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增高护理
外科护理学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心理和社会支持干预
心理护理
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其焦虑、恐惧等不良 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社会支持
鼓励家属、朋友等社会支持系统给予病人关心和 支持,帮助其度过难关。
健康教育
向病人及家属介绍颅内压增高的原因、治疗方法 及护理措施,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
05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并发症及护 理
在颅内压增高。
影像学检查
如头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可 以直观地观察到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如脑室受压、中线结构移位等。
腰椎穿刺
通过腰椎穿刺测量脑脊液压力,是 诊断颅内压增高的金标准。正常压 力为80-180mmH2O,若压力大于 200mmH2O则提示颅内压增高。
03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评估
一般护理评估
通过头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了 解颅内病变的性质、范围和程度。
神经系统检查
对病人进行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包 括感觉、运动、反射和病理征等方面 的检查,以判断是否有神经系统损伤 。
心理和社会支持评估
心理状况
评估病人的心理状况,包括情绪、认知和行为等方面,了解其是否存在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
社会支持
随访计划与指导
制定随访计划
定期随访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随访 计划,包括随访时间、随访内容等。
在随访时间内,定期对病人进行随访,了 解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治疗反应,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提供心理支持
健康教育
在随访过程中,关注病人的心理状态,提 供心理支持,帮助病人建立信心,积极面 对疾病。
在随访过程中,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教 育,指导他们如何预防颅内压增高的发生 ,以及如何应对突发情况。
颅内压增高护理PPT课件
对于可能发生应激性溃疡的患者,应尽早采取预防措施,如 使用制酸剂、胃粘膜保护剂等。如发现患者有消化道出血症 状,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03
颅内压增高的颅内压增高的程度和原因,选择合适的药物,以达到降低颅内压、缓解症状 的目的。
注意事项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颅内压增高的典型表现为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此外,还可能出现意识 障碍、抽搐等症状。
诊断
颅内压增高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头颅CT 、MRI等影像学检查和腰椎穿刺等实验室检查。
02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原则
一般护理原则
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刺激 和损伤
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如CT、MRI等,以评估 治疗效果。
及时就医
如发现病情恶化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应及 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05
颅内压增高患者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01
02
03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良好的心理护理可以改善 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焦 虑和抑郁情绪,增强治疗 信心。
促进康复
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更好 地应对疾病,提高康复效 果,减少并发症。
如氢氯噻嗪、螺内酯等,通过利尿作 用降低颅内压。使用方法为口服,遵 医嘱控制剂量和疗程。
药物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01
02
03
04
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意 识状态、瞳孔变化等,及时发 现病情恶化或药物不良反应。
记录出入量
准确记录患者每日的出入量, 特别是尿量,以评估脱水剂和
利尿剂的治疗效果。
调整卧位
协助患者保持舒适的卧位,避 免长时间平卧导致呼吸道不畅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有无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烦躁不安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2、评估患者意识状态及瞳孔的变化。
二、护理措施:
1、体位: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 15-30 度。
2、给氧;持续或间断给氧,改善脑缺氧。
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急性颅内压增高时,常有明显的进行性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应警惕脑疝的发生,频繁呕吐时应避免误吸或窒息。
4、快速静脉滴注脱水药并配合激素的应用,有时可用速尿加强脱水的作用。
5、遵医嘱应用冬眠低温疗法,使患者处于亚低温状态,其目的是降低脑耗氧量和脑代谢率,以增加脑组织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减轻脑水肿。
三、健康指导要点:
1、指导患者避免导致颅内压增高的因素。
2、指导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
3、指导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保持情绪的稳定,避免不良刺激,维持血压平稳,保持大便通畅,防止颅内出血。
四、注意事项
1、行物理降温时注意局部皮肤的保护,避免冻伤,复温不可过快,以免出现颅内压反跳、体温过高或酸中毒等。
2、躁动患者应该寻找原因及时处理,切忌强制约束。
颅内压增高患者的护理
定期为患者拍背、吸痰,保持 呼吸道通畅,防止痰液堵塞。
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应及时 清理口腔、鼻腔内的分泌物,
确保呼吸道畅通。
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应及时 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氧气吸
入等处理措施。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 、脉搏、呼吸和血压 等生命体征指标。
如有异常情况,应及 时报告医生,遵医嘱 进行处理。
定期口腔护理
每日为患者进行口腔清洁护理,保持 口腔卫生。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抬高下肢
尽量避免下肢长时间下垂,适当抬高下肢以促进血液回流。
定期按摩下肢
每日为患者按摩下肢,促进血液循环。
使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
根据患者情况,可考虑使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以增加下肢静脉回 流压力。
CHAPTER
05
康复与教育
评估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 ,了解患者是否有语言障 碍。
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
情绪表现
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了解患者 是否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心理状态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患者 是否有心理障碍或心理需求。
社会支持
了解患者的家庭和社会支持情况 ,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
CHAPTER
03
护理措施
提供舒适的护理环境
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水平。
饮食指导
02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避免过度摄入盐分和脂肪,保持营养均衡
。
生活习惯指导
03
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等,以
促进康复。
颅内压增高患者的护理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护理评估 • 护理措施 •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 康复与教育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常规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及生命征的变化。
2、观察患者有无头痛、呕吐。
【护理措施】1、保持安静: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并避免约束,以防止因患者挣扎而导致颅内压进一步的增高。
2、抬高床头15—30度,以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头颈部应放置在一直线上,不要压迫和扭转颈静脉。
3、头痛的护理:耐心听取患者的感受,分析引起头痛的原因,指导患者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对不能忍受的头痛,遵医嘱使用镇痛药或脱水药。
4、呕吐的护理:吸痰时动作轻柔,勿刺激以免诱发呕吐;对出现呃逆患者,采用压眶,遵医嘱肌注氯丙嗪等措施进行控制,以免频繁呃逆引发呕吐;密切观察呕吐的伴随症状、呕吐物的量、气味、性质、呕吐的次数,并做好准确记录;呕吐时给予安慰,并随时清除呕吐物。
呕吐期间,暂时禁食,以免加重胃肠道症状。
5、严格控制腰穿指征,防止诱发脑疝形成,尤其是重度颅内压增高患者,对于有腰穿指征的患者,穿刺后嘱平卧6小时。
6、做好生活护理,如口腔护理;定时喂饮食,大小便后及时清洁肛周及会阴,随时更换尿湿、便污的衣被,协助患者进行翻身、拍背。
严格掌握热水袋和冰袋的应用指征,防止烫伤和冻伤。
7、意识、精神障碍患者,使用床栏、约束带,必要时专人守护。
8、氧气吸入:给氧不仅可以改善脑缺氧,而且可使脑血管收缩减轻脑水肿。
9、避免胸内压或腹内压上升的主要措施:(1)保持大便通畅。
(2)避免患者肌肉过度收缩及髋关节长期屈曲。
(3)指导患者翻身时行呼气动作。
(4)保持呼吸道通畅,有舌后坠者可托起下颌或放置口咽通气管。
(5)避免剧烈咳嗽。
10、避免血压骤然变化过大措施:(1)吸痰、翻身等护理操作时应监测患者血压的变化。
(2)按医嘱给予止痛腰缓解患者疼痛,以免因疼痛造成血压升高。
11、预防全身感染:(1)体温高于38℃应及时通知医生对症处理。
(2)更换患者伤口敷料和引流管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12、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1)遵医嘱输液,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目标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目标颅内压增高(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是指颅腔内各种病理因素引起的颅内压力升高。
颅内压增高可能会导致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并可能对神经系统产生不可逆的损伤。
因此,在护理中,我们的目标是通过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减少颅内压力,保护脑组织,促进病情的稳定和恢复。
以下是颅内压增高的护理目标:1. 减少颅内压力:通过控制呼吸、碱化血液、减少氧需求、控制体温等措施,减少颅内压力的增加。
例如,使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维持正常的氧合和通气;保持患者的酸碱平衡,避免酸中毒,可以减少脑组织的水肿和压力;通过有效控制体温,降低新陈代谢产物的生成,减少脑组织代谢的需要。
2. 维持稳定的血压:有效控制和维持患者的血压水平,以确保脑血流的稳定和脑组织的供氧。
高血压可能会导致颅内压力的增加,而低血压可能会导致脑组织的缺血、缺氧。
通过监测血压,调整药物治疗和液体管理,维持适当的血压水平。
3. 保护脑组织:采取措施保护和维持脑组织的功能。
例如,定期翻身,避免长时间压迫一侧头部,减少脑组织的缺血;保持患者的头部抬高,以降低颅内压力;监测神经系统状况,包括意识状态、瞳孔反应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
4. 防止并发症:颅内压增高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如颅内感染、脑疝等。
通过维持良好的卫生环境,注意口腔和呼吸道的清洁,预防颅内感染发生。
同时,监测和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检查脑疝的迹象,及时采取响应措施。
5. 提供舒适和安全的环境:颅内压增高的患者需要安静和舒适的环境,以减少刺激和紧张。
避免嘈杂的声音、强光和其他刺激物,以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
同时,确保患者的安全,防止跌倒和其他意外伤害的发生。
总的来说,颅内压增高需要综合治疗和护理措施的支持。
通过减少颅内压力、保护脑组织、维持良好的生理功能,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nurses对颅内压增高的害怕有时会导致护理过程中不注意发生并发症的有关知识。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一、监测生命体征:颅内压增高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等。
监测血压时要特别关注舒张压,因为它是反映颅内压的重要指标。
心率和呼吸速率的增加常常是颅内压增高的早期表现,体温的升高可能是由于脑组织受损导致的。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1.保持气道开放:将患者头部放在侧卧位或半卧位,保持气道通畅。
2.定期吸痰:颅内压增高患者通常会分泌较多的痰液,定期吸痰可以减少痰液的堵塞。
3.辅助呼吸:如果患者呼吸困难,可以进行辅助呼吸,如使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
三、控制疼痛:1.使用镇痛药物:可以给予患者使用镇痛药物,如阿司匹林、吗啡等。
2.安静环境:尽量保持患者周围的环境安静,减少刺激。
3.冷敷:可以在患者头部附近用湿毛巾进行冷敷,缓解头痛。
四、保持液体平衡:1.限制液体摄入:限制患者的液体摄入量,避免水肿加重。
2.监测尿量:定期监测患者的尿量,观察是否存在尿量减少或潜血等异常情况。
3.输液: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给予适量的输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五、控制体位:1.卧床休息:患者需要卧床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导致颅内压进一步增高。
2.头部抬高:可以将患者的头部抬高一些,减轻颅内压的压力。
3.避免颈部过度活动:避免患者颈部过度活动,减少颈部肌肉的张力。
六、监测神经系统功能:1.意识状态: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包括清醒度、反应能力等。
2.瞳孔反射:观察患者的瞳孔大小、对光反应等。
3.运动功能:观察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力量等。
4.脑神经功能:观察患者脑神经功能是否出现异常,如面部肌肉麻痹、听力减退等。
以上是对颅内压增高患者进行护理的一些基本措施,当然,具体的护理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在护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防治颅内压增高的护理措施
防治颅内压增高的护理措施
防治颅内压增高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保持呼吸道通畅: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呕吐物,以免误吸导致窒息。
2. 抬高头部:抬高头部可以降低颅内压,缓解头痛等症状。
同时,应尽量避免头部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
3. 控制饮水量: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应控制饮水量,以免加重颅内压。
4. 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变化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5. 协助医生治疗:遵医嘱协助医生进行脱水、降颅压等治疗,并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6. 预防并发症: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容易发生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应加强预防措施,如定时翻身拍背、保持皮肤清洁等。
7. 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8. 心理护理:关心患者,给予心理支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9. 预防颅内压增高:积极治疗可能导致颅内压增高的疾病,如颅内肿瘤、脑血管疾病等。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酒、避免过度劳累等。
总之,防治颅内压增高的护理措施需要全面考虑患者的病情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颅内压增高护理》
《颅内压增高护理》一、疾病概述颅内压增高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是由于颅脑损伤、脑肿瘤、脑出血、脑积水等多种原因引起颅腔内容物的体积增加或颅腔容积缩小,导致颅内压力持续高于正常范围(成人颅内压超过200mmH₂O)。
颅内压增高可引起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严重时可导致脑疝形成,危及患者生命。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 病因颅脑损伤:如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等,可导致脑组织水肿、出血,引起颅内压增高。
脑肿瘤:肿瘤体积增大可压迫周围脑组织,导致脑脊液循环障碍,引起颅内压增高。
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可引起脑组织水肿、颅内血肿,导致颅内压增高。
颅内感染:如脑膜炎、脑炎等,可引起脑组织水肿、脑脊液分泌增多,导致颅内压增高。
脑积水:脑脊液循环障碍或分泌过多、吸收减少,可导致脑脊液积聚在颅内,引起颅内压增高。
其他:如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中毒等也可引起颅内压增高。
2. 发病机制颅内容积增加:脑组织体积增大、脑脊液增多、脑血流量增加等均可导致颅内容积增加,引起颅内压增高。
颅腔容积缩小:颅骨骨折、狭颅症等可导致颅腔容积缩小,引起颅内压增高。
脑脊液循环障碍:脑脊液分泌过多、吸收减少或循环受阻,可导致脑脊液积聚在颅内,引起颅内压增高。
脑血流调节障碍:脑血流量增加或脑血管扩张,可导致颅内血容量增加,引起颅内压增高。
三、临床表现1. 头痛:是颅内压增高最常见的症状,多为持续性胀痛或搏动性疼痛,可伴有恶心、呕吐。
头痛程度随颅内压增高而加重,常在清晨或夜间加重。
2. 呕吐:多为喷射性呕吐,与进食无关。
呕吐是由于颅内压增高刺激呕吐中枢引起。
3. 视神经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客观体征,表现为视神经乳头充血、隆起,边缘模糊,静脉怒张。
长期颅内压增高可导致视神经萎缩,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4. 意识障碍:轻者可表现为嗜睡、昏睡,重者可出现昏迷。
意识障碍的程度与颅内压增高的程度和速度有关。
5. 生命体征变化:可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减慢、呼吸不规则等。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颅内压增高不是一种临床疾病,是由于多种因素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此类病人情况较为复杂且病情变化过快,如果不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容易发展成为脑疝,具有较高的病死率。
因此对颅内压增高病人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将具体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观察颅内压增高病人具体情况1.1主征观察明确病人是否存在颅内压增高的典型症状,即头痛、呕吐、视盘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病人一般会存在持续性头痛症状,头痛位置一般处于双颞和脑前,呈进行性加重,在用力咳嗽、低头时疼痛症状会明显加重。
在病人头痛剧烈时经常会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
而视盘水肿是一种比较高的客观体征,对疑似颅内压病人来讲,需要进行连续观察。
1.2瞳孔、意识变化情况观察颅内压增高病人可能在病发期间存在意识障碍,甚至会随着颅内压的不断增高呈现为清醒--躁动转晕--昏迷的状态,因此需要观察病人瞳孔情况以及光反应敏感性。
一般情况下轻度颅内压增高病人瞳孔并不明显变化,直至病人病情恶化为脑疝时会存在病侧瞳孔散大的情况,导致病人光反应迟钝或者消失。
脑疝病人如果病情不能有效控制或者持续性发展会出现双侧瞳孔散大的情况,其光反应完全消失,因此针对瞳孔散大的病人需要遵循早发现、早处理的原则,根据病人病情发展情况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1.3体征变化观察一般来讲,人们发生颅内压增高情况时会导致生命体征紊乱,具体表现形式为自身脉搏、血压、体温、呼吸出现明显变化。
处于急性发展期的病人表现为呼吸、脉搏有所减慢,血压指标直线上升,其体温会高达40摄氏度以上,但是也有病人体温低于35摄氏度。
病情发展为脑疝者具有大汗淋漓和面色潮红的情况,也有呼吸不规则的症状,因此需要进行病人体征变化的观察,以便于在出现颅内压增高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1.4观察病人其他症状部分颅内压增高病人具有双侧或者一侧外展神经麻痹的表现,包括头晕、复视、黑朦等,出现这些症状以后有利于及早发现并确定病人是否存在颅内压增高的情况。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颅内压增高是指颅内压力超过正常范围所引起的一种病理现象,常见于颅脑损伤、脑肿瘤、脑出血等情况下。
颅内压增高可以对患者的生理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这类患者进行准确、及时、有效的护理十分重要。
以下是针对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措施。
一、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应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包括颅内压增高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案、饮食调理、生活护理等内容。
通过教育,帮助病人及其家属了解病情,提高合作意愿,积极配合治疗。
二、严密观察。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包括监测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观察瞳孔大小、对光反应、神志、肢体活动等指标。
对于患者病情突然加重或出现意识障碍、抽搐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报告给医生。
三、提供舒适环境。
四、保持头部平举。
五、合理饮食。
六、呼吸护理。
护理人员应监测病人的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通畅。
对于存在呼吸困难的病人,可辅助通气,如吸氧、呼气末正压等措施,以保证氧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的平衡。
七、药物治疗。
针对颅内压增高的病人,医生可能会开具降颅内压的药物进行治疗。
护理人员应按照医嘱及时给予药物,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并及时反馈给医生。
八、病情观察和记录。
护理人员应每日对病人进行详细的观察记录,包括生命体征、神志状态、瞳孔反应等情况。
对于异常情况的发现,应及时记录并向医生报告,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以上是针对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措施。
通过科学的护理,可以减轻病人的不适症状,促进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在实践中,护理人员还应不断学习更新的护理知识,提高护理水平,为病人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护理服务。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关键信息项1、护理目标:降低颅内压,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2、护理评估内容:患者症状、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变化等。
3、护理措施:体位护理、呼吸道护理、病情观察、用药护理等。
4、患者教育内容:疾病知识、治疗配合、生活注意事项等。
1、护理目标11 短期目标111 在护理干预后的 24 小时内,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和呼吸频率。
112 缓解患者的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引起的症状。
12 中期目标121 在一周内,有效控制颅内压的升高,避免颅内压进一步恶化。
122 观察并预防脑疝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13 长期目标131 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132 帮助患者及家属掌握疾病的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
2、护理评估21 症状评估211 观察患者是否有头痛,记录头痛的性质、部位、程度和发作频率。
212 注意患者有无呕吐,包括呕吐的次数、量和性状。
213 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视力障碍,如视物模糊、复视等。
22 生命体征评估221 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尤其是血压的变化。
222 观察呼吸节律和深度的改变。
23 意识状态评估231 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等方法评估患者的意识水平。
232 注意患者意识状态的变化,如从清醒转为嗜睡、昏迷等。
24 瞳孔评估241 观察瞳孔的大小、形状和对光反射。
242 记录瞳孔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异常。
3、护理措施31 体位护理311 将患者床头抬高 15° 30°,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312 避免患者头部剧烈转动和颈部扭曲。
32 呼吸道护理321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
322 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给予吸氧或协助医生进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操作。
33 病情观察331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变化等,每 15 30分钟记录一次。
332 注意观察患者头痛、呕吐等症状是否加重。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措施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措施1. 引言颅内压增高是指颅腔内压力升高到超过正常范围的状态。
颅内压增高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颅脑外伤、脑出血、脑肿瘤等。
颅内压增高可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起脑功能障碍和神经系统严重损伤。
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颅内压增高的患者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颅内压增高的护理措施,旨在帮助护士了解如何有效地减轻颅内压增高对患者的损害,提供安全、舒适的护理环境。
2.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措施2.1 确定颅内压增高的早期征兆颅内压增高的早期征兆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瞳孔异常等。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及时发现颅内压增高的迹象。
2.2 维持良好的气道通畅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常伴有神经功能损害,容易导致气道受限。
护士应定期清洁患者的口腔,保持气道通畅。
对于痰液多、粘稠的患者,可采用气道湿化等措施,以促进痰液排出。
2.3 保持合适的体位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调整患者的体位。
通常情况下,头部应保持中线卧位,可以使用枕头或垫子支撑头部,减少颈部弯曲。
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需要采取特殊体位,如卧位、仰卧位等,以降低颅内压。
2.4 预防和处理并发症颅内压增高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脑疝、脑水肿、脑血管意外等。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状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留计量尿管、监测尿液排出量,避免体位改变过快等。
2.5 控制体温高热可加重颅内压增高,因此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并及时采取退热措施,如使用退热药物、冰敷等。
2.6 监测神经功能状态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包括意识状态、瞳孔反应、肢体活动等,并及时记录和报告异常情况。
对于神经功能受损的患者,护士应定期进行康复训练,促进其功能恢复。
2.7 提供安静、舒适的护理环境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对外界刺激敏感,护士应注意提供安静、舒适的护理环境,避免过度刺激。
在护理过程中,应尽量减少聊天声、电视声等噪音,避免剧烈摇晃床位等动作。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视力障碍
颅内压增高可能导致 视力问题,如视力模 糊、复视或失明。
意识障碍
病人可能会变得嗜睡 、昏迷或躁动不安。
抽搐
颅内压增高可能导致 抽搐发作,甚至癫痫 。
全身症状
病人可能会出现发热 、心跳加快、血压升 高等全身症状。
诊断方法
01
02
03
体格检查
医生会检查病人的神经系 统,包括检查感觉、运动 和反射功能,以确定是否 存在异常。
颅内压增高的常见原因
01
02
03
04
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是颅内压增高的常见 原因之一,包括脑挫裂伤、硬 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等。
颅内肿瘤
颅内肿瘤是引起颅内压增高的 另一常见原因,包括良性肿瘤
和恶性肿瘤。
脑积水
脑积水是由于脑脊液循环或吸 收障碍引起的,也是颅内压增
高的常见原因之一。
其他原因
还有一些其他原因也可能导致 颅内压增高,如脑血管疾病、
运动指导
总结词
适当运动有助于降低颅内压,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详细描述
病人可进行轻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和游泳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减轻压力。但是,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 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此外,病人应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久坐或长时间站立等,应适时活动身体。
休息与睡眠指导
总结词
保持良好的睡眠和休息习惯,有助于降低颅内压。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 ,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病人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保持 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保持床铺平整、干燥,床垫软硬适中, 以预防压疮。
药物治疗护理
严格遵医嘱用药,注意观察药物疗效 及不良反应。
长期使用抗生素的病人,应定期更换 注射部位,以避免静脉炎的发生。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
心理支持
制定饮食计划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的建议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质食物。
营养需求
了解患者的营养需求,包括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注意口腔卫生
保持口腔卫生,避免因口腔感染而影响食欲和营养摄入。
意识状态的观察
密切观察血压变化,遵医嘱使用升压药或降压药。
定时检查意识状态,如出现嗜睡、昏迷等意识障碍,及时就医。
03
感知和认知并发症的预防
02
01
加强安全意识教育,防止头部外伤。
避免头部外伤
严格控制血压,防止高血压脑病。
控制血压
避免过度用力咳嗽、打喷嚏或排便等动作。
避免过度用力
颅内出血的预防
积极控制颅内压,使其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头颅检查
观察头部皮肤是否有出血、瘀斑,是否有脑脊液漏等。
身体检查
结合病史和症状分析病因
根据患者病史和临床表现,分析导致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分析病情严重程度
根据患者病史、神经系统查体及影像学检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病史和症状分析
03
护理干预措施
观察不良反应
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
过度换气
总结词
应用前景广阔,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详细描述
颅内压调节装置可实时监测颅内压并控制颅内压在安全范围内,减少脑疝等并发症的发生,应用前景广阔,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颅内压调节装置的应用
05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感染性发热时,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非感染性发热时,可使用物理降温。
颅内压增高患者的护理(外科护理课件)
护理措施
用药护理
2、激素治疗的护理
地塞米松5-10mg,静脉或肌注 氢化可的松100mg静脉注射,每日1-2次 泼尼松5-10mg口服,每日1-3次 激素引起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增加感染机会,应加强观察
及护理。
护理措施 脑疝的急救和护理
➢ 快速静脉输注20%甘露醇 ➢ 保持气道通畅、吸氧 ➢ 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 ➢ 配合医生完成必要的诊断性检查 ➢ 做好紧急手术的准备
颅内压增高 患者的护理
学习目标
1 2 3 第四章 4
了解颅内高压的病因 掌握颅内高压患者的评估要点★ 掌握颅内高压患者的护理要点★ 掌握脑室引流的护理要点
概述
颅内压概念
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所产生 的压力
成人 0.7-2.0 kPa(70-200mmH2O) 儿童 0.5-1.0 kPa(50-100mmH2O)
对症护理
1.高热:39℃以上应物理降温,必要时应用冬眠低温疗法 2.头痛:最好方法是应用高渗性脱水剂,适当应用止痛剂,禁用吗啡和哌替啶 3.躁动:寻找原因,慎用镇静剂,禁忌强制约束 4.呕吐:及时清除呕吐物,观察并记录呕吐物的量和性状
护理措施
用药护理
1、脱水治疗的护理 按医嘱定时、反复使用,停药前逐渐减量或延长给药间隔 使用20%甘露醇250ml,15~30min内快速输入,注意冬天防止 甘露醇结晶 使用呋塞米需注意有无血糖升高 加强观察血压、脉搏、尿量变化,注意观察水电解质平衡、记录 24小时出入量,了解脱水效果及副作用
脑疝
小脑幕切迹疝 枕骨大孔疝
护理评估 脑 疝
颅内压增高症状:剧烈头痛和频繁呕吐 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
小脑幕切 迹疝
瞳孔:病变同侧大小、对光反射变化 肢体:病变对侧肢体肌力减弱或麻痹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学习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学习一、颅内压增高的病因与表现颅内压增高的病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颅脑损伤、脑出血、脑肿瘤、脑梗死等。
病人常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意识异常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癫痫发作、瞳孔异常等症状。
二、颅内压增高的护理措施1. 监测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时发现体征异常进行处理。
2. 观察神经症状: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症状变化,如意识水平、瞳孔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 保持通畅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适度升高床头,保持患者头部处于30度的高度,减少颅内压增高的发生。
4. 控制体液平衡:适当限制液体入量,防止水肿加重,控制体液平衡。
5. 维持良好的氧合:保持患者的良好氧合状态,防止缺氧加重颅内压增高。
6. 维持合适的体位:帮助患者保持合适的体位,改善血流灌注,降低颅内压力。
7. 防止努力性呼吸:防止患者出现努力性呼吸,以避免过度负荷增加颅内压力。
8. 心理支持: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减轻其精神压力,促进康复。
三、护理措施的实施与技巧1. 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如加固床边围栏、避免移动患者等,以防止跌倒和伤害。
2. 遵循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如利尿剂、镇静剂、抗惊厥药物等,有助于减轻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3. 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不动,适当的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血压。
4. 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5. 温暖及舒适的环境:提供舒适的环境,维持适宜的室温,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四、危重护理对于颅内压增高的危重病人,护理措施更加复杂和安全性要求更高。
在危重护理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注意生命体征的监测,如血压、心率、呼吸等。
2. 抗感染:注意加强感染预防和控制,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防止感染加重颅内压增高。
3. 特殊体位处理:对于特殊情况如中风、脑出血等,要保持特定体位,减轻颅内压增高的发生。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常规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常规一般处理:体位:抬高床头15~30饮食与补液:予清淡饮食,每日盐《5g,同时遵医嘱补充因脱水失去的水分吸氧协助进行生活护理慎用镇静、止痛、降压药、禁用哌替啶、吗啡密切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的变化,有无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三主征”以及Cushing反应出现正确判断颅内高压与颅内低压,必要时随时复查CT有条件者行颅内压监护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遵医嘱行脱水治疗,注意观察尿量,准确记录遵医嘱行激素治疗,注意观察应激性溃疡、感染等不良反应亚低温治疗者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症,密切监测体温及其他生命体征,降温及复温均不宜过快,应循序渐进,预防寒战,冻伤、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遵医嘱行辅助过度通气等治疗,适当调节参数,定时血气分析。
过度通气不超过24小时。
巴比妥治疗发现颅内压有回升时即应增补剂量,可按照2~3.5mg/Kg计算防止ICP骤然升高的护理休息,保持情绪稳定,予心理护理,避免因情绪波动引起颅内压增高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剧烈咳嗽防止便秘:禁高压灌肠预防和控制癫痫发作防止躁动对抗高热:中枢性高热,亚低温治疗疗效最佳病因治疗积极准备进行原发疾病的处理颅内压监护的护理患者平卧或抬高床头10~15度,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躁动,预防管道堵塞、扭曲及脱落有创颅内压监测应严格保持无菌,监护时间不超过1周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颅内压增高的相关知识、原因及症状,以及相关促发因素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颅内压增高应避免用力咳嗽和用力排便等积极预防癫痫发作观察护理重点:1:病情观察2对头痛、呕吐、血压高等症状的判断和处理应慎重3防止颅内压骤然增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讲人:赵娟
创伤外科
1. 颅 内 压概念
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所产生的Fra bibliotek力ÂÂÂÂ
Â× é  + Â+ ÂÂ
8
2、颅内压正常值
成人为 0.7-2.0 kPa(70-200mmH2O)
儿童为 0.5-1.0 kPa (50-100mmH2O)
颅腔容积=脑组织体积+脑血容量+脑脊液 1400mL 1160mL 100mL 140mL
临床表现图示
头痛 呕吐
视乳头水肿
眼底视神经乳头水肿
正常视神经乳头
水肿视神经乳头
4、意识障碍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慢性颅内压增高的病人往往神志淡漠, 反应迟钝;急性颅内压增高的病人常有 明显的进行性意识障碍神志昏迷。病人 可伴有明显的生命体征变化,出现 Cushing综合征:即血压升高,尤其是 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脉搏缓慢、宏 大有力;呼吸深慢等。严重病人可因呼 吸衰竭而死亡。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疼痛 2有脑组织灌注无效的危险 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3.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与剧烈呕吐及应用脱水 剂有关 4.潜在并发症:脑疝
护理措施
一、降低颅内压,维持组织正常灌注
1、一般护理 a、 严密观察病情严密观察病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 和神经系统病症,并做治疗前后对比 c 、 体位 抬高床头15~30度,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 脑水肿 d、给氧 持续或间断吸氧,减少脑血流量,降低颅内压。 e、饮食与补液 适当限制入液量 ,每日不超过2000ml f、维持正常体温和预防感染 g、加强生活护理 适当保护病人,避免意外伤害
。
h、预防并发症:坠积性肺炎、低血压、冻伤等
意识
分级 嗜睡(somnolence)
1、以觉醒程度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嗜睡、昏睡和浅昏迷、 中昏迷、深昏迷
对疼痛反应 (+,明显) 唤醒反应 (+,呼唤) 无意识自发动 作 + 腱反射 + 对光反 射 + 生命体征 稳定
昏睡(stupor)
昏迷(coma)
正常情况下 :心率↑ 呼吸↑ 血压↑ Cushing(库欣)反应:心率↓ 呼吸↓ 血 压↑
5、其他症状和体征 颅内压增高还可以出 现复视、头晕、猝倒等。婴幼儿颅内压 增高时可见头皮静脉怒张、囟门饱满、 张力增高和骨缝分离。
辅助检查
CT及MRI 头颅X线 颅内压监测仪 脑血管造影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腰椎穿刺(有明显颅内压增高症状和 体征的病人禁用,因为腰穿可能诱发 脑疝)
3、抗感染 伴有颅内感染者,使用抗 生素控制感染。 4、过度换气 可增加血液中的氧分压、 排出二氧化碳,使脑血管收缩,减 少脑血流量,从而使颅内压相应降 低。(过度换气时间不宜超过24h, 以免引起脑缺血) 5、冬眠低温治疗
二、手术治疗 如去骨瓣减压及血肿清除术、慢性 血肿钻孔引流术、肿瘤切除术、脑积 水者行脑脊液分流术等
3.颅内压调节(1)
(1)脑脊液的容积代偿(8%)
脑脊液是由脑室系统中的脉络丛分泌的 脑脊液的正常分泌率为20ml/h,每天分泌 450-500ml 脑脊液的调节主要通过转移、分泌及吸 收的改变来实现
3.颅内压调节(2)
(2)脑血容量容积代偿(2%)
脑血流量 ( CBF ) 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重要脑
二、 病 因
可分两大类 (一 ) 颅腔内容物的体积或量增加 1 脑体积增加:脑水肿 2 脑脊液增多 :脑水肿 3 脑血流量增多 (二 ) 颅内空间或颅腔容积缩小 1 颅内占位性病变:脑肿瘤 2 先天性畸形 :狭颅症 3 大片凹陷性骨折
三、 病 理生理
1、与颅内压增高的相关因素
(1)年龄
(2)病变进展的速度
谵妄:定向力、自知力障碍, 注意力涣散, 不能与外界正常接触,常有错觉、幻 觉, 错视为主, 表现为恐惧、外逃或有伤人行为。
Glasgow昏迷评分法:评定睁眼、语言及运 动反应,三者分数相加表示意识障碍的程度, 最高15分,表示意识清楚,8分以下为昏迷。
Glasgow昏迷评分法
睁眼反应 自行睁眼 4 言语反应 回答正确 5 运动反应 按吩咐动作 6
(+,迟钝)
(+,大声呼唤)
+
+
+
稳定
浅昏迷
中昏迷 深昏迷
+
重刺激可有
可有
很少
+
+
迟钝
无变化
轻度变化 显著变化
2、以意识内容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意识模糊、谵妄、精神情感异常等 意识模糊:表现为注意力减退,情感反应淡漠,定向力障碍,活动减少,语言
减少,语言缺乏连贯性,对外界刺激可有反应,但低于正常水平。
织中通过的血液量 脑血流量=脑灌注压/血管阻力 脑灌注压=平均动脉压-颅内压
3.颅内压调节(3)
(3)颅内容积代偿能力约8-10%
1965年Langlitt用狗做的实验
颅内容积/压力曲线 1. 临界点 2. 顺应性/可塑性 3. 时间
能力约8-10%
临界点
颅内压增高定义
颅内压增高是许多颅脑疾病所共有的综 合征。当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或颅腔容 积减少超过可代偿的容量,导致颅内压 持续高于2.0Kpa (200mmH2O),并出现头 痛、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三大病症时 称为颅内压增高。
处理原则(处理原发疾病,颅内压增高造成脑疝时,
应紧急手术处理)
一、非手术治疗 1、脱水治疗 常用20%甘露醇250ml, 15~30分钟内滴完,每日2~4次, 10~20分钟颅内压开始下降,可以持续 4~6个小时。速尿20~40mg,口服、 静脉或肌肉注射,每日2~4次。 2、激素治疗 常用地塞米松、氢化可的 松、泼尼松等。
(3)病变的部位 (4)伴发脑水肿的程度 (5)全身性疾病 如尿毒症、肝昏迷、毒 血症、 可引起继发性脑水肿,高热
三、 病 理生理
2. 颅内压增高后果 (1)脑血流量减少 (2)脑疝
四、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三主症
1.头 痛: 出现较早,持续性、搏动 性伴阵发性加剧 2.恶心、呕吐:喷射状、小儿首发 3.视乳头水肿:客观指征 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呼唤睁眼 3
痛时睁眼 2 不能睁眼 1
回答错误
4
刺痛能定位 5
刺痛时回缩 刺痛时屈曲 4 3
吐词不清 3 有音无语 2
不能发音 1
刺痛时过伸 2
无动作 1
2、防止颅内压骤然增高 绝对卧床休息 保持呼吸道通畅 避免剧烈咳嗽和便秘 及时控制癫痫发作 适当约束,避免躁动