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理念试题
涟水县人社2020年公需科目继续教育《新时代专业技术人员新理念素养提升》[测试题]100分题目+答案
1)单选题,共15题,每题2.0分,共30.0分1、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发挥(D)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的“指挥棒”和“红绿灯”作用。
A. 稳增长政策B. 保稳定政策C. 重攻坚政策D. 新发展理念2、英国将( B )视为本国制造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
A. 软件发展B. 供应链竞争力C. 硬件发展D. 软实力提升3、从全球能源供给格局来看,除了欧佩克、俄罗斯等传统能源出口大国以外,(A)将成为全球能源新的供应国家。
A. 美国B. 英国C. 德国D. 我国4、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应坚持全链条谋划、分层分类立体布局。
以下不属于实现这一布局所需考虑的方面的是(B)。
A. 强化顶层设计B. 激发绿色技术市场需求C. 加强主题培育D. 完善和健全运行机制5、( B )主要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
A、能源基础设施B、信息基础设施C、融合基础设施D、创新基础设施6、(C)作为城镇居民基本生活配套设施,在满足消费需求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A. 传统商业企业B. 百货店、超市C. 社区商业D. 商场7、本店、店长可以提供哪些服务(ABCDE)。
【多选题】A、设计汇报型PPT、公开课课件PPT。
B、公文写作、汇报写作、总结写作。
加C、开展excel技术培训特长班。
好D、【挑战答题】最新题库,一直在更新。
友E、yang业务服务mao合作2233F、将E选项上面汉字删除涟水县人社2020年公需科目继续教育《新时代专业技术人员新理念素养提升》[测试题]100分题目+答案(2020年人社公需科目—测试题)申明:这是笔者花了2.6小时整理出来的,请大家尊重劳动成果,下载使用,谢谢8、本讲提到,大国之间的博弈最基础、最核心的是( A )领域的竞争。
A、贸易B、政治外交C、产业科技D、制度9、在组织体系里面,最重要的吸纳劳动力资源的是(B)。
A. 企业B. 社会C. 政府D. 国家10、未来15年预计全球的经济平均增速是(D)。
教育新理念试题(论述题)
二、论述题1、你怎样理解课堂教学中渐进与跳跃的关系?答:在我们的教育学教科书上无不写有循序渐进的原则,这对于打下扎实的基础、形成缜密的思维有很大的好处。
但这对于创新思维、对尽快接触科学前沿却成为障碍。
如果我们恪守按部就班的知识教学程序,如果不谋求跳跃式学习,我们离当代的知识、离知识的前沿会越来越远,永远接触不到科学的研究前沿。
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运用知识解决当下的问题。
我们必须学会有选择地学习知识,构建个性化的知识,有利于自己创造性地转化的知识。
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必须与跳跃式的学习相结合,经常问津人类共同关注的科学难题。
涉及难题并不是就要解决难题,但想要解决难题却必须以涉及难题为前提。
2、请结合你所教学科,谈谈你的学科教育观。
(以语文教师为例)答:以人文精神进行文科教育①文科教育是分解的教育,更是整体的教育。
使用教材的目的是见木知林,所以我们用不着把一本教材嚼烂了,更不能把一篇篇的课文分解了,而是要以教材为核心,感悟人文精神。
如果我们没有这种整体观,文科教育就有流人八股教学的危险。
整体的教育观是感悟、理解、表达、获得精神的自由。
②文科教育是标准的、统一的教育,更是多样的、个性化的教育。
③文科教育是技能的教育,更是生命的对话。
教师把文科的教学变成了欣赏的过程,变成了体验生命价值的活动,变成了展现自由精神舞台,这才是文科教育。
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学生获得了愉悦、对人生价值的感悟、精神的自由、人文的精神,教师也获得了满足和幸福。
这样的文科教育一定会兴趣盎然的。
3、请结合学校教育生活的实际,谈谈你对“美育不是德育”的看法。
答:德育真的能包容美育吗?善能包容美吗?①美育是关于审美感受和审美能力的教育,德育是关于道德理性和道德能力的教育。
②美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道德具有强烈的客观性、确定性。
③美育在本质上是多元的,道德在本质上是一元的。
④美育具有穿越时空和外在目的的力量;德育具有明显的功利目的。
小学数学教师新课标考试试题
小学数学教师新课标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选择题。
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③)的过程。
①交往互动②共同发展③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②)。
①教教材②用教材教③自己创造教材3、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③)①联系生活学数学②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③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4、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不再单独出现(①)的教学。
①概念②计算③应用题5、“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数学思考②过程与方法③解决问题6、《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①)的动词。
①过程性目标②知识技能目标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7、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③)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
①自我评价②相互评价③多样评价8、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②)的过程。
①单一②富有个性③被动9、“用数学”的含义是(②)。
①用数学学习②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③了解生活数学10、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④)。
①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②认真备课,认真上课③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④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二、填空题1、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 基础性 )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 态度 )、( 价值观 )和一般能力的发展。
2、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
内容标准应指关于(内容学习)的指标。
3、《新课程标准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4、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
5、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基础性)(层次性)(发展性)(开放性)。
课程改革考试卷
新课改复习试题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1.现代理念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即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智力()A.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B.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C.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D.大力培养精英人才2.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为辅导3.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①一切以学生为本②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③培养环保意识④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A.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4.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5.展示学校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学科课程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课程管理权限上属于()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学科课程7.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初中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为辅导8.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C.教师与学生都是客体D.教师与学生都是主体9.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研究创建了()A.认知发展阶段理论B.有意义学习理论C.多元智力理论D.信息加工理论10.素质教育是以()发展为目的的教育。
A.人自身的B.经济的C.社会的D.科学的二、多项选择题1.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包括()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教育要面向现代化C.教育要面向世界D.教育要面向未来E.党的教育方针政策2.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包括()A.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B.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意识C.注重以学生为本D.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E.强调三维目标的统一3.我国新课程改革对课程结构的调整包括()A.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B.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C.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D.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E.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4.我国新课程改革中课程结构调整的基本特征是()A.多样性B.均衡性C.综合性D.选择性E.地方性5.在课程内容方面,我国新课程改革强调()A.改变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B.关注学生的兴趣C.以学生以有的经验为基础D.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E.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创造意识三、填空题1.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和的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新教育理念
39条新教育理念1、知识教育靠“灌输”,人文教育靠熏陶。
2、我国教育的一些优势(学生的计算能力强等),现代技术是可以代替的,而我们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学生的创新能力弱等),却是现代技术无法代替的。
这就是我们的教育为什么迫切需要改革的主要原因。
3、我们教师要牢记:没有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更没有医治教育百病的灵丹妙药,永远不可能从某一位成功教师那里克隆相同的教育艺术或方法来对自己的学生实行成功教育。
如果真的能够那样,世界将是只有领袖、政治家、科学家、诗人、银行家、企业家和大富翁的世界,世界也将变得无法存在。
4、教育不能只面向少数学生,也不能只面向多数学生,而要面向每一个学生。
学校5、我们不应该片面理解学校只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为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教师发展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放弃教师发展而追求学生发展,最终学生的发展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教师6、演员,靠演技征服观众;球员,靠球技留住球迷;教师,靠综合素质引领学生奔向美好的未来。
7、不称职的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适应自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优秀的教师在教学中则是让自己去适应学生,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前者是授人以鱼,后者是授人以渔。
8、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9、教师最大的享受、最大的乐趣就在于觉得自己是学生所需要的,是学生所感到亲切的,是能够给学生带来欢乐的。
10、站上讲台的教师,是合格教师;站稳讲台的教师,是骨干教师;站好讲台的教师,是专家型教师。
11、把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的教师,只能算是三流的教师;把非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的教师,才是真正一流的教师。
任何一个教育家都是因为对非一流的学生的培养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的。
12、这几种比喻很值得我们教师欣赏:教师是“介绍人”,介绍学生与学习相依相恋;教师是“打火机”,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火把迅速点燃;教师是“领头羊”,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茫茫草原;教师是“味精”,将学生的学习变成色香味俱全的美味大餐。
2022年-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二
2022年-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二单选题(共30题)1、下列属于变化音程的有()。
A.减七度B.减五度C.增四度D.纯八度【答案】 A2、黄老师在指导学生分析了起承转合的发展结构后,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的生活体验运用起承转合的手法,自由写作音乐片段,上述教学行为体现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哪个基本理念()A.弘扬民族音乐B.重视音乐实践C.面向全体学生D.理解多元文化【答案】 B3、d小调终止四六和弦的低音是()。
A.D音B.C音C.F音D.A音【答案】 D4、咬字吐字属于十三辙中“怀来”辙的是( )A.家、巴、蛙、花、瓜B.刀、飘、高、条C.爹、爷、歇、铁、月D.该、哀、灾、歪、柴【答案】 D5、组曲《中国狂想曲》的作者是()。
A.冼星海B.聂耳C.贺绿汀D.赵元任【答案】 A6、课堂上,老师让学生默唱歌曲,这种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哪种能力( )A.内心听觉B.即兴创作C.情感表达D.体态律动【答案】 A7、残疾儿童应该有机会参与歌唱”,关注所有被排斥、被边缘化的群体,提倡教育为所有人提供均等机会的教育新理念是( )A.多元文化教育B.国际理解教育C.全纳教育D.通识教育【答案】 C8、在初中音乐鉴赏课《阳关三叠》中,老师带领学生聆听欣赏歌曲后,结合旋律与学生共同伴随音乐进行诗歌朗诵,并让擅长绘画的同学画出送别的场景,并与大家进行分享和讨论,这一教学过程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基本理念的()。
A.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B.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C.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D.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答案】 B9、在大调体系中,哪一级七和弦是大小七和弦( )A.I级B.Ⅱ级C.V级D.Ⅶ级【答案】 C10、下列描述的行为中,能够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是()。
A.哼唱《自由探戈》的旋律B.进行《自由探戈》的曲式分析C.学习探戈的基本舞步D.在鉴赏中感受《自由探戈》的美感【答案】 D11、()是指课堂音乐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与境界,特指音乐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所制定的既符合教学内容要求,又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最基本的标准与层面。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新课程改革试题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新课程改革试题一、选择题1.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A. 将课程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B.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C.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D. 以上都是2. 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核心理念是:A. 学科主干课程B. 教学目标多样化C. 学生主体性D. 学校自主权3. 新课程改革中的“素质培养”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文化素质B. 学术素养C. 生活技能D. 健康素养E. 社会实践F. 创新能力G. 社会责任H. 心理健康I. 全面发展4. 新课程改革中的“学科整合”是指:A. 各学科之间相互融合,形成有机整体B. 学科知识的优先级关系C. 学科课程的重组和综合D. 学科学习的跨学科性5. 新课程改革中,“学科的重心向学生转移”意味着:A. 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B. 学科知识的减少C. 教师的角色被削弱D. 学科评价方式的改变6. 新课程改革中,关于教师的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提高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B. 强调教师的教学创新和实践能力C. 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师德建设D. 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二、判断题1. 新课程改革采取了“一学期一选修课”的方式。
()2. 新课程改革中的“学校自主权”是指学校有权决定是否实施新课程改革。
()3. 新课程改革中,学科的整合意味着各学科之间没有了界限。
()4. 新课程改革中,学科的重心向学生转移意味着教师的角色被削弱。
()5.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学生主体性。
()三、简答题1. 简述新课程改革的意义和目标。
2. 简述新课程改革中的“学科整合”和“学科的重心向学生转移”。
3. 你认为新课程改革对学生有哪些积极影响?4. 你觉得新课程改革还存在哪些问题和挑战?四、论述题请就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学科整合和学科重心向学生转移等方面,从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的角度,谈谈你的观点和看法。
以上为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新课程改革试题,请根据试题要求,完成题目要求的回答。
小学数学教师新课标考试试题含答案
精选文档小学数学教新考一、。
1、数学教课是数学活的教课,是生之、学生之(交往互与共同展)的程。
2、教要极利用各样教课源,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用教材教)。
3、新程的核心理念是(全部了每一位学生的展)4、依据《数学程准》的理念,解决的教课要穿于数学程的所有内容中,不再独出(看法)的教课。
5、“三目”是指知与技术、(程与方法)、感情度与价。
6、《数学程准》中使用了“(感觉)、体(领会)、研究”等刻画数学活水平的(程性目)的。
7、成立成是学生展开(多价)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反应出学生展与步的程。
8、学生的数学学活当是一个生活的、主的和(富裕个性)的程。
9、“用数学”的含是(用所学数学知解决)。
10、教由“教匠”“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以研究者的目光和剖析教课理与教课践中的各样,自己的行行反省。
)。
二、填空1、了体教育的普及性、( 基性)和展性,新的数学程第一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感情、( 度)、(价)和一般能力的展。
2、内容准是数学程目的一步(详细化)。
内容准指对于(内容学)的指。
3、《新程准准》倡议以“(情境)——(成立模型)——解、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知内容。
4、数学学的主要方式由的()、模拟和()(自主研究)、(合作沟通)与践新。
5、从“准”的角度剖析内容准,能够下特色:(基性)(次性)(展性)(开放性)。
6、数学教由的知者学生学数学的(者)、(引者)和合作者。
7、数学教课是从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知背景)出,向他供给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和沟通的机遇,帮助他在自主研究的程中真实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与技术)、(数学思想和方法)。
8、数学学价由的考学生的(学果)关注学生学程中的(化与展),以全面认识学生的数学学状况,促学生更好地展。
9、程准将的数学学内容充、整、更新、重此后,建立了(数与代数)、(空与形)、(与概率)、(践与适用)四个学域。
10、教育段的数学程人人学(有价)的数学,人人都能得(必需)的数学,不一样的人在数学上获取不一样的展。
现代教育理念考试试题(含答案)
现代教育理念考试试题(含答案)以下是一些现代教育理念的考试试题及其答案。
1.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个性化教育?
答案: 个性化教育是根据每个学生的独特需求和能力,为其提
供量身定制的教育方案和研究支持的教育理念。
2. 现代教育中的研究者中心是什么意思?
答案: 研究者中心是指将学生置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并根据学
生的需求和兴趣设计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动力和积极参与。
3. 请列举一些现代教育中的合作研究策略。
答案: 合作研究策略包括小组讨论,项目合作,角色扮演,互
助研究等,以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协作,促进知识的构建和共享。
4. 思维导图是一种常用的研究工具,请简要介绍它的作用。
答案: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以图形的方式组织和建立知识结构,提供视觉化的研究支持,促进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5. 现代教育中的评估方法不仅关注知识掌握程度,还注重什么?
答案: 现代教育中的评估方法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和沟
通能力。
以上是现代教育理念的考试试题及其答案。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
所帮助!。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自考试题及答案(三)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自考试题及答案(三) 卷面总分:100分答题时间:80分钟试卷题量:25题一、单选题(共5题,共10分)题目1:学生的“向师性”所决定的教师职业特点是()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长期性正确答案:C题目2:“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是()先生提出来的。
A.陶行知B.叶圣陶C.徐特立D.吴玉章正确答案:B题目3:今天的爱岗敬业要求教师必须摆脱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束缚,树立()的教育新理念。
A.以生为本B.以人为本C.以校为本D.以科学为本正确答案:A题目4: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中的一般标准是()A.善恶标准B.至善标准C.具体标准D.抽象标准正确答案:A题目5:在职教师教育阶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A.知识储备阶段B.专业入门阶段C.成长时期D.定型阶段正确答案:C二、判断题(共5题,共10分)题目6:人民教师要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就应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正确答案:错误题目7:教师职业纪律会妨碍教师自由发展。
正确答案:正确题目8:只要具备了教学能力,教师就能上好一堂课。
正确答案:错误题目9: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良好的状态。
正确答案:错误题目10:形成性评价,一般指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活动开展之前,为使其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评价。
正确答案:错误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题目11:教师树立正确职业理想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我提升、坚定信念、迎接挑战。
正确答案:确立榜样、自我激励、扎实业务题目12:违反教师职业纪律是指一切不符合现行各项教育_________及_________所要求的行为。
正确答案: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题目13:一个好教师必须处理好教学与_________的关系,既要善于教学,工于教学,又要_________,敢于探索。
正确答案:教研、勤于教研题目14:教师职业作风具体体现在:_________,以身作则、为人师表,_________,_________。
新课程理论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理论试题及答案【篇一:新课程理念考试试题及答案】ass=txt>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贯穿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总纲是2001年6月颁布的(),它规划了21世纪()10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奋斗目标和宏伟蓝图。
2、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和(),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而不是(),它把()和()、()和()、()和()同等重要的目标纬度加以阐述。
3、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包括()课程、()课程、()课程。
4、此次新课程改革的国际背景是()()()。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1、过去的教育过多地强调了()的重要性,却忽视了学生的() a 生活世界 b科学世界2、建立()的评价制度是本次课程评价改革的一个全新的理念。
a 终结性 b 过程性 c 发展性3、此次新课程理念里的培养目标是(),重在(),而不仅仅是()。
a成人b整体的人 c成才三、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8分)1、校本课程:2、课程资源:四、简答题(共26分)1、新课程的四个基本理念是什么?(12分)2、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含义是什么?(6分)3、新课程理念里所讲到的课程资源和教材的关系是怎样的?(8分)媛 2010-7-30 22:44:07五、案例分析:1、“雪化了变成什么?”一个孩子回答:“变成了春天!”这个回答是多么富有想象力,又是多么富有诗意。
可居然被判为零分,因为标准答案是,“雪化了变成水”。
请用新课程理念分析之。
(10分)2、《素质教育在美国》作者黄全愈的儿子黄矿岩在美国上小学二年级时就开始研究并撰写论文,黄全愈的儿子当时8岁。
书中是这样描述的:一天,二年级的儿子回到家就对父母提出要求,带他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因为他正在作一个关于蓝鲸的研究。
这是学校老师给布置的家庭作业。
两个小时之后母子二人就从图书馆借回十几本关于蓝鲸知识的参考资料。
随着儿子对那十几本书的阅读和对蓝鲸研究的深入,我和妻子也不断地从他那儿获得有关蓝鲸的知识:蓝鲸一天要吃四吨虾、蓝鲸的寿命是90——100年、蓝鲸的怀孕期是300——330天、蓝鲸的心脏像一辆汽车那么大、蓝鲸的舌头上可以同时站50——60人、蓝鲸的主血管可以任一个人爬进去。
东师教育学15秋在线作业3满分答案(4)
东师教育学15秋在线作业3满分答案(4)教育学15秋在线作业3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60分。
)1.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是()。
A.教育大纲B.教育目标C.培养目标D.教育目的正确答案:D满分:3分得分:32.教育这一永恒社会现象的根本属性是A.社会性B.历史性C.阶级性D.民族性正确答案:A满分:3分得分:33.相对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来说,家庭教育的首要特点是(A.科学性B.强制性C.生活性D.规范性正确答案:C满分:3分得分:34.受教育者个性得以充分施展的最好途径是A.教学B.社会实践C.课外活动D.劳动正确答案:C满分:3分得分:35.教师劳动对象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劳动具有()。
A.责任性B.创造性C.复杂性D.长期性精确答案:B总分值:3分得分:36.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A.系统性B.制度性C.无阶级性D.品级性正确答案:C满分:3分得分:37.在教学过程的预备阶段,其根本义务是( )。
A.启发学生思维B.呈现教学资料C.激发研究动机D.进行教育评价精确答案:C总分值:3分得分:3。
)8.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A.教育关系B.心理关系C.社会关系D.主客体关系精确答案:A总分值:3分得分:39.综合课程论把合并数门相邻学科内容形成的综合课称为()A.融合课程B.广域课程C.核心课程D.合并课程正确答案:B满分:3分得分:310.教师以口头言语向学生呈现、说明知识,并使学心理解知识的行为是()。
A.对话行为B.讲述行为C.指导行为D.提问行为精确答案:B总分值:3分得分:311.通过专门的教育机构多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教育活动是A.社会教育B.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D.社区教育正确答案:B满分:3分得分:312.人的世界观基本形成于( )。
A.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D.青年期精确答案:D总分值:3分得分:313.我国当前教学革新的重心是()。
最新教育教学案例分析经典试题100例(附答案)
教育教学案例分析经典试题100例(附答案)2015-01-23 博书润雅皇甫学校编辑:李敬之{注}案例分析题(答题要求:对题目中所给的一些富有成效的教育现象的案例进行回答时,只需说明其中所蕴涵的道理,对题目中所给出的具体事例的案例解答时,考生需要应用所学的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新课程知识给予正确评价,并且指出本事例中当事人的正确行为应该是什么?并说明理由)浅谈教育教学案例分析一、什么是教育教学案例分析教育教学案例分析是指围绕一定的教育目的,把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可供学习者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往往是一个故事、一个事例或一个事件),通过学习者独立分析或相互讨论,来提高学习者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
上海市一位青年教师曾写过一篇《走近语文教学的艺术殿堂》,其中写到在一次作文讲评课上,让一个男生上讲台朗读,结果这位略有口吃的同学遭到了哄笑。
台下的同学们紧紧注视着他,课堂里死寂一片。
沉默中,我突然从后悔自责中省悟:初为人师的我不是也有过临场时的恐惧和冷场时手足无措的尴尬吗?然而是自信战胜了这一切。
有时候,一次小小的成功能够激活一个人在的巨大的自信,可一次难忘的失败也往往可以摧毁一个人仅有的一点自信。
眼前的这一个男孩难道会陷入后一种情形吗?不,绝不能。
我终于微笑着开口了:“既然他不太习惯在众目睽睽之下说话,那索性我们大家都趴在桌上,不看,只用耳朵听吧!”我带头走到教室后,背对讲台站定,同学们也纷纷趴下头来。
终于,我的背后传来了轻巧的羞怯的声音。
那的确是篇好作文,写的是他和父亲间的故事。
因为动情的缘故,我听到他的声音渐渐响了起来,停顿也不多了,有的地方甚至可以说是声情并茂了,我知道他已渐渐进入了状态,涌上心头的阵阵窃喜使我禁不住悄悄回头看看他。
我竟然发现台下早已经有不少同学抬起头,默默地赞许地注视着他。
朗读结束后,教室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我知道这掌声不仅仅是给予这篇作文的。
2022-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预测试题25(答案解析)
2022-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系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A.是非B.善恶C.荣辱D.美丑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雨必备的品德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学生等职业工作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正确答案:本题解析:教师职业道德3.2014年10月9日教育部公布《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划出高校教师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
“红七条”包括:损害国家利益,损害学生和学校合法权益的行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在教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违规使用科研经费以及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行为;在招生、考试、学生推优、保研等工作中徇私舞弊;索要或收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财物: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其他违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
意见指出,高校教师有违“红七条”情形的,依法依规分别给予警告、记过、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解除聘用合同或者开除。
对严重违法违纪的要及时移交相关部门。
建立问责机制,对教师严重违反师德行为监管不力、拒不处分、拖延处分或推诿隐瞒,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要追究高校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教育新理念试题(简_答).doc
《教育新理念》试题•、简述题1、为什么说过程教学比结果教学更重要?答:知识是人们认识的结果,是已经获得的结果,也是已经过去的结果。
我们不仪希望学生掌握知识,更希望学生掌握分析知识、选择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
简单地说,智慧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
教学中能够把结果变成过程,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
2、什么是课程意识,教师为何要确立课程意识?答:所谓课程意识,简单地说就是教什么的意识,而教学意识是怎么教的意识。
长期以来,我们只有教学意识,而没有课程意识,考虑的是怎样把规定的内容比较好地教给学生。
而没有课程意识要对教学进行深刻的变革,是不可能的。
因为对“教什么”的理解不同,对“怎样教”自然也就不同。
当今的优秀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忠实圆满地教授规定的内容,而要主动地、合理地、创造性地丰富和调整教学内容,将课程与教学联系起来。
3、简述柱威的五步教学法。
何为真实的问题?答:设计问题情境:产生一个其实的问题:占有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有条不紊地展开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检验或验证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有效.所谓真实的问题,就是学生自己产生的问题.而不是教材规定的问题。
4、德国的赫尔巳特认为,一个好的教育过程,应该分为四个教学步骤,请表述其四个教学步骤。
答:明了一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联想一使新知识要与旧知识联系起来:系统一作概括和结论;方法——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
5、简述科学与人文学科在性质上的区别。
答:人文学科与科学有着不同的性质,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科学在于揭示自然和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文科则在于探求人生生活的意义;科学追求的是精确性和简约性,文科追求的则是生动性和丰富性;科学的标准是规范的和统一的,文科的标准是多变的和多样的;科学强调客观事实,文科捆调主观感受。
6、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素质教育的本质意义是什么?答:1999年6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进一步被确足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长远方针,成为我国各级各类教育追求的共同理想。
新课程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测试题
新课程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测试题一、选择题、填空题:1.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A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B.知识、情感、意志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D )A.复杂性、创造性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3. 中小学的“双基”教学是指( A )A.基础知识,基本技能B.基本理论,基本技能C.基础知识,基本理论D.基础理论,基本原理4.教学过程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 C )A.促进教师教的过程B.促进学生学的过程C.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D.形成技能技巧的过程5.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是( C )A.发现教学B.情境教学C.个别化教学D.愉快教学6.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撰写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在《中国教育报》发表,文中谈到“速度、收益、安全”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从教师教的层面来讲,优质教学具备以下基本特征:①深刻、②独到、③广博、④启发、⑤机智、⑥绝招。
7.余文森教授的一篇文章《有价值的教学情景什么样》中指出有价值的教学情景具备以下几个特性:①生活性、②形象性、③学科性、④问题性、⑤情感性。
8.教学手段是指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以及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9.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各科教学渗透德育。
10.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情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像的倾向性,即教师要有创造性思维。
二、问答简述题11.教师怎样才能上出一堂好课?我们应从哪几个方面提升和完善自己的能力?答:(1)略(2)①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②让个性飞扬在你的课堂③使课堂充满诗意与情感④深情地关注每一个学生。
12、当前整个时代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答:同时代发展的主要特征中,可以看到,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新理念》试题一.单项选择:1.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教育改革的原点是()A.家庭教育B.教师培训C.课外活动D.课堂教学2.面对不断的批评和嘲笑,孩子们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逐渐降低,会导致哪种意识日渐淡化?()A.劳动意识B.创造意识C.问题意识D.奋进意识3.世界是纷繁复杂的,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可以看成是一个不断对世界进行深化了解的过程,所以我们的教学导向应该是()A.综合B.分析C.推理D.逻辑4.教师综合知识的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是()A.课堂教学的关键B.创新性教学的关键C.学科教育的关键D.综合性教学的关键5.研究的第一步是()A.觉察到问题,然后形成某种假设B.实验C.提出某种建议D.调查6.现代化人才素质的核心是()A.批判精神B.创新能力C.实践能力D.综合素质7.下面不属于中国传统知识教育特征的是()A.被动接受的B.知识的学习过程主要是记忆过程C.学生在知识教育中占有主动地位D.知识的学习带有社会强制性8.五步教学法的提出者是()A.孔子B.蔡元培C.杜威D.赫尔巴特9.我们主张以哪种精神进行文科教育()A.人文精神B.社会精神C.科学精神D.文明精神10.艺术与什么分离开就不是艺术了?()A.善良B.理性C.科学D.情感11.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哪年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A.1980年B.1985年C.1999年D.2006年12.强调以人为对象,以人自身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是()A.素质教育B.应试教育C.古代教育D.现代教育13.提出“生活教育”的教育家是()A.卢梭B.杜威C.陶行知D.蔡元培14.“修道之为教”出自于()A.大学B.中庸C.论语D.尚书15.把科学知识分为五类,构建了以科学知识为核心的学校课程体系的西方教育家是()A.斯宾塞B.赫尔巴特C.卢梭D.杜威16.与形式主义教育论相对应的是()A.本质主义教育论B.实质主义教育论C.要素主义教育论D.社会主义教育论17.从世界范围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育研究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并形成了一条新的研究重心的时间是()A.20世纪末期B.21世纪初C.20世纪70、80年代以后D.20世纪90年代以后18.哪一项法律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将教师列为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这为老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一个文件,对教师专业化作出明确说明,这个文件是()A.《教师专业化》B.《明天的教师》C.《以21世纪的教师装备起来的国家》D.《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20.关注课程的第一步是()A.形成课程观念B.形成课程意识C.形成课程理论D.形成教育敏感答案:1、D2、C3、A4、D5、A6、B7、C8、C9、A 10、D11、C 12、A 13、C 14、B 15、A 16、B 17、C 18、A 19、D 20、B1、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是( )A.创新能力B.学习能力C.拼搏精神D.团结精神2、接受性教学与研究性教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需要综合运用知识。
B.教师是否具有一定的教学理念。
C.是否具有标准答案。
D.是否具有计划性。
3、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教育改革的原点是:( )A.家庭教育B.教师培训C.课外活动D.课堂教学4、解放初对我国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是苏联凯洛夫的( )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教学与发展》D.《教育学》5、在中国教育史上,倡导“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家是:()A.杜威B.蔡元培C.王国维D.陶行知6、在艺术教育中出现的“鹦鹉学舌、小僧念经”的原因最主要是:( )A.教学方法不当B.艺术教育观念不当C.教师艺术造诣不高D.都不是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布于()A.1993年B.1999年C.2001年D.2003年8、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出现其概念,到70年代便成为一种被普遍接受的教育观念() A.素质教育B.大众教育C.网络教育D.终身教育9、人才成长相关性最高的因素是()A.知识的积累B.人际关系C.创造性的社会适应能力D.上级领导的重视10、“修道之为教”是东方社会理想主义教育观,其代表人物是( )A孔子 B 老子C庄子D朱熹11、第一个明确提出应该把教育学建成一门科学的教育家是()A.孔子B.赫尔巴特C.柏拉图D.斯宾塞1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是美国的( )A.马斯洛B.萨特C.海德格尔D.布贝尔13、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化作出明确说明的文件是()A.《明天的教师》B.《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C.《以21世纪的教师装备起来的国家》D.《学习---财富蕴藏其中》14、关注课程的第一步是( )A.要形成教学意识B.要了解学生C.编写教材D.形成课程意识答案:A C D D B B B D C A B A B D1.创造始于问题,这一至理名言是()提出来的。
a.杜威b. 陶行知c.陈鹤琴d.布鲁纳2、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其内涵是()。
a.老师上课要尽可能多提问b.学生上课要提出问题c.重视问题解决d.学生带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3.知识的本质在于它的()。
a.客观性b. 规定性c.不确定性d.永恒性4循序渐进原则对于打下扎实的基础,形成缜密的思维有很大的好处,但对于()尽快接触到学科前沿却成为障碍。
a.实践能力b.分析能力c.综合能力d.创新思维5.素质教育倡导的是每个学生()的发展。
a.特长突出b.富有个性c.均衡d.一致6素质教育是以()发展为目的的教育。
a.人自身的b.经济的c.社会的d.科学的7.()是现代人才素质的核心。
a.创新能力b.信息能力c. 综合能力d动手能力8“和谐教育”思想的最早提出者是()。
a.昆体良b.苏格拉底c.孔子d.亚里士多德9.自我实现的教育最重要的是()的教育。
a.创造人格b.自尊c.品德d.知识10.罗杰斯提出了()教学法。
a.发现b.接受c.非指导性d.程序答案:a d c d b a a d a 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问题意识、问题能力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B.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问题意识、问题能力的基础C.有问题就一定有创造,没有问题就一定没有创造D.问题意识与生俱来,但问题意识的日渐淡化往往与不恰当的教育态度有关E.问题意识和创造能力之间没有必然关系22.以综合为导向进行教学的理论基础是()A.世界是综合的B.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综合的知识和能力C.分析的方法已经过时D.专门化人才的培养已经过剩E.综合是教学的唯一实现途径23.从世界范围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育研究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形成了一些新的研究重心,其中包括()A.教育政策研究B.教师教育研究C.课程研究D.教学的有效性研究E.教育史24.艺术研究分成哪四个层次?()A.基本理念研究B.应用理论研究C.技术理论研究D.工艺研究E.野外写生研究25.经过研究形成的政策,虽然是主体决定的结果,但也体现了决策者的()A.年龄B.性别C.思想D.情感E.意志答案:21、AD 22、AB 23、ABCD 24、ABCD 25、CDE1、关于问题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关系阐述正确的是()A、问题意识、问题能力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
B、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问题意识、问题能力的基础。
C、有问题就一定有创造,没有问题就一定没有创造。
D、问题意识与身俱来,但问题意识的日渐淡化往往与不恰当的教育态度有关。
2、关于研究性教学的特点阐述正确的是:( )A、通过师生的互动研究,形成统一答案。
B、研究性教学的问题经常自发地产生于学生中间,是生活化的、社会化的。
C、需要教师确立课程意识。
D、需要综合运用知识。
3、教学走向综合的理论基础是:( )A、世界是综合的。
B、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综合的知识和能力。
C、分析的方法已经过时。
D、专门化人才的培养已经过剩。
4、下列关于美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是所有的美的活动都具有美育的价值C.只要有利于美的精神的培育,人的一切活动和交往都是美育的素材D.从美育的范围和途径来说,美育是以文学艺术教育为核心5、素质教育是一种价值观的转变,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它强调:()A.以学生为本位B.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位C.以学生的可发展性为本位D.以大众教育为本位6、知识经济把经济推向了一个新形态,它是()A.高科技经济B.道德经济C.创新经济D.全球化经济7、20世纪80年代以后,政治学研究的重点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即()A.从量的研究转向质的研究B.从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C.从形式研究转向功能研究D.从理论研究转向实际研究8、赫尔巴特认为一个好的教育过程应该有几个教学步骤是( )A、明了B、联想C、系统 D 、方法答案:(AD),(BCD),(AB),(ABC),(ABCD)(ABCD),(BC),(ABCD)1、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教育改革的原点。
A、课堂教学B、活动课C、综合实践课D、体育课E、艺术课2、、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
A、应试能力B、问题意识C、问题能力D、适应能力E、表达能力3、综合性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和。
A、综合知识的水平B、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C、教师的学历D、教学技能E、教师的学识4、高分低能的本质在于。
A、知识的割裂B、理科综合C、文科综合D、过分强调理科教育E、过分强调文科教育5、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必须与的学习相结合,不断接触最新的科学成果,经常问津人类共同关注的科学难题。
A、合作式B、探讨式C、跳跃式D、探究式E、研究式6、是通过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科学发展的整体把握而形成的科学信念与科学习惯。
A、科学精神B、科学知识C、科学方法D、科学态度E、科学意识7、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
A、知识B、程序C、假设D、方法E、结果8、信息、互联网络的日益普及化使得对知识的掌握从以摄入为主转向以对知识的、、和创造性的运用为主。
A、分析B、判断C、选择D、接受E、掌握9、建立多元化的高考,即、、、的高考模式,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应试教育的状况。
A、多种专业B、多种标准C、多种形式D、多种时间E、多种机会10、我们要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极大地改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和行为方式,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