近同学们最期待的一个节日是什么节日?——恩,国庆节。

今年我国迎来了60周年庆典,全国上下都在紧锣密鼓的筹备着。

国庆上最大的看点是什么?——老师认为国庆上的最大看点就是阅兵仪式,这可以展示一个国家的实力。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的军队大提起兴趣致分为3种即海、陆、空三军,海军的工具为船和潜艇,同学们想想看这是仿什么而制成的——对,它是仿鱼而制成的;陆军的交通工具就多了比如车、坦克等,它们有些是仿昆虫而制成的;那么空军的工具是什么?——对,飞机。

那么飞机是仿什么制成的呢?——对,仿鸟制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之鸟。

关于鸟,同学们想到什么,比如描写鸟的诗句、文章或是描写鸟的词语(请同学们自由发挥),在这些中最多的就是描写鸟类的飞翔。

自古以来人们都很羡慕鸟能自由在天空中飞翔,鸟儿一向都是自由的代言人,特别是在我们受到束缚的时候最爱做的一个梦就是拥有一对翅膀,可以挣脱当前的束缚。

会飞的动物中班科学教案

会飞的动物中班科学教案

会飞的动物中班科学教案引言:大自然是一个充满奇迹和神秘的世界,其中有许多让人惊叹的动物。

在动物界中,有一些能够在空中自由飞翔的生物,它们被称为“会飞的动物”。

本节课我们将探索一些会飞的动物,并学习它们是如何飞翔的。

一、引入(10分钟)1. 教师将准备好图示或玩具模型分别代表能够飞翔的动物,如蝴蝶、鸟、蜻蜓等。

2. 教师会先引出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你们知道哪些会飞的动物?”、“你们见过这些动物吗?”、“这些动物是怎样飞翔的?”等。

二、探索(15分钟)1. 教师用图片或玩具模型依次展示蝴蝶、鸟、蜻蜓等会飞的动物。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动物的不同特征,比如它们的身体结构、羽毛、翅膀等。

3. 教师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和交流,尝试回答问题:“为什么这些动物能够飞翔?”、“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等。

三、实践与互动(2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参与一场小实验,通过模拟翅膀的运动来感受飞翔的原理。

a. 准备一张纸板,并剪成翅膀的形状。

b. 学生们轮流扇动纸板翅膀,观察纸板翅膀的运动和是否能够达到飞翔的效果。

2.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动物进行深入研究,并展示他们的研究结果。

a.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不同的动物来探索,比如蝴蝶、鸟、蜻蜓等。

b. 学生们可以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进行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呈现给全班。

3. 学生小组展示结束后,全班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发现和观点。

四、巩固与扩展(15分钟)1. 教师巩固上述内容,总结会飞的动物的一些共同特点和飞行原理。

2. 教师提出更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如:“除了这些动物之外,你还知道其他会飞的动物吗?”等。

3. 教师将一些不会飞的动物的图片展示给学生,鼓励他们思考和解释这些动物不会飞翔的原因。

五、结束(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会飞的动物的特点和飞行原理。

2. 教师鼓励学生关注并保护各种各样的动物,珍惜自然资源。

参考词汇:1. 鸟类(birds)2. 翅膀(wings)3. 羽毛(feathers)4. 蝴蝶(butterfly)5. 蜻蜓(dragonfly)6. 飞翔(fly)7. 动物界(animal kingdom)8. 观察(observe)9. 实验(experiment)10. 共同特点(common characteristics)。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 1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在单元中属于一个重点,它介绍了一个重要的动物类群——空中飞行的动物。

教材的编排方式改变了以往教材过分强调学科体系完整性的倾向,没有像原教材那样按进化顺序逐门逐纲地讲述各类群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而是按照生物圈的环境特点来探究各类动物与各自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减少了知识的分量,为学生主动探究提供时间和空间。

由于学生在第四单元中已学习了人体结构和生理的内容,故本节对动物的结构和生理的内容做了较大的简化。

侧重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出发探究各类群动物的主要特征,探讨他们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阐明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技能目标:1、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和对昆虫翅的“观察与思考”;2、举例说出动物的生活可能跨越多种环境。

情感目标:1、认识鸟类、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增强爱护动物的情感;2、通过探究各类动物与各自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用辩证的观点看待生物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特点”的探究活动和对昆虫翅的“观察与思考”。

教学准备教具学具补充材料家鸽骨骼模型、薄纸、蝗虫的外型模型、flash。

通过flash展示图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观察、思考,阐明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概述鸟类、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本节教学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能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针对教材给出的问题作出假设,鼓励有创意的设想,让学生注意实验设计应具有可操作性,介绍实验方法。

让学生了解:除了调查、观察、动手实验外,阅读分析已有的资料也是获取知识的重要的手段,通过探究应使学生明确动物对环境的适应,除了有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的适应外,还有生理方面和行为方面的适应。

《空中飞行的动物》课件1(人教版)

《空中飞行的动物》课件1(人教版)

骨骼和肌肉:胸肌发达,长骨中空
消化: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粪便随时排出。
循环:心脏发达,运输氧和营养物质的能力强。
呼吸:由气囊可以辅助呼吸。
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 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 身体内有气囊;体温高而 且恒定。
观察与思考 蜻蜓 蝗虫 蝴蝶
金龟子

1、昆虫的翅与鸟翼的结构是 不同的,但就适于飞行来看 有哪些共同点呢? 2、说明翅对昆虫的生活和分 布有什么重要意义?
昆虫的形态结构特点:
头部 胸部 腹部
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运动器官——足和翅都着生在
胸部。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着在外骨骼上,外骨骼
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近几年我国许多地区发生蝗灾, 造成了大面积农作物受损。分 析回答: 1、蝗灾之所以发生的范围大、 面积广,主要原因是什么? 2、蝗灾主要发生在干旱的年 份,这说明蝗虫能适应干旱的 环境,原因是什么?
A.在空中飞行的动物不能生活在陆地上
B.能够飞行的动物都有翅膀
C.鸟类都能够在空中飞行
D.能够飞行的动物不会受到敌害的攻击
列表总结环节动物、 节肢动物、鱼类,鸟 类和哺乳动物的主要 特征。
身体 环节 节肢 鱼类
由彼此相似 的环状体节 构成 身体分部 体表有外骨 骼
呼吸
靠湿润的体 壁和外界进 行气体交换 呼吸器官为 鳃或气管 用鳃呼吸 用肺呼吸, 体内有气囊 帮助呼吸 用肺呼吸
白头海 雕
第三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
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1、家鸽的体形是怎样的?这与它的飞行 有什么关系?
2、鸟的翅膀呈什么形态?这与飞行有什 么关系? 3、鸟的羽毛有两种,在飞行中起主要作 用的是哪一种?其结构有什么特点?排 列上是彼此重叠的,还是相互间留有空 隙?想想这是为什么?

空中飞行的动物 教案

空中飞行的动物  教案

新理念教育一对一个性化学案三、昆虫适于陆地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1)具有减少水分散失的结构特征:外部具有不透水的外骨骼,内部排泄系统中马氏管的排泄物主要是尿酸晶体,有效地降低了水分的散失。

(2)具有减小阻力和质量的结构特征:身体呈纺锤形,体重与体表面积之比最小。

(3)具有足够的能量供应:昆虫的食量大,食物成分所含热效高,肌肉发达,多为气管网呼吸,并具有气囊特征,能充分地进行气体交换,为充分地进行有氧呼吸获取能量提供了条件。

(4)具有陆地和空中生活的运动器官:昆虫三对足和两对翅,足有不同的类型,有步行足、跳跃足、挖掘足等多种适应陆地生活的类型,翅具有飞行、保护和平衡的作用。

(5)具有适应陆地和空中生活的发达的感觉器官:昆虫的头部有一对触角,是触觉和嗅觉器官;有一对复眼,是视觉器官。

有的昆虫还具有仅能感光、不能辨认物体形状和大小的单眼及具有触角和味觉作用的触须,如蝗虫。

四、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一)外部观察(1)体形:流线型(2)羽毛:正羽,具有飞行作用。

绒羽,具有保温作用。

纤羽,具有触角作用。

(二)内部观察(1)运动系统:胸肌发达,骨骼愈合程度高,薄而中空,坚固而质轻。

(2)呼吸系统:肺和气囊,可进行双重呼吸,有利于飞行时充分获取能量。

(3)消化系统:具有嗉囊,胃分腺胃和肌胃,盲肠短,有利于消化食物和排便以减轻体重。

(4)循环系统:心脏的相对大小在脊椎动物中占首位,具有完全分隔开的四腔,血流迅速,有利于飞行时迅速运输养料和废物并减轻体重。

五、观察昆虫(一)观察昆虫的翅与分类(1)前翅为革质,后翅为膜质,属直翅目。

如蝗虫、蚱蜢(2)前后翅都为膜质,属膜翅目。

如蜜蜂、赤眼蜂(3)前翅为蛸翅,后翅为膜质,属蛸翅目。

如金龟子,七星瓢虫(4)前后翅都为磷翅,属鳞翅目。

如蝴蝶、家蚕(5)前翅为膜质,后翅呈平衡棒状。

如蝇,蚊子(三)观察蝗虫(1)外部形态结构头部:具有触角,单眼和复眼,具有感觉功能,还具有咀嚼式口器。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学设计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学设计
鸟代表:同学们可以认真观察今天来到课堂的我的同伴们,看它们的体形、体表、肌肉和骨骼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观察同时参照书上22页的提示和图片。每个人都要努力哦!每个人都要争取有所发现啊!
师:听清楚了吗?第1-3组重点观察体形、体表,第4-6组重点观察肌肉、骨骼,结合书22页提示边观察、边讨论、边记录。观察完本组重点再观察另外一组的内容。一会儿请同学到前面汇报交流。
师:这个活动对你探究鸟的飞行有什么启示吗?
生:有,鸟飞行要有动力,还要克服阻力
师:让我们带着这个启示来探究吧!我们今天探究的问题是:鸟的身体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你想从鸟的身体的哪些方面去探究?
生:……
师:同学们有的探究的是形态结构,有的是内部生理,我们究竟从哪入手呢?还是请我们的小鸟来指点迷津吧!
生:……
师:1、2组谁来汇报消化系统有哪些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怎么得出的?为什么小鸟说它们能随时排出体外?
5、6谁汇报呼吸系统有什么特点?气囊的存在有什么好处?出示气囊课件讲:这是鸟的呼吸系统,红色的是肺,一闪一闪的是与肺相通的气囊。当鸟吸气时,一部分进入肺,另一部分进入气囊,进入肺的进行气体交换;当鸟呼气时,气囊中的气体再次通过肺,又进行一次气体交换。既鸟呼吸一次进行两次气体交换。可见,由于气囊的辅助,鸟的呼吸功能特别强,能为飞行生活提纲充足的氧气,所以鸟从不气喘吁吁。
师:哦,是吗?让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男女同学分成两大组来比一比吧,看谁是今天的优胜者。请小鸟为我们记分吧!(比赛)
师:请小鸟公布一下本次比赛的优胜者
鸟代表:本节课的优胜者是(男/女)
师:小鸟,你还有什么要对我们人类说的吗?
鸟代表:我们鸟类非常感谢人类近几年来为我们作出的一切,我也希望人们能更好地保护我们鸟类,更好的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生物圈。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陈丽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陈丽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陈丽第一章:空中飞行的动物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空中飞行的动物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知道空中飞行的动物的种类和分布让学生了解空中飞行的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飞行方式1.2 教学内容空中飞行的动物的定义和特点空中飞行的动物的种类和分布空中飞行的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飞行方式1.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空中飞行的动物的了解讲解空中飞行的动物的定义和特点讲解空中飞行的动物的种类和分布讲解空中飞行的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飞行方式总结本章内容1.4 教学评价学生能回答空中飞行的动物的定义和特点学生能回答空中飞行的动物的种类和分布学生能回答空中飞行的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飞行方式第二章:鸟类飞行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鸟类的飞行特点让学生知道鸟类的飞行方式和飞行器官让学生了解鸟类飞行的适应性和应用2.2 教学内容鸟类的飞行特点鸟类的飞行方式和飞行器官鸟类飞行的适应性和应用2.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鸟类飞行的了解讲解鸟类的飞行特点讲解鸟类的飞行方式和飞行器官讲解鸟类飞行的适应性和应用总结本章内容2.4 教学评价学生能回答鸟类飞行特点学生能回答鸟类飞行方式和飞行器官学生能回答鸟类飞行的适应性和应用第三章:昆虫飞行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昆虫的飞行特点让学生知道昆虫的飞行方式和飞行器官让学生了解昆虫飞行的适应性和应用3.2 教学内容昆虫的飞行特点昆虫的飞行方式和飞行器官昆虫飞行的适应性和应用3.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昆虫飞行的了解讲解昆虫的飞行特点讲解昆虫的飞行方式和飞行器官讲解昆虫飞行的适应性和应用总结本章内容3.4 教学评价学生能回答昆虫飞行特点学生能回答昆虫飞行方式和飞行器官学生能回答昆虫飞行的适应性和应用第四章:蝙蝠飞行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蝙蝠的飞行特点让学生知道蝙蝠的飞行方式和飞行器官让学生了解蝙蝠飞行的适应性和应用4.2 教学内容蝙蝠的飞行特点蝙蝠的飞行方式和飞行器官蝙蝠飞行的适应性和应用4.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蝙蝠飞行的了解讲解蝙蝠的飞行特点讲解蝙蝠的飞行方式和飞行器官讲解蝙蝠飞行的适应性和应用总结本章内容4.4 教学评价学生能回答蝙蝠飞行特点学生能回答蝙蝠飞行方式和飞行器官学生能回答蝙蝠飞行的适应性和应用第五章:飞行动物的生态与保护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飞行动物的生态作用让学生知道飞行动物的保护意义让学生了解保护飞行动物的措施和方法5.2 教学内容飞行动物的生态作用飞行动物的保护意义保护飞行动物的措施和方法5.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飞行动物生态与保护的了解讲解飞行动物的生态作用讲解飞行动物的保护意义讲解保护飞行动物的措施和方法总结本章内容5.4 教学评价学生能回答飞行动物的生态作用学生能回答飞行动物的保护意义学生能回答保护飞行动物的措施和方法第六章:飞行动物的适应性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飞行动物适应性的概念让学生知道飞行动物适应性的表现让学生了解飞行动物适应性的意义6.2 教学内容飞行动物适应性的概念飞行动物适应性的表现飞行动物适应性的意义6.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飞行动物适应性的了解讲解飞行动物适应性的概念讲解飞行动物适应性的表现讲解飞行动物适应性的意义总结本章内容6.4 教学评价学生能回答飞行动物适应性的概念学生能回答飞行动物适应性的表现学生能回答飞行动物适应性的意义第七章:飞行动物的迁徙与导航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飞行动物迁徙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知道飞行动物导航的方式和机制让学生了解飞行动物迁徙对生态系统的影响7.2 教学内容飞行动物迁徙的概念和意义飞行动物导航的方式和机制飞行动物迁徙对生态系统的影响7.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飞行动物迁徙和导航的了解讲解飞行动物迁徙的概念和意义讲解飞行动物导航的方式和机制讲解飞行动物迁徙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总结本章内容7.4 教学评价学生能回答飞行动物迁徙的概念和意义学生能回答飞行动物导航的方式和机制学生能回答飞行动物迁徙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第八章:飞行动物的生态平衡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飞行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让学生知道飞行动物对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飞行动物和生态平衡的影响8.2 教学内容飞行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飞行动物对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人类活动对飞行动物和生态平衡的影响8.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飞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的了解讲解飞行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讲解飞行动物对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讲解人类活动对飞行动物和生态平衡的影响总结本章内容8.4 教学评价学生能回答飞行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学生能回答飞行动物对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学生能回答人类活动对飞行动物和生态平衡的影响第九章:飞行动物的文化意义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飞行动物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让学生知道飞行动物在各种文化中的表现和影响让学生了解飞行动物在现代文化中的应用9.2 教学内容飞行动物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飞行动物在各种文化中的表现和影响飞行动物在现代文化中的应用9.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飞行动物在文化中的意义的了解讲解飞行动物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讲解飞行动物在各种文化中的表现和影响讲解飞行动物在现代文化中的应用总结本章内容9.4 教学评价学生能回答飞行动物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学生能回答飞行动物在各种文化中的表现和影响学生能回答飞行动物在现代文化中的应用第十章:总结与拓展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并巩固本课程所学内容让学生了解飞行动物相关领域的拓展知识激发学生对飞行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10.2 教学内容回顾本课程所学内容飞行动物相关领域的拓展知识激发学生对飞行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10.3 教学步骤学生自主总结本课程所学内容教师介绍飞行动物相关领域的拓展知识学生分享对飞行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总结本章内容10.4 教学评价学生能回顾并巩固本课程所学内容学生能了解飞行动物相关领域的拓展知识学生能表达对飞行动重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围绕空中飞行的动物展开,包含十个章节。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生物八上 空中飞行的动物 教案(湖南省茶陵县潞水学校)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生物八上 空中飞行的动物 教案(湖南省茶陵县潞水学校)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阐明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节肢动物主要特征。

2、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和对昆虫翅的“观察与思考”。

3、举例说出动物的生活可能跨越多咱环境。

二、重点和难点“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探究活动的设计三、课前准备教师:各种鸟类在空中飞行的图片、录像片;蝗虫的图片;学生:搜集描写鸟类的诗句;观察、调查当地常见鸟类并做记录。

四、课时分配两课时五、教学过程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鸟1、认识各种鸟类及与环境适应的特点1观察各种鸟类的飞行姿态图片,思考其生活习性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3、观察各种鸟类飞行的录像片,思考并想像鸟类为什么具有这么强的飞行能力。

出示图片,播放录像片,创高情景,提出探究的问题。

2、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4、列举自己最熟悉的一种鸟,描述它的生活习性。

1、每位同学画出自己最熟悉的鸟的外形,推测它适于飞行的形态特点,实物投影,互相交流。

2、折叠飞机扔向空中,感受形状的改变使纸飞想要克服的空气阻力减少,以此联想飞机的外形适于的特点。

3、探究过程:提出问题:鸟的身体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作出假设制定计划结论: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身体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

1、观察几种昆虫的翅,思考:昆虫的翅与鸟的翼是不同的,但就飞行来羽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呢?2、观察蝗虫图片:身体分1、点拨、适时鼓励。

2、提示学生由纸飞机联想到飞机的外形能减少空气的阴力。

3、引导学生提出想探究的问题。

巡视、组织小组间的计划交流、完善探究计划、实施计划、归纳分析得出结论。

昆虫为几部分?体表覆盖着什么?有何意义?蝗虫运动器官是什么?长在身体的哪些部位?同学间进行交流。

3、归纳出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列举实例并认识到:许多动物的活动并不局限于水中、陆地或空中,而是跨越多种环境。

1、指导学生通过对比找出昆虫的翅和鸟的翼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同点。

空中飞行的生物教案

空中飞行的生物教案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东莞市虎门三中黄清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阐明鸟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2.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

能力目标1.过对“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鸟的资料”的阅读和学习,培养学生形成和具有善于搜集和积累课外知识的能力和习惯。

情感目标1.通过观看有关鸟类行为的录像资料,引发学生确立热爱自己父母的美好的情感态度。

2.过观看有关鸟类迁徙行为的录像资料,使学生确立战胜困难,坚韧不拔的个性特征。

【重点和难点】:1.阐明鸟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2.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

【课前准备】:教师:(1)活鸟,每组一只。

(2)鸟类形态结构、生活习性、行为特征等内容的录像资料或教学软件。

(3)体温计,每组一只。

学生准备:搜集鸟类的骨骼。

【教学策略】探究法观察法资料分析法【课时分配】: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课件展示:各种鸟展翅高飞的画面师:鸟儿在天空能自由自在地翱翔,这一直是人类梦想的事情。

为什么鸟类能在天空中翱翔呢?生:因为他们有翅膀。

师:如果给人安上两个翅膀,人能像鸟类一样在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吗?生:不能,还要解决许多问题。

师:鸟类究竟有什么适应飞行的特点呢?这是我们这一节课要探讨的问题。

教师播放关于鸟类飞翔、觅食、玩耍等行为的录像资料或光盘,并组织学生观看。

师:在世界上有9000多种鸟类,在草原、灌丛、水面、树林等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鸟的踪迹。

鸟是一种能飞行的动物,但是不是所有的鸟类都能飞呢?生:不是。

师:例如?生:企鹅、鸵鸟、鸡、鸭等。

师:但大部分的鸟类都能飞行,这些飞翔能力能使它们能从一个地方飞到另一个地方,大家想想,这有什么好处?生:可以扩大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和繁殖后代。

师:迁徙的鸟类能从北到南,寻找食物丰富的地方越冬。

这些鸟类的飞翔能力非常强,为什么鸟类有这么强的飞翔能力呢?[板书]:鸟适于飞行的特点师:当我们存在一个问题不能解决时,我们就需要想尽各种方法来解决它。

空中飞行的动物一课教案

空中飞行的动物一课教案

“空中飞行的动物”一课教案教学目标;(1)阐明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2)尝试独立完成“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

(3)培养爱鸟护鸟的意识。

教学重点:尝试独立完成“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

教学难点:培养爱鸟护鸟的意识。

教学媒体:活家鸽、家鸽骨骼标本、几种鸟类的剥制标本、电脑。

教学方法:探究法、直观教学法。

教学过程: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教师拿起几种鸟类的标本)生:鸟、鸟的标本。

师:知道是什么鸟吗?生:啄木鸟、猫头鹰、鸽子。

师:同学们说错了一个,这是杜鹃的标本。

我想同学们说错它的名称是因为平时观察它的次数少的原因。

今后我们应到大自然中多观察,你就会认识更多的鸟也不会出错了。

同学们看这几只鸟生前自由自在的飞翔供我们观赏、帮我们捉虫灭鼠,死后被制成标本供我们学习,我们真正应该感谢他们为我们做出的贡献,善待它们活着的同类,保护它们爱护它们,与他们共享蓝天白云。

下面我们欣赏一个鸟类的小短片,欣赏这些精灵的同时思考一个问题,他们为什么会飞哪?师:播放录像。

师:现在我们有了一个问题,想方设法的去获得答案、探索答案,这个过程就是探究。

探究的基本环节有哪些?探究的方法又有哪些?请某同学回答。

生:探究的六个基本环节(略)师:及时评价学生、鼓励学生。

要求学生在纸上写下这六个基本环节加强记忆。

师:探究的方法有那些?生:观察、调查、动手实验、资料分析等多种方法。

师:对于我们今天的问题,同学们感觉用哪个方法好?生:观察法直观、简便易行。

只对一种鸟来说调查法不太适合。

动手实验太残忍。

收集资料比较方便,师:平时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问题,你通常怎么解决的?(副板书):问题的解决方法有那些?生:解决问题时可采取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资料分析法等方法(学生回答时教师写板书或举例让学生判断解决这些问题采取的是什么方法,总之是在此总结解决问题或探究问题的方法有那些,使之明确遇到问题知道该怎么办,并记录下来以便今后加以运用)师:今天我们探究鸟会飞这一问题就会用到这些方法,希望同学们细心体会。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人教版初二上) (8)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人教版初二上) (8)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人教版初二上)(8)一、知识点拨与学法指导1.学习目标(1)能讲出本节的知识要点:(2)能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和对昆虫翅的〝观看与摸索〞。

(3)能举例讲出动物的生活可能跨过多种环境。

2.实例引路例1蜘蛛、蜈蚣、虾、蟹的共同点在什么地点?分析这四种动物尽管有专门大差不,但它们都属于节肢动物,因此它们的特点确实是它们的共同点。

答案躯体差不多上由专门多体节构成的,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例2关于鸟类体温恒定的缘故,下面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A.鸟的食量大,消化力强,呼吸作用旺盛,产生的热量较多B.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结构C.有羽毛的爱护D.鸟有迁徙的习性分析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将字里行间的意思总结升华,此题课本尽管没给直截了当的答案,但在各小段的内容中已涉及到。

前一节的内容中有提到恒温动物的概念及缘故,因而你只要认真摸索就能得出答案。

答案 D。

例3请将以下的动物与它的类不对应相连。

蟾蜍鳄鱼爬行动物乌龟两栖动物青蛙分析一种动物,到底属于哪个门、纲,要紧不是依照它的生活环境,而是依照它的结构特点。

在结构特点中,既要依照成体的结构特点,又要依照幼体的结构特点。

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为成体,同时营水陆两栖生活,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二、自我评估1.鸟类与其他各类动物最要紧的区不是( )。

①体表有羽毛②前肢变为翼③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④心脏四腔⑤体温恒定⑥卵生,体内受精A. ①②③B. ④⑤⑥C. ①③⑤D. ②④⑥2.鸟类的要紧特点:。

3.鸟类的呼吸专门,每呼吸一次,就在中进行了两次的。

另外,在鸟类飞行时,气囊还具有散热降温作用。

4.昆虫是种类的一类动物,的种类超过种。

5.请讲出几种昆虫的名字(看谁能讲得又多又准确) 。

6.图5-1-2是蝗虫的外部形状图,请依照图回答以下咨询题。

图 5-1-2 蝗虫的外部形状(1)蝗虫的躯体分为三个部分,请在图中标明。

空中飞行的动物好第一课时

空中飞行的动物好第一课时
农业的损失
部分鸟类会食用农作物,导致农民的经济损失。例如,鸽子和 麻雀经常啄食水果、蔬菜和谷物,给农业生产带来困扰。
生态旅游的兴起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生态旅游逐渐兴起。人们通 过观察和了解鸟类等空中飞行的动物,更加关注自然环境和生
物多样性,从而促进了生态旅游的发展。
文化影响
艺术创作的灵感
空中飞行的动物

CONTENCT

• 什么是空中飞行的动物 • 空中飞行的动物如何飞行 • 空中飞行的动物的食物链位置 • 空中飞行的动物的生存威胁 • 空中飞行的动物对人类的影响
01
什么是空中飞行的动物
定义和特征
定义
空中飞行的动物是指能够利用自身器官进行飞行或滑翔的动物。
特征
通常具有轻盈的骨骼、强壮的胸肌、羽毛或羽毛状附属物等特征 ,以适应空中飞行的需要。
飞行中的挑战和适应
80%
能量消耗
飞行是一项高能耗的活动,空中 飞行的动物通过高效的呼吸和代 谢机制来获取能量,并利用能量 储存器官来应对长时间的飞行。
100%
导航和定位
许多空中飞行的动物具有出色的 导航和定位能力,利用地球磁场 、太阳位置和视觉信息等来识别 方向和定位。
80%
环境适应
不同种类的空中飞行动物适应不 同的环境,如高山、海洋、沙漠 等,它们的生理和行为特征也相 应地适应了这些环境。
噪音和光污染
噪音和光污染也对空中飞行的动物产生了负面影响。飞机噪音和夜间光
照干扰了它们的正常活动和繁殖,影响了它们的生存和繁衍。
保护措施和倡议
建立自然保护区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空中飞行的动物的重要措施之一。这些保护区为它们提供了安全的 栖息地,保护它们免受人类活动和天敌的威胁。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5)doc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5)doc

三、教学重点:1 鸟类的外部形态对飞翔生活的适应性特征及功能。

2 鸟类的内部构造对飞翔生活的适应性特征及功能。

四、教学难点:1 鸟类飞行的空气动力学原理。

2 鸟类的内部构造对飞翔生活的适应性特征。

五、教学方法:(一)教师教法:1 讲述法:通过介绍鸟类内部结构和鸟类飞行的空气动力学原理,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鸟类对飞翔生活的适应。

2 谈话法:谈话总结鸟类对飞翔生活的适应性的主要特征。

通过问题提示,指导学生分析假设,思考后得出自己的观点。

(二)学生学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鸟类的标本,学生自主学习,掌握鸟类适应飞翔的外部特征。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完成表格,并派代表发言。

(三)师生互动:1 启发指导学生观察鸟类剥制标本和骨骼标本,并结合生活中的实例。

2 对于一些内部结构适应性的理解,采取提供小资料,老师用谈话法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并展开讨论。

3 师生谈话总结完成观察表格,共同归纳总结鸟类适应性的主要特征。

六、教学类型、教具及课时:新授课;鸟类剥制标本、鸟类骨骼标本,多媒体课件;授课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导言: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翱翔,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

通过对飞鸟的观察,人类突发奇想:“假如人装上翅膀,是不是就可以像鸟一样自由飞翔了呢?”有人做过这样的尝试,用鸟的羽毛做成翅膀绑在手臂上,从高空跃下,但是却无法飞起来。

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制造了第一架动力飞机,人类终于实现了在天空中飞翔的梦想。

最近我国神州5号和6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更是体现出了人类征服天空,探索太空的勇气和智慧。

(演示课件2-7)但是直到今天,人类也无法只依靠自身的结构和力量翱翔天际。

由此看来,鸟类能够飞行,不仅仅因为它有翅膀,而且还在于鸟的身体结构与飞行生活的习性是相适应的。

今天,我们就以鸟为例,介绍动物适应飞翔生活的特征。

板书:1.3 空中飞行的动物—鸟一、形态特征现在,请同学们6个人一个小组,仔细观察你们面前鸟类的剥制标本和骨骼标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中飞行的动物
教学目标:
1.阐明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节肢动物主要特征;
2.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和对昆虫翅的“观察与思考”;
3.举例说出动物的生活可能跨越多种环境。

能力目标
1.通过对鸟和蝗虫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能用实验去验证,最后达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动物的多样性引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

2.通过对“饲养小动物”活动,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小动物、平等对待小动物的情感态度
重点和难点:
“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探究活动的设计及实施
教学方法
谈话式、启发式、探索实验式。

课前准备:
教师:各种鸟类在空中飞行的图片、录像片;蝗虫的图片;
学生:搜集描写鸟类的诗句;观察、调查当地常见鸟类并做记录;
课时分配:两课时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1.认识各种鸟类及与环境适应的特点
2、探究:
1、观察各种鸟类的飞行姿态,
思考其生活习性与环境相适应的
特点。

2、思考并想像鸟类为什么具有
这么强的飞行能力。

3、列举自己最熟悉的一种鸟,
描述它的生活习性。

讨论:
1.体形与飞翔
展示鸟类的飞翔情景。

1.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家鸽标本。

2.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并交
流。

3.引导学生提出想探究的问题。

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
昆虫
其他环境中的动物
2.翅膀与飞翔
3.体重与飞翔
4.动力的产生与飞翔
5.探究的内容:
提出问题:鸟的身体有哪些适于
飞行的特点?
作出假设:(各小组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选择一种鸟类作为观
察的对象,制定探究的计划,交流
补充。

实施计划:(课上分组探究)
结论: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前
肢变成翼;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
身体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

1、观察几种昆虫的翅,思考:
昆虫的翅与鸟的翼是不同的,但就
飞行来说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呢?
2、观察蝗虫图片:身体分为几
部分?体表覆盖着什么?有何意义?
蝗虫运动器官是什么?长在身体的
哪些部位?同学间进行交流。

3、归纳出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列举实例并认识到:许多动物的
活动并不局限于水中、陆地或空
中,而是跨越多种环境。

巡视、组织小组间的计划交流、完
善探究计划、实施计划、归纳分析得
出结论。

1、指导学生通过对比找出昆虫的
翅和鸟的翼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同
点。

2、出示蝗虫图片,提出探究的问
题。

3、出示各种节肢动物的图片
补充、强调:生物与环境是相适应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