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讲义阅读——文言文、记叙文-部编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全册专项知识点梳理归纳(字词、文言文、古诗词) 期末总复习40页

人教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全册专项知识点梳理归纳(字词、文言文、古诗词) 期末总复习40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专项知识点梳理归纳期末总复习(人教版)(文言文专项、古诗词专项、字词专项)内容一:文言文专项知识点归纳一、《世说新语》两则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答、俄而:片刻。

骤:急速。

欣然:高兴的样子2、撒盐空中差可拟。

答、拟:比,比拟3、未若柳絮因风起。

答、未若:比不上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答,去:离开。

乃:才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答、期:约定。

委:舍弃6、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答、引:拉。

顾:回头看7、尊君在不?答、“不”通“否”8、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答、集:集会二、写出《陈太丘与友期》一文的中心思想本文主要阐述的是:答:为人处事一定要忠信,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三、阅读《世说新语》回答问题答案1、《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答: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

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对于开发孩子智力有很大的好处。

2、为什么样“公大笑乐”?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答:“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

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想像力。

3、你认为陈纪这个孩子怎么样?他有哪些特点?你受到什么启发?答:陈元方是一个聪颖机智,有礼有节的儿童。

待人接物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

4.《世说新语》中对雪的比喻最恰当的一句是:未若柳絮因风起。

《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应对得体,据理力争的句子是: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二、《论语》十二则:《论语》]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文中告诉我们,学习必须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①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01《世说新语》两则一、文学常识:《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二、文言知识:1.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2.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

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

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

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词类活用(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

(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4.文言实词:《咏雪》1.内集:家庭聚会2.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 3.俄而:不久,一会儿 4.聚:急速5.欣然:高兴地样子6.差:大致、差不多7.拟:相比8.未若:不如比作9.因:凭借10.起:飘起11.即:就是《陈太丘与友期》1.期:约定 2.期行:相约同行3.戏:玩耍4.舍去:去,离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 5.乃:才 6.时:当时7.惭:感到惭愧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9.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待:等待11.非:不,不是12.相委:委,丢下、舍弃13.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14.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15.日中:正午时分16.引:拉17.顾:回头看三、翻译课文。

《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召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10文言文阅读-七年级(知识清单部编版)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10文言文阅读-七年级(知识清单部编版)

文言文阅读-七年级知识清单一、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之《世说新语》二则1.文题解读“咏雪”即歌咏白雪,题目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揭示了文章的线索。

“陈太丘与友期行”,即陈太丘与朋友相约同行,概括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2.作者简介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

宋武帝刘裕之侄,袭封临川王。

他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组织文人编写《世说新语》。

3.知识链接《世说新语》《世说新语》又名《世语》,由刘义庆组织编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全书原8卷,今传本3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主要记述了自汉末到东晋时期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鲁迅称之为“名士底教科书”。

4.文本解读原文课本注释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谈诗论文。

不一会,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次兄的长子胡儿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长兄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做柳絮乘着风漫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道韫是太1.谢太傅:即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

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死后追赠为太傅。

2.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3.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4.文义:文章的义理。

5.俄而:不久,不一会儿。

6.骤:急。

7.欣然:高兴的样子。

8.何所似:像什么。

何,什么;似,像。

9.胡儿:即谢朗。

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

做过东阳太守10.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差,大体;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后来成了)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拟,相比。

11.未若:不如,不及。

12.因风:乘风。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世说新语》两则一、文学常识:《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二、文言知识:1. 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2. 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

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

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

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 词类活用(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

(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4. 文言实词:《咏雪》1.内集:家庭聚会2. 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3.俄而:不久,一会儿4.聚:急速5.欣然:高兴地样子6.差:大致、差不多7.拟:相比8.未若:不如比作9. 因:凭借 10.起:飘起 11.即:就是《陈太丘与友期》1.期:约定2.期行:相约同行3. 戏:玩耍4.舍去:去,离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5.乃:才6.时:当时7. 惭:感到惭愧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9.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待:等待 11. 非:不,不是12. 相委:委,丢下、舍弃 13.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 14. 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 15.日中:正午时分16. 引:拉 17. 顾:回头看三、翻译课文。

《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召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七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习题课件ppt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七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习题课件ppt人教部编版
• (4)温故• 而知新__形__容__词__用__作__名__词__,__学__过__的__知__识__。___________ (5)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_形__容__词__的__意__动__用__法__,__以__…__…_为__快__乐__。___
4.重点句子翻译。 通“悦”愉悦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习了(知识),并且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 学过的知识
2.词类活用。 (1)非宁静无以致远• __形__容__词__活__用__为__名__词__,__远__大__目__标__。____ (2)非志无以成学___名__词__活__用__为__动__词__,__立__志__。___________

3.重点句子翻译。 节俭 培养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古义:子__女__,__这__里__泛__指__小__辈__,__包__括__侄__儿__侄__女__;今义:子__女___。 (2)太丘舍去•
古义:_离__开_;今义:__从__所__在__地__到__别__的__地__方__(_跟__“__来__”__相__对__) 。 (3)元方入门不顾•
古义:____回__头__看________;今义:___注__意__,__照__管_____。
(他们)以宁静专一来提高修养,以节俭来培养品德。
明确志向
到达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能做到)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没办法明确志
向,不平和安静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3)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可悲地守着陋室,(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
迷茫
懈怠、疑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的语文上册的文言文基础知识总结.doc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的语文上册的文言文基础知识总结.doc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基础知识总结一、重点实词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2.俄而雪骤 (俄而,不久,一会儿;骤,急)...3.公欣然曰 (高兴的样子)..4.白雪纷纷何所似(何,疑问代词,什么;似,像)..5.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大体;拟,相比)..6.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7.太丘舍去 (丢下(他)而离开)..8.门外戏 (玩耍).9.相委而去 (委,舍弃;去,离开)..10.下车引之 (拉,牵拉).11.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12.学而时习之 (按时).13.不亦说乎 (同“悦”,愉快).14.人不知而不愠.(生气,恼怒)15.吾日三省吾身 (日,每天;省,自我检查、反省)..1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诚信)17.传不习乎 (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18.温故而知新 (学过的知识).19.学而不思则罔.(罔然无所得,即没有收获)20.思而不学则殆.(疑惑)21.静以修身 (个人的品德修养)..22.俭以养德 (培养品德)..23.非宁静无以致远 (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远,达....到远大目标)24.非学无以广才(增长才干)..25.非志无以成.学 (达成,成就)26.淫慢则不能励精 (放纵懈怠)..27.意与日去.(消失,逝去)28.险躁则不能治性 (轻薄浮躁)..29.多不接世 (接触社会)..30.将复何及.(来得及)31.一狼径去 (径直).32.屠暴起(突然).33.缀行甚远 (连接、紧跟).34.屠自后断其股.(大腿)35.苫蔽成丘 (覆盖、遮盖)..36.目似瞑 (闭上眼睛).37.狼亦黠矣 (狡猾).38.眈眈相向 (注视的样子)..39.一狼仍从.(跟从)40.屠大窘 (处境困迫,为难).41.顾野有麦场 (看,视).42.积薪其中 (柴草).43.又数刀毙.之 (杀死)44.一狼洞其中 (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 .45.止露尻尾 (屁股).46.乃悟前狼假寐(假装睡觉)..47.止有剩骨 (仅,只).48.两狼之并驱如故 (并,一起;故,原来的)..49.恐前后受其敌.(这里指攻击)50.弛担持刀 (弛,解除,卸下;持,拿起) ..51.有人忧天地崩坠(倒塌坠落)..52.天果积气 (果然、果真).53.只使坠 (纵使,即使)..54.充塞四虚 (四方)..55.及其家穿井 (待,等到).56.国人道之 (讲述).二、重点虚词学而时习之.(代词,指学习过的知识)人不堪其忧(.仁在其中矣(.恐前后受其.敌(场主积薪其.中(4.其屠乃奔倚其.下(一狼洞其中(.代词,这种)指代某人的思想的一部分)指狼)指麦场)指柴草堆)指柴草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代词,它)夫君子之行(助词,的).又数刀毙之.(代词,它,指狼)1.之助词,的)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久之(助词,调整音节,不译).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助词,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复投之(代词,代骨头).相委而去(表承接,不译).2.而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却).3.盖:盖以诱敌 (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指屠户)屠自后断其.股(指狼)静以修身(介词,用).非志无以成学(介词,来).投以骨(介词,把)5.以.以刀劈狼首(介词,用).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介词,来)盖以诱敌(介词,用来).去后乃至(才).6.乃屠乃奔倚其下(于是,就).乃悟前狼假寐(才).三、通假字1.尊君在不.( 同“否”,读 f ǒu,相当于“吗” ) 2.不亦说乎 ( 同“悦”,愉快).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4.其人舍然大喜 ( 同“释”,解除、消除).四、词类活用1.友人惭.( 意动用法,感到惭愧)2.学而时习之 ( 名词作状语,按时).3.吾日三省吾身 ( 名词作状语,每天) 意暇甚(神情、态度).6.意.4.温故而知新 ( 形容词用作名词,故,学过的知识;新,新的理解和体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图)...5.传不习乎 ( 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攻击).7.敌恐前后受其敌.6.饭疏食 ( 名词作动词,吃) 盖以诱敌(敌人)..7.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恐前后受其敌(前面).8.前.8.非学无以广才 ( 形容词作动词,增长) 狼不敢前(上前)..9.狼不敢前 ( 名词作动词,上前) 场主积薪其中(堆积柴草).9.积薪..10.恐前后受其敌 ( 名词作动词,攻击) 堆积在那里的柴草)转视积薪后(...11.一狼洞其中 ( 名词作动词,挖洞)六、古今异义.1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名词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1.与儿女讲论文义...13.其一犬坐于前 ( 名词作状语,像狗似的)古义: __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__ .14.苫蔽成丘 ( 名词作状语,盖上) 今义: __指子女 __.2.与儿女讲论文义15.一屠晚归 ( 动词作名词,屠户) ...古义: __文章的义理 __ 今义: __文章的意思 __ 16.一屠晚归 ( 名词作状语,傍晚)3.去后乃至.)17.弛担持刀 ( 形容词作动词,解除,卸下..古义: __离开 __ 今义: __到、往 __五、一词多义4.相委而去日中不至(太阳).1.日.古义: __舍弃 __ 今义: __委屈、委托 __ 寒雪日内集(天).5.元方入门不顾.可以为师矣(当、做)2.为.古义: __回头看 __ 今义: __照顾 __ 为人谋而不忠乎(替)6.与人期行..人不知而不愠(了解)古义: __约定 __ 今义: __日期 __3.知.温故而知新(懂得)7.下车引之..非学无以广才(学习)古义: __拉,牵拉 __ 今义: __引用 __ 4.学.8.不亦君子乎非志无以成学.(学业、成就)..止有剩骨(仅,只)古义: __有才德的人 __5.止.今义: __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__ 一狼得骨止.(停止)9.可以为师矣..古义: __可以凭借 __ 今义: __可能、许可 __10.饭疏食,饮水.古义: __粗劣 __今义:__疏通、疏散__11.饭疏食,饮水.古义: __冷水 __今义: __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__12.匹夫不可夺志也..古义: __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__今义: __无学识、无智谋的人__13.吾日三省吾身.古义: __多次 __今义:__数词,三__14.非宁静无以致远..古义: __精力集中 __今义:__安静、不嘈杂__15.险躁则不能治性.古义: __轻薄 __今义:__危险、不安全__16.淫慢则不能励精.古义: __懈怠 __今义:__速度缓慢__17.少时.古义: __稍今义:__数量小__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 __多少 __今义:__几何学的简称__19.止增笑耳.古义: __古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__今义: __耳朵 __20.屠自后断其股.古义: __大腿 __今义:__屁股__21.身亡所寄.古义: __依附,依托 __ 今义: __寄托 __22.因往晓之.古义: __告知,开导 __ 今义: __知道 __七、文言句式1.省略句。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记叙文阅读 知识点讲解与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记叙文阅读 知识点讲解与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记叙文阅读知识点讲解与练习题考点解读:一、文言文阅读(一)考点探究文言文阅读是语文试卷的重要考查点之一,从取材看以课内篇目为主,部分地区逐渐向课外发展。

选取的课外材料主要是比较浅显的趣味性记叙文,还有部分哲理性短文。

文言文阅读的考查抓基础、重能力。

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全面,主要涉及词语解释、句子翻译、内容理解、概括归纳、阅读感悟、评价赏析等。

(二)应对策略同学们在复习文言文时往往有一个误区:因为老师已经不同程度地领着大家对文言文进行了学习和复习,这使得学生自我感觉良好,认为已经复习得差不多了,不需要再下什么功夫了。

殊不知这正是“半瓶之水”,会使许多同学由于知识掌握不准确、不细致,而在考试中败下阵来。

1. 紧扣教材,注重文言知识的积累文言文阅读试题,多数取材于课内。

因此,学好课内文言文是文言文阅读备考的关键。

复习时必须紧扣教材,系统地整理和积累文言知识。

主要包括:文中关键字词、重点句子和文化常识等。

2. 把握要点,重视文言语句的翻译和理解从考查的特点和目的出发,文言文翻译总是以直译为主。

这里说的直译,是指将原文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包括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和所采用的表达方式。

另外,文言文的翻译要讲究信、达、雅的原则。

所谓信,指的是准确无误,忠实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来,不可随意增减内容。

所谓达,指的是译文语句通顺,语意明确,行文规范。

所谓雅,是指能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3. 利用诵读,提升理解和感悟能力诵读有助于学生读准字音、揣摩语气、掌握断句,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可以培养语感,加深对文章思想、情感的理解,并达到熟读成诵、积累名篇名句的目的。

诵读的功夫做到了,解答解释、翻译、理解和运用等问题就很容易了,理解和感悟能力自然就会提高。

4. 加强练习,巩固和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练习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有一种“循环巩固提高式”的训练效果比较好:第一步,以篇目为单位,梳理文言文基础知识,牢固掌握课文复习要点。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各课文言文知识点分类汇总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各课文言文知识点分类汇总

部编七上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世说新语》两则一、文学常识:《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二、文言知识:1. 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2. 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

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

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

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 词类活用(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

(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4. 文言实词:《咏雪》1.内集:家庭聚会2. 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3.俄而:不久,一会儿4.聚:急速5.欣然:高兴地样子6.差:大致、差不多7.拟:相比8.未若:不如比作9. 因:凭借 10.起:飘起 11.即:就是《陈太丘与友期》1.期:约定2.期行:相约同行3. 戏:玩耍4.舍去:去,离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5.乃:才6.时:当时7. 惭:感到惭愧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9.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待:等待 11. 非:不,不是12. 相委:委,丢下、舍弃 13.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 14. 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 15.日中:正午时分16. 引:拉 17. 顾:回头看三、翻译课文。

《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召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完整word)部编七上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1),推荐文档

(完整word)部编七上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1),推荐文档

更多免费资料,请关注公众号: 部编版语文资源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整理《世说新语》两则一、 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文言知识:1. 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2. 古今异义(1) 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

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 太丘舍去(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 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委托。

)(4) 下车引之(古义:拉。

今义:引导,牵引。

)(5) 元方入门不 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6) 陈太丘与友 期行(古义:约定。

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 词类活用(1)陈太丘与友 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 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

(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 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三、翻译课文。

4. 文言实词:《咏雪》1.内集:家庭聚会 3. 俄而:不久,一会儿 6.差:大致、差不多 9.因:凭借 《陈太丘与友期》1.期:约定2. 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 欣然:高兴地样子 未若:不如比作即:就是2. 4.聚:急速 7.拟:相比 10. 起:飘起 期行:相约同行 4. 舍去:去,离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5. 乃:才6. 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等待 11. 方的一种尊称 16.引:拉 14. 5. 8. 11. 3. 戏:玩耍时:当时 7. 9.不:通“否” 非:不,不是 12. 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 17. 顾:回头看惭:感到惭愧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相委:委,丢下、舍弃15.10. 待: 13.君:对对 日中:正午时分《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讲义8《咏雪》-部编版

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讲义8《咏雪》-部编版

课题导入:共同回忆与雪有关的诗句:1.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2.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3.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4.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5.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6.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7.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8.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9.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10.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学习要点:一、重点1. 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本文基本内容。

二、难点: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课文精析:一、整体感知1. 作家简介刘义庆(403年—444年),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

宋宗室,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

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贬官王义康而触怒文帝,责调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

不久,以病告退,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

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2. 《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志人小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小说的一类,主要记述人物的轶闻琐事,言谈举止,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的一些面貌,是魏晋以来门阀世族崇尚清谈的结果。

)全书原八卷,今本共三卷,按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改革”、“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类,记述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逸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世说新语》保存了从汉至晋有关社会政治、思想、宗教、文化,以及上层社会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资料,史料价值很高。

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讲义-专题-走进文言文-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讲义-专题-走进文言文-部编版

走进文言文【考向解读】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文学的精粹,因此,文言文学习在整个语文学习中地位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而初中文言文学习更是整个文言文学习过程中一块重要的奠基石,它不仅要使学生初步掌握文言常用实词、虚词、句式的用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浓厚兴趣和良好习惯。

就初中三年的文言文学习而言,初一阶段可能更侧重同学们对文言文的全面了解,感性认识,产生兴趣,并初步形成一套完整的良好的文言文学习习惯。

所以不夸张地说,初一文言文学习是文言文规范学习的“启蒙期”。

1234【重点点拨】一、知识精讲:(一)纵观文言文:趣味盎然——令人向之求之1. 成语典故狼狈为奸——唐·段成式《酉阳杂俎》2.文言故事杨布打狗——《列子•说符》杨布打狗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

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

其狗不知,迎而吠之。

杨布怒,将扑之。

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

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注释:缁(zī):黑色。

素:白色。

扑:打,敲。

犹:像。

3. 古籍简介《笑林广记》《山海经》《世说新语》《论语》《史记》(二)透视文言文:规律井然——令人辨之悟之句读知识:传统的古文是不加标点的。

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

”断开;读(dòu):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

因此,古人把“习六书,明句读”作为“小学”。

掌握了六书知识,就等于有了一个识字的工具;掌握了句读规律,才能够真正读懂古文。

韩愈《师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1. 三言两语谈大意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肉者不如悬诸树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注释:欻(xū,忽然)瞰(kān,看)涎(xián口水)昧爽(拂晓)逡巡(qūn xún 疑虑徘徊)直(价值)罹(lí遭遇)2. 斟酌推敲定句读译文: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

2024新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知识汇总

2024新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知识汇总

《咏雪》1、词语汇释(一)重点词语1.内集:家庭聚会。

内,指家人。

集,聚集。

即把家里人聚焦到一起。

2.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3.讲论文义:谈论诗文。

义,道理,意义,文义,文章的义理,即文章表达的意思。

4.何所似:即“所似何”,宾语前置,像什么。

何,疑问代词,什么;似,像。

5.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6.俄而:不久,一会儿。

7.骤:急。

8.欣然:高兴的样子。

9.未若:比不上。

10.因风:乘风。

因,趁、乘。

11.即:是。

12.无奕:谢奕,字无奕,谢安长兄。

13.女:指东晋诗人谢道韫,聪慧有才辩。

(二)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文义古义:子侄辈,泛指家中年轻的一代;今义:儿子和女儿。

2.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文章的义理;今义:文章。

3.未若柳絮因.风起古义:凭借,趁,乘;今义:因为(三)一词多义俄而.雪骤(与“俄”“既”等构成副词性词组,表示时间短,不久)2、理解默写1.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咏雪的直接原因:俄儿雪骤。

3.两个比喻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4.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未若柳絮因风起。

5.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暗示谢太傅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表明谢安赞赏谢道韫的才气的句子是:公大笑乐。

《陈太丘与友期行》1、词语汇释尊君在不.(不,通“否”)(三)古今异义1.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

今义:日期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

今义:前往3.下车引.之古义:拉,牵拉。

今义:引用4.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5.相委.而去古义:舍弃;今义:委任(四)词类活用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名词作动词,约定。

2.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门外:名词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惭: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五)一词多义相委而.去(连词,表示顺承)(六)敬辞与谦辞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对自己父亲的谦称2、理解默写1.友人不守信用的表现是:过中不至。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翻译(参考译文)及现代文答题技巧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翻译(参考译文)及现代文答题技巧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参考译文班级:姓名:8.《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谢安在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和他子侄辈的人谈论文章的义理。

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相比。

”谢安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柳絮乘风而起。

”太傅高兴地大笑起来。

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定正午(见面),正午过了那个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就丢下他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那人才到达。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嬉戏,那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答道:“等了你好久你不到,他已经离开了。

”那人便生气地说:“(你父亲)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把别人丢下自己离开了。

”元方说:“你跟我爸爸约定正午(见面)。

你正午不到,就是没有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那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自家的大门。

11.《论语》十二章1.孔子说:“学习之后又按时温习,不也是很愉悦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个有才德的人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和朋友交往是否讲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3.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了解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才可以顺从意愿,又不会越过法度。

4.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做到这样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只学习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

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有害。

”5.孔子说:6.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7.孔子说:“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完整版)部编本七上语文文言文.docx

(完整版)部编本七上语文文言文.docx

《世说新语》两则一、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 , 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 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二、文言知识:1.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2.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

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

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

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词类活用(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

(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4.文言实词:《咏雪》1.内集:家庭聚会2.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3.俄而:不久,一会儿4.聚:急速5.欣然:高兴地样子6.差:大致、差不多7.拟:相比8.未若:不如比作9.因:凭借10.起:飘起11.即:就是《陈太丘与友期》1.期:约定2.期行:相约同行3.戏:玩耍4.舍去:去,离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5.乃:才6.时:当时7.惭:感到惭愧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9. 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待:等待11.非:不,不是12.相委:委,丢下、舍弃13. 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14.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15.日中:正午时分16. 引:拉17.顾:回头看三、翻译课文。

《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召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重点1. 熟练掌握课内文言篇目中的重点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文言知识。

2. 梳理记叙文的基本知识,提高记叙文阅读能力。

二、难点1. 重视对古文文意的把握与理解,加强与课外知识的链接。

2. 了解记叙文阅读的基本题型和答题技巧。

考点解读:一、文言文阅读(一)考点探究文言文阅读是语文试卷的重要考查点之一,从取材看以课内篇目为主,部分地区逐渐向课外发展。

选取的课外材料主要是比较浅显的趣味性记叙文,还有部分哲理性短文。

文言文阅读的考查抓基础、重能力。

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全面,主要涉及词语解释、句子翻译、内容理解、概括归纳、阅读感悟、评价赏析等。

(二)应对策略同学们在复习文言文时往往有一个误区:因为老师已经不同程度地领着大家对文言文进行了学习和复习,这使得学生自我感觉良好,认为已经复习得差不多了,不需要再下什么功夫了。

殊不知这正是“半瓶之水”,会使许多同学由于知识掌握不准确、不细致,而在考试中败下阵来。

1. 紧扣教材,注重文言知识的积累文言文阅读试题,多数取材于课内。

因此,学好课内文言文是文言文阅读备考的关键。

复习时必须紧扣教材,系统地整理和积累文言知识。

主要包括:文中关键字词、重点句子和文化常识等。

2. 把握要点,重视文言语句的翻译和理解从考查的特点和目的出发,文言文翻译总是以直译为主。

这里说的直译,是指将原文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包括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和所采用的表达方式。

另外,文言文的翻译要讲究信、达、雅的原则。

所谓信,指的是准确无误,忠实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来,不可随意增减内容。

所谓达,指的是译文语句通顺,语意明确,行文规范。

所谓雅,是指能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3. 利用诵读,提升理解和感悟能力诵读有助于学生读准字音、揣摩语气、掌握断句,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可以培养语感,加深对文章思想、情感的理解,并达到熟读成诵、积累名篇名句的目的。

诵读的功夫做到了,解答解释、翻译、理解和运用等问题就很容易了,理解和感悟能力自然就会提高。

4. 加强练习,巩固和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练习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有一种“循环巩固提高式”的训练效果比较好:第一步,以篇目为单位,梳理文言文基础知识,牢固掌握课文复习要点。

第二步,以文言文试卷的形式进行练习。

试题内容应该涵盖当天复习的文言文知识要点,题型和难易程度适当提高。

第三步,答疑式归纳。

答疑补缺,归纳整理复习中的疑难问题。

第四步,总结测试情况,查缺补漏,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

这样,经过不同层面的多次反复,学生不仅可以牢固地掌握文言文知识,而且提高了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5. 课外语段阅读的把握首先,需要有一定量的简单的课外语段的积累,以寓言故事、成语故事为主,如《东施效颦》《守株待兔》《画蛇添足》《郑人买履》等,了解这些文章中的重点词语(以课内有的为主),会翻译文中能揭示哲理或含有特殊用法的句子,并理解故事的主旨、寓意或人物的性格特点等。

同时积累一些故事、名言(如“业精于勤,荒于嬉”等),也可作为写作的素材。

其次,找一些未读过的文言短文,开始强化训练。

面对一篇从未阅读过的短文,先不要慌,把文章浏览一遍,一边浏览一边将你知道的内容翻译出来,而不会翻译的先抛到一边,一遍下来,文章写的大致内容也应该理清了。

(三)典型例题课内文言文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与友期.行:(2)去.后乃至:(3)相委.而去:(4)元方入门不顾.: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 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用原文语句回答)4. 这则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发?课外文言文阅读魏文侯期猎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

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②之。

魏于是乎始强。

【注释】①虞人:掌管山泽苑囿打猎的官。

②罢:通“疲”,文中指停止。

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是日,饮酒乐,天雨.(2)公将焉之.6. 翻译下面的句子。

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7. 这则小故事中,魏文侯表现出来的的品德至今还值得我们学习。

答案:1.(1)约定(2)离开(3)丢下,舍弃(4)回头看2. 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而自己走了。

3.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4. 做人要重礼守信(或做人要守信用、讲礼貌)。

5.(1)下雨(2)到……去,往6. 虽然现在很快乐,怎么可以不坚守约定的(打猎)时间呢?7. 言而有信(或讲信用)。

二、记叙文阅读(一)考点探究1. 什么是记叙文记叙文是指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对人、事、景、物的生动形象的描写和叙述来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记叙文的分类按照写作对象的不同,记叙文可分为:(1)写人记叙文,通过描述人物的外貌、行动、心理、语言和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来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反映作品的主题。

(2)写事记叙文,以叙述事件为主,着重写清事件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局,通过事件表现作品的主题。

(3)写景记叙文,以描写景物为主,通过写景,寄托感情,表现主题。

(4)状物记叙文,以描写物为主,通过写物抒发感情,寄托志向。

阅读重点提示:(1)写人的记叙文侧重分析人物形象。

这就要求在阅读中重点分析人物的肖像、言行、心理和他所处的环境,从而总结出人物的性格、精神品质等。

(2)写事的记叙文侧重分析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事情的意义和影响。

(3)写景状物的记叙文侧重分析景或物的特点、状写的顺序以及文章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3. 记叙文的要素记叙文是写人记事的,而事情总是在某个时间发生在某个地方,有它的前因、后果和经过。

因此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事情发生、发展的脉络。

(1)时间:一般用时间词表示;也有的间接表示事件的发生时间。

(2)地点:有的是单一地点,事件在一处发生;还有的事件随情节发展而转换地点。

(3)人物:有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之分。

主要人物往往体现文章的中心思想,次要人物帮助形成完整的情节,并对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

(4)起因:指引发事件的原因,一般在开头,也有的在后头(倒叙)。

(5)经过:指事件发展的过程,复杂事件的经过往往包含若干阶段,可先概括再综合。

(6)结果:指事件的结尾,一般也用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它是事件的一部分。

如以抒情议论结尾的不能当作结果。

需要明确:“谁.在什么时间...(经过)、....(起因)、在干什么..、什么地点..、因为什么结果..怎样”。

4. 记叙文的人称(1)第一人称:以“我”“我们”的身份叙述。

“我”是其中的一个人物,文章记叙的人和事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想,容易使读者产生真实而亲切的感觉。

文中如有心理活动描写必定是“我”的,其他人物的心理活动只能是“我”猜测的,不可直接描写他人的心理活动。

(2)第二人称: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中,出于直接抒情的需要。

但记叙文通篇一般不采用第二人称。

(3)第三人称:指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把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

文中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名字或称谓,没有“我”这个代词。

其好处在于人物事件的展开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便于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文章主题,文中每个人物的心理活动都可描写。

5. 记叙文的顺序记叙的顺序指记叙文材料安排的方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

(1)顺叙:指记叙的材料按时间推移、地点转移和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叙述的方法。

这种写法可以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清晰地表现出来。

顺叙是基本的叙述方法,在文章中,它与其它叙述方法经常配合使用。

(2)倒叙:把事情的结局、高潮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先写出来,然后再回过头来叙述发生在先的事。

(倒叙,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它跟顺叙没有什么区别,还是按照顺叙写的。

)作者采用倒叙,往往是出于表达的需要或是为了突出中心;或是为了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或是为了结构的变化,使叙述有波澜;或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插叙的作用是对主要情节或人物描写起补充、衬托的作用。

6. 记叙文的线索线索是连贯文章始终的脉络,也可以说是文章的纲。

抓住了线索,对理解文章、掌握结构、把握中心大有作用。

线索是重要的,但不是什么都可以成为线索,只有那些能够体现各种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文章主题思想的事物,才能作为贯穿全篇的线索。

常见的线索种类有:人物、实物、时间、地点、事件、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等。

怎样才能较快地找出文章的线索呢?(1)首先要了解文章的体裁和内容(是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的记叙文,还是抒情散文),表现手法(是否以物喻人,借物抒情),再仔细阅读全文内容,是不难找出全文线索的。

(2)注意文章的标题。

有的文章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包含着线索的因素。

(3)有时候,文章采用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从头到尾反复出现的办法来显示线索。

7.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综合采用多种表达方式是记叙文的主要特点之一。

除了以记叙为主外,还会运用描写、议论和抒情等。

这几种表达方式的运用各有其明显的特点:(1)记叙:主要是交代事实,把人物和事件概括介绍给读者,写出人物的活动过程和事件的发展情况。

(2)描写:是指在叙述过程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或修辞方法对人物、事件和景物加以具体形象的描绘,给人以鲜明、生动的印象,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避免了单纯记叙的平淡枯燥。

描写一般可分为两类:一是人物描写,包括肖像(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

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分析人物的正面描写。

研究作品是怎样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来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主题的。

②分析人物的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描写,间接写主人公。

侧面描写通常有人物的烘托和环境的烘托。

可以写到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的追述等;通过多种手段来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③从细节描写入手研究人物形象。

所谓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态变化以及事物、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